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辉等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摘要:结合榆林空港生态区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规划建设角度对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利用;非传统水源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撑,也是人类社会及其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数量逐渐扩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安全不足、水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1-2]。

在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大环境下,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以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3]。

本文以陕西榆林市空港生态区为例,通过对其水资源利用中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榆林生态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1.榆林空港生态区基本情况榆林空港生态区位于位于陕北高原隆起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

全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8℃,极端气温最低-28℃至-32℃,最高气温38℃。

多年年均降雨量为406.9毫米,年最多降水量695.4毫米,最少为159.6毫米,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2.9%。

全区位于国家长城防护林和榆林市环城生态防护林之间,区内主要河流榆溪河源于榆阳区北部刀兔海则一带,全长155公里,河流域面积4800平方公里,纵贯市区南北,至鱼河汇入无定河。

榆溪水力蕴藏量较丰富,年平均流量8立方米/秒(榆林站),年平均径流量3.103亿立方米,80%以上的水依靠上游沙漠地下水补给。

区域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Q4-3a1+1)粉砂、细砂,富水性较好。

浅析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保护对策

浅析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保护对策

浅析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保护对策朱龙龙,郝铂元,魏红娃,魏优甲,何军,樊宇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E-mail:zll12821@摘要:本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对水资源数据进行了整合。

并比较西北地区往年的水资源状况,显示西北水资源利用存在严重问题,生态环境在极度恶化。

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规划,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1. 引言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干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面对大多数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恶化;植被退化,草地面积减少;沙尘暴肆掠,生态环境恶化,给西北地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而水资源问题是限制西北地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西北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整理,探讨西部水资源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2.1水量减少2.1.1水资源现状西北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234mm,内陆河区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00mm 以下,年蒸发量却高达1000~2800mm,降水少而蒸发大,使得的水分稀缺程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西北水资源总量230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2%,且区域分布高度集中。

若考虑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陕西关中地区,宁夏全区等研究的重点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5%,但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4%。

人均占有量和耕地亩产占有量则更少(如表1,表2)2.1.2未来变化趋势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个地区呈现干旱化的趋势。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气温波动上升,以80年代和50年代相比,新疆升高0.59℃,青海升高0.31℃,超过全球同期增温0.24℃;80年代和60年代相比,青海升温0.47℃,甘肃升温0.28℃,蒸发和消融增强,显示西北是全球变暖中的敏感地区。

西北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西北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西北水资源问题与对策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及内蒙西部,在战略上是支撑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为了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矿产和土地资源,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安定边疆,以及使西部一些地区尽快脱贫致富,都需要尽快开发和发展这一地区。

目前国家已作出开发和发展西北地区的重大决策,加大了对该地区的投入。

西北地区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土地资源丰富,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土地开发潜力,是全国宜农荒地资源分布较广的地区;加上本区光热资源异常充足,草场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的农作物病虫害少,发展农牧业有很强后劲,是缓解我国粮食、肉类等农牧产品供需矛盾的希望。

在当前土地资源日益耗竭的现实情况下,西北广大未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资源成为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后备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本地区具有绵长的国境线,居民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左右,而且还是许多兄弟民族长期安居乐业之处。

这说明本区除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之外,还拥有国防、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开发和建设西北地区是我国国民建设的需要。

实现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奔小康,首先要减少东西差距扩大的趋势,只有建设好西部,西部奔小康,才能实现全民富裕的宏伟目标。

邹家华副总理在“国家计委加快西北经济发展战略座谈会”上指出:“西北地区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当然还有其它制约因素,但是在西北地区,制约占第一位的是水,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不把水的问题安排好,出了问题很难办。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也提出:“大西北水资源到底能容纳多少人。

