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论文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论文分析

公共管理学论文分析

公共管理学论文分析
一、引言
公共管理,即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的行政、财务,决策,政策法规,
实施和管理活动的研究。

公共管理不仅关注政策或行政,还关注实现公共
的方法和方式,并倡导利用技术,信息科技和全局管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宗旨。

公共管理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它
必须按照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以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发展。

本文针对近年来公共管理转变的问题,对不同的概念,理论,方法和
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此来明确当前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行政及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总结、总结公共管理转变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

二、概念
公共管理转变,是指将公共利益作为重要目标,改变公共管理领域的
结构,实现公共管理更加高效、公平、合理、科学、公正的转变,从中汲
取实践的理论和方法。

公共管理转变指的是全面公共管理领域的结构,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
管理体制,实行后的行政管理方式,使政府行政体制具有有效性、可持续
性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

三、理论
目前,关于公共管理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政治理论。

公共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公共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共管理的范畴广泛,涵盖了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公共企业等多个领域。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等重要职责。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在履行职能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例如,政府机构的臃肿和效率低下,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均,政策执行的偏差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也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以社会公益为宗旨,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与政府部门相比,非营利组织具有灵活性高、贴近基层、反应迅速等优势。

在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领域,非营利组织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公共企业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职责。

例如,电力、通信、交通等公共企业,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公共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效率提升、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挑战。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制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利益的平衡以及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

然而,现实中政策制定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益集团的干扰、信息不对称、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导致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受到质疑。

公共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着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公共管理论文2篇

公共管理论文2篇

公共管理论文第一篇:公共管理的概念、特征与作用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通过制定政策、规划,管理资源和行政行为,以达成公众需求的满足和社会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公共管理是一种社会科学,其概念包括较广泛的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范围涉及政府各级机构、政府员工和与政府相关的公共组织。

其研究内容包括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

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公共管理具有一些特征。

首先,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公共利益的实现。

公共事务的处理和管理必须基于社会公平、公正和公众需求的满足。

其次,公共管理面临着政治性和复杂性的挑战。

政府机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力量之间进行协调和抉择。

再次,公共管理需要科学和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最后,公共管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管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公共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管理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公共管理对于提高政府效能、服务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公共管理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并且具有公共利益导向、政治性与复杂性挑战、科学性与专业性需求等特征。

公共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实现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具备重要意义。

第二篇:公共管理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公共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公共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通用7篇)公共管理毕业论文篇1一、“公忠”思想在公共责任中的表现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的社会历史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各种新思想,新技术都从四面八方传进我国,因此,我们不能只把目光锁定在光鲜亮丽,迅猛发展的一面,更要看到这些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管理部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公共管理伦理是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上层建筑,他一经产生便对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公共管理伦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2000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它是“国家中人们的粘合剂”,现代英国学者沃拉斯声称,它“能够影响政治力量的倾向”。

从而公共管理伦理具有引导、规范、维系以及选择的功能。

这些功能要想实现,最重要的莫过于“公忠”所起到的作用。

在公共责任上,“公忠”思想主要体现为:1、引导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提高自身职责,为国家谋利益。

“公忠”精神的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社会普遍性,行政行为具有公共性。

又因为行政系统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政治资源并处于特殊地位,其行为和风貌不经为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巨大的影响,直接对社会大众起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2、以“公忠”为标准来认识、评价和把握行政过程中担任行政角色的行政行为,通过外在的舆论评价和内心信念的体验以及一定的制约制度,形成强大的规范场,引导和约束行政系统的运行和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即通过伦理规范限定行政活动范围、行为模式,是行政过程趋于程序化、规范化。

3、“公忠”从某种角度上它直接影响着统治的稳固和国家的治乱兴衰。

行政人员是否具有这种思想,势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果行政官员都能克以奉公,秉公办事,秉承“公忠”思想,也许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的到根本性改变。

公共管理专业案例分析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专业案例分析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专业案例分析毕业论文我们只有真正的把握论文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质,才能保证公共管理实践正确的发展方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篇一:《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分析》摘要:目的建设区域性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平台。

方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开发标准化的接口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使之在一个平台上运行。

结果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区域性疾控业务数据中心,初步实现了疾控业务统一平台信息管理。

结论本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与全面性,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关键词: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区域平台1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基于网络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1],国家、省、市各级疾控都建设了相应的疾病控制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

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省疾控综合业务平台、健康体检系统、检验信息系统、预防接种管理系统、职业危害监测系统等[2-6]。

