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作者周乐

阅读一篇文章,在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如果我们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努力解幵这些问号,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就会更深一层。

教学活动同样如此,适时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思考辨析,能使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

《落花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

许地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回忆了小时候他们姐弟几个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事情,阐述了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道理。

学习这篇课文,五年级学生在预习时读上几遍,已能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

甚至还能简单说说文章阐述的道理。

那么,对这篇明白如话说理清楚的文章,我们该教些什么,以让学生获得更

进一步的发展呢?

一辨观点,因时而异

《落花生》一文中,父亲赞扬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爱炫耀

自己的果实,而是矮矮地长在地上,’以此教育我们姐弟几个做一个低调内

敛的人

文中我也曾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

是否应该认同父亲的观点,历来便有争论。

这个争论点,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朗读这句话时,哪个字眼儿特别惹你注意,应该提醒大家关注?

请生试读

生我觉得只应该强调一下。

师这个只字能少吗?

生不能少。

少了意思就不一样了。

有只字,说明可以讲体面,也可以不讲体面。

生没有只字的话,意思就变成了绝对不能讲体面了。

有只字,说明可以讲体面,但关键还是要对别人有好处。

师你分析得真清楚!父亲就是这样说的一一

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师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往往用来表示意思的转折,显然父亲在这里强调的是花生的有用,而淡化了它是否好看。

那么,你认为能不能讲体面,能不能追求好看呢?

生我觉得可以讲体面。

比如,我们穿得漂漂亮亮的,没有什么不好的。

师是的,追求外在的形象美,并没错。

生我也认为应该讲体面,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应该像苹果那样,敢于表现自己,这样别人才会了解你。

平时,我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师能落落大方地表现自己,确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你说得有道理。

那么,是不是父亲说错了呢?

生父亲说的也不错。

他说的是不能只讲体面,讲体面和有用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那肯定要选有用了。

但如果两个都拥有,就更好了。

师是呀!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一位传统的中国文人,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更欣赏的是这种平和恬淡、含蓄内敛的处世风格。

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却要求我们既有真才实学,又善于表现自己所以,人的观点有时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因时代而不同。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父亲的观点,是值得辨一辨的。

之前,有人武断地认为父亲错了,也有人完全赞同父亲的看法。

显然,这都有失偏颇。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只字,准确理解父亲的话语, 即在追求真才实学的基础上,更欣赏含蓄内敛的处世之道。

父亲并不完全排斥张扬的个性,只是更欣赏低调的作风。

在教师的追问与引领下,学生紧扣文章语言,能准确把握父亲话语的含义。

教案大全

大部分教学活动也就停步于此了。

那么,是不是父亲说错了呢7 通过这一追问,教师又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更

深的层面。

在辨析比较中,大家发现父亲说的没错,同学们的意见也没错。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许地山父亲的文化背景、生活年代来考虑,一下子豁然开朗。

这其实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时代造成的观点差异。这对错之辨,虽是简单的一句追问,却问出了知人论世的评价理念,使学生更真实、更准确地理解了文章阐述的道理。

再辨详略,因事而异

《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011 年版课标的修订,更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求高年级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将这样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指导学生不仅读懂文章内容,还要了解作者是如何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理解了《落花生》一课的基本内容后,对于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也

有必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辨一辨

师同学们,文章读到这里。

我们不仅读出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四部分内容,更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回顾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这四部分中,作者重点写的是一一

生议花生。

师这种写法,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那么,为什么说这篇《落花生》详写了议花生的内容,就得当,就合适呢?

生思考,同桌交换意见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父亲教育我们的事情,重点应该就在议花生上,

所以要详写它。

师按照这种思路来思考,如果作者重在回忆小时候他们姐弟几个种花

生、收花生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乐趣,应该详写什么?

生这样的话,就应该详写种花生、收花生。

师而略写一一

生略写尝花生、议花生。

师这也是有详有略,只不过详写和略写的对象不同了。

还可以怎样来安排详略?

生还可以详写尝花生,其他部分略写。

这样就是主要说他们吃花生的事情了

师是的。

这样安排,文章就突出了他们吃花生的场景、乐趣。

同学们,这时你会发现文章的详略可以有不同排法,那么究竟怎样安排才叫得当呢?

生文章要详写的地方,我觉得应该是作者主要想说的事情。

生文章重点要说的事应该详写,其他的略写。

师大家的看法比较相似,就是文章详略的安排应该依据文章表达的中

心来确定,你重点想告诉大家的事要写详细了。

有详有略,这一谋篇布局的表达方法,在小学课文中经常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