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师教案模板五篇
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

语文教案设计模板5篇语文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分析文中描写的景、事、物,体会昆明雨季的特点。
2、品味鉴赏平淡自然的语言。
3、把握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关键词,逐步提高赏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难点:借助景、事、物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品味赏析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雨,点点滴滴的雨,淅淅沥沥的雨,飘飘洒洒的雨,充盈着诗人的内心,也撩拨着我们的情愫。
请说出写雨的古诗句。
学生自由发言。
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杏花春雨,巴山夜雨,连江寒雨,渭城朝雨,当然,还有昆明的绵绵细雨。
出示文后的诗句,导入新课,简介。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二、读一读朗读诗句,说说诗中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象。
引导学生抓住“行人”“苔痕”“浊酒”“沉沉”,归纳出“雨中景”“雨中人”“雨中事”“雨中情”。
三、画一画(一)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情?分小组完成,组内交流,班级展示。
1、雨中景: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木棉。
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分析如何鲜活、立体地描写景物的,赏析景物美,滋味美。
这些特有的景物装点着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清新,自然,美好,和谐,让我们产生一种“我想去昆明”的冲动。
想不想去,想去,那就随着汪曾祺文字畅游一番吧。
2、雨中人:苗族女孩、房东母女、我和德熙。
分析如何进行人物描写的,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征。
3、雨中事:卖杨梅、送缅桂花、酒店小酌。
赏析人情美,氛围美。
这些人是平凡的人,这些事是普通的事,犹如我们的日常,读来亲切温暖,饶有情趣,不知不觉,爱上了这座城市,爱上了这方土地,爱上了这里的风俗人情,并且爱的深沉。
不四、想一想这些景、这些人、这些事,让这个温婉的季节充满温情。
跳读课文,锁定最能概括雨季特点的句子。
引导学生找出“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五、议一议小组讨论,为什么说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语文教案设计篇2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小学语文教案详案范文5篇

【导语】教案是⽼师在进⾏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对教学进度和节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可以提⾼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师提⾼教学⽔平,对教学过程进⾏预测和推演,从⽽更好地实现教学⽬标。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学语⽂教案详案范⽂:伞花 教学⽬标: 1、通读课⽂,学⽣能流利地读课⽂,能有感情地读⾃⼰喜欢的句⼦; 2、学习课⽂中的6个⽣字,会正确地读与写; 3、学习写伞花的两个句⼦,理解句⼦从⼏⽅⾯来写; 4、初步体会句⼦所蕴含的师⽣情谊。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写伞花的两个句⼦。
教学难点: 理解写伞花的两个句⼦所蕴含的师⽣情。
教学准备: 1、课⽂插图的幻灯⽚; 2、写伞花的两个句⼦的幻灯⽚。
教学过程 ⼀、导⼊新课 板书:花 谈话:同学们,能告诉⽼师你最喜欢什么花吗? 今天,⽼师给同学们介绍⼀种特殊的花——加上板书“伞”成课题。
你能说说“伞花”指的是什么吗? (伞像花,伞撑开像花,很多伞像花……) ⼆、通读课⽂ 1、⾃由读课⽂ 师:⽼师给你们三分钟,请同学们读课⽂,你们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有⼀个要求,就是要读得流利,做到不多⼀字,也不少⼀个字,注意读好⽣字。
2、检查读课⽂ ⼀节⼀节读(如:你认为⾃⼰第⼀节读得较好的请站起来读。
) 3、检查⽣字(略) 4、再读课⽂ 师:下⾯请同学们再读⼀次课⽂,这次可是⽐上⼀次要求要⾼⼀点了,要求有滋有味地读,让⽼师⼀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读出了感情。
5、品读句⼦ 师:你最喜欢课⽂中的哪⼀句话,你认为⾃⼰哪⼀句读得最有感情,请你来读给⼤家听。
三、学习写“伞花”的两个句⼦ (⼀)找句⼦ 1、师:请快速读课⽂,把写伞花的句⼦⽤“~~~~~”划出来。
2、同学回答(略) (⼆)学习第⼀句 1、幻灯出⽰,请同学们⾃读, 问:你读懂了什么?或这句话写出了伞花的什么? (地点、数量、颜⾊) 2、伞花的颜⾊只有这些吗? 从哪⾥看出还有很多?(省略号) 你想象⼀下,可能还有哪些颜⾊? 3、你能⽤⼀个词来概括伞花的'颜⾊吗? 4、有感情地读⼀下这个句⼦ 你觉得伞花怎么样? 板书:美 出⽰课⽂插图的幻灯⽚ 5、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读出伞花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_1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设想zh、ch、sh、r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会平舌音的根底上学习翘舌音,就以汉语拼音本身而言,内容比拟枯燥,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新教材在编排上考虑了这一因素设计了帮助学习声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儿歌之中,寓学于乐,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浸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作为一年级新教材中一个颇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每位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针对教材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力求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开展规律,努力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气氛,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课的一开场,我就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最高处,接着,便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老师和学生共同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了由枝到zh,由吃到ch,由狮到sh,由日到r的过程,由已有的生活经历与学习对象建立新的联络过程,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玩。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富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为此,在学生学习语境歌的根底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联络表音表形图,探究字母的发音方法,并让学生互相说说,在发音时发现了些什么,让学生在体会发音的过程中探究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寻找新的未知点。
在区别平翘舌音的发音时,我又设计了游戏看谁听得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来掌握知识,稳固知识。
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找朋友的方法来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及它的四声。
为了进一步稳固学习内容,在课的结尾处我把语境歌,以歌曲的形式弹奏出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气氛中再一次读一读语境歌,唱一唱语境歌,把课堂的教学气氛推向高潮。
老师教案模板精选范文5篇