这些系统和平台涉及疾病防控和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提高了疾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大大提高[7-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防病控病形势,现有的一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亦暴露出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监测信息系统没有覆盖全部疾控业务,例如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以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为代表的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覆盖面小,信息欠准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以肿瘤、高血压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发生发展危险因素基础监测数据分散,信息反馈慢。

己建成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功能集中在监测数据的收集,缺少分析利用。

同时由于各类业务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各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和整合利用,存在信息孤岛[9-14]。

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引言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旨在探讨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各种问题,如政府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改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本论文将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献综述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中,首先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这包括对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动态、理论体系、实践案例等进行全面梳理。

通过对文献的深入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研究方法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

本论文将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研究内容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应围绕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可包括:1. 政府政策分析:对某一具体政策进行深入剖析,分析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过程。

2. 公共部门改革:研究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探讨如何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监管等方面的互动关系,探讨政府如何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

4. 公共项目管理:研究公共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以提高公共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应。

5. 公共管理创新能力:探讨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分析如何提高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结论与建议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中,应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

结论部分应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发现和创新点进行梳理,以期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应注重引用权威、可靠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章、政策文件、报告、论文集等,其中应以国内外学术期刊为主。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循相应的引用规范和格式要求。

---以上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毕业论文的提纲和基本要求。

公共管理学的论文

公共管理学的论文

公共管理学的论文推荐文章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热度:公共政策学课程论文参考热度:浅谈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热度:公共管理优秀政策热度:有关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热度: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学的论文范文一: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摘要:近年来,“新常态”一词迅速传遍于中国的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成为描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特征的关键词汇。

“新常态”最先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语境下具有了新的丰富内涵。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语境下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不同领域新常态的丰富内涵,结合公共管理实际,探讨了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出路及努力途径与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新常态。

在的积极引用和诠释下,“新常态”一词迅速传遍于中国的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成为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时代热词之一。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在系统论述新常态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理论角度探寻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冲破困境“藩篱”后的途径和出路。

一、中国语境下正确认识的新常态的丰富内涵(一)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

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央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解读和界定是最为清晰的,中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并提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落实机制。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的趋势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是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二)政治改革中的新常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总目标,那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

公共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引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对于如何有效、公平、高效地治理公共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及其应用,以及公共管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现实问题和需求。

发展历程传统公共管理学传统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起源,主要关注行政组织的运作和决策过程。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强调组织的层级结构、行政程序和决策制度。

早期的公共管理学主要受到东奥斯丁、马克斯·韦伯等学者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传统公共管理学遇到了许多挑战。

新公共管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转变。

新公共管理学主张行业化和市场化的公共管理方式,提倡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市场的规制、效率和效益三个方面。

新公共管理学主要受到奥斯特罗姆、霍尔斯坦等学者的影响。

建构主义公共管理学建构主义公共管理学强调组织和管理实践的构建过程、组织成员的互动和意义制造。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权力关系、组织文化、公共价值观和社会建构的角色。

建构主义公共管理学主要受到戴维·丹尼斯等学者的影响。

核心概念治理治理是公共管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治理指的是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来管理公共事务,构建协调一致的社会秩序和利益共享。

治理包括公共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作,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决策过程。

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指的是公民、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过程。

公共参与可以提高政策的合法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与标准,对公共部门进行评估和监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应用领域政府部门公共管理学对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共管理学科论文

公共管理学科论文

公共管理学科论文引言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和资源的学科。

该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组织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等。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探讨。

研究内容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共政策研究关注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估政府的政策。

研究者通过研究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效果以及政策影响等方面,为政府提供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政策建议。

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公共支出等方面,为政府提供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者通过研究组织结构、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提供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改进等方面,为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详细研究和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特定事件或组织的管理情况和效果,为管理实践提供经验和教训。

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大量的数据,从而对公众、政府官员等不同群体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实证研究,并使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研究者可以获得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结论。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在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民众也不再是简单的人民,而是具有公共参与权利与义务的公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一:行政改革公共管理论文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针对新公共管理的内涵,胡德从管理过程的角度将其归纳为七个方面:(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

(2)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测量。

(3)格外重视产出和控制。

(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

(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

(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

(7)强调资源利用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

我国学者张成福和党秀云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这种观点简洁而又抓住了重点,概括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重视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即是通过绩效评估和绩效衡量,推动绩效持续改进的活动。

