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文化名村肥城南栾村
肥城,我美丽的家乡

肥城,我美丽的家乡肥城,我美丽的家乡,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
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孔子的弟子有子的家乡;现代的表演艺术家赵丹,书法家欧阳中石也是我们肥城人。
左丘明, 姓丘名明。
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
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
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
孔子称他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的美称。
左丘明亦编修国史,有历史文化巨著《左传》。
左丘明病逝,葬于东衡鱼村东北处。
今石横邱氏都是左丘明的后人。
有 子, 名若,字子若,肥城市人。
有子为孔子弟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
孔子死后,因他气质形貌似孔子,曾一度为孔子弟子所特别尊重。
欧阳中石,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山东省肥城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肥城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小泰山碧霞宫,牛山,仙女献桃雕塑,尤其值得去游玩观赏。
小泰山碧霞宫,位于湖屯镇吕仙村东北小泰山顶。
以前称石庙。
修建于明朝。
碧霞宫供奉碧霞元君,就是“泰山老奶奶”。
登碧霞宫有象征性的“十八盘”,至山门共58级台阶。
山门由石条砌成,门额刻“碧霞宫”3字。
院内宫殿坐北朝南,两间相连,门上面刻有“小洞天” 3个大字。
旁有“三元一心”“五行一气”相对应的横写刻字。
碧霞宫周围建造得像东岳泰山,有象征性的舍身崖、天街、望海石、王灵观等景点。
故登小泰山有登泰山之感。
每逢农历正月初六和六月六日,地方举办庙会游人云集,热闹非凡。
牛山,又名全牛山,“郁葱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北部,距新城11.5公里,面积3000公顷,主峰穆柯寨海拔524米,整座山森林茂密,景点众多。
肥城春秋古镇简介

肥城春秋古镇简介
肥城春秋古镇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肥城市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
底蕴深厚的古镇。
该镇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长
期的历史演变中,肥城春秋古镇曾是鲁国的重要战略要地和商业贸易
中心,也是孔子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肥城春秋古镇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独特,街道幽静、宽阔、整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明清时期风格的建筑物和民居,在这些
建筑物中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除了传统民居外,这里
还有很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孔子祠堂、玄武湖等。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在肥城春秋古镇还保留着很
多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和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这里的手工艺品包括
陶瓷、剪纸、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内涵。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各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打陀螺等,这些活动都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
肥城春秋古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一个美食之地。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当地特色美食,如肥城大馒头、糖炒栗子、
芝麻酱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感极佳,而且制作方法独特,具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
总之,肥城春秋古镇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内涵,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体验当地生活方式。
肥城春秋古镇简介

肥城春秋古镇简介概述肥城春秋古镇位于中国山东省肥城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镇。
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肥城春秋古镇以其古老的建筑、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历史遗迹吸引了无数游客。
历史肥城春秋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孟达在此建立了村落,开创了镇子的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肥城春秋古镇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商贸中心和文化聚集地,吸引了许多名人才子的到访。
建筑风格肥城春秋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而丰富。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古老而精美的传统建筑,如古代宅院、庙宇、园林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镇的城墙。
肥城春秋古镇的城墙修建始于明代,是当时典型的明代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化遗产肥城春秋古镇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
这里有众多的古迹和历史遗址,如肥城东平王墓、东平府、文庙等。
在这些古迹和历史遗址中,你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到古代肥城的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
肥城东平王墓肥城东平王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墓葬,是中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座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布局严谨,雕刻精美,是研究明代墓葬艺术的重要实物。
肥城东平府肥城东平府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古代官府遗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县衙遗址。
这座建筑群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研究明代县衙制度和建筑风格的重要实物。
文庙文庙是肥城春秋古镇的一处古代庙宇,也是肥城的文化象征之一。
这座庙宇建于明代,供奉着古代文学家、学者和贤人的神像,是肥城文化和教育的重要场所。
风土人情肥城春秋古镇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山东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里的人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在古镇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和传统手工艺店,如陶瓷、木雕等。
传统习俗肥城春秋古镇的人们有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如春节祭祖、中秋月饼、龙舟竞渡等。
这些习俗凝聚着肥城人民的情感和传统价值观,是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肥城古村落旅游景点

肥城古村落旅游景点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肥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可以被分为三类:文化历史景点、风景名胜景点和特色美食景点。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景点。
文化历史景点:肥城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景点多为历史古建筑,名胜古迹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世界文化名人博览城。
这个博览城是为纪念肥城出过的文化名人而建的。
博览城展示了许多名家的手稿、字画、书信等文物,使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肥城文化。
此外,肥城另有一座比较有名的文化景点——新风楼,也是肥城的文化象征之一。
新风楼为大观楼式建筑,是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
文艺节目、展览等活动多在此举行。
肥城街头巷尾的古建筑,许多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游客在走过老街巷时,随处可见绝美的古建筑,琳琅满目,令人赞叹不已。
风景名胜景点:除了文化历史景点之外,肥城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就是肥城湖公园。
肥城湖公园美轮美奂,因为它与肥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公园中各色各样的植物,也可以看到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动物。
除此之外,肥城还有许多有名的景点,比如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建的革命纪念碑,肥城岩洞景区等等,这些景点都是值得一看的。
特色美食景点:除了文化历史景点和风景名胜景点,肥城的美食独具特色。
肥城红运凤爪、肥城猪油拌粉、肥城千层糕等,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深受游客欢迎。
这些美食不单止口感独特,食材选用也相当讲究,以当地最新鲜的原料和最优的食材务求呈现给游客,从而使游客感受到了肥城的当地文化。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村落,肥城的旅游景点丰富多彩,涵盖文化历史景点、风景名胜景点和特色美食景点三种类型。
这里既有建筑古朴、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化,也有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有机会的话,不妨去一探究竟,领略一下这里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肥城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

