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并能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原理,并能够阐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总结出××××××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一:××××××概念及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安排:介绍××××××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学生高中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 学生能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 模块一:基础知识- 模块二:技能训练- 模块三:案例分析- 模块四:实践拓展2. 课程内容安排:- 模块一:基础知识(1课时)1.1 概述1.2 基本概念1.3 基本原理- 模块二:技能训练(2课时)2.1 技能一:技能一名称2.2 技能二:技能二名称2.3 技能三:技能三名称- 模块三:案例分析(1课时)3.1 案例一:案例分析一3.2 案例二:案例分析二- 模块四:实践拓展(1课时)4.1 实践一:实践一名称4.2 实践二:实践二名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技能训练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学习、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4.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高中学生的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材料:准备相关实践活动的材料,如实验器材、案例资料等。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课程导入,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2. 第2-4周:模块一、模块二教学。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XXX(此处填写具体知识点)与XXX(此处填写另一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理论)分析并解决XXX(此处填写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进行有效论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或技能,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技能),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本课程为XXX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 学生所在年级为XXX,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教学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章节一:XXX(如基本概念、原理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 章节二:XXX(如相关知识点、案例分析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2. 技能训练:- 技能一:XXX(如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 技能二:XXX(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主题一:XXX(如团队合作、道德品质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 主题二:XXX(如学以致用、社会责任感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一- 技能训练:技能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第二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二- 技能训练:技能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二第三周:- 综合训练:结合前两周所学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和主题二的综合实践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在线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XX专业基础课程》2. 课程代码:XXXXXX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4. 课程学时:XXX学时5. 适用专业:XX专业6. 教学对象:XX年级XX专业学生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XX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XX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课程内容:(1)XX专业概述(2)XX专业基本理论(3)XX专业基本技能(4)XX专业实际案例分析(5)XX专业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XX学时,占总学时的XX%。
(2)实践教学:XX学时,占总学时的XX%。
(3)讨论与交流:XX学时,占总学时的XX%。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针对XX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讲解。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XX专业基本技能。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2)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现课程的在线学习、交流与互动。
(3)视频教学:制作XX专业相关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XX%,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核:占XX%,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3)期末考核:占XX%,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2. 评价标准:(1)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XX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运用XX专业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等。
课程设计方案万能模板
一、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列出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列出具体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列出具体情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列出具体品质)。
三、课程内容1. 课程背景(1)课程来源:……(2)课程意义:……2. 课程模块(1)模块一:……(简要介绍模块一内容)(2)模块二:……(简要介绍模块二内容)(3)模块三:……(简要介绍模块三内容)……3. 课程安排(1)学时分配:……(列出每个模块的学时分配)(2)教学进度:……(列出每个模块的教学进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讲授法在课程中的应用)(2)讨论法:……(介绍讨论法在课程中的应用)(3)案例分析法:……(介绍案例分析法在课程中的应用)(4)实践教学法:……(介绍实践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介绍多媒体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2)实验实训:……(介绍实验实训在课程中的应用)(3)网络教学:……(介绍网络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列出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和所占比例)(2)期中考核:……(列出期中考核的评定标准和所占比例)(3)期末考核:……(列出期末考核的评定标准和所占比例)2. 评价内容(1)知识掌握程度:……(列出评价知识掌握程度的具体指标)(2)能力培养情况:……(列出评价能力培养情况的具体指标)(3)情感态度:……(列出评价情感态度的具体指标)……六、课程特色与创新1. 课程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3)激发学生兴趣:……2. 课程创新(1)教学方法的创新:……(2)教学手段的创新:……(3)课程内容的创新:…………七、课程实施与保障1. 教师队伍建设(1)教师培训:……(2)教师考核:……2. 教学资源建设(1)教材建设:……(2)实验实训设备:……(3)网络资源:……3. 教学环境建设(1)教室设施:……(2)实验室建设:……(3)校园网络:…………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设计,本课程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艺术讲座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脉络。
