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完全版)[1][1]..
c◆二泉映月(最新完全版)(glm)
![c◆二泉映月(最新完全版)(glm)](https://img.taocdn.com/s3/m/07a22728cfc789eb172dc8a0.png)
请注意!你现在听到的乐曲,是瞎子阿炳珍贵的历史原声录音…… 《二泉映月》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
一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彦钧)的名字。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
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
”据传说,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
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随即放弃了演奏。
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买来了二胡和琵琶,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最终同意了演奏。
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吧。
”三天后,两位专家在匆忙中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
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世。
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阿炳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
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
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们所忘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阿炳”是这位民间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是“华彦钧”(1893~1950),江苏省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
华清和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又以琵琶最为精通。
华彦钧四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眼病,35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6686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7.png)
二泉映月赏析《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二胡曲,由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深沉,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这首曲子的赏析。
1.曲名与主题:《二泉映月》这个曲名暗示了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在月光下倾诉自己的不幸。
曲名中的“二泉”指的是天下第二泉,但曲子并不主要描写其美景,而是借景抒情。
2.旋律与情感: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优美,充满了江南音乐的特色。
其旋律婉转深沉,真挚动人,透露出一种劳动人民的质朴气息。
然而,在这优美的旋律背后,却隐藏着演奏者内心的痛苦和愤怒。
这种情感在曲子中得到了层层深化,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阿炳对坎坷命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结构与层次:《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变奏曲,这使得音乐形象能够得到层层深化。
全曲通过多次变奏,使阿炳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
4.演奏技巧:在演奏方面,《二泉映月》对演奏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运用丰富的演奏技巧来表达曲子中的情感。
演奏者需要运用滑音、颤音等技巧来表现出曲子中的凄凉和激愤之情。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节奏和音量的控制,使曲子能够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
5.艺术价值:《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优秀的二胡曲,更是一首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和反抗,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情感的倾诉。
这首曲子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总的来说,《二泉映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二胡曲,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了阿炳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首曲子不仅是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二泉映月》课件
![《二泉映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5061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4.png)
02
《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引子
引子部分
由二胡独奏,以自由节奏缓慢展 开,营造出一种悲伤、凄凉的气 氛,为整首曲子奠定了情感基调 。
音乐特点
引子部分运用了大量的滑音和颤 音,表现出阿炳内心的痛苦和挣 扎。
主题
主题部分
由二胡和琵琶合奏,旋律优美而深沉 ,表现了阿炳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 的思念。
音乐特点
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泉映月》以其深沉、悠扬的旋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吸引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促进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其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 文化和艺术,增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心得体会
在演奏过程中,体会乐曲的情感和意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能够提升演奏的表现 力。
欣赏角度与方法
音乐结构
分析《二泉映月》的音乐结构,了解其 旋律、节奏和曲式特点,有助于深入欣 赏。
VS
情感表达
关注乐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想象 和联想,感受音乐带来的心灵触动。
音乐与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
在欣赏过程中,寻找自己与乐曲情感的共鸣 点,能够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二泉映月》的影响与价值
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泉映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了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促使更多 人关注和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创作与传承中。
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
《二泉映月》被广泛用于音乐教育领域,成为民族音乐教学的经典案例,有助 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兴趣。
音乐与诗词的结合
二泉映月歌词
![二泉映月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f04e9fb40029bd64783e2cb6.png)
