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知识详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知识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知识积累1.宛转:同“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又不失本意);或指(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2.普鲁士:18世纪德意志境内一个最强的军事专制的国家。
它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最后统一了德意志。
3.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4.征发:政府向人们征调人力或财物。
5.布告:(机关、团体)张贴出来告知群众的文件。
6.喧闹:喧哗热闹。
7.捂(wǔ):遮盖住或封闭起来。
8.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9.踱(duó)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
10.纵(zòng)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11.督(dū)学:教育行政机关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
12.诧(chà)异:觉得十分奇怪。
13.干脆:直截了当;爽快。
14.祈祷(qídǎo):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种仪式。
15.哽(gěng):声音阻塞。
16.柏(bó)林17.要挟(xié)18.郝叟(hǎosǒu)19.懊(ào)悔20.惩(chéng)罚21.糊涂(hútu)22.钥匙(yàoshi)23.强迫(qiǎngpò)24.膝(xī)头25.赚(zhuàn)钱考题例析1.(2015·湖北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使人___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___,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_______,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最后一课》资料:都德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资料:都德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有关资料: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短篇小说。
在日本特别是面向少年的读物或是小学教材中常被选用,所以一向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外国文学作品。
只是我小时候没有机会读到它,实际上读到这篇作品已是成人以后的事了。
对我这个不熟悉法国文学的人来说:“啊!世上也有这样的事!”就小说而言,我觉得接近实情,所以也有相应的感触。
可是长大成人之后,没有相当有冲击力的东西,一般不会受什么感染的,这个短篇不久也被沉进了忘却的云雾之中了。
可是在为本年度(1981)使用的中学三年级国语教科书撰写《民族与文化》一文时,突然又接触到了这篇作品。
这是因为我当时也在写关于因外国的统治而被剥夺了说自己母语的民族问题。
我就文章草稿与编辑交谈时,他突然提醒我说:“都德的《最后一课》也是描写这方面的问题啊。
”这在小学教材中也有选用,的确是这么回事,我也表示赞同,于是在我的文章中也加上了一行此项内容。
时隔半年,我打开以前买的田中克彦写的《言语的思想》(日本放送出版协会刊),这本书是以前买的一直未细看过。
其中提及都德这个短篇的有两处。
文章对都德短篇的内容并无什么直接的质疑,但在气氛上田中氏似乎对都德这个短篇有些什么不满似的。
我想有机会一定向田中氏请教,但一直也未如愿。
又过了半年左右,还是一本以前买的没有看的书,莲实重彦的《反日本语论》(筑摩书房刊),打开它我吃惊地读到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这是一篇不到20页的叫做《文学和革命》的文章。
简言之,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我们所理解的内容是完全相反的,倒不如说都德是站在加害者的一方,而且是语言强权主义的积极袒护者。
详细内容请读者阅读一下原文,大致内容如下:小说的舞台是阿尔萨斯地区,阿尔萨斯语是德语系方言,是阿尔萨斯人的母语。
尽管他们在“法国”这个人造边境内,但法语并不是他们的母语。
倒不如说是政治上强制的异民族语言。
这不仅限于阿尔萨斯,18世纪的法国有1/3的地区不懂法语。
《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1、题解:《最后一课》是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大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
有:《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
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3、时代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州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和摆脱政治危机而发动的。
结果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
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普鲁士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
但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
从此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
这篇课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写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经典译林世界文学名著】《最后一课》译者导读
最后一课(经典译林)都德最后一课译序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韩一宇:《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1期。
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
尽管在它之后,都德有大量的其他作品被陆续译介,但是中国人记忆最深的,永远是《最后一课》。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可以说,在汉语关于都德的语汇中,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最后一课》,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生平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于1840年5月13日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的家庭。
九岁时因父亲生意失败,举家移居里昂。
在里昂中学读书时,都德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扩大了知识视野。
