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1、专题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选题

1、专题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选题
33
四、如何将“实践问题” 如何将“实践问题” 转化为“研究课题” 转化为“研究课题”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 生“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 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设计”) “问题” “设计” 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 “反思” 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研究的旅程。 研究的旅程。 研究的旅程 问题
5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 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 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 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6
“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和核心是提出前沿性 问题。精明地选择问题是研究成功的关键。” ——麦克特尼
思维品质特征:较强的迁移性和概括性。且具 有较丰富的知识面。
28
第四种策略——探究与体察 第四种策略——探究与体察 ——
在现实生活中用心体察, 在现实生活中用心体察,发现新问题
瓦特:壶盖 为什么会动? 牛顿:苹果 牛顿: 为什么会落 地
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 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老师为什 么要打分数? 么要打分数? 探寻: 探寻:深藏 于现象背后 的本质。 的本质。 思维品质特征:敏锐、深刻。
养成“倾听”与“提问”的习惯 他人意见——“课题指南”
他人的建议也可能显示为“课题指南”。研究者可以从 不同部门的“课题指南”中获得启示:哪些问题是当下值 得研究的?哪些问题是“过期”的、“过气”的课题?
18
留有争议的问题
整个教育史就是一 个意见纷争、 个意见纷争、众说 纷纭的展览馆。 纷纭的展览馆。
31
灵感与顿悟
选题来源于灵感 灵感的产生 要有这些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总结词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以问卷形式向特定人 群发送并收集数据的调查研究方法。
VS
详细描述
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以书面形式向研究 对象收集信息,包括对问题的看法、态度 、行为等。问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自 填式、代填式和网络问卷等。
观察法
总结词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来收集数据的调查 研究方法。
可行性原则
研究问题应具有可行性,考 虑到研究者的能力、时间和 资源等因素,确保研究的可 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选题的方法
文献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研究成 果和不足之处,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 问题。
实践法
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将其转化为 研究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理 论发展。
比较法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学校的教育 实践进行比较,发现共性和差异,从 而确定研究问题。
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关注政策文件和报告,了解国家和社会对 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从中选择符合政策方 向的研究问题。
从其他学科中寻找与教育相关的研究问题 ,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推动教育科学的创 新和发展。
03
研究问题的明确与假设的形成
研究问题的明确
确定研究领域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问题所属的领域,如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等。
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的定义
01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
文献综述的意义
02
文献综述有助于确定研究的起点,避免重复研究,为研究问题
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综述的方法
03
文献综述可以采用主题分类、时间顺序、理论框架等多种方法
进行组织和分析。
04
研究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

(四)整理结果
整理结果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撰写研究文章, 反映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 研究报告是对研究内容、方法和过程作全面而简明的阐
述,实事求是地报告所获得的数据和情况,对材料分析 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实验研究写实验报告;行动研究写 研究报告。
① 提出研究问题——简要交待文章所述问题的来 龙去脉。包括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揭示研究这个问题 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进展和水平;研究的目 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② 分析研究结果——提出能反映研究效果的、典
型的、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分析,证明实验的结果,提 出自己的见解,包括统计数据。数据不能简单罗列原始 材料,应该经过统计处理。一般用平均数、百分数、相 关系数、标准差等表示出来,并制成图表,图表说明所 反映的问题;典型事例要求典型、简洁、生动。
③ 讨论问题——凡是与研究内容有关的问题都可以
④ 作出结论——明确交待研究问题所获得的结果,
以及解决问题所达到的程度,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如 果设计中不周到和实施中有失误的地方,也需要毫不掩 饰的提出来,使报告更加完善。有时还对今后的研究指 明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研究论文是对某一研究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或实验,对所获得的数据和 情况,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论证,从规律上、理论上得 出结论。
(二)设计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的目的是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实 施计划,使整个研究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 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误差。研究方案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分析研 究问题的存在,解决此问题的作用和价 值,并且说明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以及自己研究本课题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专题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论证课题

