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介绍
上海垃圾分类的现状怎样了
上海垃圾分类的现状怎样了
上海市自2019年7月开始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政策以来,垃圾分类在这座繁荣
城市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民的意识逐渐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难题。
政策落实
上海市政府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投放分类垃圾桶、实施奖惩措施等手段,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市民在生活中逐渐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公共场所和小区都设置了垃圾分类的指导标识,让市民更加容易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效显著
在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城市中的
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资源得到合理回收利用,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这不仅是对城市管理的一种提升,也是对市民环保意识的深入普及。
挑战和问题
然而,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有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
仍存在认知不足或不重视的情况,导致分类效果不够理想。
同时,公共场所的分类设施不够完善,也给市民的分类投放带来一些困难。
综合来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
政府和
市民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组成也有了很大变化。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消除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城市,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需求和废弃物排放量的日益增长,解决好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最终处理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规划1.1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1)垃圾的产生量:在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减量化政策逐步到位的情况下,上海市《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预测上海市生活垃圾年平均增长率将从“九五”期间的7%,降至2001~2005年的3.5%,2006~2010年的2%。
2003年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5230t/d,2005年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6320t/d,2010年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将达到18010t/d。
2)生活垃圾的成分:根据上海市市容管理局抽样调查(生活垃圾成分如表1所示),市区居民生活垃圾中厨余、果皮等湿垃圾约占67.5%,纸、塑料、碎石、竹木等干垃圾约占32.45%,占0.05%的有害垃圾主要是废电池、荧光灯管、油漆桶和废弃药品等。
3)现有处理能力:上海市近几年为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在改造原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批垃圾处理设施,目前,上海市市区现有垃圾处理能力为8500t/d。
此外,郊区还有一些小型的垃圾处理厂,处理能力只有2100t/d,因此,截止2004年9月上海市的垃圾处理能力为10600t/d。
而上海市2003年的垃圾产生量达到15230t/d,上海市实际的处理能力只有约70%。
摘要:介绍上海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概述了垃圾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处理CurrentSituationandExistentProblemofShanghaiCity'sLifeGarbageShanghaiCoking&ChemicalCorporationWangNingAbstract:ThispapermadeanintroductionanddetailedanalysisoncurrentsituationofShanghaicity'slifegarbage,andsummarizedthemethodofgarbagetreatment.Keywords:lifegarbage@garbagetreatment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王宁41表1上海市2000年市区生活垃圾成分表(单位:%)1.2上海市生活垃圾规划发展目标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围绕建立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设施的基本框架。
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
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1.引言1.1 概述概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上海市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面对这一问题,上海市政府在2019年开始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并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其中。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不同的属性将垃圾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实现可回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上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投身于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和监督工作中。
他们不仅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宣传活动,还帮助居民正确分拣垃圾,并及时解答各种垃圾分类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分析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成绩,可以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在上海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也可以对上海垃圾分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叙述和分析。
首先,将介绍上海垃圾分类的背景,包括引入垃圾分类的背景原因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情况。
其次,将详细探讨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作用和重要性,包括他们在宣传普及知识、引导居民参与分类、监督执法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接着,文章将总结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内容,回顾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对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贡献。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展望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未来,探讨志愿者在未来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安排,可以系统地介绍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作用和贡献,同时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思考的空间。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回应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来信,并总结他们所做的贡献。
垃圾分类的案例