肥城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肥城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因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西汉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肥城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肥城的气候特点肥城县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
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
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
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
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
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左丘明墓、栖幽寺、范蠡墓等遗迹犹存;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肥城的地理环境地质肥城地处鲁西台背斜北部,分属于肥城——沂源坳陷、新甫山隆起、大汶口—蒙阴坳陷等Ⅲ级大地构造单元。
境内有4条较大的区域性断裂,分别为肥城断裂及其伴生的网状断层组、夏张—安驾庄断裂及其伴生断层、刘家庄断层、演马庄断层。
境内地层属华北型地层沉积。
地貌境内地貌类型多样。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最高点为潮泉镇境内翦云山主峰海拔607.7米,最低点为王庄镇太平屯海拔57.7米。
中部隆起,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为特征的'康汇平原,南部形成以汶河为特征的汶阳平原。
全市大小山洪河道43条,较大山头96座,山山相接,脉脉相连,沟壑纵横,自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涝洼等多种地形。
全市山地面积42917.3公顷,丘陵面积25418.3公顷,平原面积59394.4公顷。
全国各省栾氏辈分收集

全国各省栾⽒辈分收集栾⽒家谱字辈派语汇编重庆市重庆⼀⽀代新崇纯远福寿长四川省栾⽒字辈不详云南省云南省⽂⼭市富宁县⾥达镇平安寨村栾⽒元兴⾃加代贵州省栾⽒字辈不详湖南省栾⽒字辈不详湖北省湖北枣阳正⼤光明湖北汉川市⿇河镇栾⽒字辈:⾦⽟满堂⽂章华国忠厚传家诗书世册湖北省汉川西河堂⼠正光国⽂明兆祥宣德源远湖北利川清河堂栾⽒字辈:凤凌为修永天廷⽂章定邦家道兴明⽤三刚拨正叙太常五典⾃⼀伦客⾏孝第端⾹声右见英才作国宾湖北黄梅栾⽒族谱忠孝承先烈、德义继远昌湖北省云梦县雷公桥村⾦⽟满堂⽂章华国忠厚传家诗书世册湖北武汉新洲胜可道显伯必尚世之⽂正承应学钟灵昭祖运泽同模彰武烈毓秀⼠宗良本⽴功⽅茂源远流⾃长祖德根深远宗功⼲永华春林开⽟叶楚地发琦花湖北黄冈忠孝陈先烈德义继沅昌湖北仙桃⾦⽟满堂⽂章华国忠厚传家诗书世册⼭东省⼭东青岛⽴守正吉先业允象丕庆兆世昌⼭东东昌府栾⽒族谱⾦希⼠富从克占振守⽟昌保⽂⼴正善德继化长中九同朝会教⼦兴家邦⼭东莱州朱桥镇季家村东鲁-云登-⽂-启-福-光-君-X-先-尚-林-春-风-振-和-岐⼭东⾼密栾⽒族道为敬志⼼术后传⼭东⾼密北栾家庄辈分锡凤林纪启兆红光⼭东省梁⼭县振学时习怀尚志⼭东昌⾢北孟镇(原丈岭镇)黄瑞埠村谨·慎·勤·俭·起·家⼭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张⽯庄兆希庆永福⽂学智才⼴⼭东省安丘县景芝镇西王官疃村(13)振(14)成(15)春(16)守(17)志⼭东⾼密夏庄镇辈分成学忠希树俊亮业⼭东青岛城阳区夏庄村志尚荣⼭东省潍坊市坊⼦区穆村镇陈村道思克中兴福禄⼭东临清名润兆⼦⽂⼭东莱西市仰岚岭村34世⾄63世敬先英豪⼴中华云程尚俊才从恩志历代明新良学三树安国春允振元章⼭东烟台牟平鸿秉谨慎宝善友仁明德守礼⼭东维坊寒亭双⽺镇华疃村庆信⽟宏⼭东莱芜⼤庄字辈其克思⽈尚肇贻庆福锡恩长遵孔绪孟家振荣昌培基敦本建业兴邦百代绍荫⾃强厚德⼭东⽂登⼭西头栾姓培锡润本照在铭清乐煨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尧锦沂榆烣⼭东茌平家谱字牌:东光清兆德锡景福宗法启昆英⼭东省黄县桑岛思成显德长征伏击⼭东肥城⽼城字辈庆衍昌绪兴⽴宏⼴永守安甲宪纪传章⼭东龙⼝新嘉后埠栾云凤廷仁世洪业久长⼭东龙⼝港栾村栾⽒字辈元宗克德树福禄吉庆升亨通益瑞祥会⼠久莲登⼭东龙⼝诸由镇前柞样村景成⼠明德长春学守信⼭东蓬莱排辈为仁思先志慎德述宗功⼭东蓬莱辈分光⽇谋志廷汝福培基裕允敦鸿业成昌明庆万世⼭东龙⼝前栾村栾⽒⼀⽀字辈仁和绍先志家声祺凤麟⼭东荷泽曹县栾⽒字辈:华夏太思(⼦师)宗传道贵好孟继