老师教案模板精选范文5篇教案一: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分析和推理。
教学内容:1. 阅读策略:预测、推断、解释等;2. 阅读理解训练;3. 文本分析和推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 预习:学生小组讨论,预测课文内容;3. 阅读训练:学生个人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4. 答疑与讨论:学生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5. 文本分析和推理: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推理,提取关键信息;6.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并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2.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案二:数学解题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策略;2.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步或多步的数学问题;3.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教学内容:1. 解题方法和策略的介绍;2. 单步和多步解题训练;3. 问题的关键和规律发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思考;2. 解题方法和策略的介绍:教师介绍并示范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3. 知识点巩固:学生进行单步或多步解题训练;4. 问题发现: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和规律,并进行思考和讨论;5.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解题过程和方法。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策略,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 学生通过解题训练和问题发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案三: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流利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和回答;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日常对话;3. 学生能够理解他人的日常交流并做出适当回应。
教学内容:1. 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和回答;2. 日常对话句型训练;3. 听力理解和回应。
语文教案模板5篇

语文教案模板5篇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理发店情景图。
我们每个人都去理发店理过头发,但是有个叫小沙的小朋友最怕去理发店理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1)“剃头大师”在课文中指的是谁?(2)“剃头大师”的理发水平怎么样呢?(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设计意图:出示理发店情景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剃tì执zhí否fǒu骂mà仇chóu惯guàn刑xíng替tì厘lí摸mō剃——梯仇——亿刑——形摸——模(1)读音难点主要有“执、仇”(翘舌音)。
老师教案模板精选范文5篇

