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学设计
推荐精品语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精品学案一课时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文中要求识的字。
二、学习过程1.我会读。
硝烟有气无力馒头挪动危在旦夕枪栓嚎叫长驱直入颤栗感触弹尽粮绝战栗抽搐手无寸铁嫌弃2.给字注音。
馒硝触搐栓挪嚎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弹尽粮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嫌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5.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读文相信这个感人的故事已经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了,回顾课文1—6自然段,说说你从这几段中知道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这样危急时刻,争分夺秒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发生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8.饥民们是怎样做的?事情又是怎样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9.大胡子少校为什么要给饥民跪下?体会当时他的心情。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第1课时】
理解词语
怒吼:猛兽发威吼叫,比喻发出雄壮的声音。 屈服: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 硝烟滚滚: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连续不断。 长驱直入: (军队)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
造句:我军长驱直入,一举摧毁了敌人的大本营。 有气无力: 形容没有气力,无精打采的样子。
走近作者
曹德权:中国当代作家。笔名 耕夫。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 1988年任自贡市文联编辑、副主任 等。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长篇报告文学《红 岩大揭密》,中短篇小说《大山留 下一个谜》等。
相关资料
怒江:我国西南地区的 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 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穿西藏东部入云南,折向南 流,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后出国入缅甸。后入印度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还粮女孩饿死。 写一周后,少校 再回到事件发生地时,小女孩儿已饿死。
第五部分(第23 自然段)馒头精神永存。 写34年后,将军希 望这个有缺口的馒头对今天孩子的心灵仍会有震撼作用。
说一说文中这个馒头为什么会有“缺口”? 是谁留下的“缺口”?
这个馒头被咬了一口所以留下一个缺口, 是一个饥饿的小女孩尤小翠留下的。
5.我能将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调整为通顺的一段话。 ( 3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田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 头的饥民,他们发现了车里有馒头! ( 2 )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怎么弄,也出不来。 ( 4 )顿时,饥民们呼啦冲上去抢吃起馒头来! ( 1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送往前线的馒头中,有一个被饥 饿的小女孩咬过一口而留下了缺口 的馒头。就是这个有缺口的馒头, 让一位老将军保存了34年。这其中 有什么缘由呢?让我们赶快进入课 文学习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案-二 快乐读书屋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 教科版
快乐读书屋二平型关首战告捷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用生字组成新词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意义。
自学指导:1.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可选择重点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最后一段平型关大捷的意义,一定要读出气势。
3.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弄清战斗的过程。
当堂训练:一、(必做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津浦..铁路关隘.层峦叠嶂.泥泞.()()()()投掷.嘶.喊缴.获效.能2.课文内容我知道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大大振奋了,鼓舞了,推动了的到来,也提高了和的威望。
二、选做题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下来2.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文章记叙了战役的全过程,讴歌了八路军将士的战斗精神和的战斗艺术。
三、思考题: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除了指挥得当、战术合理外,还有什么原因?快乐读书屋二一个有缺口的馒头学习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的生字。
自学指导:读课文思考一个小小的馒头,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里,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但是课文中的小女孩和其他饥饿的人们却把手中的馒头送回了军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呢?当堂训练:一、必做题:1.给下列字注音()()()()触栓搐振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弹尽粮绝:嫌弃: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痛苦--- 寂静---二、选做题: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精选4篇)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精选4篇)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篇1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要求识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读书指导。
1、解题:为什么会有“缺口”?谁留下的“缺口”?2、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随机纠正,指导。
4、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二、讨论:讨论问题:1、大胡子为什么要为饥民跪下?2、大家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到手的馒头默默地放到车上?3、当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的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们此时心情如何?讨论方式;1、自主读书感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1、三、积累内化。
在文章中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
四、识字指导。
“触、栓、搐、振”是翘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
五、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举行一次抗日英勇事迹报告会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增加对爱国抗日英雄的崇敬之情。
2、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将自己的发言表达的正确流利。
敢于在众人面前作较长的发言。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引出话题。
可以出示书中三位抗日英雄的挂图,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他们的事迹。
二指名介绍,同学评价。
(1)指名学生分别介绍三位抗日英雄的事迹,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可以围绕内容是否准确,表述是否清楚,以及语气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出示要求,明确目标。
(1)阅读文字说明。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
(3)介绍自己应如何表达。
四小组互动,全面参与。
(1)谁知道其他抗日英雄的事迹,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2)组长做好记录,推选代表在全班面前进行发言。
五指名表达,全班互评。
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前面叙述,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要既找优点又发现不足。
快乐读书屋二“一个有缺口的馒头”