良⼭东聊城莘县栾姓宗德景化⽅⼭东德州陵县栾王庄家谱⽟树亭继宪世⼴芳宝清永殿祥⼭东青岛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南栾家寨村世可祖⼭东龙⼝簸箕栾家丰庆积德可世常明忠恩祖荣长兴在光宗耀华昌⼭东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王楼村辈份:更茂庆衍昌绪兴⽴红光永守家法传记宪章⼭东潍坊寒亭南港汜村栾⽒字辈守宣⽟可忠廷周宗明维学京正义长存吉星照⼭东即墨移风三湾庄栾字辈永中⽟作圣⼀⼼克绍先敬宗复敦本⼭东即墨字辈作升延先泽成仁本世昌⼭东青岛胶州字辈宝世福成先⼭东黄县云宗贵凤景茂长鸣兴永久福德祥⼭东沂源县东⾥镇前⽔北栾姓思⽈尚照贻庆⼭东德州陵县郑寨镇栾家村好⾦⼄成⽂⼭东枣庄栾庄福学志⽟曾⼭东⽆棣栾⽒字辈:廷永树景(⽟桂)凤⼭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办事处五寺庄村字辈景钦维美俊⼭东龙⼝市簸栾村3000⼈仕景殿元亨利贞⼭东滕州栾⽒字辈:书学志⽟安徽省安徽⾩阳临泉县滑集镇栾庄保听振⽟战安安徽省泗县⼭头镇永增加升安徽省⾩阳市临泉县⽼集镇栾庄⾏政村国克德友安徽凤阳学正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尚塘乡前栾⾦友凤振⽴新安徽寿县迎河宗兴传家远光先世德昌安徽寿县栾姓“世德堂”东户汝善家声远作德世乃昌安徽省⾩阳市太和县栾寨村栾⽒家谱谱序⾝⼼(修)维则良⽥之庆怀民道从斋慎可丕重作延⽣东亚青风起中华长和平德甫凤勇明腾云继印洪⾦殿丙友世国家治福廷学法传万春厚代赔震兴安徽六安栾⽒字辈:理兴其昌贻谋肇绪安徽来安县龙⼭乡栾郢队友知长学建安徽合肥肥东道太世运河南省河南项城永丰乡后栾楼辈分⽅培永连河南省濮阳市栾⽒辈次光明正恒耀得⼀希民邦作⽟福华(壁)怀太思宗传道贵好孟继良登殿贺秀才协距顺世可树基任茂长河南栾⽒⼀⽀字辈:恒德⽅作圣⼀⼼复绍先敬宗维敦本嘉祥御坤贤河南⿅⾢栾⽒字辈:⾝修维则良⽥之庆怀民道从斋慎可丕重作延⽣东亚清风起中华长和平河南扶沟派辈同⼼⼴秀照廷国家恒兴字道德长⽴春河南长葛和尚桥镇栾庄字辈不详河南辉县市吴村镇瑞河南项城栾家楼⾝修维则良⽥之庆怀民道从斋慎可丕重作延⽣东亚青风起中华长和平德甫凤勇明腾云继印洪⾦殿丙友世国家治福廷学法传万春厚代赔震兴河北省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杜村乡栾庄和秦村字辈不详河北故城栾⽒字辈:兴进丕永树现可春新庆河北冀县淹家雾村凤宝⾦河北省望都中韩庄乡北王疃村字辈不详河北邢台宁晋县耿庄桥镇孙家尧村字辈不详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孙洼乡前栾洼建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前杜林栾姓字辈不详河北省⽯家庄市井陉县⾟庄乡⼤⾥岩村字辈不详河北衡⽔可春新庆江苏省江苏句容县湖熟镇谢桥国正天⼼顺官清民⾃安妻贤夫祸少⼦孝⽗慰宽江苏省泰州市⾼港区刁铺街道⼤丰北栾村辈分序列表荣登⼴兴国必有万年邦江苏徐州睢宁县廷恒兰守学付光铭振瑞⼴献佩⽟从容江苏省泰州市野徐镇解家村三组凤美福元长,忠厚开基久江苏兴化永丰新建派辈中万尔春鸿开⼴⼤江苏盐城滨海正红栾滩辈份有之正德承加⽴业江苏盐城滨海正红栾⽒承家⽴业积善遐长崇仁明义树信宏⽂光前裕后同宗凌云江苏灌南栾埝村有之正德承家⽴业积善遐长崇仁明义树信宏⽂光前裕后同宗凌云江苏邗江汊河永华长富贵江苏江都得家其承必胜长春江苏扬州另⼀⽀凤美福元长忠厚开基久江苏淮安涟⽔县栾堰成家⽴业浙江省浙江衢州⽩云街道湖柘垄村字辈不详江西省江西彭泽栾⽒族谱忠孝承先烈德义继远昌⼴东省栾⽒字辈不详福建省栾⽒字辈不详⼴西省栾⽒字辈不详⽢肃省宁夏固原市栾家弯栾⽒1000⼈⼴有维志⽢肃省陇西县通安驿乡栾家川村字辈不详陕西省陕西省榆林市⼦洲县马蹄沟栾⽒字辈不详⼭西省栾⽒字辈不详东三省内蒙古⾚峰市梧桐花镇辈分树红星内蒙⾚峰栾⽒祖籍莱州府潍县明连贵九守国天吉林省农安县鲍家镇双庙⼦屯字辈不详辽宁营⼝永树开兆瑞芳容万⽊春吉林长春永学⽟树春德⼴副海新军喜忠诚意世界永久纯辽宁⼤连普兰店成家⽇正红辽宁葫芦岛辈分字维德军上⼿国宝忠孝辽宁庄河青堆⼦⼤队成发长吉德永⽅学⽂中世维明左⼴富贵万国同辽宁省岫岩县元学耀永承仑序孝友书⾹振家⽣辽宁⼤连栾⾦村喜德传业昇誉尧廷辽宁辽阳县隆昌镇中⼼堡来⾃⼭东青岛崂⼭⼀维忠天朝凤廷永德⽂新福盛景荣⿊龙江佳⽊斯纯银德守忠和宝⼠驰⼤盾理振昌辽宁省营⼝市⼤⽯桥市应⾃起天继林守洪庆⿊龙江鸡西龄世⽇嘉全艳景华茂先辽宁东港市学若兆启先建统是⾃然⿊龙江林⼝现居辽宁葫芦岛家谱永国御锡纯仁德守忠和道⾼传佳远英俊振乾坤威烈刚强盛万古美名扬⿊龙江省友谊县国⾹锡存仁德守忠和宝世滋⼤敦礼缴崇信意传家振昌吉林公主岭榆树梁⼦有学⽟树春德⼴福海新君喜忠诚贵世庆荣久纯⿊龙江哈尔滨云树开兆瑞芳荣茂万春培显光武永裕厚德⾳森⿊龙江宝清栾⽒字辈:存仁德守忠合宝世兹⼤敦理⿊龙江集贤、辽宁本溪、盘锦、营⼝栾⽒字辈:朝三明魁之□成学忠喜⽟仁⿊龙江⼤庆⼀⽀⽟兴学咏⼠⼴殿季云祥绪⼼万丰久忠正上其昌吉林长春栾⽒字辈:盛贞⽂万学魁有德本兴仁富燕家秀景天光荣国庆孝廉⽅正做英华。
安驾庄镇历史文化村镇

