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Hominid History
直立人是一个旅行者。在这种物种出现之前,所有的原始人 直立人是一个旅行者。在这种物种出现之前, 类都是在非洲找到的。而直立人在150 150万年前迁徙到了欧洲 类都是在非洲找到的。而直立人在150万年前迁徙到了欧洲 和亚洲。现代人是在直立人迁徙之后才进化的。 和亚洲。现代人是在直立人迁徙之后才进化的。而这就引出 了一个问题:在非洲、欧洲、 了一个问题:在非洲、欧洲、亚洲发现的人类是不是由在这 些地区发现的直立人群体分别演化的呢? 些地区发现的直立人群体分别演化的呢?多区连贯假说 hypothesis)认为——是的 是的。 ( multiregional continuity hypothesis)认为——是的。
2
3
人科中现存的仅一属一种, sapiens。 人科中现存的仅一属一种,即Homo sapiens。 从亲缘关系来看,人与类人猿科动物关系最近: 从亲缘关系来看,人与类人猿科动物关系最近: 抗原—抗体试验表明,类人猿即猩猩、大猩猩、 抗原—抗体试验表明,类人猿即猩猩、大猩猩、 黑猩猩的血清蛋白与人类十分接近。 黑猩猩的血清蛋白与人类十分接近。 人与黑猩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人与黑猩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而与大猩猩和猕猴分别有2 15个氨基酸不同 个氨基酸不同。 而与大猩猩和猕猴分别有2和15个氨基酸不同。 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人 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 来源于( 来源于(古)猿。
15
穴居人,在大约50万年前,仍然是在非洲兴起,又在 50万年前 穴居人,在大约50万年前,仍然是在非洲兴起, 大约13万年前从非洲到了欧洲。大约在这时, 大约13万年前从非洲到了欧洲。大约在这时,还是在 13万年前从非洲到了欧洲 非洲,第五种也是最后一种人种——我们 我们—— 非洲,第五种也是最后一种人种——我们——Homo 出现了。在非洲和中亚之外,没有年代清楚的、 sepiens出现了。在非洲和中亚之外,没有年代清楚的、 超过3万年的化石, 超过3万年的化石,这意味着最后一次人类从非洲的迁 出发生时间并不久远。 出发生时间并不久远。尽管其间细节在人类学家中人 颇有争议,但浮现出的大多数人赞同的舆论为: 颇有争议,但浮现出的大多数人赞同的舆论为:至少 种人种中存在过,都起源于非洲, 有5种人种中存在过,都起源于非洲,且其中的四种一 波一波地连续地从非洲迁徙到了欧洲和亚洲。 波一波地连续地从非洲迁徙到了欧洲和亚洲。人类演 化系统树就像是一株分叉的灌木,根在非洲。 化系统树就像是一株分叉的灌木,根在非洲。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人类 类人猿
2、古猿演化成早期人类,发生 了哪些形体上的变化?
长期只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 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使双手越 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变得适应于 直立的姿势,如 重 心 下 移 、 下肢骨增长 、 骨盆变短增宽 、 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等。 这样, 四足行走的古猿逐渐转变成了两足 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 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 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 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
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产生了语言
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 外界因素是
A、生活环境的变化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 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
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 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 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 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 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4、现代人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经过漫长的时间,由森林 古猿进化来的
5、人类学家将 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面显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图。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
森
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死亡
林 古 森林减少
环境变化
猿
继续树栖生活
现代类人猿
人类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能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探索人类的进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材料能够概述人类在 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 面的变化。
2.明白现代人种的分化也是人类在一定的地 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发现了简 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 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阶段——南方古猿: 420万——150万年前
南方古猿
黑猩猩
南方古猿---“露西”少女化石及复原像 南方古猿与森林古猿直
立姿势的比较
最早两脚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 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第三阶段——直立人: 200万—20万年前
直立人学会用火
北京猿人复原像 不同用途的石器
脑容量1000毫升以上,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
学会使用天然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学会用火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说学会用 火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 •享用熟食,改善身体的营养,促进了人 类体质的发展; •用火驱寒、御敌、狩猎、照明以及刀耕 火种等,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 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由 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标志。
黑褐色
呈黑色
红色
鼻梁低、 眼窝浅、 唇适中
鼻梁高、 眼窝深、 嘴唇薄
鼻梁平、鼻短而宽、 眼窝浅、眼窝深、 嘴唇厚 嘴较厚
26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1.人类的起源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通过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猴子C.森林古猿D.以上都不是2.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1)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2)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它们主要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3)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例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3.森林古猿(1)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栖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主要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物。
(2)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由于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当时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哦,能不能说当时所有的森林古猿都下到地面生活了呢?不能这样说!因为环境的剧烈变化只是发生在一部分地区,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这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还有一部分森林古猿继续生活在森林中,逐渐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例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Thanks!
