游戏材料的投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材料的投放

一、游戏材料的分类

游戏材料泛指,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所有一切可以被用于游戏的材料。

依据游戏材料的构成,我们可以把游戏材料划分为几种类型:

(一)按游戏材料原先的分类可分为: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可利用的零星材料,按需要购置的材料。

(二)按游戏材料收集的来源与途径可分为:幼儿自己寻找的材料,幼儿家庭成员帮助收集的材料,幼儿教师进行配备的材料及幼儿园已有的材料。

(三)按游戏材料的材质可分为:纸类,布类,塑料橡胶类,木类,铁铜类,粘合缝制材料等。

(四)按游戏材料的规格可分为:可供户外活动的大中型材料,可供制作玩教具的中小型材料,可供桌面游戏制作的微小型材料。

(五)按游戏材料的成型情况可分为: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辅助材料等。

(六)按游戏材料的最终表现可分为:游戏操作用材料,幼儿制作展示用材料等。游戏材料的多变特性与幼儿着密切关系,当游戏材料的品种多样化时,可以拓宽幼儿视觉观察想象的范围,促进幼儿发展性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探索性行为。

二、游戏材料投放需考虑的几点要素

(一)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游戏材料的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

(二)材料投放的经济实用性

材料投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麦秸杆等装饰环境。

(三)材料投放的数量

提供足够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可能。每样材料的数目不一定和办理幼儿的人数相等,但每个幼儿都应有足够的、在探究物体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中起关键作用的

材料。如: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物体的沉浮时,每个小组有一大盆水就可以了,幼儿合用一盆水可使不同的材料之间、不同的幼儿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作用,但是应该尽可能多的投放可

沉可浮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有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另外,材料投放的数量可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来定。

(四)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原来,我们在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材料与幼儿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们在投放材料时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材料与幼儿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为前提来进行,确保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第四,材料的投放要给孩子留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以引发幼儿以物代物、以物多用,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并以此来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他们。如一根普通的冰棍筷子,在“医院”里是“小医生”使用的压舌板、在“娃娃家”里是“妈妈”用来切菜的菜刀、在图书修补区是孩子们用来舀浆糊的工具。

(五)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的操作由易到难,增加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如小班的区域活动,在孩子练习舀、夹的动作时,老师的材料投放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层次性:首先是工具投放的层次性,教师先为幼儿提供广口容器、大且深的勺子,逐步过渡到窄口瓶、小勺子;其次,被夹、舀物体的大小、形状的不同;第三是教师为孩子制作了控制板,在控制板上画下了容器的位置,远近不同,从而逐步增加了孩子操作的难度。

(六)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和可探究性

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产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通过材料投放的趣味性来不断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责任编辑:怡然)

三、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或操作的物质材料,具有诱发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增进游戏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幼儿通过对游戏材料的经常性操作,使大小肌肉得到锻炼、活动能力不断提高、手眼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与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分享、互助与谦让的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起理解沟通的同伴关系;可以尽情地抒发情感、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可以使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掌握初步的学习技能。游戏材料投放的目标与幼儿游戏的目标、与幼儿整体发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教师正确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就是把幼儿游戏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的过程。教师应以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和游戏观指导游戏材料的投放行为,熟练掌握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策略。

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是指教师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实现幼儿的运动能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特定游戏目标,在游戏中合理选取、组织、运用游戏材料的设计程序及方法。

(一)数量上,据年龄特点提供适宜的材料

首先,依据幼儿的身体特点为幼儿提供较为丰富而且多样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积累运动经验,提高运动能力,因为“幼儿的动作和运动不仅有益于运动经验的建构,而且也有益于认知情感的发展, 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根据幼儿运动量的大小,选择投放体积大小、规格、重量、长度、宽度等不同的游戏材料,给运动量较大的儿童应该提供攀缘的材料,有助于大肌肉运动的材料。其次,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要注意游戏材料投放的种类、难易程度的适宜性。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操作经验选择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和学习速度。

比如,给年龄小的幼儿提供结构性较强的材料,避免选择过分细小、结构与功能较复杂的材料,为年龄较大的幼儿提供半成品材料,即结构与功能较为复杂或者较为精细的材料。

“从认知发展的观点看,幼稚园、托儿所需提供幼儿开放性的、能暗示多种解答的游戏材料,而避免局限于一个正确答案的材料”。投放游戏材料要适宜,不宜太多或太少,太多将扰乱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太少对幼儿学习的潜力不利,还会降低幼儿对游戏材料之间意义的探索兴趣与能力。当然,在游戏中还要注意随时增添材料,以确保幼儿自主选择、从容操作、持续自发地进行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连续的、多种形式的操作中积累经验,奠定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基础。

(二)空间上,依据游戏类型合理分配场所

首先,要选择面积适中的场地,并进行合理布局分割。据台湾学者黄瑞琴研究,儿童游戏场地面积应大于30平方米,充足的空间能够让幼儿自由地操作材料或玩具,也便于幼儿之间的友好协作。

其次,划分游戏区域并规划好各区域之间行走的通道,以避免杂乱和拥挤等无序化行为,减少幼儿的矛盾与冲突性行为,保障幼儿之间持续的友好交往。而且隔离活动区域的隔板或桌子不能高于教师的视线,以免阻挡教师观察活动整体情况的视线。

区域划分好以后,教师可以把内容接近的活动安排在邻近位置,以便于幼儿随时调换游戏材料,还可以把能够持续产生游戏情节的材料投放到相邻的区域。比如,把烹调和积木材料投放在近邻游戏区域。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合作性游戏材料,容易使幼儿结成友好的玩伴关系,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还会生成新的游戏方式和新的游戏情节,进而形成幼儿之间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构建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再次,给幼儿选择并投放生活化的游戏材料。“研究表明,通过生活化游戏材料的操作,幼儿可以理解他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控制他们自己行为的规则, 而且也能理解他人的角色和行为规则”。比如,娃娃家游戏材料,医院游戏的材料等具有这种作用。同时,按照日常生活场景投放游戏材料,将材料和玩具分门别类,摆放在低矮的、开放的、不拥挤的架子上,并且贴上图示或标签,让幼儿自由拿取。合理利用便利条件,比如将图书阅读活动可以安排在光线充足的窗户前,将建筑游戏安排在水源附近。

(三)时间上,保证游戏情节的完整性

幼儿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探索新材料,计划和拓展游戏情节、熟悉同伴和选择角色。一般而言,“游戏至少持续40分钟至一个小时,幼儿才得以很从容且深入地发展其不同层次和不同形态的游戏情节”。因为“幼儿在自由游戏中,将持续经历不同问题的情境,促使他突破自我的限制,转换其对于物体、事件和他人的观点,自我调节和建构一个思考这些情境的新方式,使调和成一个平衡的关系系统”。另外,教师还要仔细观察,适时指导和参与幼儿游戏材料的操作活动,时刻注意幼儿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协助幼儿操作较为复杂的材料,或者示范游戏材料的新方法,帮助幼儿拓展游戏材料的功能,不间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