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注意 1、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
用减弱。 2、服药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助汗出,以遍身微
汗为佳。 3、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的发挥。 4、表邪未尽,出现里证,可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
双解。 5、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
肿,吐泻失水等,不宜用解表剂。
❖ 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 表散寒。用麻黄汤:
❖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 克,1剂
❖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
痹证 杨某,男,60岁,1980年4月20日初诊,腰痛, 左腿痛三月,三月前因风雨外行,回家后腰痛, 左腿痛渐渐加重,渐至卧床不起,疼痛剧烈, 感寒尤甚。西医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 神经痛。刻诊:左腿痛剧不可屈伸,畏寒, 患肢以棉被裹之,四末欠温,脉弦,舌苔白.
❖ 此乃风寒之邪客分肉之间,即太阳之经证, ❖ 虽然客之日久,仍未传他经, ❖ 仍宜麻黄汤: ❖ 麻黄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附子10
克, 三剂。 ❖ 服已全身感温暖,疼痛十去其七、八。 ❖ 能持杖行走,随症调理月余而
(急性结膜炎) 张某某,女,47岁。1983年4月1日来诊。于2日前, 突患“急性结膜炎”而来诊治。刻见双目红赤而黯, 微痒不灼痛,脸浮面苍,微发寒热,口和不渴, 头昏胀,二便自调。现其舌正苔滑,切其脉缓而滑。
故致音哑,所谓“金实不鸣”也。 故以麻黄汤宣通肺气开散“金实”,俟邪气外解, 则会厌动利,音声能发。
桂 枝 汤《伤寒论》
方歌: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
趣记:贵嫂炒姜枣
对照:桂芍草姜枣
用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 时许,遍身折折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 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 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 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 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 臭恶等物。
《伤寒论》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具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之功,为治疗太阳中风 之主方。 “中风”具有广泛之意,荨麻诊病因在“风”, 风善行数变。荨麻疹是外邪袭表、 营 卫不和所致。 临床中凡属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 因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所致的皮肤病, 均可用桂枝汤治疗。 本方能治疗多种皮肤病,足见仲景组方用药之妙。

二药相合,助羌活祛风止痛
清 里
佐 细辛—入少阴经

川芎—入少阳、厥阴经 散寒祛风宣痹
白芷—入阳明经
止头身疼痛
生地—泄血分之 黄芩—泄气分之热
清泄里热 并防辛温燥烈伤阴
使 甘草—调和诸药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 恶寒发热 四时风寒束表
感 风
头痛无汗
太阳经气不疏
寒 内
胸脘痞闷
有 不思饮食 气
脾胃气机不畅
发热 —卫阳浮盛,正邪交争于外(卫强)
外 感 风
汗出 恶风 卫阳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弱)
风 邪 袭
寒 头痛 —风寒外袭,太阳经气不利

表 虚
苔薄白 —病邪在表
, 营
证 脉浮缓或浮弱 —风邪袭表,营阴暗耗
卫 不
鼻鸣 —风邪外袭,肺气不宣

干呕 —肺气不宣,胃气不和
桂枝汤证病因病机示意图
卫营
卫中邪气盛
在 脉
在 脉
外中
(卫强) 卫外功能失职 不能保护营阴
汗 营阴外流 营伤(营弱)
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君 桂枝—解肌发表,
1、营卫同治, 邪正兼顾
解 肌
散在表之风寒(调卫) 2、相辅相成
发 表 , 调
臣 白芍—益阴敛营,
3、相制相成,
固外泄之营阴(调营) 散中有收,汗中
寓补,使表邪得

解,营卫调和

卫 佐 生姜—辛温助桂枝辛散表邪且和胃止呕
降复,则诸症自平。
解 表 剂
关于五味子与芍药的应用
大凡外感之证,多忌酸收之品,而兼痰嗽者尤 忌之,本方何以配用酸收之五味子与芍药?
小青龙汤证外寒引动内饮所致,外感风寒,毛
窍闭塞,本应辛温发散,但素有寒饮之人,脾