1857年,父亲彻底破产,家道中落,十七岁的都德被迫辍学,自谋生路,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半年后,他因不堪忍受“对贫穷的侮辱”,远走巴黎,投靠在那里当职员的哥哥艾尔内斯特。
在哥哥的帮助下,都德在巴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过着年轻文人的清苦的生活。
在此期间,他常为《费加罗报》、《巴黎日报》等报纸撰写文章,还结识了另外两位同样来自普罗旺斯的青年——日后成为政坛巨头的莱昂·甘必大和普罗旺斯文学的捍卫者、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后者与都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60年,都德进入当时内政部长和立法会议主席莫尔尼公爵的办公室,担任他的三等秘书。
这使他既有机会看到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又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最后⼀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强⾏割让的⼀所乡村⼩学在上着告别⾃⼰母语的最后⼀堂课,通过⼀个孩⼦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故⼟的深切的思念。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6课《最后⼀课》课⽂原⽂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很怕韩麦尔先⽣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后边草地上,普鲁⼠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分词⽤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切坏消息都是从那⾥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思量:“⼜出了什么事啦?”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场上跑过,就向我喊:“⽤不着那么快呀,孩⼦,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不接下⽓地赶到韩麦尔先⽣的⼩院⼦⾥。
平常⽇⼦,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家怕吵捂着⽿朵⼤声背书啦……还有⽼师拿着⼤铁戒尺在桌⼦上紧敲着,“静⼀点,静⼀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天,⼀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的早晨⼀样。
我从开着的窗⼦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家的⾯⾛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多么慌! 可是⼀点⼉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弗郎⼠,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 我⼀纵⾝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稍微平静了⼀点⼉,我才注意到,我们的⽼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丝帽。
这套⾐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才穿戴。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文本解读
《最后一课》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
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
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
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文题诠释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
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强占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
作者在这里把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3.主旨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的悲哀和对母语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4.内容解读《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作品,常期被选入我国语文教材,作品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小弗郎士出场,有一段自然景色描写: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最关键的两个词是,暖和与晴朗。
暖和写人的心理感觉,而晴朗则是视觉认识。
最后一课知识点
最后一课知识点《最后一课》知识点《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经典短篇小说,以深刻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这篇小说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19 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爱国主义情感。
都德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对普法战争等历史事件也有深刻的反映。
二、创作背景《最后一课》创作于 1873 年。
当时,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给普鲁士。
普鲁士禁止这两个地区的学校再教授法语,而改教德语。
都德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了《最后一课》,表达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
三、故事情节小说以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的视角展开。
那天早晨,小弗朗士上学迟到了,他害怕老师韩麦尔先生的惩罚。
然而,当他走进教室时,发现气氛异常严肃。
韩麦尔先生穿着庄重的礼服,镇上的人们也都来到了学校。
原来,这是他们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韩麦尔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给大家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他认真地讲解语法,耐心地教大家写字。
小弗朗士这才意识到法语的珍贵,开始后悔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学习。