3、专题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论证课题

(二)文献综述
概述选定题目所属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已达到的水平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取得的主要 研究成果。 分析该领域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争议和 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动向或趋 势。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阐述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可
望取得的预期成果及创新之处。
阐述本文研究成果将产生的效果和效益,具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范围 研究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设备 和实施步骤等 课题研究的成果预期及其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一)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4、完成本课题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或指导、参
考价值)。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框架
将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并具 体列举,分析问题的性质及其研究假设。 明确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或关键所在。
列出预设论文框架结构,包括各部分的标题
及其次一级标题(三级提纲)。
论据材料 从属论点
(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框架 (五)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已有基础和条件分析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介绍本研究题目的来源,是自选题还是教师
提供的参考题,或者是某个研究项目,如
“创新杯”项目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2教学周/36学时
1
2
3
如何选题
如何设计 课题
5
如何论证 课题
4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确定与研究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确定与研究设计
1、课题的明确表述
题目名称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 应力求简单、具体、明确,能与研究内 容和课题的研究论点相适应。
课题的明确表述还需对课题名称中某些 概念的含义进行界定或解释。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明确研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说明研究的是什么 现象,是什么样的行为;是要描述这些现象的现状? 还是要找出影响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要揭示规律呢? 还是要预测发展的趋势等。
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从当前社会发展及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需 要解决的问题中发现和寻求研究课题。如: “后进生分类及其教学”
(2)从学习、工作和研究中发现学科理论上不 足之处或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 自己的意见、建议,并通过课题研究对提出 的意见加以验证,对学科理论进行修正完善, 促进理论的发展。如“当前小学劳技课教材 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二节、教育科研计划(课题 申请)书的一般格式及内容
一、课题申请书的一般格式及内容 第一部分(封面及封二) 封面项目为: 课题类别及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第二部分 数据表,是整个申请表各方面 内容的概括与简化
第三部分 课题经费预算
第四部分 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简 况和任务分工
(4)对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 阐述。
4、课题目的、课题内容的具体表述(表 明“研究什么”的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加以分 解和说明,对研究的范围,重点解决的 科学问题加以明确。
综合性课题,应写明所包括的子课题的 内容、范围及子课题与总课题的关系。
单项课题需将研究内容围绕研究目的加 以分解,写清具体研究哪些问题。
第五部分 课题论证,包括以下内容(重 点)

(在学习活动中提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专题3之研究设计

(在学习活动中提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专题3之研究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题3之研究设计创造教育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方案设计 1、问题的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提高创造能力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首要任务。

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关键。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以至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推动教育必须改革。

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创新要靠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在普及的同时,还要朝创新教育的方向发展。

”她指出“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要抓紧进行教育的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

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要有适宜这种人才健康成长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因此,必须以创造为核心目标进行整体、系统和综合的改革,其中既包含变革人们的思想、思维的方式与习惯,也涉及教育的一系列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创造的思想以及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创造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标,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借鉴国內外已有的经验,构建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体统,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拼搏奋进、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我们学校是一所具有“创新”意识传统的高级中学。

她始建于1895年,1900年就有“废科举,开湖南新学先河”之举,百余年来,这里先后孕育了一代天骄毛泽东,共和国大将陈庚、谭政,国际诗人肖三,著名社会活动家易礼容,革命列士毛泽覃等一大批仁人志士。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件——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件——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 研究
设计Leabharlann 目 录CONTENT S
壹 什么是教育研究设计 贰 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环节 叁 制定研究计划 肆 研究设计的结构
教育 研究 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的含义
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全 过程的设计,即对教育研究全过程做 完整而详尽的规划。
教育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活动开始前的完整而详尽的计划,要设计和 回答“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开展研究”等基本问题。
制定研 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与价值
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问题,二是怎 样开展研究,三是预期的成果是什么。 研究计划是研究内容的细化,是研究行动的指南,是评价检查的依据。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有何成效
研究设计论证——开题报告
为保证研究设计质量,通常要对研究设计进行论证,也称“开题”或 “开题论证”。
研究设 计的结构
课题名称
课题基本情况 问题的提出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进度和资源分配 研究可行性说明 预期成果或研究成效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格式
研究类型
如是现状研究,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调查 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如是相关关系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 “测量法”、“理论研究法”、“统计分析 法”等;
取样的基本方法
随机取样: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 有目的取样:全面取样;最大差异个案抽样;极端个案取样;典型个案取样;同质取样
选择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
研究类型
现状研究;相关研究;因果研究

教育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教育学研究是一门涉及教育领域的学科,旨在深入理解教育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验设计是教育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前实验设计法前实验设计法是一种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通常用于初步检验假设或获取初步数据,适用于小规模研究。

