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发展史word资料10页
传感器发展历程
传感器发展历程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检测环境中特定物理量的装置或设备。
它们在现代科技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的发展也不断演进。
传感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使用简单的传感器,如罗盘和温度计等。
然而,真正革命性的发展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开始探索电子技术和以电为基础的传感器。
例如,电子温度计和光电传感器等。
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传感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微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传感器可以更小、更便宜、更灵敏和更可靠。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传感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传感器可以更好地与其他系统集成,从而实现更可靠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传感器的应用进一步拓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将传感器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医疗诊断等。
同时,传感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进入21世纪,传感器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将传感器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
传感器不仅可以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如今,传感器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中的陀螺仪和指纹识别传感器,到汽车中的碰撞传感器和自动驾驶传感器,传感器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
传感器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为人们带来了更便捷和安全的生活。
然而,传感器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一些传感器仍然存在着尺寸过大、功耗过高、价格昂贵等问题。
同时,一些新兴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和生物传感器等,也需要更先进和灵敏的传感器来支持其发展。
总的来说,传感器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精彩的历程。
传感技术发展历程简述
传感技术发展历程简述传感技术发展历程简述传感技术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漫长而快速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传感技术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
19世纪:在19世纪,随着工业化和科技进步,人们开始对传感器产生了需求。
最早的传感器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电位器、机械开关、热敏电阻等简单的传感器来测量和传递信息。
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传感技术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基于半导体物理效应的传感器,如压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等。
这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环保等领域。
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是传感器技术多样化发展的时期。
人们开始研究并应用各种新型的物理效应和敏感材料,如光电效应、霍尔效应、热释电效应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传感器带来了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测量范围和更好的稳定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传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期。
在这个时期,传感器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人们开始采用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实现了传感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同时,光纤传感技术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为传感器带来了更高的灵敏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宽的测量范围。
现代:进入21世纪,传感技术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纳米传感器成为研究热点。
纳米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小的体积和更好的生物兼容性,为医疗、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
此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为传感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
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应用。
例如,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大量部署的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进行智能处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安全。
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无论是生产制造、交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保健还是安全监测等领域,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对传感器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传感器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最早的传感器是用于检测温度和压力的机电传感器。
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光电效应来制造光传感器、光电管和光电二极管,这大大扩展了传感器应用的范围。
二战期间,雷达、声纳等军事设备的出现,也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IC(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为传感器的微型化、多功能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催生了各种新型传感器的出现。
二、传感器技术的分类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按功能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按测量方式可以分为阻容元件传感器、压力电阻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声波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分类。
按安装方式可以分为贴片式传感器、夹式传感器、螺纹式传感器等分类。
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光学传感器可以用于光学检测,声音传感器可以用于环境噪声检测等。
三、传感器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创新是推动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传感器技术的创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微型化和多功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对传感器的微型化和多功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微型化可以使传感器更易于安装和运输,多功能化可以提高传感器的使用效率。
因此,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出现。
例如,MEMS传感器(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可同时实现多种测量功能。
(二)智能化和联网化。
智能化和联网化的出现,使得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收集更加高效和便捷。
智能化的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同时可以把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和智能设备中,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
传感技术大体可分3代,第1代是结构型传感器。
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例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它是利用金属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时电阻的变化来转化电信号的。
第2代传感器是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固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的。
如:利用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光敏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70年代后期,随着集成技术、分子合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集成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包括2种类型:传感器本身的集成化和传感器与后续电路的集成化。
例如:电荷藕合器件(CCD),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集成霍尔传感器UGN3501等。
这类传感器主要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好、接口灵活等特点集成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现已占传感器市场的2/3左右,它正向着低价格、多功能和系列化方向发展。
