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讲述了作者寄情于故都西安的秋天,展现了故都在秋的色彩中充满变幻的光影,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感觉。
本文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内涵,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作用。
同时,本文又充满了新时代的文化气息,结合生活,使阅读更加亲切自然,具体而微,因此该课来得非常得时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安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1.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底蕴;2.阅读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4.展现中国文学传统和书写功底;5.理解作者的刻画形象、描绘细节;6.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其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三、教学设计一、预备知识学生具有阅读技巧,有一定的读写能力。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色彩描绘以及生动的文学表现力;2.难点:感性认知、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本课教师示范阅读,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师可从西安市自古就是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及其作用;2.事例展示。
教师可选择一些有关故都秋景的照片、画册或者图片,让学生看图作文,从画面中感受故都秋天的灵动美;3.文学表现力。
老师可以从王维、白居易等诗人中选取几篇适合作为例证的诗歌,展开诗歌分析,使学生在领悟了细节表现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这个题材的文学特质;4.写作的技巧。
教师可以教授几个写作的技巧,如采用对仗、双句等技巧。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自评主要是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收获、学习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等;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意见;教师评价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反映规范动作、反应教学效果、指出学生短处并提出改进意见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故都的秋》。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和故乡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故都的秋》。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
(2)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情感,引发学生对《故都的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2)分组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分享各自的发现。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思想内涵。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故乡的故事,感受对故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和故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情感体验评价:通过学生分享的故事和思考,评价学生对故乡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树立。
关于故都的秋教学实录5篇
关于故都的秋教学实录5篇关于古都的秋教学实录精选篇1一、激情导入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名篇如(和学生一起列举)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欧阳修的《秋声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峻青的《秋色赋》等。
佳句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等。
这些诗句,有的描写了秋的肃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独领20世纪30年代写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散文《故都的秋》。
二、赏析文本(一)学生质疑,师生共解。
预习此文后,大家产生了一些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一些什么?要有建设性,有价值,是导学教程上找不到的。
时间有限,机会不多。
学生白程质疑:“文题是《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北京,为什么不就叫《北平的秋》?”教师把问题“踢回”给学生,学生丁月红回答:“‘故’字充满了眷念之情,且‘故都’蕴藏着深深的人文底蕴。
”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故都’的人文底蕴,与‘秋’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学生陈杰:“题目为《故都的秋》,写北国的秋,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南国的秋?”科代表刘常娥举手回答:“通过南国的秋,来反衬北国的秋的特点。
”教师“步步紧逼”:“什么特点,能具体点吗?”学生看书,回答:“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突出北国之秋的‘清’‘净’‘悲凉’。
”教师补充:“间接描写的神来之笔,意在抑此扬彼。
”学生王玲满脸困惑:“文末的一句话‘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好像读不懂。
”教师因势利导:“你想想,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王玲稍作思考:“对比、比喻。
《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通用21篇)
《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通用21篇)《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通用2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篇1素质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1、形散神聚的特点。
2、散文的一般鉴赏。
3、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二、作家、作品简介(检查预习)1、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0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0篇〕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0篇〕故都的秋教案篇1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才能和自学才能。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才能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
学生找出有关段落〕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p “破屋秋色图”。
〔出示投影片2〕〔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p 】:语。
2、讨论分析^p “街头落蕊”图。
〔出示投影片3〕〔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p 】: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p “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找出【【关键词】:^p 】: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才能目的: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p 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的: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进步学生的审美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比照、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诗歌,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想象力和感受。
2. 通过研读诗句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诵读诗歌《故都的秋》。
2. 难点: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感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美丽的秋天图片或其他相关素材进行导入,引发学生对秋天的美好印象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朗读与欣赏(15分钟)请一位学生朗读《故都的秋》,让全班跟读一遍,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可分组进行学生合作阅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深入解读和感悟,并展示给全班。
3. 讨论与交流(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解读和感悟,并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a. 作者通过哪些词语和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b. 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义?c. 为什么作者称北京为“故都”?d. 你在诗中找到了哪些与自己相似的感受或联想?4. 创作与分享(15分钟)让学生以《故都的秋》为题,自由发挥进行创作,可以是续写、改编、写自己的秋天感受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全班分享。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如何运用类似的写作技巧和手法来写自己的作品。