该方法不包括控制组和随机分组,设计上较为简单。

前实验设计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单组前后测试设计:研究者在一个群体中进行前后测试,比较两次测试之间的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者想要初步了解某个因素对学习成绩、学习动力等的影响。

2. 反事实检验设计:研究者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观察,提出一个假设,并在给定条件下进行实验。

该设计方法适用于研究者无法控制某些条件,但通过实验可以模拟和比较不同情况。

二、真实实验设计法真实实验设计法是一种控制了实验条件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具有说服力。

常用的真实实验设计方法有:1. 随机控制试验设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初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2. 重复测量设计: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上多次测量同一指标,并进行干预操作。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结果,可以分析干预的长期效果。

三、因果比较设计法因果比较设计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来推断因果关系。

常用的因果比较设计方法有:1. 社会实验设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社会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干预。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干预措施对社会问题的影响。

2. 自然实验设计:研究者利用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条件,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两组的结果,可以初步推断某一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教育研究设计首先,教育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并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种类型。

描述性研究是描述其中一种教育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如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

解释性研究是通过分析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接下来,教育研究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参与者、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进行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总结。

确定研究问题是整个研究设计的起点,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的假设。

选择研究参与者是指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特征,以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是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参与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实验或观察方法,并设计合适的问卷、测试或观察工具。

收集和分析数据是根据选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然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对研究问题进行回答和总结。

在教育研究设计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控制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探究因果关系。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受访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观察研究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的发生和变化,来了解其中一种教育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总之,教育研究设计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制定的研究计划和方法。

教育研究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参与者、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进行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总结。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通过合理选择研究设计和方法,可以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三篇)

最新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三篇)

最新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三篇)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案例篇一20xx年是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关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创建“合格学校”。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办学条件再上新档次,教育质量再创新成绩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紧扣一个中心:创建“合格学校”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

开展四大活动:养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集体。

1、学校行政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

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求实效。

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求原则。

2、坚持一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认真小结一周开展的各项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活动,督查情况及时通报信息,保证严格公正。

7、对分管的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工作成效要处于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职工结构工资发放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论证课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论证课题
阐述本研究题目的社会背景,提出自己所要 研究问题的动机或设想。
11
【案例1】 构建城乡小学教师“互动与共享”运行机制的探索
选题背景涉及到: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 设;城乡教育的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等。
作者的研究设想是:以百色市城乡教师配置 和流动的情况为例,根据国家关于大力推进 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分析城乡教 师实现“互动与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构建城乡教师“互动与共享”机制的模 式和策略。
总论点
二、
结论
三、 论文提纲的逻辑关系结构图
17
【案例3】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调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可设想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与主要特点 2、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4、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结构分析 5、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5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一)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4、完成本课题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5、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技术 6、研究过程及时间安排 7、经费预算
6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二)
绪言:包括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已有研究状 况的陈述和有关文献的介绍(Introduction)
阐述本文研究成果将产生的效果和效益,具 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或指导、参 考价值)。
14
【案例2】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之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本的负担主体、 分担结构、核算方法等的分析,有助于丰富教育成 本分担理论和推进教师培训成本管理问题的研讨。

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教育研究设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跨学科学科,它将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以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研究工具,从多维度研究和分析教育事物,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研究设计包括许多内容,如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研究工具、研究设计等。

研究思想是指在实施研究时,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如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研究,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依据,提出合理的结论。

研究方法是指用来实施研究的方法,它可以根据研究领域或目的而不同,如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模拟法等。

研究程序是指对研究过程中各步骤的安排,包括研究计划、研究实施、结果分析等。

研究工具是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如电子计算机、调查问卷等。

研究设计是指将上述各种内容分解、组织、安排,有条理地形成完整的研究计划,以便进行研究。

教育研究设计的目的是了解教育现象中的一些规律性,并运用抽象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提高。

通常情况下,教育研究设计的过程会包括几个步骤,如问题的确定、研究设计的构想、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工具的准备、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的确定、报告的书写等。

在教育研究设计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得出合理的结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善教育质量。

教育研究设计是一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从多种角度、多维度研究和分析教育现象,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教育现状,提高教育水平,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使教育更加有效地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育研究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为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教育现代化和提高教育质量。