第3代传感器是80年代刚刚发展起来的智能传感器。
所谓智能传感器是指其对外界信息具有一定检测、自诊断、数据处理以及自适应能力,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80年代智能化测量主要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传感器信号调节电路微计算机、存贮器及接口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使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90年代智能化测量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传感器一级水平实现智能化,使其具有自诊断功能、记忆功能、多参量测量功能以及联网通信功能等。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传感器技术是通过对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机械量等信号进行获取、转换和传递,实现信息检测和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生活等需求的不断增长,传感器技术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应用现状。
二、传感器技术的历史与发展1.传感器技术的起源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人就发明了简单的陀螺仪,并用来指示方位。
公元前200年,中国又发明了自动感温开关,用于控制冶炼炉的温度。
直到19世纪,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对于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性。
19世纪末,以瑞典的C.V.M.Eknor和美国的R.C.Crank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发明传感器技术,最早应用于温度、压力、电流等方面。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发展。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机械式传感器阶段机械式传感器是最早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力、杠杆、芯片等装置,将测量的力量转换为机械位移量。
机械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物理信号的检测与转换。
(2)电气式传感器阶段20世纪初,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气式传感器逐渐代替了机械式传感器,成为了新的主流。
电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线性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来感测电信号。
电气式传感器主要用于电信号的测量与控制。
(3)集成式传感器阶段集成式传感器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把传感器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速度和可靠性,并降低了成本。
目前,它已成为计算机、通信、医疗、安防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1.智能家居应用智能家居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家庭的各种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远程遥控和智能化管理,提升居住的安全、舒适、便捷等品质。
目前智能家居应用已经普及到智能灯具、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音响等各个方面,其中大部分设备都需要传感器技术的支持。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机械式传感器到现代电子式传感器,传感器发展历程呈现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机械式传感器最早出现的传感器是机械式的,如温度计、压力表等。
这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性质的变化,通过机械结构将物理量转化为可测量的机械位移或力。
机械式传感器简单可靠,但精度受限并且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第二阶段:电磁式传感器电磁式传感器是在机械式传感器的基础上引入电磁感应原理的一类传感器,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被测量物理量转化为电磁信号,能够在电路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电磁式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能够实现非接触式测量。
第三阶段:光电式传感器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器件的发展,光电式传感器成为一类重要的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利用光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如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非接触式等优点,在自动化控制、测量、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阶段:微电子式传感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式传感器得到了重大突破。
微电子式传感器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将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了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
微电子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
第五阶段:智能化传感器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传感器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智能化传感器具备自主感知、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能够对环境进行动态感知和智能判断,实现更精确、实时的测量和检测。
智能化传感器将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推动传感器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传感器的发展历史
传感器的定义信息处理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都需要在传感器的开发方面有相应的进展。
微处理器现在已经在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这些系统能力的增强,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前端单元,传感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传感器已成为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技术中的关键部件,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结构组成,其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最广义地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
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组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传感器”。
传感器是传感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
传感器系统的原则框图示于图1-1,进入传感器的信号幅度是很小的,而且混杂有干扰信号和噪声。
为了方便随后的处理过程,首先要将信号整形成具有最佳特性的波形,有时还需要将信号线性化,该工作是由放大器、滤波器以及其他一些模拟电路完成的。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电路的一部分是和传感器部件直接相邻的。
成形后的信号随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到微处理器。
德国和俄罗斯学者认为传感器应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即直接感知被测量信号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处理信号的电路部分。
按这种理解,传感器还包含了信号成形器的电路部分。
传感器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传感器,传感器把某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有两类传感器:有源的和无源的。
有源传感器能将一种能量形式直接转变成另一种,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励源(参阅图1-2(a))。
有源(a)和无源(b)传感器的信号流程无源传感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从另一输入端输入的能量或激励能传感器承担将某个对象或过程的特定特性转换成数量的工作。
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献
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采集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传感器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
传感器技术的定义传感器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对各种要测量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进行感知、采集和转换的技术。
传感器作为信息系统的“感知器”,可以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用于测量、控制和通信等领域。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人们开始对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进行测量。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第一台电感式温度传感器被发明。
到了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传感器的出现使传感器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此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等相继出现,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
