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用诊疗操作技术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9fe5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0.png)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医生提供一份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以帮助医生在眼科临床诊疗中进行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眼科手术或治疗前,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
-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情
- 检查患者的眼部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 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手术或治疗过程
3. 技术操作指南
3.1. 术中消毒
- 在手术或治疗区域进行消毒时,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2. 手术操作
- 在进行手术时,医生应按照正常解剖学结构和手术步骤进行操作
- 使用合适的手术器械,并确保其清洁和无创损
- 控制出血,保证视野清晰
3.3. 术后处理
- 手术或治疗完成后,医生应对创面进行适当处理,包括缝合或应用药物
- 提供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并解答其疑问
4. 术后随访
医生应安排适当的术后随访,以及时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5.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希望能够帮助眼科医生进行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医生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70ef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9.png)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诊疗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眼科诊疗,并提供最佳的治疗结果。
本指南适用于眼科专业医务人员,包括眼科医生和护士。
2. 技术操作规范2.1 视力检查- 使用标准视力检查图表进行视力测量。
- 确保检查环境明亮、安静,以提供准确的视力测量结果。
- 保证患者正确配戴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如适用)。
2.2 眼压测量- 使用合适的眼压测量仪器进行眼压测量,例如非接触式眼压计或电子眼压计。
- 洁净仪器表面,并在每位患者之间更换消毒套。
- 在测量前向患者解释步骤,并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
2.3 针眼检查- 使用荧光素钠滴剂进行针眼检查。
- 将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眼睛,并使用蓝光观察眼睛表面。
- 注意观察眼睛是否有溃疡、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2.4 眼部外伤处理- 在处理眼部外伤时,首先确保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慎重处理眼部外伤,并避免二次伤害。
- 根据伤情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修复伤口、止血或安抚患者。
2.5 眼部手术准备- 在进行眼部手术前,仔细检查手术设备的清洁和完整性。
- 确保手术器械无菌,并与手术团队合作进行术前消毒。
- 在手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结论本文提供的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旨在帮助眼科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眼科诊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眼科诊疗,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技术操作指南,并不涉及法律问题和纠纷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
参考资料:- 张三, 李四. 眼科诊疗手册. 中国出版社, 2020.- 眼科医院管理办法. 中国卫生部, 2019.。
常规眼科操作技术
![常规眼科操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0795c7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6.png)
查眼液是否过期、有无絮状物、异物)、 用药时间。
卧位: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 用消毒棉签及生理盐水清出分泌物,双 眼向上注视。
(1)操作者左手拇、食指分开上、下眼 睑,距眼睑2-3cm将眼液滴入下穹窿1-2 滴,提上眼睑使眼液充满整个结膜囊, 并嘱患者闭眼休息2-3分钟,用棉签擦拭 干外溢药液。
点眼液
涂眼膏
剪睫毛
冲洗结膜囊
泪道冲洗
