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诊疗、操作常规

合集下载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医生提供一份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以帮助医生在眼科临床诊疗中进行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眼科手术或治疗前,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
-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情
- 检查患者的眼部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 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手术或治疗过程
3. 技术操作指南
3.1. 术中消毒
- 在手术或治疗区域进行消毒时,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2. 手术操作
- 在进行手术时,医生应按照正常解剖学结构和手术步骤进行操作
- 使用合适的手术器械,并确保其清洁和无创损
- 控制出血,保证视野清晰
3.3. 术后处理
- 手术或治疗完成后,医生应对创面进行适当处理,包括缝合或应用药物
- 提供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并解答其疑问
4. 术后随访
医生应安排适当的术后随访,以及时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5.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眼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希望能够帮助眼科医生进行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医生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白内障(一)术前检查与准备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2.验光(双眼)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4.眼科A/B超检查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二)入院医嘱长期医嘱:眼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普食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裂隙灯检查 1/日临时医嘱: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三)术前交待要点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冲洗结膜囊剪睫毛冲洗泪道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五) 术后处理: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留,虹膜有无后粘连,人工晶体位置有无偏斜,玻璃体就是否混浊,眼底有无病变,眼压就是否正常。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诊疗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眼科诊疗,并提供最佳的治疗结果。

本指南适用于眼科专业医务人员,包括眼科医生和护士。

2. 技术操作规范2.1 视力检查- 使用标准视力检查图表进行视力测量。

- 确保检查环境明亮、安静,以提供准确的视力测量结果。

- 保证患者正确配戴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如适用)。

2.2 眼压测量- 使用合适的眼压测量仪器进行眼压测量,例如非接触式眼压计或电子眼压计。

- 洁净仪器表面,并在每位患者之间更换消毒套。

- 在测量前向患者解释步骤,并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

2.3 针眼检查- 使用荧光素钠滴剂进行针眼检查。

- 将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眼睛,并使用蓝光观察眼睛表面。

- 注意观察眼睛是否有溃疡、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2.4 眼部外伤处理- 在处理眼部外伤时,首先确保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慎重处理眼部外伤,并避免二次伤害。

- 根据伤情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修复伤口、止血或安抚患者。

2.5 眼部手术准备- 在进行眼部手术前,仔细检查手术设备的清洁和完整性。

- 确保手术器械无菌,并与手术团队合作进行术前消毒。

- 在手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结论本文提供的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旨在帮助眼科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眼科诊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眼科诊疗,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技术操作指南,并不涉及法律问题和纠纷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

参考资料:- 张三, 李四. 眼科诊疗手册. 中国出版社, 2020.- 眼科医院管理办法. 中国卫生部, 2019.。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1. 引言眼科外科是一门关注眼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科,涉及眼睑、结膜、巩膜、角膜、晶状体、虹膜、玻璃体等眼部组织的手术操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为医生、护士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2. 临床诊疗指南2.1 眼科疾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收集患者的病史,了解病情发展过程及相关症状。

- 检查眼部:包括裸眼视力、眼压、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等各组织的检查。

-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眼底检查、眼电图、角膜地形图等。

2.2 眼科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具体根据病情判断,如白内障、青光眼等。

- 禁忌症:病情严重、身体状况差、手术过程中存在风险的患者等。

2.3 手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特殊病史、药物过敏等。

- 手术知情同意: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征得同意。

- 术前准备:包括饮食禁忌、药物管理、头部皮肤处理、消毒操作等。

3. 操作规范3.1 手术器械的准备与使用- 手术器械准备:根据手术类型和所需器械清单进行准备,确保器械清洁、完整无损。

- 手术器械使用:遵循无菌原则,操作过程中注意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放置。

3.2 手术操作流程- 局麻操作: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正确的局麻方式。

-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类型确定切口位置和切口大小,并进行清洗消毒。

- 手术操作:操作者应准确的进行手术步骤,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和操作时间。

- 手术切口缝合:采用适当的缝合材料和方法进行切口缝合,确保切口闭合。

3.3 术后处理和护理- 监测:密切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各项检查指标。

- 术后用药: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及剂量。

- 术后饮食和活动:根据患者术后情况,指导饮食和活动的限制和禁忌。

- 术后复诊:安排定期复诊,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及恢复进展。

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内容

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内容

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内容范文一、接待患者1. 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态度和蔼、亲切,衣着整洁,挂牌上岗。

2.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眼部检查,确保诊断准确。

3.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与家长充分沟通。

二、诊疗操作规范1.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患儿安全。

2. 对必查的视力、眼压等检查项目绝不遗漏,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3. 定期对诊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消毒,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三、病历及记录1. 详细记录患儿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和治疗过程。

2. 及时更新患儿诊疗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 严格保守患儿隐私,确保信息安全。

四、会诊与转诊1. 对于疑难病例,积极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2. 如有需要,及时将患儿转诊至具备更高诊疗水平的医疗机构。

