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系统有效评估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2767368276eeaeaad1f330e9.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与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与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现采用江苏三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1主1备,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与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与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4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9台、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与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及工作面、回风流中机电设备上风侧、避难硐室内外、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doc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25af66aaea998fcd220e3b.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合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科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天地科技(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95N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规定,井下及地面各主要场所共安装分站10台、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3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2台、温度传感器10台、风速传感器2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12个、风门传感器4套、烟雾传感器10台、风筒传感器2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避难硐室内外、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矿井总回、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内侧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2、矿井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避难硐室内、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液泵站、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
3、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
4、矿井主序号项目评估内容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评估结果评估5、部门负责人东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安装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意见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70a197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3.png)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意见
根据对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意见:
1. 系统的设计和功能确实符合安全避险的要求。
系统能够识别和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避险。
2. 系统的性能表现优秀。
系统的响应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从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影响。
3. 系统的稳定性较高。
系统能够持续运行并提供可靠的安全避险服务,减少由于系统故障或中断而导致的安全风险。
4. 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系统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确保系统和用户的数据安全。
5. 系统的用户友好性有待改进。
系统的操作界面复杂,不够直观和易用,建议在后续的版本中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用户体验。
6. 系统的可扩展性较强。
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安全需求,提供灵活的配置和定制选项,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综上所述,安全避险系统在设计和功能方面表现良好,具备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得到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提升用户友好性。
安全系统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安全系统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6cd4dfbbb68a98270fefa26.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X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展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根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现采用某某三恒科技某某生产的KJ70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1主1备,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4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9台、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与上隅角和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与工作面、回风流中机电设备上风侧、避难硐室内外、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与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34120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a.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因此安全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安全避险系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设备,其作用是监测危险事件并提供相应的反应和防护措施。
然而,安全避险系统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是个需要评估的问题。
评估指标安全避险系统评估的目的是判断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评估的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安全性是安全避险系统的核心指标之一,主要涉及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方面。
评估安全性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检测到危险事件•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发出警报•系统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灵敏度是评估安全避险系统性能的指标之一,主要涉及事件检测的准确度、假阳性率、漏报率等方面。
评估灵敏度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系统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发出警报•系统对各种类型的危险事件的检测准确度•系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是否能够自动调整参数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评估系统长期维护效果的指标之一,主要包括系统的易用性、易维护性、易管理性等方面。
评估可维护性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系统是否易于安装和部署•系统是否对脆弱性和漏洞进行修复•系统是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评估安全避险系统投资收益情况的指标之一,主要涉及到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评估成本效益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系统的总体投入成本•系统的总体收益情况•投资回报周期评估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性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下面列举了一些通用的评估方法。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评估系统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对系统功能的测试可以判断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在安全避险系统中,常见的功能测试包括警报和防护模块的测试、系统运行容错测试等。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评估安全避险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方法,安全测试可以模拟各种安全攻击,验证系统的安全性能。