垃圾分类案例:上海垃圾分类实践1. 案例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对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垃圾分类政策,并鼓励各地开展垃圾分类实践。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垃圾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于2019年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
2. 过程2.1 立法与政策宣传2018年4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居民、单位和相关部门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随后,上海市政府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工作。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以及社区、学校等场所,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并强调垃圾分类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2 建立分类收集系统上海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套垃圾分类的收集系统。
在每个小区、商业区和公共场所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用于收集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
同时,还配备了专门的清运车辆和人员进行定期收运。
2.3 社区居民培训与引导为了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上海市政府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引导活动。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举办示范操作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教授正确的分类方法。
此外,社区还组织志愿者开展走访宣传活动,上门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并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4 引入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为了增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上海市政府引入了垃圾分类奖惩机制。
通过建立积分制度和奖励机制,鼓励居民按规定分类投放,并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公益活动。
同时,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罚款,并公布相关信息,以形成舆论压力和示范效应。
2.5 监督与评估为了确保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上海市政府建立了监督与评估机制。
上海垃圾分类执法情况汇报
上海垃圾分类执法情况汇报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自2019年开始实施以来,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进展。
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是保障垃圾分类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上海垃圾分类执法情况的汇报。
首先,上海市加强了垃圾分类执法力度。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各区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并配备了专门的执法队伍。
各执法队伍在上海市垃圾分类法规的指导下,对居民小区、商业场所、餐饮业等垃圾产生单位进行常态化的执法检查,确保垃圾分类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其次,上海市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有力打击。
根据垃圾分类的相关法规,垃圾产生单位若未按要求进行分类,执法队伍将及时出警,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出一批违规处罚,涉及居民小区、餐饮业等多个领域。
这些打击行动不仅起到了震慑作用,也提高了居民和单位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积极性。
再次,上海市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
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不仅仅是治理违规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上海市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如户外广告、电视媒体、社区宣传等,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同时,各执法队伍也在执法过程中向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提醒他们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上海市注重垃圾分类执法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市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监测与管理系统,并在部分社区进行试点运作。
这些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和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垃圾产生、收集和处理情况,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提供了便利。
总结起来,上海市垃圾分类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执法力量人员不足、执法标准不统一等。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培养更多的执法人员,并与各区政府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垃圾分类执法水平,确保垃圾分类政策的顺利实施。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参与!。
垃圾分类上海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自2018年起,上海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工作,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成果1. 宣传教育力度加大上海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同时,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 垃圾分类设施完善上海市加大垃圾分类设施投入,新建、改造分类投放点,优化道路废物箱设置。
目前,全市已建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道路废物箱设置数量优化调整至4.1万余个。
3. 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
全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实现“三增一减”目标,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71.1%,有害垃圾分出量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增长38.5%,干垃圾处置量下降19.8%。
4. 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上海市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垃圾分类效率。
如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装修垃圾定点箱式清运、除臭消毒、灭蝇排风、摄像监控等设备实现垃圾箱房人管技管。
5. 社区治理融入垃圾分类上海市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社区治理,鼓励居民参与。
通过党建品牌“初心愚园”和多元力量,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社区治理,推动多元联动机制。
三、存在问题1. 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仍需提高虽然垃圾分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存在随意投放垃圾的现象。
2. 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小区垃圾分类设施不足,影响居民分类投放。
3. 垃圾分类管理力量薄弱垃圾分类管理队伍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 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大垃圾分类设施投入,优化分类投放点布局,提高分类投放便利性。