(二)人的概念和人的双重属性
1、人的生物学属性和自然人属性
自然人就是生物学概念上的人。 在生物学上,人类与其它物种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人的系统分类位置 是哺乳纲、灵长目、人科(Hominidae)、人属(Homo)、智人种(Homo sapiens) 。现代人类与现生的类人猿(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有 亲缘关系。现代人类是人科中唯一现存的物种,是由若干相当于亚种的族组 成的复合种。
(2)工具的使用和制造
虽然类人猿已经开始会使用工具,例如黑猩猩会用石头砸开油棕果的硬壳、 用草棍钓取白蚁,但这些只是发生在个别个体上的偶然行为,没有普遍性, 只有人类才从真正的意义上学会了使用工具。 人类由于工具的使用和制造,获得了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而又使这一 行为方式得到选择和不断发展。
(六)人类起源发展的几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
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 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 150万年之间。最初生活 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 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 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 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 已与人类相近。他们已经 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 工具。
2、能人阶段
能人(Homo habilis, 190至160万年前,东非): 能人于1960年发现于坦桑 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 能人与卢多尔夫人一样, 同属于最原始的人属水平。 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 能人的名字表示“灵巧的 人”,他们的平均脑量为 637毫升,比人类祖先南 方古猿高。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导言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一样, 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化 符合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 进化程序。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 段,同样是对环境产生适应的结果。
人类起源与进化
人类起源与进化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智慧和创造力的生物之一,我们的起源和进化历程一直备受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通过对古代化石、遗传学以及人类文化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我们逐渐揭开了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神秘面纱。
一、人类的起源根据科学研究,人类起源于约65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最早的人类祖先是类人猿,后来进化为古猿人和直立人。
最早的直立人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坎帕拉盆地,这些化石揭示了人类直立行走和大脑容量增大的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智力和工具制造能力逐渐提高,进化成为智人。
二、人类的进化过程1. 原始人类时期原始人类时期,人类主要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并通过狩猎和采集为生。
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使用简单但有效。
原始人类逐渐掌握了火的使用,这对于照亮夜晚、保暖和烹饪食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农业革命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农业革命让人类不再过度依赖于采集和狩猎,而是通过种植和养殖来获得食物。
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人们开始定居,形成了农耕社会。
3.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化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之后迅速蔓延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机械化生产的推动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当代人类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人类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和社会制度。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和知识成为无处不在的资源,人类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人类发展的关键词是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全球化。
三、人类进化的影响1. 文化和社会行为的演变随着人类的进化,我们的文化和社会行为也在不断演变。
我们创造了语言、音乐、艺术和宗教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
我们建立了社会规范和伦理价值观,形成了各种社会组织和制度。
2. 知识和科技的积累人类的进化伴随着知识和科技的不断积累。
我们掌握了火、工具和农业生产等重要技能,之后又创造了轮子、印刷术、电力和互联网等重大发明。
生物《人类的起源》 ppt课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创造亚当》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类的起源及证 据。
2、理解古猿到人的演化。
• 自主学习-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_黑__猩__猩___、_大___猩__猩__、猩___猩_、长___臂__猿__的总称。其中,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黑__猩___猩。
5.古猿进化成人类的标志: (1)、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2)、直立行走 (3)、语言的产生 (4)、脑的发达
要点
(1)人猿同祖,共同起 源于森林古、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
为关键的变化是( C)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 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
分子生物学证据:人类与类人猿都有_A_、__B_、__O_、__A等B 血型 ;类人猿与人的基因差异小,类人猿会患与人相似的 疾病。
神学的创造论 佛学的下凡论 外星人的复制论 生物学的进化论 ……
进化论
1.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 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 论。
进化论
人类学家将 能否直立行走 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逐渐发生 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 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小结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
2、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 3、原因 环境的变迁 4、证据 化石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在距今 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 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的起源--ppt课件
学以致用
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 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B ) 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学以致用
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
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D )
A.语言的产生
B.能够制造工具
C.脑容量发达
热带丛林
稀树草原
探究 二 古猿到人的演化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不适应者 树栖生活 进化
地面生活 进化
灭绝 现代类人猿 人类
古猿的进化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气候的改变导致它们 的生活环境由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古猿进化方向发生分化,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古猿的身体适应于直立行走的特点:
身体结构 下肢骨
身体重心 骨盆 脊柱
思考:
类人猿与人有哪些相似之处?根本区别又是什么?
