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花椒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资源开发研究进展
摘要 :花椒 叶作 为花椒 的副产物 ,是 一种 具有 潜在食 用和 药用价值 的植 物 资源 ,其化 学成 分 复杂 多样 ,含
有 多种有 益 的活性 物质 ,表 现 出抗氧 化 、抗肿 瘤和 抑 茵等 保健 功 效 ,具 有较 好 的应 用价 值 和加 工潜 力。 文章就 花椒 叶 的化 学成 分 、生物活性进 行 了综述 ,并就花椒 叶的 资源开发 利 用进 行 了展 望 。
Chengdu 610100,China;2.CAS Key Laboratory of M ounta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Bioresource U tilization,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Biodiversity
第 43卷 第 7期 2018年 7月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专 论 综 述
花椒 叶化 学成 分 、生 物活 性 及 其 资 源 开 发 研 究 进 展
袁小钧 ,刘阳 ,姜元华 ,易宇文 ,胡君 ,乔 明 锋
(1.四川I旅游 学 院烹 饪科 学 四JIl省高等 学校重 点实验室 ,成都 610100;2.中 国科 学 院成 都 生物 研 究所 ,中国科 学 院山地生 态恢 复与生物 资源利 用重点 实验 室 ,生态 恢复与 生物 多样性 保育 四JII省重点 实验室 ,成都 610041)
关 键词 :花椒 叶 ;化 学成 分 ;生物 活性 ;资 源利用
中图 分类号 :TS264.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000—9973(2018)07—sn.1000-9973.2018.07.040
中药花椒化学成分及其防治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花椒化学成分及其防治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花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防治神经精神疾病。
本文主要围绕花椒的化学成分和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花椒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已经鉴定出包括挥发油、生物碱、多糖、脂肪油等多种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花椒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如花椒醛、花椒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辛辣的风味和明显的生物活性,在传统中药学中被认为具有温中散寒、止痛和祛风湿等作用。
研究表明,花椒具有一定的抗神经炎症活性。
花椒醛具有抑制一氧化氮和炎症介质的生成的能力,可以减轻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花椒还可以抑制炎症相关酶的活性,如环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等。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花椒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于治疗神经炎症相关疾病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花椒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应激作用。
研究发现,花椒中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减轻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损伤。
花椒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并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抑郁作用。
这些药理活性与花椒中的生物碱和多糖成分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在抗氧化和抗应激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花椒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精神疾病。
研究发现,花椒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神经痛和痛经等疼痛症状。
花椒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改善食欲。
这些作用对于缓解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花椒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和安神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失眠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症状。
尽管花椒在防治神经精神疾病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和药效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花椒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我们对其具体的作用物质和作用机理还不够清楚。
目前对于花椒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
综上所述,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活性,对于防治神经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研究潜力。
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研究进展
lgc lef cs a d oh rr s ac n2 e r n Z n h x l m l aod e e s mma z d o ia f t n te e e r h i 0 y a s o a t o y u ak li s w r u e i re.
S e n ,Gua n q n hiXu pig n Ro g i ,Zh ng Mi g i a n d ,Zh n emi g agW i n
( .N nig ntue o o pe es eU izt no l Pa t N nig 10 2 C ia 2 o eeo 1 aj stt fr m rhni ti i f d ln, a j 0 4 , hn ; .C l g f nI i C v la o Wi n2 l Q a e s r eh o g , inU i r t, hn c u 0 2 C ia u r r t cn l y J i nv s y C agh n10 6 , hn ) t ma e T o l e i 3
摘 要 花椒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2 0种 , 国约有 3 5 我 9种 1 4变种。近年来研 究发 现花椒属植 物生物碱具 有多种药
理 作 用 与 临床 功 能 , 就 近 2 现 O年 来花 椒 属 生物 碱 和 花 椒 生 物 碱 的提 取 、 离、 定 方 法 以 及 其 药理 作 用等 研 究 作 分 测
一
综述 。
关键词
花 椒 属 ; 物碱 ; 究 进展 生 研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60 2 1 )4— 0 1 O 10 9 9 (0 0 0 00 一 7
中 图分 类 号 :5 7 ¥ 6
Pr g e si h t d fZ n h x l m k li s o r s n t e S u y o a t o y u Al a od
花椒的活性研究进展