- 使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介绍不同艺术门类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 增强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培养艺术修养。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三、课程内容1. 第一讲:艺术概述-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2. 第二讲:绘画艺术- 绘画的基本技法与流派- 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分析- 绘画在历史与社会中的地位3. 第三讲:雕塑艺术- 雕塑的基本形式与材料- 代表雕塑家及其作品分析- 雕塑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4. 第四讲:建筑艺术- 建筑的基本要素与风格- 代表建筑及其作品分析- 建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5. 第五讲:音乐艺术- 音乐的基本元素与形式- 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分析- 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6. 第六讲:舞蹈艺术- 舞蹈的基本动作与风格- 代表舞蹈家及其作品分析- 舞蹈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7. 第七讲:戏剧与电影艺术- 戏剧的基本构成与流派- 代表戏剧家及其作品分析- 电影的发展与影响8. 第八讲:摄影艺术- 摄影的基本技法与流派- 代表摄影师及其作品分析- 摄影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艺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艺术家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艺术价值。
3.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看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5.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五、教学手段1. 教材:选用权威的艺术教材,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设计方案(15篇)
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方案(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
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
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
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
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
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课程设计题万能模板
课程设计题万能模板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相关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核心概念,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2.XX学科的原理:阐述XX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XX学科的方法:教授XX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记录并评价其表现。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能力。
评估方式应公正、客观,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模板15篇
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二、课程背景和目标:三、课程大纲:四、课程设计理念:五、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六、教学内容与方法:七、评估与考核方式:篇二: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技能目标:3. 情感目标:二、学习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2. 活动目的:3. 活动流程:篇三:交互式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教学媒体和资源:五、学习活动设计:六、评估与反馈:篇四:分组合作学习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分组方式与规则:四、学习任务:五、教学活动设计:六、团队合作评估与反馈:篇五: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五、问题解决评估与反馈:篇六:探究性学习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探究性学习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七: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八:多媒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多媒体资源与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九:课堂讨论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课堂讨论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十: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十一:实验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实验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十二:现场调研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现场调研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十三: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十四: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篇十五: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一、课程名称:二、教学目标:三、学习任务:四、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五、评估与反馈:以上是15篇教学设计模板,每篇模板针对不同的教学场景和目标进行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学科核心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XXX(此处填写学科相关现象或理论),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系统认识。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相关的练习和作业,提高学科素养。
3. 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XXX学科(填写学科名称)的示范课,旨在通过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所教年级的学生,考虑其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教学大纲:a. 知识点一:XXX(列出具体知识点,与教材章节对应)b. 知识点二:XXXc. 知识点三:XXX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知识点一,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与应用。