黑猩猩有丰富的表情
黑猩猩用“工具”喝水
模仿人类刷牙
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项目
实例
外部形态
手指灵活
身体结构 面部表情
骨骼相似等 表情丰富如警戒、快乐等
行为表现
使用工具,交流等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63年,英国博物学 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 等方法,首次提出“人 猿同祖”的理论。
前肢变为“S”型
逐渐变为上肢,“手” 逐渐形成
最终结果
四足行走的古猿逐 渐变成了两足直立 行走的早期人类
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讨论1: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选择等不能重演。 我可能变 成人吗?
讨论2:让类人猿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人类应 该怎么做? 1.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2.保护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类的起源教案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人类的起源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
2、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
3、说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测:1、生物是进化的,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
2、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由到,到,到。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比一比,谁的知识面最广(小组讨论后交流)关于人类的起源,你们小组知道哪些观点或知识?1、2、3、4、三、小组交流积极参与1、观察长尾巴的小孩彩色图片及“毛人”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类人猿有:、、、。
3、类人猿生活和栖息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为食?4、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5、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7—28材料,并回答:1、在理论方面,有哪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与类人猿之间的相似性?2、从化石方面有哪些证据证明人类和类人猿由古猿进化而来的?3、分子生物学方面有哪些证据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五、分析思考学会分析,更会思考1、古猿最初的生活在环境中,过着为主的生活。
2、古猿到人的演变中最重要的外因是它们所处的发生了变化。
演化过程可表示为:大部分森林古猿一部分生活在古猿进化为现代类人猿发生变化一部分生活在古猿进化为人类3、古猿从树上到空矿的地面生活后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有哪些?你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哪项?4、人类学家认为在分类学上将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六、收获总结:七、复习巩固巩固本节学习的两个知识点。
要求:组内互查,小组长统一把握过关自我检测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换批阅。
一、选择题1、人类起源于()A、类人猿B、黑猩猩C、森林古猿D长臂猿2、人类分类学家,在分类学上将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式()A、能制造工具B、是否直立行走C、使用工具D、脑的发展3、下列动物中,你认为不是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猴D、大猩猩4、下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哺乳动物是()A、猕猴B、猩猩C、恒河猴D、叶猴5、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的祖先是()A、南方古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6、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A、化石证据B、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D、行为证据7、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到地面上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C、产生了语言D、由四肢行走转变成直立行走8、古猿从树上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A、身体重心的下移B、下肢骨增长C、脑容量增大D、直立行走9、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能使用工具而动物不会使用工具B、人类起源于类人猿C、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D、人与动物有着共同的部分特征,没有本质区别10、下列哪一项跟人类的起源没有关系()A、森林古猿B、环境的改变C、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D、现在类人猿二、能力提高: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感》中记载了人与类人猿情感方面的类似之处,如:类人猿在笑时,口角稍向后缩,下方眼睑稍起皱纹,这与人类非常相似;它们高兴时,眼睛光彩焕发,有时也会发现“吱吱”的笑声,在盛怒时也会像人一样脸突然变红等。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教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教案第一章:人类的起源1.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人类的进化历程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1.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的进化历程:从猿到人的演变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好奇心。
2. 讲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使用图表或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人类的进化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1.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材料,加深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理解。
进行小组讨论或口头报告,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看法。
第二章:人类的进化2.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特点掌握人类进化的主要事件和变化理解人类进化的影响因素2.2 教学内容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特点:从猿到人的演变人类进化的主要事件和变化: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发展等人类进化的影响因素:环境变化、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2.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类进化的好奇心。