五、健康教育1. 向家长普及儿童眼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对眼科疾病的认识。

2. 指导家长进行患儿眼部疾病的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

3. 定期开展眼科疾病筛查活动,提高儿童眼健康水平。

六、科室管理1. 严格执行眼科门诊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诊疗安全。

2. 加强科室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科室团队协作能力。

七、突发事件处理1. 遇到突发事件,及时报告上级,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确保患儿安全。

3.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通过以上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内容,我们希望能够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眼科诊疗服务,提高我国儿童眼健康水平。

眼科诊疗常规标准

眼科诊疗常规标准

眼科诊疗常规标准1.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手术适应症:一般来说,除晶状体脱位,几乎所有类型的白内障均可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特别适用:1.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老年性白内障。

2.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发生玻璃体脱出或玻璃体于角膜粘连引起的角膜水肿。

3. 眼内需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

4.30-35岁以上,已有硬核的外伤性白内障。

5.伴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6.有广泛虹膜后粘连或玻璃体情况不明的并发性白内障。

7.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生视网膜脱离或手术眼过去患视网膜脱离。

8.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术时发现晶状体悬韧带特别强韧或术后发生瞳孔阻滞者。

手术禁忌症:1.晶体脱位或半脱位。

2.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不适合做白内障摘出手术者手术方法:1.开睑开睑器开睑或缝线开睑2.做上直肌牵引缝线用闭合的单齿镊在12:00方位顺结膜面向上距角膜缘8mm处夹住上直肌的肌止缘,使眼球向下转,然后在肌止缘的肌腹穿过1-0丝线,过针时缝线的针尖切勿刺向巩膜,以免穿破巩膜,拉紧缝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巾上。

3.做结膜瓣做结膜瓣以12:00方位为中心,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约120°范围,然后向穹窿部方向做钝性分离,暴露上方巩膜约3~5mm 宽,烧灼器进行表面烧灼止血。

4.做角膜缘板层切口以12:00方位做角巩膜垂直-倾斜板层切口,深度约1/2厚度,切口长度根据术前晶体核大小加以估计,一般为120°弧度。

5. 截囊(连续环形撕囊法)粘弹剂维持前房下,截囊针在前囊中心穿刺,撕囊镊伸入前房将前囊做环形撕开并拉出,将前囊膜撕开成一个无锯齿状缘的光滑圆形切口。

6.延长切口用角膜剪的钝头刀页插入前房,根据晶体状体核的大小确定切口长度,并使内外切口大小一致,切口通常为120°弧度。

7.挽出晶体状体核挽出晶状体核前降灌注液注入晶状体前囊下,或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之间,用水压作用使晶状体核松动,在粘弹剂维持前房下,右手持斜视钩(或类似器械)压迫6:00方位的角膜缘内侧,使已经游离的晶状体核上方翘起,注射斜视钩不可沿角膜滑动,以免角膜内皮与晶状体核接触导致内皮损伤,右手操作同时,左手持镊子轻压切口后唇,使切口呈鱼嘴样张开,晶状体核载双手协同作用下,缓缓向移向切口,当晶状体核上方赤道部挽出切口,即停止对眼球的压破,以镊子或冲洗针头将晶状体核自一侧向另一侧拨动旋出切口外。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以帮助医生和医疗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眼科外科护理和治疗。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前准备
- 在进行眼科外科手术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 确认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反应,以避免术中出现意外情况。

- 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全并正常工作,包括手术器械、麻醉设备和监护设备。

手术操作规范
- 在进行任何手术之前,医生应正确无菌处理,包括洗手、穿戴手术衣和手套。

- 使用正确的麻醉剂和药物,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

- 根据手术类型,使用正确的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同时遵循严格的消毒和防感染措施。

-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保持沟通畅通,确保手术进展顺利,并迅速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术后管理
- 手术结束后,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管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视力恢复和疼痛程度。

- 准备充足的术后护理药物和设备,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术后护理。

- 在术后随访期间,医生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眼部状况,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是保证眼科外科手术安全和效果的重要指导文件。

医生和医疗团队应严格遵守本指南,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眼科常见疾病是指影响眼睛健康的一些常见病症,包括眼疼痛、视力模糊、眼红等症状。

诊疗常规是指医生在面对这些疾病时,通常会采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眼科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1. 结膜炎:结膜炎是指结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畏光等。

2. 角膜炎:角膜炎是指角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充血等。

3.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引起的眼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4. 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灰白瞳孔等。

5. 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不良导致视力减退,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不正常、眼球偏斜等。

诊疗常规在面对眼科常见疾病时,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诊疗常规:1.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史等信息,以了解疾病的可能原因。

2. 视力检查:医生会使用视力表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

3. 眼部检查:医生会使用专业仪器观察患者的眼球、结膜、角膜等部位,以寻找可能的异常表现。

4. 眼压测量:针对可能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医生会使用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眼压的情况。

5. 辅助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辅助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病情。

6. 给予适当治疗: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手术矫正、视觉康复等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视力。

以上是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若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介绍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旨在提供眼科外科手术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规范。

临床诊疗指南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包括以下方面:
1. 术前准备:患者的全面评估和相关检查,包括眼部检查、眼压测量等,以确保手术的适宜性。

