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林小英 ,副教授
德国大学教育对我国“卓越计划”的启示
University Education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福建工程学院是第一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
我校“卓越计划”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2012年,笔者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进修期间,对该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等特点印象深刻。
对此,笔者深受启发,该校的教学系统有许多方面可以为“卓越计划”所用。
一、德国教育的几个特征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是综合性公立大学,该校在教师、教学及课程组织方式方面优势明显,学生整体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较强。
(一)教师德国的教师在进入高校任教前基本都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
特别是教授,他们至少有5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企业非常了解,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教学思路开阔,授课教案重点突出,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介绍知识点后配有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采用现场实物图片、视频、施工图等内容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教师们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了解企业的需求,能将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所以企业也愿意给予资助。
学生上课时间相对少,课后自学的时间多。
学生课后需要自学的内容包括教师指定的教材、阅读材料以及网络资料,在期末或者期中交学习报告或者做读书报告。
教师上课的内容与参考书没有太多重复之处,教案是教材的补充。
学生必须结合上课学习的内容在课后自学才能较好地掌握大纲要求。
因此,该校大学生需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自习,查资料,这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资料的获取途径和方法。
林小英关于素质教育的总结与反思-标注版
素质教育20年:竞争性表现主义的支配及反思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林小英 2020-05-12作者简介:林小英,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摘要】素质教育是承载着中国人对“好的教育”的愿望最简练、最适切的合法表述。
本文清理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诸多政策之间的互联性及其共同作用于政府、学校和教师之间而形成的稳固关系,从政府奉行的“监视—评估主义”、学校实行的“规训—管理主义”到教师实践的“竞争—表现主义”,构成了素质教育中环环相扣的支配逻辑。
这种支配和实践的循环与流通持续不断且形式多样,变成一种“圆形监狱”式的景观,为素质教育带来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问题。
应该理性地剖析素质教育改革之路遇到的深层问题,开展严肃的学术思辨,沉淀稳定的理论概念,朴素安静地去到教育现场,回归素质教育应有的实在。
一、问题的提出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从国家层面正式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施行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基本国策”。
[1][2]这项政策与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原国家教委1997年发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起,构成了素质教育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架。
在此基础上,素质教育过去20年里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单项政策与多层次具体政策组成、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的政策体系[3],成为一个政策集群,呈现出复杂的政策景观。
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词语的政治学”[4],像印章一样被盖在各种问题导向和理想导向的教育政策文本标题上,成为中国人对“好的教育”的修辞,也成为批判“坏的教育”的专门术语。
学术界对素质教育的政策做了大量研究,为政策提供观念和情怀,梳理素质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并提供理论注脚,根据现实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问责、廓清利益格局、完善配套措施、更新教学范式、回归自身经验和传统等。
北京理工大学思想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贾晓明、李林英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理工大学思想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贾晓明、李林英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共招生2人,下设思想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专业,研究方向为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导师是贾晓明和李林英。
二、考试的科目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招生计划指导教师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022)2思想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0401Z1)202.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贾晓明1001英语2032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3083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面试:1、科研能力评估2、综合素质3、外语听力与口语水平测试李林英三、导师介绍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系教授。
1991年至2001年任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从2002年开始担任中心督导。
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于1998到1999年在加拿大大布局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系学习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李林英,生于1963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生导师,所在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讲授的硕士生核心课程有《人生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本科生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等。
近年来承担北京市、福特基金会等9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北京市和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0本,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董奇著,北京2032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第五版);戴维.谢弗,陈会3083社会性与人格发展昌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五、北理考博英语北理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PS:本文档首先对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附上主要的中外参考文献以及该相关领域的中外权威学者名单。
正文:当今社会,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包括小学教育在内。
在过去,教育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而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评价方式的不足,开始尝试采用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旨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的明确化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点应当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有所体现。
评价标准应当更加明确,涵盖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考试成绩,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日常表现、小组合作、口头报告、实验报告、作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评价过程的参与化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通过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步。
四、教育教学评价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为评价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分析手段,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五、教育教学评价的增值化最后,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要求要探索增值评价。
这是首次在文件中提及增值评价并要求探索增值评价制度。
笔者以下整理并专对增值评价进行的文献综述。
当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是逐步从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转向更多元、更全面、更综合的评价方式,而“增值评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利益相关者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利益相关者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成果公报北京大学林小英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利益相关者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研究》(课题批准号:CIA070202)。
