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道结合
语文教学中文道结合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文以载道,道在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载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渗透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教书育人。
一、充分挖掘教材,确定渗透重点。
德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百篇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首先取决于对教材德育因素把握的准确与否,这包括三个方面:1.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应该从教材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
如《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赞颂的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教育学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趵突泉》《迷人的张家界》描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介绍了美丽而脆弱的地球,就借此教育学生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2.把握教材德育内容要准确。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准确地把握德育内容。
如教学《草原》一课,如果只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就没有把握准确课文的德育内容;如果进而启发学生,作者在描写草原美景的同时,又写出了内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这样,课文的德育内容就把握得比较准确、全面了。
3.引导学生的认识要准确。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表面、简单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准确地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老班长为什么不让小梁帮忙挖野菜,找蚯蚓呢?如果老班长平时也喝点儿鱼汤,吃点儿野菜,就不会牺牲在水塘边了,可是他为什么不这样做昵?”这时老师就需要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当时条件的恶劣和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把学生从认识的偏差中拉回来,在加深认识中受到教育。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1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工具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
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
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_3863
当然,这不免使人担心会不会削弱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其实各科教学都担负有这种任 务,语文教学的特别之处并不是因为语言文字及其他语文知识本身包含有多少丰富的政治思想内容,而是在于 范文的内容。语文教学的德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主要不是靠教师灌输的,而是靠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 工具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去读,去感受,去体验,去思索,从而受到感染、熏陶和启发。如果不能象叶圣陶所 说的“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任何单方面的说教,都是无济于事的,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当 然,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放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责任,恰恰相 反。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第2版,第230页)里说得好:“语言是思维的一种 工具,是和思维密切联系着的。语言获得发展时,儿童的思维和智能就推进到更高的水平。所以,语言的发展 标志着儿童智能的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主要是用书面文字保留下来的。掌握了书面语言就可以打破时空 限制,接受和传递人类的知识经验;这样,书面语言就成为学习和认识的工具。所以,学生掌握书面语言后, 接受知识的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不仅丰富了心理内容,提高了认识能力,而且也有利于陶冶感情,培养 品德,发展个性。总之,在促进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上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教师德育论文最新8篇
教师德育论文最新8篇教师德育论文篇一一、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
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
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
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
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应正确贯彻文道统一原则论文
语文教学应正确贯彻文道统一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它反映了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只有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其中尤以在对待“文”与“道”的关系上,专家学者多有探讨,且有成说。
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正确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
“文道统一”原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文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二是指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是统一进行的。
其实,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也是语文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这两层意思是相互联系的。
“文道统一”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人对文道关系就有过较明确的认识。
他们提倡“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必须表达一定的思想观点;强调思想观点要通过鲜明的语言来表达,“道”与“文”是不可分割的,任何把“道”与“文”分割开来的做法既不符合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不可分割的客观实际,也不符合培养读写能力的教学实际。
更何况,我们现阶段(新时期)的教育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两者协调一致。
历史上也曾有过“文”与“道”完全割裂带来的惨剧。
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断章取义,硬把它和政治挂上钩,并“夸大其义”大兴文字狱,致使文学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道关系的认识上反复较多,时而重道,时而重文;或以道代文,或以文代道。
这些都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对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
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说得明白点,中学语文教学应像中国的中医、气功、太极八卦一样,需讲究慢功夫,倡导“滋润”。
“滋润”就是按照汉语表述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努力从语言的整体感受和形象意义的领悟人手,通过阅读习惯的长期培养和阅读实践的坚持进行,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进而形成思想、文化、人格、情操和审美底蕴,形成自然流畅而非外在强加的表述方式和手段,从而实现有效接受,理解语言信息并运用恰当方式表情达意的目的。
韩愈,议论文
韩愈,议论⽂篇⼀:作⽂素材--韩愈韩愈简介韩愈位列唐宋⼋⼤家之⾸唐宋⼋⼤家是指唐宋两代⼋散⽂⼤家的并称。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曾巩。
他们⼋个在古⽂运动中贡献最⼤.最初有明朝的朱右著《⼋先⽣⽂集》。
因我国明代选家茅坤辑录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家⽂钞》,⽽因之得名,并由于该选本的⼴泛流传⽽名声远播。
他三岁⽽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博⼠,累官⾄太⼦右庶⼦。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