下课的钟声敲响,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然后宣布下课,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四、人物形象1、小弗朗士小弗朗士是一个天真、调皮、不爱学习的小学生。
但在“最后一课”的影响下,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一个贪玩、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爱国情怀、懂得珍惜的少年。
2、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是一位尽职尽责、热爱祖国的教师。
他在得知不能再教法语时,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悲愤,但依然坚持上好最后一课,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学生。
五、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阿尔萨斯地区被普鲁士占领后,当地人民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痛恨。
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呼吁人们珍惜和平,保卫祖国。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总有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和话语空间。
而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借助翻译,在接受国成功地实现其生命的延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本土化再造,也总是反映着接受国独特历史条件,有接受国本土社会情感的运作参与其间。
因此,追溯一部异国作品在中国的命运,就其与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联系加以考察,可以更好的认识它以及对它接受的历史,也更好地认识承载了这历史的我们自己。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1912年被译入中国①,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长期入选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时间和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是在中国最有普遍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
尽管在它之后,都德的其他作品也陆续译入,为数不能算很少②;但是关于都德,中国人记忆最深的,永远是普法战争,是《最后一课》。
可以说,在汉语言说都德的语汇中,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最后一课》,她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码编入了近代中国人百年的经验史和情感史。
法国人眼中或许更是擅写南方风情的温婉的都德,在中国语境中被爱国主义作家置换。
尽管学者文人曾在以哀逝情怀叙写湘西风土的沈从文身上体认了都德的韵致,显示了他们对这位诞生于普罗旺司的法国作家的审美回应,而对于普通的中国受众,星光下牧羊人的柔情和赛甘先生的山羊遥远而陌生,只有《最后一课》和都德一起熔铸为爱国主义的代码,成为我们自己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对一个作家的接受,尤其是对一个异域作家的跨文化接受,有时会出现对这一作家的部分的强调或部分的偏废,它是接受者自主选择的结果,与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现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法国文学史家朗松曾言,“每部代表作的历史都浓缩着生产该作品的民族以及接受这一作品的其他民族的兴趣史和敏感史”③。
因此,还原一个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中所牵涉的历史语境,考察其最初接受者的阅读敏感,有助于理解这一作品在相异文化中的机遇,同时也能揭示接受者自我在外来作品的本土化运作中的意义。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样一篇小说,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很易引起共鸣的。
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功能,因此,他极力强调小说要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
这固然主要是针对创作小说而发,但可以说,近代文学史上的很多翻译作品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宗旨的。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来,首先就是因为它的爱国主义。
这可以从先后发表的几种译文上得到佐证:1913年1月发表的匪石译本将《最后一课》标明为“教育小说”,1915年5月发表的江白痕译本则标明为“爱国小说”,两者不约而同都强调了作品的爱国性质及其教育意义;此外,胡适的译本和江白痕的译本还分别对小说的篇名作了改动,胡译为《割地》,江译为《小子记之》,显然,译名强调的是对丧权辱国的刻骨仇恨。
这些细节已颇能说明问题,但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译本都非常郑重地在译文前加有按语,有的甚至还有跋语,这些“序跋”,更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翻译这篇小说的意图。
目前发表的《最后一课》的最初译本是由匪石翻译的,发表在1913年1月31日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2卷1期上。
译者生平不详,以“匪石”为名者大约不会很多,故未知是否即南社成员陈匪石。
据郑逸梅先生《南社丛谈》载,陈匪石早年曾留学日本,“庚辛之际,新学渐盛,他任课幼幼学堂,时以国家积弱之故,与列强国力外张之由,勉励学生,谓:‘学必有用于世,始名为学’。
”从上述记载看,陈匪石从日文转译此作也是有可能的。
其译者按语曰:“西历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兰西与普鲁士交哄,法人大败,普军尽据法之东境。
《最后一课》文本解读
《最后一课》文本解读刘丽琼《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作品,常期被选入我国语文教材,作品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匈牙利)。
热爱祖国是一种深沉而恢宏的爱,著名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向我们揭示了这一主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掌握文本内容)1、生自读课文字词:叟郝哽咽2、你读了之后的感触、体会。
生谈:……3、小弗朗士在上学之前和课堂上心情上有什么不同?为何会有这些变化?(多说)生根据文章语言描写谈谈。