3. 提升垃圾分类管理力量加强垃圾分类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海量的生活垃圾也成为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市率先在全国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成为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引起了广大市民的重视和积极的参与。
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实践始于2019年,当时市政府提出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这个条例,上海市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品;湿垃圾指易腐烂的有机废弃物,如厨余垃圾和食品残渣;干垃圾则是指除上述三类之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为了推广垃圾分类,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设置了宣传牌和标语,市民可以随时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此外,垃圾分类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开设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其次,在社区层面,政府与社区合作,设立了垃圾分类站点。
市民可以将各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站点,方便又规范。
上海市政府还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根据垃圾分类的特点和工作量,政府设立了相关岗位,培训了专门的垃圾分类员。
这些分类员负责监督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指导市民正确投放垃圾。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一套垃圾分类的监管机制,对投放错误垃圾的市民进行处罚,激励市民积极参与。
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效果逐渐显现。
据统计,自垃圾分类开始以来,上海市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超过了50%。
此外,有害垃圾的安全处理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大大降低。
垃圾分类对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垃圾分类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民的意识和参与程度不足。
虽然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不敏感或者缺乏参与的意愿。
上海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
上海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分类处理成为了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举措。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备受关注。
上海市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环节。
首先,分类投放是指居民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居民需要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其次,分类收集是指城市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类型的垃圾设置不同的收集点,定期对垃圾进行收集。
分类收集点覆盖城市各个区域,方便居民进行垃圾投放。
再次,分类运输是指城市管理部门将收集到的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运输,保证不同类型的垃圾得到相应的处理。
最后,分类处理是指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环节。
上海市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显著。
首先,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垃圾的数量,减轻了垃圾处理压力。
其次,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再次,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最后,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了居民的环保行为,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然而,上海市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其次,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
再次,垃圾分类处理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最后,垃圾分类处理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形成长效机制,保持垃圾分类的持续推进。
综上所述,上海市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举措,其实施效果显著。
然而,垃圾分类处理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上海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上海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上海小区日产垃圾1吨,旧公房垃圾混杂率最高。
自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开始,上海逐步探索生活垃圾分类,2011年进一步实施了“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我先行”的政府实事工程,到2013年底,全市参与试点的小区达到6982个。
那份市绿化市容局委托上海知名研究咨询机构“旭中咨询”所做的《生活垃圾分类成效调研报告》,收集了5000多个小区的基本资料,抽样调查300多个小区,围绕管理单位、分拣员、居民的垃圾分类成效进行调研。
报告中垃圾分类成效分值为0—100分,经过三级多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
如果以60分为及格线,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小区整体成效超过及格线,为67分,总体达到一般以上成效水平。
如果列一张上海各区县垃圾分类整体成效排行榜,奉贤、松江、嘉定分列前三。
如今,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400万户,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末端处理量从2011年18902吨下降到2015年底的16435吨,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了约20%,相当于减少了一座垃圾焚烧厂。
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小区平均日产垃圾量近1吨,平均每户日产垃圾1.85公斤,平均每个居民日产垃圾0.61公斤。
从垃圾类别来看,厨余垃圾占到六成,可回收垃圾约为两成。
从不同房价小区来看,低房价小区的'厨余垃圾比例最高,为64.6%;从小区年龄来看,11—20年的小区比新小区和老小区可回收垃圾比例更高。
小区里虽然都设有分类垃圾桶,但垃圾混杂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调研显示,上海各类小区干湿垃圾平均混杂率达8成以上,平均每个小区每天的混杂垃圾量达787千克。
别墅类小区平均垃圾混杂率最低,为67.5%;商品房小区平均垃圾混杂率为79.9%;老公房的垃圾混杂率最高,达到87.2%。
分析认为,小区基础条件越好、小区越新,垃圾分类成效越容易显现,别墅小区明显高于其他小区,老公房成效最低。
女性环保意识高于男性,中青年男子积极性低近几年,通过对“垃圾分类”的大力宣传,市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但总体关注度较低。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垃圾问题逐渐成为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垃圾分类和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还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也是垃圾处理工作比较先进的城市之一。