课题组成员有:王雅雯、郝庆、王政忠、田静、王友航、蔺亚琼、郑振锋、陈霜叶。
一、内容与方法政策评估作为政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政策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实证研究的范式到规范研究范式的转变,出现了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即:测量、描述、判断和建构性评估阶段。
现在正处于第四代政策评估的时期,即建构主义评估理论阶段。
第四代评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与前几代评估相比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它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了解了“事实”,这种方式的事实中掺杂着各方面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以多元的视角呈现出了政策中各个利益相关方对于政策的个人化的解释。
在这里价值变成了另一批事实,而所谓科学才是需要商榷的。
建构主义的范式表明,没有唯一的“事实”存在,而只有人类建构的多重事实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评估中出现各说各话的状况。
第四代评估以利益相关者评估模式为代表,多元的价值观是它的基础,关注政策中所涉及的众多利益相关者,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评估者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对政策作出评估。
这种评估模式所得出的结果能更全面的反应政策所达到的效果。
然而这一评估模式在我国的政策评估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不管是在理论文献的梳理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这是本研究关注并使用利益相关者这一评估模式来对审视若干高等教育政策的初衷和问题提出的起点。
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是教育政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课题通过对于政策评估发展脉络、范式转变、评估模型和政策评估类型这四个方面的详细考察,论证了将焦点放在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评估研究的模式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政策、学术规范指南文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高校人事聘任政策、大学毕业生农村上岗退费政策等案例研究,认为这些政策虽然各自分属不同的内容领域,研究者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是从利益相关者的导向来看,恰好证明了所有这些政策都存在一个与西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中以“决策者”作为评估中心或诊断政策成功与否的判断者相对立的一面存在: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才是实际政策过程中的多元利益相关者。
北京大学 哲学硕士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哲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代码010108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1999年6月24日修订日期:2002年5月1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注:1. 序号第8-11的4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3门。
2. 序号第12-13的2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1门。
3. 补修课为推荐免试者开设,不计学分。
4. 研究生还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校内其他院、系、所、中心开设的有关课程。
P r o g r a m m e o f M a s t e r S t u d e n t C o u r s e sD i s c i p l i n e (一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S p e c i a l t y (二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 —n e e s s a r y ; C -c h o s e n ; M --m a k e -u p . **.S --S p r i n g s e m e s t e r ; A --A u t u m n s e m e s t e r四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五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一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哲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代码010108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1999年6月24日修订日期:2002年5月1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三 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等)P r o g r a m m e o f P h . D S t u d e n t C o u r s e sD i s c i p l i n e (一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S p e c i a l t y (二级学科):P h i l o s o p h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 --n e c e s s a r y ; C -c h o s e n . **.S --S p r i n g s e m e s t e r ; A --A u t u m n s e m e s t e r课程内容提要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北京大学直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哲学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代码010108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1999年6月24日修订日期:2002年5月16日说明:本报表中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与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等部分内容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培养目标与学制二课程设置(包括讨论班和属于硕士生层次的课程)注:1. 序号第8-11的4门课程中至少必须选修3门。
各方利益相关者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重构
作者: 刘姝殷;林小英;文东茅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页码: 1-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期
主题词: 自主招生;利益相关者;政策重构
摘要: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实行14年,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不一致,在政策执行和变迁的过程中,多方政策参与者实际上按照各自的目标、遵从各自的利益、用各自的行动对政策进行了再构建.文章从政策的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分析自主招生政策推行的初衷和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意图结果,展现政策参与者对自主招生政策重构的图景.。
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2012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8期)Total No .288收稿日期:2012—09—29作者简介:林小鸽(1972—),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英语部,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林小鸽(湖南师范大学英语部,湖南长沙410012)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将有助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出发点,为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深化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和特点,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教学;实践性;英语教师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53—02一、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和特点林崇德认为,教师知识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二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主的条件性知识;三是来自于真实教学情境的实践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关系到教师知识的底蕴,条件性知识显示着教师的专业本色,而实践性知识决定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用和表现出来的认识,它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成熟的重要因素。
陈向明(2003)则把教师知识分成两大类: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教师理论知识包括上述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和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主的条件性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学习、阅读和听讲座获得;教师实践性知识则呈现在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它涵盖了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环境知识、自我知识等。
