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字词检测(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1课《论语》十二章(学生版+解析)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1.诵读积累实词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知识点01 有效朗读,读出文言韵味。
【即学即练1】(一)、怎样朗读才能有效?参考示例:(1)其一,正字音,读出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曾(zēng)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huò),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目标导航(《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论语》十二章检测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还可以指《诗》《书》《礼》《论语》《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正确NC.小人,西周、春秋时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
也指人格卑贱或见识短浅的人。
D.±,在春秋时期,土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
也泛指读书人。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还可以指《诗》《书》《礼》《论语》《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错误,应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任重而道远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C.请问其目其“恕呼D.见贤思齐焉就有道而正焉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并列。
B项,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相当于“的“。
<:项,代词,它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D项,均为语气词。
3、下列有关《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一)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答案解析:解析:《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I I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答案解析:解析:敏:勤勉。
《〈论语〉十二章》作业(第二课时)(含解析)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B.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昼夜。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
B.匹夫不可夺专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
3.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于我∕如浮云B.择其善者∕而从之C.博学而∕笃志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七年级一班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
请你写一段开场白。
6.学了本文后,小明给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华平时学习不努力,请你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4)择其善者而从之(从:)(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6)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肱:)9.根据语境填写句子。
(1)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2)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用《论语》中的话讲就是:。
(3)《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堂检测(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论语〉十二章》课堂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不逾.矩()(2)人不堪.其忧()(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逝者如斯.夫()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则《论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它对我们有何启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任务单(学生版)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十二章【任务一】知人论世
1.走进孔子
孔氏,名,字,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人),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子乃位于“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实行有教无类,收徒讲学,开创之风,倡导、、、、。
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2.了解文体
《论语》是一部的散文集,共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是儒家思想重要典籍。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体式:语录体(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
3.文学常识
(1)四书:
(2)五经:
(3)六经:
(4)六艺:
【任务二】梳理文本
1.检查字音
自省如乐何文质彬彬譬如未成一篑八佾
2.梳理文意
3.文本探究
(1)论语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
在《〈论语〉十二章》中,君子有着什么样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12.《论语》十二章(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
12.《论语》十二章积累与运用——字词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于.我如浮云D.与人交而.不信乎思而.不学则殆积累与运用——句子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匹夫/不可夺志也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告诉我们认知和兴趣是成正比的,这里强调了“乐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B.“一箪食,一瓢饮”,“三军可夺帅也”二则都是讲个人修为,前者讲的是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后者讲的是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则说明在孔子眼中,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心境。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则强调学习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发生。
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见人之不善就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境界。
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5.下面对《论语》的介绍,不恰当...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B.《论语》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四书”。
C.《论语》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D.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积累与运用——名篇名句默写6.以下是《论语》文化栏中展示的语句,请你填写。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第12 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B. 不亦说.乎/公大笑乐.C. 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D. 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日中不至,则是无信.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陈太丘与友期行.5. 翻译下列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 6 9 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课前 小侧4(论语十二章+词语辨析)
课前小测4 Array一、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24分)
晕.车()模.()仿立即.()倾.()向绯.()红烦闷.()
脸颊()逮.()捕脖颈.()刹.()那傀.()儡哽咽.()
枯涸.()悄.()然停滞.()屏.()息炮.()制倏.忽()
号召.()模.()型争执.()给.()予闷.()气寒颤.()
二、辨析下列词语书写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予以改正。
(每空2分,共40分)
竹蓠()折散()取诀()憔粹()时辰()感概()自做主张()
辛辣()顷向()徙手()轮蕃()悼号()诀别()宽弘大量()
莲篷()荫影()浑为一谈()整妆待发()席耳恭听()哑雀无声()
三、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
1.《论()语》是家经典之一,与《》《》《》并称为“四书”,共篇。
由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的言行。
2.学而时.习之
3.不亦君子
..乎 4.为.人谋5.传.不习乎6.
三十而立.7. 四十而不惑.8.六十而耳顺
..9.不逾.矩.10.