安驾庄镇历史文化村镇
(一)安驾庄镇
地理位置:泰山西麓,肥城市南部
历史沿革:安驾庄,曾名袁家洼、王氏堡、永安寨。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赴泰山封禅时,路经永安寨,曾在此安驾驻跸,故此将永安寨改村名为“安驾庄”。
自古以来,安驾庄都为“南北两京通忂,四方商埠重地”,总面积135.5平方公里,总人口8.9万人。
泉河鸭蛋以贡品奉献皇室,《钢鉴》上“汶河之鸭蛋”的记载。
即指“泉河鸭蛋”,据记载从明朝永乐年间,泉河鸭蛋就在皇宫注册立户,当进鸭蛋100-200个,赏金钱一串,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温泉出口水温达62℃,富含偏硅酸、偏硼酸、氟、锶、硼、锌、氡等54种营养矿物质,达到了医疗用热矿泉水国家标准,农业旱涝保收,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二)安驾庄镇张家安村
地理位置:安驾庄镇东南,布金山脚下。
历史沿革:据考,元初建村,原名段家庄,因庄内有一庵,故名张家庵,逐演化为张家安(1220-1316年),布金山前修颠仙祠,祠中供奉颠仙张志纯(张志纯元代道士,张家安村人,号天倪子,又号布金山人),张家安村因此布闻名,简况略。
(三)安驾庄镇护驾院村
地理位置:安驾庄镇西南
历史沿革: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修泰安县志》载:“新安区下安地方,前护驾院、后护驾院。
宋大中祥元年(1008年),宋真宗赴泰山封禅时,皇帝驻跸休息于永安寨(该村为此更名为安驾庄),皇帝之侍从人员驻此,建村后,分别取名为前、后护驾院,以后两村合并通称护驾院。
简况略。
肥城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肥城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资料更新日期:2017年底)序号名称年代地址国家级(1处)1.齐长城遗址-肥城段春秋战国潮泉镇柳沟村-老城办大石铺村1)(支线)连环山长城春秋战国连环山-于家庄南山口2)(支线)于家庄长城春秋战国于家庄南山口-长城岭子路口3)(支线)卢家沟长城春秋战国长城岭子路口-杨家山山脚4)(支线)张家山长城春秋战国杨家山山脚-张家花峪山口5)(支线)三岔山山口长城春秋战国张家花峪山口-三岔山省级(9处)1.泰山显灵宫明石横镇石横四村2.陆房战斗遗址民国安站镇东陆房村3.护鲁山泰山行宫明清孙伯镇孙东村4.陶山朝阳洞石刻造像宋-民国湖屯镇西幽寺村5.圭山石刻明王瓜店办印山子村6.泰西抗日起义旧址-空杏寺 1938 仪阳镇空杏寺村7.东向北阁明边院镇东向北村8.小中泉天主教堂 1910 湖屯镇小中泉街居委中心街9.新城群力放水洞 1960 新城办东尚里村市级(19处)1.东焦遗址商-汉王庄镇东焦村2.小王庄遗址西周.汉潮泉镇小王庄村3.唐仲冕母墓清湖屯镇涧北村4.玉都观民国新城办长山街5.小泰山古建筑群明湖屯镇关王殿村含碧霞宫.灵官庙.娲皇殿6.金山庙清边院镇兴隆村7.武氏家庙清孙伯镇庄头村8.小店遗址汉.唐湖屯镇小店村9.洞灵观遗址隋湖屯镇吕仙村10.范蠡墓春秋湖屯镇栖幽寺村11.左丘明墓春秋石横镇东衡鱼村12.陶南山馆清王庄镇花园村13.冯庄岱南书院清湖屯镇冯庄村14.宋庄清真寺清边院镇宋庄村15.五埠村古民居明-现代孙伯镇五埠村16.孙楼八卦楼明潮泉镇孙楼村17.小泰山玉皇洞石刻唐-明湖屯镇关王殿村18.新胜耶稣帝王堂清石横镇新胜居委19.肥城1030引黄灌渠 1968 石横.湖屯.王瓜店镇县级(87处)1.旅店遗址新石器.战国.唐.元石横镇旅店村2.闫屯遗址汉.元王庄镇闫屯村3.幽栖寺墓塔林遗址元-清湖屯镇栖幽寺村4.石屋洞山寨遗址清仪阳镇沙沟峪村5.清凉山山寨遗址清仪阳镇荣华村6.谷山九女寨遗址清仪阳镇山前村7.北坛遗址新石器老城办北坛村8.贾北遗址新石器汶阳镇贾北村9.董城宫遗址东周-汉汶阳镇董城宫村10.边院小王庄遗址东周边院镇小王村11.三娘庙遗址东周-汉.宋元汶阳镇三娘庙村12.孙孝门遗址战国.汉.唐汶阳镇孙孝门村13.蝎子城遗址战国孙伯镇北关村14.王南阳遗址汉仪阳镇王南阳村15.庄坡地遗址汉.唐-元仪阳镇拷山村16.李家小庄遗址新石器.西周-汉桃园镇李家小庄村17.精礼寺遗址唐安驾庄镇北张候村18.幽栖寺遗址唐湖屯镇栖幽寺村19.穆柯寨遗址宋王瓜店办回佛寺村20.竹林寺遗址宋湖屯镇栖幽寺村21.大云寺遗址金安驾庄镇小龙岗石村22.云阳庵遗址明安站镇站北村23.琶山白衣庵遗址不详孙伯镇东坞村24.福山寺遗址清石横镇石横二街25.望鲁山观音堂遗址清安驾庄镇西界首村26.任庄汉墓群汉王庄镇任庄村27.龙公墓元安驾庄镇张家安村28.周王墓不详仪阳镇周王墓村29.道口舜王冢不详石横镇道口村30.魏家坊关帝庙明王庄镇魏家坊村31.南栾碉楼清孙伯镇南栾村32.张家井清石横镇石横一村33.四合关帝庙清石横镇四合村34.河岔口赵家祠堂清汶阳镇河岔口村35.汪城宫汪家古楼清汶阳镇汪城宫村36.东陆房刘家库楼清安站镇东陆房村37.张孝门泰山行宫清汶阳镇张孝门村38.浊北张氏祠堂清汶阳镇浊北村39.辛庄辛氏祠堂清安站镇辛庄村40.李家炉李家祠堂清安驾庄镇李家炉村41.范蠡祠清湖屯镇幽栖寺村42.山套村醴泉井民国安站镇山套村43.田东史田纪云旧居民国汶阳镇田东史村44.刘庄石钟楼不详安站镇刘庄村45.塔山玉皇庙宋潮泉镇百福图村46.八角琉璃井宋王瓜店办印山子村47.张安颠仙祠元安驾庄镇张家安村48.吕仙村吕祖庙明湖屯镇吕仙村49.四眼井明石横镇石横二街50.新刘玉皇庙明汶阳镇新刘村51.石西天齐庙明仪阳镇石东村52.南夏辉萧太亨家祠明安驾庄镇夏辉村53.伊家沟玄武庙钟楼明新城办伊家沟社区54.石佛寺明边院镇雨山村55.八仙洞清湖屯镇关王殿村56.砖舍兴善寺清汶阳镇砖东村57.大董庄万便桥清安站镇大董庄村58.西付村李传煦旧宅清新城办西付村59.孙庄孙氏祠堂清新城办孙庄村60.姜庄三皇庙清王瓜店办姜庄村61.牛山寺清王瓜店办印山子庄村62.田东史村田家祠堂清汶阳镇田东史村63.肖家店钟楼清安驾庄镇肖家店村64.空杏寺金仪阳镇空杏寺村65.小泰山摩崖碑明湖屯镇关王殿村66.三尖洞造像与石刻明湖屯镇吕仙村67.棒槌洞石佛造像不详湖屯镇栖幽寺村68.隆庄风雨竹石刻明石横镇隆庄村69.观音洞造像与石刻明清湖屯镇栖幽寺村70.石坞李氏族谱碑清仪阳镇石坞村71.西徐古槐形石刻清汶阳镇西徐村72.重修三里庄土地庙碑清安站镇黄土岭村73.三官庙石碑清边院镇北湖村74.曹庄李氏家谱碑清老城办曹庄村75.阳谷洞石刻清王庄镇阳谷洞村76.金槐风雨竹石刻清王瓜店办金槐村77.大栲山村石雕影壁清仪阳镇大栲山村78.石屋洞石刻清仪阳镇沙沟峪村79.庄头扬水站现代孙伯镇庄头村80.五埠主席台现代孙伯镇五埠村81.安孙灌渠现代安驾庄镇肖家店村.坡庄.张侯.孙伯镇东程村.孙东村.孙西村.南栾村.北栾村.陈家杭村.五埠村82.群将湖扬水站现代王瓜店办姜庄村83.赵子英烈士墓民国汶阳镇西浊村84.黄华洞民国湖屯镇吕仙村85.张德明烈士墓民国安站镇东张村86.涧北烈士墓现代湖屯镇涧北村87.乔庄烈士陵园现代老城办乔庄村。
春秋肥国封地——肥城市名胜迹

