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士与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1、俳优并非严格意义的知识分子,二者存在身份上的重叠,如东方朔。2、俳优的说话方式——嬉笑怒骂,讽刺等为文人所借用,如苏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文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意见的,被称为狂士,狂士说真话而见弃,或有被杀的危险,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4、三代而至周,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而“道”不兴,因此才有了知识分子来承担“道”,懂礼仪的士人来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是第一位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的“道”与帝王的“势”有相互依存亦相互对立的关系。帝王需要“道”来增强“势”,维护“势”的合法性,因此有时会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其为己所用。但知识分子的道没

有可靠的途径保证自己的地位,只能依靠知识分子的人格。因此“道”很容易屈从于“势”,但只是分子为此做出很多努力,才会出现中国强调“德”与知识分子自身修养的做法。思考和总结:春秋制度解体,士的解放同时亦是其经济基础的消失。春秋战国的士因此才需要去游说,希望自己的学说得到重用,另一方面,如孔、孟这样的士,因为政权的需要而论道,他们纷纷解释什么样的道才是最好的。士的这种责任感从何而来呢?试回答:古代的读书人都习礼、乐等,从旧制度的动摇中而解脱出来的贵族,都对国家有一种责任感,天然地继承了这种使命。△《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1、循吏对文化的传播,传播儒家大文化,传至边区,保证了虽国灭但大一统或对汉文化的认同仍在。所以中国文化及传统可以一直传承下去。2、循吏的这种教化,导致文化中“师”重于“吏”,“教”高于“政”,中国文化重于传教,不重求源。3、

①大传统代指精英文化或上层文化,小传统代指通俗文化或未受正式教育的一般人。中国大小传统之间的顺利流通,“雅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②观风采谣是为了理解各地不同的“小传统”,以利于推行风化政策,即文化统一,同时限制皇权。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意义并不单纯。大传统即指上层文化,士大夫的雅文化,亦指国家认可的文化。小传统则是各地特色的文化,平民的一般文化。③汉代儒学吸收了民间的阴阳五行,使之更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

④儒家“内圣外王”,先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够平天下。因此汉代以“孝悌”为取士标准,同时教化之前还需要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前者针对“士”,是内治,后者针对普通民众,为外治程序。4、①循吏的“循”大致是“因循”的意思,开始的时候循吏是明晓黄老之术的官吏,后来宣帝时大量出现推行儒家教化的人。

②循吏与酷吏对举。酷吏更多的是法家传统,二者因地制宜,需宽则循吏,需

严则酷吏,是朝廷儒法并用的举措,同时根据统治者的好恶而各有所倚重,如武帝时多酷吏,宣帝多循吏。5、循吏推行儒家教化与其自身的儒家修养有很大关系,但与政府的文化政策、法令关系不大,甚至与政府政策有冲突矛盾的地方。6、三代之后,政教分立,秦朝为以法律为代表的“政”,企图压制以文化为代表的“教”,在汉代,官吏对自己“师”的身份更为看重,认为自己是推行教化的“师”胜于吏治,即认为文化秩序比政治秩序更重要。7、循吏一般都会推行富民的内容。8、县令长都有聚众讲学的传统,后汉书中的循吏颇多县令长一级的人物。9、汉时实行质任制度。10、条教为县令长在其境内颁布的具体为政措施,为其自发颁布的,与朝廷关系不大,而且与皇帝的意思不一定相同。△《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1、士族与大姓的关系,是士族主导大姓,大姓跟着士族走。2、①士族数量在西汉末

激增;私人教授颇为发达。②士族形成:士与宗族的结合。一方面,士的强大使其宗族强大;另一方面,宗族内部士的强大也会带动宗族的强大。这种情况发生在汉武之后,汉武之前,士仍然为“游士”,与其宗族关系并不之分紧密。3、王莽新政的失败,更始、赤眉的失败,与士族有关西汉末武装力量多为士族,光武帝的成功是因为有士族的支持。△《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1、士大夫群体在一统之时,努力维护这种局面;而在知大厦将倾之时,则努力自保。2、私谥是门生弟子推崇尊师至极致的表现,亦说明了士人的自觉,更说明了内部分化,士大夫分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3、士大夫和外戚的对立讲的是外部自觉,觉察到自身团体与其它团体的区别。4、地域性也导致了群体划分。5、士大夫上层与下层的划分,初时以德行为标准,后来逐渐发展为士族与寒门;后来者两个标准逐渐合二为一,汉末以门

第自矜。6、士的个体自觉,表现为自己独立的精神,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所在并表现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这也是当时士大夫重奇人异行造成的,也是当时的选举制度造成的。

7、个体自觉与人物评论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求名导致了人物评论的昌盛,发展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谈亦有士大夫之清谈,从蔡邕私玩《论衡》可看出,谈论的内容已涉及学术思想。8、与任务品评相关:重容貌,谈论是已,亦为士之个体觉醒的表现。?王充的思想的来源是什么?为何会产生无神论的思想?9、新思潮①章句因繁琐而逐渐亡,郑玄等为代表的较为简明的经兴盛,荆州之学上承其而来,而下开魏晋玄学。风向:渐渐放弃繁琐之风,而之追求根本原理,舍弃具体事物,此为正始玄音之起,为学术思想变化之端倪。②儒学的衰败,是因为党锢之后,士大夫转而保命,失去了以家国为重的精神,个人精神发展,促进了意识

的自觉,汉政权衰落,与之相关的儒学亦衰落;玄学的兴起,是士人探求抽象原理的最后归趋。10、玄学后来兴起,与汉晋士大夫欲求宇宙之根本有关,而非因为清谈本身,为求抽象根本,则儒、道,抑或文学艺术,只要有用,都拿来“谈”。11、后世儒衰道兴,盖因重精神之自故。12、嵇康、阮籍虽重个人之自,无视礼教,但并没有将士之个体与群体对抗的意思。“崇无论”即有生于无,意图调和个体与群体的矛盾;而郭象天地万物皆是有,无不能生有,近于裴頠“崇有论”的论调,则重视个体之自。13、嵇康被杀,最根本的还是政治因素,他实际参与了或被认为参与了亲魏反晋的事。△《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1、士的放诞是因个体自觉,但其背后仍有家族为基础的群体纲纪,其为个体任诞的内在想限制。2、士的发展从违礼发展到情理兼备,其间新的士风形成了,这是在对旧礼的反抗中形成的。3、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