一方面祁连山的冰在融化,冰川积雪在减少;另一方面又要大发展,是否有个界限,这样才不至于将来大家都要搬家,形成新的楼兰。

”自8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就进入了十分紧张的状态,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缺水城镇增加,工农业用水紧张,农、林、牧间用水矛盾与一条河流上、中、下游间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已经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有些缺水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约束;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是因为:①淡水资源显得越来越少,不再成为廉价的资源,目前作为后期可取用的淡水几乎均已开发,或者在今后要进行开发的可引用水资源投资昂贵。

西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西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西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记者:对西北干旱缺水,大家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水资源问题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程度如何?徐乾清: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整个研究范围内,年平均降雨只有200毫米,其中广大内陆河流域仅150毫米左右。

即使将来降水增加10%到20%,西北仍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的总体局面是不能改变的。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需水,广大内陆河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面积扩大;沙漠边缘地区大量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由于土地利用不当,草原超载放牧,造成大面积草原退化,山地滥垦、滥伐,陡坡开荒,林地缩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同时城乡、工矿排污加剧,水源污染,减少了可利用的水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趋尖锐。

在这个区域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维持都须依靠水资源。

内陆河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广大平原绿洲和荒漠植被没有河流和地下水的补给,就会退化萎缩。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是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持现存生态环境平衡的关键所在。

记者:在目前西北地区总体缺水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吗?徐乾清:要解决这个矛盾,根本的出路只能是: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针,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合理分享水资源。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内陆干旱区要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半干旱草原区要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黄河流域区要注意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记者:怎样才能合理配置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呢?徐乾清: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西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这三大片水资源条件差异很大。

开发大西北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

开发大西北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

开发大西北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发大西北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三废”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大西北开发过程中改善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资源、环境问题原因措施西北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党和国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这对长期受经济发展滞后困扰的西北地区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域辽阔,资源富饶,发展潜力巨大。

西北地区的发展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保持西部社会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安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大西北开发过程中将始终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直接影响着大西北开发战略的实施。

本文拟分析大西北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的措施,以期对大西北开发有所借鉴。

一、开发大西北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300mm。

水资源缺乏突出表现为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等。

西北地区有水可以化沙漠为绿州,给裸地披上绿装,水给西北地区带来生机、带来希望。

因此水资源缺乏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限制性因素。

2.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草场退化是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多的国家之一,而西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沙漠化(含潜在沙漠化)面积已达3.2亿亩(2133万公顷),且每年以1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塔里木河下游,年南侵速度在10米以上,170公顷的绿色走廊在消失。