点评:之前:害怕考问,决定逃学,贪玩课上:诧异、奇怪听了解释之后:难过、懊悔。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谁不受感染呢?背景引入: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4、这一些信息在文章中已经有展现,读文章1~8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好铺垫的?生谈:“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又出什么事啦?”;“反正来得及”“安安静静”……点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让故事从一开始就在一种合情合理的背景中展开,小弗朗士以及每一个人都因为有这个共同的阴霾而显得与众不同。
典型的环境让文章充满了诉说不尽的亡国之伤。
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社会环境、小弗朗士、变化)三、品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感受其爱国主义精神(分析人物形象)“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匈牙利)“最后一课”是指最后的法语课。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都德及课文创作背景简介
都德及课文创作背景简介都德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1840年5月13日,都德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尼姆。
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热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
都德自幼聪颖过人。
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
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
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
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
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场了文学创作生活。
1860年,都德任莫尼公爵的秘书。
这使他有时机观察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使他能屡次到富于诗情画意的普鲁旺斯旅行,从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创作营养。
25岁时,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
两年后出版了一部带有半自传体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一举成名。
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
他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结为?月曜日的故事?。
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艺术的典型化和构思的新颖别致,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
都德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
他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
“他的创作,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交流并泻,构成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
〞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色的小说家,是“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之一〔其他四位是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爱蒙特·龚古尔〕。
创作背景简介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最后一课》
布置作业:
请你创设一个情境,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内心 变化。
最后一课
都德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 国,爆发普法战争。但由 于当时法国执行了一条卖 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 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 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 土。普鲁土政府占领后, 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 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 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 这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 语,不准再教法语。
初读课文,形成第一印象: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可按照小说的四个步骤: 开端—发展—高潮—这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 ——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哪一个 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合文中语句具体说明)
课堂小结:
阿尔萨斯地区的人们很可怜,他们再也不能学习母 语了,但是他们又很幸运,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母 语的重要性,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开始萌发、成长, 将来也一定能够光复国土。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堂法 语课,也是他们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课。就像作者 所说,祖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 最精确,我们的汉语不也是这样嘛!希望这一堂课 后,我们也能够意识到我们汉语的魅力,珍惜学习 汉语言的机会,热爱汉语,热爱我们的祖国,让我 一起高呼: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最后一课》文本解读
《最后一课》文本解读刘丽琼《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作品,常期被选入我国语文教材,作品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匈牙利)。
热爱祖国是一种深沉而恢宏的爱,著名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向我们揭示了这一主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掌握文本内容)1、生自读课文字词:叟郝哽咽2、你读了之后的感触、体会。
生谈:……3、小弗朗士在上学之前和课堂上心情上有什么不同?为何会有这些变化?(多说)生根据文章语言描写谈谈。