肺本虚,若以峻剂发汗,则有耗散肺气,劫阴

损津之弊,应当发散与酸收并用,气阴兼顾,

方为两全。
寒湿袭于经络、
束 于
, 兼
肢体酸楚疼痛 气血运行不畅
肌 表
有 口苦而渴 — 里有蕴热津
里 热
苔白、脉浮 —病邪在表之体征
, 里 有 蕴


君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止痹痛、利关节 为治疗风湿在表之要药。入太阳经。
发 臣 防风—长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入少阳、厥阴经。

湿
苍术—辛苦温燥、发汗除湿。入太阴经。
麻 黄 汤《伤寒论》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趣记:干妈贵姓? 对照:甘麻桂杏?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覆取微似汗,不 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恶寒 —卫阳被郁,肌表失其温煦

发热 —卫阳被郁,正邪交争
感 头痛 风 寒 身痛
太阳经气不利, 营卫运行不畅
此外,如果哮喘兼有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咳声
低微、自汗怕风等肺气虚的症状,则可以加用六君子 汤,它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组成, 有益气、健脾、平喘之功。如果有喘促日久,呼多吸 少,动则更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畏寒等肾虚 症状出现,可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它是由熟地,山 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等组成
疗可用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半夏,五味子、甘 草、干姜等药物,此方中医称为小青龙汤,能平喘散 寒;二是热喘,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等药 物治疗,此方称为麻杏石甘汤,有清热、化痰、定喘 的功效;三是痰喘.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 药物治疗,此方称二陈汤,有燥湿化痰、降气定喘之
解 效。 表 剂
滞 舌苔薄白
证 脉浮
风寒束表之体征
风 寒 外 束 内 有 气 滞
疏 风 散 寒 理 气 和 中
君 苏叶—开腠理而散风寒,兼芳香化浊、理脾胃气滞 臣 香附—理三焦之气,与苏叶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和血 佐 陈皮—理肺脾之气,化湿散滞,与香附调气和血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小 青 龙 汤《伤寒论》
恶寒发热,无汗 风寒束表,皮毛闭塞
❖ 经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 颊,至目锐眦。”“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眦。”
❖ 此风寒客于太阳目系之候,当发之。
❖ 治以麻黄汤加味:
❖ 生麻黄12克 桂枝25克 灸甘草6克 杏仁12克
❖ 细辛12克 川芎10克。
❖ 水煎服2剂后,目赤退去大半,它证亦减,4剂后病 愈。
寒闭失音 患者外感风寒,复饮冷茶,寒饮相搏,阻塞肺窍会厌,
大枣—益气滋脾,助白芍和营
使 甘草—调和诸药 与桂枝辛甘化阳实卫 与芍药酸甘化阴和营
一 汗后身痛 李某,女,26岁,1998年3月2日初诊。诉1周前因发 热、头痛、汗出、恶风,服扑感敏、泰诺等药,用 药3天,大汗后热退,但一身尽痛,头痛,恶寒,口 干,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 本例属发汗太过,营阴受损, ❖ 故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和营。方用桂枝汤加味: ❖ 桂枝9g、白芍15g、炙甘草5g、黄芪15g、 ❖ 太子参15g、生姜3片、大枣10枚,3剂。 ❖ 二诊时诸症悉除, ❖ 但诉乏力、纳差,上方加茯苓15g、白术9g, ❖ 再续3剂而愈。
❖ 治拟调和营卫,固表清热。
❖ 方用桂枝汤加青蒿、银柴胡、陈皮、糯稻根, 5剂。
❖ 药后热退,汗出减,但纳食仍少。
❖ 上方去青蒿,加太子参、炒谷麦芽,继服5剂 而愈。
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 处方为:桂枝10g,白芍10g,炙甘 草6g,生姜6g, 大枣15g。 剧痒难忍者加枳壳10g, 风团暗红加当归10g。 桂枝具有扩张毛细 血管消除水肿的药理作用, 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 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 分经论治宜变通。
羌活—入太阳经 防风—入少阳、厥阴经 苍术—入太阴经 细辛—入少阴经 白芷—入阳明经 川芎—入少阳、厥阴经
九味羌活汤