西北地区约有393万公顷良田,493万公顷草原及200多千米铁路线受沙漠化的威胁①。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w tres hsa il p p sd smeb i mesrsf m g vrme t na e n ,tcn l y i rvmetad w t g t s n a e s.T i rc ro e t e o o a c aue r o en n s o ma g met eh o g mp e n a rr o o n ei h
因不仅有西北属于干旱半干旱地 区的内因, 还有人 为的水 污染、 资源浪 费等 外因。针对建设节水 型社会 的背 水
景 , 政 府 管理 、 术 改进 、 权 市 场 运 作 方 面提 出解 决 西 北 水 资 源 短 缺 问题 的根 本 性措 施 。 从 技 水
关键 词 : 水资源 ;可持 续发展 ;水权
Z ng o,S a g u n Zhi n hu Da u h ng a f g e
( in U i.o rh ndtc 、 X’n7 0 5 ,C ia) X ’ nv f c 、a eh , i 1 0 5 hn a A a
Ab t a t Th a e e o r e i t e b sc r s u c h e eo me t fe o o d s c ey sr c : e w t r s u c s h a i e r e t t e d v lp n c n my a i t .W i i aswe t r e eo - r o o o n o t Ch n ’ h se d v lp n me tp o r m ,t e s o t fwae e u c a e o sy r sr td t e e o o n r g a h h r o tr r s r e h s r u l e t c e h c n my 、 o i t n n io me to o t we tCh n o o s i i s c ey a d e v r n n fn rh s i a,s d d o rc u t ’ s sa n b ed v l p n .Un e ec r u tn e f u l i g s v i u o n r S u ti a l e eo me t y d rt i msa c so i n a e—wa e o it ,t r u h a ay et ec u e f h c b d trs ce y h o g lz a s so n h s o i g w tri o t we t o n y t e i t r a a s so e d y a e ,b tas h x e a a s s o a e o l t n a d w t r h  ̄ n a e n n r h s ,n to l en lc u e ft r r a u l t e e tr l u e fw t rp l i a e h n h o n c u o n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业科 学 。 t ̄ o A hi g Si 083 (0 :22 40 Ju f n u An.e. 0 , 1)40 — 24 o' r 2 6
责 任编 辑
刘 月娟
责任 校对
马君 叶
西 北 地 区水 资 源 利 用 的 问题 与对 策
源短 缺是 农业 、 社会 经 济可 持续 发 展 的主要 障碍 之 一。 因
此, 实施西部大 开发 , 改善 生态环 境 , 实施南 水北 调 工程 , 把 解决 水资源不足放在突出位置 , 关系西北 地 区能 否持 续发 都
展 。正确认识 西北地 区水资源现状 , 从可持 续发展 的角度探
WA G  ̄u - r w s A r ut eadFr t n esy agi ,Sani 110 N a h ae o a C lg f cnmc adMaae et ot et gi lr oe r U i ri ,Y IIg hax 720 ) e s h cu n sy v t ln
Al t 】 瑚d s Tl m ̄lz g tec }删 『 ayi h 帆 n n ttSa d tee it gpo lmso ae t aU n h xsi rbe fw tr删 s n 上csi otw s C ia h re n r e t hn ,te舢 n h tn 麟 ue f fce tad SS e rso iin n U — e tia l tiaino trrsuc / u ow r an beuizt fwae eo rewe' p tfr ad. l o e Ke Ⅵ. d Notw s hn y 0 s r r e tC ia:Utiain o trrg t ̄ ; ̄htrsv g arc tr ;P iemet i ;S s ia l e eo me t h izt fwae e, m e l o o e-a i giu ue rc emns n l m u t n be d vlp n a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城市绿化探讨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城市绿化探讨

西北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城市绿化探讨作者:曾俊霞张正方来源:《南方农业·下》2022年第02期摘要西北地区年降水量非常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极度短缺,生产生活和城市绿化用水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明显,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对西北地区城市发展非常重要。

针对各类水源和不同用水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解决由于水资源缺乏带来的城市发展障碍问题和促进城市发展及园林绿化建设显得日益重要。

基于此,概括西北地区的城市水资源,从大力进行沙河改造、加强城市水利管网建设及沙河上游河床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改造构想,从城市上游沙河两岸园林绿化和城区景观园林和人工湖建设2方面提出了西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构想。

关键词城市绿化;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构想;合理建设;西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04.039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地形以山脉、戈壁和荒漠为主,地势比较高,纬度也偏高,从而造成常年气温偏低,相对寒冷的气候;空气湿度较低,年降水量非常少,蒸发量又比较大,导致水资源极度短缺。

但是,城市发展离不开水,生产生活和城市绿化对于水的需求也很大,这就形成了用水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的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针对城市各类水源和不同用水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必然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西北地区的城市水资源概况1.1 河流引水和地下水西北地区城市主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主要有淡水河流引水和地下水。

引水工程建设距离长,线路单一,保障困难,工程造价非常高,容易对下游水资源利用带来影响。

地下水开采不易,往往硬度都比较大,并不符合饮用和灌溉要求,过度使用地下水还容易造成沉降等地质灾害,用水成本相对较高[1]。

1.2 山水或泥石流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土地沙化严重,尤其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地表植被更是少得可怜,而且地表植物比较低矮,对于地表土壤保护能力比较差。

西北地区水保生态治理思路及成效探析

西北地区水保生态治理思路及成效探析

西北地区水保生态治理思路及成效探析作者:汪志清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13期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路、田、林、山、水的综合治理,明确坚持标本兼治实行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生态修复作用,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工作思路逐渐由侧重经济效益型转向经济、生态并重型,坚持将耕作、工程、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上、中、下分层管理、相互配合。