传感器技术的现状目前,传感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
传感器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传感器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传感器技术的研发投入,力求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
在各个领域中,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工业生产领域在工业生产领域,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传感器可以监测物体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机械设备的工作温度,防止出现过热现象。
另外,激光测距传感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精确测量,提高生产效率。
环境监测领域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环境传感器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帮助科学家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
此外,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检测有害气体浓度,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途中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想象一下,最早的时候,人们可能只是用眼睛和耳朵来感知周围的世界,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那时候,感知环境的能力完全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像是侦探一样,靠直觉来判断事情。
可是,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人们渐渐意识到,用这些古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点儿捉襟见肘,仿佛走进了一个迷宫,出口却总是隐隐约约。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琢磨,要不要用一些新奇的设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到19世纪,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电的发现就像给人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瞬间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电流的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像是电压、电流这些新玩意儿开始被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
再说那时候的传感器,简直就是个“小角色”,可能就是些简单的开关、温度计之类的,功能也不复杂,大家觉得能用就行。
但这小家伙却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种子,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进入20世纪后,科技进步得如火如荼,传感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大家好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开始各种研究。
比如,声音的传感器、压力的传感器、光的传感器,几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时候,传感器已经不再是个小角色了,而是变成了大明星,仿佛一下子闪亮登场。
科学家们把它们应用到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传感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简直是百花齐放。
那时候,人们发现传感器不仅可以用来测量,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做出智能判断。
就像是给传感器装上了“智慧大脑”,让它不仅会听、会看,还能思考,真是聪明得不得了。
大家开始讨论传感器的“智能化”,这就像是一场热火朝天的聚会,大家都争着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见解。
可以说,这段时间是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了21世纪,传感器技术更是像脱了缰的野马,快速奔驰。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传感器技术更是家喻户晓,谁还没玩过手机里的各种传感器呢?重力感应、指纹识别、甚至心率监测,这些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真是让人感叹科技的力量。
7 传感器发展历史
2 传感器发展过程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过程:
结构型传感器(结构参量变化)
发展过程
物性型传感器(材料性质变化)
智能型传感器(微计算机技术)
传感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方面: ●提高与改善传感器的技术性能 ●寻找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及新功能等。
THE EDN
1843年法国科学家路辛·维蒂,发明并制造了无 液膜盒气压计,它用弹簧平衡代替液体来测量大 气压力,弹簧在测量仪表中受压力作用而伸长。
1 传感器发展历史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传感器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十大 技术之首。
➢ 美国学术界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传感器的时代。 ➢ 近80年来,与科学仪器密切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达 38人。
1843年法国科学家路辛维蒂发明并制造了无液膜盒气压计它用弹簧平衡代替液体来测量大气压力弹簧在测量仪表中受压力作用而伸长
传感器发展历史
梁长垠 教授
传感器发展历史
1 传感器发展历史 2 传感器发展过程
1 传感器发展历史
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人们开始利用温度 进行测量。真正把温度变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 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这就是后来 的热电偶传感器。五十年以后,另一位德国人西 门子发明了铂电阻温度计。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发展历程
传感器发展历程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物理量的装置,可以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便进行分析和处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感器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传感器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古希腊的水平仪和古代中国的罗盘等。
这些传感器主要基于人类的直观感知和观察,并且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探索。
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科学实验和仪器的发展,一些基本的传感器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例如,温度计、压力计和光电器件等。
这些传感器主要基于一些物理效应,例如温度对材料导电性的影响,光照对材料电阻的影响等。
20世纪初,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例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利用电子器件的性质,例如半导体元件在光照和温度变化下的电性特性的变化等。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得以进一步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例如,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出现使得传感器可以非常小巧地集成在微芯片上,例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压力传感器等。
同时,通过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传感器可以实现远程监测、自动控制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各种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实时收集和传输大量的环境信息。
这些传感器网络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的来说,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从人类直观感知到科学分析和探索,再到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感器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提升,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采集和测量外部环境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信号或数据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并且也在不断改进和升级。
下面将介绍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开始发展。
当时主要的传感器技术是基于光电效应、声波振动和电磁感应等原理。
这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置、运动和变化等信息。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的制造。
这使得传感器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并且更易于集成到微处理器等电子设备中。
同时,这也推动了传感器应用领域的拓展。
20世纪80年代,传感器应用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涵盖了汽车、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多个行业。
传感器开始广泛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并可以通过数据传输进行监测和控制。
到了90年代,传感器的技术升级更为明显。
气体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开始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生物医学等领域。
