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共32页
伤痕文学精品PPT课件
四、特征:
首先是文学真实性的复归。 其次是人道主义思想的高扬。 第三是社会政治批判功能强化。
五、局限: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 否定不够深刻。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伤痕文学直接从“十七年文学”中派生出来, 它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思维观念 有着很深的关系。
长篇小说《钟鼓楼》是作 者后期“京城都市小说” 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小说
创作高峰,获得了第二
届矛盾文学奖。
《钟鼓楼》全Βιβλιοθήκη 式地描写北京普通市民生态 世相,采用橘瓣式的结构,截取1982年某 一天(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 北京城钟鼓楼旁一座四合院内居民生活的 一个剖面,以薜家老二薛纪跃的
二是谢惠敏,作家在这个初中女学生的 身上注入了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使她 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这个形象成为 某一类人的共名。这是一个被“四人帮” 扭曲了灵魂的畸形儿,良好纯正的品质 和教条僵化的思想作风在她身上紧密地 扭合在一起,形成其独特的偏执、僵化、 轻信、盲从的性格。
小说《班主任》并不因它艺术成就的杰 出而是因它提出问题的现实性、深刻性 和警世性而载入当代文学史册的。
丽关系的严重破坏
三、代表作家及作品:
卢新华《伤痕》 王晓华 刘心武《班主任》 谢惠敏 宋宝琦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荒妹 荣树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严凉 穆兰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孙长宁 梁启明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 许秀云 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莫应丰《将军吟》 彭其 陈镜泉 宗璞《我是谁》《弦上的梦》
这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集 中地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上。
一是小流氓宋宝琦。这是一个在“四 人帮”的毒害下陷入无知深渊的可 悲少年,是一个以蒙昧主义与愚民 政策为特征的历史的产物。作品深 刻地揭示了这个人物极端愚昧无知、 荒诞空虚的精神世界以及令人震惊 的堕落的原因:并非因读坏书而受 害,恰恰是由于什么书都不读才坠 入无知的深渊。
伤痕文学PPT
与 君 弹 做行 天遍 籁天 曲涯 谁 知 音
点 滴 皆 为 天 作 物
千 杯 品 来 都 是 香
首先,作者以谢惠敏作为典型人物, 体现“四人帮”带给整个中华民族的 伤痕。
‚谢惠敏‛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最具深刻内涵的‚典型人物‛之一。刘再复高度评 价这个艺术形象:‚谢惠敏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典型,她的性格在‘左’倾教条主 义的重压下扭曲、变形,灵魂的活力被窒息,这是值得悲哀的,这种扭曲和窒息发展到 了她本身并不感到痛苦和苦闷的程度,这是第二重的悲哀;然而,当她反过来在自己力 所能及的范围内再去压抑扼杀另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时,这就进入更深层的悲哀了。刘心 武无意之中写出了一个深邃的灵魂时,唤醒和震动了或多或少有一些谢惠敏式的潜意识 的整整一代人,引起他们深沉的共鸣、激动、反省。‛
七 尺 清 锋 仰 天 笑
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 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 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成为此时关于思 想解放和艺术民主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划开了文革文学与新时期 文学的界限,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刘心武的短篇 小说《班主任》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 过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质上都被 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 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
山 河 日 月 总 成 对
一 句 悠 然 尘 世 间
通活“地并的浩诉主步不“心人达僵敏惠学“尤 道打文反为隐劫了任。可救而触到化的 生好其 。开革映真患造十》《的救非目了,思 ” 是 了生 实,成年控班地” 惊令也想 谢
任 春 霞
作 品
中文系2010级语教1班
伤痕文学
刘心武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文学课件
三、具体的伤痕文学作品的探讨
1.刘心武(1942~):四川成都人。主要 作品有《班主任》、《如意》、《钟鼓 楼》、《四牌楼》、《红楼望月》等。
7
刘心武
8
《班主任》主要人物:
张俊石 宋宝琦
谢慧敏
石红
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在文革后发现班里 的学生深受文革思想的毒害,从而教育 他们,并且生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17
第二节 反思文学
一、反思文学概念解释 1979年《人民文学》第2期刊登茹志鹃的短篇
《剪辑错了的故事》,以此为标志,1979年到 1981年间形成了一股以小说为主体的反思文学的 主潮。 反思文学的主要内容: 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 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 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
11
现在的刘心武重新审视《班主任》:“现
在看来,在当时的背景下,《班主任》
的要害在于写了个谢慧敏,作为一种诉
求的载体,她的存在非同小可。但以今