简单地说,理论知识是指“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实际具有的知识”。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论假设,教师面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会接受适应学科性质的实践性知识的指导,并受其广泛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2012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招生简章热烈欢迎报名参加北京大学2012年研究生暑期学校课程:“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课程简介“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课程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承办。
质性研究方法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陈向明教授在1990年代中期首次全面向国内社会科学界推介的一种研究范式。
十几年来,这种范式已经逐渐被国内学术界广泛推崇。
2012年“质性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课程将依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并适时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
课程注重学员基本研究方法、本土化理论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的培养,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扩展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视野和意识。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举办地点为北京大学校内,举办时间为2012年7月1日——7月13日,7月1日报到,7月2日开始正式上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质性研究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研究,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计划,并初步收集和分析资料。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学习质性研究设计和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同时,有大量练习的机会。
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能够设计出基本合格的课题研究计划,并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尝试。
三、教学方法课内学习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和练习。
课外学习方式包括:(1)阅读,每次课前阅读相关文献;(2)收集和分析资料;(3)小组活动:学生根据研究问题聚类,组成学习小组,针对共同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学生学业考核分成三个部分:50%课堂参与,30%课程作业,20%小组活动。
四、教学日程2012年7月2日——7月13日。
每天上午9:00——12:00课堂教学,每天下午2:00——5:00小组讨论,晚上将根据情况安排不定期讲座,特邀各个学科领域相关专家做质性研究的实践报告。
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学飞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教育部委托课题: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研究(欧美部分)(2005,8,15——) 教育部社科司“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 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研究,2006 年——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高等教育政策文本系统研究,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课题:中国博士质量分析,2007- 国家哲学社会攻关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第 13 子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 条件”2008,6,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政策目标与执 行过程偏离问题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2008 年) 获奖情况: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建国以来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几点经验教训(1981,10),“教育研究”杂志教育现实问 题研究优秀论文,1985,12 2、关于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合理结构的探讨,北京市首届科学研究成果青年鼓励奖,1986,5 3、“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主要参与者之一,全国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 一等奖,1990 5、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专著三等奖,1990,11 6、美国高等教育的调节机制,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1993 7、五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湖北)优秀论文, 1993 8、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 高教学会,1997,12 9、“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北京大学第六届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6);北京 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12)。 10、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 年,北京大学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2000,5);北京 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第二届教育图书一等奖(2001);第五届国家 图书奖提名奖。 11、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5;第 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12 12、西方怎样培养博士,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2006 13,高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林小英、茶世俊、王书峰、涂端午连续四届分别获得中 国高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1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高教出版社,2006,3)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9,9,4) 16,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2009) 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10,2,25 其它获奖: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 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教委、人事局、财政局等,2006 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工作者(2008、2009) 主要社会兼职:
【2017年整理】心理学知名导师
韩世辉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博导。
认知神经科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骨干科学家。
探索大脑各种认知功能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是多年研究工作的目标。
主要利用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多种脑成像技术,研究视知觉、注意、记忆及意识的神经机制。
欢迎具有心理学、生命科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医学背景并对探索大脑奥秘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Email: ************.cn王垒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市场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技术方法指导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编委。
科研方向:组织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评价技术、领导与管理技能:系统建构与开发、组织沟通与激励、团队管理与开发、消费行为研究、情绪—认知,情绪智力,自我概念,人格结构。
李量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985" 生理心理学科建设带头人、北京大学听觉与言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骨干科学家。
研究领域:听觉认知的心理物理学和神经科学、言语加工的听觉机制、言语的信息掩蔽与能量掩蔽的理论模型、情绪学习的神经生物学、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Email: ***************.cn周晓林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
任国际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杂志编委,罗丹科学院Corresponding Fellow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英国实验心理学会、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加工、注意与执行控制、以及社会神经科学。
关于西部教育高层论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专题讲座的通知-师范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西部教育高层论坛”2014系列学术讲座之一通知应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邀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阎凤桥教授、林小英副教授将在我校举行学术讲座,欢迎广大师生前往聆听交流。
一、讲座安排二、讲座内容摘要(一)“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培养实践-反思型教师”:好教师从何而来?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是系统训练的结果还是自我经验的成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反映的是不同的塑造好教师的内在机制。