此外,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传感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并通过智能控制设备调节室内环境。
此外,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生物传感器可以通过与生物体接触或与生物体产生反应来感知生物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信号。
这种传感器在医疗诊断、生物研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感器的发展可以说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连的。
新技术的崛起,推动了传感器的创新和改进。
不仅如此,传感器本身的进步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总之,过去几十年来,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基础原理到应用推广的阶段。
它们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增强,并且能够实时采集和转换各种环境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传感器技术将继续发展和突破,为我们创造更多便利和安全的生活。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从最初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舒适。
那么本文将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究传感器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传感器技术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电学感应原理,并成功创建电流计和电压计等仪器。
随后,传感器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机械、磁性、电气、光学、微机电系统等多种物理原理的传感器。
在传感器技术的实践应用中,远程测量和监控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现代传感器已经从大型设备转变为小型化、智能化的硬件设备。
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领域随着人们对便捷、智能、高效的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感器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智能家居:借助传感器技术,智能家居系统可以监测家庭环境,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光线等,从而实现自动烘干、自动净化、自动照明等功能。
2、无人驾驶:传感器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使用激光雷达、图像传感器等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信息,从而精确地感知车辆所处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3、医疗保健:传感器技术在医疗应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感器可用于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健康指标,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干预。
4、智能农业:借助传感器技术,可以对农作物进行精准、数字化的管理。
如使用土壤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肥料含量等信息,从而精准地施肥、浇水。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智能生活、数字化生产、绿色农业等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传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下:1、更小更卡托:随着微型化、绿色化、无线化的发展,传感器将变得更加小巧轻便,功耗也将更加低。
2、多功能:具备感应测量、信号处理、数字转换等多种功能的传感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传感器互联网、云存储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传感器的智能化和普及。
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论文)
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论文)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引言概述: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环境中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农业、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从传感器的发展历程、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以及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一、传感器的发展历程1.1 早期传感器的发展早期传感器主要基于机械原理,如温度计、压力计等。
这些传感器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但精度有限,应用范围受限。
1.2 电子传感器的出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传感器逐渐取代了机械传感器。
电子传感器利用电子元件的特性来感知和测量物理量,具有高精度、广泛应用等优点。
1.3 微纳传感器的兴起近年来,微纳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纳传感器的兴起。
微纳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为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传感器的分类2.1 按工作原理分类传感器可以按照工作原理分为电阻型传感器、电容型传感器、电感型传感器等。
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适用于不同的物理量测量和应用场景。
2.2 按测量对象分类传感器可以按照测量对象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不同测量对象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2.3 按应用领域分类传感器可以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传感器、医疗传感器、农业传感器等。
不同领域的传感器需求各异,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应用要求。
三、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3.1 自动化生产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实时感知设备状态、测量工艺参数,并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安全监测传感器在工业安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感知危险物质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3 资源管理传感器在工业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实时监测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帮助企业进行能源节约和设备维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传感器的发展史及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传感器的发展史及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今天,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信、科学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而信息的采集离不开传感器技术。
所以说传感器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最后美国开始不要第二段近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
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可导致建立新型工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微型化是建立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基础上的,目前已成功应用在硅器件上形成硅压力传感器(如上述EJX变送器)。
微电子机械加工技术,包括体微机械加工技术、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LIG A技术(X光深层光刻、微电铸和微复制技术)、激光微加工技术和微型封装技术等。
MEMS的发展,把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传感器的检测仪表,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内置微处理器,或把微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及相关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A/D或D/A、存贮器、网络通讯接口电路)等封装在一起完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
(注:MEMS 技术还完成了微电动机或执行器等产品,将另作文介绍)网络化方面,目前主要是指采用多种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互联网),这要按各行业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近年内最流行的有FF、Profibus、CAN、Lonworks、AS-Interbus、T CP/IP等。
除MEMS外,新型传感器的发展还有赖于新型敏感材料、敏感元件和纳米技术,如新一代光纤传感器、超导传感器、焦平面陈列红外探测器、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新型量子传感器、微型陀螺、网络化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模糊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等。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正在形成热点,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不同于一般信号处理,也不同于单个或多个传感器的监测和测量,而是对基于多个传感器测量结果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决策过程。
传感器发展历史,你知道吗?