上海市于2019年7月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同时,上海市还建设了多种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处理设施等,为城市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研究旨在探究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划设计,以期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和意义包括:深入了解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现状,分析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成效和不足之处,为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分析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的设计原则、目标和技术路线,提出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持。
探究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方法,为规划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提供方法和思路。
对垃圾分类与处理的重要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类与处理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垃圾分类与处理是指将垃圾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垃圾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分类方式,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压缩、分解等。
国外在垃圾分类与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德国实行“绿色点”政策,将生活垃圾分类为七类,有效推动了垃圾回收和再利用;日本实行“超级清洁都市”计划,垃圾分类和处理成为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采用了“垃圾填埋税”政策,通过对填埋垃圾征收税收来推动垃圾分类和处理。
上海垃圾分类整改措施报告
上海垃圾分类整改措施报告上海垃圾分类整改措施报告一、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也在快速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污染。
为了改善上海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上海市政府决定推行垃圾分类整改措施。
二、目标垃圾分类整改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高效、有序的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垃圾分类率,使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利用。
2. 减少垃圾填埋量,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3. 增加垃圾焚烧的比例,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将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 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政府将投资建设垃圾分类收运设施,提供分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服务。
3. 完善垃圾分类标准。
政府将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为市民提供清晰的分类指导。
4. 加强监管执法。
政府将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确保垃圾分类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
5. 提供相关设施和服务。
政府将在社区、公共场所等地方设置分类垃圾桶,并提供垃圾分类咨询服务,方便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四、效果评估垃圾分类整改措施的实施将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定期评估。
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垃圾分类率、垃圾处理效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
根据评估结果,政府将及时调整措施,提高整改效果。
五、议程安排为了确保垃圾分类整改措施的顺利实施,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以下议程安排:1.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 建设垃圾分类收运设施,提供分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服务。
3. 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和相关政策,明确市民的分类义务和责任。
4. 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第1篇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亦逐年攀升。
为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战略部署。
本方案旨在落实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明确分类标准、管理体系、推广策略及监督考核等方面内容,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 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4. 干垃圾(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之外的生活废弃物。
三、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2. 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制定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政策措施落地实施。
4. 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分类处理能力。
四、推广策略1. 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2. 社区引导: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3. 学校教育: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4. 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监督考核1. 建立垃圾分类考核制度,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考核。
2. 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定期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4. 依法查处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六、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经费。
2. 制定垃圾分类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处理。
上海市城市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上海市城市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指出了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大大超过了处理设施的处置能力。
为了应对垃圾围城的危机,2011年上海市政府将全市1000个小区列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依据从试点小区实践获得的资料,在对目前上海市社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总结描述的基础上,对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可行方案。
关键词:垃圾分类;问题;改进措施1 引言中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
于此相对应的,是仅为50%左右的城市垃圾处理率。
垃圾步步逼近城市,开始影响城市人的生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上海市突出的环境问题。
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大大超过了处理设施的处置能力。
为了应对垃圾围城的危机,2011年上海市政府将全市1000个小区列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解决垃圾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垃圾分类回收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环保的方法。