第3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第3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1)明确规定总体 • 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明确总体界限。 • (2)抽样的随机性 • 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使被抽取
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
• (3)抽样的代表性 • 要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 • (4)合理的样本容量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一)确立研究类型与方法
要使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相对正确和合理,就要 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 1、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 • 2、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方法。
不同性质的课题内容也是确定用什么类型的研究方法的 重要依据。 • 3、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
二 定量研究设计
定量研究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明确假设(包括自 变量和因变量及其关系)和控制无关变量。
(一)定量研究设计的目的 1 在于为具体的研究提供问题的答案 2 解释差异 (二)控制差异的概念
(三)控制差异的方法
1 随机化
M1
89
M2
75
M3
96
2 设定自变量因素
由教学方法 引起的差异
3 保持因素不变
博士学位论文
我们的“异托邦” —— 作为社会空间的学校
作 者: 院 系: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石艳 教育科学学院 吴康宁教授 教育学原理
• 1. 专题研究计划格式
• 专题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 (4) 研究的具体方法 •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

2024年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计划书

2024年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计划书

标题:《2024年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计划书》引言: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早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特制定本计划书,旨在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内容、规划实施步骤,以期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都在不断革新。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儿童的成长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优化教育策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目标1.探究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3.建立有效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升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4.促进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儿童发展支持系统。

三、研究内容1.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重点探讨遗传、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2.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创新:研发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探索互动式、体验式等新型教学方法。

3.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可操作的质量评估标准和工具,用于监测和评估教育服务的质量。

4.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一体化研究:探索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2.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第一手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行动研究:在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开展教学实验,检验新课程、新方法的效果,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4.政策分析: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差异,为我国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从问题意识、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方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首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

研究者应该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对于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其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研究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现状,选择适当的理论模型或假设,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接着,研究设计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理论基础,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数据收集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步骤。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手段,收集相关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偏见和数据造假。

最后,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可以利用统计分析、质性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研究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只有如此,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了解已有研究的情况,寻找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

2. 研究设计:设计实验、调查或观察等研究方法,确定研究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方法等。

3. 数据收集:根据研究设计,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例如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

4.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寻找数据间的关系、趋势和规律等。

5.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和解读,揭示研究结果的内在含义和启示。

6. 结果应用: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中,进行教学改进、政策制定等实践操作,探索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和新解决办法。

7. 再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对之前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体系。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培养研究者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科学哲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科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科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实证性等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要逐步深化认识和把握教育事物的规律,通过实证研究解决教育问题。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对教育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整体策划安排,它包括问题的选择、研究目的的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定、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内容。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法有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研究设计需要合理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并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式进行。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定性研究则主要通过文字材料的整理、分类和解释等方法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标是揭示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支持研究结论的得出,并对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积累、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灵活运用科学哲学的思想,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严谨地进行数据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终,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为教育发展和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研究设计的概念任务功能

研究设计的概念任务功能

1、.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一般定义为实现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依据确定的研究项目,对研究方式方法、研究操作程序和控制方案进行周密、科学、完整地构思、确定、规划和表述。

在这个定义中,前一部分是设计的目的,后一部分指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2、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任务有两项:其一,选择、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保证研究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经济的;其二,构思、制定实现研究目的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方案,保证研究是有效的、客观的和明确的。

研究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研究方式方法是合理的,指针对一定的假设或研究内容,采用的方式方法能够满足检验、论证和解释研究内容所需要的功能和潜在条件。

研究方式方法是可靠的,指研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重复的,即使换了他人来做同样的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

研究方式方法是经济的,指对经费、人力、物力、时间的整体考虑和精打细算,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保证研究是有效的,首先指研究所使用的变量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相关关系。

例如,教学方法和学习成绩、社会责任感和学习能力;其二是这种关系的想象和构思是科学的,源于理论的支持、实践的启发以及灵感的萌动,对关系中的变量进行适当的操作化定义,能够有效控制和检验。

其三是对于这种关系的统计意义,采用的数学推论工具是否适宜和数据的质量是否达到需要的标准,以及样本容量是否合适;其四是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仅是对某一个人适用,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其意义不大。

保证研究是客观的,指研究的程序和控制必须要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能以真实关系发生变化,不能是虚构的、或随心所欲的,收集的数据是反映真实关系的、准确的。

