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设计

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运用思维导图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英勇形象。
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
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泸定桥的实际情况,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泸定桥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3.2 朗读与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表达。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提出问题并回答。
3.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可以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生字词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4.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写作,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把握故事的主线和细节。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读后感或故事梗概。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管理: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2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飞夺泸定桥(优秀范文五篇)

飞夺泸定桥(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和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层次,并作了摘录笔记,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齐读。
学习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三、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当时的背景如何?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当时的背景如何?(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交流板书:北上抗日师补充材料: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而贻误战机,导致全军覆没,成为千古恨事。
蒋介石曾扬言: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
所以,一桥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四、学习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一)围绕“飞”字,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然而,要想夺取泸定桥谈何容易。
红四团从接下命令到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前进。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文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课以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通过不断的质疑解疑,使学生深刻领域课文的主旨。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飞夺泸定桥》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也初步具有了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等能力,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尤其在“读”方面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加上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德育目标的实现应该是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3.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批注发、环境描写法七、教学策略:讲授法、多种形式朗读法、批注发八、教学流程(一)巩固复习(二)精读“难”课件出示做批注的方法。
看修辞,看写法,懂质疑生交流感受,师相机板书桥高、水急(三)细学“夺”1.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红军战士的勇敢,并做上批注”2.生交流讨论(四)练笔师:“同学们,学完这篇文章,你认为红军是一群怎样的军队?”生:勇敢、英勇大无畏师相机板书:英勇大无畏运用金钥匙,展开联想,红军和敌人是如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的,请你用笔写下来,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快快拿去用吧!《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记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红*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进展挨次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设备及本课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谁能介绍大渡河的状况?(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为了北上*,必需夺取被敌人占据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桥(画面切入泸定桥),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北上*,他们想出了什么阴谋?我*如何粉碎这一阴谋?3、命令只要求“夺下泸定桥”,那课题为何要说“飞夺泸定桥”?(紧扣题眼飞和夺,显示:抢时间攻天险)(二)、学习第三段1、轻读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围绕“抢时间”尝试提问。
2、显示:a、为何要与敌人抢时间?b、战士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敌人抛在后面,在抢时间一战中取得成功的?3、提问:战士们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两部分内容可以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串联起来。
战士们的精神可歌可泣,谁来赞一赞他们?4、显示:虽然,但是。
他们啊!5、小结:战士们个个英勇,个个机灵,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靠着英勇与机灵,在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这一关键的一战中取得了成功。
(显示:英勇机灵)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语气坚决。
(三)、学习第四段1、虽然两个旅的援兵被我*抛在后面,没能赶来支援防守泸定桥的两个团,但这两个团的敌人照旧疯狂地向红*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他们凭的是什么?2、指读第六节,思考。
《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介绍《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和图片展示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飞夺泸定桥》。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掌握《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形象。
2.3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概括故事梗概。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飞夺泸定桥》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
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探讨《飞夺泸定桥》中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判断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的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4.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判断能力。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和相关历史事件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2 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话题,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5.3 教学方法给予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第六章:教学活动一观看纪录片6.1 教学目标通过观看纪录片,更直观地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和战斗过程。
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受和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精选12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精选12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
