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教师版)
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ad0d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2.png)
微训练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氓》挖空训练氓(民,指诗中的男主人公)之蚩蚩(忠厚的样子),抱布贸(交换)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就、靠近)我谋(商量)。
送子(你)涉(渡过)淇,至(到达)于顿丘。
匪我愆(拖延)期,子无良媒。
将(愿,请)子无怒,秋以为(把…定为)期。
乘(登上)彼(那)垝(毁坏、倒塌)垣(矮墙,泛指墙),以望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不见复关,泣涕(泪)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既(已经)见复关,载(动词词头,无义)笑载言。
尔(你)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尔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占卜显示的兆象)无咎(灾祸)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财物)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于嗟(感叹词。
于通“吁”)鸠兮,无(通“毋”,不要)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沉溺、沉醉)!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摆脱、脱身)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落,掉下)。
自我徂(往,到)尔,三岁(指多年)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淇水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车帷裳(车两旁的布幔)。
女也不爽(过失、过错),士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其行。
士也罔(无)极(标准,准则),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其德(心意)。
三岁为妇,靡(无、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矣。
夙兴(早起)夜寐(晚睡),靡有朝(一朝(一日))矣。
言(助词,无实义)既遂(如愿、满足)矣,至于暴(凶恶、凶狠)矣。
兄弟不知,咥(讥笑)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身)自悼(伤感,伤心)矣。
及(同、和)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低湿的地方)则有泮(通“畔”,边岸)。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之宴(快乐),言笑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不思其反(违反,违背)。
反是(这,指誓言)不思,亦已(止、了结)焉哉(焉、哉,均为语气词)!《离骚》挖空训练帝高阳之苗裔(远代子孙)兮,朕皇考(对已故父亲的尊称)曰伯庸。
2019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学生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学生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5640deb307e87100f69616.png)
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
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
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
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
)破于( )齐秦,
复侵地,乃遂西入秦, 因(
)孝公宠臣景监以求 见(
)孝公。公与
国内空,日以削,恐,乃 使使(
)割 河西 (
)之地,献于秦以
语( ),数日不 厌( )。景监曰: “子何以( )中( )吾君?
和。而魏遂 去(
)安邑, 徙(
)都大梁。梁惠王曰: “寡人恨(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 说(
是以鞅为 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
)五年,秦人富强。
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 )国而听之王 即)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 因
公叔既( )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 修( )缪公之业,东
(
)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 数(
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 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 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 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
形体或事实。名,指言论或主张。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主张循名责
2013-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教师版
![2013-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a78981195f312b3069a516.png)
201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空训练贾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名.谊(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洛阳人也(句式:判断句)年十八以.(因为。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能诵诗属.(zhǔ,连缀。
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书闻.(闻名,出名。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句式:状语后置句)吴廷尉为河南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闻.(听说。
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闻教”)其秀才..(指才能优异。
见《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召.(招呼。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
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门庭之下)甚幸爱.(欣赏)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
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故.(从前。
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与李斯同邑.(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而常.(通“尝”,曾经)学事.(为……做事)焉.(代词,代李斯),乃征.(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见《张衡传》“征拜尚书”)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很。
见《过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博士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是时..(这个时候。
见《荆轲刺秦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都。
最新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最新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e52d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png)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而(表修饰)歌之。歌曰:“桂棹(形似桨的划船工 具)兮兰桨,击(划破)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兮 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而浮动的月光)。渺渺 (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 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吹洞箫 之客,译为:有位吹洞箫的客人),倚歌(依照歌曲 的声调和节拍)而和(唱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不绝如缕(像一缕不断的丝线。缕,细丝)【助记: 断绝】。舞(使……起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 (使……哭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4.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 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积善成德,而 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智慧自然就获得了, 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 而,表承接,就。焉,句末语 气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文:不积累每一 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无以,没有用 来……的(办法)。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 两脚为“步”。);不积(汇聚、聚集)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一天 的行程),功(功效)在不舍(停止,止息)【译文: 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3.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
。正,
整理。危,端正。)【助记: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正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译文:为什么箫声这样
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名当状,向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 【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
望夏口,东(向东)【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武昌。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7dfa7700abb68a982fb64.png)
(学生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句式:)。
轼恐不见容(句式:),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句式:),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 )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教师答案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①于是,就②总是,常常③专擅,独断专行)能语其要。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8613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4.png)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本文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讲述了贾生年少时的才华横溢,被孝文帝赏识并任用为太中大夫和长沙王太傅。
贾生在任期间,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建议,但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和排挤。
最终,他因为长沙王的意外去世。
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才的辈出和政治斗争的残酷。
全国一卷《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他十八岁时就能背诵诗歌,并通晓各家经典,因此在当地很有声望。
吴廷尉听闻他的才华,就任命他为河南守的门下客,对他非常器重。
孝文皇帝听说河南守吴公治平天下第一,便与李斯一起去向他研究。
后来,孝文皇帝召见贾生,任命他为博士。
当时,贾生年纪尚轻,但他在议论时却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得其他老先生都不如他。
这让孝文皇帝对他很是欣赏,于是提拔他为太中大夫。
贾生认为在汉朝二十多年的和平时期,应该修改历法、更改服饰、制定法律制度、规范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他详细地制定了这些仪式和法规,规定黄色为主要服装颜色,使用五为计数单位,并改革了秦朝的法律。
孝文皇帝刚刚登基,还没有完全掌握政治大权,所以贾生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他的建议被用于修改律令和定制列侯国的制度,这些都是他亲手草拟的。