2. 讲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特点,使用图表或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人类进化的主要事件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进化的影响因素。
2.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材料,加深对人类进化的理解。
进行小组讨论或口头报告,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类进化的看法。
第三章:人类的迁徙与文明发展3.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迁徙过程和路线掌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和重要事件理解人类迁徙和文明发展的关系3.2 教学内容人类的迁徙过程和路线:从非洲起源到全球分布人类文明的发展和重要事件:农业革命、城市化、宗教兴起等人类迁徙和文明发展的关系:人口迁移、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3.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人类迁徙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人类迁徙和文明发展的好奇心。
2. 讲解人类的迁徙过程和路线,使用地图或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济南出版社初中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复习课件
下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请观察并分析: (1)从图中我们观察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中, 在 体形 、 使用工具 、 是否着衣 三 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除了图中能观察到的变化外,你还知道人类与 猿的区别吗?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能力 脑发育程度 (3)你认为图中第几幅图接近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 类: 第三幅 。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人类 类人猿
2、古猿演化成早期人类,发生 了哪些形体上的变化?
长期只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 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使双手越 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变得适应于 直立的姿势,如 重 心 下 移 、 下肢骨增长 、 骨盆变短增宽 、 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等。 这样, 四足行走的古猿逐渐转变成了两足 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生活在 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人
森林古猿 地球环境
类
发生变化
的
生活在稀
起
树草原 进化 人类
源
和 进 化
时南
代方
人类的发展:
(
使 用 工 具
古 猿 露 西
( )
用能 创人 造东 工非 具人
使
达(直 ,用立 工火人 具、北 复大京 杂脑猿 )发人
现代人类
)
关于人类的始祖,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进化论 论。
2.1871年达尔文在他另一本 著作《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 中论述了;仔细比较了人和
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 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北 京 猿 人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
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
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
烧骨等。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 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 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 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 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 超过50岁的不足4.5%。
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
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 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用火
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
灰烬堆。
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直立人发现地点有陕西蓝田陈家 窝和公王岭(这两个地点的直立人的俗名被合称为蓝田猿 人)、安徽和县龙潭洞、云南元谋上那蚌、湖北建始县高坪 龙骨洞、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和龙骨洞、湖北郧西白龙洞、河 南南召杏花山、陕西洛南东河村、南京汤山等。此外,我国 古人类学工作者还从中草药材经营部门收集到来自湖北省巴 东县、河南省淅川县等地的一些直立人牙齿化石。在这些直 立人化石中,蓝田猿人、元谋猿人以及发现于湖北巴东、建 始、郧县和河南淅川的部分材料属于早期直立人,年代比北 京人要早。
猩猩
大 猩 猩 黑 猩 猩
人
1.南方古猿(400万年~100万年前)
南方古猿至少有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一般认为,粗壮 型是南方古猿发展中已经绝灭的旁支,而纤细型则是人类的 祖先。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 间。
南方古猿化石 最早发现于1924年,地点是在南非金伯利
人类是怎样进化的》每章主要内容
人类是怎样进化的》每章主要内容(完整版)人类是怎样进化的第一章:起源和进化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是人类起源的不同理论和证据。
首先,介绍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包括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概念。
其次,探讨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的创世神话,以及它们与科学进化理论的对比。
最后,介绍现代的进化理论,如中性理论和分子进化,以及基因和大脑的进化。
第二章:人类的遗传与演化本章主要内容是人类的遗传与演化过程。
首先,讲述基因的重要性,如DNA和染色体结构的作用。
其次,介绍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然后,探讨人类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性疾病。
最后,讨论人类与古人类的遗传关系,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
第三章:人类进化的重要阶段本章主要内容是人类进化的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首先,介绍人类和原始人类的区别。
其次,探讨直立人的出现和早期的工具使用。
然后,讨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变化,如火的使用和农业革命。
最后,介绍现代人类的兴起,如语言和社会结构的演化。
第四章:文化和环境对进化的影响本章主要内容是文化和环境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首先,讨论文化传承和社会俗的重要性。
其次,介绍环境对基因表达和进化速度的影响。
然后,探讨进化心理学和文化进化理论,以解释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起源。
