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SS-ZD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作业指导书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测)
编制:
审核:
批准:
徐州市正源水利建筑工程检测中心
目录
1、检测参数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标准 (1)
4、规格尺寸、种类、等级 (2)
5. 技术指标 (3)
6、尺寸、外观质量检测 (5)
7、试件制备 (6)
8、干体积密度和含水率试验 (9)
9. 吸水率试验 (10)
10. 抗压强度试验 (11)
11. 判定规则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检测作业指导书
1.检测参数
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吸水率、含水率。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民用与工业用建筑物承重和非承重墙体及保温隔热使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代号为ABC)。
3.引用规范
《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
4. 规格尺寸、种类、等级
4.1 规格尺寸
砌块规尺寸见表1
表1砌块规格尺寸单位:毫米
4.2砌块按强度和干密度分级。
4.2.1 按砌块强度等级分为七级:A1.0、A2.0、A2.5、A3.5、A
5.0、A7.5、A10。
4.2.2按砌块密度等级分为六级:B03、B04、B05、B06、B07、B08。
4.3 砌块等级
砌块按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干密度、抗压强度分为:优等品(A)、合格品(B)两个等级。
5. 技术指标
5.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5.2强度、级别
5.2.1砌块立方体强度等级
砌块立方体强度应符合表3的指标
表3砌块立方体抗压强度等级单位:兆帕
5.2.2 砌块的强度级别
砌块的强度级别应符合表4的指标
表4砌块的强度级别
5.3 干密度级别
干密度应符合表5的指标
表5砌块的干密度位:千克每立方米
5.5 检测数量
表7检测数量
6.尺寸、外观测量
6.1量具
钢直尺、钢卷尺、深度游标卡尺,最小刻度为1mm。
6.2 尺寸测量:长度、高度、宽度分别在两个对应面的端部测量,各量两个尺寸(见图1),测量值大于规格尺寸的取最大值,测量值小于规格尺寸的取最小值。
6.3 缺棱掉角:缺棱或掉角个数,目测;测量砌块破坏部分对砌块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投影面积尺寸(见图2)。
6.4 裂纹:裂纹条数,目测;长度以所在面最大的投影尺寸为准(如图3),若裂纹从一个面延伸到其另一面,则以两个面上的投影尺寸之和为准。
6.5 平面弯曲:测量弯曲面的最大缝隙尺寸(见图4)。
6.6爆裂、粘膜和损坏深度:将钢直尺平放在砌块表面,用深度游标卡尺垂直于钢直尺,测量其最大深度。
6.7 砌块表面油污、表面疏松、层裂:目测。
7.试件制备GB/T11969-2008
7.1 仪器设备
7.1.1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感量1g;
7.1.2恒温水槽:水温(15~25)℃;
7.1.3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200℃;
7.1.4 钢板直尺:规格为300mm,分度值为0.5mm 。
7.2 试件制备
7.2.1 试件的制备,采用机锯和刀锯,锯时不得将试件弄湿。
7.2. 2试件应沿制品发气方向中心部分上、中、下顺序锯取一组,“上”块上表面距离制品顶面30mm,“中”块在制品正中处,“下”块在下表面离底面30mm。制品的高度不同,试件间隔略有不同,以高600
的制品方向为例,试件锯取部位如图5。
图5 立方体试件锯取示意图
7.3 试件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裂缝或明显缺陷,尺寸允许偏差为±2mm;试件应逐块加以编号,并标明锯取部位和发气方向。
7.4 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1mm,试件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受力面必须锉平或磨平)。
7.5 试件数量
7.5.1体积密度:100mm×100 mm×100 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7.5.2抗压强度:100mm×100 mm×100 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7.5.3含水率:100mm×100 mm×100 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
7.5.4吸水率:100mm×100 mm×100 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
8. 干密度和含水率试验步骤
8.1 取试件一组3块,逐块量取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方向,精确至1mm ,并计算试件的体积;并称取试件质量M,精确至1g 。 8.2 将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温24h ,然后在(80±5)℃下保温24h ,再在(105±5)℃下烘干至恒质(M 0)。恒质,指在烘干过程中间隔4h ,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试件质量的0.5%
。
8.3结果计算与评定 8.3.1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γ0= V M 0×106
式中 :
γ0——干密度(kg/m 3) ; M 0 ——试件烘干后质量(g ); V ——试件体积(mm 3)。 8.3.1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Ws = 0
0M M M ×100 式中 :
Ws ——含水率,%;
M 0 ——试件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g ); M ——试件烘干前质量,单位为克(g )。
8.3.2试验结果按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干密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