他以儒家正统⾃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相信天命⿁神;他盛赞孟⼦辟排杨朱、墨⼦,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主张孔墨相⽤;他提倡宗孔⽒,贵王道,贱霸道;⽽⼜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王集团的改⾰,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王的主张并⽆⼆致。
这些复杂⽭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唐代散⽂学兼诗⼈。
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
累官⾄吏部侍郎。
他和柳宗元都是古⽂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提供学习古⽂,⼜为了宣传古道⽽写作古⽂。
他对古⽅创作的要求是,“必出⼊于仁义、“⽂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
因忠于古⽂,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郎⽂》、《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
在诗歌⽅⾯,他推崇陈⼦昂、李⽩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物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文道统一”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小学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凭借语文教材进行的。
一篇篇课文既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
语言是形式,思想是内容,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语言,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当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之后,反过来又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提倡采取“有机渗透式”的方法来进行,废止采取“穿靴戴帽式”的方法来进行。
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辨证统一。
即所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
文道统一,是我们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文”与“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密切联系,但又不能替代。
语文学科的特点及“道”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硬灌,不能贴标签式,不能注入,必须进行有机地“渗透”。
唯此“渗透”,才可使“传道”与“授业”携手并进,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
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呢?一、通过让学生品词析句,体会和感知语言文字,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众所周知,每一篇文章,其内在的思想内容寓于字里行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能立足于文,以文载道,披情入文,文道兼收,两者不可偏颇。
也就是说,每一篇文章,都贯穿着作者的思想,渗透着作者的观点,倾注着作者的感情。
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这一切更集中、更突出的是蕴含在文章的一些字、词、句、段中。
这些关键的字、词、句、段就是“文”与“道”的联系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联系点,让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入手,引导学生反复地琢磨、品味、赏析和感知这些语言文字,使文道有机地进行渗透和统一。
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
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教育科研论文的构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在长期的写作实践和学术交流中,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趋向规范化,形成了一个大体一致的模式。
通常包括标题、作者署名、内容摘要、关键词、绪论、本论、结论、附注(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一)标题科研论文的标题,也叫题目。
它是科研论文的眼睛,它要求用新鲜、醒目、准确、简洁而有概括性的词句,表达出文章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理论观点。
一般来说,它可分别标示以下几点:一是论文的中心论点。
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语文教学必须做到文道结合》。
二是论文的内容范围。
如《论权威》、《邓小平教育思想特征探微》、《简析普通话教学常见的发音错误与纠正方法》。
三是论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如《如何营造和创设一个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如何提高语文中考应试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科研论文的标题,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标题应与中文标题相吻合。
除正标题外,还有个副标题。
副标题对正标题起补充、解释或限制作用。
例如:《一项具有光明前景的科研课题——广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管理实验总结报告》(二)作者署名文章署名是作者文责自负和拥有版权的标志。
作者应当是在选定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在具体的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稿等方面对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
署名次序按对文章的贡献大小排列。
作者姓名写在标题下正中位置。
可用本名,也可用笔名。
用笔名向出版社或报刊投稿时,须向编辑同志说明,并写出本名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并且可预防今后发生著作权之争。
(三)摘要摘要,也有人称为提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诠释或评论的简短陈述。
换句话说,就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加以介绍。
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在没有阅读全文之前,看了摘要就可掌握论文的要点,也可以为文摘、索引、出版物转载时提供方便。
撰写摘要需要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必须做到:(1)文字简短、精练,一般为二三百字为宜;(2)内容全面,要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如研究目的、主要观点、研究的角度、方法及其意义等,作出全面、概括的介绍;(3)重点突出,要把论文中表述的新发现、新成果和最有特点、最能引人注目的东西用凝练的语言介绍出来;(4)要采用第三人称表达方式。
注重培育学生情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论文]
注重培育学生情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摘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育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笔者探索出培育学生情感三种方法是:一、在情境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二、在文学感悟中,陶冶学生的情感;三、在开放的空间中,释放学生的情感。
当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学生的情感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语文课必将会成为学生神往的殿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育情感激发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049-02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充斥着浓厚的工具色彩,学生的情感培育常被语文教学工作者忽略,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严重地情感流失,使语文教学苍白无力。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怎样培育学生情感呢?本人从事语文教学的十几年中,获得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情境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接受、喜欢、热爱语文学科,那整个语文学习的水平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努力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升华中获得水到渠成、挥之不去的稳定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与生活气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地加以利用和发挥,在自然而又生动、有趣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情感的培养和教育。