例如,以教学方法与学习成绩作为两个研究变量,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外,还可能会因为请了专门家教进行个别辅导、受到某种社会或物质鼓励产生学习动机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必须设计相应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方案保证反映的是教学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真实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确对象总体和分析单位
• 分析单位是研究中采用的基本单位。
• 在教育研究中,分析单位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个人, 在对青少年各种状况的研究中,在对教师状况的研究 中.,往往多以个人为分析单位。分析单位也可以是群 体或组织,如学校、城市、正式或非正式的学生团体等 都可以作分析单位。不同性质的总体和研究目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分析单位。
1、抽样的方法,
• 大致可分为两类: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 遵循随机化原则的抽样称为概率抽样。
• 不是按照随机化原则进行的抽样称为非概率抽样。
⒉ 抽样误差
• 因为在抽样研究中,只取总体中的一部分作为直接研究 的对象,然后根据样本结果去推算总体的一般情况,而 这样的推算与总体的实际有着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抽样 误差。
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第一节 表述问题
第二节 建立假设
第三节 选择研究对象 第四节 确定研究计划
第一节 问题表述
• 一、变量分析
• 二、问题陈述
• 一、变量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因素需要控制,有些因素 是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的特征或条件,叫做常 量,有些因素在研究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这些就叫做变量。
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 含义: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 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 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 取对象 • 优点: ①相比简单随机取样,抽样误差要小一些; ② 与分层随机抽样相比,更简单、更易操作;③适应范围 广,在抽样检查中常被采用 • 缺点:如果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那么很可能出现样本 的系统误差
⒉ 抽样误差
• 例如,抽样调查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时, 如果主要是抽取了在家庭里有电脑,平常上网时间较多 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能力就会高于总体的平 均能力;如果主要是抽取了较少机会接触电脑和不具备 上网条件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能力就会低于 总体的平均能力。这样的误差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 所抽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好,抽样误差就越小。
分析研究变量
• 初步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状态 对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将呈现什么关系进行初步判断。这些关系主要 包括:相关关系、因果关系、预测关系。不同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统计方 法
• 选择自变量,即确定需要操纵的自变量,实验需要界入的变量
• 确定因变量:列出研究的主要因变量;确定测量和检验的反映指标 • 辨别无关变量,即确定在研究中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变量。否则就可能 降低研究的内在效度
• 二、选择抽样方法
• 三、概率抽样的方法 • 四、非概率抽样
一、明确对象总体和分析单位
• 研究者在确定研究对象时,首先要明确研 究对象总体和分析单位。 • 所谓总体是指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所有个体 单位构成的全体(Universe)。 • 特定的研究中,其总体的大小是由课题内 涵决定的,假若课题是要研究某校某年级 差生形成的原因,那么,该校该年级中符 合差生定义的所有学生便构成研究对象总 体。
• 例1
原陈述: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修改陈述: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所选择的六年级学 生的特点间的关系
第二节 建立假设
• 假设,就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作假想性的回答,根据这 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
一、假设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
• (一)什么是假设
• 假设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 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 想的、暂时的理论。也就是说,假设是教育研究课题选定后,根 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答案或结 论。
四、非概率抽样
• 当研究者不要求样本必须代表总体,只求从中找到答案, 并不企图把这些答案推广到总体范围时,就可以用非概 率抽样方法得出百分之百可靠的研究结论,去考察对象的全部 或整体当然是最理想了,然而,限于人力、财力和时间 要求诸种条件,除少数微型研究,如对某校某班差生形 成原因的调查,绝大多数不可能穷尽对象的全部,而只 能采用从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 究,然后将研究结论推广到对象总体。
简单随机抽样一般用下述三种方法:
• 抽签法。
• 查表法。
• 计算机造数法。
抽签法
• 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码,并做成签,充分混 合后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这部分所对应的个体就组成 一个样本。
查表法
• 查随机数表,确定从总体中所抽取个体的号码,则号码 所对应的个体就进入样本。随机数表可随意从任何一区、 任何一个数目开始,依次向各个方向顺序进行。
• 所有假设都具有假定性和科学性。 • 所谓假定性是说它具有推测的性质,即这种判断所陈述的 事实或联系是现实中暂不存在或未被确认的,或虽曾见于 彼处却未见于此处的,它对未知的构想是由已知推断而出 的,有可能被实践证实,也有可能被证伪。 • 假设在表述上还应具有明确性和可检验性。研究假设要以 叙述的方式说明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可期待的关系。概念 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美, 假设命题的本身在逻辑上是无矛盾的。并且假设必须是可 检验的,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假设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二、选择抽样方法
• 理论上已经证明,在单位数目众多的某一对象 总体内,往往它的一部分的综合特征跟总体的 综合特征可能达到接近于相同的地步。因此, 当总体研究不能实施,或者能够用抽样研究替 代总体研究时,就应运用抽样研究。 • 确定调查对象是调查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 节。调查对象的选取应视对象总体的数量大小 和课题要求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都必须遵 循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能代 表总体。
(二)操作性定义
• 所谓抽象定义,是指研究变量共同本质的概括,如卢仲 衡的数学辅导实验,因变量是学生的自学成才能力,抽 象定义则要对“自学能力”的概念、自学成才能力的结 构进行界定,做出明确说明。整体实验中将学生发展质 量分出知识、技能、智力、品德、个性和体质六个方面。 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实验中,需抽象出主体的自主性、 主动性、创造性等行为表现特征。抽象定义是操作定义 的基础。
• 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即抽样的随 机性),且在抽样取走一个个体之后总体内成分不变 (即抽样的独立性),这种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 优点:①可保证全部标识的代表性;②能够确定抽样误 差的理论值;③简便易行 • 缺点: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 • 具体方式: ①抽签; ②随机数目表
• (2)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 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 (3)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 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 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假设的表述方式
• (1)存在式表述(又称描述型假设) 存在式表述的形式是“在C的条件下,A具有B的性质。”
3.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 分层抽样是先把总体按一定标志分成不同类型或层次, 然后从各种不同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组成样本。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 含义:当总体不同质,而是由几个子总体组成时,将一个母总体分为两个或更多
个子总体,即分层。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在总体中的所占比 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这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例:对大学不同学院学生 的抽样)
⒉ 抽样误差
•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在使 用概率抽样时,我们能够比较精确地给出样本的抽 样误差,能够在相当的程度上确定样本对总体的代 表性;而在使用非概率抽样时,我们无从知道样本 的抽样误差,无法帮助我们判定哪一个样本具有代 表性,哪一个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即使我们碰巧得 到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样本,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 也无法推断到总体。