最后,讨论现代环境对人类进化的挑战,如气候变化和技术发展。
第五章:人类未来的进化方向本章主要内容是人类未来可能的进化方向。
首先,讨论现代社会对人类进化的影响,如医学技术和社会结构的改变。
其次,介绍遗传工程和人工智能对人类进化的潜在影响。
然后,探讨人类的进化适应能力和进化道德问题。
最后,讨论人类可能面临的进化挑战和机会。
结语本文档通过不同章节的介绍和讨论,全面探讨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人类进化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和未来。
希望本文档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人类进化的基本知识和思考方向。
23.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猩猩
白颊长臂猿
云 南 长 臂 猿
赫胥黎用比较解剖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
孕期 尾 牙齿 染色体 平均寿命 共患疾病 猩猩 黑猩猩 223 无 240 无 32 32 24 24 38 41 结核 脑炎 感冒 天花等
大猩猩 人
265 无 275 无
32 32
24 23
36 70
从上表中,你能看出人和几种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人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说明:
人与人猿亲缘关系最近,它们有 共同祖先
埃 及 古 猿 的 头 骨 化 石
臼齿 前臼齿 犬齿
门齿
猿的牙齿
现代人的牙齿
人类进化中的重要特 征
火 制造和使用工具 直立行走 脑容量的增加 语言
北京周口店
1929年在我国 北京周口店发 掘出生活于5020万年前的北 京猿人的头盖 骨化石。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500ml
750ml
1000ml
1500ml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了解
(1)人猿同祖,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类进化经历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3)最显著的变化—脑容量增加2、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 3、原因 环境的变迁 4、证据 化石
练习:
1、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C)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 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
2、除能制造石器外,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猎、 捕鱼的原始人类是 ( B)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3、最早直立行走的是(C )已经具有语言能力的( D) 最早使用火的是 ( C ) 最早制造工具的是(B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人类的起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人类和类人猿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表明人类和类人猿有亲缘关系,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其中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3.从古猿到人的演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气候的变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生存下来的古猿退向森林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另一些古猿被迫移到陆地,最终进化为人类。
4.人猿分界的重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二.人类的进化(1)人类的进化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识记各阶段的特点(P34页)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学会人工取火,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
注意: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属于南方古猿;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约50万年前,属于直立人阶段。
(2)现代人种的分化: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不同种族的人在体质特征上有所不同,但都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所以,人类没有“优等”“和“劣等”之分。
典例: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分析:人类会使用工具,但类人猿也会使用具,因此不能称其为特征。
而有复杂的语言、直立行走、都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因此也可算是人类特有的特征。
因此,本题答案是B。
练习: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鱼 B. 狗 C.大猩猩 D.鸽子2.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长臂猿4.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脑量增加5.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猕猴 B.黑猩猩 C.恒河猴 D.大叶猴6.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7.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A. 人类是有黑猩猩进化来的B.人类与黑猩猩在进化方面的一种巧合C.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D.二者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但黑猩猩进化速度较慢8.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C ) A.类人猿 B.大猩猩 C.森林古猿 D.猴子 3.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C)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人类和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
智人
要点
(1)人猿同祖,共同起源于 森林古猿 (2)人类进化经历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 人 (3)最显著的变化—脑容量 增加
小
人类的起源:
结
1、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 2、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 3、原因环境的变迁 4、证据 化石
1.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C)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现代 类人猿
人类的进化
人类的进化证据——化石
森林古猿头骨化石
森林古猿想像图
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 年至150万年之间。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 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 短,其脑容量也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能人的形态特征是:距今260万~150万前生活在非洲的