花椒的活性研究进展花椒的功效摘要花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以及花椒中各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活性;并且简单讨论了花椒的加工产品及其在食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花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活性,应用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activity of Zanthoxylum .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and chemistry industry etc.Key words :Zanthoxylum ,Chemical Constituents ,Bioactivity , Chemistry activity,Application目录目录……………………………………………………………………………摘要 (Ⅱ)Abstract (Ⅱ)第一章文章综述 (Ⅳ)1.1 花椒简介 (Ⅳ)1.2 花椒的成分 (Ⅳ)第二章药理研究 (Ⅳ)2.1 驱虫作用 (Ⅳ)2.2抗菌作用 (Ⅳ)2.3 对血小板的作用 (Ⅳ)2.4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V)2.5 杀虫作用 (V)2.6 毒性 (V)2.7 其它作用 (V)第三章花椒的功效 (VI)3.1 腰痛的治疗.......................................................................................VI 3.2 风寒咳嗽 (VI)第四章花椒的应用 (V)4.1 花椒油树脂 (V)4.2 花椒精油 (VI)参考文献 (VI)致谢 (VIII)第一章文章综述1.1花椒简介花椒指的是芸香科( Rutaceae) 花椒属( Zanthoxylum L) 植物花(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或青椒(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的成熟干燥果皮,是传统的调味料和中药。
花椒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花 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属 芸 香 科 (Rutaceae) 植物,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传统的中 药、香料和调味剂,被誉为“八大味之一”[1],其果 实、根、茎、叶都可做药用。花椒中提取分离的部 分化合物对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抗氧化、 抗肿瘤、抑菌、抗炎、镇痛、镇静、抑制血小板凝 集等均有较强的药理活性[2],开发前景广阔。我国很 早就将花椒作为一种中药材用于治疗疾病。我国最 早的药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 记载,花椒“味平、 温,主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明目,逐下 气”。 《本草纲目》 中记载花椒有以下功效:“散寒 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 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中国药典》 中记载,花 椒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3]。从化学成分 和药理作用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花椒的研究成果。
价值。综述了花椒药用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花椒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花椒;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0.01.018
(1.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 621010, China;2. Laboratory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Northwest Sichuan,Sichu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anyang,Sichuan 621010,China)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is a plant having medicine and food function,which contains bioactive components
花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
CHI NA CONDI ENT M
中 国 调 味 品
专论 综 述
花 椒 的化 学成 分 、 理 作 用及 其 资源 开发 的研 究进 展 药
赵 秀 玲
( 山学院 , 徽 黄 山 黄 安 252 ) 4 0 1
摘要 : 花椒 是一 种具有 较 高的食 用和 药用价值 的植物 资源 , 有 多种 对人体 有 益的活性 成分 , 含 具有抗 茵 、 抗 肿瘤 、 抗氧化 等保健 作 用 , 有较 好 的临床应 用价值 和研 发 潜力 。文章 介 绍 了花椒 的化 学成 分 , 药理 作
是 药 用历史 均 已经悠 久 。
调 整 胃肠 运动 、 菌 、 抗 杀虫 、 制血 小板凝 集等 作用 。 抑
1 化 学成 分
1 1 花椒精 油 .
王洪 等采 用二氧 化碳超 临界 流体萃 取花椒 中的花
我 国最 早 的药学 著作《 神农本 草经 》 记载 , 花椒“ 味 平、 , 温 主治 风邪 气 , 中 , 温 除寒痹 , 坚齿 明 目, 下气 。 逐 ” 《 草纲 目》 本 里说 道 : 椒 , 阳之 物 , 味辛 而 麻 , 气 “ 纯 其 其
取花 椒精油 , 并与微 波辅 助水蒸 汽蒸馏 法 、 蒸汽 蒸馏 水 法 进 行 比较 , 者 提 取 率 分 别 为 1 3 , . 1 和 三 . 0 9
13 。 .9
肿泻 痢 ; 肾补火 , 阳衰 溲数 , 人 治 足弱久 痢诸 症 。 ” 《 中国药 典 》 2 0 ( 0 5年 版) 载 本 种 为 中药 花 椒 的 收
温 以热 。入肺 散寒 , 咳嗽 ; 治 入脾 除湿 , 治风 寒湿痹 , 水
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与北美,广泛分布于我国。
花椒作为传统中药材,收录于《中国药典》,其药用历史悠久,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sup>[1]</sup>。
目的:研究花椒茎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LH-20柱色谱、HPLC制备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花椒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单体化合物的IR、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进行抗菌实验,筛选花椒茎部分提取物、部分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花椒茎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与异紫花前胡内酯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应用MTT法筛选所分离化合物对小鼠结肠癌细胞(MC-38)、人食管癌细胞(TE-1)、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结肠癌细胞(LOVO)、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结果:从花椒茎中共分离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木兰花碱(1)、白鲜碱(2)、德卡林碱(3)、花椒棚碱(4)、伪非洲防己碱(5)、茵芋碱(6)、去甲基白屈菜红碱(7)、异紫花前胡内酯(8)、二氢欧山芹醇(9)、(-)-紫花前胡醇(10)、奥斯生诺(11)、白蜡树素(12),3,4,5-三甲氧基肉桂醇(13)、细辛脂素(14)、丁香树脂二甲醚(15)、(-)-丁香树脂酚(16)、刚果荜澄窃脂素(17)、羽扇豆醇(18)、β-香树脂醇(19)、α-香树脂醇(20)、δ-香树脂醇(21)、槲皮素(22)、芦丁(23)、邻苯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24)、24-propylcholesterol(25)、蔗糖(26)。
花椒研究报告
花椒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植物,也是传统中药中的一味药材。
它属于花椒科,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地区。
花椒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辣味,被广泛用于调味和食品加工中。