2. 麻醉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眼科外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管理方式,并对麻醉药物的使用给出规范的指导。

3. 手术操作:针对常见的眼科外科手术,例如白内障摘除、眼表手术等,详细描述手术的步骤和操作要点,并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术后管理:包括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药物使用和禁忌事项等,以促进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操作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环境卫生:手术室的准备和清洁,器械和设备的消毒等,以
确保手术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无菌操作:涉及手术前的手部消毒,手术器械的无菌处理和
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3. 手术记录: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细节,包
括使用的药物和器械等信息,以便于术后评估和对临床效果的分析。

结论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提供了标准化的流程和指导,旨在提高眼科外科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

医务人员在进行眼
科外科手术时应遵循本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
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眼科门诊工作常规

眼科门诊工作常规

眼科门诊工作常规(一)眼科门诊护理工作1 .按门诊一般护理常规施行。

2 .开诊前检查候诊室、诊断室、暗室及治疗室,注意整齐清洁。

备妥各种药品、敷料、器械仪器及洗手消毒用具。

门诊完毕,逐一验收清查;对电器设备应切断电源,盖好防尘罩。

3 .初诊患者应在就诊前查远、近视力。

4 .遇婴幼患儿,应准备开睑钩,并协助医师固定患儿全身及头部。

5 .有计划地安排门诊手术、验光及特殊检查的预约及登记事宜。

6 .预约散瞳检查的患者,应按医嘱于开诊前30min 或开诊时滴药散瞳。

如滴药后瞳孔不能完全散大,应随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早作进一步处理。

7 .暗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与防潮。

8 .门诊治疗室及手术室应定期消毒。

至少每周1 次,主要以紫外线灯照射。

换药时如发现创口感染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

对感染创口所用器械敷料应注意分开,换药后必须清洗及消毒双手。

9 .眼药水应定期更换,防止污染变质。

瓶签字迹要清楚,阿托品眼药水应用红字标签,无瓶签的眼药水不能使用。

10 .各种检查及治疗应注意分清左、右眼。

操作时先右后左,单眼传染性或严重眼病例外。

(二)眼科门诊诊疗工作1 .按门诊一般诊疗常规施行。

对初诊患者应作全面检查,复诊时可作重点检查,但因发生新的眼病来复诊时,仍应作全面检查。

2 .检查时应细致轻巧,尤其是对眼外伤、深层角膜溃疡或刺激症状较剧的患者更应注意,以免加重损伤或增加痛苦。

必要时可滴用0 . 5 %丁卡因以解除眼睑痉挛。

3 .对视力减退或视力障碍的患者,应找出原因,明确诊断。

4 .有下列情况应按急症处理:眼球穿孔伤、角膜擦伤、眼部烧伤、眼部化学伤、眼部异物伤、急剧视力下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离裂洞位于上方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

5 .检查传染性眼病完毕后,注意双手清洗及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三)眼科门诊手术常规可根据条件开展手术,如麦粒肿切开术、倒睫电解术、内翻矫正术、泪道探通术、泪囊摘除术、结膜结石剔除术、翼状胬肉手术、眼睑及结膜裂伤缝合术、角膜异物取出术以及活检等。

眼科临床诊疗参考及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参考及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参考及操作规范一、前言为了提高眼科临床诊疗质量,规范眼科医生的诊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眼科诊疗技术发展现状,制定本参考及操作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诊疗工作,眼科医生、技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

二、眼科诊疗基本原则1. 全面了解病史,仔细询问症状,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2.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析可能的病因,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3. 在进行有创诊疗操作前,向患者充分说明诊疗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同意。

4. 注重眼科疾病整体治疗,兼顾患者全身状况。

5. 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眼科常见疾病诊疗要点1. 角结膜疾病诊断要点:- 角结膜异物、炎症、溃疡、感染等表现。

- 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地形图等检查。

治疗要点:- 局部抗感染、抗炎治疗。

- 角膜溃疡需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

-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青光眼诊断要点:- 眼压升高、视野缺损、视神经损伤等表现。

- 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头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要点:- 降低眼压,控制病情进展。

- 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等。

- 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滤过术等。

3. 白内障诊断要点:- 渐进性视力下降、屈光改变、眩光现象等。

- 裂隙灯检查、眼部B超、角膜曲率等检查。

治疗要点:-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药物治疗:如抗氧化剂、营养剂等。

- 手术治疗: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4. 眼底疾病诊断要点:-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底出血、渗出、视网膜脱落等表现。

- 眼底镜检查、眼底摄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

治疗要点:- 针对病因治疗,如抗VEGF治疗、激光治疗等。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眼科操作规范1. 眼科检查- 遵循眼科检查标准化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注意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用药指南。

眼科诊疗常规

眼科诊疗常规

第一节眼睑病睑腺炎【诊断】一、临床表现睑腺炎为细菌经睑腺在睑缘的开口侵入腺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称为麦粒肿。

皮脂腺发生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由睑板腺发生的感染为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初起发痒,逐渐加剧,眼睑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热、痛,起于外眦部者症状更显著。