在安全测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渗透测试:通过模拟攻击对系统进行测试,以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f57d652b160b4e767fcfd6.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一、评估的目的为切实推进煤矿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煤矿整体救灾、抗灾能力,更好的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规定,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二、评估组织机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专业副总、调度室主任、安全管理部部长、通风区区长、井运机电区区长、通风区机电区长。
总工程师职责: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各专业副总职责:负责分管专业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调度室三、评估标准监测监控系统能否有效的监控井下甲烷、一氧化碳、温度等的浓度;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物资、装备是否齐全,是否能够可靠、合理的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压风自救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是否能够提供压风供风需要;供水施救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是否能够按照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提供供水自救要求;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是否具备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能够准确定位的要求;通讯联络系统在灾变期间是否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与避险通话的要求,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矿井内、外通讯是否畅通等。
四、评估程序2017年1月18日评估组织机构成员根据紧急避险系统的基本情况进行查阅资料结合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
五、评估方式五、评估结论由评估组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现场检查对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工程进行有效性评估总结,总结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性程度、问题的整改及跟踪、设施完善程度等。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97e59f111f18582d05a2b.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是提高矿井应急救援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保障矿井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保障体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评估工作领导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经理生产经理机电经理通风区长成员:生产调度室、安监处、通风区、机电区、地测科、信息中心,生产技术科等部门的负责人以上成员原则上由各区科主要负责人参加,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参加时,由部门副职参加。
领导组组长职责:全面统筹协调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保证评估过程的顺利开展,并组织指导编制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
领导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年月日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1、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信息中心副主任负责;(2)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由通风区负责;(3)紧急避险系统由机电区负责。
2、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1、评估内容针对公司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是否能够满足矿井人员应急救援、日常工作需要进行有效性评估,具体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有效性评估;(2)人员定位系统有效性评估;(3)紧急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4)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5)供水施系统有效性评估(6)通信联络系统有效性评估2、评估标准依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要求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公司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使用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J95N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地面设立监控中心站,机房按标准建设,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否能够把监测情况及时上传至矿井地面监控指挥中心,并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抢险救灾提供参考依据。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7a34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7.png)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是指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设备的系统。
评估安全避险系统的效果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的简要示例:
评估目的:
评估安全避险系统的效果和可靠性,确定其能否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评估内容:
1. 系统设计评估:评估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组成、系统构架和系统性能等。
2. 功能评估:评估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能够满足安全需求,包括入侵检测、监控、报警等功能。
3. 性能评估: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识别准确率、报警及处置效率等。
4. 可靠性评估: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包括系统稳定性、防护能力、抗干扰能力等。
5. 隐私保护评估:评估系统在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和存储方面是否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
评估方法:
1. 现场考察:对安全避险系统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系统环境和实际应用情况。
2. 功能测试:通过模拟实际情况,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如入侵检测、报警响应等。
3. 性能测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响应时间、识别准确
率等。
4. 可靠性测试:通过模拟系统遭受攻击、干扰等情况,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5. 数据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系统的效果和可靠性。
6. 法律合规性评估:评估系统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等。
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结果,给出详细的评估报告,包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安全避险系统进行评估,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个人和财产的安全保护能力。
4.安全避险系统有效评估报告
![4.安全避险系统有效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278553941ea76e59fa048c.png)
神木县创威煤业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资料(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类别: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编号:BZ--10-0232017年12月参加评估人员意见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矿井于2017年12月25日由矿总工程师段智组织各分管副矿长、科室负责人、及队组主要负责人对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进行评估,并编制评估报告。