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撤che 召zhao读音“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及本课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谁能介绍大渡河的有关情况?(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桥(画面切入泸定桥),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军北上抗日,他们想出了什么诡计?我军如何粉碎这一阴谋?3、命令只要求“夺下泸定桥”,那课题为何要说“飞夺泸定桥”?(紧扣题眼飞和夺,显示:抢时间攻天险)(二)、学习第三段1、轻读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围绕“抢时间”尝试提问。
2、显示:a、为何要与敌人抢时间?b、战士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敌人抛在后面,在抢时间一战中取得胜利的?3、提问:战士们碰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两部分内容可以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串联起来。
战士们的精神可歌可泣,谁来赞一赞他们?4、显示:虽然,但是。
他们啊!5、小结:战士们个个英勇,个个机智,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靠着英勇与机智,在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这一关键的一战中取得了胜利。
(显示:英勇机智)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语气坚定。
(三)、学习第四段1、虽然两个旅的援兵被我军抛在后面,没能赶来支援防守泸定桥的两个团,但这两个团的敌人仍然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他们凭的是什么?2、指读第六节,思考。
3、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明白敌人疯狂的原因。
(一:天险;二:人险)4、显示泸定桥,出现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对比画面,播放震耳欲聋的涛声,体会敌人的险恶用心。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优秀8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8篇《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2.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4.能把夺桥的经过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词语。
5.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雄业绩。
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
把红四团夺桥的经过用指定的词语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记叙文《飞夺沪定桥》。
沪定桥1706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
桥长100米,宽2.8米,高14.5米,是我国古老的铁索桥之一。
北上抗日的红军于1935年s月到达四川省沪定县过大渡河。
沪定桥建在离水面几十米高的大渡河上。
沪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木板又被敌人抽掉了。
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
红军突击队22名战士英勇顽强,与敌人激战2个小时,夺下了沪定桥,为红军继续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二、讨论分段默读课文。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
(6—8自然段)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像飞一样行军”的。
(3一5自然段)其余的写了什麽(1、2自然段写红军要夺桥)(9自然段写红军夺桥后的结果)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夺桥、二(2)命令夺桥、三(3一5)飞速行军、四(6——8)夺桥、五(9)夺桥后三、自由读课文审题。
飞:速度快,神速。
夺: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要夺取沪定桥飞速赶到沪定桥夺取沪定桥渡过沪定桥分段一(1)、二(2一5)、三(6一8)、四(9)四、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1.默读思考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沪定桥走不可?(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只有沪定桥可以通过。
《飞夺泸定桥》教案[五篇范文]
![《飞夺泸定桥》教案[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7ac7c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4.png)
《飞夺泸定桥》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飞夺泸定桥》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 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
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蒋介石曾企图让毛泽东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
”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
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师: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3、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怎样的喊叫: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这“天险”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自由读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快快拿去用吧!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飞”和“夺”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对红**崇敬的情感,继而学习红**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 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红**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红**的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夺取泸定桥的视频。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课文《飞夺泸定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三遍。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自学了生字词,熟读了课文,理清了课文脉络,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飞”:抢时间。
1. 课文题目中有两个动词,大家找一找,一起告诉老师。
(“飞”和“夺”)2. 这里的“飞”是什么意思?说说字面上的意思。
(飞奔)红**要“飞”去哪里?(泸定桥)为什么要“飞”去泸定桥呢?(因为红**首长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什么“诡计”?(要把我**消灭在桥头)3. 在文中找找,这种情况下,我**想要战胜敌人,“关键”是什么?(抢在前面)抢在前面,也就是红**抢在敌人前面,换句话说,红**和敌人在“抢时间”。
4.默读3、4自然段,思考问题:①红**在向卢沟桥行进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②红**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险、聪明才智)画出来并做简短的批注。
学习小组讨论,并派出一名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这些困难没有吓倒红**,红**不畏艰险,抢到时间,飞到泸定桥,抢时间是关键,但真正要做的是夺桥。
三、“夺”:夺天险。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
(2)了解文章背景,理解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
(2)了解文章背景,理解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文章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2)让学生查找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让学生通过讨论,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4. 教师讲解:(1)对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2)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和阐述。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启示,写一篇关于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的作文。
(2)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对文章的朗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2. 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表现。
