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验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优质教案范文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第一个问题。
3.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板书:135+48=183(元)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加法的验算)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师: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加减法验算是指通过加减法运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
2.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a. 对于加法运算,可以将其中一个加数与计算结果相减,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b. 对于减法运算,可以将减数与计算结果相加,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引发学生对验算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验算的意义。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检验,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验算方法和解题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验算的过程。
2. 问题导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清晰地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加减法验算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1、《加减法的验算》的教学反思核心提示:本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后,目的是要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由于学生在做前面几课时的《课堂作业》时,出现的错误较多,所以我决定将加减法的验算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本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后,目的是要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由于学生在做前面几课时的《课堂作业》时,出现的错误较多,所以我决定将加减法的验算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学生在没有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前,已经知道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学习“加法验算”时,我增设了一个复习题:根据上面算式的结果,写出下面几道算式的结果。
这道练习题的设置,既为后面的新知做好了铺垫,又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后面新知的教学中,学生由于有了前面复习题的基础,所以很快就发现了验算加法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用学生的姓名来命名所发现的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本节课只进行了“加法验算”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练习看,他们对本节课新知的掌握情况还是不错了,尤其是还有部分学生能使用数学语言来完整表述验算的方法。
但本节课我认为学生练习的密度还不够,由于他们计算的速度还比较慢,所以导致课堂上的练习量还不够。
针对学生计算速度慢这一现象,教师课后还要加强训练。
2、《5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要求掌握了5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是后面学习加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部分孩子都读过幼儿园,大部分孩子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较好。
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一内容上来,具体如下。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课堂上,我尽量列举学生身边的事情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非常感兴趣,如教学5 以内的加法时,首先出示小鸡的场景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同桌交流讨论,交流认识到:把原来的3只和又来2只合起来共有5只。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验算来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如果结果相同,则计算正确;用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差等于另一个加数,则计算正确。
2.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差加上减数,如果和等于被减数,则计算正确;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如果结果相同,则计算正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验算的原理,能够运用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验算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加减法验算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演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讨论验算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验算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验算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评估学生对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设计一道加减法题目,并使用验算方法检查答案。
2. 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程扩展:1. 邀请数学老师或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在教学或生活中使用验算的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数学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九、教学资源:1. 准备实物、图片、数学道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本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后,目的是要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由于学生在做前面几课时的《课堂作业》时,出现的错误较多,所以我决定将加减法的验算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学生在没有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前,已经知道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学习“加法验算”时,我增设了一个复习题:根据上面算式的结果,写出下面几道算式的结果。
这道练习题的设置,既为后面的新知做好了铺垫,又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后面新知的教学中,学生由于有了前面复习题的基础,所以很快就发现了验算加法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用学生的姓名来命名所发现的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本节课只进行了“加法验算”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练习看,他们对本节课新知的掌握情况还是不错了,尤其是还有部分学生能使用数学语言来完整表述验算的方法。
但本节课我认为学生练习的密度还不够,由于他们计算的速度还比较慢,所以导致课堂上的练习量还不够。
针对学生计算速度慢这一现象,教师课后还要加强训练。
学生在没有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前,已经知道能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检验加法做得对不对。
因此,在第一班教学中,让学生试着自己找到检验加法做得对不对的好方法: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妈妈到商场给小明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吗?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进行笔算板演。
3、师:怎样才能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小组合作探究验算方法,组织汇报。
4、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比较验算的方法。
可汇报的结果并如人愿,大家都用的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经过再三的诱导才有一位小朋友小声的说:可以用减法吧,老师?所以在第二个班教学时,就改变了策略,让学生先从观察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一些关系式后再来探究加法验算的方法,给学生的探究垫定了知识基础,使学生有据可依。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第一章:加减法验算的概念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使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加减法验算的定义。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
1.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
第二章:加法验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加法验算的定义。
加法验算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法验算。
2.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加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法验算。
第三章:减法验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验算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减法验算的定义。
减法验算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减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减法验算。
