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大题
1.请简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机制。
答:(1)凝血系统激活和抗凝与纤溶功能减弱是广泛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凝血系统激活的原因和机制是:
①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临床上严重创伤、烧伤、外科手术、产科意外等都可促使TF 大量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 的发生;
②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感染、严重酸中毒和持续广泛的组织缺血缺氧等都可以损伤VEC,造成凝血抗凝调控失调。受损VEC 表达大量TF 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引发DIC;VEC 受损后,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加剧凝血反应和血栓形成。
③血细胞大量被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④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促使血液凝固的发生。
(2)凝血物质消耗、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是造成DIC 止血、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2.请简述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能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及其他的促凝物质。
②肝功能严重障碍可促进DIC 的发生发展.肝脏合成蛋白C、ATIII、纤溶酶原减少;肝脏灭活IXa、Xa、XIa 能力降低.
③血液高凝状态.
④微循环障碍(如休克)。
3.简述机体处于DIC 时的功能代谢变化(或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①出血,具体表现为皮肤瘀斑,紫癜,咯血等;机制:凝血物质被消耗;纤溶系统被激活,水解纤维蛋白和很多凝血因子;FDP 的形成;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器官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急性肾功能障碍,呼吸衰竭,肝功
能障碍等;机制:器官内广泛微血栓的形成;原发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和症状;器官系统间相互影响引起的病理变化。
③休克;机制:广泛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纤溶、激肽、补体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冠脉内血栓,导致心肌缺血,心输出量减少;微血栓形成,导致回心血量减少。
④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机制:当红细胞随血流通过纤维蛋白丝时,不断受到冲击和挤压,造成红细胞发生机械性损伤,导致外周血涂片可发现新月形、盔甲形、星形、三角形等变形红细胞,即裂体细胞。
4.试述DIC 的分期及其各期的特点。
1.高凝期:凝血系统被广泛激活,凝血酶产生增多,血栓形成增多,表现血液的高凝状态。(1)凝血时间缩短(2)复钙时间缩短(3)血小板黏附性增高
2.消耗性低凝期:微血栓大量形成,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而减少,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1)
血小板数量减少
(2)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3)凝血时间延长
(4)复钙时间延长3.继发性纤溶期:凝血酶、XIIa、激肽、纤维蛋白沉积在血管内皮、组织细胞被破坏等使纤溶酶原大量转变为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1)凝血酶时间延长
(2)“3P”试验阳性(3)D-二聚体检查阳性
简述发热的三个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临床表现.
答:①体温上升期:指调定点上移后,传出神经系统控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升至新调定点水平的一段时间。
特点: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临床表现: 畏寒,皮肤皮白,严重者出现鸡皮疙瘩;
②高温持续期:当体温升高至调定点的新水平时,体温便不再上升,而是在调定点水平上下波动。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临床表现:自觉酷热,皮肤干燥、口渴;
③体温下降期:由于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和中枢发热介质的消除,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正常水平,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特点: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产热小于散热,体温回降;临床表现:皮肤潮红,出汗或大汗,血管扩张,严重者出现脱水、休克。
2.简述发热的第三个基本环节。答:发热包括以下基本环节:
①内生致热原的生成: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②致热信息的传递:外周致热信息经神经或体液通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
③中枢介质的产生;
④重置体温调定点:在中枢介质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上移;
⑤信息比较:来源于中枢和外周的体温体温信息与调定点比较,通过传出神经系统控制产热和散热,此时机体进入急性期反应
3.请阐述发热时物质代谢特点及机体机能变化特点。
物质代谢特点:三大营养素分解代谢加强,糖分解代谢↑,糖元贮备↓,乳酸↑
,脂肪分解↑,脂肪贮备↓,酮症、消瘦,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体温上升期:尿量减少?
体温下降期:脱水
机体机能变化特点:(1)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小儿热惊厥,。。。(2)循环系统:心率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3)呼吸系统:血温升高?、酸性代谢产物增多(4)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散热增多(5)
消化系统:副交感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减少,胃肠蠕动减弱,食欲降低(6)免疫防御功能的变化:一定程度发热: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增高,免疫细胞功能增高
Pathogenesis of HE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l) Reversibility of symptoms
2) Dissemination of disease region
3) No clear evidence of morphologic alteration
4) Accompanied with biochemical abnormality
肝性脑病的分期Clinical presentation
1.Sleeping disorder Apathy Childishness轻微的性格和行为改变
2.Confusion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扑翼样震颤
3.Drowsiness昏睡、精神错乱
/doc/5a5213086.html,a肝性昏迷
肝性脑病的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s of HE
1.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2. Acid-base disturbance
3. Abuse of sedative and anaesthetics
4. Renal insufficiency
5. Infection
6. Protein-rich food
1.试述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答:(1 )血液缓冲系统是维持酸碱平衡的第一道防线:常见的缓冲对是H2CO3/HCO3-,H2PO4-/HPO42-,HPr/Pr-,HHb/Hb-。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缓冲系统,它的特点是:缓冲能力强;可以进行开放性调节;仅能缓冲固定酸。
(2)肺通过控制挥发酸的释出来维持pH 的相对恒定:肺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来控制挥发酸的释出的CO2 排出量,使血浆中[HCO3-]/[H2CO3]的比值接近正常,以保持pH 的相对恒定;
(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调节作用;
(4)肾脏通过排酸保碱作用来维持pH 的恒定:主要体现在碳酸氢钠的重吸收、肾小管的泌H+作用和磷酸盐酸化。
1.肺心病的形成机理?
答:形成机理如下:
①肺泡缺氧CO2 潴留所致血液氢离子浓度过高,引起肺小动脉收缩和长期肺泡组织炎症波及肺A 以及慢性缺氧导致血粘度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负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