此外,花椒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包括舒肝理气、消食化积等作用。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花椒的植物特性、药用价值、营养成分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花椒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研究采用了综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调研、实验分析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研究方法。
2.1 实地考察我们对花椒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了花椒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以及种植管理情况。
2.2 文献调研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了花椒的植物学特性、药用功效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文献调研,我们获取了丰富的研究数据和信息。
2.3 实验分析我们对采集到的花椒样品进行了实验分析,包括测定花椒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
通过实验分析,我们获得了花椒的详细数据和结果。
3. 研究结果3.1 花椒的植物学特性花椒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约3-7米。
它的树皮灰褐色,枝条上有刺毛。
花椒的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边缘有锯齿。
花椒的花呈黄绿色,花期为4-5月。
花椒的果实为蓇葖果,呈红色,直径约为3-5毫米。
3.2 花椒的药用价值花椒在传统中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舒肝理气、消食化积等功效。
研究发现,花椒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多种生物碱以及类黄酮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花椒一系列药用活性。
3.3 花椒的营养成分花椒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花椒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花椒果实中含有约100毫克的维生素C。
3.4 花椒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花椒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花椒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
花椒的药用价值研究报告
花椒的药用价值研究报告摘要:花椒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植物,被广泛用于调味和烹饪中。
然而,除了被用作调味品外,花椒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本研究主要从花椒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特性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功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花椒在抗菌、抗炎、止痛、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1.引言花椒,又称为胡椒,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植物。
它在亚洲地区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花椒的果实富含挥发油和活性成分,使其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辛辣口感。
除了被用作调味品外,花椒还具有许多药用价值。
2.花椒的化学成分花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花椒碱、花椒醛、花椒酮等。
其中,花椒碱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
此外,花椒中还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3.花椒的药理学特性花椒具有抗菌、抗炎、止痛、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理学特性。
实验证明,花椒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此外,花椒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具有镇痛作用。
研究还发现,花椒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花椒对人体健康的功效4.1 抗菌作用花椒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花椒还能预防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4.2 抗炎作用花椒中的花椒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花椒能够减轻关节炎、肠胃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有助于促进人体的康复。
4.3 止痛作用花椒中的花椒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实验证明,花椒能够减轻头痛、牙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对于缓解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
4.4 抗肿瘤作用花椒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花椒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肿瘤物质的产生。
5.结论综上所述,花椒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从花椒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特性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功效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炎、止痛、抗肿瘤等作用。
花椒生物碱提取、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花椒生物碱提取、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花椒性温味辛,药食两用,其生物碱成分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在药品及食品方面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我国花椒资源丰富,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将推动产业经济的转型及提升。
本文对花椒生物碱的提取、含量检测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为花椒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property of Zanthoxyli Pericarpium is warm and the taste is spicy,which can be used as food as well as medicine. Its alkaloids have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have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medicine and food. The resources of Zanthoxyli Pericarpium in China are abundant,and the intensive research on its active ingredient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economy.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xtraction,content determin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i Pericarpium,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fficient use of Zanthoxyli Pericarpium.Keywords:Zanthoxyli Pericarpium;alkaloid;extraction;content determination;physiological activity;review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功效为温中止痛、杀虫止痒[1]。