首先,教师自身应当有浓厚的情感投入。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教师的情感是一股“乍起”的风,能“吹破一池春水”,让学生体验到具体、真切的情感,能“披文以入情”;教师的情感是催化剂,可以使学生情感迅速升温,产生火花,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可以使课堂教学进入五彩纷呈的艺术境界。
语文课堂应做到文道兼顾论文
语文课堂应做到文道兼顾摘要:如何将学生从现实世界带入文学世界,然后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课题。
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的正是此理。
只有努力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适时地与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方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使生活充满阳光和乐趣。
关键词:生物知识贴近生活融入农业生活经验回归生活“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大语文观也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
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
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文”“道”兼顾。
“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
”我常常对学生说这么一句话:对语文学科充满情趣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
如何将学生从身边的现实世界带入文学世界,然后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语文课必须承担的课题,只有努力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适时地与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方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价值,使课堂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使生活充满阳光和乐趣。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文道兼顾呢?一、凸显人文关怀所谓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
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
总之,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人文关怀。
曾记得听过一堂公开课《司马光》,教师正在讲课,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课堂上一片哗然,授课老师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其实那个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老师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老师无意间忽略了呀!我教的是低年级语文,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将他们的无意注意调解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
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摘要] “文”和“道”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形态各异。
本文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同一,以此促进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关键词] “文”;“道”;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一般来说就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我们主要是以“文”为主体,而”文”又总是和“道”关联在一起;并且,作为缘起于母语的语文来说,学“文”必然是和得“道”——情意、思想、精神、境界等紧密相关,所以,对语文教学来说,“文”和“道”是最核心的两个范畴。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文与道的关系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直接显现。
虽然孔子对“文”、“质”关系的表述就给了我们较好的启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11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另一角度也显示了二者的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文、道关系的表现却形态各异。
下面分别展示文、道关系的四重境地,以此促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文、道关系,从而能真切地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意。
文以载道我们一般认为,世界是先于“我”而存在的,真理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人是通过认识的方式而明知世界及自我的,而语言就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真理的手段。
我们一般认为是先有物,然后再给它命名;或者我们的任何表达都是对某个事先就存在在那儿的东西的言说,语言就是给某物贴上一个标签、冠上一个名称而已,它的功能与其他人工符号一样,都只是传送现成的观念。
我们一般认为,语言本身不产成内容思想,语言的意义只在于表征语言之外的现成东西,不管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
对于我们来说,语言虽然是重要的,但无论如何它只是一种工具,还有比它更重要、更主导的——道(情意思想、品质精神等)。
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作者:施伟萍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06期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
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高职阶段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重要成长阶段,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学生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而进入高职的学生往往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容易迁移,比较喜欢网络游戏。
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如何做事。
所以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各个学科教学去渗透。
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错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关系密切,古代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与今天高职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一、德育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情商指数、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理解宽容的态度、乐观开朗的情绪、直面挫折的勇气等都是各行业对人才招聘的基本要求。
五年制高职是初中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跨越从未成年至成年的阶段。
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这是语文教师的神圣天职。
语文教学中的一篇篇课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精神的追求,对文化的思考,都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特别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会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语文教学通常采用阅读欣赏、情景创设、角色体验、课外实践等形式去感受优秀的文化氛围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德育教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新课标规定了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可以说都与德育分不开,都是德育。