第二课时:巩固知识点一,引入知识点二,进行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讲解知识点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课时:总结前三课时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查漏补缺。
3.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a. 教材章节一:涵盖知识点一和知识点二,为学生提供理论依据。
自然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例如:《探索自然的奥秘》)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增强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三、课程对象(例如: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四、课程时长(例如:一学期,每周一课时)五、课程内容1. 自然基础知识- 介绍自然界的组成、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
- 讲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2. 自然观察与探究- 教授学生观察自然的方法和技巧。
-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植物、动物、气象等。
3. 环保教育- 讲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 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环保实践活动。
4. 自然艺术创作- 引导学生用绘画、摄影、手工等方式表现自然之美。
- 组织学生参加自然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5. 自然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户外徒步、野外生存、生态农业体验等活动。
- 培养学生的户外生存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自然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 观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3.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知识。
5. 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七、课程评估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进行评价。
3. 家长评价: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自然教育教材。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
3. 实物教具:准备植物、动物、矿物等实物教具,增强教学效果。
4. 校外资源:联系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校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九、课程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第1-4周):介绍自然基础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
课程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5. 适用专业:6. 授课对象:本科生/研究生7. 授课学期:8. 授课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课程概述(2)基本概念与原理(3)典型应用与案例分析(4)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按照课程内容,合理分配学时,确保学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课外辅导:开展课后辅导、答疑、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实验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动画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网络教学:利用在线课程、论坛、微信等平台,实现师生互动;(3)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2)期末考试: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践考核:通过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授课对象:5. 授课时间:6. 授课地点:7. 授课教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二、课程内容概述1. 课程性质:- 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选修课程2. 课程内容:- 课程模块一:模块一名称 - 模块一内容概述- 模块一教学目标- 课程模块二:模块二名称 - 模块二内容概述- 模块二教学目标- 课程模块三:模块三名称- 模块三内容概述- 模块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可增加或减少模块)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演示法- 实践法- 网络教学2. 教学手段:- 板书- 多媒体课件- 教学视频- 网络资源- 教学参考资料四、教学进度安排1. 教学周次:- 第1周:模块一- 第2周:模块一- 第3周:模块二- 第4周:模块二- (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周次)2. 每周教学时间分配:- 课堂讲授:2学时- 课堂讨论:1学时- 课后作业:2学时- 课外实践:2学时- (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时间分配)五、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2. 平时成绩构成:- 课堂表现:10%- 作业完成情况:10%- 小组讨论:10%3. 期末考试形式:- 笔试- 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六、教学资源1. 教材:- 主教材名称及版本- 辅助教材名称及版本2. 教学参考资料:- 学术期刊- 网络资源- 实践案例3. 实践基地:- 校内实验室- 校外实习基地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2. 教师评价:-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3. 课程评价:- 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情况- 课程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讲座类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授课对象:5. 授课时间:6. 授课地点: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 帮助学生了解课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及意义- 课程结构及内容安排2. 课程章节:- 章节一:基础知识1.1 概念解析1.2 历史发展1.3 研究现状- 章节二:核心理论2.1 理论框架2.2 理论应用2.3 理论评价- 章节三:案例分析3.1 案例背景3.2 案例分析3.3 案例启示- 章节四:前沿动态4.1 研究热点4.2 技术创新4.3 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占比50%。
3. 实践报告:结合课程内容,完成实践报告,占比20%。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程介绍,了解课程背景和目标。
2. 第二周至第四周: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3. 第五周至第八周:核心理论学习,了解理论框架和应用。
4. 第九周至第十一周:案例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十二周:前沿动态介绍,了解课程领域的最新发展。
6.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实践报告撰写和修改。
7. 第十五周:期末考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教材,确保课程内容质量。