春秋肥国封地——肥城市名胜古迹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
因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县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肥城,春秋为肥国(子爵)封地,西汉置肥成县,属泰山郡,东汉初沿置,后废,三国魏复置,西晋废。
肥城是君子之邑。
古代名人有“史圣”左丘明、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冉子、有子等,“商圣”范蠡在此隐居经商、“武圣”孙膑于云蒙山屯兵立功。
当代更是人才辈出,田纪云、欧阳中石、赵丹等不胜枚举。
肥城城标肥城城标--仙女献桃位于新城东侧济兖和泰临公路交汇处。
1988年6月筹建,是年10月落成。
仙女献桃雕塑立于拱架之上,外围有小型花圃。
拱架用四角支撑,高4.6米,厚0.5米,呈蘑菇形,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外饰花岗岩剁斧石板。
仙女献桃雕塑高10米,不锈钢磨光板焊接而成。
仙女4面4身于一体,四擘拱一桃于顶之上。
桃呈心形,桃下有叶四枚。
叶下饰灯8盏。
仙女体态丰腴,慈颜善面,眉目传情,诚接八方来客。
仙女献桃雕塑由国家著名雕塑大师仇志海设计。
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文化路东段路南,正对龙山公园南门,与龙山塔隔路相望。
此碑于1992年1月11日破土动工,同年9月初竣工。
纪念碑广场占地6480平方米。
纪念碑钢筋混凝土结构,白色花岗岩剁斧石基座。
基座之上刻有浮雕,生动地再现了泰西人民的抗日风貌。
浮雕之上是纪念碑主体,碑高共28米。
碑身用花岗岩镶贴。
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碑名由原泰西特委书记段君毅题写。
碑身之上是步枪与旗帜组成高5米的雕塑标志。
其碑文载:泰西地区,东依泰山,西跨黄河,南毗济宁,北濒济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全力组织抗战。
至年底,日军相继侵占济南、泰安等地。
泰西共产党员及各界仁人志士,根据山东省委指示,于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首先在夏张举行抗日武装起义。
十余日后,泰安、肥城等地数支起义队伍汇集空杏寺,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公推张北华任主席,远静沧任政治部主任。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肥城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肥政字〔2019〕22号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肥城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正文:----------------------------------------------------------------------------------------------------------------------------------------------------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肥城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的通知肥政字〔2019〕22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经开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我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保留历史记忆,彰显地域特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确定仙女献桃、市委市政府办公楼、人民会堂、汶阳镇张孝门村张氏老宅、宋孝门村育贤楼、王庄镇花园村杨家祠堂共6处建筑为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现予公布。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我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附件:肥城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肥城市人民政府2019年7月24日附件肥城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序号建筑名称年代位置1仙女献桃1988年济微路和泰临路交汇处2市委市政府办公楼1979年龙山路32号3人民会堂上世纪80年代龙山路与长山街交汇处4张孝门村张氏老宅清朝末汶阳镇张孝门村5宋孝门村育贤楼1962年汶阳镇宋孝门村6杨家祠堂清朝中后期王庄镇花园村附件肥城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序号建筑名称年代位置1仙女献桃1988年济微路和泰临路交汇处2市委市政府办公楼1979年龙山路032号3人民会堂上世纪80年代龙山路与长山街交汇处4张孝门村张氏老宅清朝末汶阳镇张孝门村5宋孝门村育贤楼1962年汶阳镇宋孝门村6杨家祠堂清朝中后期王庄镇花园村——结束——。
春秋肥国封地——肥城市名胜迹