同时,垃圾分类收集是实施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是合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这一点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证明。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被列入上海市政府2012年11项实事工程之一,并纳入“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垃圾分类推广亟不可待,其有效推广取决于政府、市民及有识之士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重视及推动程度。
因此,探索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
2 上海市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2.1 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根据团队的社会实践实地调查,生活家庭垃圾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残渣,约占31%,其次是包装袋以及包装盒等干垃圾,占23%左右,调查结果最少的是诸如废旧电池以及电子类垃圾产品,占7%。
餐厨垃圾占全部生活垃圾的很大比例,但其含水量大,热值偏低,并不适合焚烧;如果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则容易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面临着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上海市政府于近年来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首先,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政府还在社区、学校、单位等地方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点,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其次,上海市政府加强了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
在城市各个区域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包括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回收箱。
政府还投入资金更新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处理效率和环保水平。
同时,上海市政府加强了对垃圾分类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了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举报和处理机制,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市民对垃圾分类政策的遵守度。
政府还加强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绩效评价,激励他们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最后,上海市政府加强了对垃圾分类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定期发布垃圾分类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众展示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果和问题,接受社会监督和建议。
政府还组织了垃圾分类经验交流会和专家研讨会,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不断完善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总的来说,上海市政府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上海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垃圾分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上海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_摘编_
二、其他调查发现
居民个人,户内分类作为垃圾分类工 三项因素如图6所示,分别是:居民
1. 61~69岁的居民是目前生活
垃圾分类行动的主力军
本次调查发现,生活垃圾分类
行动的参与度受年龄影响颇大(见图
5)。在处于61~69岁年龄层次的受访
人群中,有一半表示参与了“绿色账
户”行动,有41.8%表示每次都会在
试点小区使用四分类垃圾桶,而非试
点小区中这一比例仅为2.0%。在试点
小区中,31.8%的垃圾收集设施为二
分类,其中仍有7.7%的小区没有垃圾
分类收集设施。从图3可以看出,尽管
试点小区在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上总
体优于非试点小区,却仍有短板和推
试点小区的优势也体现在垃圾投放环 节,有23.6%的试点小区受访者表示 每次都会自觉分类投放垃圾,这一比 例在非试点小区仅为3.6%(见图2)。
家里事先进行垃圾分类,且有38.7%
能做到根据小区垃圾回收设施规范
投放。而处在18~25岁的群体在这三
方面综合表现比较靠后。
本次调查有35.1%的样本来自受
访小区中的租客,其中26~35岁的租 客比例高达88.5%。各项数据表明,
图6 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氛围情况对比
August 2018 43 SHANGHAI QUALITY
称《实施方案》)。 为深入了解上海市居民生活垃
圾分类执行情况,推动垃圾分类工 作,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于2018 年5~6月开展了本次调查。本次调查 以问卷调查为主,覆盖全市16个区, 涉及51个试点小区。通过实地拦截和 “品验100”在线调研平台收集有效
问卷共计3603份,其中有2164份来 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889份来 自非试点小区。
垃圾分类上海如何实施方案
垃圾分类上海如何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在上海的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环保举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实施。
上海作为中国的大都市,也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那么,垃圾分类在上海是如何实施的呢?首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了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分类标准和处罚措施。
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居民应当将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和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投放。
对于不按要求分类投放的,将面临相应的罚款。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其次,上海市政府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学校、社区、企业等各个单位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另外,上海市政府还加大了对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在城市各个角落,设置了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分类投放点,方便居民进行分类投放。
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和回收站,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专门处理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上海市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通过设立垃圾分类奖励基金、推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方式,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同时,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评比和考核,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综上所述,上海市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开展宣传教育、加大设施建设和投入以及采取激励措施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也为城市垃圾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信在上海市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工作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报告汇编(12篇)