传感器发展历史,你知道吗?传感器与通信、计算机被称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和物联网基础,其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及国防科研的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
当前倍受国际关注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乃至智慧城市中的各种技术实现,对于传感器技术的需求也是巨大。
科技,让人类的能力圈不断扩大。
如果说,机械延伸了人类的体力,计算机延伸了人类的智力,那么,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大大延伸了人类的感知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宣称世界已经进入了传感器时代。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就成立了国家技术小组(BGT),帮助政府组织和领导大公司、国有企业和机构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在保护美国武器系统质量优势的关键技术中,有八项是被动传感器。
2000年,美国空军列举了15项有助于提高21世纪空军能力的关键技术,其中传感器技术排名第二。
美国的发展模式遵循先军工后民用、先改进后普及的发展道路,其特点是显著的:(1)重视传感器功能材料的研究;(2)重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固态传感器开发中心每年投资5000万美元在设备上,目前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单晶生长、加工、图形发生器、分步重复摄影、自动喷漆。
最先进的成套设备和生产设备。
每三年左右更新n条线路,例如胶和光刻、等离子体蚀刻、溅射、扩散、外延、蒸发、离子注入化学气相沉积、扫描电子显微镜、封装和屏蔽动态测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技术的领先水平。
(3)重视工艺研究:传感器的原理不难,也不保密,最机密的是工艺(制造)。
许多评价传感器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而是完美的工艺杰作。
在美国,大约有1300家生产和开发传感器的制造商,以及100多个研究所和学院。
传感器,不是 KOC 那种的新造词,而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常用词汇,大家在新华词典中就可以轻松找到。
英文称Sensor 或是Transducer。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光学传感器发展史
光学传感器发展史光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信号的器件。
它具有快速、精确、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光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积累和创新。
本文将从其发展的历史角度来回顾光学传感器的演进。
早期的光学传感器主要采用光敏电阻作为感光元件,通过其对光敏物质的电阻变化来实现光信号的转换。
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灵敏度和响应速度有限,仅能满足一些基本的光控制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电二极管成为了光学传感器的主要感光元件。
光电二极管的优点在于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尺寸小,适用于高速和高精度的应用。
它可根据光的强度变化产生电流,通过电流的大小来检测光信号的强弱。
然而,光电二极管在某些特殊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光谱响应范围较窄、温度灵敏度较高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发利用半导体材料构造的光敏器件。
例如,光电三极管、光电四极管等器件的出现,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并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红外光学传感器逐渐崭露头角。
红外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和测量物体的热辐射,具有温度不受影响、隐蔽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夜视、安防、热成像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传感器成为了光学传感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介质,可实现对温度、压力、应变等物理量的测量。
由于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交通等行业。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传感器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需求推动下,光学传感器将不断创新,提高精度、增加功能,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开启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光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光敏电阻到光电二极管、光敏器件、红外光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演变过程。
每一阶段的进步都为光学传感器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做出了贡献。
传感器的发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传感器的发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从人类开始探索自然界,环境监测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而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感器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应用。
一、传感器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商朝时期,中国就有了“雨师”监测灌溉的先例。
但此时的监测方法仍属于人力和动物力的范畴,数据也极为有限。
直到20世纪前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人类开始探测空间、深海等这些常人无法接触的环境,同时对于环境监测也提出了更为严谨和精确的要求。