可以
..为.师11.不堪.其忧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13.饭.疏食14.于.我如浮云15.三军
..可夺帅
16.博学而笃志
四、翻译句子:(每句3分,共9分。
)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附加题:词语辨析(答对一个奖励10分)
脉膊渲泄挖墙角谈笑风声出其不意两全齐美随身附和滥芋充数
震憾防碍人才倍出甘拜下风鬼鬼崇崇挑肥捡瘦蛛丝蚂迹再接再励。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一、默写1.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3.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4.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5. 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6. 表示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7.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8.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用《论语》的话就是:,。
9.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10. 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二、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2.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3. 四书指的是《》《》《》《》。
4.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
5.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与战国时期的孟子并称“ ”。
6. 《论语》共________篇。
7.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的教育思想在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一书中有详细记载。
8.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
9. 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他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礼”指的是________。
10. 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称的有________、、、________。
三、字音字形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三省()传()不习乎逾()矩罔()殆()一箪()食曲肱()笃()志好()之者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论语》十二章习题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B.逝者如斯夫(逝:流逝)C.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D.吾日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二、语言表达3.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亡:不知道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论语》十二章过关测试卷
《论语》十二章过关测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论语》十二章》过关测试卷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论.语(lùn)不愠.(yùn)B 三省.(shěng)不亦说.乎(yùe)C 传.不习乎(chuán)罔.(wǎng)D 儒.家( rǔ)殆.(dài)二、填空:(9分)孔子,名,字,时鲁国陬邑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家、家。
《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并称为“四书”。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每空1分,共45分)(1)时.习()说.乎()有朋.()人不知而.不愠.()()(2)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不信.()传.不习乎?()(3)十有.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逾.()矩.()(4)温故.()可.()以.()为.()师矣(5)罔.()殆.()(6)贤.哉()人不堪.()(7)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8)饭.()饮水.()曲肱.()于.我()(9)必有我师焉.()善者..()而从.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昼.夜()(11)夺.帅()匹夫..()(12)笃.()志切.问()仁.在其中()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五、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默写填空。
(10分)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2子在川上曰:“ ,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
.4、三人行, 。
5、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论语十二章》注释、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带答案
《论语十二章》注释、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带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上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堪】能忍受。
2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25、【者】代词,“……的人”。
26、【好】喜爱,爱好。
27、【乐】以……为快乐。
2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9、【于】介词,对,对于。
30、【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3、【川上】河边。
【川】,河流。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测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诲人不倦(huì)食壶浆(dān)诲言(huì) B. 诲人不倦(huǐ)箪食壶浆dān)诲言(huì) C. 诲人不倦(huì)箪食壶浆(shí)诲言(huì)D. 诲人不倦(hǐ)箪食壶浆(shí)诲言(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诲人不倦仁至尽一鸣惊人孜孜不倦 B. 诲人不倦仁至义尽一鸣惊人孜孜不倦 C. 诲人不倦仁至义尽一鸣惊人孜孜不倦 D. 诲人不倦至义尽一鸣惊人孜孜不倦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
B. 老师的谆谆教,使我受益匪浅。
C. 这次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
D. 他做事总是拖泥带水,效率低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C. 这次会议,我们讨论了关于改进教学方法的问题。
D. 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5.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这首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
B. 他问我:“你到哪里去?”我说:“我去图书馆借书。
” C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莫言,余华等。
D. 这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取得了圆满成功。
6.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B. 《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十二个主要篇章。
C. 《论语》十二章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思想。
D. 论语》十二章是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十二个典型篇章。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的哪一章?() A. 学而B. 为政C. 述而 . 雍也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A. 仁爱 B. 孝悌C. 忠恕D. 诚信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B. 学习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步。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B.论语(lún) 传不习乎(chuán)C.学而不思则罔(wǎnɡ) 吾日三省吾身(shěnɡ)D.博学而笃志(dǔ) 思而不学则殆(dài)2.下列对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时:按时B.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C.学而不思则罔罔:疑惑D.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优点3.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其不善者而改之。
4.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1)人不堪其忧()(2)择其善者而从之()(3)仁在其中矣()(4)学而时习之()(5)人不知而不愠()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C.仁在/其中矣D.匹夫不/可夺志也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组织编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著作。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要坚守志向,不要轻易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十二章》中论述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要避免别人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字音字形(1)不愠.( ) (2)不思则wǎng( ) (3)不学则殆.( ) (4)不逾矩.( ) (4)一dān食( ) (5)笃.( )志(6)反省.( ) 节省.( )2.《论语》一书是记录____________言行的一部书,共____________篇,是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宋代把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3.读下列句子,选择归类。
(填序号)A.学习方法B.学习态度C.修身做人(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为人谋而不忠乎( )(5)学而时习之(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吾日三省吾身(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小帆觉得自己将知识都背熟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请你结合下面材料为他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材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用原文填空。
(1)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习。
(2)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常以此自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获取新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常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别人和颜回,告诉我们修身要经受得住困苦、贫穷的考验。
11.论语十二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训练学生版
姓名班级11.《论语》十二章1.为下列字词注音。
(1)愠()(2)为人谋()(3)三省吾身()(4)不逾()矩()(5)罔()(6)殆()(7)箪()(8)曲()肱()(9)夫()(10)笃志()2.默写句子。
(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4),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
(6),回也不改其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9)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不舍昼夜。
(11),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尊君在不4.指出下列句子中画横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学而时习之(2)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5.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2)吾日三省吾身(3)为人谋而不忠乎(4)三十而立(5)六十而耳顺(6)不逾矩(7)可以为师矣(8)人不堪其忧(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不义而富且贵(11)于我如浮云(12)必有我师焉(13)择其善者而从之(14)逝者如斯夫(15)三军可夺帅也(16)匹夫不可夺志也(17)博学而笃志(18)切问而近思6.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而: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博学而笃志2019/10/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字词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曲肱.而枕之()殆.()罔.()雍.()笃.()殚.()堪.()二、给下列一词多义解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以
无缘无故.()仁以.为己任()
有朋.自远方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朋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
乐回也不改其乐.()而相委而.去()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不知而.不愠()
公大笑乐.()博学而.笃志()
学而时习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之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其.恕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回也不改其.乐()
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也不堪其.忧()
三、给下列古今异义字解释。
古义:古义:古义:
学而时习.之可以
..为师矣有朋.自远方来
今义:今义:今义:
古义:古义:古义:
吾日三.省吾身饭疏食饮水.不亦君子
..乎
今义:今义:今义: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注音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通_________ 音: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通_________ 音: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____
五、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愠:
2、学而时.习之 时:
3、吾日.三省.吾身 日: 省:
4、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忠:
5、传.不习乎 传:
6、四十而立. 立:
7、五十而知天命
.. 耳顺:
.. 天命: 8、六十而耳顺
9、不逾矩
.. 逾: 矩: 10、思而不学则殆. 殆:
11、学而不思则罔. 罔: 12、一箪.食 箪:
13、饭.疏食饮水 饭: 14、子在川.上曰 川:
15、三军
..可夺帅也 三军: 16、博学而笃.志 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