然而,当时有一些人对他的建议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贾生是一个年轻人,对权力有着过于垂涎的心态,会在政治上制造混乱。
孝文皇帝也被这些人的意见所影响,不再采纳贾生的建议,只是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辞去了这个职位,前往长沙,为屈原写了一篇挽歌。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来贾生被征召回朝。
当时孝文皇帝受到了一些指责,因此他开始对鬼神事很感兴趣,并询问贾生关于鬼神的看法。
贾生详细地解释了鬼神的起源和现象,深深地打动了孝文皇帝。
在深夜,孝文皇帝召见了贾生,对他表示了赞赏,并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是孝文皇帝的小儿子,他喜欢读书,因此孝文皇帝派贾生去教他。
后来,孝文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但贾生认为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因此他多次上书请求减少列侯的数量。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909e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6.png)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任重而道远。
仁(名状,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
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翻译下列各句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2019年文言文挖空练习全国卷2 - 教师版
![2019年文言文挖空练习全国卷2 -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2110590b1c59eef8c7b442.png)
: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犹树有孽生,故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来得及。
适逢,正赶上。
全。
起用。
:通过。
:合乎。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孝公既说:yuè,通“悦”,对……感到高兴。
“善。
”易:改变。
”孝公曰:“善。
非:责难。
多: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
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
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
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
犯:触犯。
法:法令。
之:取消主谓之间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行:实法:依法惩办。
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qíng,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第二天。
道路给:供于是以鞅为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五年,秦人富强。
怯懦。
伏:埋伏。
因:趁机。
削弱。
和解徙:迁移。
曰:”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恨:遗憾。
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
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
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
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
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
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
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
”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
2019年全国二卷《商君列传》挖空训练最终版
![2019年全国二卷《商君列传》挖空训练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e4f2e40722192e4436f6b2.png)
2019年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一派。
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
),事.(侍奉。
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知道。
见《烛之武退秦师》“君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
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
会.(适逢,正赶上。
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
见《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已经,之后。
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
见《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孝公。
公与语.(谈论。
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
见《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
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合乎。
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
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è,通“悦”,对……感到高兴。
见《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62bc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png)
【学生版】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赤壁赋[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望”“曾”“徐”三字及次常用字“赋”“危”“将”。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3段)苏子愀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正襟危坐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60880af111f18582d05a13.png)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全国一卷《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句式:)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句式:)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高考文言文挖空教师版(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挖空教师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4478be580216fc710afd4f.png)
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含答案)贾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名谊(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洛阳人也(句式:判断句)年十八以(因为。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能诵诗属(zhǔ,连缀。
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书闻(闻名,出名。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句式:状语后置句)吴廷尉为河南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闻(听说。
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闻教”)其秀才(指才能优异。
见《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召(招呼。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
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门庭之下)甚幸爱(欣赏)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
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故(从前。
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与李斯同邑(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而常(通“尝”,曾经)学事(为……做事)焉(代词,代李斯),乃征(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见《张衡传》“征拜尚书”)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很。
见《过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是时(这个时候。
见《荆轲刺秦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都。
见《赤壁赋》“肴核既尽”)为之对(应答),人人各如(好像。
见《赤壁赋》“如怨如慕”)其意所欲出。
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
![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f7f1680066f5335a812173.png)
2019年全国2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
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
),事(侍奉。
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知道。
见《烛之武退秦师》“君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
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
会(适逢,正赶上。
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
见《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已经,之后。
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
见《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孝公。
公与语(谈论。
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
见《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
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合乎。
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
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è,通“悦”,对……感到高兴。
见《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议)己。
16、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项脊轩志挖空训练教师版
![16、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项脊轩志挖空训练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6cc03705087632301212d1.png)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6)学生版 编制人:谢旭明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十周第16课 项脊轩志【学习目标】1、背诵全文并默写。
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1.2.3.”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5.。
6.进退两难。
7.8. 二、重点实词释义项脊轩,旧(旧日的)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漏下),雨泽(雨水)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朝向北方),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修补),使不上(从上)漏。
前辟(打开)四窗,垣墙周庭,以当(阻挡)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才)洞然(明亮)。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美景)。