风 恶寒发热 风寒湿邪束于肌表 寒 肌表无汗 腠理密闭
寒 湿 邪
湿 邪 头痛项强
按语:本例原属外感表虚证,因服用过多解热镇 痛药而致发汗太过,损伤营阴,筋脉失养,故一 身尽痛、头痛;卫气不固,故恶风。 治疗时不可再发汗,使营阴更伤,而予桂枝汤加 味以益气和营、调和营卫。则身痛自止。
时发热自汗出 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 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曾经 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脉缓而软, 舌质淡苔白。
身体疼痛
卫阳被遏

外 咳喘,痰多而稀 表寒引动内饮,水寒
寒 束
寒 或痰饮咳喘
射肺,肺失宣降

解 内 胸痞—水停心下,阻滞气机 表 饮 干呕—水留胃中,胃气上逆
水 饮 内
剂 证 或身体疼重
水饮溢于肌肤

头面四肢浮肿
舌苔白滑,脉浮—外寒内饮之征

解 表 剂

小 青 龙 汤《伤寒论》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表 实
无汗 —腠理闭塞,营阴郁滞
证喘
风寒束表 肺气不宣
苔薄白 风寒表实证之体征
脉浮紧
发 君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发卫气之郁

解 臣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以透营分之邪

, 宣
佐 杏仁— 降肺气平喘,与麻黄伍用一宣一降,

以复肺气 之宣降

喘 使 炙甘草—缓麻桂峻烈之性,调和诸药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 则诸症可愈。
配伍特点:麻黄配伍桂枝透营达卫,解表发汗之力峻 麻黄伍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之效增 甘草调和于营卫、宣降之间。
一 伤寒表实 病案: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 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 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 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 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

痛、身痛、苔 白或黄,脉浮
等表证

痢疾初起

分类
辛温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常用药物: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 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
辛凉解表: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证 常用药物:银花、桑叶、菊花、薄荷等 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甘石汤
扶正解表: 主治:体质素虚复感外邪的表证 常用药物: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与解表药配合 代表方:败毒散、再造散、加减葳蕤汤
君 麻黄 — 宣肺气,平咳喘 桂枝 — 温阳以利内饮之化
臣 干姜、细辛 — 温肺化饮,兼助麻黄解表
佐 五味子 — 酸收敛气,以防肺气之耗散 芍药 — 和营养血,防诸药温燥而伤津 半夏 —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佐使 炙甘草 —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五味子与白芍的应用,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 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 诸药温燥辛散太过之弊。药虽八味,配伍严谨,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肾的亏损引起的,
因此,哮喘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
治其本”,标是肺,本是肾。这句话的意思是
说哮喘发作时需以治标为主,以止哮平喘;而
缓解时则要重在治本,补肾益气。如果既有实
证,又有虚证,那么治疗时,就要标本兼顾,

虚实同治。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把哮喘按病因分为三种,一是风寒哮喘,治
解 的,尺仃补肾纳气之功效。 表 剂
寒哮
证候:咳嗽气促,喉间有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形 寒无汗,面 色晦滞,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浮滑。
❖ 《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 ❖ 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 炙甘草6克 二剂 ❖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长期低热症 沈某,女,5岁,1993年10月6日初诊。患支气管肺炎
(恢复期),低热不退已1月余,体温每在37.5~38℃左右 波动。偶咳,面色黄白,动则汗出,纳差,二便可,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解表剂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 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 为解表剂。(组成+功效+主治)
解 表
立法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 扬之”;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适用范围:六淫病邪侵袭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外感风寒或感受温热病邪
恶寒发热、头

麻疹、疮疡、水肿、疟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