春秋肥国封地——肥城市名胜古迹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
因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县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肥城,春秋为肥国(子爵)封地,西汉置肥成县,属泰山郡,东汉初沿置,后废,三国魏复置,西晋废。
肥城是君子之邑。
古代名人有“史圣”左丘明、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冉子、有子等,“商圣”范蠡在此隐居经商、“武圣”孙膑于云蒙山屯兵立功。
当代更是人才辈出,田纪云、欧阳中石、赵丹等不胜枚举。
肥城城标肥城城标--仙女献桃位于新城东侧济兖和泰临公路交汇处。
1988年6月筹建,是年10月落成。
仙女献桃雕塑立于拱架之上,外围有小型花圃。
拱架用四角支撑,高4.6米,厚0.5米,呈蘑菇形,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外饰花岗岩剁斧石板。
仙女献桃雕塑高10米,不锈钢磨光板焊接而成。
仙女4面4身于一体,四擘拱一桃于顶之上。
桃呈心形,桃下有叶四枚。
叶下饰灯8盏。
仙女体态丰腴,慈颜善面,眉目传情,诚接八方来客。
仙女献桃雕塑由国家著名雕塑大师仇志海设计。
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文化路东段路南,正对龙山公园南门,与龙山塔隔路相望。
此碑于1992年1月11日破土动工,同年9月初竣工。
纪念碑广场占地6480平方米。
纪念碑钢筋混凝土结构,白色花岗岩剁斧石基座。
基座之上刻有浮雕,生动地再现了泰西人民的抗日风貌。
浮雕之上是纪念碑主体,碑高共28米。
碑身用花岗岩镶贴。
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碑名由原泰西特委书记段君毅题写。
碑身之上是步枪与旗帜组成高5米的雕塑标志。
其碑文载:泰西地区,东依泰山,西跨黄河,南毗济宁,北濒济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全力组织抗战。
至年底,日军相继侵占济南、泰安等地。
泰西共产党员及各界仁人志士,根据山东省委指示,于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首先在夏张举行抗日武装起义。
十余日后,泰安、肥城等地数支起义队伍汇集空杏寺,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公推张北华任主席,远静沧任政治部主任。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肥城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肥政字〔2019〕36号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肥城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文:----------------------------------------------------------------------------------------------------------------------------------------------------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肥城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肥政字〔2019〕3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高新区、经开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属以上驻肥各单位: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有关规定,经专家评审,市政府研究确定,遴选出肥城李君剪纸等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肥城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以公布。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科学保护理念,合理制定规划,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发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水平,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肥城地域特色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肥城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肥城市人民政府2019年10月9日附件肥城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传统美术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1肥城李君剪纸新城街道办事处2肥城泰山艺术剪纸高新区3赵家面塑安驾庄镇4幸福面塑石横镇(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1石横徐家枪石横镇2金刚拳新城街道办事处(三)传统技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1泰山梁氏草编新城街道办事处2王氏糖画制作技艺高新区3泰山手工石臼艾绒艾条制作技艺孙伯镇4“刘大姐”叉子火烧湖屯镇5汶阳薛寨小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汶阳镇(四)传统医药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1李氏面瘫疗法高新区(五)民俗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1书画印艺术传承中华孝道文化新城街道办事处2五埠伙大门居住民俗孙伯镇3肥城桃木桃符制作民俗桃园镇——结束——。
肥城市名胜古迹游