点眼液
目的:(1)用于预防、治疗眼部疾病; (2)检查或手术前的准备: 散
瞳、缩瞳、表面麻醉。
适应症:所有不适需要进行点眼的患者。
用物:治疗盘内备无菌棉签、消
毒棉球、弯盘、无菌缸盛生理盐 水,按医嘱指定备眼液。
操作步骤
解释工作:讲解点的药物名称,作用,注 意事项。
规范中提到的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用“复方季铵 盐”不明确,提醒季铵盐复方中必须含有60% 以上乙醇或异丙醇,否则不可使用。
关于注射穿刺部位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关于擦拭消毒:所有标准(包括其他相关 规范)中涉及皮肤消毒擦拭都必须至少擦 拭2遍及2遍以上;不可以用喷雾法替代擦 拭法进行皮肤消毒,需要药物+机械作用。
6. 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 眼球穿通伤及深层角膜溃疡,禁止冲洗结 膜囊。
2. 冲洗前对患者进行解释工作,并用消毒棉 签轻轻拭去眼部的分泌物及结膜囊内的异 物。
3. 冲洗器应距眼3-5cm,不宜直接冲洗于角 膜上。
4. 冲洗时翻开上下眼睑,使穹隆部结膜充分暴露。
5. 冲洗液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以32—37度为宜。 6. 一般冲洗、冲洗液为生理盐水,冲力不宜过大;
眼科技能操作范文
![眼科技能操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ae54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2.png)
眼科技能操作范文1.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是用来评估眼内压力的常用方法。
医生会使用一个特殊的仪器称为眼压计,将其放在眼睛上方,轻轻地触摸到角膜上,测量出眼压。
2.视力测试:视力测试是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视力。
医生会使用一张视力图表,并要求患者读出图表中的字母或数字。
通过测量患者可以读出的最小字体大小,可以确定其视力强度。
3.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用来评估眼睛后部健康的方法。
医生会使用一个特殊的仪器,称为眼底镜,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和血管。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检测到许多眼部疾病的迹象。
4.眼睛异物去除:当有异物进入眼睛内部时,医生需要进行异物去除。
这可以通过使用特殊的器械或漩涡水进行。
医生会小心地将异物从眼睛中取出,避免对眼睛造成进一步伤害。
5.眼药水的应用:眼药水是一种治疗眼部疾病的常用药物形式。
医生会教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的方法,如正确滴眼药水的位置和数量。
正确的应用眼药水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
6.眼部手术:眼部手术包括许多不同的程序,如白内障手术、视网膜手术和角膜移植手术等。
医生需要熟悉这些手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7.角膜验光:角膜验光是一种评估角膜曲率和屈光度的方法。
医生会使用一个自动主观屈光计,将其放在患者眼前,并询问患者是否能看到清晰的图像。
通过不同位置的测量,可以确定角膜的曲率和近视或远视的程度。
8.眼部影像学:眼部影像学是使用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超声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视网膜血管造影等,对眼部结构进行影像学评估的方法。
医生需要解读这些影像学结果,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这些都是眼科技能操作的一些常见示例,医生和护士在从事眼科工作时需要熟悉和掌握这些技能。
除了以上所述的技能操作外,医务人员还应了解常见眼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眼科专科技术常见操作方法
![眼科专科技术常见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4995e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a.png)
8、用干棉签擦去眼周流出的药液,轻轻闭眼1-2分钟。
9、如果滴用散瞳或缩瞳眼液,应用干棉球压迫泪囊3-5 分钟,尤其是儿童更应特别注意。
10、观察药物反应。
11、快速手消毒,再次核对,并签名。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滴眼药前仔细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液体制剂有
无沉淀、变色等现象,再次核对患者姓名、眼别。 滴眼药时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 药液不可直接滴在角膜上,尤其有角膜溃疡及伤口者。 滴用阿托品、毒扁豆碱等散瞳或缩瞳眼液,应用干棉球压迫泪囊3-
,彻底冲洗。冲洗液的量和时间要增加,至少冲洗30分钟。如有固定物体,应先用镊子取出 后再冲洗。冲洗后还应检查有无异物残留在结膜囊内。
9眼球穿通伤及深度角膜溃疡患者不适宜结膜囊冲洗。
泪道冲洗法
目的 1用于检查泪道是否通畅。 2内眼或泪道手术前常规准备。 3用于泪道注入抗生素治疗有手术禁忌症
,眼球上转,暴露下结膜囊。
涂眼药膏法
7、涂管状眼膏时,右手先剪去一小段, 再将药膏挤入下穹窿结膜囊,轻提上睑, 轻轻按摩眼睑,或嘱患者轻轻转动眼球, 使眼膏均匀分布在结膜囊内。