天的文学标准来看,她的文学形象却极
为苍白。正如现在的年轻人读《班主
任》,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写了
那么篇东西嘛,这样的文章算得了什么
呢? ”
12
2.卢新华: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8 月便发表了小说《伤痕》,后出国留学, 写作《细节》、《紫禁女》。
18
艺术特征: 突出表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 将一部政治运动迫害知识分子的历史呈现出来, 以此来突出对历史的尖锐批判。以中篇小说为主 要文体。
著名的反思小说: 短篇《内奸》(方之)、《李 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娟)等。中篇《布礼》、《蝴蝶》(王蒙)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人到中年》 (谌容),《美食家》(陆文夫),长篇《芙蓉 镇》(古华)等。
伤痕文学
首先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个人崇拜"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
这两个段落无疑是在讲述了一个悲惨故事之后,预示了前途的无限光明,然而这种预言又因毫无根据而显得十分空洞。
总之,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伤痕文学"具有明显的局限,在新时期的文学发展中,它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它连接文革பைடு நூலகம்假、大、空"文学与新的体现"人"的真实性的文学之间的过渡作用。这种过渡性在冯骥才的《啊!》以及金河的《重逢》等作品中表现十分明显,后者虽然被誉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但却已经显示出反思文学的深刻力度。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班主任》/刘心武
《伤痕》/卢新华
《灵与肉》/张贤亮
《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
《思念你,桦林!》袭巧明
《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我是谁》/宗璞
《啊!》/冯骥才
然而,有意味的是当人们今天重审这批“伤痕文学”作品,人们会发现,无论当初的争论如何在肯定与否定中辗转,在审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之中,“它虽然力图挣脱,但在实际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旧的历史印迹。过去的时代无论是在作家主体,还是在文本的主题话语,叙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辞等方面,均都体现出顽固不化的历史影响”。而从政治审美形态来说。“伤痕文学”无疑也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意志。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
2、文艺政策的调整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年5月)和十一届三中 全会(1978年12月)否定了战争文化规范。
在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上邓小平提出要 尊重文艺规律,“不要横加干涉”。
1980年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方针
三、《死》的艺术探索:
1、摒弃故事情节等客观叙述因素,以抒情为主 干,用散文的方式组织内容,用情感逻辑和 表现形态推进作品的发展。
2、打破生死界限,打破梦幻与现实的界限,不 断变换叙述人称,在生者与死者思想感情的 交流中完成精神上的交融,达到对灵魂的拷 问。
具有强烈的激情和批判精神,在对冷酷与丑恶 的揭示中蕴含着对人类美好心灵、人的自由 和光明未来的呼唤与追求,具有思想者的沉 重和殉道者的严峻。
二、《履历》
1、内容:以切身的生命体验和悲剧的人格精神, 剖析知青“迷狂-怀疑-觉醒-重新确认自我” 的情感历程,反思社会历史,展现人的内心 冲突、人与现实生存环境的冲突,充满了对 自己遭到欺骗的青春岁月的悲悼与嘲讽。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
一、北岛诗歌的主要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
第三编 1977-1985年的中国文学
第11章 1977-1985年文学思潮概述
➢ “五四”文学精神的复兴 一、“文革”后文学走向的变化及文艺政策的调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主要内容:'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能:'宣泄'。
以上提到的两篇作品,只是在题材上对于'伤痕文学'具有开创性意义,然而在艺术上它们却都是十分稚嫩的。
相比之下,另几篇也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的作品,虽然并无拓荒价值,但艺术上却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
历史意义: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代表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灵与肉》/张贤亮《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思念你,桦林!》袭巧明《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我是谁》/宗璞《啊!》/冯骥才《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将军吟》莫应丰《芙蓉镇》古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走出迷惘》辛北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伤痕文学
刻在心灵、历史、大地上的刀疤
重庆沙坪坝的文革墓群,正门
历史要把它遗忘,岁月快将它掩埋
为了反抗遗忘,有人将它涂红
有如奥斯维辛,提醒活着灵
这是当年用得最普遍墓志铭
牺牲固怀壮志,日月岂换新天
在这一排集体墓穴中,不知埋了几多人
后人修缮过的,四人同穴啊
魂兮不归,历史无语
很少有人来,但小路还在。来找什么?又带走什么?
有后人的描摹,便有了伤痕文艺
这是青春的凭吊
这是死亡的哀悼
灵魂升天留下了躯壳
奉献给了?
