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拈来皆练笔,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手拈来皆练笔,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小学语文课程随文小练笔实施策略与方法浅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果我们能够以课程文本本身为突破口,及时地把练笔训练渗入到阅读教学中,让文本语言得到增值,表达方法得到迁移,语言表达技能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就能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文本读与写的结合。然而教师如何去抓住课程随文小练笔的训练点,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进行小练笔,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找准练笔“点”,搭好练笔“台”

小学语文课程随文小练笔有“形式活,出手快”等便于学生实践操作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点、悬念点、矛盾点把练笔与学文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用心去与文本及作者对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怎么样去找准这样的训练“点”是随文小练笔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一)动情之处促表达

语文课程中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之处,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最严厉的惩罚”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随文小练笔:面对宙斯的惩罚,普罗米修斯始终没有屈服,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最终用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此刻,你们的心中一定涌动着不一样的情感,能不能让我们用笔来抒发一下呢?通过小练笔,让学生心中不一样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得以释放和呈现。在教学中把握好这样的动情之处及时开展随文练笔,往往能让课堂的语言训练增色不少。

(二)典型之处知方法

所谓典型,是指文本散发出的一种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教学中要注意这种特别的典型之处并付之于练笔,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二、四、六自然段的构段方式特点很明显,都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的表达形式。教学时可以第四段为例,首先让学生明白作者抓住了鱼的多、鱼的美来写,随机积累夸张、排比的表达方法。其次,让学生懂得这一段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然后可以抓住时机随文小练笔,列举了一些中心句,让学生选择完成,如我们的学校真美啊;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等句式,还可以自己确定想要写的中心句来展开写完整。

二、文本无痕渗透,非文本有机补充

(一)紧紧依托文本资源,实现模仿到迁移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的进行经典句、段、篇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就会不自觉地掌握一些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

1、句的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文本中有许多精美典型句式,教师可以在读写训练中精心选择某些精彩片断进行仿句小练笔。如《秋天的雨》,文中有两句非常有画面感的句式:“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可以先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秋天的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抓住其中的颜色、动词运用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句子的样式也来写几个句子,这样就会让孩子们对秋天的雨的特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2、段的训练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品味外,也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训练点进行仿写。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明白这段话围绕中心句,运用排比、拟人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热情地与山中的一切朋友打招呼,表达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后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培养继续想象:“山中的朋友还有哪些?他们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也来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与

山中的朋友问好,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既拓展了知识,又丰富了想象和写法。

(二)挖掘非文本因素,实现练笔的有效补充

在进行课程随文小练笔的过程中,除了对文本本身的模仿或补充外,非文本元素也能给小练笔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也实现了练笔的有效补充。

1、推敲标点补白,体会悠悠韵味

除了真正的文字本身,小小的标点往往也能表情达意。文中有些标点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在教学中决不可对此轻视忽略,而应该推敲其蕴含的内涵,体会那悠悠韵味。如在《开天辟地》一课中,第四自然段段尾有这样一句话:“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外物的雨露甘霖……”他还有哪些部位,如额头、皱纹、鼻孔、嘴唇、手掌、青筋、指甲等等,还会变成大自然的什么景象呢?在教学时,可以紧扣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象完成了以下排比句式的填空:他的(),变成了();他的(),变成了();他的(),变成了()。既充实了文本内容,又强化了这样的句式类型。此处运用标点补充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活了文本,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积极,盘古的献身精神也会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2、利用插图补白,丰富学生想象

图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阅读语言,因此图画也更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课文中的插图,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物绘景。做到图文结合,尽可能地驰骋学生的想象。如《唯一的听众》一课中,有一幅老妇人的插图,文中也对她的外貌、神态及身份作了介绍,只是零零散散地撒落在文中:极瘦极瘦的老妇人、满头银丝、耳聋、平静、微笑着、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诗一般的语言、最有声望的教授、首席小提琴手……针对文本中出现的描写老妇人外貌神态的词语,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的老人,并联系自己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图文结合写一段关于老人形象的文字。因为有了插图的凭借与词语的提供,学生对人物的描写就会一改往日的单调,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就会灵动起来,让“画”变成“话”,形象描写就会显得充盈而生动,具体而不抽象。

总而言之,随文小练笔可以扮靓我们的课堂,增强语用的实效性,努力找准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享受到“我笔写我心”的快乐之感。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表达技巧的感悟和掌握,还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途径,创造运用语文文字的机会,真正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只要我们在随文课程的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定能巧手拈来皆练笔,让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这样一定能提升运用文本的价值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而灵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