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报告汇编(12篇)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比以前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处理的方式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下面是12篇报告汇编,报道不同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一、上海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三个月成效显著自今年7月起,上海市一直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截至10月底,全市有超过180万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报告显示,由于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支持,上海市各个区县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北京市九个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北京市九个区与政府合作,开展了三年的垃圾分类试点项目,目的是为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概念,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报告显示,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居民们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三、南京市“垃圾即资源”理念得到广泛推广南京市近年来开展了多项社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倡导“垃圾即资源”的思想,推广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
该报告认为,南京市开展的“垃圾即资源”理念已得到广泛推广,居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四、杭州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向社区推广杭州市从2018年开始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报告显示,杭州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向社区推广的做法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五、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依靠社区居委会开展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依靠社区居委会开展,每个社区居民小组都设有垃圾分类员,为居民提供英语垃圾分类知识和指导。
报告指出,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合作基础之上。
六、长沙市智能垃圾分类箱更加普及长沙市智能垃圾分类箱已经开始普及,这些智能垃圾分类箱都配备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帮助居民完成分类任务。
报告显示,智能垃圾分类箱的使用可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七、深圳市垃圾分类工作引入EPR机制深圳市引入了EPR机制,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可持续性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介绍与经验分享甘晓明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9年9月目录01|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02|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03|相关经验分享01|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一、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1、《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1月31日通过,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上海成为强制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2、《关于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于2019年2月18日印发。
《实施意见》全面贯彻《条例》内容,抓紧抓实办好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建成以法治为基础的上海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全面展现“生活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1、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覆盖格局基本成型。
全市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2、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8000个、中转站170座。
3、《条例》贯彻实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举办垃圾分类及《条例》普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系列活动,即:成立10支志愿者队伍,举办100场宣传活动,覆盖约5800个居(村)委,发放800余万份宣传海报及资料,人人知晓、普遍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三、全面完善制度环境1、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市级统筹、区级组织、街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体系。
将生活垃圾管理纳入专项督查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推进基层建设。
形成社区党组织、居委、物业、业委的“四位一体”合力抓实四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特别是落实街镇联办及居(村)委每1—2周的垃圾分类工作分析评价制度,坚持“典型引路”,加快复制推广。
3、完善制度配套。
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牵头制订《条例》配套制度清单,指导、督促市相关部门在2019年6月1日前制(修)订一批配套文件,与《条例》同步施行。
四、全面推进全程体系建设1、推进全面覆盖。
将全市70%以上的源头实效比例要求分解到“进居住区、进单位”等具体项目。
全面落实居住区分类垃圾箱房和分类投放点改造1.7万余个。
积极对接上海市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镇、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相应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区、街镇、小区、村、单位、校园等创建指标体系中的比重。
2、加快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推动“两网融合”体系建设。
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8000个、中转站170座。
二是提升分类收运能力。
完成规范的湿垃圾车辆配置900余辆,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17辆,干垃圾车辆标识全面规范。
三是提高分类中转能力。
加强中转环节分类标识的规范性检查,优化全程分类体系对市民的科普教育作用。
3、提高处理能力。
一是坚持高标准,加快项目落地。
二是落实末端设施严格监管。
对照当前国际、国内和本市现行最严标准,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公众开放和公众参与制度,通过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公共治理体系,提高设施运营水平、提升群众接受度,逐步化解邻避效应的矛盾。
五、全面营造全面参与的社会氛围1、推动源头减量。
一是推动旅馆、餐饮行业限制或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二是加强对在本市经营的快递业指导,提高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率。
三是加大净菜上市在标准化菜场和生鲜超市、大型超市等场所的推进力度。
四是排摸本市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现状,落实新建和已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场的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套工作。
2、强化执法监督。
一是严格行业监督。
依托垃圾分类全程信息化系统,规范收集运输行为,杜绝混装混运现象。
二是鼓励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作用,组织社区居民、新闻媒体对物业分类驳运、环卫分类收运开展检查。