3.4 教学步骤1. 讲解减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减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减法验算。
第四章:加减法验算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验算。
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加减法验算的知识。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解答。
5.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解答练习题。
5.4 教学步骤1. 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
3.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讲解和指导。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案例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加法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加法验算方法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一、观察发现1、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15+20=352、计算并观察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5+3=15+40=50+40=3+5=40+15=40+50=学生计算后,得出结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和不变。
(板书)将下面的几组加法,改写成减法,说说有什么发现?5+3=15+40=50+40=改写后,发现: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板书)3、这些发现有什么用呢?猜测一下。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明和妈妈一起购物的图1)今天,小明也和妈妈到超市去买东西。
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师:了解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解决问题:阿姨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花多少元?200元钱够吗?学生列式解答:板书:135+48=183(元)1 3 5+ 4 81 8 3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评讲。
师:小明帮妈妈也是这样算的,但付钱之前,阿姨还是有些犹豫,你知道阿姨在犹豫什么吗?师:阿姨在犹豫:付183元对吗?师:谁能帮助阿姨,消除这个犹豫。
生: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2、探究新知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
《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石门镇中心小学周俊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加减法的验算》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二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第51-53页内容。
2. 教材分析: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借助解决小蜜蜂提出的“怎样检查”这一问题,展开探索并学习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方法,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验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都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
本节课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4.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2.在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5.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6. 教学难点:弄清加减法验算的算理。
二、因人而异说学情在课前面几节我了解到:有96%的学生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
有98%的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非常熟悉。
还有20%的学生对连续进位、退位的加减法有初步的了解。
三、灵活多样说学法、教法1、说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说学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课件
加数
48
加数
=
183
和
+
=
183 -
和
48 =
加数
135
-
= 另一个加数
48
183 -
135 =
加法的验算 加法: 减法: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746+219= 637+268=
2.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200-183=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加 减 法 的 验算
授课: 安绍军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掌握加、
减法的验算方法。
2. 经历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到算法多样
性,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
意义和作用。
3.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
样性。
1.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2. 应找回多少元?
(元)
200-183= 17 (元) 200 -183 17
怎样检验减法 计算的结果?
200-183=17
可以用200-17, 看得数是不是183。
可以用17+183, 看得数是不是200。
减法的验算
200 -
被减数
183
=
17
差
- 减数 =
+ 183 =
17
差
200
被减数
+
减数
=
减法的验算
加法: 我们来总 结一下吧!
加数 -
+ 加数 加数 - 减数 - 差 + 减数
= 和
验算: 和
= 另一个加数
= 差 = 减数 = 被减数
减法:
被减数 被减数 差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准备一堂关于加减法验算的数学课。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来自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二节。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加减同一个数、使用相反数等方法来验证加减法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验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一共花了5元。
后来,他又去买了一支尺子,花了2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我出示例题:33 + 47 = ?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我来讲解正确的计算方法。
讲解完毕后,我引导学生用验算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答案。
3.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孩子们自己计算并验算。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4. 验算方法讲解:我讲解加减法验算的三个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加减同一个数、使用相反数。
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这些方法,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5.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是如何运用验算方法来验证答案的。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验算的定义、三个验算方法以及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5个加减法算式,并使用验算方法来验证答案。
答案:35 + 27 = 62;48 19 = 29;26 + 13 = 39;57 25 = 32;64 + 7 = 71。
小明有23个糖果,他吃掉了15个,还剩下多少个糖果?答案:23 15 = 8。
加减法的验算
⑤102 + 326 = 428 1 0 2 验算: 4 2 8 +3 2 6 -1 0 2 428 326 ⑥530 + 159 = 689 530 +1 5 9 689 验算: 6 8 9 -1 5 9 530
加法的验算,
一般会用减法来 进行验算。
作业: 书本P27 做一做 (单行本)
妈妈给了200元,服务员找回17元。
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 另一个加数。
135 + 48 = 5 183
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 另一个加数。
135 + 48 = 183
1 3 5 验算: 1 8 3 + 418 -1 3 5 48 183
加法验算的方法
减法验算的方法: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 否等于减数; 2、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 等于被减数。
① 403 —152 = ② 208 —86 = ③ 359-136 = ④ 408-57 = ⑤1103—560 = ⑥762—218 =
① 403 —152 = 251 4 0 3 验算: -1 5 2 + 251 ②208 —86 = 122 2 0 8 验算: - 86 + 122
1、把两个加数的位置对调,再认 真计算一遍; 2、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 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1、验算只写竖式,不写横式; 2、验算竖式与计算竖式在同一 横格上;
3、验算要重新认真计算,不能 抄数字。
① 106 + 245 = ② 361 + 55 = ③ 746 + 219 = ④ 637 + 268 = ⑤102 + 326 = ⑥530 + 159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加减法的验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第一个问题。
3.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板书:135+48=183(元)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加法的验算)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师: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