20世纪40年代,电子技术开始崭露头角,磁带记录器、压电传感器等先进设备被广泛引入环境监测。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传感器的飞速发展,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等,这些传感器不断完善且类型不断增加,成为环境监测和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工具。
二、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空气质量监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空气质量监测越来越受到关注。
气体传感器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安装在城市各个区域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并进行预警与排放控制。
此外,还有可根据温度、湿度等指标结合专业算法计算出空气质量状况的复合传感器,可连续监测多个空气参数,具有多种数据输出接口与数据通信方式。
2. 土壤监测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土壤质量状况对作物生长和土地利用有直接影响。
此外,土壤元素的含量与化学性质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和使用价值。
传感器在此方面的应用可以通过对土壤中水分、温度、电导率等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准确把握土壤状态,分析土壤种类和营养状况,提高土壤利用效率。
如今,散装或固定用于土壤状况监测的水分、温度传感器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3. 水质监测水资源监测是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应对洪涝、干旱、饮用水污染等问题是环保部门的职责之一。
水质传感器在此种环境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质传感器能够对水体中的物理参数(如温度、电导率)和化学参数(如PH值、溶解氧、总磷、简氮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报警。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传感器的历史及现状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适用领域可以划分多种类型。
其中,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
从17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利用温度计进行测量,而真正把温度变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这就是后来的热电偶传感器。
在半导体得到充分发展以后,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
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
我国的传感器发展已经经历了50多个春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传感器行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90年代,在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在国民经济中普遍应用”的决策指引下,传感器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来看,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遍及到工业生产、海洋探测、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等多方面的领域,几乎所有的现代化的项目都离不开传感器的应用。
在我国的传感器市场中,国外的厂商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虽然国内厂商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无法跟上国际传感器技术的步伐。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建立了传感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国家重点试验室等研发基地,初步建立了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产业,目前我国已有1,688家从事传感器的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其中从事MEMS研发的有50多家。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我国的投资环境的改善已经对传感器技术的大力支持,各国传感器厂商纷纷涌进我国的传感器市场,使得国内的传感器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于此同时,强烈的技术竞争必然会导致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我国传感器技术的快速进步。
未来的传感器会向着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及信号和数据处理器总装集成的系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的发展史传感器的发展史2019-04-26 11:28传感器的发展史这是本词条的历史版本,由diany于2009-09-18创建。
1微型化(Micro)为了能够与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要求捕获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对于传感器性能指标(包括精确性、可靠性、灵敏性等)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传感器系统的操作友好性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还要求传感器必须配有标准的输出模式;而传统的大体积弱功能传感器往往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所以它们已逐步被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性能微型传感器所取代;后者主要由硅材料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灵敏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