点评:之前:害怕考问,决定逃学,贪玩课上:诧异、奇怪听了解释之后:难过、懊悔。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谁不受感染呢?背景引入: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4、这一些信息在文章中已经有展现,读文章1~8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好铺垫的?生谈:“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又出什么事啦?”;“反正来得及”“安安静静”……点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让故事从一开始就在一种合情合理的背景中展开,小弗朗士以及每一个人都因为有这个共同的阴霾而显得与众不同。
典型的环境让文章充满了诉说不尽的亡国之伤。
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社会环境、小弗朗士、变化)三、品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感受其爱国主义精神(分析人物形象)“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匈牙利)“最后一课”是指最后的法语课。
《最后一课》
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 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 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 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 痛心的事。
小结: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 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
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
害怕到同情、理解、尊敬、依恋,
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
成长(不懂事——热爱祖国) 。
都德
阿尔封斯· 都德(1840~1897)是 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 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四 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很多都 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 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人 民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 精神。《最后一课》就是 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 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 第二年(1873年)。 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 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 、洛林省 等 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 变成自卫战争。而对着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 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篇短篇小说, 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 的一个小学校被迫 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 法语课 的情景, 小弗郎士 刻画了小学生 和乡村教师 韩麦尔 的典型 形象,反映法国人民深厚的 爱国 感情。
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祖国 必胜的信念。
归纳韩麦尔先生
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作者用了神态, 动作 语言等描写方法, “深情、悲痛—
—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
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
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韩麦尔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 爱祖国语言、对民族和前途抱有 坚定的信念的崇高的人。
( )呜咽
《最后一课 》
贪玩不爱学习
热爱法语;
怕老师
幼稚不懂事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热爱祖国。
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
亡国 惨痛的 震撼 ,激发了他心灵深处
爱国情感。
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 沉痛心情的感染。
归纳: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
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 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 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 —疑惑、诧异——难受、懊悔— —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 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 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 更真切感人。
《最后一课》写于1873 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普 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 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 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 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 就是乡村教师韩麦尔给学生 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 感情。
写作背景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3、下课时韩麦尔先生悲壮、 不屈的精神。(忽然教堂- 末尾) 高潮和结局
上学路上 以小弗郎士所 上课前 见所闻为线索 上课之中 宣布散学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问题二:
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平日上课