8、涂盒状眼膏时,用玻璃棒蘸少许眼药 膏,将玻璃棒连同眼药膏平放于穹窿部, 轻提上睑,嘱患者闭眼,旋转玻璃棒自颞 侧轻轻抽出,轻轻按摩眼睑,或嘱患者轻 轻转动眼球,使眼膏均匀分布在结膜囊内 。
患者的头后或旁边。 6将冲洗液倒入冲洗壶或将输液器插入液体,悬挂备用。 7将治疗巾垫在冲洗侧的头颈部,患者持受水器紧贴面颊部皮肤,以接收流下的液
眼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眼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eb18d9b9b6648d7c0c74664.png)
眼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一、视力检查检查时用遮眼板将一眼遮盖,先查右眼;先查裸眼视力,视力减退者应查小孔或矫正视力;如系戴镜者,应查戴原镜视力,记明原镜片度数。
1.远视力检查我国多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欧美多用Snellen视力表(记录法为6/6或20/20)。
视力表照度应为400~800Lx,室内照度应为50Lx,标有1.0的一行应与受检眼视线高度相等。
被检者与视力表相距5m。
如置有反光镜,距离为 2.5m。
如用Snellen表,距离为6m。
亦可采用投射法。
嘱患者读视力表上指定的符号,时间限为5~10s。
(1)首先告诉患者辨认表上符号的方法,然后由上而下;直至不能辨认为止,以小数法记录。
例如第7行字全部读出而第8行字全部不能辨认,记录为0.7;如第7行字有二位不能读出,记录为0.7-2;如第7行字全部能辨认,第8行尚能读出二位,记录为0.7+2。
(2)如患者视力低于0.1时,嘱患者逐渐走近视力表,至能辨清最大符号时为止,如移至4m能看清最大符号,应记录为0.08;如至lm始能辨认第一行大字,应记录为0.02。
(3)如患者视力低于0.02,嘱患者背光,数检查者手指,应以能辨认指数的最远距离为标准,记录为若干cm指数。
(4)如果5cm仍不能数手指,应背光辨认有无手动.(5)如患者在5cm仍不能看见手动,则应在暗室内测验光感。
将非检查眼严密遮盖,检查者于患者前方5m处,持一烛光,时隐时现,询问患者能否识别;如在5m处尚不能辨认,则缩短距离至能辨认为止,记录辨光距离。
在眼前10cm尚不能辨光者,记录为无光感。
为进一步了解视网膜功能,应查光定位及辨色力。
查光定位时,嘱患者注视正前方,眼球不能随光移动,将烛光移至距患者lm远处,分别置于正前方上、中、下,颞侧上、中、下,鼻侧上、中、下,共9个方向,嘱患者指出烛光方向,并记录之。
能辨明者记“+",指不出者记“一”。
如能指对上、中6个方向而下3个方向不能辨认者,应记为下式,并注明眼别,与鼻、颞侧、查辨色能力时,分别置红、绿、黄、蓝各色玻璃于受检者眼前,嘱患者注视白色灯光,辨认颜色,并予记录。
眼科临床术技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术技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75528df960590c69ec376de.png)
眼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界首市人民医院医院第 1 章眼部给药法第一节眼药水滴用方法【适应证】1.眼病患者需滴用药物进行治疗时。
2.眼科检査需滴用表面麻醉药或散瞳药等药物时。
【禁忌证】有明确的相关药物过敏史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滴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将药液滴人下穹隆部,一般每次 1-2 滴。
4.轻提上睑使药液充分弥散。
5.滴药后嘱患者轻轻闭合眼睑数分钟。
【注意事项】1.滴药前应核对所滴的药液标签。
2.滴药时滴管或瓶口避免接触眼睑或睫毛。
‘3.药液避免直接滴于角膜上。
4.对于溢出眼部的药液应及时拭去,以免患者不适或流入口腔内被吸收。
5.某些药物,如散瞳药、B受体阻滞药,滴药后及时压迫泪囊区3min,可减少药液经泪道进入鼻黏膜吸收。
6.滴用多种药物时,前后药物之间应间隔 10min。
第二节涂眼膏法【适应证】眼病患者需涂用眼膏进行治疗时。
【禁忌证】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涂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将消毒玻璃棒一端蘸眼膏少许,与睑裂平行,自颞侧涂人下穹隆部。
4.嘱患者轻轻闭眼,再抽出玻璃棒。
【注意事项】1.涂药前应核对所用的药膏。
2.如不用玻璃棒,也可以类似的消毒器具替代,或直接将眼膏挤入结膜囊内。
但注意涂药时瓶口不能接触眼睑或睫毛。
第三节注射给药法一、结膜下注射【适应证】需要结膜下给药时。
【禁忌证】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2.眼球有明显穿通伤口,并未进行缝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2.眼部滴用表面麻醉药。
3.以手指牵开眼睑。
4.常用注射部位为颞下方近穹隆部。
5.注射针头应与角膜缘平行刺人结膜下,缓缓地注入药液。
6.拔出针头,滴抗菌药物滴眼液。
【注意事项】1.结膜下注射时谨防针头穿通眼球壁。
2.除颞下方结膜下为常用的注射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可作为注射部位。
3.多次注射时,可不断地变换注射部位。
4.注射时,针头不能朝向角膜或距离角膜缘太近,以免发生危险。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8c4bcef31126edb6e1a10ac.png)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眼科诊疗常规外眼和眼眶疾病眼睑疾病睑缘炎【诊断】1.鳞屑性:睑缘部充血,睫毛与睑缘处有灰白色鳞屑附着,严重者与溢出的皮脂混合形成黄色腊样痂皮,除去痂皮无溃疡灶,睫毛易脱,但可再生。
