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世界近代经济高考题汇总
中考历史世界的近现代经济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中考历史世界的近现代经济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迄今为止,历史已经是人文社科类、综合素质拓展类的中考科目之一,而我们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历年真题的学习和答案解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考历史世界的近现代经济专题的历年真题,并对答案进行详细解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2007年真题题目: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因素有哪些?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答案解读: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因素主要有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全球化等。
科技进步如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生产效率大增,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转向机械工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贸易自由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这些因素的加快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额大幅增加,市场更加开放,充分发挥了经济规模效应。
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少了贫困人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2011年真题题目:近代以来,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答案解读:近代以来,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化进程、能源使用方式和技术水平低下等。
工业化进程使大量污染物排放到空气、水源和土壤中,严重破坏了环境。
能源使用方式以化石燃料为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和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
技术水平低下则使得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成本较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环境污染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首先,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破坏,破坏了自然资源,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渔业资源,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污染引发了很多健康问题,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此外,环境污染还引发了生态移民问题,导致不稳定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
三、2015年真题题目:近现代国际分工的变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关系?答案解读:近现代国际分工的变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训练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4及答案

:历史专题: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题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因素 B.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题2: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题3:下列图片说明了()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题4:对下侧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解正确的是( )①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是煤②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得到广泛的运用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A.①②③ B.①③④.②④ D.①②③④题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全球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题6: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
”据此解正确的是()A.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D.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题7: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工业牺牲了农民的利益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题8: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
高中历史之世界近代经济高考题汇总

世界近代史之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2017课标II】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2【2015课标II】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3【2017课标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1.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2017课标II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训练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3及解析

:历史专题: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题1:世界著名哲家、文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市场的需求D.技术的进步题2: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其后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得到迅速发展: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下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题3: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占总就业人的比例,这一比例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和城市进程B.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圈地运动的持续进行D.殖民与移民的大规模进行题4: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题5:英国社会比较开放,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英国实行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使非国教徒能在革新技术和发展工业方面发挥自己的才智,英国还向大陆受迫害的新教徒敞开大门,大批新教徒迁居英伦三岛,带了资金和技术。
解: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利于吸引人才、鼓励技术创新。
结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下列对该推判断表述正确的是()A.材料充分,解错误,结论错误B.材料不充分,解错误,结论错误.材料不充分,解错误,结论合D.材料充分,解准确,结论不合题6: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题7:有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高考复习 基础过关(9)世界近代经济史(含答案)

世纪的欧洲航海家勇敢走向海外。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因此,欧洲人渴望得到贵重金属和东方贵重商品。
将东方描绘成“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与东方的传统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东方商品经过、和意大利商人的倒手价格奇高。
15世纪崛起导致就商路受阻,加剧了欧洲的商业危机,西欧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
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原因是:。
此外,新航路开辟成功还得益于等有利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和首先将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两国。
西班牙扶持了和向(方向)的海上探险,葡萄牙扶持了和向(方向)的海上探险。
请绘制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要求:标明西班牙与葡萄牙,绘出四位航海家的航行时间和航海成就。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而言,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即:价格革命即:对美洲而言:对非洲而言:对亚洲而言:对全人类而言:4.各国殖民特点:新航路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和率先开始殖民掠夺活动。
葡萄牙的殖民,主要是在地区,通过侵占据点等方式武力垄断(范围)的贸易路线。
西班牙的殖民,主要区域,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直接占领和掠夺金银,后来采用奴隶来开采金银矿,或者在殖民地建立来生产单一作物,以供应欧洲的称号。
荷兰崛起的原因有:A区位优势B产业优势C商业智慧世界近代经济基础知识默写6.英国:荷兰的人口、疆域、军事和手工业具有明显的缺陷,很快让位于和两国。
其中英国于世纪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英国崛起的优势是:地理制度经济军事英国殖民方式非常多样,首先是海盗掠夺,新航路开辟后往返于美洲与欧洲的(国家)商船是英国劫掠的重点对象。
其次,为了争夺贸易优势和殖民地,英国与荷兰、法国之间。
再次,在殖民地的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最后,是英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7.工业革命起源:工业革命是以取代人力,以取代个体工场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历史学家常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世界的经济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世界的经济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23•吉安一模)14世纪以来,贵族的铺张浪费、乡绅和中产阶级的模仿攀比等过度消费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高度警觉。
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禁奢法令,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的饮食、服饰消费标准,如1336年的饮食禁奢法令规定所有人平时每餐最多可以享用两道菜。
禁奢法令()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影响B.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C.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D.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2.(2023秋•渝中区校级月考)1401年出版的《世界的面貌》一书中,提及“西班牙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哥伦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从加利群岛至日本的直航距离仅有2400海里。
正是这个数字才使哥伦布在当时并不很发达的航海条件下,敢于直面大西洋。
这表明()A.西欧自然地理知识严重欠缺B.人类对世界认识已趋向完善C.科学著作发挥助推探险作用D.冒险精神成为航海决定因素3.(2023秋•辽宁月考)1592年,中国输往拉丁美洲的货物已经超过了西班牙,西班牙商品受到排挤,国内丝织厂纷纷倒闭,到1660年,美洲白银输入西班牙的数额仅为1595年的十分之一。
这可说明()A.新航路改变了贸易格局B.欧洲商业革命走向衰落C.世界贸易中心转向中国D.太平洋贸易的影响广泛4.(2023秋•安徽月考)出版于1507年的“瓦尔德泽米勒”地图是一幅由德国地图学家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这是首幅清楚描绘西半球为独立半球、太平洋为独立大洋以及标注“美洲(America)”的地图。
该地图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新航路的开辟B.宗教改革开展C.近代科学兴起D.资产阶级革命5.(2023•金东区校级模拟)1647年,在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岛,一位游客参加了一个派对,派对盛宴上有乳猪及一种名为“KillDevil”的饮料。
“KillDevil”由种植园中的甘蔗榨糖后的副产品酿制而成。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世界近现代经济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近现代经济(编者按:含国际经济格局、主要国家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等)1.(2008北京文综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C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08江苏历史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C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3.(2008海南历史11)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4.(2008全国Ⅱ卷文综20)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后降至1/5以下。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D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3)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
”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6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B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B.工业化进程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7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C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8.(2008宁夏文综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世界近现代经济新题赏析1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世界近现代经济新题赏析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d7bdcfab069dc5022017c.png)
:历史专题:世界近现代经济新题赏析开篇语新题赏析题一题面: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
其主要原因是()A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 .厂家生产能力下降.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 .汽车销售价格上涨题二题面: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
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A .恢复银行信誉B .鼓励建立工会.加强社会保障 D .调整劳资关系题三题面: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 .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 .“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 .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题四题面:凯恩斯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A .增加货币发行量B .扩大政府开支.推行国有企业民营D .增加政府税收题五题面: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 .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B .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题六题面:近年,“大宗商品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
这一材料表明()A .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B .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D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题七题面:有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世界近代史(经济)高考题及答案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3.(2021.全国乙卷)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
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
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
这反映出该时期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4.(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图6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世界经济练含解析36卷卷