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主备张兰华副备张雅芬组长张兰华主任接主任课标要求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对课文有自己感受。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要求识的生字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军民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教学模式导学模式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一、交流预习,明确目标交流预习案1、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2、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3、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梳理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提出合作要求: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汇报人在班内交流。
(二)出示小组探究问题:预习的第三题。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教师个别指导。
(四)预设合作情况: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很好理解。
学生们能说出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的理解。
三、展示交流,训练提升1、各小组汇报交流。
2、点拨:重点让学生明白以下问题大胡子为什么要为饥民跪下?大家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到手的馒头默默地放到车上?当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的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们此时心情如何??3、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学了本文,体会到了什么?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可从文章感情、表达方法、字词积累、写作等方面来谈。
五、检测训练,发展能力(1)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2)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
板书设计: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抢——送团结对敌大局为重教学反思: 多数学生能课前预习对本课内容掌握较好,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优品课件之一个有缺口的馒头 (教科版)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科版)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要求识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读书指导。
1、解题:为什么会有“缺口”?谁留下的“缺口”?2、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随机纠正,指导。
4、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二、讨论:讨论问题:1、大胡子为什么要为饥民跪下?2、大家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到手的馒头默默地放到车上?3、当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的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们此时心情如何?讨论方式;1、自主读书感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1、三、积累内化。
在文章中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
四、识字指导。
“触、栓、搐、振”是翘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
五、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举行一次抗日英勇事迹报告会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增加对爱国抗日英雄的崇敬之情。
2、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将自己的发言表达的正确流利。
敢于在众人面前作较长的发言。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引出话题。
可以出示书中三位抗日英雄的挂图,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他们的事迹。
二指名介绍,同学评价。
(1)指名学生分别介绍三位抗日英雄的事迹,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可以围绕内容是否准确,表述是否清楚,以及语气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出示要求,明确目标。
(1)阅读文字说明。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
(3)介绍自己应如何表达。
四小组互动,全面参与。
(1)谁知道其他抗日英雄的事迹,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2)组长做好记录,推选代表在全班面前进行发言。
五指名表达,全班互评。
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前面叙述,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要既找优点又发现不足。
六讨论小结,拓展话题。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 教学设计 李杰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的教学设计古城中心小学李杰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材分析:《一个有缺口的馒头》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湛西战场一个关于馒头的小故事,说明了国民党军队在抗击日寇保卫国土方面也进行了艰苦的战斗。
文章歌颂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战斗精神,赞扬了中华民族以大局为重的美德。
本文视角独特有新意,且将情感融于字里行间。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自渎课文,宜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们吃过馒头吗?假如给你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你会要吗?可是有个人却把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一直珍藏了34年,临终前一直叮嘱要把这个馒头传下去,并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所有的孩子门听。
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去聆听这个故事吧。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孩子们对这样的故事非常赶兴趣,容易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和探究的欲望。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为什么有缺口?谁留下的缺口?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2.检查生词生字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训练。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走进文本,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合作学习(分析少校的矛盾心里)1.划一划,读一读:默读课文7—18段,用直线划出关于少校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并选择合适的语气读一读。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第2课时】
3.三品: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为什么要回到事 发地找一个尤小翠的小女孩?结果怎样? 一周前,大胡子少校看到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儿把刚刚咬了一口的馒头还给他时,被她的深明大义 所感动,也非常同情极度饥饿的小女孩儿,许诺战斗 胜利后送白面馒头给她吃,于是少校提着一篮馒头和 耿师长回到事发地找这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儿。结果 小女孩儿在三天前饿死了。
推荐阅读
我爱杜鹃花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
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 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大 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到墓碑上写着“革 命烈士之墓〞的墓前,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 〞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子里养伤,边帮 乡亲们干活,边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 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它是中国革命 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展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平安 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从中,把敌人引到这 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人群,与敌人同归 于尽了。
4.四悟:34年来,一位将军为何一直保存着一个小女孩 咬了一口的留下缺口的馒头? 一个小女孩儿咬了一口留下了缺口的馒头之所以 让将军保存34年,是因为这个馒头是抗战精神的表达, 是百姓支持前线将士的实际行动,是可敬得意又可怜 的小女孩儿咬过的又交回的馒头,它震撼了少校、师 长的心灵,也含有少校因没让女孩吃下馒头而导致女 孩饿死的悔恨、遗憾。
