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单位:时、分3.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介绍时间的单位:时、分,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观察与探究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引导他们认识时钟的构造。
2.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指针如何表示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讲解与示范1. 讲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强调要考虑时钟的指针位置。
2. 示范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计算。
四、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进行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他们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价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们认识⾃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具。
它是⼀门古⽼⽽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的应⽤越来越⼴泛,作⽤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年级数学上册第90页例1、第91页例2及练习⼆⼗三相内容。
教学⽬标: 1、进⼀步认识钟⾯,使学⽣会读、写⼏时⼏分,知道1时=60分。
2、利⽤钟表学具让学⽣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感受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3、使学⽣认识到时间与⽣活的联系,⽣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钟⾯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或者接近⼏,掌握时间的认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导⼊: 在⼀年级的时候,⼤家认识了整时,请你观察钟表,认⼀认。
⽣:9:00和5:00。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直观演⽰、探究新知 1、认识钟⾯。
钟⾯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格、每⼀⼤格⾥有5⼩格、⼀共有60个⼩格。
时针⾛1⼤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到2是1⼩时。
从4⾛到⼏是1⼩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到⼏是1⼩时? ⼩结:时针从⼀个数⾛到下⼀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分针⾛1⼩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多媒体演⽰分针从12⾛到1的过程。
问分针从12⾛到1经过了⼏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5分5分地数)分针⾛⼀圈是多少分? 3、认识时、分的关系。
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分?板书:1时=60分。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时、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树节目,和小咕咚一起学习好吗?2、播放动画片,“小朋友们来信了,我们很高兴”,有一个小朋友很苦恼,他很爱看智慧树,可是不认识时间,想请小咕咚帮忙,小咕咚问问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智慧树什么时间播放吗?(出示钟面)这是什么时间啊?3、师:要想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二)认识钟面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红果果有问题:出示课件:钟面。
师:关于钟面你会哪些知识呢?生:①针:时针、分针。
②数:12个数。
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
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
(生自行对照、修正)②说说对应关系。
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
同桌对口令。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
让红果果告诉你:(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2、探究新知。
(整5分、整10分)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3、观察归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辨别时、分、秒,学会读懂简单的时间;–能够用时、分表示具体的时间;–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时间的流逝;–通过游戏、实例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巩固所学内容。
二、教学重点1.辨别时、分、秒,学会用时、分表示时间。
2.能够读懂简单的时间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时、分、秒的概念之间的关系;2.能够用时、分表示具体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时钟,让学生指出时、分、秒的指示器,并让他们说出几点几分几秒的时间。
2. 讲解(15分钟)•时、分、秒的概念:时针指示小时,分针指示分钟,秒针指示秒;•时间的表示:时在前,分在中间,秒在后;•时钟的读法:学会读懂时钟上的时间。
3. 实践操作(20分钟)1.小组练习:几点几分的时间表示;2.游戏活动:老师报时钟上的时间,学生快速回答。
4. 拓展(10分钟)老师出示不同形式的时间表达方式,让学生解读并转换为时、分的表示形式。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老师给予及时解答。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时间相关的题目;2.记录一天中自己每个重要活动的时间,写成一篇日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时间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真观察时间的流逝,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认识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掌握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2. 认识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学会正确地读出时间。
3. 了解时间单位时、分,并学会简单的时间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 教学难点: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概念,学会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钟面的运行规律。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钟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钟面的组成部分。
- 提问:谁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认识钟面- 教师讲解钟面的组成部分,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3. 认识整点和半点-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整点和半点的特征。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整点和半点的特征。
4. 学会读时间-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5. 时间单位换算- 教师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换算。
-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学会正确地读出时间。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了时间观念,学会了正确地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认识时间(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认识时间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结构,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结构。
2. 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1. 钟面的认识和理解。
2. 时间读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钟面和时间。
2. 实物钟表,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实物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钟面结构,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钟面的结构,如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和作用。
2.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钟面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3. 教师讲解时间的读法,如整点、半点、一刻钟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实物钟表,进行观察和操作。
2. 学生通过拨动时针和分针,尝试读取不同的时间。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游戏环节1. 教师设计一个时间猜谜游戏,学生通过猜谜来巩固对时间的认识。
2. 教师出示一个时间,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示该时间。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时间的认识和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钟表,学会看时间,并记录下每天的重要时间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钟表和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钟面的结构,学会了看钟面上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游戏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时间观念得到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上学时间》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上学时间(综合与实践)学习目标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时间的知识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些初步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建议学习课时数1课时。