例如旬阳县,该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全县45万人口,300多个社区,20多个乡镇,国土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夏季、秋季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水土流失、洪灾严重,冬季寒冷降雨量小,年降水分布不均匀,造成区域自然生态修复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大水保生态治理力度。

1.1 水土流失特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季节降雨量不同,一年内的降雨大部分集中在6月和9月之间,降雨量大且集中;土地砾石含量大、耕地严重砂砾化、土层薄、抗蚀能力差;地势结构复杂、山势陡峭、岩石松散、风化壳破碎,坡积物松散在吸收水分后,容易发生重力侵蚀。

1.2 水土流失成因西北地区多属于石山区,耕地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山沟陡峭、降雨频繁、植被覆盖率低且恢复速度慢,抗侵蚀能力弱,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出现盲目砍伐树木、耕种不合理等现象,地表结构被破坏造成坡面滑塌现象。

1.3 水土流失危害暴雨洪水冲走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将农药和化肥带入江河,影响水质安全,导致土质恶化、肥力下降,流域内粮食产量降低;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淤积,河床升高,影响水利设施发挥效益,应加高防洪堤,避免对居民的安全产生威胁;频繁发生泥石流、水旱灾害,大量沙石流入江水,对水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

2.1 科学规划,分区治理西北地区根据地貌类型分为浅山丘陵、浅中山、中高山3个水保生态治理区,进行分区治理。

浅析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及其循环利用

浅析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及其循环利用
国 1 3面 积 的 西 北 地 区 , 然 水 资 源 占全 国 总 量 的 / 天
通 过政 府职 能 部 门 , 采取 切 实 可行 的行政 手段 , 坚
决有 效地 切 断高 污染 企 业 的污 染 源 头 , 者追 令 这 些 或 企业 限期 整 改 , 少 污 染 源 。同 时 西 北 地 区 的政 府 可 减
13 通过 政府 行政 手段 , . 改变 工矿 企 业用水 和发 展 之
间的 矛盾
地 下水 为 08 .3万亿 m , 由于 地 表水 与地 下 水 循 环转
换 , 为补给 , 除两 者 重 复计 算 量 0 7 互 扣 . 3万 亿 m , 与 河 川径 流不重 复 的地 下水 资 源是 约 为 0 1 亿 m , .万 这 样计 算下 来 , 国的水资 源总 量并不 算 多 , 在世 界第 中 排 6位 , 而人 均 占有 量 更 少 为 22 0 m , 在 世 界 第 8 4 排 8 位 。我 国水 资 源在空 间分 布 极 不 均衡 , 尤其 是 约 占我
以在 如何 提 高水 资源 的循 环 利 用 等 中 , 合理 有 序 引 导
1% , 3 再加上该地 区长期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 , 甚至有
些 地 区一年 四季 无 雨 。地 下 水 资 源 匮乏 , 表 水 仅 靠 地
并帮助企业投入技术力量 , 提高水 的综合利用率, 降低
水 的污染 , 现西 北地 区经济 的可 持 续发 展 。 实
黄河 和少得 可怜 的天然 降雨 。面临严 峻 的水资 源 紧张 形 势 , 认 真对待 水资 源保 护 的问题 了 , 级政 府应 采 该 各 取 各种措 施 落实 到人们 的生 活 和工作 中 。
2 提倡水资源 的循 环利用

中 国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何应对

中 国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何应对

中国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何应对中国大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是一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

然而,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这一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加上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水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严峻的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这意味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需求,合理调配水资源。

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杜绝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方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灌溉效果也不尽理想。

相比之下,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精确地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损失。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改良土壤结构等方式,提高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用水的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

工业领域也需要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

对于高耗水企业,要加强监管,要求其进行节水技术改造,达到一定的节水标准。

此外,建立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系统,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生产,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修复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容易导致生态失衡。