内麦粒肿临床症状相对稍缓和。

如致病菌毒性强烈,可伴有恶寒、发热全寻症状。

二、检查(一)眼睑皮肤或睑结膜局限性红肿,扪之有硬结和压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二)成熟时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上出现黄白色脓点,会自行穿破出脓。

(三)严重时眼睑红肿范围扩大,可侵犯整个眼睑形成眼睑脓肿。

三、诊断标准(一)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触之有硬结。

(二)睫毛根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面出现脓点。

(三)重者同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伴畏寒发热。

【治疗】(一)初起痒感时频用冷敷。

未成熟时采用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15分钟。

(二)抗生素眼液如环丙沙星眼水点眼,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三)清热解毒中药内服。

(四)如已成熟,出现波动感可转上级医院切开排脓,麦粒肿切忌用手挤压,因睑及面部静脉无静脉瓣,挤压致细菌进入血液。

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导致生命危险。

(五)耳前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全身体征者,应卧床休息,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疗效标准】一、治愈脓头排出,伤口愈合,炎症消退。

二、好转脓头大部分排出,炎症减轻。

三、未愈脓头未排出,炎症加重。

睑板腺囊肿【诊断】一、临床表现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睑板腺慢性肉芽肿。

睑板上可触及单个或2—3个无红痛之结节样硬性肿块,大如樱桃,小如绿豆。

病程进行缓慢,可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

小型者可自行吸收,有的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

二、检查(一)睑板上可触及境界清楚的坚硬肿块,不红不痛,表面皮肤隆起,但与肿块无粘连。

在正对肿块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

(二)囊肿自结膜面穿破可露出肉芽组织。

(三)反复发作者应转上一级医院行病理检查,以便与睑板腺癌鉴别。

眼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眼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眼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一、视力检查检查时用遮眼板将一眼遮盖,先查右眼;先查裸眼视力,视力减退者应查小孔或矫正视力;如系戴镜者,应查戴原镜视力,记明原镜片度数。

1.远视力检查我国多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欧美多用Snellen视力表(记录法为6/6或20/20)。

视力表照度应为400~800Lx,室内照度应为50Lx,标有1.0的一行应与受检眼视线高度相等。

被检者与视力表相距5m。

如置有反光镜,距离为 2.5m。

如用Snellen表,距离为6m。

亦可采用投射法。

嘱患者读视力表上指定的符号,时间限为5~10s。

(1)首先告诉患者辨认表上符号的方法,然后由上而下;直至不能辨认为止,以小数法记录。

例如第7行字全部读出而第8行字全部不能辨认,记录为0.7;如第7行字有二位不能读出,记录为0.7-2;如第7行字全部能辨认,第8行尚能读出二位,记录为0.7+2。

(2)如患者视力低于0.1时,嘱患者逐渐走近视力表,至能辨清最大符号时为止,如移至4m能看清最大符号,应记录为0.08;如至lm始能辨认第一行大字,应记录为0.02。

(3)如患者视力低于0.02,嘱患者背光,数检查者手指,应以能辨认指数的最远距离为标准,记录为若干cm指数。

(4)如果5cm仍不能数手指,应背光辨认有无手动.(5)如患者在5cm仍不能看见手动,则应在暗室内测验光感。

将非检查眼严密遮盖,检查者于患者前方5m处,持一烛光,时隐时现,询问患者能否识别;如在5m处尚不能辨认,则缩短距离至能辨认为止,记录辨光距离。

在眼前10cm尚不能辨光者,记录为无光感。

为进一步了解视网膜功能,应查光定位及辨色力。

查光定位时,嘱患者注视正前方,眼球不能随光移动,将烛光移至距患者lm远处,分别置于正前方上、中、下,颞侧上、中、下,鼻侧上、中、下,共9个方向,嘱患者指出烛光方向,并记录之。

能辨明者记“+",指不出者记“一”。

如能指对上、中6个方向而下3个方向不能辨认者,应记为下式,并注明眼别,与鼻、颞侧、查辨色能力时,分别置红、绿、黄、蓝各色玻璃于受检者眼前,嘱患者注视白色灯光,辨认颜色,并予记录。

中医眼科诊疗项目规章制度

中医眼科诊疗项目规章制度

中医眼科诊疗项目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医眼科诊疗项目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中医眼科诊疗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中医眼科诊疗项目的医务人员,包括中医眼科医师、护士、药剂师等。

第三条中医眼科诊疗项目包括中医眼科病史询问、中医眼科望诊、中医眼科闻诊、中医眼科切诊等中医诊疗技术项目。

第四条中医眼科诊疗项目应当遵循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五条中医眼科诊疗项目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医伦理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权益。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从事中医眼科诊疗项目时,应当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医疗方案,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章中医眼科诊疗项目流程第七条患者来院就诊后,应当进行中医眼科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以及主诉症状等。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中医眼科望诊,观察患者眼部的形态特征、色泽等,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第九条根据患者的病史、主诉以及望诊情况,医务人员应当进行中医眼科闻诊,听取患者述说的病情描述及感受,进一步辅助诊断。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进行中医眼科切诊,通过验光、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科学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眼部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中药熏蒸等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如何处理,确保患者知情同意。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当妥善保存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检查报告,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工作。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严格的消毒防护措施,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安全。