花椒生物碱提取、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2018年11月第25卷第1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35· 花椒生物碱提取、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边甜甜,辛二旦,张爱霞,司昕蕾,李越峰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花椒性温味辛,药食两用,其生物碱成分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在药品及食品方面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我国花椒资源丰富,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将推动产业经济的转型及提升。
本文对花椒生物碱的提取、含量检测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为花椒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椒;生物碱;提取;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综述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11.033中图分类号:R285.5;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11-0135-03 Review of Extrac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Alkaloidsfrom Zanthoxyli PericarpiumBIAN Tian-tian, XIN Er-dan, ZHANG Ai-xia, SI Xin-lei, LI Yue-feng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 and Quality of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f Gansu, Lanzhou 730000, ChinaAbstract: The property of Zanthoxyli Pericarpium is warm and the taste is spicy, which can be used as food as well as medicine. Its alkaloids have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have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medicine and food. The resources of Zanthoxyli Pericarpium in China are abundant, and the intensive research on its active ingredient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economy.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xtrac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i Pericarpiu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fficient use of Zanthoxyli Pericarpium.Keywords: Zanthoxyli Pericarpium; alkaloid; extrac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physiological activity; review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功效为温中止痛、杀虫止痒[1]。
中药花椒在现代的药效研究及临床应用
中药花椒在现代的药效研究及临床应用摘要:根据《中国药典》,花椒(Huā Jiāo,PERICARPIUM ZANTHOXYLI)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Zantho 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入药。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去除杂质晒干。
与种子分开备用。
性味辛,温。
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3~6g。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关键词:花椒药效研究临床应用痔疮脾胃虚寒一. 药效研究1.1 杀虫作用张登霞不同药物浓度下对阴道毛滴虫体外培养,不同时间观察虫体存活状态,并与不同浓度甲硝唑体外抗虫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花椒煎剂浓度为3.13%,即有明显的抗虫效果,作用 64小时杀虫率可达 85%,浓度为25 %, 4小时杀虫率达到 80.5%,8小时达到100%。
与甲硝唑抗虫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结论中药花椒煎剂是一种有效的抗阴道毛滴虫药物,在临床上值得探讨应用。
【1】1.2降压作用试验研究证明,花椒所含挥发油成分牛儿醇给家兔静脉注射,能引起血压的迅速下降,反射性引起呼吸兴奋。
而且其降压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2】。
1.3 对血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花椒水提物10~20g/kg 和花椒醚提物0.3mL/kg 剂量下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实验性血栓形成的时间,提示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花椒水提物10g/kg 和醚提物0.15~0.3mL/kg 剂量时,具有一定抗凝作用,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原、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水提物强于酶提物,推测花椒的抗栓、抗凝作用可能与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成分有关【2】。
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崔俊,李孟楼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 要: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及香料植物,国内对花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涉及范围包括花椒的果皮、皮刺、种子和叶。
花椒果皮含挥发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调味品精制、精油的提取、药用及挥发油的杀虫杀菌剂的开发;花椒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主要生产食用油、涂料、生物柴油及α亚麻酸等。
花椒叶和嫩芽含芳香油、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主要用于食用、药用。
关键词:花椒;果皮;皮刺;种子;叶;开发利用收稿日期:2007-12-04 修回日期:2007-12-13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部分内容(2005AA001260);林业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06BAD08A113-1)。
第一作者简介:崔俊(1981-),女,博士生,研究方向森林害虫防治。
通讯作者:李孟楼,男,教授。
E 2mail:L i m engl ou@ 花椒(Z 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 m .)属芸香科植物,原产我国。
花椒果皮是香精和香料的原料,种子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油饼可用作肥料或饲料,叶可代果做调料、食用或制作椒茶;同时花椒也是干旱半干旱山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1]。