总有一阵喧闹,就是 在街上也能听到。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都有一种 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今天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 和地叫“我”“快坐好”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 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 漂亮礼服。
小结:对课堂气氛的描写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
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
《最后一课》
xx年xx月xx日
《最后一课》
contents
目录
背景介绍人物角色故事情节主题分析写作风格结论与反思
01
背景介绍
简介
创作年代:1874年
题材:普法战争
作者:都德
出版时间:1875年
19世纪70年代,普法战争导致法国战败,领土被割让给普鲁士。这场战争对法国人民和民族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
社会背景
教育主题
05
写作风格
朴素自然
含蓄深刻
充满感情
语言特色
回忆录形式
作品采用回忆录的形式,通过主人公的自述,让读者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
叙事技巧
第一人称叙述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使读者更容易进入主人公的角色,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情节简单
作品情节简单,主要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来表现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03
小弗朗士决定要学好自己的母语,以尊重和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
高潮
01
哈墨尔老师宣布他要教学生们的最后一课:学习母语的重要性。
02
学生们对这一消息感到悲伤,并开始意识到他们即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04
主题分析
爱国主题
小说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展示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表现法国的爱国传统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强调法语是法国的民族语言,弘扬了法国民族精神。
结构安排
以时间顺序展开
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主人公小时候写起,一直到老年时期,让读者了解主人公的一生。
插叙手法
作品运用插叙手法,将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穿插在故事中,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前后照应
作品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教学参考 / 初中语文教参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参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参考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韩一宇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总有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和话语空间。
而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借助翻译,在接受国成功地实现其生命的延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本土化再造,也总是反映着接受国独特历史条件,有接受国本土社会情感的运作参与其间。
因此,追溯一部异国作品在中国的命运,就其与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联系加以考察,可以更好的认识它以及对它接受的历史,也更好地认识承载了这历史的我们自己。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1912年被译入中国①,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长期入选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时间和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是在中国最有普遍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
尽管在它之后,都德的其他作品也陆续译入,为数不能算很少②;但是关于都德,中国人记忆最深的,永远是普法战争,是《最后一课》。
可以说,在汉语言说都德的语汇中,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最后一课》,她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码编入了近代中国人百年的经验史和情感史。
法国人眼中或许更是擅写南方风情的温婉的都德,在中国语境中被爱国主义作家置换。
尽管学者文人曾在以哀逝情怀叙写湘西风土的沈从文身上体认了都德的韵致,显示了他们对这位诞生于普罗旺司的法国作家的审美回应,而对于普通的中国受众,星光下牧羊人的柔情和赛甘先生的山羊遥远而陌生,只有《最后一课》和都德一起熔铸为爱国主义的代码,成为我们自己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对一个作家的接受,尤其是对一个异域作家的跨文化接受,有时会出现对这一作家的部分的强调或部分的偏废,它是接受者自主选择的结果,与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现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法国文学史家朗松曾言,“每部代表作的历史都浓缩着生产该作品的民族以及接受这一作品的其他民族的兴趣史和敏感史”③。
因此,还原一个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中所牵涉的历史语境,考察其最初接受者的阅读敏感,有助于理解这一作品在相异文化中的机遇,同时也能揭示接受者自我在外来作品的本土化运作中的意义。
本文从《最后一课》最初的译本着手,结合其他早期出现的译本,分析这部法国文学名著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特殊文化语境中被接受时,中国本土文化的切身经验和民族情感的积郁怎样制约着译者,并通过译者的个人敏感穿透作品,奠定了接受之基,使这部作品成为几代中国人在割地赔款的阴影下,在亡国的现实危机中爱国感情表达的媒介。
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胡适翻译的《最后一课》(原名LaDernireclasse)是都德作品汉译的第一篇,它最初刊登在1912年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报》,译名《割地》④。
此后,同一译本又由留美学生编辑,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留美学生季报》在1915年春季号仍以《割地》之名重新刊出。