肥城市名胜古迹游
肥城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下辖的县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肥城市名胜古迹众多,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带您领略肥城市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历史遗迹。
古城风貌
肥城市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巷,体现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漫步在古城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古代人们的生活气息。
古城墙、古井、古桥等古迹依然保存完好,让人流连忘返。
岱庙神韵
岱庙是肥城市著名的古迹,也是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岱庙建于唐代,供奉着岱宗神,是古代皇帝祭祀泰山的场所。
庙内碑刻众多,建筑雄伟壮观,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之处。
泰山风光
肥城市毗邻泰山,享有泰山的壮丽风光。
登泰山顶,俯瞰群山峻岭,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泰山石刻、碑文等历史遗迹也是一大亮点,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古村落探访
除了名胜古迹,肥城市还有许多古村落值得一游。
这些古村落保存着传统民居建筑,青石板巷道、古树参天,宁静古朴。
在古村落中漫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品味美食
旅行不仅是观光,更是品味当地美食的好机会。
肥城市的美食丰富多样,有传统的山东菜肴,也有当地特色小吃。
品尝当地美食,感受不一样的美味文化。
肥城市名胜古迹游,既能领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享受自然风光的绝美景致。
欢迎您前来肥城,开启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之旅!。
肥城的名胜古迹的简介

肥城的名胜古迹的简介
肥城,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脚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西周时期,肥族人在此地生活,因此此地古称肥子国,并有了肥城这个名字。
肥城在历史上曾有过“五邑之首”的美誉,并且是“史圣”左丘明和“商圣”范蠡的故乡,有着“君子之邑”的美称。
境内有大量名胜古迹,如岱庙、天尊阁、玉华宫、石牌坊、泰山奶奶庙等五大名胜。
另外,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自然景观。
而在现代,肥城也拥有诸如春秋古城、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五埠岭伙大门景区、翦云山景区等一系列旅游景点。
其中,春秋古城是国家4A级景区,以春秋建筑为平台,春秋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旅游集散地项目。
牛山景区(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更是公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3%,园内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外,还有唐朝古刹资圣院、明朝修建的无木建筑八角形文昌阁等名胜古迹。
综上可知,肥城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肥城市旅游景点

肥城市旅游景点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以下是肥城市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孔府:孔府是孔子的后裔在肥城修建的宅邸,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
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孔庙、孔庙大成殿、孔庙大成殿、十三朝遗址等。
孔府是研究孔子文化和儒学的重要场所。
2. 肥城岱庙:肥城岱庙是中国封山神庙的典范,是肥城的信仰中心。
庙内供奉有封山神神像,是封山节的主要祭祀地。
岱庙还有精美的古建筑和园林景观,如大成殿、灵台、祈年殿等。
3. 肥城石窟:肥城石窟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之一。
石窟内有丰富的佛像、浮雕和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
4. 肥河国家湿地公园:肥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之一,是国内较大的人工湿地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湿地、草原、湖泊等多种生态景观,是休闲游览和观鸟的好地方。
5. 肥城古城墙:肥城古城墙是肥城市的地标建筑,建于明代,是山东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古城墙保存完好,可以步行或骑行欣赏周围的景色。
此外,肥城市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如莱芜石头镇、商河石潭、邹谢古道等,都值得一去。
【太美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大概说的就是山东这9个古村落吧!

【太美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大概说的就是山东这9个古村落吧!【太美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大概说的就是山东这9个古村落吧!趣游山东2016-07-16 15:33寻静处而居身,择佳境而栖心,这是生活在闹市里众多人向往已久的生活,山东这9个古村落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去过3个就没有遗憾了!千万不可错过!!朱家峪村名满天下的明清古村落!位于济南章丘市,是一座环境优美,建筑古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村落。
自明朝朱氏家庭定居在此并繁衍生息至今,此村历经600年沧桑历史,却依旧保存着原来的建筑格局,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现存大小古建筑近200处,还有99座石桥,66处泉眼,自然景观100多处。
除了风貌的古色古香,这里还充满了墨渍香味,私塾、学堂、祠庙,九曲十八弯中,处处流转着满满的书卷气。
在山东省诸多有名的古村落中,它代表着我国北方山区典型的村落建筑,凝聚着我国北方农村一缕乡愁,因而被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被誉为“山东第一古村落”。
棉花社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是崂山旅游景区北线的必经之路。
这里可不是因为盛产“棉花”而得名的,因该村处于山花绵延的山涧之中,古时名为“绵花”,后演化为“棉花村”。
说它山花绵延,绝对名副其实,村落位于崂山深入,依山傍水,樱桃、杏、梨、柿子、山楂等果树满山遍野,绝对是“春有百花团锦簇,夏有山果果满腹,秋有层林染彩霞,冬有银装扮妖娆”,是一处比美世外的绝美村落。
2015年,棉花社区入选农业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中郝峪村中郝峪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4.5公里,处鲁山主峰之阴,十里桃花溪尽头。
村内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有令人陶醉的“幽幽谷”,还有让人欲醉欲仙的十里桃花峪,山清水秀之余大有“林尽水源、世外桃源”。
这里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村风貌,滚铁环、踢键子、抽陀螺、跳房子、弹蛋蛋等被封存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些美好的活动,在这里可以一一体验,回味童真!雹泉村百泉辉映,群山竞秀……雹泉村,潍坊安丘市辉渠镇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泉水众多,因最具名气的“雹泉”而得名,泉水滋养了这里的山、这里的土、这里的人……使得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享有了“百泉之乡”的美誉。
泰安市肥城玉都观,从北王村搬来的历史古建