他们曾这样颂赞欢歌
他们曾这样敬祝起舞
当他们为捍卫而倒下
留下的只有诉说着疯狂和荒诞的墓园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题材芜杂,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角落,但它的却将矛头尖锐的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的伤害,给人民心灵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既有身体上的的疼痛,流血甚至残疾死亡,更灵魂上的麻痹、扭曲以至于破粹。
伤痕小说始终笼罩着一股浓郁的悲剧气息。
毫无疑问,造成了无数人间悲剧;这里既有与时代基调不相符而被无情的碾压的历史悲剧,也有受政治诱导而狂热恣肆的人为悲剧,而更多的在历史无形之手的掌控下的迷失自我理性甚至善良本性所演绎而成的令人无尽叹惋的命运悲剧。
《伤痕》这篇小说讲述一个家庭在文革期间的悲惨遭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信奉革命真理的女孩王晓华,在母亲被造反派揭露出是革命的“叛徒”之后,立即断绝关系,没有毕业就报名上山下乡,拒收寄自妈妈的任何物品,但由此也承担着母亲的政治过错给她造成的后果,在政治上无法进步,与相爱的男友也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她只好放弃美好的期望,独自啜饮母亲给她到来的所有痛楚,一个人孤苦伶仃,痛苦的生活下去。
当妈妈恢复名誉和工作,晓华急切的想和妈妈团聚,然而,当她找到妈妈时妈妈已死医院的病床了。
小说写出了父辈对党的忠诚,却惨遭四人帮的迫害不公,以及青年一代所经历的蒙骗及付出的代价。
小说虽还显幼稚,但也十分的简洁细致,人物的悲剧命运可以在一些细节的刻画中真切地呈现出来,比如女儿王晓华在太平间看到死去的母亲:她的瘦削,青紫的脸裹在花白的头发里,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中隐映着一条条伤痕,而眼睛却一丝还一动不动地安然半睁着,仿佛在等待这什么。
小说令人震撼地提出,伤痕不仅仅印在父辈的身上,也铭刻在青年一代的心灵上。
政治的严酷迫使青年背弃家庭伦理,伤痕印记在母亲的额头上也刻在母亲的生命年轮上。
但这篇关于青年一代的心灵伤痕的小说却写的很暧昧,因为王晓华背判了母亲,这个背弃行为是作为历史的罪恶来体现的,仿佛只是历史(政治单方面)给予的创伤,个人没有责任,甚至个人只是创伤的承受者。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新时期伊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解放了,但由于两个“凡是”未被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依然流行,文学理论与创造仍受到严重束缚。
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当代中国才真正出现转机,文学才走上康庄大道。
这种社会情势正是伤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新时期文学首先必须面对的是文化大革命,所以伤痕文学自然而然地以文化大革命作为了重要的内容。
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了“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这便是伤痕文学的核心思想内涵。
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以及王亚平的《神圣
的使命》、张洁的《从森里里来的孩子》、郑义的《枫》、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
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
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
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
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
伤痕文学_精品文档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一种主题广泛而深刻的文学流派,它通过描写和探讨人类身体或心灵上的创伤和痛苦来表达作家的情感和理念。
这种文学形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借助文字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
伤痕文学的主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战争、暴力、虐待、失去亲人或爱人等等。
它通常通过描述和探讨这些创伤性事件对个人身心所造成的影响来传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这种文学形式能够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伤痕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着战争和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作家开始探索如何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战争和人类苦难的认识和反思。
例如,欧洲的犹太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他们通过书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人类罪恶和苦难的深刻认识,这就是伤痕文学的典型之一。
伤痕文学的特点是真实和深刻。
它通常是基于作者或他人的亲身经历,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事件来揭示人类痛苦和创伤的本质。
它不追求平淡的叙事,而是用真实而强烈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文学形式常常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情感和能量,去描述甚至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恐惧。
伤痕文学的意义在于给予读者对人类痛苦和创伤的认识和反思。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心那些经历过痛苦和创伤的人们。
同时,伤痕文学也鼓励读者反思人类的暴力和苦难,并寻求改善和解决的方法。
它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人类的问题,激励我们为一个更公正、和平和幸福的世界做出努力。
在伤痕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伤痕文学需要平衡真实和审美之间的关系。
尽管真实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过于直接和刺耳的描写可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作者需要在表达真实的同时注重语言和结构的美感。
其次,伤痕文学并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或娱乐需求而存在的。
伤痕小说(1)优秀PPT资料
刘心武的小说有两类:
一类多与中学校园和中学生的生活有关。多写 他的《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宋宝琦哪个时代都有,而谢惠敏是“文革”的产物,更具有典型性。
十年“文革”对青少年的毒害,有人称之为问题小 刘心武生于1942年,原籍四川。
其内容主要是抨击、批判“四人帮”,同时揭露十年浩劫给中国人民在肉体和精神上带来的创伤。 伤痕小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坛上最早出现的小说潮流。
9、女性小说: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致一九七五》。
另一类可以称之为“京城都市小说”,是从文 吧,女儿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我一定不忘 的恩情,紧跟 中央,为 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刘心武的小说有两类: 2、高扬人道主义的大旗,力求恢复文学作为人学的特点。
化的角度写北京市民和文化人的生活。如长篇小说 在伤痕小说中作家初步获得了这个权利。
卢新华:《伤痕》的叙事方式:
好久,好久,她抬起头来。她的痛苦的面孔突然变 得那样激愤。她默默无言地攥着小苏的手,瞪大了燃 烧着火样的眼睛,然后,在心中低低地、缓缓地、一 字一句地说:妈妈,亲爱的妈妈,您放心吧,女儿永 远也不会忘记您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我一定不忘 的恩情,紧跟 中央,为 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卫中 主讲
第二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伤痕小说 一、伤痕小说的特点 伤痕小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坛上最早出 现的小说潮流。它是以1977年刘心武《班主任》 的发表为标志,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 其内容主要是抨击、批判“四人帮”,同时揭 露十年浩劫给中国人民在肉体和精神上带来的 创伤。代表作家有刘心武、卢新华、宗璞等。
的权利。在伤痕小说中作家初步获得了这个权 1、伤痕小说: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
伤痕文学
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文学只能“歌颂现实”的情况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而到了 文革结束,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于是,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了以悲剧形式来反映社会主义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围绕《伤痕》 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 争鸣。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 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 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历史意义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 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 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主要内容
影响评价
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八十 年代的重演。
争论焦点集中在应不应该“暴露”、能不能揭露社会“阴暗面”等问题上,而且争论日趋广泛,进而出现了 关于“歌颂与暴露”、“向前看”还是“向后看”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导火线是1979年4月5日,《广州日报》 发表的《向前看呵!文艺》一文。这篇文章把揭露林彪、“四人帮”的文艺作品分成三类一类是描写大胆反抗 “四人帮”的英雄,如《于无声处》:一类是揭露“文化大革命”产生的社会问题,如《班主任》一类是诉说“四 人帮肆虐”下的人的悲惨遭遇。称这三类作品都是“向后看”的文艺,不利于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 一致搞四化”,因此应该“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看的文艺”。广东文艺界就此展开讨论,并很快越 出广州,引向全国。文艺界多数人不同意文章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文章的观点基本正确。类似的争论也发生在 上海。同月《上海文学》第4期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文章指出,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四人帮”“阴谋文艺”的理论基础。文艺要真正打碎“四人帮”的精神枷锁, 迅速改变现状,就必须为文艺正名,对“工具论”拨乱反正。文章虽然直接针对的是“工具说”,但也引发了人 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等问题的质疑,所以很快引起文艺界的重视。许多文艺理论工作 者、各大学文科师生纷纷写文章展开争鸣。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涵义概说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发展源流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举例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1977年10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问题座谈会,会上对沉闷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了要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
伤痕文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伤痕文学
• 刘心武:《班主任》:艺术粗糙,但体现了怎样的话语逻辑,在当时 的语境中为何获得了如此广泛的认同? • 插班生宋宝琦堕落是因为“什么书都不读而坠入无知的深渊”,而谢 惠敏虽然是个品行端正的学生,但在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无知方面与宋 宝琦如出一辙。 • 无知导致盲从、轻信、偏见、愚昧,她成天虔诚地拜读报纸上的“帮 文”,认为“凡不是书店出售和图书馆外借的书都是黑书、黄书”。 • 盲从又加重了她的无知,表现出一种更有时代性的的“内伤”。 • 朦胧中演绎了中断已久的现代性启蒙的主题。知识者不再作为性格和 思想有缺陷的、需要接受改造的对象而遭到否定,而是作为具有话语 权威的启蒙者的身份在文本中的得到不容置疑的确立,小说的视点和 标题的设置都暗含着这种确立。 • 卢新华的《伤痕》:在对摧残人性的政治势力悲愤指控的同时,充满 了对人性苦难的深切关怀。文本故事层面弥漫着一种透彻肺腑的伤痛。 讲述苦难记忆成了文学的一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