全世界约有花椒属植物250种,我国有34种14变种,栽培区基本属于贫困地区。
我国春秋时期就开始利用花椒的果实和嫩叶作调味品[2],汉朝开始栽培花椒。
1980年开始花椒研究,产品基本是原料型的干花椒和花椒粉;1992年我们才开始进行花椒精(花椒油树脂)的提取、花椒油的利用、芳香精油等开发。
国外除利用中国花椒作调味品外,还开发了药用杀菌、治疗创伤的药剂,及用于食品、化妆品生产的植物源香精和香料等;1960年前后日本从我国收集了大量的珍贵种质资源,印度也建立了相关的花椒研究机构,培育了多个新品种。
1 果皮的利用研究干花椒果皮含挥发性芳香油(即精油)2%~5%,是调味剂和制作香料的廉价原料,1kg 花椒精油的生产成本不到500元;从干花椒中提取调味素(油树脂),并进行改型使之成为新的调味剂,既可通过深加工增值又增加了新型的食品调味剂;干花椒本身含有抗菌消炎和抗癌成分,国外生产的产品已用于临床。
花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Ab t a t e iw f i o e n e h mia o o n sa d b oo ia c ii o Z n h x m n r c n e r . sr c :A rv e o s v r g n w c e c l c mp u d n il gc a t t f m a t o y l L i e t a s d c i l vyr u e y
刘嫒媛 曹 蔚 张 雅 王四旺
西安 7 0 3 1 0 第 四军医大学药学系 药物研究所 ,陕西
【 摘
要 】 综述近年来花椒属 (at x rL )植物 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及其 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Zn oyu . h l e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7— 57 (02 3— 08 0 0 8 1 2 1)0 02 — 3 0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菊 物 研 究
Te h me i i e t d d cn s y u
2 8・
C iee ju l o tnm dc e ad e np am c hns oma feho e in n t ohr ay i h
花椒 属 植 物 化 学 成 分 及 其 活 性 研 究 进 展
茵芋 碱 、自藓碱 、7一花椒 碱 、得卡 瑞花 椒碱 ,且茵 芋
胺 、香 豆素、木质素 、脂 肪 酸等 ,其 它成 分 还有 三萜 、甾 醇 、烃类 和黄酮苷类 等。其 中花 椒 的生理活 性成分 主要集
中在挥 发油 、生物碱 、酰胺这 三类 物质 上。 因此 ,这三部
分也一直是研究 的热点 和重点 。近年 来对香 豆素类 、木 质素类 成分的研 究也 有所增 加 ,并发 现它们 也具有 一定 的
花椒药理作用应用
花椒的药理作用与应用研究[摘要]花椒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常用的中药材。
本文综述了花椒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简单讨论了花椒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且对花椒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可以为今后深入研究花椒作参考。
[关键词]花椒;药理作用;应用花椒是传统的食药两用物料。
中药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n sieb. et zucc.)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而得。
花椒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早就有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现代研究证明花椒提取物有麻醉、止痛、抗菌、抗肿瘤、驱虫等药理作用。
我国花椒资源丰富,为使之被更广泛地开发利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食品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1花椒的有效成分挥发油是花椒产生香气的主要因素,其含量在2%~12%之间。
花椒的品种不同,采收季节、地区气候的差异,都能够造成花椒挥发油含量和挥发油种类的不同。
唐课文[1]等实验分析出花椒挥发油含有18种烃类化合物,34种醇、醛、醚、酸、酯等含氧有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萜品醇类化合物如α-萜品醇、γ-萜品醇等。
花椒中含有生物碱,主要包括青椒碱、茵芋碱、香草木宁、和帕洛平等。
除此之外,酰胺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薇甘菊素、木脂素、香豆素、脂肪酸、油酸等也是花椒的有效成分。
2花椒的药理作用2.1 麻醉止痛作用在民间有把花椒放在疼痛的牙上治疗牙疼的用法,口腔临床上有人用花椒提取物对龋齿进行消炎止痛,或在拔牙时用于局部麻醉。
张明发、沈雅琴[2]对花椒的研究发现其水煎剂、水提取物或醚提取物能够延长小鼠疼痛潜伏期,对耳壳炎性肿胀小鼠或足跖肿胀大鼠都显示出较好的抗炎作用,认为花椒中的茵芋碱和1,8-桉叶素可能有镇痛抗炎的功效。
2.2 抗肿瘤作用有报道称花椒生物碱具有抗癌作用,特别是对白血病作用较强,对其他几种病毒引起的癌症也有治疗作用。
花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花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刘媛媛;曹蔚;张雅;王四旺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2(021)003
【摘要】综述近年来花椒属(Zanthoxy lum L.)植物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刘媛媛;曹蔚;张雅;王四旺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花椒属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J], 杨秀芳;龙园园;吴妍;马养民
2.花椒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J], 马丽梅; 杨军丽
3.松萝属地衣植物化学成分及活性作用研究进展 [J], 杨子颖;李婧;苏洁;李惠玲;章漳;彭锋
4.花椒属植物降脂降糖活性研究进展 [J], 袁海梅
5.花椒属植物抗炎活性研究进展 [J], 袁海梅;黄旭;宋雨;彭聪;马玉;杨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椒的医药作用(精)
花椒的药理作用研究目录1. 摘要2. 研究历史与现状3. 化学成分3.1挥发性物质3.2生物碱3.3酰胺类化合物3.4香豆素类化合物3.5木脂素3.6其他成分4. 药用效果4.1降压作用4.2对血流变学的影响4.3对心肌的影响4.4麻醉作用4.5镇痛作用4.6抗溃疡作用4.7保肝利胆作用4.9抗菌作用4.10对胃肠作用4.11抗氧化作用4.12驱虫作用5.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5.1分离纯化5.2重金属指标测定5.3纹图谱技术6. 质量标准7. 深度加工及开发利用7.1花椒产业深度开发的可行性7.2花椒开发利用价值7.3深度加工工艺流程7.4产品市场预测7.5花椒深加工产生的效应8. 目前存在问题及正在进行的优化改进8.1对花椒基础性研究不够8.2花椒的深加工产业处于起步阶段9. 解决方案10.参考文献11生物技术2班111303218邱欢欢1.摘要: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大红袍或山椒。
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
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
花椒可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果实呈圆形,绿豆大小,其外皮是一种常用香料。
果实成熟时红色或紫红色果皮叫椒红,种子叫椒目,都是中药材,家庭常用调味品,多见于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
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
关键词:花椒品种药用2.研究历史与现状花椒为芸香科植物,成熟的果皮晒干后味辛.性温.小毒,而且不论是作为食品还是药物都有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已经有种植和使用了2000多年的历史了。
花椒最早以大椒之名记载于《尔雅》。
《神农本草经》收载秦椒”为中品,蜀椒为下品,并记载其味辛.温。