新二泉映月歌,自拉自唱!歌词:羡鸳鸯不羡仙,羡慕鸳鸯两相恩爱,恩爱那个甜蜜幸福快乐生活在一起,我只羡鸳鸯不羡仙。
人生漫漫路坑坑洼洼走过四十几,爱情看不到希望,漫漫长夜看不到黎明,我看不到希望,身世浮沉雨打萍儿一样不得一份安宁。
人要努力与老天争,你千万不要放弃。
人生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开开心心过好每年每月每个时分。
人要努力与老天争,小康一定来到,中国人一定圆上中国梦。
人生漫漫路坑坑洼洼走过四十几,爱情看不到希望,漫漫长夜看不到黎明,我看不到希望,身世浮沉雨打萍儿一样不得一份安宁。
人要努力与老天争,与老天也一定要争赢!老天老天挣开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开开心心过好每年每月每个时分。
人要努力与老天争,老天也会开恩。
钱要挣,努力工作去赚!亲情一定要最看重!要切记亲情一定要看最重!愿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离不开你,我那亲爱的!忘不了你过去的一切,深深埋在心底。
心里充满爱!莫记怨仇只记恩,我们拋开一切烦恼,快乐无忧开开心心过好每年每月每个时分。
切记莫要难过,切记快快乐乐!本人“平方草根”长沙,河西,人人乐,陈志坚。
原意:把啊炳绝世佳作广为推广。
故做歌词。
自已的歌,啊炳的谱。
人生如歌!与其唱过去的啊炳,不如唱现在的自我……不当之处请网友海涵2014.02.28我看到过一种《二泉映月》的谱,描写“景”为主,什么桥呀,二胡呀,松呀,街道,琵芭……我个人认为《二泉映月》主要该写“情”才能表达啊炳无妻,无钱,无权,无势,坎坷,同时又抗挣,乐观,大爱,希望,的心情……所以我自填了另首《二泉映月》歌词。
本人“平方草根”长沙,河西,人人乐,陈志坚。
原意:把啊炳绝世佳作广为推广。
故做歌词。
自已的歌,啊炳的谱。
人生如歌!与其唱过去的啊炳,不如唱现在的自我……不当之处请网友海涵2014.02.28史上最摧人泪下的《二泉映月》歌词!也是最为贴近“啊炳”意境的《二泉映月》歌词!同时也是加注了现代元素的最新版《二泉映月》歌词……请搜索“二泉映月歌,自拉自唱。
二泉映月名词解释
![二泉映月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29ee5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5.png)
二泉映月名词解释
"二泉映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二胡独奏曲,由二胡演奏家阿炳(华彦钧)创作。
这首曲子被认为是中国二胡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激情四溢、技巧高超而著称。
阿炳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杰出的二胡演奏家,他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洋音乐的元素,创作了一系列融合传统和现代的音乐作品。
而"二泉映月"就是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曲子以独奏二胡为主,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它的音乐结构独特,技巧性很高,演奏时要求演奏家具备出色的技术和表现力。
曲中旋律婉转悠扬,音乐情感丰富,通过二胡的音色表达出深邃、激昂、抒情的感觉。
"二泉映月"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胡音乐的典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音乐走向现代的代表之一。
这首曲子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赞誉,也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声誉,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二泉映月课文全文
![二泉映月课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f86c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c.png)
二泉映月课文全文二泉映月课文全文是: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
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突然间,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了。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e980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二泉映月》是中国传统乐曲之一,作曲者为二胡演奏家阿炳。
曲名源自山东省章丘市的二泉寺,意为月亮透过二泉的映照。
该曲曾经荣膺各类音乐大赛金奖,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二泉映月》的乐曲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们用简单的话解释一下原文中的内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是指芦苇,这句话是形容秋天的景象;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指的是心仪的人,此处表示他在跟他心仪的人相隔不远的地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指逆流而上,这里表示追逐他心仪的人并不容易,因为道路远漫,充满了阻碍;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指逆水而游,此处表示他还是追着他心仪的人,但是水中央却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欺骗他;
后面两句与前面意思差不多,只是换了不同的场景和一些词。
《二泉映月》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旋转起伏,情感流畅。
它的节奏舒缓悠扬,表现出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状态,令人联想到在田野上与自己的爱人漫步,在一池清波的荷塘旁细细品味着人生的美好。
二泉映月文本歌词
![二泉映月文本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4e7b823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b.png)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 ~ ~ ~ ~ ~琴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匆匆流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二泉映月》五线谱
![《二泉映月》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bf88409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2.png)
《二泉映月》五线谱《二泉映月》五线谱《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下面是《二泉映月》五线谱,为大家提供参考。
技巧赏析《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创,也由他亲自演奏。
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他民间音乐修养广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在弓法上,阿炳以短弓见长,经常使用一字一弓,音量饱满、坚实有力,如切分弓、颤弓、顿弓、提弓、小抖弓、断弓等。
他的连弓用得不多,但很有特点,他吸取了戏曲音乐中弦乐的`运弓方法,由弱拍进入强拍,形成弓法上的切分进行和延留进行。
凡是在较长的音进行时,他持弓的右手用力有轻有重,这样既保持了浑厚的音色,又有比较明亮的效果。
在指法上,阿炳应用的是民间演奏中的定把滑音,在演奏时左手始终放在二胡的第二把位上,在第一、三把位上的旋律多采用滑音演奏,这种技巧既减少了频繁的换把次数、又能通过手指滑弦效果使旋律的进行更加浓郁连贯。
其食指、中指滑音的应用,丰富了旋律的韵味,抠柔、压柔、不柔的相对比较及颤音、打音、带音、大小滑音、原位上下滑音和各种装饰音的灵活运用,加深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
全曲的速度比较统一,但力度的变化却相当大。
阿炳根据感情的需要随心所欲地运弓,运弓的强弱起伏配合以左手的按弦,通过指力的轻重造成音的顿挫,让人听起来感到连中有断,音断意不断,曲调显得更为生动、富有活力。
著名二胡理论研究专家赵砚臣先生曾这样总结阿炳的演奏风格:“行弓沉涩凝重,力感横溢,滞意多,顿挫多,内在含忍,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表现了一种含蓄而又艰涩苍劲的美。