一、组织机构评估小组组长:段智评估成员:杨永海、缪德福、谢东亮、邱刚强、王利军、宗亚国、付超、李帅、缪德运二、评估方式井下自查三、评估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编应急救援部分第二部分安全避险第六百八十四条、第六百八十五条、第六百八十六条、第六百八十七条、第六百九十条等相关规定。
四、评估内容1.工作地点的灾害事故避灾路线的指示;2.巷道内避灾路线的标识;3.巷道交叉口避灾路线标识;4.井下应急广播系统;5.入井人员随身携带的隔绝式自救器;6.避灾路线上设置的自救器补给;7.避灾路线上设置的压风管路、供气阀门;8.避灾路线上的供水管路、供水阀门;9.矿井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
五、矿井现状1.矿井现进行以水平辅助水平4-2煤层4204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
2.矿井现井下有掘进工作面3个,分别为4205工作面皮带巷掘进工作面,4205工作面辅运巷掘进工作面和4-3煤硐室掘进工作面。
六、评估程序1.工作地点的灾害事故避灾路线的指示1.1.各掘进工作面及4024综采工作面规定避灾路线巷道帮部均悬挂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避灾路线指示牌。
牌板间距为180m,悬挂位置位于人行侧1.2~1.5m处位置,设置位置不易碰撞,矿灯照明清晰可见,并标注所在位置。
1.2.存在问题⑴4024工作面主运顺槽450m处避灾路线指示牌未悬挂牢靠,牌板落地,未及时进行悬挂;责令综采队队长安排人员立即进行重新悬挂。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依据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335800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8.png)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依据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依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评估系统面临的威胁和风险,并确定其潜在的影响和可能性。
这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安全事件历史、安全威胁情报以及系统的漏洞和脆弱性来进行。
2. 安全要求评估:评估系统所需满足的安全要求,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内部安全政策等。
这可以通过与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并对系统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来进行。
3. 安全技术评估:评估系统所使用的各种安全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这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安全机制、加密算法、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进行评估来进行。
4. 安全运营评估:评估系统的安全运营流程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这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安全监控、事件响应、漏洞管理、安全培训等进行评估来进行。
5. 安全管理评估:评估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政策的完备性和可行性。
这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审计等进行评估来进行。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可以对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依据和建议。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833bb7f46527d3250ce037.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合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科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天地科技(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规定,井下及地面各主要场所共安装分站 台、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台、温度传感器 台、风速传感器 台、二氧化碳传感器 台、负压传感器 个、氧气传感器 台、开停 个、风门传感器 套、烟雾传感器 台、风筒传感器 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避难硐室内外、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矿井总回、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内侧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矿井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避难硐室内、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液泵站、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
、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
、矿井主序号 项目评估内容存在问题 整改情况评估结果评估、部门 负责人东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安装风速传感器。
、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实施报告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实施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0fcc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d.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实施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评估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数据和结果,总结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结果显示,该安全避险系统在预防事故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表现良好,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引言二、数据分析通过对过去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系统在预防事故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事故数量在实施该系统后明显减少,损失也有所降低。
此外,该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也表现出色,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避免了事态的恶化。
三、系统优点1.实时监测和警报功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个关键点的状态,并能够通过警报系统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该功能十分重要且有效。
2.定位准确:系统能够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具体位置,方便人员进行救援和修复工作。
3.数据分析功能:系统能够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组织提供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四、系统不足1.依赖人工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依赖人工操作,这增加了人为因素的风险,并且存在人员疏忽的可能性。
2.缺乏故障自诊断能力:系统目前无法自动识别和报告误操作或故障,需要依靠人员手动诊断和修复,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响应时间偏长:系统在发生问题后需要人员手动进行响应,响应时间不够迅速。
五、改进措施1.自动化功能增强:将系统的功能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风险,例如引入自动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及时识别故障并报告。
2.强化培训和意识:提供相关人员针对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培训,增强其对系统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减少疏忽和操作错误。
3.优化系统响应时间:通过技术手段和流程优化,缩短系统响应时间,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六、结论通过评估,我们认为该安全避险系统在预防事故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表现出色,已经成为组织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然而,系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自动化功能增强、培训和意识强化、响应时间优化等方面进行改进。
这些措施的执行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0a1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e.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一、引言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性评估是指对系统是否能够达到其设计目标并且实施了恰当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达到预期。
有效性评估工作旨在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对安全避险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的工作方案,包括目标设定、评估指标选择、评估方法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环节,以帮助实施者开展有效的评估工作。