第三章中医眼科诊疗项目管理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中医眼科诊疗项目的管理,设立专门的中医眼科诊疗科室,配备专业人员。

第十七条中医眼科医师应当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具备中医眼科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疗技术。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眼科诊疗常规外眼和眼眶疾病眼睑疾病睑缘炎【诊断】1.鳞屑性:睑缘部充血,睫毛与睑缘处有灰白色鳞屑附着,严重者与溢出的皮脂混合形成黄色腊样痂皮,除去痂皮无溃疡灶,睫毛易脱,但可再生。

2.溃疡性:睑缘充血,睫毛根部布满黄色痂皮,睫毛可被胶粘成束。

除去痂皮见睫毛根部有小脓疱和溃疡灶。

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

3.眦角性:眦部睑缘皮肤充血,可伴有糜烂。

【治疗】1.去除致病因素。

2.局部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除去鳞屑与痂皮。

3.涂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4.眦角性可用0.25~0.5%硫酸锌眼水滴眼,再加维生素B2口服。

麦粒肿【诊断】1.急性起病。

2.眼睑红、肿、热、痛并形成硬结,如为外麦粒肿,硬结位于睫毛根睑缘处,压痛明显,2~3天后硬结渐变软,中央有脓点,溃破排脓后,疼痛骤减,红肿也渐渐消退。

炎症接近外眦角部,常可致球结膜水肿。

有时可伴畏寒发热及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如为内麦粒肿,硬结位于睑结膜面,炎症较重,相应部位睑结膜充血明显。

可透见黄色脓点溃破后脓液排出。

如细菌毒素强烈,未能破溃,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织炎。

【治疗】1.早期热敷与理疗。

2.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脓多则放引流条。

3.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4.切开排脓外麦料肿采用平行睑缘皮肤切口,内麦粒肿采用垂直睑缘结膜面切口。

霰粒肿【诊断】1.缓慢增大的睑皮下圆形、表面光滑与睑板相应皮肤不粘连的无症状肿块。

2.肿块相应睑结膜面成紫色,如自行穿破可形成肉芽肿。

3.若合并感染,则原霰粒肿硬结突然红肿与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充血肿胀,2~3天后睑结膜面出现脓点,穿破排脓,排脓后局部仍有硬结或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

【治疗】1.较小的可按摩后,外涂鱼石脂膏。

2.绿豆大以上者可从睑结膜面手术刮除内容物与剪除囊壁。

如已近穿破皮肤面则从皮肤面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一、引言眼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旨在规范眼科临床诊疗的相关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眼科诊疗。

本文档详细说明了眼科诊疗中的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规范等内容。

遵循该指南的医务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保障患者的视力健康。

二、术前准备1. 清洗双手并戴上洁净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

2. 患者的眼科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等应提前进行评估,并在记录中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

3. 检查所需的设备和试剂应事先准备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三、操作流程1. 患者就座并将头部舒适地固定在检查座椅上,保证患者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2. 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选择适当的检查器械。

- 眼表检查:使用专业的显微镜,观察患者眼表各部分,如角膜、巩膜、结膜等。

- 系统检查:利用光生物镜、眼底镜、OCT等设备进行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等的检查。

- 投影检查:使用投影仪和相应的投影测量器材检查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等指标。

3. 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4. 进行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准确操作,遵循专业操作流程,注意操作器械的无菌、清洁和正确运用。

5. 检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核实所观察到的相关指标或病灶,并在病历记录中进行详细记录。

四、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眼科医学知识和技术,严格遵循医疗行为规范和伦理规范。

2. 检查器械和设备应保持清洁、无菌,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 检查过程中,应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和整洁,确保患者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4. 患者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5.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意外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医生或主管人员。

五、总结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旨在提高眼科诊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务人员应遵循该指南,提供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为患者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眼科疾病的常规诊疗手册

眼科疾病的常规诊疗手册

眼科疾病的常规诊疗手册
引言
本手册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眼科疾病的常规诊疗指南。

以下是一些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请注意,本手册仅提供一般性建议,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眼科常见疾病
1. 红眼症
- 症状:眼睛发红、疼痛、视力模糊等。

- 诊断:眼部检查、病史询问。

- 治疗:根据病因使用适当的眼药水或药膏。

2. 玻璃体混浊
- 症状:视力模糊、黑点或浮动物体出现。

- 诊断:眼底检查、超声波检查等。

- 治疗:视症状严重程度决定,可以观察、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

3. 白内障
- 症状:视力模糊、散光、色彩减退等。

- 诊断:眼底检查、视力检查等。

- 治疗: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植入人工晶状体。

4. 青光眼
- 症状:视力模糊、眼痛、头痛等。

- 诊断: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

- 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

5. 视网膜脱离
- 症状:突然出现黑影、闪光等。

- 诊断:眼底检查、视力检查等。

- 治疗: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结论
本手册涵盖了一些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然而,对于每个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医务人员应遵循本手册提供的简单策略,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决策。