三是开展系列执法行动。
严格落实执法责任,重点针对收集容器配置、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提高监管执法实效。
3、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组织开展《条例》培训,采取分类分级培训。
二是实施《条例》宣传“五个一”工程。
三是开展垃圾分类社会动员。
组织开展垃圾立法宣传“进社区、进村宅、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系列活动。
四是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的作用。
主动牵头基层党组织、居委、业委、物业、志愿者形成“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全面优化政策保障1、完善配套政策。
发挥好湿垃圾资源化设施建设资金补贴政策激励作用,对于按时开工的项目,给予补贴资金的50%,对于建设进展滞后,且2020年未能投入运营的,取消剩余补贴资金。
继续研究落实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投资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奖惩的效果。
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循环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2、畅通产品出路。
在试行《绿化用有机基质的生活垃圾原料控制要求(试行)》《生活垃圾好氧处置产品质量要求(试行)》的基础上,落实大幅减少农田化肥用量的要求,做好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作为有机肥的可行性研究。
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湿垃圾资源化产品用于本市绿地林地土壤改良的补贴政策,打通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出路。
3、创新经济激励。
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引逼。
研究制定“湿垃圾不收费,干垃圾合计成本收费”,即达到符合质量标准且进入市属设施的湿垃圾不收费、湿垃圾质量数量未达标且干垃圾超量区域加倍收费的垃圾费结算制度,倒逼各区强化源头分类实效。
02|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一、分类收运体系日渐完善1、设施规范改造有力推进上海市居住区分类投放点改造完成约2万个,其中,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崇明、奉贤6个区已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全市60%垃圾投放点完成容器、标识、收运体系规范配套。
更新完善全市道路废物箱标识约4万余只,逐步加贴分类宣传标语,营造街头宣传氛围。
2、中转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截至8月底,全市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1092辆、干垃圾车3197辆、有害垃圾车80辆以及可回收物回收车154辆。
3、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逐步建立截至8月底,已建成可回收物服务点9609个、中转站144个、集散场8个。
二、处置设施建设能力显现目前上海市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8座,其中,焚烧厂9座(13300吨/日),填埋场5座(15350吨/日),大型湿垃圾处理设施4座,中小型就地就近湿垃圾处理设施。
截至目前,湿垃圾项目6座已开工,焚烧/填埋项目5个已开工;其余宝山湿垃圾、奉贤焚烧二期、浦东海滨焚烧、宝山焚烧等项目仍在加快推进中。
三、《条例》配套制度稳步推进序号文件名称进展情况序号文件名称进展情况序号文件名称进展情况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规范》已公布7《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已公布13《餐饮服务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目录》文件审签程序2《分类目录及投放要求》已公布8《社会监督员制度》已公布14《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置标准》文件审签程序3《生活垃圾设施专项规划》已公布9《不符合分类标准生活垃圾拒收操作规程》已公布15《大件垃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4《可回收物回收体系规划实施方案》已公布10《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文件审签程序16《快递业绿色包装标准》征求意见5《可回收物目录》已公布11《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制度》文件审签程序17《湿垃圾资源化产品用于农业标准》起草阶段6《收集设施配置标准》已公布12《公共机构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目录》文件审签程序18《循环经济扶持政策》起草阶段四、社会宣传动员全面铺开1、组建《条例》宣讲师队伍市绿化市容、城管执法系统成立《条例》宣讲团,团市委、市妇联组建《条例》及分类知识宣讲志愿者队伍;长宁、杨浦、黄浦、徐汇、虹口、普陀、闵行、奉贤、青浦、松江等区成立宣讲团;新江湾城等20余个街镇成立社区宣讲团,全市宣讲师达到1200余名。
2、全面开展《条例》分类分级培训通过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网络直播、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举办《条例》集中培训近4000余场,培训超过30万人次;市党员干部现代远教平台“垃圾条例及分类知识”网课点播次数超过1.5万次。
3、社会动员有声有色电视、广播、报纸等主要媒体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公益广告、视频,一季度正面宣传报道1100余篇(次);《新闻透视》《市民与社会》《法眼看天下》等栏目播出专题节目;各市级机构,分别或联合开展各类大型社会宣传动员活动20场,现场参与人次约5000人,辐射人数50余万人;将生活垃圾分类查询功能入驻“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方便市民查询;开展入户宣传500余万户次,发放宣传资料682万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8800余场。
五、垃圾分类阶段性成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数据分析,《条例》实施以来,干垃圾中混装的湿垃圾含量降低,焚烧炉燃烧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
上海的干垃圾热值在2018年达到2300 kcal/kg以上,在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分类干垃圾的热值已超过3100 kcal/kg。
上海进入末端的干垃圾量发生明显变化,干垃圾处置低于1700吨/日,比2018年底减少了21%。
上海市分类湿垃圾(厨余)分类纯度高于90%,湿垃圾中的纸类、橡塑类、纺织类等主要杂质明显降低。
原有湿垃圾预处理工艺可以简化,资源化处理更具可行性。
03|相关经验分享一、关于湿垃圾收集、运输和资源化处理1、预判湿垃圾分出数量需要对湿垃圾分出数量的急剧增加作好充分准备。
强制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后,可预计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高涨、效果显著。
(关注湿垃圾投放桶在减少臭味散发、方便破袋、增加承重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改进湿垃圾运输车辆防跑冒滴漏。
)2、作好顶层设计在加强分类指导过程中,在满足分出量要求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分出质量考核,进一步提升湿垃圾分类质量。
加快完善菜场湿垃圾分流处理、就地政策,加快推进净菜上市力度,尽可能实现源头减量。
一、关于湿垃圾收集、运输和资源化处理3、加快湿垃圾能力建设,作好应急处理规划进一步加强集中设施能力建设,保证已有处理设施能力全量运行;加快规划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对有条件实施技改的湿垃圾等就近处理小型化设施尽快启动异味和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加快大型农贸市场等场所设置就湿垃圾处理设备;加快规划建设湿垃圾应急处理设施。
4、加快打通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出路加快出台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标准,包括湿垃圾资源化产物应用于公共绿地、公益林地土壤改良的产品标准和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产品标准。
一、关于湿垃圾收集、运输和资源化处理5、重点关注湿垃圾处理技术建立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湿垃圾就地就近处理设施设备的环保检查标准,并做好相关指导工作,防止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和“一刀切”式的执法,确保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