通过绩效指标的设计,对政府的活动和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从而追求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能,落实政府责任。

二是主张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由于政府机制存在本质上的缺失,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即政府失灵。

而新公共管理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治理的弊端。

竞争机制的应用还可以打破政府的自然垄断现象,促使其提升效率。

三是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

传统的行政模式主要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不同,排斥将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应用于公共部门中。

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借鉴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比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效率导向等等四是强调顾客导向。

顾客导向的理念主张将企业管理中顾客至上的精神应用于政府管理,以顾客需要为施政方向,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

浅议公共管理论文

浅议公共管理论文

浅议公共管理论文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一: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政策前言传统的公共管理政策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相应的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为缓解当前公共管理危机,要求政府机构应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来不断完善公共管理政策内容,且以新型理论范式来应对传统理论实践中的问题,提升整体公共管理水平。

以下就是对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政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政府机构不断完善自身公共管理手段。

一、公共管理和政策网络概述基于网络视角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概念界定的过程中融入了英美多元主义思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德国协商主义思路,继而由原有的议题网络形式转变为政策系统。

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公共管理和政策网络即为律师、专家学者等社会人员就公共事务治理的互动集合,在互动的过程中社会人员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等领域来达成信息共享及资源交换的目标,最终由此实现对公共政务问题的有效处理。

另外,公共管理与政策网络的实施亦强调了对权力关系的依赖性。

例如,美国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过程中即通过网络协会的设定达成了对公共管理和政策网络的深入研究。

二、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一)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在平衡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在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中更为注重探讨主体间的行为管理。

例如,艾柯达和里奇在科学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将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化为自身研究重点,并以方差分析测量的形式掌控到网络层侧结构间的差异性,最终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整合深层次分析出中层管理者、CEO等政治参与者在公共政务活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继而以此来带动参与者在政治事务处理过程中可不断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

此外,塞格尔在对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以决策模型构建形式预测政治参与网络类型,最终表明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为政策问题。

(二)信息传播公共政策危机存在着不可预测的特点,因而基于此,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国外学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强调了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等纳入到研究领域中,继而由此来深化科学研究层次。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中的公共事务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为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见解。

首先,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现有的公共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在分析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政策制定、资源分配、服务提供等多个方面。

此外,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研究中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其次,技术创新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再次,公共管理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应当鼓励公民参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公众意见,使政策制定更加贴近民众需求。

同时,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也是保障民主化的关键。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公信力和效率。

最后,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议题。

在全球化和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需要考虑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和实施管理时,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利益,还要考虑长远的影响。

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有效的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领域,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利用技术创新、推进民主化进程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管理学论文理论

公共管理学论文理论

公共管理学论文理论引言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探究如何高效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涉及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实体的组织和运作。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相互影响,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背景、重要理论框架以及其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

1.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背景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较新,但其发展却与现代公共管理的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职能的扩大,管理公共事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公共管理学应运而生。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和欧洲。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政府面临着新的挑战。

此时,既有的政府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因此,出现了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需求。

公共管理学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公共管理理论框架公共管理理论框架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了管理理论、领导理论、组织理论、政策制定理论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着重介绍公共管理理论框架的几个重要理论。

2.1 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旨在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其中,科学管理理论是最重要的一种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来提高工作效率。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根据科学方法研究和规定工作流程,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2.2 领导理论领导理论关注公共管理中领导者的行为和影响力。

传统领导理论主要关注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而现代领导理论则更强调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目前,变革型领导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应具备愿景、动机和能力,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推动组织创新与发展。

2.3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是研究公共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学科。

传统组织理论主要关注组织的形式和层次结构,而现代组织理论则更关注组织内部的沟通、协调和学习等方面。

其中,博弈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理论。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范文一: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撰写心得体会在一个学期的公共管理定链分析的课程学习中,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如何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以及撰写论文的格式和细节。

在论文写作前我们学习了SPSS的简单应用,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讲解注意细节和格式的书写,在机房上的几次课我们完成了论文的初稿,然后在老师的可当修改中我们不断的完善,在这其中我们感受很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小组做的是关于”大学生的恋爱观”问卷主要是通过网上向高中同学发放,发放了52份问卷有2份废卷。

在这其中我们组的成员通力协作克服困难,我们因为SPSS用的不熟还有些东西没有学,所以在做SPSS分析的时候有些数据不会分析,不过我们还是自己分析了一下。

在我们写出初稿后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找到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在这其中我学到很多,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必须保证论文有说服力,用去数据证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