2023年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2023年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2023年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临床诊疗的改进和提高,本指南将对眼科临床诊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介绍和规范,以帮助医护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

目录
1.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 眼病的分类与诊断
- 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
- 眼科手术技术的操作指南
- 眼科疗法的选择与应用
2. 技术操作规范
- 眼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规范
- 眼科手术室操作规范
- 眼科临床数据记录和信息管理规范
- 眼科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部分将提供眼病的分类与诊断准则,包括不同眼疾的病因、症状、体征和诊断方法。

此外,还将介绍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指南。

本指南还将详细论述眼科疗法的选择与应用,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技术操作规范
技术操作规范部分将重点介绍眼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将详细说明眼科手术室的操作规范,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流程和术后护理。

为了有效管理眼科临床数据和信息,本指南还将提供眼科诊疗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信息管理规范。

最后,还将详细介绍眼科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规范,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和消毒灭菌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就是《2023年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简要内容,本指南旨在为眼科医护人员提供规范的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以提高眼科诊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

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

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儿童眼科诊疗质量,保障儿童眼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眼科诊疗规范》和《儿童眼科诊疗操作规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童眼科诊疗工作,包括眼科门诊、眼科病房、眼科检查室、眼科治疗室等。

三、组织架构1.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儿童眼科诊疗部门,配备专业的儿童眼科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儿童眼科诊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和实施儿童眼科诊疗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诊疗活动的实施。

四、诊疗流程1. 眼科门诊(1)挂号:患儿家长通过挂号系统预约儿童眼科门诊。

(2)初诊:儿童眼科医生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3)复诊:根据初诊结果,儿童眼科医生对患儿进行复诊,调整诊疗方案。

2. 眼科病房(1)住院:根据病情需要,儿童眼科医生为患儿办理住院手续。

(2)术前准备:儿童眼科医生对患儿进行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家长签署手术同意书。

(3)手术:在麻醉科协助下,儿童眼科医生为患儿进行眼科手术。

(4)术后恢复:儿童眼科医生对患儿进行术后检查,指导家长护理,确保患儿顺利恢复。

3. 眼科检查室(1)检查:儿童眼科医生根据诊疗需要,安排患儿在眼科检查室进行各项眼部检查。

(2)报告:眼科检查室技术人员及时出具检查报告,供儿童眼科医生参考。

4. 眼科治疗室(1)治疗:儿童眼科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在眼科治疗室进行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

(2)护理:眼科护士协助儿童眼科医生进行治疗,指导家长护理患儿。

五、质量管理1. 儿童眼科诊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对诊疗活动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眼科诊疗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设施安全、有效。

3.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眼科诊疗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眼科诊疗知情同意制度,充分尊重患儿及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诊疗常规外眼和眼眶疾病眼睑疾病睑缘炎【诊断】1.鳞屑性:睑缘部充血,睫毛与睑缘处有灰白色鳞屑附着,严重者与溢出的皮脂混合形成黄色腊样痂皮,除去痂皮无溃疡灶,睫毛易脱,但可再生。

2.溃疡性:睑缘充血,睫毛根部布满黄色痂皮,睫毛可被胶粘成束。

除去痂皮见睫毛根部有小脓疱和溃疡灶。

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

3.眦角性:眦部睑缘皮肤充血,可伴有糜烂。

【治疗】1.去除致病因素。

2.局部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除去鳞屑与痂皮。

3.涂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4.眦角性可用0.25~0.5%硫酸锌眼水滴眼,再加维生素B2口服。

麦粒肿【诊断】1.急性起病。

2.眼睑红、肿、热、痛并形成硬结,如为外麦粒肿,硬结位于睫毛根睑缘处,压痛明显,2~3天后硬结渐变软,中央有脓点,溃破排脓后,疼痛骤减,红肿也渐渐消退。

炎症接近外眦角部,常可致球结膜水肿。

有时可伴畏寒发热及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如为内麦粒肿,硬结位于睑结膜面,炎症较重,相应部位睑结膜充血明显。

可透见黄色脓点溃破后脓液排出。

如细菌毒素强烈,未能破溃,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织炎。

【治疗】1.早期热敷与理疗。

2.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脓多则放引流条。

3.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4.切开排脓外麦料肿采用平行睑缘皮肤切口,内麦粒肿采用垂直睑缘结膜面切口。

霰粒肿【诊断】1.缓慢增大的睑皮下圆形、表面光滑与睑板相应皮肤不粘连的无症状肿块。

2.肿块相应睑结膜面成紫色,如自行穿破可形成肉芽肿。

3.若合并感染,则原霰粒肿硬结突然红肿与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充血肿胀,2~3天后睑结膜面出现脓点,穿破排脓,排脓后局部仍有硬结或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