因此,要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划定保护区,禁止非法开采和污染。

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涵养和循环。

跨区域调水工程也是解决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北地区亟需解决的水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西北地区亟需解决的水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西北地区亟需解决的水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佚名
【期刊名称】《节水灌溉》
【年(卷),期】2003()2
【摘要】经过近两年的实地考察,包括3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00多位科学家,日前完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正式将报告提交给了国务院,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参考。

【总页数】1页(P42-42)
【关键词】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问题;对策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4
【相关文献】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对策建议 [J], 张旺;庞靖鹏
2.面向生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J], 王浩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J], 刘婷婷
4.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与合理配置问题的研究 [J], 王芳;吴普特;范兴科
5.面向生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初探 [J], 孙鑫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提高

大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提高

大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提高大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

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有限。

同时,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衡,部分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而在一些季节和区域,又可能出现短暂的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进行统筹规划。

通过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原则,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开发。

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农业是大西北地区用水的大户,因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举措之一。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选育耐旱作物品种,优化种植结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用水需求。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渠道,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也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工业领域,推动工业节水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对于高耗水的企业,要加强监管,促使其采取节水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

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耗水产业的比重,发展节水型工业,也是从源头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居民生活用水方面,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是关键。

通过宣传教育,让居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例如,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减少家庭用水的浪费。

社区和学校可以开展节水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

西北地区种植业需水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

西北地区种植业需水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
粮食作物需 水定额较 经济作物高 ; 就具体作物而言 , 、 菜 瓜类 、 水稻 、 花等需水定额较高 , 日葵 、 棉 向 薯类 、 胡麻等较
低 。各县( ) 区 单位面积需水量差异较 大 , 均值 为 45 3 m h 平 8 ・ m~; 阳县最 高 , 8 ・h 泾 为56 2m m~, 边县最 定 低 , 40 2m h 为 2 ・ m~。由于事先没定大多数作物的需水定额不随县 ( ) 区 的改变而改变 , 因此需 水量与作物结构 密切相关 。农业用水 浪费严重 , 使泾河流域 农作物实际用 水量远高 于需 水量的理论计算 值。为此 , 提出合理利用
hge dsnl e,ptoadb nea w rh nohr rp ; )w tre u e et e et e ai o on i r uf w r o t n en r l e a te os 3 ae rq i m n pr c r vr s rm cut t h a n o a eo t c r h a ef yo
泾河流域农业水 土资 源的 4项对策 : 调整种植业 结构 ; 多角度 实施农业节 水 ; 完善农业 水土资 源优化配 置定量方 法; 退耕还林还草 , 发展生态林牧业 。 关键词 :西北地 区;泾河流域 ;种植业需水 ;水问题分析 ;调控对策
中 图分 类 号 :T 23 V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8 1 20 )4— 0 0— 5 17 4 3 (0 6 0 0,2 ( :3 3 0 6 2 4) 0— 4
Jun lfE o g n ua ni n et o ra o cl ya dR rl vo m n o E r
西北地区种植业需水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
耿 艳辉 闵庆 文 成 升魁 (. 一, , 1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 ;2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0 11 . 北京