3.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通用10篇)飞夺泸定桥篇1目标:情意:感受、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知识: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能力: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学习总结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1、抓住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言行,让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2、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言行的语句品味,来领会中心。
3、红军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表现?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交流出示句子。
①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脉络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17、飞夺泸定桥╱ ╲赶到夺下交流:2-5 6-8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1、过渡: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遇到了种种困难。
红军遇到哪些困难呢?2、下面分小组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选择完成:找到描写困难的句子。
(赶到——,夺下~~~)概括地说出遇到哪些困难。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4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4篇)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住“飞”和“夺”,通过理解红军“抢时间”和“攻天险”两部分,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天险:两岸高山峻岭,大渡河水流湍急,涛声震耳欲聋,铁索桥在风中摇荡。
教师引语: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板书:泸定桥)于是,为攻夺天险,长征中一场最为悲壮的战斗打响了!(板书:飞夺)2、昨天,我们很多同学都提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讲的?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交流汇报1、课题“飞夺泸定桥”中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2、通过刚才的阅读,谁能围绕课题来说一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讲的?教师随机板书:抢时间攻天险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红四团28日早上接到紧急命令,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在敌人前面,攻下天险泸定桥,消灭了守城敌人,获得胜利。
3、同学们,在刚才读课文中有问题吗?现在可以把你们读书思考后仍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
但要注意,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敌人为什么要喊“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很不错的问题,咱们随着课文的阅读,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或者老师遗忘了的话,你们最后再提出来,好不好?4、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段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自己解决。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前言: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经常困绕着我们的老师:课文长,课时少,怎么处理?特别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有些课文篇幅较长,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而学生年龄又小,接受能力有限,教师教起这类文章来,往往感到难度较大。
如果逐段讲来,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
如果不这样,又觉得好像没有讲深讲透,学生也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云。
怎样将长文教好,便于学生接受呢?我认为应该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出发,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转换角色,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阅读教学的规律,努力构建有立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教学这个对话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对教材进行面面俱到的、繁琐的分析,对学生来说,他所获得的信息是繁杂的,缺少秩序的,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基本是围绕文本(教材)来进行的。
教师利用教材来教育学生,学生凭借教材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从学生的“学”着眼,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把课文“嚼”得支离破碎,再“灌”给学生的做法,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分析课文,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
(2)学会借助资料卡和图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红军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飞夺泸定桥》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内容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
(2)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和资料卡,引导学生了解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简介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飞夺泸定桥》,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结合资料卡和图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合作学习。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红军长征的认识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精神。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飞夺泸定桥》,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感悟文章。
3. 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理清课文思路。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强感悟。
2、通过观看录像获得直观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全过程,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难点:理清课文的思路。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电影、胶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赏识激励法学习方法:读中感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二、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边说边板书“桥”)(出示投影)你们见过这样的桥吗?(简介泸定桥,板书“泸定桥”)因为这座桥是大渡河上的唯一通过,因此,红军北上抗日必经夺取这座泸定桥,(板书“夺”)但我们书上的题目是“飞夺泸定桥”(板书“飞”),为什么要加个“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飞夺泸定桥》。
(齐读课题)三、A、合作探究“飞”1、自己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飞”、“夺”的段落,画出来。
2、快速读2-5自然段,弄清“飞”的意思,并找出相关的句子。
(板书抢时间)3、小组合作学习红军抢时间时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你觉得红军怎么样?(板书不畏艰险,勇往直前)4、放录音,想象红军和敌人抢时间的'情景。
B、读中感悟“夺”1、指导读“飞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体会理解“飞”意。
2、放录像“夺桥”,体会红军的英勇,奋不顾身。
3、读课文体会红军的精神,指导读有关句段。
4、学生谈体会。
5、小结板书“攻天险”。
6、读毛泽东《长征》结束全文。