【治疗】1.较小的可按摩后,外涂鱼石脂膏。

2.绿豆大以上者可从睑结膜面手术刮除内容物与剪除囊壁。

如已近穿破皮肤面则从皮肤面平行睑缘切开,刮干净后再作间断缝合。

3.霰粒肿合并感染切开排脓后两周以上,再作霰粒肿刮除术。

4.如拒绝手术,可用皮质类固醇从睑结膜面直接注射于肿块内。

睑内翻【诊断】1.睑缘向内卷曲,睫毛倒向眼球。

2.严重者睑皮肤与角膜或球结膜接触,角膜可有上皮粗糙,荧光素点状着色,甚至角膜溃疡,混浊及新生血管。

【治疗】1.按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2.由睑结膜瘢痕收缩引起轻、中度睑内翻者,应作睑缘灰线切开术或五针一线法。

如因睑板肥厚所致者应作Hotz氏手术。

3.老年性下睑内翻根据皮肤松驰与痉挛程度作多余皮肤切除或部分眼轮匝肌切除。

4.先天性下睑内翻,轻者并无角膜上皮损伤者可暂不处理,重或角膜上皮有损伤者可作三针一线术或深层皮肤固定术矫正。

5.如为痉挛性则应先去除病因,无效才手术。

6.如因眼球明显萎缩或无眼球者,应安放义眼。

睑外翻【诊断】1.睑缘向外翻,夹角大于90度,睑缘位置离开眼球,甚至睑结膜外露。

2.如下泪小点也离开泪湖,则继发流泪。

外翻时间长,可继发外露的睑结膜充血、干燥、眼睑湿疹、角膜干燥甚至形成溃疡。

【治疗】1.去除睑外翻病因,如麻痹性和痉挛性外翻。

2.瘢痕性的应切除瘢痕、松解瘢痕的牵拉作用,皮肤缺损用植皮。

3.老年性睑外翻者建议患者向上擦泪,无效则用下泪点后睑结膜烧烙术或楔形切除一小块睑板矫正。

4.麻痹性的因病因一时无法去除角膜暴露者,可作上下睑缘暂时的缝合。

痉挛性病因治疗无效可行Snellen缝线术矫正。

泪器疾病急性泪囊炎【诊断】1.急性起病,起病前常有慢性泪囊炎史。

2.泪囊区红肿热痛,局部渐渐隆起形成脓肿,穿破皮肤排脓。

3.可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发热、畏寒与头痛。

【治疗】1.早期局部热敷、理疗,全身应用大量抗生素。

2.如局部出现波动感,则切开排脓放入引流条。

3.如急性炎症反复出现,瘘管长期不愈,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酌情行泪囊摘除术或泪囊鼻腔吻合术加瘘管切除术。

慢性泪囊炎【诊断】1.长期流泪伴有鼻侧结膜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积聚。

2.压迫泪囊区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从上下泪点溢出。

3.泪道冲洗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无水到咽喉。

【治疗】1.冲洗与点抗生素眼药水仅作为减轻症状或术前准备,彻底治疗必须手术。

2.年龄大于60岁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患者则做泪囊摘除术。

3.身体状况较好、鼻腔检查鼻粘膜无萎缩者可作泪囊鼻腔吻合术。

4.如冲洗时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很少,则应先作泪囊碘油造影,了解泪囊大小,如泪囊小于4×3mm,则不能吻合。

结膜疾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诊断】1.急性发病。

2.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先于另一眼发病。

3.自觉异物感、烧灼、刺痛、畏光。

4.检查见睑皮肤充血、肿胀,睑及穹隆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为周边性充血,大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时有假膜形成。

5.伴有角膜边缘浸润,形成新月形浅溃疡,称卡他性角膜溃疡。

【治疗】1.当结膜囊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局部冷敷,切忌热敷及包患眼。

2.抗菌素眼药水点眼,睡前用抗菌素眼膏。

3.预防传染,做好消毒隔离。

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诊断】1.有与患者直接、间接接触的历史。

2.急性发病,单眼发病后常在2~7天内累及另眼。

3.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刺激症明显,畏光流泪,异物感,刺痒,疼痛,分泌物为水样,睑结膜与穹隆结膜出现滤泡,以下睑为重,耳前淋巴结肿大。

4.结膜炎发病7~10天后角膜上皮细胞与上皮下点状混浊。

5.2~3周后炎症消退,角膜留有混浊点,持续数月或数年后才吸收。

【治疗】1.抗病毒滴眼液点眼,如4%盐酸吗啉双胍,0.5%无环鸟苷,病毒唑,羟苄唑等。

睡前涂抗病毒、抗菌素眼膏。

2.口服吗啉双胍、板兰根、维生素。

3.局部用重组干扰素眼液点眼。

4.预防传染,消毒隔离。

沙眼【诊断】1.多为急性发病,可治愈也可于数周后进入慢性期。

2.双眼发病。

3.急性期:畏光、流泪、异物感,有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

眼睑红肿,结膜头增生及滤泡形成,可伴有点状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4.慢性期症状轻,可有痒、异物感、干涩感,结膜轻充血、肥厚,血管走行模糊,滤泡大小不等、不整齐、不透明,病变以上睑结膜及上穹隆结膜为重。

5.反复感染后,结膜形成瘢痕,睑板下沟和睑板上缘有白色条纹或网状白线,最后大片白色瘢痕。

6.角膜血管翳从上缘开始,逐至四周,占据全角膜,影响视力。

7.活动期结膜刮片可找到包涵体。

8.分期。

(1)我国分期法:Ⅰ期-进行期:乳头滤泡、上穹隆结膜组织不清,有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仍有活动病变存在。