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温痹痛,下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摘要] 花椒属植物属芸香科灌木,全世界约有2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主要包括喹啉类,异喹啉类和酰胺类,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血小板凝结,抗菌和抗氧化等活性。
花椒属植物作为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牙痛,泌尿道感染,妇科疾病,疝气,腰痛,风湿病等疾病。
该文对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归纳,以期对花椒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的系统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字] 芸香科;花椒属;生物碱;药理活性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属芸香科灌木,小乔木或木质藤本,全世界约有25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及大西洋地区,我国约有39种14变种。
花椒属植物作为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牙痛,泌尿道感染,妇科疾病,疝气,腰痛和风湿病等疾病。
现在药理研究表明,花椒属植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血小板凝结,抗菌和抗氧化等活性。
花椒属药用成分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多集中于10种,见表1,其果实、根、茎和叶均可入药[13]。
本属植物普遍含有生物碱,按其母核划分为喹啉类,异喹啉类和酰胺类,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也可以以季铵盐的形式存在。
1化学成分花椒属植物的生物碱类成分主要为喹啉类(喹啉类,二氢喹啉类)(1~24),苯异喹啉类(N去甲基去氢苯菲啶,二氢苯菲啶类,成盐的苯菲啶类)(25~71)和酰胺类(脂肪链酰胺类生物碱和苯环酰胺生物碱)(72~118),此外还有苄基四氢异喹啉类,阿朴啡类和小檗碱类(119~127)。
1.1喹啉类喹啉类生物碱是以喹啉环为基本母核衍生而成,主要分布在芸香科、洪桐科、茜草科金鸡纳属等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花椒属植物中包括喹啉类生物碱(1~15)和二氢喹啉类生物碱(16~24),见图1,表2。
1982年Jonas A G等[4]从花椒属Z. arborescens中分离得到7个喹啉类生物碱:skimmianine(1),8(2isopentenyloxy)4,7dimethoxyfuro[2,3b]quinoline(2)及其同分异构体(3),8hydroxy4,7dimethoxyfuranoquinoline(4),haplopine(5),dictamnine(6),γfagarine(7)。
其中,skimmianine(1),haplopine(5),dictamnine(6)在大部分花椒属植物中存在。
2005年Rahman M M等[8]从Z. budrunga中分离得到skimiammine(11)和dictamine(12)。
2014年Louis P S等[9]从Z. buesgenii中分离了maculine(13),kokusaginine(14),tecleaverdoornine(15)。
台湾科学家Chen I S等[1012]从Z. simulans的根皮中分离得到了zanthosimuline(16),huajiaosimuline(17),simulansine (18),从茎皮中分离得到了simulenoline(19),peroxysimulenoline(20),benzosimuline(21),zanthodioline (22)。
2005年Rahman M M等[8]从Z. budrunga中分离了Nmethylflindersine (23)和zanthobungeanine (24)。
1.2异喹啉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花椒属植物中,本属报道的此类生物碱有N去甲基去氢苯菲啶(25~37),二氢苯菲啶类(38~62)和成盐的苯菲啶类(63~71),见图2,表3。
1994年台湾科学家Chen I S等[10]从Z. simulans的根皮中分离得到了6methylnorchelerythrine (25)。
2003年Wellington A G等[13]从Z. rhoifolium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N去甲基去氢苯菲啶生物碱,分别为6methoxy[1,3]dioxolo [4′,5′:4,5]benzo[c][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26)和2,3,13trimethoxy5,11adihydro[1,3]dioxolo[4′,5′:4,5]benzo[c] phenanthridine(27),同时,还从中分离得到了xanthoxyline(28)。
2005年Martin M T等[14]从Z. madagascariense中分离得到Nnornitidine(29),norchelerythrine(30),decarine(31)。
Eusa F D M等[15]从Z. rhoifolium的树皮中分离得到zanthoxyline(32)及其甲基化衍生物(33)。
Sukaria M A等[16]从Z. myriacanthum中分离得到7,9dimethoxy2,3 methylenedioxybenzophenantridine(34)。
Chen J J等[17]从Z. integrifoliolum的根皮中分离得到isodecarine(35)。
Hu J等[18]从Z. nitidum 的根中分离得到rhoifoline A(36)。
Cui X G等[19]从Z. nitidum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8methoxyisodecarine(37)。
1994年Chen I S等[10]从Z. simulans的根皮中分离得到6methyldihydrochelerythrine(38)。
2003年Wellington A G等[13]从Z. rhoifolium中分离得到6acetonyldihydronitidine(39),6acetonyldihydroavicine(40),6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 (41)。
2005年Martin M T等[14]从Z. madagascariense中分离得到dihydrochelerythrine(42)。
Eusa F D M等[15]从Z. rhoifolium的树皮中分离得到dihydronitidine(43)。
2005年Chen J J等[17]从Z. integrifoliolum的根皮中分离得到dihydrocherythrinylacetaldehyde(44)和6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45)。
Richard T B等[20]从Z. microccirpum中分离得到了becconodine(46)和5,6dihydro6hydroxymethylfagaridine(47)。
2006年Hu J等[1821]从Z. nitidum根中分离得到了(R)8[(R)1hydroxyethyl]dihydrochelerythrine(48),dihydrochelerythrine (49),8methoxydihydrochelerythrine(50),8hydroxydihydrochelerythrine(51),dihydrochelerythrinyl8acetaldehyde(52),dihydrochelerythrine (53),hydroxydihydrochelerythrine(54),8methoxydihydrochelerythrine(55)。
2008年Yang G H等[22]从Z. nitidum中分离得到5,6dihydro6methoxynitidine(56)。
2010年Oscar J P L等[23]从Z. quinduense中分离得到(-)6carboxymethyldihydrochelerythrine(57)。
2011年Ferdinand M T等[24]从Z. lemairei中分离得到6acetonylNmethyldihydrodecarine(58)。
2014年Louis P S等[9]从Z. buesgenii中分离得到[1methoxy12methyl12,13dihydro[1,3]dioxolo[4′,5′:4,5] benzo[1,2c]phenanthridine2,13diol(59)。
Geng D等[25]从Z. nitidum 中分离得到8(2′cyclohexanone)7,8dihydrochelerythrine (60)。
Jen C M等[26]从Z. integrifoliolum中分离得到tridecanonchelerythrine(61)。
Pierre T等[27]从Z. buesgenii 中分离得到buesgenine(62)。