西北地区水资源演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西北地区水资源演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西北地区水资源演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2006年3月25日西北地区水资源演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任务书编号:科[2004]019-07项目编号:200430000015工作起止时间:2005年1月—2005年12月项目性质:基础研究实施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参加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项目负责人:张光辉、张发旺主要参加人:张光辉、张发旺、谢俊奇、张晓玲、万力、李文鹏、王贵玲、聂振龙、申建梅、王金哲、严明疆、郝明亮、程序学、赫明林、蔡玉梅、李双成、毛振强、姚丽、高业新单位负责人:黄志兴提交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提交时间:2006年3月25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来源、属性及起止时间 (1)2.目的任务、主要内容及技术思路 (1)3.研究区范围 (2)4.本次工作完成情况、质量评述与经费使用情况 (2)5.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6)6.本项目的主要进展 (11)第二章自然条件及水土资源概况 (12)1.自然条件 (12)2.社会经济概况 (19)3.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0)4.地质与构造概况 (29)5.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2)第三章土地开发利用对水循环影响机理研究 (39)1.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9)2.用水量与农用土地发展之间关系 (40)3.地表径流变化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关系 (42)4.中游区地下水补给量变化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关系 (43)5.地下水质量变化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关系 (46)6.下游湖泊湿地状况与中游土地开发利用之间关系 (48)7.土地开发利用对水资源系统影响机制分析 (49)8.黑河流域水土资源与环境冲突机理 (51)第四章含水层组地下调蓄功能研究 (54)1.黑河流域地下调蓄条件 (54)2.张掖盆地水资源调控条件 (56)3.重点区含水层调蓄能力 (58)第五章水土资源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60)1.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要求 (60)2.流域尺度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61)3.示范研究区水土资源调控条件 (67)4.示范研究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80)5.示范研究区水土资源优化调控结果与效应预测分析 (81)第六章水土环境质量分区与利用模式 (86)1.水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念、原则与方法 (86)2.水土生态环境质量分区 (90)3.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模式 (91)4.不同地理区带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模式 (93)5.不同分区水土资源利用调控模式 (94)6.战略对策 (97)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101)参考文献 (106)内容摘要 (109)ii。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ISSUES ON WATER RESOURCE USE AND I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作者: 甄淑平;吕昌河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页码: 86-89页
主题词: 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发;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摘要:本文讨论了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特征,分析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水资源流域统一规划调度、跨省(区)和跨流域引调水、加大地下水合理开发力度,以及制定科学的供水序列和实施先进的喷、滴、微、渗灌技术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各种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构建水土资源优化配 置的决策支持系统中, 3S 技术是其中最主要的技术, 近年来 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如利用多时相卫星和航空遥感图像及 地面实测数据和水文气象资料, 对黄河流域典型地区进行的 水土资源定量、半定量动态研究, 为进一步进行水土资源配 置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9]; 综合运用“3S”技术, 可以建立用 于资源管理的环境模型库和水土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并 在 G IS 支持下, 将节水农业技术、耕作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 与区域空间结构及资源的环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区 域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10, 11]; 基于 G IS、R S 和地学模型, 可 以建立集成的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 12 ]。 1. 2. 3 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是在一定条件下, 依据可持续发展与 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水土资源的特性和系统原理, 通过调整 农业内部结构和布局, 制定合理的农业开发计划, 并辅以各 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区域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时空
上进行安排、设计、组合和布局, 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配置结果最终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 益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1. 2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主要进展 1. 2. 1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D iscuss ion on O ptima l A lloca tion of Land and W a ter Resources in Northwestern Ch ina
GEN G Yan2hu i1,M IN Q ing2w en2
(1. S hand ong N orm a l U n iv ersity , J inan 250014, C h ina; 2. Institu te of Geog rap h ic S ciences and N a tu ra l R esou rces R esea rch , CA S , B eij ing 100101, C h ina)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
耿艳辉等: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
·101·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应用较
早。1939 年出现的线性规划模型, 是最早使用并仍广泛应用 的优化决策模型。一般线性规划方法多用于水土资源优化配 置中的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如通过建立非线性、非凸函数, 以线性规划方法求解, 构造的咸淡水地区种植结构优化模 型[2]; 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和系统工程原理, 从节水的角度出 发进行农业内部结构优化, 并进一步优化农、林、牧结构的模 型[3];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 建立的水土资 源优化配置模型[ 4 ] 等。动态规划则可以解决多阶段规划决策 问题, 例如最优灌溉制度的确定等[5]。
区域层次上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目前较多的是针 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研究。如对新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研究[14]; 依据陕西关中灌区水土资源的利用适宜性和主要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所设计出的 3 种优化模式: 政策约束调 控和实施技术调控的综合性人工调控模式, 水土平衡优化组 合模式, 分区灌溉优化配水模式[15]; 关于实施退耕还林后西 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基本思路的讨论[ 16 ] 等。
第 11 卷第 3 期 2004 年 9 月
水土保持研究 R esea rch of So il and W a ter Con serva tion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
V o l. 11 N o. 3
Sep.
, 2004