拓展:介绍一些其他描述秋天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和诗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故都的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尤其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发挥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是,在创作和分享环节需要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发挥,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和交流。
五、课堂延伸:1. 秋天的色彩盘点引导学生探究秋天的颜色,比如:红叶、金黄、枯黄等,指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和意象描绘秋天的色彩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1《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的《故都的秋》。
该课文内容主要是感受故都的秋天,特别是在紫禁城内的景色和感受。
包含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景区开放有关问题。
该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化和社会学角度去理解故都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冲击。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达到以下目标:1)阅读并理解故都秋天的区别。
(听力,口语,阅读,写作)2)学习并掌握该段落的语法结构:定语从句;感受写作的技巧: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3)学习文化差异以及景区开放的有关问题。
(阅读,写作)2.思维和情感目标:通过这个教材,学生应该:1)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掌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礼仪和习俗,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2)在文字阅读中感受文艺语言和美学思想,增强阅读造诣和美学素养。
3)在故都的秋景中和作者一起感受激情和痴情,感受历史和现代的交织,进一步提升情感共鸣和归属感。
三、教学策略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使用各种适合的教学策略:1.针对性教学的策略2.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策略3.创造性的交流与思考策略4.个性化的学生学习策略等四、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词法学习:新生词汇的录入和学习定语从句的辨析和学习:1.通过语法讲解和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技能。
2.以阅读为依托,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写作技巧:通过教师讲解等多种方式,学习一些比喻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表达的风格和效果。
文化交际学习:通过阅读材料的交流,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差异,掌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礼仪和交际技能。
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涉及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艺术和文学的感受。
五、教学范例Part 1:新词汇学习1. 情景还原及单词填写老师与学生互动,通过一些情景还原和单词填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并记忆新生词汇,包括Octagon, autumnal, Pagoda, foliage, smoggy, prosperity, unrivaled等单词。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优秀3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领会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重难点)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运用(重点)教学方法:朗读、勾画一、导入对于秋的领会,处境不同,经历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
有人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悲凉。
一起走进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秋呢?二、题解《故都的秋》中的秋字点出写作的季节,而一个故字便把作者饱含的情感展现,(举例:故乡,故人等饱含的情感)是一种格外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
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三、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
《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四、感知文章基调1、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作者,让他在杭州仍然惦记着北国之秋呢?清,静,悲凉。
秋味(板书)其中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
出生与知识分子家庭,却自小便颠沛流离,漂洋过海在日本生活。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
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作者对这样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热爱,眷恋。
(板书)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
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
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实词、虚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强调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3、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并进一步分析: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课文《故都的秋》;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故都的秋》,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主学习心得,讨论文章的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
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合作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深入分析;3.写作训练让学生以“我的故都”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3.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故都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故都的秋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写作训练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1《故都的秋》教案引言:《故都的秋》是著名诗人秦观的一首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写实手法,表现了北国深秋的独特韵味。
本文将就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中的《故都的秋》进行一份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秋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境进行预测,为后续阅读和分析打下基础。
二、课堂学习1. 教师朗读和解读:教师可以先朗读整首诗歌,然后再分段解读每个具体细节和情境,让学生了解整首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
2. 学生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段进行阅读和理解,注意体会每个细节和情境的艺术性和写实性,尝试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主题和思想。
3. 学生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秋季的感受和体验,自由创作一篇与《故都的秋》主题相关的文章或诗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秋季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课外拓展1. 阅读和研究:让学生阅读和研究其他著名诗人的秋季诗歌作品,如李白、孟浩然、杜甫等,欣赏他们的艺术魅力,同时比较和分析各自的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实践和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秋季采风和创作活动,让他们深入体验秋季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感受秋季的美好和韵味,进一步推动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结语:通过《故都的秋》这首诗歌的教学和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和秋季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同时,也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和审美眼界通过对《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我们既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首典雅唯美的秋季诗歌,也让他们通过创作和实践深入体验秋季文学和文化的魅力。
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热爱和追求。