课程设计模板 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
课程设计模板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课程设计篇一1 网络课程特点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有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网络课程主要有如下特点:1.1 明确的教学目标: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1.2 丰富而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网络课程的内容一定要丰富而具体,应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选取和组织学习内容,不应该是简单的照搬课本。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应充分将学科内容特点与网络的共享性好、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1.3 体现使用者特征:网络课程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开发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网络课程的设计在表现形式、内容选取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1.4 良好的交互功能和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为教学反馈提供有效的渠道。
1.5 友好的操作界面:网络课程良好的操作界面和导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2.1 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网络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
网络课程设计要以学生自主学2.2 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
协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基于资源学习的设计原则。
网络教育具有利用学习资源的有利条件,网络课程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可以采用引进、合作开发与自建的办法。
学生课程设计手册模板
学生课程设计手册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XXX(课程内容)的基本原理,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XXX(具体技能)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XXX(学科)产生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课程内容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完成课后习题,正确率达到90%以上;能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完成课堂实践任务,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尊重他人意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
具体内容包括:1. 教材第一章:XXX(章节主题)- 内容概述:介绍XXX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 教学重点:XXX的核心概念及其实际应用。
- 教学难点:理解XXX原理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2. 教材第二章:XXX(章节主题)- 内容概述:讲解XXX的操作方法、技巧及案例分析。
财经大学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简要介绍开设本课程的原因、目的和意义,以及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关系。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课程名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课程内容(1)模块一:【课程名称】基础理论(2)模块二:【课程名称】应用与实践(3)模块三:【课程名称】案例分析(4)模块四:【课程名称】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2. 课程安排(1)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
(2)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技能。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3)实践平台: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报告: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撰写实践报告。
2. 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的能力。
(3)素质提升: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高的素质。
六、教学资源与保障1. 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参考书籍: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课程设计方案大纲范文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类别:3. 课程学分:4. 教学对象:5. 教学时间:6. 教学地点: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b. 了解课程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c. 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c.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素质目标:a.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b.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c.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一:基础知识a. 模块一概述b. 模块一内容2. 课程模块二:技能训练a. 模块二概述b. 模块二内容3. 课程模块三:案例分析a. 模块三概述b. 模块三内容4. 课程模块四:综合实践a. 模块四概述b. 模块四内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针对基础知识模块,采用系统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针对案例分析模块,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针对技能训练模块,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针对综合实践模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课程相关资料、视频、习题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4.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程介绍、课程目标、教学大纲解读。
2. 第二周至第四周:基础知识模块学习。
3. 第五周至第七周:技能训练模块学习。
课程设计万能模板范文
课程设计万能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课程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课程相关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如下:1.教材章节:第一章《课程理论基础》2.教学内容:–课程概念与类型–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课程实施与评价三、教学方法本章节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课程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进行课程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课程设计与实施》2.参考书:《课程论》等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等4.实验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课程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课程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2.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的课堂时间,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地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七、差异化教学本章节差异化教学如下:1.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2.评估方式:采用差异化的评估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差异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生活方面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