1. 2. 3.
具体操作步骤:
了解总体中各特征的差别,按特征差异分组,计算分一类别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各组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分配各组中每一类别的人数 从总体的不同类别的对象中按规定人数在各组中随机抽取样本
4.整群抽样
• 整群抽样是先将各单位划分为若干群(组),然后以群 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一些群,对抽中的群的所有单位进 行调查。例如,某地要了解各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在 该校随机抽取几个班级,对抽中的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 调查。但是,整群抽样在总体中不是抽取几个个体,而 是随机抽取整群为单位进入样本。此种抽样在小范围内 无实际意义,其抽样误差大,对总体的代表性差。由于 总体中各个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所得到的样本与总体 间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即抽样误差。
三、概率抽样的方法
• 概率抽样应满足的要求是: 随机性——总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有同 样被抽出的机会。 可行性——抽样的方法在实际中是可 实施的。 信息性——抽得的样本尽可能反映出 分析时所期望的各种信息。 概率抽样包括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 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和整群抽样等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 (2)条件式表述 条件式表述的形式是“在C条件下,如果有A,则有B。”
• (3)差异式表述 差异式表述的形式是“在C的条件下,A和B之间存在差 异。”差异可表示为A>B或A<B。 • (4)函数式表述 函数式表述形式是“在C条件下,随着A的改变,B将作×× 方式的变化。”
第三节 选择研究对象
• 一、明确对象总体和分析单位
二、选择抽样方法
• 样本是总体中提取出来用以研究的一部分分析 单位. • 例如,从某城市的几所学校抽出100名教师进 行素质调查,这100名教师就构成了一个样本。 • 样本是总体的缩影,是用以估计或推断总体全 面特征的依据。我们直接研究的对象是样本, 实际研究的对象是总体。 • 按统计惯例,样本单位数达到或超过30个称为 大样本,低于30的样本便称为小样本。在书面 调查中通常采用大样本,而教育观察或实验因 投入高风险大,故常采用小样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