因此,在今后的中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在北京的景色和气氛,了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重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她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很多,但着眼点却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绿,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就总体来说,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特有的“故都秋味”[课件1欣赏几张秋天的图片,进而展示课件2:课题,课件3:学习目标]。
二、简介作者[课件4、5]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江人。
家境贫寒,3岁丧父,1913年留学日本,在那倍受屈辱和歧视。
满腔热情回到祖国,但看到的是战乱不断,遇到的是失业与居无定所。
黑暗的环境,个人不得志的经历,使他思想苦闷,性格抑郁敏感,在文艺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作品带有感伤的情调。
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
三、背景提示[课件6]193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郁达夫曾这样形容自已:“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懒得动。
”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研习课文(一)题目释义[课件7]“秋”是作者全文描写的核心内容。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
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教学流程: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由题切入。
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
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
(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
人教版《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领会作者对故乡北京的眷恋之情,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对故乡北京的眷恋之情,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故都的秋》。
2. 参考资料:有关郁达夫的生平介绍、作品分析等相关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故都的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者对故乡北京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人教版《故都的秋》优秀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作者: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故都的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结构。
(3)分析并欣赏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描绘,了解北京秋天的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散文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欣赏和评价散文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结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故都的秋》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欣赏散文作品。
4.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练习,提高语文素养。
(2)学生尝试进行散文写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5. 总结反馈(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课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故都的秋》。
2. 总结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结构。
3.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4.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人教版《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所表现的美感。
(3)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所表现的美感。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正确运用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故都的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一些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2)学生通过课后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故都的秋》,巩固所学内容。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小练笔。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学习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
故都的秋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2、过程和方法:(1)自主学习法。
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
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二、教学重点:1、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2、难点: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可以说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二、解题1、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1、作者对故都的秋怀着怎样的情感?文中哪些句子能直接表达?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肖家芸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本《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
生:“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
师:“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也就暗示了什么?
生: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师:很好!“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色概括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
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快速翻阅圈点,一分钟多一点便有举手发言者)“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大家说,对吗?
生:对(齐声)。
师:(面向答题同学)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这么准?介绍介绍经验。
生:好的散文一般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眼或主线,所以读散文开头句特重要。
师:你能举出学过的课文例子来证明一下吗?
生:如《荷塘月色》开头的“心情颇不宁静”,《绿》开头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师:说得很对,只是不全面。
散文的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只是首尾居多,所以常说瞻前顾后是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
本文开头的“清、静、悲凉”确实是全文的眼。
那么集中写景的在哪些段落?
生:在3~11段。
师:你能推断一下,本文学习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生:在3~11段。
师:理由是什么?
生: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师:说得好。
我来诵读文章的主体部分,你们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起
呈现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下面就请大家顺着我诵读的导引,神往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
(教师范读,以低沉舒缓的语调,渲染出课文所描写的“清、静、悲凉”的气氛,将学生带入“故都”特定的秋境之中去感悟)
大家听完了,再复查一遍,看看描绘秋色、秋声的词语是否找全了,尤其要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
生:文中写秋色的依次有:芦花、柳影、夜月、碧天、牵牛花、枣子。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牵牛花”作者最喜爱的是蓝色,我以为用“蓝朵”概括更具体一些。
另外,人穿的“青布”也应是秋色的一种。
师:这位同学由物及人,开拓了视野,补充得好!还有新发现吗?
生:我以为“槐树的落蕊”也是秋色中的一种,它的花白里透黄,与文中描写的其他色彩格调一致。
师:(激动地)你知其然,还说出了所以然,高人一筹。
(台下掌声响起)请继续说,你说“与其他色彩格调一致”,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总的格调是什么?
生:冷色。
师:能简要分析一下吗?
生:芦花、槐蕊是灰白色,碧空、蓝朵、青布是青蓝色,柳影、夜月是暗黑色,所以说故都的秋是融灰白蓝暗等多种冷色调于一体。
师:分析精当,掌声鼓励!(台上台下,掌声响起)面对这么多冷色调,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会感到很冷清,很孤独。
师:大家会有同感吗?
生:有(齐声)。
师:对!观秋色,故都的秋好冷清哟!故都的秋声如何呢?