Ⅲ期-结瘢期:活动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不具传染性。

根据活动病变(乳头和滤泡)总量相当于上睑结膜的面积而分为:占1/3面积以下者为轻(+),占1/3~2/3面积者为中(++),•占2/3以上者为重(+++)。

(2)国际分期法:Ⅰ期-浸润初期:睑与穹隆结膜充血肥厚,上睑尤甚;开始发生滤泡与沙眼血管翳。

Ⅱ期-活动期:乳头滤泡与血管翳。

Ⅲ期-瘢痕前期:同我国Ⅱ期。

Ⅳ期-瘢痕期:同我国Ⅲ期。

9.后遗症与并发症: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眼干燥症,慢性泪囊炎。

【治疗】1.局部用0.1%利福平眼水、0.1%酞丁胺眼水、10~30%磺胺醋酰钠眼水、泰利必妥眼水点眼。

每日4~6次,四环素眼膏睡前用,治疗坚持3个月至半年。

2.口服药物:严重病例可口服螺旋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等(儿童与孕妇禁用)3.手术治疗:急性期患者,乳头增生严重的,可用利福平液棉签磨擦结膜及穹隆部至轻出血,滤泡多者行沙眼滤泡挤压术,术后继续点药。

角膜疾病匍行性角膜溃疡【诊断】1.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眼痛、畏光、流泪,睁不开眼,视力下降。

2.眼睑痉挛、水肿,结膜充血,以睫状充血为主,可有脓性分泌物。

3.角膜溃疡多位于中央部,具有致密混浊的、潜行性进行性边缘。

4.前房积脓。

5.常有角膜外伤史、异物剔除史。

6.浸润灶涂片可找到细菌,培养可查找病原体及敏感药物。

【治疗】1.在抗生素治疗前,迅速从浸润灶刮取标本染色找细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频繁地局部滴用有效抗生素,在未能确定致病菌及其敏感药物者,尽快采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唑啉、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

每隔30分钟1次。

病情较重时,可合并结膜下注射抗菌素。

3.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药敏试验,调整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特别严重的病例,联合全身使用抗生素。

4.散瞳、热敷。

5.多种维生素。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诊断】1.角膜外伤史,异物剔除术后或戴角膜接触镜者。

2.急性发病,患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3.角膜病变具有高度毁坏性,进展迅速,短期内角膜穿孔,整个眼球破坏。

(1)眼睑水肿,结膜混合性充血重。

(2)角膜中央部或旁中央部出现迅速扩散的,致密的实质层浸润与坏死性病变,常形成环形溃疡,扩展至全角膜,角膜迅速变薄,有大量带绿色的粘脓性分泌物附着于角膜溃疡表面。

(3)伴有前房积脓。

(4)溃疡浸润灶及角膜刮片做涂片及细菌培养可查到绿脓杆菌。

【治疗】1.紧急抢救治疗,局部用药可选用两种有效药物交替使用,频繁局部滴用有效抗生素。

2.常用药物为:1.4%妥布霉素眼液,1.4%庆大霉素眼液,1.3%丁胺卡那霉素眼液,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眼液等。

3.病情较重时,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全身使用抗生素。

4.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有效抗生素。

5.散瞳。

6.结膜囊冲洗。

7.全身支持疗法。

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1.植物致角膜外伤如树枝、农作物致伤或牲畜皮毛接触,长期用激素和抗生素病史。

2.亚急性经过,病程长,抗生素治疗无效。

3.症状与细菌性角膜炎相似,但疼痛轻微,分泌物少。

4.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乳白色、致密、略隆起,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有干燥感和粗糙感,质地疏松而硬脆。

边界较清楚,有淡淡的羽毛状混浊或伪足样向周围伸展,病变区外可有卫星浸润灶,溃疡缘有时出现 Wessely免疫环,与病灶对应的角膜后壁有内皮斑块。

5.早期出现前房积脓,呈白色,粘稠或呈糊状粘附于溃疡处的角膜内皮面。

6.从浸润灶刮取标本涂片可找到真菌菌丝,培养可分离出致病真菌。

【治疗】1.疑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常规从浸润灶刮取标本找真菌菌丝及培养真菌,鉴定种类。

2.抗真菌药治疗,可选用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二性霉素 B、氟胞嘧啶等眼水滴眼,晚上涂克霉唑眼膏,口服氟康唑或酮康唑片剂。

对严重病例,球结膜下注射及静脉滴注。

3.禁用激素。

4.明确诊断后需长期治疗。

5.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炎症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诊断】1. 感冒、发热、疲劳为诱因。

2. 角膜浸润灶特点:实质层低密度灰白色混浊,深实质层病灶水肿增厚,可伴有后弹力层皱褶及KP。

3. 症状与活动性角膜炎相似,角膜知觉减退,角膜病变有:(1)上皮性角膜炎:1)点状或星状角膜炎。

2)树枝状角膜炎。

3)地图状角膜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