”。
最新二泉映月阿炳演奏版歌词石丽娟唱1
![最新二泉映月阿炳演奏版歌词石丽娟唱1](https://img.taocdn.com/s3/m/545755e683c4bb4cf6ecd1ca.png)
11
由程健填詞,石麗娟演唱的《二泉映月》,內 容和形式與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調性吻 合,古典韻味與口語的流暢順達兼顧,寫出了 曲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心態神韻,可以說是 《二泉映月》樂曲的一篇很好的文學釋文。
24/25 24
這首二十世紀東方的 《月光奏鳴曲》,嫋升如 煙,迷漾似霧,閃爍如繁星,進似火粒,穿越了 一個世紀,彌漫遍整個神州,也響徹于西方天宇。
完
水墨畫創作 吳冠中 ppt製作 寬者如春
25/25 25
作曲:阿炳 填詞:程健 演唱:石麗娟
下面聽聽由程健填詞石麗娟演唱的《二泉映月》
12
聽琴聲悠悠 是何人在黃昏後 身背著琵琶沿街走 背著琵琶沿街走
13/25 13
陣陣秋風 吹動著他的青衫袖 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遙遙出巷口 彎轉又上小橋頭
14/25 14
旁白:胡琴聲裏, 顫動著一個東方冤魂的背影。 心被深重的災難舂碎, 腳被猙獰的命運鐐銬, 眼被焦灼的歎息燙瞎, 喉被盈腔的悲憤堵塞, 只剩下幾根枯瘦的手指, 撫摸自己掙扎不已的神經——那兩根琴弦。 15/25 15
10
在曲子開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聲深沉痛苦的歎息, 仿佛作者在用一種難以抑制的感情向我們講述他一生的苦難遭 遇。樂曲如同一個老藝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 浪,而又不甘心向命運屈服。他在傾訴著在所處的那個時代所 承受的苦難壓迫與心靈上一種無法解脫的哀痛,他在講述著他 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滿坎坷的一生。
《二泉映月》音乐鉴赏教材
![《二泉映月》音乐鉴赏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d3d13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4.png)
《二泉映月》音乐鉴赏教材
介绍
《二泉映月》是中国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陈武继于1956年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以及后来由中国作曲家傅聪根据该曲改编而成的小提琴与钢琴伴奏版。
这首曲子以其深情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成为了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音乐特点
- 曲调婉转动人,充满东方情调
- 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
- 音乐结构简洁明快
- 以小提琴为主要乐器,钢琴伴奏
音乐分析
- 第一部分:以悠扬的小提琴独奏开篇,音乐流畅轻快,表现月光的柔和与温暖。
- 第二部分:小提琴与钢琴共同演奏,音乐渐趋,表现月光的明亮与辽阔。
- 第三部分:小提琴再度独奏,音乐情绪平缓,表现月光的宁
静与寂静。
音乐欣赏
- 听众可以通过欣赏《二泉映月》,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
特魅力,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明亮。
- 这首曲子适合用来放松心情,享受音乐的美好,也可以作为
背景音乐,增添浪漫氛围。
音乐教学
- 老师可以通过教授《二泉映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
能力和表达能力。
-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这首曲子,提高对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掌握,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
结论
《二泉映月》作为一首经典的小提琴独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
和表现力,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欣赏。
通过欣赏和研究这首曲子,人们可以体验到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以及音乐对于情感表达
的力量。
二泉映月的主要内容
![二泉映月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e5bae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9.png)
二泉映月的主要内容二泉映月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琴曲,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是由著名的琴师刘天华所创作,曲名来源于一首古诗,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二泉映月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深受人们喜爱,也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泉映月的曲调温柔悠扬,充满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
整首曲子以月夜中的二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音乐中的琴声如泉水般清澈,如月光般明亮,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曲子中的音符跌宕起伏,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
二泉映月的曲子结构严谨,音乐旋律流畅优美。
整首曲子分为引子、主题、变奏和尾声四个部分。
引子部分以悠扬的琴音引出整首曲子的主题,让人仿佛置身于月光下的清幽之地。
接着是主题部分,琴音在这里更加悠扬动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变奏部分则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使整个曲子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是尾声部分,琴音渐行渐远,如同远去的月光,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留恋之情。
二泉映月的音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曲子中,琴音如水,如月,如风,如云,如人的情感,将人们带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中。
曲子中的音符仿佛在述说着一段美丽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宁静。
同时,二泉映月也反映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二泉映月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喜爱。
这首曲子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生命的热爱。
二泉映月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中国音乐的瑰宝之一。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喜爱这首优美动人的曲子,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意境。
汉韵二泉映月二胡教学1至6段
![汉韵二泉映月二胡教学1至6段](https://img.taocdn.com/s3/m/49ba6c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8.png)
二泉映月二胡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培养学生对二胡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2. 教学方法2.1 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中,通过讲解二泉映月的历史背景、曲谱分析、演奏技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具体步骤如下:1.介绍《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引发学生对这首曲子的兴趣。
2.分析《二泉映月》的曲谱结构和音乐特点,让学生理解曲子的演奏要求。