2.溃疡性:睑缘充血,睫毛根部布满黄色痂皮,睫毛可被胶粘成束。
除去痂皮见睫毛根部有小脓疱和溃疡灶。
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
3.眦角性:眦部睑缘皮肤充血,可伴有糜烂。
【治疗】1.去除致病因素。
2.局部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除去鳞屑与痂皮。
3.涂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4.眦角性可用0.25~0.5%硫酸锌眼水滴眼,再加维生素B2口服。
麦粒肿【诊断】1.急性起病。
2.眼睑红、肿、热、痛并形成硬结,如为外麦粒肿,硬结位于睫毛根睑缘处,压痛明显,2~3天后硬结渐变软,中央有脓点,溃破排脓后,疼痛骤减,红肿也渐渐消退。
炎症接近外眦角部,常可致球结膜水肿。
有时可伴畏寒发热及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如为内麦粒肿,硬结位于睑结膜面,炎症较重,相应部位睑结膜充血明显。
可透见黄色脓点溃破后脓液排出。
如细菌毒素强烈,未能破溃,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织炎。
【治疗】1.早期热敷与理疗。
2.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脓多则放引流条。
3.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4.切开排脓外麦料肿采用平行睑缘皮肤切口,内麦粒肿采用垂直睑缘结膜面切口。
霰粒肿【诊断】1.缓慢增大的睑皮下圆形、表面光滑与睑板相应皮肤不粘连的无症状肿块。
2.肿块相应睑结膜面成紫色,如自行穿破可形成肉芽肿。
3.若合并感染,则原霰粒肿硬结突然红肿与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充血肿胀,2~3天后睑结膜面出现脓点,穿破排脓,排脓后局部仍有硬结或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
【治疗】1.较小的可按摩后,外涂鱼石脂膏。
2.绿豆大以上者可从睑结膜面手术刮除内容物与剪除囊壁。
如已近穿破皮肤面则从皮肤面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ba292648762caaedc33d409.png)
注射完,左手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压紧针旁皮肤,右手将针管 缓慢抽回。用手指垫上纱布按压眼睑5-8 分钟,以防球后出 血。
编辑ppt
36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球后注射
进针过程如有抵阻感,不得强行进针,以防刺伤眼球,进 针不宜超过30mm,以防刺入颅内。不要过于偏于鼻侧, 以免伤及视神经和血管。切忌在眶内反复捣动,导致球后 出血及损伤视神经。
结膜是一层很薄的粘膜,十分娇嫩松脆,所用药物要适度稀释, 有刺激的、酸碱性强的药(如磺胺、维生素C)会引起较重的疼 痛和刺激。球结膜下注射以隔天一次为宜,每次注射应更换注射 部位,避免在一处多次注射,以免造成出血、瘢痕、粘连。
应避开血管及手术切口、伤口、以免引起结膜下出血及创口裂开, 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签压迫出血部位数分钟,即可止血。
编辑ppt
18
操作方法:
泪道冲洗
病人取坐位式或仰卧位。
用消毒棉签蘸0.5%地卡因放在上下泪小点间,嘱病人闭 眼3分钟至5分钟,作泪小点局部粘膜麻醉。
操作者右手持已吸有冲洗液的注射器、左手食指持棉球 将下睑拉开,嘱病人向上方注视,将针尖垂直进入泪小 点,约1mm,随即转水平方向,朝内眦部沿下泪小管方 向推进4mm,此时应将下睑朝颞侧方向拉紧,以免针头 被泪小管粘膜皱折阻挡,然后将冲洗液缓慢注入泪道, 并询问病人有无水流入鼻腔或咽部,同时观察泪点处有 无水或分泌物返流、量多少、推注冲洗液时有无阻力。
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拉开病人下睑,嘱病人向 上方固视,以暴露下方球结膜及穹隆部结膜,将注射 针头与睑缘平行或呈10度的夹角,距角膜缘4mm处, 稍挑起注射部位的结膜,在直视下将针尖的斜面以与 球壁成切线的方向进入结膜下,然后将药物徐徐注入 结膜内,使结膜呈鱼泡状隆起。注射药量一般为 0.3ml~0.5ml。结膜下注射一般常注射在下穹隆部结 膜囊内,因此处组织较松弛易暴露。如无药物禁忌, 可将治疗药物与利多卡因混合后注射。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c569c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6.png)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一、引言眼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旨在规范眼科临床诊疗的相关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眼科诊疗。
本文档详细说明了眼科诊疗中的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规范等内容。
遵循该指南的医务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保障患者的视力健康。
二、术前准备1. 清洗双手并戴上洁净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
2. 患者的眼科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等应提前进行评估,并在记录中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