- 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一: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 饮食卫生与健康- 个人卫生与清洁2. 课程模块二:生活技能- 穿衣搭配技巧- 饮食制作与烹饪- 家务劳动与清洁3. 课程模块三:生活态度与习惯- 时间管理- 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心理调适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生活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生活技能。
5. 角色扮演法: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状态。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 饮食卫生与健康2. 第3-4周:生活技能- 穿衣搭配技巧- 饮食制作与烹饪3. 第5-6周:生活态度与习惯- 时间管理- 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4. 第7-8周:综合实践与总结- 学生自主完成生活技能展示- 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4.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5.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七、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教材。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说明书
基于单片机的16LED摇摇棒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设计方案 (3)
2.1设计目的 (3)
2.2设计要求 (3)
2.3设计思路 (3)
第三章硬件设计 (4)
3.1水银开关 (4)
3.1.1 水银开关的原理: (4)
3.2摇摇棒原理图 (4)
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2.2 LED显示系统: (5)
3.3硬件整理 (6)
第四章软件设计 (8)
4.1软件设计思路 (8)
4.2主程序流程图 (8)
4.3汉字取模软件 (9)
4.4程序编写 (10)
第五章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概述
LED 显示棒,又称摇摇棒,是一种利用视觉暂留效应整理的“高科技”玩具。
可以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它,即当静止时,它只是几个LED 发光二极管(后简称LED ) ,而一旦按照一定的频率去摇晃它,它就会随着位置的
变化而变化(亮或灭),最终显示一幅图片或字符串。
……
本设计要求整理LED 色”两个字。
标题:黑体16磅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磅,段后18磅 内容:宋体12磅,多倍行距 1.5行,段前段
后0磅 注意:每一章都要从新的一页开始。
2.1
本次设计整理的是一个显示棒,基本要求就是要小巧、轻便,所以要将单片机的系统板简化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加强学生对MCS-51单片机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16只高亮度LED发光二极管构成的摇摇棒,通过单片机编程配合手的左右摇晃就可呈现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显示字符、图片。
2.3 设计思路
本系统要求设计一个LED显示棒且需要有按键进行内容切换,它主要是由中央控制部分,LED驱动部分,LED显示部分以及电源部分组成。
单片机将提取的字模进行存储,当接收到按键输入的指令时单片机就将相应的字模代码通过I/O口输出,使LED灯点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最终使图案完整的显示在摆动的显示屏中。
1. LED灯的选择:高亮LED发光二极管。
高亮LED比普通LED的显示效
果要好很多。
2. 外部中断信号产生方式:通过外部中断可以控制数据开始传输的时刻。
选择好外部中断来源是本次整理的难点及重点。
使用水银开关。
通过摇
晃使得水银开关的水银珠与触点接触和断开,利用这种接触产生的电平
变化来触发中断,结合软件控制显示,整理简单,使用方便。
3. 16只LED发光管作为画面每一列的显示,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
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使得看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
与LED点阵的显示
有几分相仿。
3.1 水银开关
水银开关,又称倾侧开关,是电路开关的一种,以一接着电极的小巧容器储存着一小滴水银,容器中多数为真空或注入惰性气体。
3.1.1 水银开关的原理:
因为重力的关系,水银
水珠会随容器中较低的地方
流去,如果同时接触到两个
电极的话,开关便会将电路
闭合,开启开关。
注意:水银对人体及环境均有毒害,因此使用水银开关时,
请务必小心谨慎,以免破出;在不再使用时,也应该妥善处理。
3.2 摇摇棒原理图
图1 水银开关剖析图
二级节标题:黑体13磅顶左,单倍行距,段前
12磅,段后6磅,序号与题名间空两格
图2 摇摇棒原理图
图片标注:楷体12磅置于图片下
居中,序号与图片名间空两格
上图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单片机最小系统和LED显示部分。
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装置采用了AT89S52单片机,它支持直
接通过串口线下载程序,对于本设计而言,显
示文字需经常改变,AT89S52方便许多,因此
选择AT89S52作为本设计所用的单片机。
振荡电路采用12MHz晶振,每个机器周期为1μs。
ISP选择为六脚ISP下载口,由于摇摇棒为长条形外观,使用六脚ISP下载口可以更节省空间。
3.2.2 LED显示系统:
本装置采用了16个3MM高亮LED,
其额定工作电压在3V左右,因此可串联
一个可承受较大电流的二极管1N4007来
进行分压,为设计方便,二极管采用共阳
接法。
16个LED分别接在P0和P2口上。
首先,我们根据LED点阵屏的显示原理:点阵屏的显示分为行扫描与列扫描两种,列扫描是将我们的字模数组通过点阵
屏的行驱动进行输入,然后通过列对每一
行进行扫描,当列为低(高)电平、行为
高(低)电平时则表示该点为图案的一部分,将其读出、显示。
它的顺序可以总结为:行不断的送数据,每送完设置的信息
后列进行读取,然后行再次送数据,列再
次读取……依次循环下去,一幅完整的图图3 振荡电路
图5 LED显示模块图4 ISP下载口
案就显示在了显示屏上。
而本次设计的LED显示棒数据传输原理与LED点阵屏相似。
可以把LED显示棒看成是LED点阵屏中的一列。
为了使显示的图案清晰,我们使用了16个LED 管将它们排成一列,整个屏在静止时也就相当于16行×1列。
数据传输时我们同样使用行送数据、列扫描。
在摆动过程中,应用视觉暂留原理,我们点亮的列不会很快的消失,而是随着摆动的方向继续向前移动,只要移动的速度高于视觉暂留的最短时间显示内容就不会熄灭,至此,一幅图案也就可以这样被“摆动”出来了。
3.2.3 水银开关的作用:
棒在摇动时,只能在朝某一方向摇动时显示,否则会出现镜像字或镜像画面,所以通过接一只水银开关来控制,使摇摇棒从左向右摇动时将内容显示出来。
整套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系统,使用16只LED灯作为显示屏,其中16只直接与单片机I/O口相连。
当水银开关触发中断T1时,单片机向16只LED传送数据,依据人体的视觉暂留原理,随着显示棒的摆动前进,输出数据的列也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随着摆动逐渐显示在了形成的扇形区域。
3.3 硬件整理
由于整理PCB板的成
本太高,我使用了长条形的
洞洞板,手工焊接,跳线连
接。
因此做工比较粗糙。
原先使用的是直径
5mm的红色LED,感觉太大
了些,远看效果很好但近看
时字不够连贯。
后改为3mm
的高亮LED,效果好了很多。
图6 摇摇棒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