四、课外延伸如果你站在泸定桥的英雄纪念碑前,你想说什么?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2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021年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Men do not show their ambitions and are born with eight feet in the air.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2021年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夺取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反复品读,理解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桥的。
教学重难点1.理解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桥的;2.理清__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感受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激烈场面,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飞夺泸定桥》齐读课题两遍),让我们一起写出名字。
二、学习新课1、整体读文,感受“英雄”之伟大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老师也教大家画了课文的思维导图,来,谁愿意把自己的思维导图展讲一下。
在学生互相质疑补充环节,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师强调:一个旅相当于三个团,也就是敌人八个团,我军只有一个团,敌强我弱,红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任务的。
)2、品词析句,体会“英雄”之气概师: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必须夺下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战士勇往直前。
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描写红军战士争分夺秒,英勇夺桥的句子。
同桌,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选择一处写在学习单上,准备展讲。
生1: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七点钟,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踩着泥泞继续前进……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不怕困难、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
生2、红四团依据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对岸增援的两个旅敌人抛在了后面。
《飞夺泸定桥》 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感受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引出课题《飞夺泸定桥》。
提问学生对红军长征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湍、妄、链”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写了哪些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顺利渡河”等内容。
4、精读课文(1)学习“接到命令”部分指名朗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只有、天险”等词语,体会泸定桥的重要性和夺取的艰难。
(2)学习“飞兵急奔”部分自由朗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红军在奔赴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翻山越岭、击溃、阻击、冒雨、饥饿、疲劳、昼夜兼程、泥泞”等词语,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确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识吧。
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篇一近年来,教育领域始终探讨并讨论着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方法备受关注,那就是闻名老师的教学反思。
闻名老师的教学反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总结阅历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闻名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其次段:深化了解同学需求闻名老师通过教学反思,深化了解同学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意他们的学习需求。
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同学的学习困难,这时候,闻名老师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是否满意同学的学习需求。
他们会常常与同学沟通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闻名老师能够更好地解决同学学习困难,促进同学的学习进展。
第三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闻名老师在教学反思中,经常发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不完善,因此他们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闻名老师会准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思索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更好地促进同学的学习。
通过不断尝试、总结阅历教训,他们能够找到更适合同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闻名老师的教学方法经常是优秀而切实可行的。
第四段:提高自我反思力量闻名老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了自己的反思力量。
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这时候,闻名老师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找出问题所在,并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熬炼了自己的分析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因此,闻名老师的反思力量往往是较强的。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闻名老师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有许多,但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深化了解同学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自我反思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夺泸定桥教案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
3、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案重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体会他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案难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写作方法。
教案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案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3分1、出示课件、介绍背景师: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
我们来学习一篇讲述红军长征中英勇战斗的课文。
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泸定桥图片)(一座铁索桥或泸定桥)对,这就是位于我国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
1935年5月,北上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
当时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桥上只剩铁索,对岸又有国民党反动派重兵防守,可以说红军想要过桥难于上青天。
然而,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因此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2、揭示课题、理解关键师:你们想知道红军战士是怎样夺取泸定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飞夺泸定桥。
(板书课题:9、飞夺泸定桥)请齐读课题!(生飞夺泸定桥。
)我们来看课题中的“夺”是什么意思?(夺取、夺下)“飞夺”是什么意思呢?(生可能说出:飞夺就是用极快的速度夺取。
)那飞夺泸定桥就是(生:用极快的速度夺取泸定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1、自由读文、读准读通5分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分段读文、概括内容7分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老师想请几名同学合作来读一读课文,注意:我们要认真听他们读得怎么样,仔细看课文内容,动脑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生读,余生听。
)谁想来?(指3人)请你读第一自然段,你来读第2-8自然段,请你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谁来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指2人说)生可能会说:xx同学声音很洪亮,读得很流利;xx同学读的时候丢了一个字。