3. 检查所需的设备和试剂应事先准备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三、操作流程1. 患者就座并将头部舒适地固定在检查座椅上,保证患者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2. 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选择适当的检查器械。
- 眼表检查:使用专业的显微镜,观察患者眼表各部分,如角膜、巩膜、结膜等。
- 系统检查:利用光生物镜、眼底镜、OCT等设备进行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等的检查。
- 投影检查:使用投影仪和相应的投影测量器材检查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等指标。
3. 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4. 进行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准确操作,遵循专业操作流程,注意操作器械的无菌、清洁和正确运用。
5. 检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核实所观察到的相关指标或病灶,并在病历记录中进行详细记录。
四、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眼科医学知识和技术,严格遵循医疗行为规范和伦理规范。
2. 检查器械和设备应保持清洁、无菌,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 检查过程中,应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和整洁,确保患者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4. 患者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5.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意外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医生或主管人员。
五、总结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旨在提高眼科诊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务人员应遵循该指南,提供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为患者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眼科门诊常用操作技术
![眼科门诊常用操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3817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4.png)
测量:①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并固定于眼眶,嘱病员双眼注视正上方某一目标,使角膜固定在眼的水平正中位,轻轻将眼压计平稳、垂直地放置于角膜中央,观察眼压计的指针所指的读数,读数小于3应增加砝码,重新测量。②用同样方法测量右眼。
分开上下眼睑时勿向眼球施压;测量眼勿转动,避免损伤角膜;砝码应从低到高逐渐增加。
一、目 的
评估病员的理解与合作程度,取得病员的配合。
了解病人眼部情况,如角膜有无水肿、瘢痕、眼球是否震颤等。
二、评估病人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
病人准备:取仰卧位。
02
用物准备:压陷式眼压计,三瓶架(75%酒精、生理盐水、平镊)、0.5%的卡因、无菌棉签、抗生素眼液。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安全,治疗桌上物品放置有序。
01
重复使用物品应按要求处置。
02
五、整理用物
指导病人观察注射眼有无渗血渗液。
嘱病人注射后2小时拆开纱布,按医嘱滴眼药。
切勿用力揉眼。
01
02
03
六、护理指导
压陷式眼压测量
首页∥泪道冲洗术∥球结膜下注射∥压陷式眼压测量∥霰粒肿切除术∥末页
01
01
了解眼压的情况。
02
协助医生诊断(辅助诊断)。
注入药物,治疗慢性泪囊炎。
检查泪道有无狭窄或阻塞,协助诊断。
C
B
A
一、目 的
A
B
观察泪道有无急性炎症。
评估病人的理解与合作程度。
二、评估病人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戴口罩、洗手。
用物准备:泪道冲洗针头1—2颗、5ml空针、生理盐水、0.5%的卡因、抗生素眼液、无菌棉签。
病人准备: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并固定。
眼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21fde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4.png)
眼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一、眼部给药法眼药水滴用方法【适应证】1.眼病患者需滴用药物进行治疗时。
2.眼科检査需滴用表面麻醉药或散瞳药等药物时。
【禁忌证】有明确的相关药物过敏史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滴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将药液滴人下穹隆部一般每次1-2滴。
4.轻提上睑使药液充分弥散。
5.滴药后嘱患者轻轻闭合眼睑数分钟。
【注意事项】1.滴药前应核对所滴的药液标签。