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
物,毛多而密,呈红褐 色。猩猩头尖,眼和耳 都小,颌部发达,犬齿 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 敌人。它们也可以勉强 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 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 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 用前肢着地支撑身体, 就像住着拐棍那样
大猩猩是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也是前肢
比后肢长,他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2.7米。
现代类人猿属于高级的灵 长类,主要种类就是:长臂猿, 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
长臂猿的前臂特别长,
身高不足一米,双臂展开 却有150厘米,站立时手可 触地,故而得名。长臂猿 生活在高大的树林中,采 用“臂行法”行动,像荡 秋千一样从一棵树到另一 棵树,无论觅食、玩耍、 休息、求偶、生殖、哺育 幼仔等全部在树上进行 , 而且速度惊人。但是它们 在地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章末试题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哪一项是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主要基础()A.能直立行走B.制造简单的工其C.产生了语言D.脑容量增加【考点】F2: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62:人的生殖和发育专题.【分析】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解答】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是最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选:A。
【点评】知道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关键。
2.从猿到人的进化中,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的是()A.火的使用B.丰富的语言C.直立行走D.群体生活【考点】F2: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早期人类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
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解答】解: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3、下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请观察并分析: (1)从图中我们观察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中, 体形 在 _______ 、 使用工具 、 是否着衣 三 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除了图中能观察到的变化外,你还知道人类与 猿的区别吗?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能力 脑发育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图中第几幅图接近于“东非人”时代的古 人类: 第三幅 。
晚期智人阶段开始广泛 使用投掷武器和各种复 合工具如矛、弓、渔叉 和鱼钩等。矛、弓等工 具可以用于猎取猛犸象 等大型动物。
这时期的埋葬习俗也更加隆 重,在一些遗址中可以明显 地发现对死者的精心装扮, 如给死者穿上衣服和佩戴装 饰品。装饰品有象牙珠子、 穿孔的兽牙、贝壳、砾石、 鱼脊椎骨和蜗牛壳等,还有 垂饰、别针和手镯等。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人类
类人猿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古猿演化成早期人类,发生 了哪些形体上的变化?
长期只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 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使双手越 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变得适应于 直立的姿势,如 重 心 下 移 、 下肢骨增长 、 骨盆变短增宽 、 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等。 这样, 四足行走的古猿逐渐转变成了两足 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再见
尼安德特人的石器工艺更加复杂化,制作 石器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 始用仔细打下的石叶制作形状精细的工具 。 尼安德特人不仅能够使用火,而且已经掌 握了引火和人工取火的技能。
尼安德特人已经知道照顾老人和伤残者,尼人的 墓穴中还发现了花粉,尼人有用食物、工具、有 时还有花卉等为死者随葬。我们所发现的西欧尼 人的墓葬习俗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埋葬形式。
初中生物初二五单元第二章章末试题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哪一项是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主要基础()A.能直立行走B.制造简单的工其C.产生了语言D.脑容量增加【考点】F2: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专题】21:热点问题;31:类比推理;462:人的生殖和发育专题.【分析】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解答】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是最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选:A。
【点评】知道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关键。
2.从猿到人的进化中,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的是()A.火的使用B.丰富的语言C.直立行走D.群体生活【考点】F2: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早期人类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
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解答】解: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2 .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学等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于性的选择》中论述了人类起源于动物,明确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由已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来的
3.证据:
化石(古猿门齿小,与人相似;犬齿和臼齿发达与猿相似。
从已发现化石看距今越久远在形态上与类人猿越相似
血型DNA分子结构染色体数目形态疾病
二、古猿到人的演化
1.森林古猿(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森林中树栖生活) 气候干燥寒冷稀树草
原大部分古猿灭绝
一部分演化为类人猿
一部分进化为人类
2.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3.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人体特征: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第二节人类的进化
一、人类进化的历程
二、现代人种的分化
不同种族的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