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陈雅

要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实验及现象,深入地研究实验,应该借助实验误差理论。在实验数据处理时,若处理不当,也会引入误差,或增大误差。因此,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应该考虑不同处理方法带来的误差影响。本文就以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基本实验──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例,来说明数据处理方法对实验误差的影响。

为处理纸带方便起见,对纸带上的一列点应标上计数号码。标注计数号码的方法因实验要求不同而异。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计数起点0要标在运动的起点。但是,在“测加速度”的实验中,通常将计数起点0选在靠近运动起点的某一清晰点上。以后各点顺序标以1,2,…,n-1,n,n+1…考虑到实验中加速度常不很大(点迹过密)、不一定要算出各点(时刻)的即时速度、读数误差的影响及数据处理简便等因素,计数点常不以各点顺序逐点标注,而是间隔几个相同数目的点子来标(通常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1所示。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常用下述公式计算法和图像法确定。

1.公式计算法

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定义来计算。设T为时间间隔,以下同。

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来计算。

如果将打出的第一点作为计数起点0,则

如果不以第一点为计数起点,那么

或者用逐差法

③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速度的关系来计算。

由于⑴、⑸都要涉及速度,要先把速度计算出来,就增加了不少计算过程,也增加了计算误差,所以一般不用这两种计算方式。

如果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打点周期为0.02s,下面就用⑵、⑶两式计算加速度值,对纸带各点测量的误差所引起的偶然误差进行分析:

第一,当用计算时,根据误差公式,有

(单位mm)⑹

决定于纸带的有效长度,通常为600mm~800mm,所以上式右边前一项

可略去不计。n决定于加速度a的大小,a值越小,n越大,越小。

第二,用计算时,根据误差公式,有

(单位mm)⑺

可见,的大小完全由的大小决定。越大,越小。

而用⑷式来计算a值产生的误差为,在T既定的情况下,比用⑶式的误差要小。而且,当用⑶式计算a后求平均值时,

这与令k=n的⑷式完全相同。

若直接用⑻式计算a值,则

(单位mm)⑼

可见,当n=1时,T最大,最小。所以可这样简捷地处理数据:尽可能选择靠近两个端点的两个清晰点,并使其包含奇数个点,将所选范围内的点分成两半,量出s1.s2,则

用⑽式可免去用⑷式计算后求平均值的计算。

根据以上分析,在“用重锤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或是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其中一种验证思想是证明重锤的运动是自由落体)中,可这样简捷的测出重力加速度值:取11个连续点,一分为二(T=0.1s),前后两段长度分别为s1.s2(单位cm),s2-s1之值就是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的实验值。

由此可见,以往教科书中强调的逐差法并非是最佳选择,最佳方法应是根据⑽式来计算。

2.图像法

①根据v-t图线,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②根据S n-t图线,直线斜率为,所以

③根据S n-n图线,直线斜率为,所以

这种方法n总是正整数,S n可以用圆规直接从纸带上“移”过来,这样可省去许多测量和计算工作。

图像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它具有简单明了、形象直观等优点。但是,由于各个v i(s i)值有一定的误差,而且,我们常常无法画出最佳直线,也不能排除测量斜率的误差,因此我们不能期望从图线值得到有关误差的定量情况,更不能期望得到精确的斜率——加速度值。因此,在用纸带测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应该用公式计算法处理数据。

当然,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图像处理数据这一方法,可以做一定的画图能力训练。但是要说明从减小误差角度出发,应优先选择公式计算法。另外,如果一定要用图像法,可以利用Excel软件图像拟合功能帮助作图,尽量提高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