师:总的来说这几名同学读得很不错,读音准确,语句通顺,声音洪亮,很值得大家学习。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2生)师:同学们说得很对,这篇课文描述的就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3、再读课文、突破难点 3分(1)师:请大家再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浏览课文,教师目光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生: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师:说得很正确,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那就请大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相关段落。
生找读师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师:找到了吗?谁来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第一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事情的结果呢?(第九自然段)剩下的2-8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相机板书:(1)(2-8)(9))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理解天险,探究起因2分师:我们共同来看看故事的起因。
(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1935年5月,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1)自由读,想,这一段是怎样介绍大渡河的。
师:请自己读一读!(生读)这一段是怎样介绍大渡河的,谁找到了,来读读!(指一生读,教师随即演示课件,把相关的字变红色。
)(2)理解“天险”的意思。
师:就因为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所以称大渡河为“天险”,红军要北上,就必须夺桥(板书:北上必须夺桥)。
2、齐读探讨、追寻结果1分师:泸定桥如此的艰险,红军过去了吗?请齐读第九自然段。
(生齐读)谁能说说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指一生说)是的,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继续前进。
(生答师板书:过河继续前进)3、读画想议、研读经过6分(1)过渡:红四团胜利地夺下了泸定桥,夺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他们又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呢?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部分。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2-8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谁能来读读学习提示。
(指生读提示)(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3分,)1、读2至5自然段:(1)思考:红四团为什么要“飞”奔到泸定桥?(2)用“——”画出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画出是怎样克服的?2、读6至8自然段:(1)画出红四团在“夺”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在夺取泸定桥的过程中,22位英雄有什么表现,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语。
师:好,请坐!那就请大家按照学习提示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吧!(3)学生先自己读课文,再小组合作学习。
(板书:飞夺)(4)汇报学习成果:A、研读一题。
5分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
谁来说说红四团为什么要“飞”奔到泸定桥?生1: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上夺下泸定桥!”生2: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生3: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师:红四团之所以要“飞”奔到泸定桥,是在和敌人抢时间(板书:抢时间)。
那谁来说说红四团战士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指一生汇报完,可以找人补充)困难:1、饥饿和疲劳;2、对岸出现敌人火把;3、下雨火把被浇灭。
师:战士们面对这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面对饥饿和疲劳,战士们是怎样克服的?(生答: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饥饿与疲劳的同时,天又下起了雨,战士们是怎么做的?(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此时对岸又出现了敌人的火把,我军战士又是怎么样做的?(我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和敌人赛跑)雨越下越猛,把火把都浇灭了,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师:红四团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课件出示)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面。
这个“抛”字是什么意思?(指生说:扔、落下)这个“抛”字充分说明了红军和敌人抢时间取得初步的胜利。
B、研读二题:6分师:那么在夺桥的过程中红军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谁能来说一说?(指2-3人说,教师顺势引导看图)请接着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泸定桥图片)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只有几根铁索、没有桥面;这座桥很危险)要是让你走在上面你会有什么感觉?(生说:很吓人、不敢走……)师:滔滔河水汹涌澎湃,条条铁索心惊胆颤。
敌人又有什么表现呢?生1:敌人疯狂的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课件出示: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师:同学们,看这里敌人用了一个飞字?这个“飞”字和课题中的“飞”字意思相同吗?(不相同)课题中的“飞”是(飞快的速度),这里的“飞”字是什么意思?(指生说:是飞过来的意思)师:是的,这个飞字是敌人认为红军不可能过桥而嘲笑红军长上翅膀飞过去,这个“飞”字更能表现出泸定桥的险和敌人的狂妄。
我们再一起看看这座要红军飞过去的泸定桥。
(课件图片:全屏动态的)就因为桥险,水急,敌狂,所以就有“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看,这就是让人心惊胆寒的泸定桥,这就是气势磅礴的泸定桥,这就是见证历史的泸定桥。
师:在敌人眼里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的红军战士是怎样做的呢?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描写22位英雄动作的词语?(指一生说,说不全教师补充)师:大家看,这就是描写22位英雄动作的词语,(课件上动词加圈:拿、背、带、冒、攀、冲)通过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红军战士非常勇敢,不怕牺牲。
那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战士们的这种精神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视频朗读)师:请大家模仿录音,自己练习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生:练习读。
师:谁想来展示一下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生:读。
师:你读得很有气势。
我们来齐读。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生:齐读。
师:通过大家的朗读,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激烈的场面就是红军战士在夺取泸定桥,也就是在攻天险。
(板书:攻天险)师:过桥以后,英雄们又遇到什么困难?(生:桥头被大火包围)情况怎么样?(非常紧急)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千钧一发)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看“钧”字什么旁?(金字旁)钧指古时候的质量单位,一钧等于现在的15千克,一千钧的质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情况非常紧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听到团长和政委坚定的喊声,英雄们穿过熊熊大火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取得了胜利。
师:在飞和夺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英雄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板书: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四、回顾全文、拓展延伸:2分1、回顾全文、总结写法师: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指生答)是的,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交代事情的起因,接着叙述了事情发展的经过,最后讲了事情的结果,以后我们记叙一件事情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写。
2、播放歌曲、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渡过大渡河后,红军主力在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高唱凯歌,浩浩荡荡地奔赴战争的最前线。
播放歌曲《长征》屏幕上出现毛泽东的书法作品《长征》,教师边朗诵《长征》,结束本课!板书设计:9、飞夺泸定桥起因(1):北上必须夺桥飞:抢时间经过(2-8):夺:攻天险结果(9):过河继续前进奋不顾身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