耿艳辉1, 闵庆文2
(1.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250014;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Abstract: N o rthw estern reg ion is one of the ho t a rea s in conducting the Stra tegy of W estern D evelopm en t. T he sho rtage of w a ter resou rce no t on ly restricts econom ic g row th and socia l p rog ress seriou sly there, bu t a lso is the key rea son cau sing eco 2 environm en ta l p rob lem s such a s so il and w a ter lo ss, land desertifica tion, deg rada tion of eco system services and so on. T herefo re, it is p ivo ta l to fu lly con struct a com fo rtab le society tha t rea lizing the op tim a l a lloca tion of land and w a ter resou rces and, on the ba sis of th is, so lving the con trad iction betw een the developm en t of ag ricu ltu re and an im a l hu sband ry and the land and w a ter resou rces, betw een the reg iona l econom ic g row th and eco 2environm en ta l con serva tion. V iew ing from the concep t, conno ta tion and m ethod s of op tim a l a lloca tion of land and w a ter resou rces, the fundam en ta l though ts w ere p rovided to N o rthw estern reg ion s w h ich includes to p ay m uch a tten tion to the ra tiona l and efficien t u tiliza tion of the w a ter resou rces, to p rom o te synch ro advance of econom ic and eco log ica l benefits, to en su re eco log ica l w a ter requ irem en t and eco log ica l safety, and to im p rove the a lloca tion m odels of land and w a ter resou rces th rough op tim a l app roaches. Key words: land and w a ter resou rces; op tim a l a lloca tion of resou rces; su sta inab le developm en t; W estern D evelopm en t;
2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2. 1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状况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但降水稀少, 蒸发强
烈, 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的限制因子。 年降水总量是全国平均
的 1 4 强,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 8. 16% , 内陆流域产流模数 相当于全国的 1 7, 是全国地表径流最小的地区, 尤其是西
绝对数 104 km 2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1. 4 3. 4 3. 5 0. 6 0. 81 3. 1
比重 %
100. 0 12. 0 3. 6 3. 7 0. 6 0. 9 3. 3
耕地 水 绝对数 104 km 2 24. 9 0. 4 0. 2 0. 1
系统动力学以系统论、信息反馈论、决策论、系统力学和 仿真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 模拟系统动态过程,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系统、分析、综合与推理集成的方 法, 并配有专门的D YNAM O 软件。 这种方法在资源承载力 分析和动态优化中得到了广泛使用[6], 其中资源优化配置研 究方面, 更多的是对方案的评价选优。 如通过建立区域水土 资源协调开发的 SD 模型, 可以求出一定水资源利用状况下 最大的可垦耕地面积, 并确立相应的耗水结构、作物种植结 构和农、林、牧结构[7]; 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分为人口、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粮食、环境子系统, 可以利用 SD 模型进 行模拟调试及多方案的仿真实验[ 8 ]。 1. 2. 2 基于“3S”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N o rthw estern Ch ina
1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其研究进展
1. 1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与内涵 资源配置是指根据一定原则合理分配各种资源到各个用
户单位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能。 资源优化配置包括资源 在空间或不同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和资源在不同时段上的最优 分布两个方面[1], 应做到代际分配合理, 部门配置得当, 空间布 局合理, 开发时段最佳, 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佳。
典型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两类: 一是战略层面上 的, 二是区域层次上的。
对于战略层面上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将实施农业水土资源高效持续配置模式归纳为“实现 四个结合, 建设六大体系”, 即专业化与多元化结合、开源与节 约相结合、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结 合, 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业资源高效持续配置的生产体系、布局 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保护体系和消费体系[ 1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