老师教案模板精选范文5篇没有教师的主导性便没有教学的成功,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便没有教学的成功,没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的一致性,便没有教学的成功。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语文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借鉴!语文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
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
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把握*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小虫子吗?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看来大家都喜欢小虫子是吗?那你们看见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履,走进草虫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二、整体感知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1)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2)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语文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教案优秀5篇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9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难点:明白楚王为难晏子的原因,领略他的聪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资料导入:1、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晏子的资料,谁来和我们交流交流?2、全班交流资料。
3、今天我们来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二、学生自读课文:1、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不同?2、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
三、学习课文第一幕:1、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了吗?2、小结: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特别,是剧本。
剧本首先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根据事情的发展把故事分成几幕;有场景的介绍;故事的发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推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剧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楚王的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5、练习分角色朗读。
6、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四、学习课文第二幕:1、过渡:楚王想好了要让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言。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觉得晏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全班交流,领略晏子的沉着和论辩的机智。
4、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两幕美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通用5篇)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通用5篇)篇一: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通用教学目的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方位。
2、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这句话。
教学准备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2、太阳光和影子关系的课件。
教学内容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读11个生字,学习2个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
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回忆课前“踩影子”的游戏,说说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学习生字“影”。
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学习课文1、师范读课文。
京京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⑵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⑶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⑷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⑸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3、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⑴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节分别写哪一幅图?(2)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集体交流,随机看课件,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看课件演示、观察,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影子的位置跟太阳的位置正好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教师教案模板五篇首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教师教案模板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教学教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2.发现句子的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3.认读积累古诗,拓展运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中人物对话,对照课文进行练习,加深对神话文本特点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
2.学习自主识字。
3.加强对古诗词的积累,丰富知识储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难点感受神话故事中句子的神奇。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花的名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自由读文中出现的三段话,想想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2.指名朗读。
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3.同桌、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
4.联系自己平时阅读的情况,把好的读书经验向同学们介绍。
5.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关神话故事。
二、识字加油站1.自由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读。
3.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
4.齐读。
5.理解词语意思,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三、词句段运用(一)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1.自由读文中的成语。
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语,集体正音。
3.再读词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4.全班交流。
5.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背下来,多日积月累些词语。
(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1.老师范读,领读。
2.学生齐读。
3.同桌交流、讨论这三个句子神奇的地方。
4.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行代表在全班汇报。
5.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6.指名谈谈从课外书中读到的感到神奇的句子。
四、日积月累1.各自轻声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3.品味古诗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4.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5.练习背诵,指句背诵。
6.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语文教学教师教案2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2.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4.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5.熟读、背诵古诗《嫦娥》。
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6.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外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1.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2.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2.熟读、背诵古诗《嫦娥》。
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四,有关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吧。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了许多神话故事,认识了许多神话人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对神话的认识吧。
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三位同学的独特发现吧!2.课件出示:(出示课件3)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性情刚烈、坚韧执着……古人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3.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5.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全班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
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
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板书:神话的特点)(出示课件5)7.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
三、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花圃、花卉、花蕊”。
(出示课件6)2.教师领读词语。
3.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4.学生再次认真拼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花”字组成的词语)5.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出示课件7)6.教师领读词语。
7.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8.男女生对读,与同桌讨论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花的名称)9.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花儿的颜色、形状、香味等。
10.课件出示9个生字:(板书: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11.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9个生字。
12.想一想: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13.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的特点。
(从结构、偏旁、识记方法方面引导。
)14.把下面的植物分成两类。
(出示课件8)松树菊花荷花杨树柳树鸡冠花杏树(1)( )(2)( )四、词句段运用1.导言: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一些花卉,这节课我们—起走进“词句段王国”,一起去感受词语和句子的无穷魅力吧。
2.课件出示词语:(出示课件9)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一说,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特点的成语。
(板书:人物特点)(3)师导言: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在小组内说一说吧!(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出示课件10-17)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上天入地:升上天空,钻入地下。
形容神通广大。
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
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
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眼观六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
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
形容人很机警。
刀枪不入: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
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5)导言:大家现在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谁能说说你从这些词语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大家能不能选一两个成语说一句话呢?(6)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选词说话,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18)孙悟空不仅会腾云驾雾,还能上天入地呢!诸葛亮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
难道她真的有刀枪不入的本事吗?(7)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
(出示课件19)料事如神博古通今出类拔萃学贯中西宽容大度义正辞严赤胆忠心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临危不惧铁面无私大义灭亲3.课件出示课本上的3个句子:(出示课件20)(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三个句子都是神话故事中的语句,是作者想象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
(4)想一想: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5)先在小组内练习说一说,再选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五、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学习自由读。
(出示课件21)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作者:(出示课件2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4.课件出示词语意思:(出示课件23)[注释]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5.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指导。
(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译文]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6.熟读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神话的神奇,学习了一些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神话的特点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人物特点说说诗句的意思语文教学教师教案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