专题12 近代世界经济
1.练高考
01. (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11)11.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点睛:“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长期以;,中学历史教学更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
“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历史5.读下表,说法合理的是
15世纪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224
C.奴隶贸易使美洲丧失大量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人口地区分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训练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1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训练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92ebf576eeaeaad1f33090.png)
:历史专题:世界近、现代经济考点题1: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到20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000美元升至25000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20000美元跳到75000美元。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供应紧张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B.分期付款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炒房投机直接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D.新政实行国家干预提高了消费能力题2:《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题3:右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题4:“供应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
”该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主要是( )A.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B.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题5: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
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该组织是 ( )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题6:“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35卷卷

专题12 近代世界经济考向一新航路的开辟1.讲高考(1)考纲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命题规律新航路的开辟是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二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特别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含义,要注意区分;这一部分的考查均是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题为辅。
(2)备考点睛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高考命题,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以文明史观、整体史观为立意,多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评价及西欧殖民扩张的掠夺性和客观进步性等。
,复习备考时,利用多种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时代特征理解西欧殖民扩张的特点及成因,分析理解殖民扩张造成的双重影响;注意结合政治、经济、外交等相关知识,分析英国等大国的兴衰及影响;运用多种史观解读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名师点睛】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
根据这点,和题目的英文对比,然后指南针的运用有利于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航海活动的进行,即可知,新航路开辟最符合题意。
例2(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13)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高考历史真题解析分项版9 近代到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高考历史真题解析分项版9 近代到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09:近代到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选择题(2011年全国卷文综18)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011年北京市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②项工业革命也开始于18世纪;题中材料反映的16—17世纪英国物价涨幅远远超过工资及地租涨幅,正是英国从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攫取大量金银后钱贱物贵的结果。
(2011年山东省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直到20世纪初(题中1913年),由于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差别,美国人均GDP应超过英国,应是曲线①;西、荷应低于英国,是曲线③、④;剩下只能是英国的曲线②。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答案】: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
【解析】:选D准确地揭示了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公司鲸吞全球石油暴利,并用助学美化自己、欺骗世人的本质;选A对这幅漫画本质的揭示不够完整;选B突出了这幅漫画的主体,但主题(主旨)表述错误;选C对这幅漫画的主体和主题的表述都错误。
高考历史:世界经济部分简答论述题汇总

世界经济部分简答论述题汇总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必要性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当时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④宗教原因: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①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②制造出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已在海船上使用;武器装备得到改善;③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
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并且与美洲有了联系,形成不同区域性的市场;2、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扩大,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3、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1)可能性: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前提)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⑤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2)必要性(或直接动力)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四、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1、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2、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交通运输——汽船(美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史蒂芬孙)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用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背景:①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高考试题解析历史专题09 近代到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教师版)

(教师版)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8)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A.蒸汽动力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D.机械动力(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图8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B【解析】:图标时间1841年到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工业革命之间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年出口船舶吨位,两个数据都是不断地升高。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奴隶贸易在十九世纪结束,ACD三项全排除。
【考点定位】:必修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4)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史之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2017课标II】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2015课标II】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3【2017课标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1.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4【2017课标II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分)
5【2016北京】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6【2015天津】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
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 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 英国工业革命
开始
7【2015福建】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8【2017课标I】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9【2016课标II】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0【2016课标III】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
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2、【2017天津】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
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3【2016浙江】如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2016江苏】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 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 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 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15【2015上海】在19 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 商业繁盛的地区B: 盛产煤炭的地区C: 邻近河流的地区D: 电力充足的地区
16、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这一做法
A. 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B. 导致两国关税收入的大幅下降
C. 体现国家对经济大力干祖
D. 缓和两国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