写作格式一定要注意,再插入图表和论文格式时要讲究论文整体的美观和效果,这样才能所写的是一篇好的论文。

用定量分析撰写论文一定要有耐心和足够的认真仔细这是在老师给我们一次次修改论文是让我学到的。

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我们必须要认真仔细,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时候要用数据和事实来让人信服,在后的论文撰写中我也相信会牢牢记住这些。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论文范文二:公共管理新发展与新挑战分析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行政管理学会共同主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莫斯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非开普半岛科技大学商学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4公共管理国际会议(第十届)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中国成都成功召开。

围绕“公共管理的新发展与新挑战”这一主题,本届会议设置3场主题报告,6个分会场,举行11场分组讨论,并特设2014年暨第二届国际行政伦理高峰论坛。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一:案例教学法用于高校公共管理论文一、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推行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这势必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也会造成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吸引力降低,教学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转变后的教学模式必须关注公务员考试及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的培养。

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的分析、推理、判断、论证及综合运用知识原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基本的理解、表达、沟通、劝说及提升的能力。

这在学生日常管理及教学过程外显为读、说、写及表演、主持、导演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模式正好切合和这样的专业培养需求。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障碍及其原因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案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案例教学运用范围窄、应用层次浅、教学效果差的突出问题。

有学者将其形象地概况为三多三少即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

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本土化公共管理案例制作成本高案列搜集成本和案例编写成本是公共案例制作成本的决定性因素。

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议题日益受到尊重,但和欧美等国相比整体上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高,这就使得我们搜集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处处遭遇掣肘,增加了我国本土公共管理案例的搜集成本。

同时,作为我国当下本土公共管理案例编写主体的是高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的专任教师,他们大多缺乏公共组织从业经历和相应的公共管理组织管理经验。

要求这些专任教师们根据搜集来的公共组织调研资料,结合教学实际制作高水准教学案例自然会增加案例编写的成本。

(二)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训练和相应的能力与方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不愿参与讨论的惰性。

而家庭背景的差异和性格特征的殊异,又会导致很多学生即便对讨论的问题有想法也羞于表达。

浅谈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浅谈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浅谈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推荐文章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热度:公共政策学课程论文参考热度:公共管理学的论文热度:公共管理优秀政策热度:有关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热度:公共管理是公共性与工艺性的有机统一,前者反映的是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异性,而后者反映的是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相似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一:公共管理中政府的角色转变一、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转换(一)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在国家刚刚产生的时候,“政府”与“国家”是混淆的,都是指代统治者组成的统治机构。

这一时期的政府,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力集中,范围宽泛。

在中世纪的中后期,西方国家的政府负责了外交、军事、政治、经济等一切领域的管理工作。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民族国家诞生,各国政府依旧拥有着巨大权力,管理着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各项事物。

为了打破这一状况,英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提出了“政府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2]77的看法,同时还认为“政府权力作为来自人民委托的权力,必须接受委托条件的限制,即不得侵害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3]。

他还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2]91,这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基础。

在这之后,潘恩、汉密尔顿以及密尔更是将有限政府的思想发扬光大,这就从理论上实现了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换。

(二)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这就导致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趋同,因此公共管理始终寓于国家治理之中。

这便形成了管制型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依旧未能摆脱管制型政府的传统思想,国家依旧包办一切,掌控一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我国社会不再完全依附于国家和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也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

原先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中国,因此,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成为必然。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掌舵”,而非“划桨”;政府不应独自“掌舵”,而应让公民居于政府治理体系的中心,由此便得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

浅析公共管理论文参考

浅析公共管理论文参考

浅析公共管理论文参考一、档案管理理念在公共视野角度下的变化浅谈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20世纪末期,随着档案开放性程度增加,档案资料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公众接触机会频繁增加。

站在普通公民的视角,本文认为,档案资料牵涉到的是一种国家、政府责任,更与个人权利息息相关。

更要向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有关档案资源的具体内容信息,其中包括与公民信息相关的来源、身份、地域、经历和相关历史记录[2]40。

面对社会大开放的时代趋势,档案事业不再是国家层面的秘密,而为公共事业的重要构成,在服务与存在领域有很大扩展,大众思维中也将档案管理视为社会管理。

20世纪末以来,国内档案界对改革档案管理体制、创新档案馆的公共服务体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扩展档案工作领域、家庭和社区档案管理、公共档案馆理论等做了很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经验。