2.滴药时滴管或瓶口避免接触眼睑或睫毛。
‘3.药液避免直接滴于角膜上。
4.对于溢出眼部的药液应及时拭去以免患者不适或流入口腔内被吸收。
5.某些药物如散瞳药、β受体阻滞药滴药后及时压迫泪囊区3min可减少药液经泪道进入鼻黏膜吸收。
6.滴用多种药物时前后药物之间应间隔10min。
二、涂眼膏法【适应证】眼病患者需涂用眼膏进行治疗时。
【忌讳证】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涂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将消毒玻璃棒一端蘸眼膏少许与睑裂平行自颞侧涂人下穹隆部。
4.嘱患者轻轻闭眼再抽出玻璃棒。
【注意事项】1.涂药前应核对所用的药膏。
2.如不用玻璃棒也可以类似的消毒器具替代或直接将眼膏挤入结膜囊内。
但注意涂药时瓶口不能接触眼睑或睫毛。
三、注射给药法一、结膜下注射【适应证】需要结膜下给药时。
【禁忌证】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2.眼球有明显穿通伤口并未进行缝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2.眼部滴用表面麻醉药。
3.以手指牵开眼睑。
4.常用注射部位为颞下方近穹隆部。
5.注射针头应与角膜缘平行刺人结膜下缓缓地注入药液。
6.拔出针头滴抗菌药物滴眼液。
【注意事项】1.结膜下注射时谨防针头穿通眼球壁。
2.除颞下方结膜下为常用的注射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可作为注射部位。
3.多次注射时可不断地变换注射部位。
4.注射时针头不能朝向角膜或距离角膜缘太近以免发生危险。
5.结膜下注射可能会伤及结膜血管引起结膜下出血。
《眼科护理学》03眼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
![《眼科护理学》03眼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7b78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2.png)
《眼科护理学》03眼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眼科护理学是眼科护理的专业领域,包括了眼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眼科常用的诊疗护理技术。
1. 眼压测量技术:眼压测量是诊断和监测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眼压测量技术包括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和接触式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测量常用的方法有空气排斥式眼压测量、电子眼压测量和Applanation眼压测量等。
接触式眼压测量则使用眼压计来测量眼压。
2.视力测量技术:视力测量是判断视觉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视力测量方法有裸眼视力、近视力、远视力、散光度等。
视力测量常用的工具包括视力表、视力筛查器等。
3.眼底检查技术:眼底检查是观察眼底情况的重要手段,可用于诊断各类眼病和全身疾病。
眼底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眼底镜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等。
直接眼底镜检查通过放大的镜片直接观察眼底,间接眼底镜检查则使用间接眼底镜来观察。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则是通过注射荧光染料来观察眼底血管的情况。
4.眼表检查技术:眼表检查是观察眼表病变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眼表检查技术包括前房镜检查、角膜显微镜检查和眼表镜检查等。
前房镜检查通过专用前房镜观察眼前房的情况,角膜显微镜检查则使用角膜显微镜观察角膜的病变,眼表镜检查则使用特殊的眼表镜来观察眼表情况。
5.眼摄影技术:眼摄影技术是观察和记录眼部病变和疾病过程的有效手段。
常用的眼摄影技术包括眼底摄影、角膜摄影和眼表摄影等。
眼底摄影通过摄影机和特殊的摄影镜头观察和记录眼底情况,角膜摄影则使用专用的角膜摄影机观察和记录角膜情况,眼表摄影则使用眼表摄影机观察和记录眼表病变。
以上仅为眼科常用的诊疗护理技术的简要介绍,这些技术在眼科护理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眼科护理学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为眼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常规眼科操作技术
![常规眼科操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19e260180eb6294dc886c5b.png)
极配合。
指测法 眼压计测量法
眼 压测量
指测法
最简单的定性估计眼压方法,需要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 测量时嘱咐患者两眼向下注视,检查者将两手食指尖放在上眼睑 皮肤面,两指交替轻压眼球,像检查波动感那样感觉眼球的张力,估 计眼球硬度。
缺点:测数值不够准确
原理
是利用可控的空气脉冲,其压力具有线性增加的 特性,使角膜压平到一定的面积,通过监测系统感受 角膜表面反射的光线,并纪录角膜压平到某种程度的 时间,将其换算眼压值
谢谢
左手拇、食指分开上、下眼睑,将冲洗针尖垂直插入泪点1-2mm
后。(如泪点狭小,可用泪点扩张器扩张后,再将冲洗针尖放入)
再指向鼻侧转为水平,进入泪小管,注入生理盐水,如泪道通畅
冲洗液可进入鼻腔流入口中,冲洗后点眼药水。
6.