粮绝) 危在(
滚)滚 旦)夕
四、(易错题)选择省略号的用法。(填字母)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 1.“他们饿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B ) 2.“把这馒头永远传下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
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参备课资料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材说明〔解题〕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抗击日寇、保卫国土方面也进行了艰苦战斗。
本文讲述的是发生在滇西战场的一个小故事。
一名国民党军队的少校押送弹药和食品上前线,途中遭遇饥民哄抢,少校晓之以利害,饥民又送回食品。
文章歌颂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战斗精神,赞扬了中华民族以大局为重的美德。
〔结构分析〕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23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战场形势,中日两国军队在惠通桥两岸摆开决战架势。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写少校受命押送食品和弹药的车队运往前线。
第三部分(第7~18自然段),写途中发生饥民哄抢车上馒头的事件。
第7自然段写饥民抢吃馒头,这是事件的发生;第8~10自然段写大胡子少校与押车的官兵欲弹压饥民时,发现一个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女孩,心灵震动,给饥民下跪,请求饥民停止哄抢,这是事件的发展;第11~18自然段写饥民深明大义,主动放回馒头并帮助车队前进。
这是事件的高潮。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写一周后,少校再回到事件发生地时,小女孩已饿死。
这是事件的结局。
第五部分(第23自然段),写34年后,希望这个有缺口的馒头对今天孩子的心灵仍会有震撼作用。
〔语意理解〕“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这是一句写战场的景色。
战争是流血的拼杀,所以,常用“血色”描写战场。
这一句可以当做实景理解,也可以只当做交代文章背景的虚景理解。
“日军第56师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这一句话简洁地交代了惠通桥战场敌我双方的态势。
“长驱直入”,写日军从缅甸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攻入我国境内。
“滇”,指云南;“缅”,指缅甸;“滇缅国际通道”,指中国在云南通向缅甸的国际道路。
这条公路1939年通车,通过这条公路大批军用物资能够从国外运往昆明、重庆,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
1942年应英国政府邀请,为保卫这条“抗战血管”的畅通,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由于英军临阵逃脱,兵败缅甸,远征军大部分撤往印度,一部分撤回国内。
快乐2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随机纠正,指导。
4、学生分段读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1、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在课文的哪几自然段?
2、可见情况真是危急啊!在这样危急时刻,争分夺秒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发生了什么?就在这个时候,饥民们是怎样做的?事情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默读7—18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一画,可在文章中找出相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
学习内容
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1、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吃过馒头吧?假如给你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你会要吗?不过有个人却把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一直珍藏了34年,临终前还一直叮嘱这个馒头传下去,并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所有的孩子们听。同学们你们想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去聆听这个故事吧!(板书课题)
出示自学指导:
展示点拨 质疑解疑:
少校归来时,发现了什么?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她们的心情怎样?一个有缺口的馒头,就这样保留了34年,将军在临终前说把这馒头传下去?那传下去的仅仅是馒头吗?还有什么?
拓展训练 巩固提升:
1、识字指导。
“触、栓、搐、振”是翘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
2、面对今天的学习生活,你有哪些感想?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学生汇报。
(1)当学生汇报少校给饥民跪下那一段,适时提问大胡子少校为什么要给饥民跪下?体会当时他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2)当学生汇报小女孩交馒头那一段,要让学生把感动的景象用朗读表现出来。
分角色朗读小女孩与少校的对话。体会当时少校的心情,想一想此时你最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3)当小女孩汇报所有饥民都把馒头交上去那一段,让学生对比饥民之前与现在的行为。想一想饥民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要将抓到手里的馒头默默地放回车上?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一个有缺口的馒头》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中要求识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书指导1.解题:为什么会有“缺口”?谁留下的“缺口”?2.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随机纠正,指导。
4.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二、讨论讨论问题:1.大胡子为什么要为饥民跪下?2.大家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到手的馒头默默地放到车上?3.当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的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们此时心情如何?讨论方式:1.自主读书感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三、积累内化在文章中找出相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
四、识字指导“触、栓、搐、振”是翘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
五、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硝、触、搐”等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吃过馒头吧?假如给你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你会要吗?不过有个人却把一个有缺口的馒头一直珍藏了34年,临终前还一直叮嘱这个馒头传下去,并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所有的孩子们听。
同学们你们想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去聆听这个故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字音读准;并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
2、出示字词,采用男女生赛读的形式,让学生认读。
3、学生分段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感悟课文。
1、通过读文相信这个感人的故事已经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了,回顾课文1—6自然段,说说你从这几段中知道了什么?2、可见情况真是危急啊!在这样危急时刻,争分夺秒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有缺口的馒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要求识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读书指导。
1、解题:为什么会有“缺口”?谁留下的“缺口”?
2、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随机纠正,指导。
4、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讨论:
讨论问题:
1、大胡子为什么要为饥民跪下?
2、大家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到手的馒头默默地放到车上?
3、当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的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们此时心情如何?
讨论方式;
1、自主读书感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1、
三、积累内化。
在文章中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
四、识字指导。
“触、栓、搐、振”是翘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
五、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