从档案界发起的一些有益的积极探索分析,也暗含着公共管理与档案管理间的日益对接与融合的发展方向。

档案机构要分清公共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内在关系,更加主动的制定出档案管理政策,主动深入转变自身的角色与职能,努力扩大档案资料的服务范围,激活档案服务,创新档案服务,优先建设档案公共资源、巩固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系统,开展开放存取档案服务,深化档案部门的社会角色和公共管理身份,这些都应该是档案机构的明智选择,同时也是融入公共管理的切实举措。

其实,档案资源是信息资源的特殊形式,在国家公共信息领域,档案资源的作用也非常的突出。

由此而论,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公共特性,是公共管理中不可忽略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客体,而对于私人拥有和管理的档案资源,则可以被看做公共资源的补充部分。

二、我国档案管理理念的发展1.我国档案管理观念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仅局限在国家档案和党政机关档案上,将档案馆视为执政党和国家政府的附属机构,这可由各级档案机构一般均设立在党的有关部门下看出。

如在学校,档案室一般隶属于党委办公室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严重威胁着社会的政治稳定、法制建设、经济发展和伦理秩序。

公共管理中道德风险的产生与公共管理者的素质密不可分,深刻分析这些导致公共管理中道德风险的主观因素才有可能有效避免公共管理中道德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者素质;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一种道德现象,用以描述受托人不尽职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委托人利益面临重大损失的危险境况。

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是和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性质分不开的,公共管理者是由社会公众委托执行民众拥有的公共权力的人,民众将自己的权力授予公共管理者执行以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共管理者接受社会公众的委托,承担着他们委托的义务,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行使他们所赋予的权力并取得相应的报酬。

在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公共管理者的权力价值观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冲突以及公共管理者的道德意志状态,使其经常有充分的机会背离社会公众的意愿采取不道德的方式来行使公共权力,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潜在和现实的损害与威胁,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一、公共管理者权力价值观的迷失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权力价值观是关于权力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求及其评价的根本观点,它指导公共管理者的权力运作方向、决定其道德行为。

公共管理者一旦形成特定的权力价值观,就会表现相应的行为选择,如果权力价值观一旦陷入误区,则会产生越轨的权力行为,引发道德风险。

在我们当前存在的多种形态的价值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权力价值观,即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和个人主义的权力价值观。

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个人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牟取个人利益为目标。

公共管理者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作为其价值取向的唯一标准。

在个人主义权力价值观的影响下,本应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权力往往出现错位表现。

有的公共管理者把公共权力私有化,把社会公众给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谋私的工具,执行多大的权力便用多大的权力为自社会科学论坛2008·10(下)己谋取利益;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商品化,将权力异化为商品,把权力当作交换中的筹码,搞权钱交易、权物交易甚至权色交易;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庸俗化,把权力变成拉帮结派、排斥异己互相利用的工具,使神圣的公共权力走向庸俗;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特殊化,认为人性的尊严取决于权位的高低,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支配权力的大小,一旦拥有权力便把自己视为特殊人物,荫庇亲朋、高高在上,却对社会公众的利益置若罔闻,凡此种种,不一而别。

个人主义权力价值观影响下的公共权力错位异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作为公共权力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往往对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三、二、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冲突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现实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身份,公共管理者也不例外,他们既是“个体”的人又是“公共”的人,这样在他们的道德选择中会经常性的面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个人义务与公共管理者义务的冲突”“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的冲突”,这种由于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道德风险。

第一,公共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引发的道德风险。

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政府公共性是政府得以产生、运行的内在依据和合法性来源。

“公共性是政府的第一属性”①,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这种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者就成了“公共”人。

“所谓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中代表人民的公共利益,并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人”②。

公共管理者成为“公共人”正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公共管理者应当具有的特性。

公共领域中的公共管理者应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即“公共利益至上”。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建立和拥有这种信仰,他就不应当进入公共管理者队伍中来。

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取决于他能否建立和是否拥有这种信仰。

而在私人领域中,个人利益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活动,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权利要求,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但个人没有理由运用公共权力来扩展自己的权利。

现代社会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共意志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是代表公共利益、执行公共意志的。

在公共领域中,公共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公共权力被用来优先维护公共管理者个人权利的话,那么公共权力就会变质,发生异化。

现实生活中的公共管理者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冲突和选择: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一方面他们又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所执掌的权力,把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混为一谈,用可以支配他人以及公共资源的公共权力牟取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就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存在。