3讨论花椒属植物资源丰富,用于治疗牙痛,泌尿道感染,妇科疾病,疝气,腰痛和风湿病等疾病。
花椒属植物中的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血小板凝结,抗菌和抗氧化等活性,尤其是抑制耐药性癌细胞活性,抗真菌和抗乙肝病毒的活性,对于开发抗肿瘤,抗真菌和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提供了研究基础。
但仅对30余种花椒属植物进行了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该属植物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一步研究,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Atsushi K,Masataka M,Momoyo I,et al. Isolation of alkaloidal constituents of Zanthoxylum usambarense and Zanthoxylum chalybeum using IonPair HPLC [J]. J Nat Prod,1996,59(3):316.[2] Narendra K K,Bikram S,Ram P S. A new amide from Zanthoxylum armatum [J]. J Nat Prod,1999,62(2):311.[3] Neusa F M,Ademir F M,Emilia C D,et al. Alkaloids,amides and antispasmodic acitivity of Zanthoxylum hyemale [J]. Planta Med,2002,68:534.[4] Jonas A G,Matthew R R,Frank R S. Old and new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arborescens [J]. J Org Chem,1982,47(13):2648.[5] Cheng M J,Wu C C,Tsai I L,et al. Chemical and antiplatelet constituents from the stem of Zanthoxylum beecheyanum [J]. J Chin Chem Soc,2004,51:1065.[6] Clynton W H,Paul I F,Peter G W,et al. Alkaloids from the stem bark of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of Zanthoxylum ovalifolium [J]. Nat Prod Res,2006,20(10):940.[7] Li W,Yang S Y,Yan X T,et al. NFκB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glycosides and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tems [J]. Chem Pharm Bull,2014,62(2):196.[8] Rahman M M,Ialam M A,Proma K,et al. Alkaloids and lignans from Zanthoxylum budrunga(Rutaceae)[J]. Biochem Syst Ecol,2005,33:91.[9] Louis P S,Victor K,Rodrigue S T,et al. Cytotoxic benzophenanthridine and furoquinol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buesgenii (Rutaceae)[J]. Chem Cent J,2014,8(61):3.[10] Chen I S,Wu S J,Tsai I L. Chemical and bioactive constituent form Zanthoxylum simulans [J]. J Nat Prod,1994,57(9):1206.[11] Chen I S,Wu S J,Leu Y L,et al. Alkaloids from root bark of Zanthoxylum simulans [J]. Phytochemistry,1996,42(1):217.[12] Chen I S,Tsai I L,Teng C M,et al. Pypanoquinol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simulans [J]. Phytochemistry,1997,46(3):525.[13] Wellington A G,Andreia D W,Sandro R G,et al. Antibacterial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rhoifolium [J]. Planta Med,2003,69:371.[14] Martin M T,Rasoanaivo L H,Raharisololalao A. 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madagascariense [J]. Fitoterapia,2005,76:590.[15] Eusa F D M,Heraldo B R,Emilia C S M,et al.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rhoifolium [J]. Phytochemistry,1997,46(8):1443. [16] Sukaria M A,Salim W S W,Ibrahim N H,et al. Phenant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myriacanthum [J]. Fitoterapia,1999,70:197.[17] Chen J J,Fang H Y,Duh C Y,et al. New indolopyridoquinazoline,benzo[c]phenanthridines and cytotoxic constuituents from Zanthoxylum integrifoliolum [J]. Planta Med,2005,71:470.[18] Hu J,Zhang W D,Shen Y H,et al.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 [J]. Biochem Syst Ecol,2007,35:114.[19] Cui X G,Zhao Q J,Chen Q L,et al. Two new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nitidum [J]. Helv Chim Acta,2008,91:155.[20] Richard T B,Frank R S. Some alkal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of Zanthoxylum microcarpum and Z. procerum [J]. J Nat Prod,1981,44(2):200.[21] Hu J,Zhang W D,Liu R H,et al.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and their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activities [J]. Chem Biodiwers,2006,3:990.[22] Yang G H,Chen D F. Alkaloids from the roots of Zanthoxylum nitidum and their antiviral and antifungal effects [J]. Chem Biodiwers,2008,5:1718.[23] Oscar J P L,Luis E C S. Isoquinoline alkaloids of Zanthoxylum quinduense (Rutaceae)[J]. Biochem Syst Ecol,2010,38:853.[24] Ferdinand M T,Josphat C M,Rostand M N,et al. Mosquito larvicidal activity of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lemairei against the malaria vector anopheles gambiae [J]. Pest Biochem Physiol,2011,99:82.[25] Geng D,Li D X,Shi Y,et al. A new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 from Zanthoxylum nitidum [J]. Chin J Nat Med,2009,7(4):274.[26] Jen C M,Tsai I L,Horng D J,et al.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two new compounds form Zanthoxylum integrifoliolum [J]. J Nat Prod,1993,56(11):2019.