如果将教育当作一个实践性的领域,那么在随时可得的教育情景中训练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便构成了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
质性研究方法将研究者自己作为工具,在不断地研究“田野”之中获得对“我是谁”的确认。
教师如果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自己作为质性研究者的反身性思考习惯,那么真正的好教师可能由此塑造成功。
(二)“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化理论构建”:质性取向的教育政策研究擅长理解教育政策的意义,研究者可以结合特定的情境脉络下,借助中层理论发现本土概念,进而建构本土化理论。
演讲人将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的策略空间”研究为例,展示研究者是如何在政策实践的常态中发现恒久的悖论并演化为理论上的研究问题;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档案文献中如何筛选资料;如何叙述长时段的政策变迁故事;在已有理论基础的帮助下,核心概念如何浮现;在确定了核心概念之后,分析框架如何建构起来;研究的每个部分如何在更高的理论层次粘合起来;以及最后,将研究结论与已有的理论如何对话和交流。
(三)“教育均衡化改革与制度选择分析”:均衡化是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议题,一些作法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与这种改革措施相对应的制度选择是科层制,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革方式,试图改变过去市场体制下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校际和班际差距过大、非正义择校行为、社会满意度低等问题。
这种制度选择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却隐含着其他问题的出现。
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学飞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教育部委托课题: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研究(欧美部分)(2005,8,15——) 教育部社科司“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 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研究,2006 年——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高等教育政策文本系统研究,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课题:中国博士质量分析,2007- 国家哲学社会攻关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第 13 子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 条件”2008,6,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政策目标与执 行过程偏离问题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2008 年) 获奖情况: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建国以来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几点经验教训(1981,10),“教育研究”杂志教育现实问 题研究优秀论文,1985,12 2、关于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合理结构的探讨,北京市首届科学研究成果青年鼓励奖,1986,5 3、“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主要参与者之一,全国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 一等奖,1990 5、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专著三等奖,1990,11 6、美国高等教育的调节机制,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1993 7、五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湖北)优秀论文, 1993 8、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 高教学会,1997,12 9、“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北京大学第六届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6);北京 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12)。 10、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 年,北京大学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2000,5);北京 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第二届教育图书一等奖(2001);第五届国家 图书奖提名奖。 11、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5;第 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12 12、西方怎样培养博士,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2006 13,高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林小英、茶世俊、王书峰、涂端午连续四届分别获得中 国高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1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高教出版社,2006,3)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9,9,4) 16,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2009) 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10,2,25 其它获奖: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 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教委、人事局、财政局等,2006 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工作者(2008、2009) 主要社会兼职:
不在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县域中学校长如何面对指标考核
不在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县域中学校长如何面对指标考核林小英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年(卷),期】2022(5)4
【摘要】县域内中学"不在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所做的一些"杂事",展现了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县域内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的校长具有学校发展负责人、学校安全负责人、全镇教育事务管理者、扶贫干部等多重角色,并要完成多重任务。
校长们在处理与教育教学工作"低关联—高冲突"的具体工作行为中,采用任务分解和过程留痕等方式,回应"压力型体制"支配体系中政府在县域治理中形成的指标考核。
由此可见,县域教育深深地嵌入县域的治理之中。
只有结合政府对县域的治理方式对县域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才能使我们深入了解县域学校的惯习和优势、责任与问题。
【总页数】12页(P115-126)
【作者】林小英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1
【相关文献】
1.文化知识和脉络的理解r——读《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一项民族志研究》
2.片段的生活:身在其中与神在其外——读《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一种民族志》
3.“碎片式”领导:文化系统中的个体功能社会化——兼评《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
一项民族志研究》中的领导行为4."碎片式"领导:文化系统中的个体功能社会化——兼评《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一项民族志研究》中的领导行为5.不在记忆里的那个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艰难形成中的研究范式
China’s Educational Policy Study: A Research Paradigm in Difficult Formation 作者: 林小英[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教育学术月刊
页码: 3-1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2期
主题词: 教育政策;研究范式;中国;学科化;理论导向;智库
摘要:中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从过去20年的学术出版、研讨会、课题研究中可以看出,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政策型研究与研究型政策的倡导、教育政策研究的学科化努力、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和重大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和教育决策智库的主导这四个方向的努力。
教育政策研究中出现的概念、主题与特定时代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的各种形态、结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
教育政策研究者群体没有清晰的边界,没有形成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共同致力于学科范式的建立、学术概念的清理、理论建构的代际传承。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还在艰难的形成过程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的话: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林小
英 ,副教授
姓名:林小英 职称:副教授 办公室: 电话: Email: 个人网页: 所授课程: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质的研究方法教育政策研究基础 研究领域: 教育政策研究,质性教育研究,学校评估 发表成果: 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合著民族出版社 2003 年焦点团体——应用研究实践指南译著重庆大 学出版社 2007 年 4 月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科研项目: 利益相关者导向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研究 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