二、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评估的第一步,也是评估工作的基础。
在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中,主要目标包括:1.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达到预期;2.评估系统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够防范各类安全风险;3.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4.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估指标选择评估指标的选择是评估工作的关键,需要从系统性能、功能、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能:如系统的故障率、添加风险率、规避风险率等;2.管控措施:如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3.预警机制:如报警响应时间、预警准确率等;4.安全培训: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等;5.系统可靠性:如系统可用性、可恢复性等;6.系统功能:如系统的完整性、可验证性等。
四、评估方法设计评估方法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安全避险系统特点和评估目的进行选择。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2.问卷调查法:设计合适的问卷,调查系统用户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看法;3.面谈访谈法:针对系统用户或相关专家进行面谈,收集信息和意见;4.文件资料法:对系统的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数据分析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和结论。
数据分析包括数据整理、统计分析、问题识别等步骤。
根据前期确定的评估指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然后进行分析,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书模板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9679e71ccbff121dc368313.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合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科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天地科技(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95N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规定,井下及地面各主要场所共安装分站10台、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3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2台、温度传感器10台、风速传感器2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12个、风门传感器4套、烟雾传感器10台、风筒传感器2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避难硐室内外、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矿井总回、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内侧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2、矿井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避难硐室内、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液泵站、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
3、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
4、矿井主序号项目评估内容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评估结果评估5、部门负责人东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安装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
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评估
![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4936e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c.png)
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评估
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是对矿井安全避险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评估矿井安全避险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系统的强弱点,以及是否满足矿井的安全需求。
评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评估: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系统的警报、监控、通信、数据采集等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2. 性能评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响应速度、数据精度等方面的考察,确保系统能够在任何条件下正常运行。
3. 安全性评估: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方面的评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4. 可用性评估:对系统的可用性进行评估,包括系统的易用性、用户界面友好程度、操作简便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系统能够方便地被操作和使用。
5. 效果评估: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包括系统对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效果评估,以及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通过对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可以为矿井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从而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避险能力。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a126f4f111f18583d05ade.png)
2019 年度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时间:总工程师:2019 年度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条之规定: “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行管〔2017〕5 号)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 “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 生产经理安全经理机电经理成员: 各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监科、通风区、监控室、机电科、地测科、技术科、综采队、机掘队以上成员单位原则上由各科、队负责人参加,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未能参加时由部门副职参加。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 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2019年3月底之前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1、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 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调度监控室主任×××负责;(2) 压风自救系统由通风科科长×××负责;(3) 供水施救系统由机电科科长××负责;(4) 紧急避险系统由安监科科长×××负责。
2 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书模板1.doc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书模板1.doc](https://img.taocdn.com/s3/m/d7f1ea36011ca300a7c39027.png)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书模板1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合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科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天地科技(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95N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规定,井下及地面各主要场所共安装分站10台、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3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2台、温度传感器10台、风速传感器2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12个、风门传感器4套、烟雾传感器10台、风筒传感器2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避难硐室内外、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矿井总回、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内侧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2、矿井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避难硐室内、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液泵站、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