整理用物。
泪道冲洗的判断
v 推注冲洗液时,患者自觉有液体流入鼻腔或咽部表示泪道通畅。 v 冲洗时有阻力感觉,稍用力后有少量液体流入鼻腔或咽部,上泪小点也有
初学者可触压自己的前额、鼻尖及嘴唇,粗略感受高、中、低3 种眼压。
记录时: 用Tn表示眼压正常, 用T+1~ T+3表示眼压增高的程度, 用T-1~T-3表示眼压稍低的程度。
眼压计测量法
压平式 : 1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2、非接触眼压计
压陷式: Schiotz眼压计
非接触眼压计
优点:临床应用最广泛 便捷 避免交叉感染 可用于对表麻药过敏者
常规眼科操作技术
一、泪道冲洗 二、眼压测量法
泪道冲洗
目的:检查泪道是否通畅,治疗慢性有手术禁忌症的泪囊炎,为内眼手 术做术前准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结膜囊冲洗
操作方法
1.向患者介绍结膜囊冲洗法,使其了解冲洗的目的及意义,以便更好地配合。 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并向冲洗侧倾斜,嘱患者手持受水器并紧贴 其面颊部(坐位)或颞侧(仰卧位)。 3.操作者一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患者上下眼睑,一手持洗眼壶或吊瓶冲洗头 ,距眼球3~4cm处开始冲洗,先冲洗眼睑皮肤使其适应,然后再冲洗结膜囊。 嘱患者眼球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充分暴露结膜囊,彻底冲洗。必要 时翻转眼睑后充分冲洗。 4.冲洗完毕用消毒棉签擦去眼睑及面颊部的水滴,取下受水器,滴抗生素滴眼 液或涂抗生素眼膏。
一、滴滴眼液与涂眼膏
(二) 涂眼膏
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 2.用棉签拉开下睑, 嘱患者眼睛向上方注视,暴露下穹窿结膜。 3.操作者一手持软管眼膏,将药膏挤入下穹窿结膜内;或手持消毒玻璃棒,将玻 璃棒一端蘸少许眼膏,与睑裂平行,自颞侧涂入下穹窿结膜。嘱患者轻闭眼,同 时转动玻璃棒沿水平方向抽出。 4.用棉签擦去溢出的眼膏,嘱患者闭眼1~2分钟。
三、泪道冲洗
操作方法
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精神放松,取得合作。 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蘸有表面麻醉药物的消毒棉签放在上、下泪小点间 ,嘱患者闭眼夹住3~5分钟。
三、泪道冲洗
操作方法
3.注射器抽取冲洗液,套上钝性冲洗针头,嘱患者注视上方,操作 者左手持棉球轻轻拉开下睑内眦部,充分暴露下泪小点,右手持注射 器,将冲洗针头垂直插进泪小点1~2mm,然后向鼻侧转至水平方 向,沿下泪小管走行方向将针头推进4~6mm,缓慢注入冲洗液, 并询问患者有无液体流入鼻腔或咽喉,同时注意推注时有无阻力、上 下泪小点处有无液体反流、反流物的性质和量。根据冲洗情况判断泪 道是否通畅。 4. 冲洗结束后,滴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Βιβλιοθήκη 二、结膜囊冲洗注意事项
1.冲洗时使用无刺激性液体,如无菌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 2.冲洗时,洗眼壶瓶口或吊瓶冲洗头不可接触眼睑、睫毛或眼球,以防污染或碰伤眼部。 3.冲洗时动作要轻柔,冲洗液温度要适宜,水流速度不可过快,冲洗力度不宜太大,冲洗液不 可直接冲向角膜。冲洗液切勿溅入患者健眼及医务人员眼内,也不要把患者衣物及床单弄湿。 4.对眼部刺激症状严重或不合作的患者,可先表面麻醉,再进行冲洗。 5.化学伤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30分钟,冲洗液量在2000ml以上,冲洗时需翻转上下眼睑, 仔细检查有无异物残留在结膜或角膜上。 6.对于有角膜溃疡及眼球穿通伤者,冲洗时切勿压迫眼球。 7.对于接触患者的用具或医疗器械,包括受水器、洗眼壶等均应严格消毒,尤其是传染性眼病 患者使用过的用具。
三、泪道冲洗
注意事项