而语文有其特点,“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此中之“道”就是指思想内容,既“德”的内容,文章的语言和思想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语文教学自然要重视文道关系的处理。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一、注重双向研究,渗透思想教育。
处理好文道关系,需从“文”与“道”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文”的教学是语文课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离开对语言的理解,则道无所悟;“道”的教育是学生探索文中思想内容,形成正确观念的过程,学文不悟道,语文教学成为单纯的说文解字,则文无所归。
因此,二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于语文教学过程,文道结合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思想。
文道双方内在个性决定其结合的方法是渗透。
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的道既不能简单等同于文章的思想性,也绝非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指语文教材所固有的和依据材料的指向而产生的可及的思想教育目标。
另一方面,文以载道,文以传情又通俗的语言文字体现其工具性和情感性。
所以,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外加的,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渗透,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润物无声为特点。
二、选准渗透途径,不失语文特色。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结合,途径多样,不离“语言文字”这一根本点,方能体现语文特色。
单纯强调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之外,将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片面重视语文知识技能训练,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都有失偏颇。
小学德育论文10篇
小学德育论文10篇【篇一】“德”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话题。
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所特有的思想性、语言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助力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德。
那么,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呢?一、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不包含意义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字有字意,词有词意,句有句意。
一篇好的文章有具体充实的内容、深刻明确的道理、流利顺畅的行文和充沛饱满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内容都是教育学家在仔细的审核评价之后确定下来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性。
字、词中的德育因素。
有些字词本身就具有品德教育的意义,如“孝”,孝字可组词为孝顺。
“孝”本身就有孝顺的意思。
孝顺现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晋代袁宏在《后汉纪・安帝纪上》写到:“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由此可见孝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年纪尚小的人的品质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还有“谦”字,谦字意为:虚心,不自满。
人们常用“谦谦君子”来形容那些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人。
方孝孺也说过:“虚已者进德之基。
”由此可见“谦”是对人性的一种赞美。
本身具有教育意义的字词还有:“学习”、“友爱”、“信”、“诺”、“恕”、“仁”、“忠”等。
虽然表现美德的字有很多,但更多的字的本意并不具有德育的意义。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另辟蹊径地去找寻字词中的德育因素。
比如在课文中最常见到的“的”字,“的”只是一个助词,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字的书写和字形上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的”是由“白”和“勺”组成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白”和“勺”在组成“的”字之后都变“瘦”了。
他们只有变瘦了才能组合在一起,成为“的”字。
德育论文1000字范文(通用4篇)
德育论文1000字范文(通用4篇)【篇一】1000字[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
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德育、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指在教育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
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回归德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
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
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
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文品议论文
文品议论文文品议论文1理想是什么?一本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词典上说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纪伯伦说让你的理想高于你的才干,你的今天有可能超过最昨天,你的明天才有可能超过今天。
泰戈尔说天地万物都在追求自身的独一无二的完美。
班廷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荷马说一个最困苦、最微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可无所畏惧。
不要以为我在搜集、堆砌名言警句,这是我读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以前看过的关于理想的名言,顿时如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我脑际飞旋。
提到流沙河,我们知道他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我读过他写的Y先生语录,幽默之中含着令人心痛的记忆。
他娴熟于正话反说直话曲说庄话谐说,因此__之中总是弥散着一股不同凡俗的怪异之趣。
但这首《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却读来庄重深沉,只是一以贯之仍然钟情于传统诗的形式节奏之美与音韵平仄之谐,讲求诗句的流畅易懂朗朗上口。
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人生意义,强调人生一定要有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对于理想作者作了独到而深刻的思考。
如理想有时代性有层次性,“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而又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诗人所推崇的是崇高的社会理想,绝不是什么黄金梦,所以“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所获得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种种个人利益。
柳开论文:柳开 古文先驱 儒学张扬 文学实绩 文道影响
柳开论文:柳开文学与思想研究【中文摘要】本论文以柳开古文与儒道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柳开“古文先驱”地位的认识和探讨、对儒学张扬到何种程度及柳开文学创作的实绩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柳开的文学与思想。
第一部分从柳开古文作品出发,基于历代文人学者对柳开所作的不同评价和定位,结合柳开对以韩愈为主的儒道和文学思想的继承来全面客观地论述柳开的古文,并对其“古文先驱”的定位予以分析和探讨,指出柳开在宋初首倡古文、力矫时弊之功,但重道轻文,过分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柳开的儒学,柳开对儒学的张扬以传承圣人之道为主导,但仅仅停留在对前圣先贤思想理论的复述上,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传道自任,对张扬儒学、重建道统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评述柳开的文学实绩和他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于对文本的全面研究和理论评析。