生:文中写了不少秋天的声响,比如:虫唱、钟声、蝉声、雨声、人声。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第七段有一句“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这里的“息列索落”应是风雨交加的声音,我们听到明写的雨声,还应辨出暗中的风声。
师:这位同学的超人之处在于从细微之中推出隐含的东西。
借鉴这种读法,还能获得类似发现。
生:我读了第四段“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这句,耳旁就回荡着那细微的刷刷声,我以为帚声也是秋声的一种。
师:好!不过,这么多声响交迭一起,“故都”究竟是闹还是静?
生:当然是静。
师:有分析,有例证,才能使人信服。
生:试想,在那无际的秋空下,连小虫、扫帚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之静吗?好比我们家里的闹钟,在人多喧闹时,你根本听不见它的走动声;你能听得见,那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师:有理有据,深入浅出,我服了。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就是文学创作常用的以动衬静的艺术辩证法。
由此看来,闻秋声,故都的秋好寂静啊!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你处在如此寂静的秋空之下,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孤独、痛苦。
师:对!越静,越感孤独。
如果你既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又置身于孤寂的秋空之下,你心里将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悲凉。
师:说得好!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不过,我有个疑惑,哪位帮我点拨点拨: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闹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生:因为作者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师:为何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生:作者当时心境不好。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自读提示”中写着呢。
师:请摘要读一读。
生:(读“自读提示”第三段前半部分说明文字,略)
师:能就此分析一下吗?
生: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我要是遇上不快的事,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连灯都不开,这样才好受一些,我想这种感觉人人都有。
(台下掌声响起)
师:好极了!这位不仅将心比心,善解人意,更重要的是他点出了“时──情──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
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这种特色必须在读中品味,请大家齐诵3~段,力求读出清、静、悲凉来。
生:(齐读)
师:味道还没有充分读出来,课下要反复读。
把握了情与景的辩证关系,才能于细微之处见精妙。
下面我来点几处,你们评评看。
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的?
生: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师: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生: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相吻合。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得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评得精当,说明大家真的领悟了。
下面请看文章开头第二段,对照北国之秋,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生:(1分钟不到,一生发言)南国之秋特点是“慢、润、淡”。
师:你怎么看这么快?
生:因为首句就是比较概括,后面是解说。
师:这位不仅抓住了重点词句,而且辨出了句际关系,所以又快又准。
请浏览文章倒数第二段,说说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生:为了对比,突出北国之秋。
师: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抓住文中的比较点说具体。
生:我以为这两段的比较点是“秋味”,突出的是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师:完全正确。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的方法。
再请看自然段思考:这一大段的议论有无必要?从议论的落脚点上去考虑。
生: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的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师:很好,这一段议论,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至此,我们这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就很清楚了,谁能作精要概括并通过完善板书的形式写出来说出来?
生:(先写后说)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师:完全正确。
你的概括就是本节课的总结。
你为何能概括这么快这么准?
生:因为课堂的中心是这个,预习提示明示了这个,板书也暗示了这个。
师:会抓课堂中心,善用辅助条件,这是巧学的标志,值得借鉴。
(掌声响起)下面请看投影,这两首诗的空格里各选那一组词填进去恰当,为什么?
生:第一首选C项,因为“闭,暮”切合作者被贬时孤独凄苦的心境。
第二首选B项。
因为这一组尤其是“犹眠”突出了隐居者的闲适。
师:大家说对吗?
生:完全正确。
师:好!说明大家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散文特点,真的理解了会用了。
最后问一句,大家这一堂课心情怎样?
生:不怎么样。
师:为什么?
生: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师: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
但又必须永远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下课。
(台上台下掌声四起)
板书设计(略)
【投影训练材料】
下列诗(词)作空缺处,分别填上哪个字最恰当?为什么?
1、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
(秦观被贬作《踏莎行》)
A、迎、红B、溢、残
C、闭、暮D、荡、圆
2、桃红复□夜雨,柳绿更□春烟。
花落家童□扫,莺啼山客□眠。
(表现隐居生活的闲适)
A、润绕忙无B、含带未犹
C、遭惹懒高D、逢喜急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