借书满架,偃仰(俯仰、休息)啸歌,冥然兀坐(静静地独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望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错杂),风移影动,珊珊(美好)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从前),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等到)诸父异爨(分家),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厨房)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已而 然后)为墙,凡(总共)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抚养)二世,先妣(去世的母亲)抚(对待)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尔,你)母立于兹(这)。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15岁),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看望)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整天)默默在此,大类(像)女郎也?”比(到,等到)去,以手阖(关)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成效,成果),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瞻仰,看)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3ee978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5.png)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1.《<论语>十二章》挖空训练学生版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论语>十二章》教师版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教师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8b621577232f60dccca122.png)
2019年全国2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
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
),事(侍奉。
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知道。
见《烛之武退秦师》“君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
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
会(适逢,正赶上。
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
见《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已经,之后。
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
见《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孝公。
公与语(谈论。
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
见《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
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合乎。
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
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 è,通“悦”,对⋯⋯感到高兴。
见《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议)己。
2019年高考文言文挖空训练二(1).pptx
![2019年高考文言文挖空训练二(1).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c1572215acfa1c7aa00ccbc.png)
( ),神武之冠( )竟( )不可挽( )矣。
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 分)
1
学海无
浙江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宗子相①集》序
(明)王世负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 )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 昔在
建安,二曹龙奋( ),公幹(刘桢)角立( )。爰至( )潘陆衍藻( ),太冲修质( ),
(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5 分)
( )论( )之,谪( )粤之徐闻尉。居久之( ),转遂
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 )②,计( )偕( )之日,便向吏部堂
(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5 分)
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 )长往
C.以.与物境会 D.
规摹为.一方冠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夫人之.相与 不赂者以.路者丧 君为.我呼入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
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 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 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叩之泠然中.五声
中:符合。
难:诘问。
BC..余字则不无得以累难.句.子相也 累:积累。
D. 以不能附.会.
附会:依附(权贵)。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阿房宫赋》挖空训练-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文言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阿房宫赋》挖空训练-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文言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fa3f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0.png)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阿房宫赋[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走”“复”“幸”三字及次常用字“取”。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第1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第2段)①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远..()极妍.(),缦立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3段)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城郭;管弦呕哑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
戍卒叫,函谷举...()之心,日益骄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第4段)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③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57288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e.png)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活用:)深林兮惊(活用:)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活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活用:)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活用:)瑟兮鸾回(活用:)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2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
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
),事(侍奉。
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知道。
见《烛之武退秦师》“君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
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
会(适逢,正赶上。
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
见《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已经,之后。
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
见《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孝公。
公与语(谈论。
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
见《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
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合乎。
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
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 è,通“悦”,对……感到高兴。
见《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议)己。
卫鞅曰:“疑(犹豫不定)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好,表示应答之词。
见《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
”“治(治理,见《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世不一道(方法,途径。
见《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便国不法古。
故(所以。
见《劝学》“故木受绳则直”)汤武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见《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
见《烛之武退秦师》“郑既知亡矣”)。
反古者不可非(责难。
见《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
”孝公曰:“善。
”以(让)卫鞅为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
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一。
),卒(终于。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在这个时候。
见《廉颇廉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实行。
见《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自上犯之。
”将法(依法惩办)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尊奉)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道路。
见《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不拾遗(遗失的东西),山无盗贼,家给(供。
见《荆轲刺秦王》“给贡职如郡县”)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度过一段时间)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派遣)卫鞅将(率领。
见《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趁机。
见《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shuò,多次。
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破于(介词,被。
见《师说》“不拘于时”)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
见《荆轲刺秦王》“使使以闻大王”)割河西(指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离开。
见《鸿门宴》“欲呼张良与俱去”)安邑,徙(迁移。
见《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都大梁。
梁惠王曰:“寡人恨(遗憾。
见《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真题答案:10.B,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
排除A项。
“愿举国而听之”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
排除D项。
“听用鞅”即“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C项。
分析可知,B 项断句正确。
故选B。
11.B, B项解说错误,“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故选B。
12.C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
故选C。
13.((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得分点: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
“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得分点:期年,满一年;之,到。
“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