1919年,亚东图书馆为已然成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译者出版《短篇小说集》,以《最后一课》原题收入该译本。
而后,这一译本又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在白话文进入基础教育的背景下,被收入由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成为都德这部作品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译本,最有力地参与了汉语语境中都德形象的构造。
与胡译重刊于《留美学生季报》同在1915年,同样在上海,创刊于1914年6月,以都市市民为读者对象,以娱乐休闲为旗帜的小说周刊《礼拜六》推出了署名“静英女士”译的《最后之授课》,是胡适译本之外今天所见最早的他译;由于《礼拜六》所牵涉的与《留美学生季报》不同的读者层,这一新译本的出现对于还原《最后一课》在中国的接受语境别有意义。
此外,在上述两个译本出现之间的1913年,在长沙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刊载了标明“匪石译”的《最后一课》⑤,尽管经过文本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个译本只是对胡适译本的改写,但是这一现象本身,和都德之同一作品在不到三年时间里一再被选择被发现,都从不同层面显示着接受者社会集体意识在对异域文学作品移植和化入过程中的有力运作。
胡适译本初名《割地》,这一译名的选择就已准确无误地传递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强烈的情感信息,以一个词语的选用开启了本土经验、民族情感对都德的再创造。
《最后一课》法文原名LaDerniereClasse,鲜明而贴近故事内容:一个学童对自己“最后一课”的深切记忆。
在翻译时,译者与第一读者胡适,放弃了直接将其译为《最后一课》这样合情而又轻松的做法,而选择把这部作品最能激起他回应的故事的本质直接推向前台,“割地”一语道出了超出作品主人公孩子所能理解的,国土沦丧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激起的屈辱与悲愤。
正是二十世纪初年承载着一系列割地赔款的历史,刻骨铭心地日夜感受着亡国焦虑的经验促使他做出了对这一词语的选择。
在为译本写的短序中,胡适看似随意地交代了译名的变化,字里行间也清晰地透露了译者对都德作品的最突出敏感点:著者都德生于公历千八百四十年,卒于千八百九十七年,为法国近代文章巨子之一。
当公历千八百七十年,法国与普鲁士国开衅,法国大败,普国尽据法之东境。
明年进围法京巴黎,法人力竭求和。
赔款五千兆弗郎,约合华银二千兆元,盖五倍于吾国庚子赔款云。
赔款之外,复割阿色司娜恋两省之地以与普国。
此篇托为阿色司省一小学生之语气,写割地之惨,以激扬法人爱国之心。
原名《最后一课》,今名乃译者所更也。
民国元年九月记于美国⑥。
下笔所及,处处以法国反观“吾国”,涉及赔款,则折以“华银”,比照“庚子”。
对于近代中国,“割地赔款”可以说是驱之不散的梦魇,是“亡国”命运的压迫,而译者本人正是在这压迫的痛苦中发现并感受了都德。
所以,“割地”这一词语交织着接受者情感历史与现实的积郁,在都德作品的刺激下脱口而出,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集体意识借青年胡适之手的“自由写作”。
当时的胡适以庚子赔款公费身份留学,在美国已经两年。
这种经历和处境是他作为《最后一课》译者的独特资源。
尽管被美国“泱泱大国之风”浸漫,并已渐生第二故乡的感情,故国之忧未能稍减。
从他当时的日记和书信中屡屡可见其“远人焦思”随国内风雨而动。
在给母亲的家信中,他多汇报异国见闻,记述友人仁善,学业长进,尽管也难掩对故乡局势的关切,对家境窘迫的担忧;而在对同辈朋友的书信中,在日记里,“亡国”之威胁与贫穷之压力是当时并悬于头上的双剑,尤其是侧身于优游的美国中产阶级社会里感受的贫穷,更加剧着对弱国、对亡国的体味。
可以说,作为译者的青年胡适,是在某种极其个人化的背景中,独特地经验着亡国的惨剧和弱国的悲哀。
在当时国人的眼中,他或许应是幸运的,庚款留学,脱离了以朝不保夕的小生意或卑微的教职谋生的苦境,来到“风俗极佳”、“无不有泱泱大国之风”⑦的美国。
但是,这一幸运却又是宿命地使他感受亡国悲哀的根源:他的留学本身正是割地赔款的伴生物,他的“幸运”又正是家国不幸的镜子。
因此,他的留学身份带给他的,不仅是美式生活陶冶的平和温厚,而且使他比一般中国人更痛切地体认割地赔款的情感意味。
那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压迫,而这压迫使他反省,分别写于1913年和1914年的《赔款小史》和《非留学篇》,见证了他对自身处境与家国命运的独特敏感。
所以当他被都德的小说所感动时,他顺从自己的情感波澜,在翻译活动中注入了自己正在身历的经验,并借移译都德之作一浇心中块垒。
《割地》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上海的报纸,而报纸作为成熟中的都市生活的公共空间直接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敏感。
胡适留学在美,长期处于“远人闻乱,心日夕不能安”⑧的境地,报纸是他借以关注故国的主要媒介。
就在他翻译《最后一课》前后,1911年3月24日日记:“连日日所思维,夜所梦呓,无非亡国惨状”⑨。
在1912年11月14日,则有“读英报纸论吾国事,中心如捣,又至邹秉文处读上海报纸”⑩等语,真实记录了青年胡适现实情感与国内危亡局势的呼应,而他对祖国命运的焦虑则成为他感受都德、接受《最后一课》的精神土壤。
胡适与《大共和日报》的联系,在于他中国公学时代的同学叶德贞,当时叶在这家创办于1912年初的报纸工作。
在胡适的日记中,1911-1912年间曾频频出现与“德征”书信交往的记载。
如:1912年9月28日,译《割地》期间(据日记载,9月26始,至9月29日译毕),“夜作长书寄德征”,9月29日“夜译《割地》成,寄德征,令载之《大共和》”。
10月14日,又见“得德征寄报甚多,一一读之。
”可见,此时德征和报纸更直接联系起了在异乡的胡适与祖国。
而故国的报纸对游子来说总是切盼而又深恨的──因为它常常传递着“国亡在旦夕”的哀音,加剧着远游者的焦思。
查阅仅见的《大共和日报》1912年10-12月,《割地》题名与连日各版面警报般的标题相互呼应,彼此和谐,感染着那个时代知识者层体认亡国在即的高度紧张:10月27日社论《呜呼蒙古,竟为朝鲜继也》,10月28日评论《忠告濒死之支那》,10月29日《呜呼蒙古,呜呼青岛》──来自故国的消息声声入耳皆为泪,成为亡国危机下译者胡适以中国悲怀演绎异国之《最后一课》的基本语境。
同样浸润着故国焦虑、伴随译文发表的周边文本──译者的前言后记,更直接地体现了其作者翻译活动的意义指向:借“他者”之历史,写“自我”之现实。
在前引译序中,他以法国命运对中国的比附,不仅使译文的读者更贴近都德,也使中国人遭遇的割地赔款的历史直接介入对外来文本的解读。
比之前言,置于文后的“译者识”表现了青年胡适对都德短篇小说艺术的欣赏,但他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作品艺术地表现的“割地之惨,奴隶牛马之痛”,并呼吁“读者勿轻易放过”。
胡适的译文为白话,简洁朴素,尽管有细节的删略,那以天真的孩童口吻传递的深挚的伤痛以其朴素平实打动了几代中国读者。
在胡适译本对细节的删略中,有一点比较突出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策略,更值得注意,这就是对人名的尽量简化: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小佛朗茨之名在原文有三次出现,而译本从未出现。
这一改变削减了由于陌生的名字带来的文化隔膜,拉近了本土读者与异国故事的情感距离,使读者更容易直接进入主人公的情境,产生超越地域与文化的呼应。
尽管也要看到,在胡适译本以后的广泛传播中,译文载体──白话的崛起和译文作者的身份都可能是重要因素,但是译本本身及其产生之初的基本语境已然奠定了这一作品的总体接受指向,并给后世以深刻影响。
当胡适译本再刊于《留美学生季报》时,处于欧战背景下的中国进一步从历史在现实的延续中再度选择了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