1.1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引发的传感器微型化目前,几乎所有的传感器都在由传统的结构化生产设计向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模拟式工程化设计转变,从而使设计者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系统,这种设计手段的巨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传感器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向着能够满足科技发展需求的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范畴涉及材料科学、机械控制、加工与封装工艺、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多种学科,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新兴研究领域。
MEMS的核心技术是研究微电子与微机械加工与封装技术的巧妙结合,期望能够由此而制造出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新型系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最近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MEMS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此项技术的有效采用将信息系统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微切削加工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来具有不同层次的3D微型结构,从而可以生产出体积非常微小的微型传感器敏感元件,象毒气传感器、离子传感器、光电探测器这样的以硅为主要构成材料的传感/探测器都装有极好的敏感元件。
目前,这一类元器件已作为微型传感器的主要敏感元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中。
1.2微型传感器应用现状就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微型传感器已经对大量不同应用领域,如航空、远距离探测、医疗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信号探测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开发并进入实用阶段的微型传感器已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应力、应变、声、光、电、磁、热、PH值、离子浓度及生物分子浓度等2智能化(Smart)智能化传感器(Smart Sensor)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另外一种涉及多种学科的新型传感器系统。
此类传感器系统一经问世即刻受到科研界的普遍重视,尤其在探测器应用领域,如分布式实时探测、网络探测和多信号探测方面一直颇受欢迎,产生的影响较大。
2.1智能化传感器的特点智能化传感器是指那些装有微处理器的,不但能够执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而且还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结论判断的传感器系统。
这一类传感器就相当于是微型机与传感器的综合体一样,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传感器、辅助传感器及微型机的硬件设备。
如智能化压力传感器,主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用来探测压力参数,辅助传感器通常为温度传感器和环境压力传感器。
采用这种技术时可以方便地调节和校正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测量误差,而环境压力传感器测量工作环境的压力变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而硬件系统除了能够对传感器的弱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和存储外,还执行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联络。
通常情况下,一个通用的检测仪器只能用来探测一种物理量,其信号调节是由那些与主探测部件相连接着的模拟电路来完成的;但智能化传感器却能够实现所有的功能,而且其精度更高、价格更便宜、处理质量也更好。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智能化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1.智能化传感器不但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调节,能够对所测的数值及其误差进行补偿,而且还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结论判断,能够借助于一览表对非线性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借助于软件滤波器滤波数字信号。
此外,还能够利用软件实现非线性补偿或其它更复杂的环境补偿,以改进测量精度。
2.智能化传感器具有自诊断和自校准功能,可以用来检测工作环境。
当工作环境临近其极限条件时,它将发出告警信号,并根据其分析器的输入信号给出相关的诊断信息。
当智能化传感器由于某些内部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时,它能够借助其内部检测链路找出异常现象或出了故障的部件。
3.智能化传感器能够完成多传感器多参数混合测量,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其探测与应用领域,而微处理器的介入使得智能化传感器能够更加方便地对多种信号进行实时处理。
此外,其灵活的配置功能既能够使相同类型的传感器实现最佳的工作性能,也能够使它们适合于各不相同的工作环境。
4.智能化传感器既能够很方便地实时处理所探测到的大量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它们存储起来。
存储大量信息的目的主要是以备事后查询,这一类信息包括设备的历史信息以及有关探测分析结果的索引等;5.智能化传感器备有一个数字式通信接口,通过此接口可以直接与其所属计算机进行通信联络和交换信息。
此外,智能化传感器的信息管理程序也非常简单方便,譬如,可以对探测系统进行远距离控制或者在锁定方式下工作,也可以将所测的数据发送给远程用户等。
2.2智能化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目前,智能化传感器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产品是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ST-3000系列智能变送器和德国斯特曼公司的二维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另外一些含有微处理器(MCU)的单片集成压力传感器、具有多维检测能力的智能传感器和固体图像传感器(SSIS)等。