[27] Pierre T,Hippolyte K W,Joseph D C. A new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 from Zanthoxylum buesgenii [J]. Fitoterapia,2005,76:656.[28] Fang S D,Wang L K,Hecht S M. Inhibitors of DNAtopoisomerase I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Zanthoxylumnitidum [J]. J Org Chem,1993,58(19):5025.[29] Jean B B,Axelle B,Abdelhakim E,et al. Constituents of Zanthoxylum heitzii(Rutaceae)[J]. Biochem Syst Ecol,2005,33:845.[30] 袁园. 单面针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31] Ichiro Y,Koichi T,Hideji I. Two new pungent principles isolated form the pericarps of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J]. Chem Pharm Bull,1981,29(6):1791.[32] Yoshiki K,Chikashi I,Hitoshi K,et al. Amides of the fruit of Zanthoxylum spp. [J]. Phytochemistry,1997,44(6):1125. [33] Chen I S,Chen T L,Lin W Y,et al. A isobutylamides from the fruit of Zanthoxylum integrifoliolum [J]. Phytochemistry,1999,52:357.[34] Hatano T,Inada K,Ogawa T,et al. Aliphatic acid amides of the fruits of Zanthoxylum piperitum [J]. Phytochemistry,2004,65:2599.[35] Matthias B,Timo D S,Corinna D,et al. Alltransconfiguration in Zanthoxylum Alkylamides swaps the tingling with a numbing sensation and diminishes salivation [J].J Agric Food Chem,2014,62:2479.[36] Kenji M,Yuichiro F,Osamu T,et al. Amides form huajiao,pericarps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J]. Chem Pharm Bull,1988,36(7):2362.[37] Tsai I L,Lin W Y,Huang M W,et al. Nisobutylamides and butyrolactone from the fruits of Zanthoxylum integrifoliolum [J]. Helv Chim Acta,2001,84:830.[38] Cheng M J,Tsai I L,Chen I S,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 bark of formosan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J]. J Chin Chem Soc,2003,50:1241.[39] Chen J J,Chung C Y,Hwang T L,et al. Amides and benzenoids from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with inhibitory activity on superoxide generation and elastase release by neutrophils [J]. J Nat Prod,2009,72(1):107.[40] Huang S,Zhao L,Zhou X L,et al. New alkylamides from pericarps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 [J]. Chin Chem Lett,2012,23:1247.[41] Krishna P D,Jennifer W,Curtis J H,et al. A isobutylhydroxyamides from the pericarp of nepalese Zanthoxylum armatum inhibit NF1defective tumor cell line growth [J]. J Nat Prod,2013,76:59.[42] Samir A R,Mounirah A A A,Kesanapalli S K,et al.Alkamides from the leaves of Zanthoxylum syncarpum [J]. J Nat Prod,2005,68(8):1297.[43] Cholpisut T,Wong P,Thunwadee R,et al.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from Zanthoxylum rhetsa [J]. Archives Pharmacel Res,2012,35(7):1139.[44] Samir A R,Gazi N N S,Charles L B,et al. Syncarpamide,a new antiplasmodial (+)norepinephrine derivative from Zanthoxylum syncarpum [J]. J Nat Prod,2004,67(1):88.[45] Ngoumfo R M,Jouda J B,Mouafo F T,et al. In vitro cytotoxic activity of isolated acridones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leprieurii Guill. et Perr [J]. Bioorg Med Chem,2010,18:3601.[46] Miguel A,Rene T,Bruce K. Aurapten and flindersine from Zanthoxylum coco [J].J Nat Prod,1982,45(3):367.[47] Janpen T,Oraphin C,Warinthorn C.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stems of Zanthoxylum limonella Alston[J]. Phytochem Lett,2012,5:443.[48] Queiroz E F,Hay A E,Chaaib F,et al. New and bioactive aromatic compounds form Zanthoxylum zanthoxyloides [J]. Planta Med,2006,72:746.[49] Nissanka A P K,Karunaratne V,Bandara B M R,etal. Antimicrobial alkaloids form Zanthoxylum tetraspermum and caudatum [J]. Phytochemistry,2001,56:857.[50] Moriyasu M,Ichimaru M,Nishiyama Y,et al. (R)(+)Isotembetarine,a quaternary alkaloid from Zanthoxylum nitidium [J]. J Nat Prod,1997,60(3):299.[51] 胡疆. 两面针中活性成分的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药大学,2006.[52] Yang Y P,Cheng M J,Teng C M,et al. Chemical and antiplatelet constituents from formosan Zanthoxylum simulans [J]. Phytochemistry,2002,61:567.[53] Oscar J P,Luis E C. Monophyllidin, a new alkaloid Lproline derivative from Zanthoxylum monophyllum[J]. Phytochem Lett,2011,4:22.[54] Abdul S,Syed B,Dilfaraz K,et al. New prenylated carbazol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armatum[J]. J Asian Nat Prod Res,2014,doi:org/10.1080/10286020.2014.967228.[责任编辑丁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