从“理”、“用”、“情”三个方面分析柳开诗文的多样性,并对从韩愈到欧阳修的文道传承予以梳理,认为柳开虽然“重道轻文”,多言道德教化,但其思想和创作在宋初古文发展史上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英文摘要】This thesis opens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Confucian by Liu Kai, said that the thought for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opens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pioneer, separately from Liu Kai. The status understanding and the discussion, makes widely known what kindof degree and Liu Kai’s Confucianism opens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affects, frome three aspects to elaborate Liu Kai’s literature and the thought.The first part embarks in all from Liu Kai’s documents, based on the ancient...【关键词】柳开古文先驱儒学张扬文学实绩文道影响【英文关键词】Liu Kai Classical pioneer Confucianism publicize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terary and Daoism influence 【目录】柳开文学与思想研究摘要4-5Abstract5目录6-7绪论7-11第一章“古文先驱”地位的认识与探讨11-241.1 柳开之古文11-161.2 柳开古文之体例与渊源16-191.3 柳开古文之批评19-24第二章柳开对儒学的张扬24-382.1 柳开之儒学观24-292.2 柳开之人生观29-332.3 柳开之文法观33-38第三章柳开的文学实绩与影响38-543.1 柳开古文之多样性38-443.2 柳开诗歌之风格44-483.3 柳开文道观之作用与影响48-54结语54-55参考文献55-57致谢57。
什么样的论文容易发表成功
什么样的论文容易发表成功什么样的论文容易发表成功(一)喜欢态度诚实的论文学术,以诚为本,不抄袭,不剽窃,不虚假。
诚实,是人的优良品质。
学术态度诚实是论文品1勇于探索,不迷信,不盲从,不为尊者讳。
论文内容真实,还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不偷,不装。
2、形式规范。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论文形式符合体例;语言文字运用正确。
(三)喜欢有个性的论文有个性论文一般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内容有新意、有感情;2、论述有层次、有分析、有逻辑,富于思辨性。
任何学术论文都要有个性化的思路,有鲜明的逻辑性和严密的论证过程,都要经得起论辩,不经过个性化论证的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研究生论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思辨性,缺少分析推导过程,逻辑性比较弱,经常花很大的篇幅去综述一些说了等于没有说的ABC一类东西,常见的毛病是概念化、公文化、教材化、讲义化,中心不集中、3要有所创新,密的科学论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也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专业性是指论文从题目、选材到文字表达,都要具有某一学科、专业的特色,要摸透"行情",用"行话",如图书馆学的论文常常要运用款目、标注、二次文献、情报检索语言等专业词汇。
学术论文不必人人都看懂。
好的学术论文是独创性、科学性、专业性高度的统一和结合。
很多医生或科研工作者的论文不是创新点不够,而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文章的意义。
归根结底,主要是对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不了解,一篇论文应该包含:标题、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论、讨论、致谢、。
议论文道理论据摘抄
议论文道理论据摘抄人生因追求而富有竹笋因追求灿烂的阳光,破土茁壮地成长;雄鹰因追求广阔的天空,开始勇敢地飞翔;蝶蛹因追求明媚的春光,破茧成蝶翩翩起舞:万物都有各自的追求。
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类更是如此,人生因追求而富有。
追求,让自己的经历富有。
他从小就想跳到美丽的月亮上,这成为了他的梦想,让他为此不断努力。
终于他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因为有了追求,他充满了动力,让自己不断向目标前进,并最终开阔了眼界,有了与别人都不同寻常的经历。
他的人生经历也因追求而变得富有。
追求,让自己的精神富有。
陶渊明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成为了一代田园诗人;李白不屑官场的黑暗,崇尚一身正气,尽管有时生活不如人意,却能高喊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成为一代诗仙;范仲淹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追求,或许人生有些不得志,却因此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让他们携着理想更执着地前进,让他们的精神更加富有。
他们的精神让世人无限景仰,更激励了许多有志气的青年奋发图强。
追求让精神富有,更让人生辉煌。
那些没有追求的人,人生便不充实,时常碌碌无为。
爱迪生是个很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项项发明令人称赞,但他暮年时,沉浸在自己原来的发明中而骄傲,失去了原来对新创造的追求,再无新的发明,令人感到遗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文道结合”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到文(即语文能力培养)道(即思想教育)结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运用情绪感染法、情境陶冶法、哲理欣赏法、人格感化法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情绪感染法
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倾注情感,以情感人。
这就是要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
“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是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德育、美育的主要途径。
如教材里展示了:《最后一课》中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之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报国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风筝》中洋溢着鲁迅先生浓浓的手足同胞之情;散文《散步》尽管题材极其平凡,但意蕴却十分丰富,让人领悟到人性的至善至美;
《皇帝的新装》中作者对皇帝的腐朽、愚蠢、虚伪自私的讽刺之情,对天真可爱小孩的赞美之情;《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对社会主义祖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讴歌之情;《斑羚飞渡》中斑羚们的种群情等等。
可以说,文本、素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海洋。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有一种“春风化雨”的感觉,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二、情境陶冶法
创设情境交融的课堂环境,以境育人。
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哲理欣赏法
美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以期达到以理“服”人的境界与效果,也就是说要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
在课改多年的今天,语文教学及教材更加注重语言文字中人文的感染熏陶,因此“理不可以直指也,故那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那事以寓情。
”(清代散文家刘大槐《论文偶论》)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诗情画意之中的。
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阐述的哲理,是题旨所在,但它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出来的,作者变替“楼”作“记”为由“楼”发“记”,把画意、诗情凝聚于哲理之中,以小见大,以洞庭一湖扩展到天下国家,从狭隘感情提升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
四、人格感化法
向学生们展示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发挥其榜样的激励作用。
无论是记实性叙事写人作品中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还是像小说、童话等虚构作品中典型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们作为作者倾力“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应该具有很好的正反品德示范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而我们语文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这两大重任。
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又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资料:《新课标语文教学标准》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