泰安市肥城玉都观,从北王村搬来的历史古建美丽山东乡村游带您游遍美丽山东。
本期和各位读者朋友来到山东肥城。
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因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西汉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之地、“武圣”孙膑屯兵之处,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
其中玉都观作为历史文化古迹在当地也有非常高的地位。
玉都观俗称吕祖庙或吕祖坛,是肥城规模较大,建筑雄伟的道观之一。
玉都观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尚存前后殿及普化宝坛。
原址在桃园镇北王村,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
1992年肥城市委市政府决定迁至市区南龙山脚下,按拆迁前所绘图纸,原样重建,1994年建成。
玉都观有三大艺术成就:一是书法楹联,二是雕刻艺术,三是壁画艺术。
前大殿五脊顶,单飞檐,环廊式,20根石立柱支撑檐面。
石柱刻有多副真、草、隶、篆体楹联。
各具风彩,利落遒劲。
大殿建在高1米、长14.3米、宽11米的莲花石砌成的台座上,周围饰花鸟虫兽浮雕;外墙雕画《西游记》神话故事图案。
构图新颖,变化万千,刀法细腻,工艺精湛,独具特色,是一座壮观的石刻艺术。
玉都观殿下一圈的石柱上均刻有对联,书体包括楷书隶书篆书殿内的高浮雕盘龙石柱玉都观的石刻艺术肥城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肥城桃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1995年,肥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
“孔庄粉皮”产自王庄镇东孔村,起源于明末清初,以“纯、色、感”俱佳成为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名吃。
“肥城桃木雕刻”始于隋唐,发展于宋,兴盛于明清。
以肥城境内独有的肥桃木为原材料,以传统平面浮雕为基本雕刻技法,由刀法娴熟、经验丰富的匠人手工精雕而成。
2013年,“肥城桃木雕刻”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河岔口鸭蛋是汶阳镇河岔口村的特产。
2016年,河岔口鸭蛋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土特名产潮泉牌苹果生长于翦云山前,色泽艳丽,果形秀美端正,含糖量高,爽口芳香,个大品优,风味独特。
山东历史文化名村肥城南栾村

山东历史文化名村肥城南栾村
肥城市南栾村位于肥城市西南。
旧时,南栾村地处泰安、肥城、宁阳、东平、汶上五县交界处,村南原有一处高台,有庙一座、石碑一块,每当拂晓时分,在这里可听到五个县的鸡叫声,故名“五鸡台”,这种现象在全国都少见。
当时此处经常有盗贼出没,曾有“能过九江口,不从此地走”之说。
案发后辖地官吏常以界属扯皮,为此,清康熙二十年抚院在此立碑定界,用以明确案件发生的属地。
此碑称为三界首碑,1982年从汶河淤砂中挖出,现存于南栾村。
南栾村有肥城孙伯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谢氏煎包,为清末南栾村谢家第22代传人谢照信所创。
肥城历史——精选推荐

肥城历史肥城历史悠久。
据⽼城镇北坛遗址考古发现证明,远在六千年前的⼤汶⼝⽂化时期,⼈类祖先的⼀部分就在肥城这⽚热⼟上繁衍⽣息。
[2]夏商时期,境内即建⽴了“铸”、“遂”等部落⽅国。
西周时期,⼜有建⽴的“肥⼦国”,境域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境域属齐、鲁两国分辖。
战国时期属齐国所辖。
秦代属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郡所辖。
⼆千⼆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
东汉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220~265年)⾄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
327年(晋成帝咸和⼆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属兖州。
南北朝北魏,527年(孝昌三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
南北朝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
南北朝北周,577年(建德六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属兖州。
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代622年(武德五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属河南道兖州。
627年(贞观元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博城县。
666年(乾封元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
668年(总章元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
705年(神龙元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属兖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属京东西路郓州。
1115~1234年曾在旧肥城设⾟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属⼭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1275年(⾄元⼗⼆年)复置肥城县,⾪属⼭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代1369年(洪武⼆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属⼭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
1734年(雍正⼗⼆年)改属泰安州,⾪属⼭东布政使司泰武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历史文化名村肥城南栾村
肥城市南栾村位于肥城市西南。
旧时,南栾村地处泰安、肥城、宁阳、东平、汶上五县交界处,村南原有一处高台,有庙一座、石碑一块,每当拂晓时分,在这里可听到五个县的鸡叫声,故名“五鸡台”,这种现象在全国都少见。
当时此处经常有盗贼出没,曾有“能过九江口,不从此地走”之说。
案发后辖地官吏常以界属扯皮,为此,清康熙二十年抚院在此立碑定界,用以明确案件发生的属地。
此碑称为三界首碑,1982年从汶河淤砂中挖出,现存于南栾村。
南栾村有肥城孙伯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谢氏煎包,为清末南栾村谢家第22代传人谢照信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