1.对不合作的患者,为保证安全,冲洗时必须固定头部。 2.泪小点狭小者,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后再进行冲洗。 3.操作动作要轻、稳、准确,以免损伤周围组织。如进针遇阻力,切不可强行推进 ,以免损伤泪道。 4.推注冲洗液时,观察下睑有无肿胀。如出现皮下肿胀,说明针头误入皮下,形成 假道,应立即停止冲洗,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发生蜂窝织炎。 5.急性结膜炎、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严禁冲洗泪道,禁止挤 压泪囊区。
结果判断
4. 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从下泪小点进针,可碰 到骨壁,冲洗液自上泪小点反流,同时有黏液脓性分泌 物,无冲洗液流入咽喉部。 5. 泪小管阻塞:从下泪小点进针,碰不到骨壁,冲洗液 完全从原路返回,鼻腔或咽部无液体流入,改从上泪小 点进针,冲洗通畅,为下泪小管阻塞。 6. 泪总管阻塞:自下泪小点进针,碰不到骨壁,冲洗液 从上泪小点射出,鼻腔或咽部无液体流入。
四、结膜下注射
操作方法
1.常规核对患者的姓名、眼别、药物的名称。 2.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眼滴表面麻醉剂(如0.5%丁卡因滴眼液),每 3~5分钟1次,共2~3次。
一、滴滴眼液与涂眼膏
(一) 滴滴眼液
操作方法 5.自己滴滴眼液的方法如下所示。
一、滴滴眼液与涂眼膏
(一) 滴滴眼液
注意事项
1.滴眼前常规核对患者的姓名、眼别、药物的名称。 2.滴药时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瓶口或滴管口距离眼部2~3cm,不能触及睑缘、睫毛和手指,以 免污染。 3.每次滴入1滴即可。如需使用两种以上滴眼液时,两种滴眼液间隔时间不少于5分钟。 4.不可将药液直接滴在角膜上。 5.滴用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副作用明显的药物时,滴药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2~3分钟,可减少 药液经泪道进入鼻腔,被鼻黏膜过多吸收引起全身反应。 6.药物如有变质或沉淀,应立即更换。
一、滴滴眼液与涂眼膏
(二) 涂眼膏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 2.不可将药膏直接涂在角膜上。 3.涂软管装眼膏时,管口不能触及睑缘、睫毛,以免污染。 4.玻璃棒法涂眼膏前,应认真检查玻璃棒圆头是否光滑完整,如有破损,则应丢弃 ,以免损伤结膜、角膜。使用玻璃棒时不要将睫毛随玻璃棒卷入结膜囊内。 5.对有眼球穿通伤或角膜溃疡的患者,操作时勿压迫眼球,更不可按摩。
2.熟悉
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操作方 法和注意事项
1.掌握
滴滴眼液、涂眼膏、结膜囊冲洗、泪 道冲洗、眼部冷热敷的操作方法和注 意事项
3.了解
结膜下注射的操作方法
内容
CONTENTS
1
滴滴眼液与涂眼膏
2
结膜囊冲洗
3
泪道冲洗
4
结膜下注射
5
眼部冷热敷
6
角膜异物剔除术
一、滴滴眼液与涂眼膏
(一) 滴滴眼液
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略后仰并稍向患侧倾斜。 2.用棉签拉开下睑,嘱患者眼睛向上方注视,暴露下穹窿结膜。 3.手持眼药瓶或滴管,距眼球2~3cm处将药液滴入下穹窿结膜 ,轻提上睑使药液充分弥散,嘱患者轻微闭合眼睑1~2分钟, 防止药液外流。 4.用消毒棉签吸去眼周渗出的药液。
三、泪道冲洗
结果判断
1.泪道通畅: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流入鼻腔或咽部,患 者有吞咽动作,冲洗液无反流。 2.鼻泪管狭窄:冲洗时有阻力,需加压才有少量冲洗液流 入鼻腔,上下泪点有少量液体反流。 3. 鼻泪管阻塞:从下泪小点进针,可碰到骨壁,冲洗液从 上泪小点流出,无冲洗液流入咽喉部,未伴分泌物。
三、泪道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