第二,公共管理者个人义务与公共义务的冲突引发的道德风险。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个人义务是指他们在个人领域里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职责和义务,公共义务是指公共管理者在公共领域里为维护公共利益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公共管理者既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一般的社会成员。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正当、独特的个人权益,在这一点上公共管理者也不例外。

然而,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者更有责任与义务为公共利益服务,很显然,一个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与作为普通社会成员,这两种角色如何和谐共处是个很难两全的问题。

基于这两种角色期待所发生的角色职责,会发生冲突和碰撞。

这种冲突和碰撞,究其实质就是为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他人的利益来履行角色职责。

如果公共管理者不能准确恰当地界定和维护个人的自我利益,就很难保证公共管理者个人自我利益的伦理合理性。

此时,作为公共管理者个人必须要对自己的职责义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必须有足够的道德勇气区分开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中的职责义务。

当公共管理者在这两种职责义务冲突中,分不清二者的界限,甚至有意模糊二者的界限,放弃公共义务而注重个人义务的履行,就会导致道德风险。

第三,公共管理者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的冲突引发的道德风险。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本位职责是指他们在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中,由于职责位置所决定了应当担负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社会职责是指公共管理者作为一般社会成员所应当承负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通常情况下,公共管理者的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不会发生冲突。

因为,公共管理者的利益和社会民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社会的现实情况是复杂的,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存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矛盾冲突。

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在许多情境下对问题的认识有差异,不能用正确的道德理性调控自己判断和选择,往往会对现实中的邪恶妥协,而发生公共管理者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例发生,本来按照政府和公共组织的活动原则来说,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作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要求来贯彻执行的。

但是,上级并不是万能的,上级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当上级领导的决定是错误的时候,或者上级领导以代表组织的名义出现,但却是为了维护其个人的私利,这时,作为下级的公共管理者会如何面对呢?是选择服从上级的错误决定,还是选择服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社会职责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道德风险。

在当前社会公共管理中,许多公共管理组织在授权方面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级对下级有时有着绝对的决定权,上级部门和管理者掌握着下属部门和人员的职位升迁、薪酬发放、福利待遇等关系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大事。

所以,除非公共管理者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否则在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发生冲突时,他往往不会舍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而更倾向于选择服从本位职责要求。

这种原因引起的道德风险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三、公共管理者道德意志状态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人的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

道德不是个体生而知之的,它存在着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一个人的道德意志力,不同的人,其道德意社会科学论坛2008·10(下)志力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况且道德意志力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管理者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和行为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一般而言,人在行为中是行善还是作恶往往和一个人的道德意志状态相关。

一个人为善还是作恶往往就在道德意志能否克制不道德动机的一瞬间。

有道德意志的人往往在许多情况下都更有抗拒诱惑的能力。

但是,道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主观上看,道德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行为主体的自身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的让渡甚至利益牺牲,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来正确看待自身利益的得失。

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力,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从客观上看,道德行为的过程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一个人在为善之后却没有得到社会公正的评价,甚至被人们误会和责难,这都会给行为主体带来思想上的斗争和情绪上的波动。

人们能不能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将道德行为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关键也在于有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力。

在特定的条件下,道德意志力的强弱,往往会影响人的行为的道德性质。

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通常被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对个人直接愿望的调节和控制,即当个人需要、兴趣等引起个人的直接愿望与道德要求发生矛盾时,能按社会道德要求控制自己的欲求。

第二,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

道德行为前和道德行为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动机斗争,能否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就表现出个体的道德意志。

第三,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调节。

即当理智与情感发生冲突时,用道德意志的力量使人的情绪服从于人的道德理智。

第四,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

第五,抗拒诱惑的能力。

有道德意志的人能抵制外界的腐蚀、引诱和压迫,保持道德高尚③。

在道德意志的约束下,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就会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职责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转化为个体客观的行为活动。

反之,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会经不起外界的诱惑,不能战胜自己不道德动机,而在一瞬间选择不道德行为。

所以,公共管理者道德意志的坚强与否直接决定着其道德行为的性质。

如果行为不道德,就会形成道德风险,直接危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公共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它总是由现实中一个个活生生的公共管理者来承担,公共职责也是通过具体的公共管理者来履行。

这些承担相关职责的具体公共管理者个体的道德状况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实施及其实施的结果会有重大的影响。

也正因为这方面原因的考虑,人们在选择公共职位的实施个体时,总把他的道德素质作为一个重要品质因素加以考虑,对管理者做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