3、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
4、矿井主序号项目评估内容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评估结果评估5、部门负责人东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安装风速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编制人:
审核:
矿长:
编制日期: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为切实推进煤矿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煤矿整体救灾、抗灾能力,更好的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要求,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了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一、评估小组组长
XXXXXXXXXX
二、评估成员
XXXXXXXXXXXX
三、评估内容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六百八十六条(人员入井必须随身携带额定时间不低于30min的隔绝式自救器,矿井应当根据需要在避灾路上设置自救器补给站。
)规定,特对我矿安全避险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
四、评估标准
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人员可以进入紧急避险设施中避险,或者使用自救器升井。
五、安全避险系统现状
1、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按要求建立有一套KJ90NA型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共设18个分站,共设各类传感器139个,其中:甲烷传感器38个、氧气传感器10个、一氧化碳传感器12个、二氧化碳传感器6个、粉尘传感器4个、风速传感器4个、温度传感器14个、压力传感器2个、风筒传感器6个、
设备开停传感器22个、风门开关传感器12个、馈电断电控制器9个。
矿井分站、各类传感器、断电仪等数量齐全,备用充足,各类传感器设置位置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
2、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矿井装备一套KJ251A型煤矿井下人员安全定位双向呼叫管理考勤系统。
主机2台,一用一备;分站型号:KJ251-F8,10台;读卡器型号:KJF210B 型,61台。
该系统能对井下人员所在位置、出入井时间、行走路线等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报警、双向呼叫、考勤等功能。
KJ251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UPS备用电源。
系统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采用双机热备份,以保证24h不间断运行,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系统运行正常,监控中心能实时掌握井下人员位置,试运转期间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由地面调度中心发出呼叫命令后半分钟内下达到各个读卡器,人员携带识别卡经过读卡器﹤50m范围内能准确发出呼叫声响。
地面监控中心能准确查询携带识别卡人员的入井、出井时间以及在井下进过的路径和停留时间,绘制出运动轨迹。
3、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在主平硐和西副平硐地面各设置一个空气压缩站,主平硐空气压缩站负责一采区区域的压风自救系统的供风,西副平硐空气压缩站负责二采区区域的压风自救系统的供风。
主平硐空气压缩站安装一台LG-110G-8型空气压缩机、一台LGFD-20/0.8型空气压缩机和一台UG-75LA型型空气压缩机;西副平硐空气压缩站安装一台LG110B-8型空气压缩机、一台BS-110G型空气压缩机和一台UG-75LA型空气压缩机。
一采区主管为D133×4mm无缝钢管(由主平硐地面压风房至一采区运输大巷,线路长度约
2.3km,管路耐压20 MPa,法兰盘连接),支管为D89×4mm、D57×
3.5mm 无缝钢管;二采区主管为D108×4mm无缝钢管(由西副平硐地面压风房至二采区区段运输石门,线路长度约1.2km,管路耐压20 MPa,法兰盘连接),支管为D89×4mm、D57×3.5mm无缝钢管;井下主要巷道均敷设压风管道,并每隔100m设置支管及阀门供井下用风。
在井下机电硐室、避难硐室、各采煤工作面、各掘进工作面等处均设置压气支管及阀门供井下压风自救,并在距离采掘工作面40m处安设有压风急救装置。
矿井按设计要求,在一采区和二采区分别建设永久避难硐室;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安设有ZYJ-M6型压风自救装置。
矿井配齐了ZYX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每个工人入井必须随身携带,并有20%的备用。
4、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在西一回风平硐工业场地标高为+1845m处建设有2×200m 静压贮水池,采用管径为D133×5mm的输水管道静压向+1808m回风平硐工业场地和井下一采区静压供水,并在工业场地内形成枝状供水管网。
在西二回风平硐工业场地标高为+1740m处建设有2×200m 静压贮水池,采用管径为D133×5mm的输水管道静压向+1703m西一回风平硐工业场地、西副平硐和井下二采区静压供水,并在工业场地内形成枝状供水管网。
井下主管为D108×5mm无缝钢管,支管为D57×4mm无缝钢管(防尘管路为无缝钢管,管路采用法兰连接)全岩巷道按100m间距布置三通及阀门,半煤巷道按50m间距布置三通及阀门,井下各转载地点、车场、放煤口,工作面均安设有喷雾降尘装置,各工作面安装有消防栓。
矿井制定有综合防尘措施、预防煤尘措施及管理制度、建立了测尘制度,配备有测尘仪器、设备和测尘人员。
井上、井下设置有消防材料库,配备了足够的消防器材。
各类机电硐室均采用锚喷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并有两个安全出口和防火栅
栏两用门,井下各硐室内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灭火器材、装置等符合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5、通讯联络系统
矿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通信网,其通信系统均已实现程控化,在综合楼调度室内设置SW-2000D型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一台,容量128门,井上下安装KTH108或KTH117型矿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41门主要供井下和地面各生产部门使用,入井通讯电缆沿+1600m主平硐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和工作面。
生产调度总机与矿井生产安全监测室合建,在调度室设一台话务台进行生产调度。
工业场地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与电信局交换机之间设四对中继线,利用引至工业场地的通信电缆,井上下、矿内外通讯畅通。
调度通信系统运行稳定,调度中心总机未出现过故障问题,能随时取得联系。
调度中心具有最高操作权限,能实现随时插接所有电话、发布紧急通知等功能。
所有电话均能查询时间,查询来电号码,同号拨打功能。
试运转期间有矿调度中心进行测试,总机能同时拨通井下各点电话,并传达指示。
矿井内、外通讯系统均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符合要求。
矿井布置KT175B广播系统一套,共设置台广播语音点14处,实现井下采掘工作面、各主要区域语音广播功能。
6、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在一采区运输大巷附近设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在二采区一区段运输石门附近设置一个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由硐室结构系统、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通讯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以及硐室和外部的接口等构成。
硐室两端是过渡室,中间是生存室,硐室外、过渡室、生存室共安装各类传感器21台。
过渡室的功能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伴随避难人员的进入而污染硐室内部的空气,过渡室内设有压缩空气喷淋离系统。
生存室的功能
是为避难人员提供氧气、水、食物和卫生设施等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及配套系统,营造出一个可以提供96小时需要的生存环境,等待救援。
避难硐室除了利用已有的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外,还在硐室内配备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当矿难发生而井下压风系统还未启动或因异常不能工作时,避难硐室依靠硐室内配备的环控生保系统保持避难人员生存条件。
当井下压风能正常工作时,两套系统在硐室内控制系统的参数控制下联合工作,达到长期维持硐室内避难人员生存所需。
矿井与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有《救护协议书》,配备有150台ZYX45型自救器矿井建立有兼职救护队,有救护队员18人,配备有自动苏生器、氧气呼吸器、氧气瓶、灭火器、一氧化碳检定器、瓦斯检定器、绝缘手套、刀锯、手表等救护装备。
六、评估结果
经综合评定,发生紧急情况时我矿各采区人员可以就近进入避难硐室避险,也可以使用自救器安全到井底升井,我矿紧急避险系统能够满足矿井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
附件: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