与此同时,基于模糊理论的新型智能传感器和神经网络技术在智能化传感器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
指出的一点是:目前的智能化传感器系统本身尽管全都是数字式的,但其通信协议却仍需借助于4~20 mA的标准模拟信号来实现。
一些国际性标准化研究机构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推出相关的通用现场总线数字信号传输标准;不过,在眼下过渡阶段仍大多采用远距离总线寻址传感器(HART)协议,即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
这是一种适用于智能化传感器的通信协议,与目前使用4~20mA模拟信号的系统完全兼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以同时进行通信,从而使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具有通用性。
能化传感器多用于压力、力、振动冲击加速度、流量、温湿度的测量,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ST3000系列全智能变送器和德国斯特曼公司的二维加速度传感器就属于这一类传感器。
另外,智能化传感器在空间技术研究领域亦有比较成功的应用实例[6]。
发展中,智能化传感器无疑将会进一步扩展到化学、电磁、光学和核物理等研究领域。
可以预见,新兴的智能化传感器将会在关系到全人类国民生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3多功能传感器(Multifunction)如前所述,通常情况下一个传感器只能用来探测一种物理量,但在许多应用领域中,为了能够完美而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环境,往往需要同时测量大量的物理量。
由若干种敏感元件组成的多功能传感器则是一种体积小巧而多种功能兼备的新一代探测系统,它可以借助于敏感元件中不同的物理结构或化学物质及其各不相同的表征方式,用单独一个传感器系统来同时实现多种传感器的功能。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微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可以生产出来将若干种敏感元件综装在同一种材料或单独一块芯片上的一体化多功能传感器。
3.1多功能传感器的执行规则和结构模式概括来讲,多功能传感器系统主要的执行规则和结构模式包括:(1)多功能传感器系统由若干种各不相同的敏感元件组成,可以用来同时测量多种参数。
譬如,可以将一个温度探测器和一个湿度探测器配置在一起(即将热敏元件和湿敏元件分别配置在同一个传感器承载体上)制造成一种新的传感器,这样,这种新的传感器就能够同时测量温度和湿度。
(2)将若干种不同的敏感元件精巧地制作在单独的一块硅片中,从而构成一种高度综合化和小型化的多功能传感器。
由于这些敏感元件是被综装在同一块硅片中的,它们无论何时都工作在同一种条件下,所以很容易对系统误差进行补偿和校正。
(3)借助于同一个传感器的不同效应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
以线圈为例,它所表现出来的电容和电感是各不相同的。
(4)在不同的激励条件下,同一个敏感元件将表现出来不同的特征。
而在电压、电流或温度等激励条件均不相同的情况下,由若干种敏感元件组成的一个多功能传感器的特征可想而知将会是多么的千差万别!有时候简直就相当于是若干个不同的传感器一样,其多功能特征可谓名副其实。
3.2多功能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现状多功能传感器无疑是当前传感器技术发展中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日前有许多学者正在积极从事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如将某些类型的传感器进行适当组合而使之成为新的传感器,如用来测量流体压力和互异压力的组合传感器。
又如,为了能够以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小的粒度同时探测多种信号,微型数字式三端口传感器可以同时采用热敏元件、光敏元件和磁敏元件;这种组配方式的传感器不但能够输出模拟信号,而且还能够输出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许是各种类型的仿生传感器了,而且在感触、刺激以及视听辨别等方面已有最新研究成果问世。
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多功能传感器中应用较多的是各种类型的多功能触觉传感器,譬如人造皮肤触觉传感器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传感器系统由PVDF材料、无触点皮肤敏感系统以及具有压力敏感传导功能的橡胶触觉传感器等组成。
据悉,美国MERRITT公司研制开发的无触点皮肤敏感系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其无触点超声波传感器、红外辐射引导传感器、薄膜式电容传感器、以及温度、气体传感器等在美国本土应用甚广。
与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相比,目前在人工嗅觉方面的研究还似乎远远不尽人意。
由于嗅觉元件接收到的判别信号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总是混合着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这就使得嗅觉系统处理起这些信号来异常错综复杂。
人工嗅觉传感系统的典型产品是功能各异的Electronic nose(电子鼻),近10多年来,该技术的发展很快,目前已有数种商品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流通,美、法、德、英等国家均有比较先进的电子鼻产品问世。
"电子鼻"系统通常由一个交叉选择式气体传感器阵列和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组成,并配以恰当的模式识别系统,具有识别简单和复杂气味的能力,主要用来解决一般情况下的气味探测问题。
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电子鼻"系统传感器阵列中传感器的构成材料及配置数量亦有所不同,其中,构成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导电聚合物、石英晶振等,配置数量则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
总之,"电子鼻"系统是气体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其气体传感器的体积很小,功耗也很低,能够方便地捕获并处理气味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