3.解读曲谱中出现的特殊符号和指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
4.演示演奏技巧,并结合实际演奏例子进行讲解。
2.2 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示范演奏和学生的实际练习,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进行示范演奏,并重点展示曲子中的难点和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并注意指法、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3.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加强对曲子的熟悉程度和演奏技巧。
4.分组合奏,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配合,提高协作能力。
2.3 表现教学在表现教学环节中,通过情感引导和艺术表达指导,培养学生对曲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分析曲谱中的情感变化和音乐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曲子所表达的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音色、音量、速度等手段来表达曲子中不同的情感。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演奏,并对其演奏进行评价和指导。
3. 教学评价3.1 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演奏成果,对其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曲谱正确度:检查学生的演奏是否准确无误。
2.演奏技巧:评估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指法、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3.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对曲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2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对其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积极性: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认真投入,并主动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注意!你现在听到的乐曲,是瞎子阿炳珍贵的历史原声录音…… 《二泉映月》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
一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彦钧)的名字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
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
”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
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
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
”三天后,两位专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
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世。
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阿炳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
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
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
成了绝唱。
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们所忘记,他的名字
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华彦钧”(1893-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
华清和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
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
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
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
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
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
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
《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赞誉。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
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
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
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
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
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
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由程健填词,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内容和形式与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调性吻合,古典韵味与口语的流畅顺达兼顾,写出了曲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心态神韵,可以说是《二泉映月》乐曲的一篇很好的文学释文。
作曲:阿炳
填词:程健演唱:石丽娟
听琴声悠悠
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著琵琶沿街走背著琵琶沿街走
阵阵秋风
吹动著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弯转又上小桥头
旁白:胡琴声里,颤动着一个东方冤魂的背影。
心被深重的灾难舂碎,脚被狰狞的命运镣铐,
眼被焦灼的叹息烫瞎,喉被盈腔的悲愤堵塞,
只剩下几根枯瘦的手指,抚摸自己挣扎不已
的神经——那两根琴弦。
四野寂静
灯火微茫隐花楼操琴的人
试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只见月照芦荻洲
琴音绕丛林
琴心在颤抖
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淙淙流又似泉水淙淙流
旁白:
两个失明或失聪的却善于抒叙美妙月光语言的音乐大师——华彦钧和贝多芬,穿渡时光隧道,横越世纪屋脊,相互映照着它们心中的明月。
憔悴琴魂做漫游平生事儿难回首岁月消逝人淹留年少青丝
转瞬已然变白头
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
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惟有这琴弦解离愁
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
酒醒人散余韵悠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酬胸中歌千首
都为家乡山水留
旁白:
哀伤的旋律,滋润过焦渴的希望,悲愤的音符,升华为喋血的呐喊,我们民族在颠簸的梦幻中,沿着夜的月光,走向了辉煌的朝阳。
天地悠悠
唯情最长久
共祝愿
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
年年岁岁乐无忧年年岁岁乐无忧
纵然人似黄鹤
一杯净土惠山丘
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
你的琴声还伴著泉水流
这首二十世纪东方的《月光奏鸣曲》,袅升如烟,迷漾似雾,闪烁如繁星,进似火粒,穿越了一个世纪,弥漫遍整个神州,也响彻于西方天宇。
完
水墨画创作吴冠中ppt制作宽者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