编写说明教科书安排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以问题为载体,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
第二,为统计内容的学习,如数据分析的意识和体会数据的随机性积累活动经验。
第三,进一步巩固、提升“时、分、秒”的学习内容。
此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论述说明了此素材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先调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结论: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综合实践课,本节内容建议以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教科书安排的四个活动,希望通过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完成提出问题、“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初步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第二阶段,安排学生利用一个星期收集数据,经历记录、整理自己上学时间数据的过程。
情境图给出了记录淘气早晨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时间的例子,并就此提出三个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读取图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六《时、分、秒》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六《时、分、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计算方法4. 珍惜时间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时间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时间计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时间计算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珍惜时间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通过举例,讲解时间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4. 讨论与分享-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珍惜时间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与布置作业-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表,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和指针的作用。
2.能够识别钟表上指示的小时和分钟。
3.能够根据钟表指示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时间阅读和描述。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理解钟表的指针与时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识别钟表上指示的时间。
四、教学准备
1.一块有指针的钟表。
2.教具:数字卡片、钟表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
A. 导入
1.老师出示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的基本结构和指针。
2.引导学生讨论钟表的用途和指针指示的含义。
B. 讲解
1.介绍钟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说明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代表小时和分钟。
3.演示如何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C. 练习
1.让学生观察钟表指示的时间,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2.让学生自己设置钟表时间,让同伴猜测。
D. 拓展
1.让学生用自己的身边事物,比如课堂上教室的钟表,尝试读取时间。
2.让学生围绕“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展开讨论。
六、教学反馈
1.组织学生展示他们读取钟表的能力。
2.针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七、课后作业
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钟表的指示时间,并写出来。
2.思考题:假如现在是9点半,请同学们画出此时钟表上指示的时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钟表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读取简单
的时间。
同时,通过练习和拓展活动,能够将时间的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运用时间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时几分》教案(集体备课公开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时几分》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读懂时钟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
2.能够用时和分表示时间。
3.能够用时、分表示具体的时间点。
4.能够通过故事、问题和游戏等形式加深对时间的认知。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读懂时钟上的时间。
2.能够用时和分表示时间。
3.能够区分时、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地用时、分表示具体的时间点。
2.能够正确理解“半”过了几分之后的时间。
3.能够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如早出晚归等生活场景。
教学准备1.时钟模型或图片。
2.课堂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等。
3.教学课件或PPT。
4.练习册或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引入有关时间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
第二步:讲解1.利用时钟模型,向学生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和指针的概念。
2.示范如何读懂时钟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参与练习,通过抢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对时和分的理解。
2.设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时钟时间的掌握程度。
第四步:拓展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景,如“小明早上7点开始吃早餐,吃了20分钟,问几点几分?”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时间的应用。
教学结束1.教师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小结,夸奖优点,指出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2.学生对时和分的概念理解是否深刻?3.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时间概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时钟上的时间表示,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认识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认识时间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结构,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结构。
2. 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1. 认识钟面的结构,特别是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
2. 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特别是分钟的认识。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钟面和时间。
2. 钟面模型,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钟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面上有哪些部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数字1到12。
二、新课1. 认识钟面的结构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钟面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和数字。
2. 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不同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看钟面上的时间。
三、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钟面,让学生说出时间。
2. 教师出示一些时间,让学生画出钟面。
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们学会了什么?五、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看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词严谨,语言简洁,让学生容易理解。
同时,要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真正掌握看钟面的时间的方法。
在课后,教师还要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技能,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时钟的指针:时针和分针的作用。
2. 学习读取小时和分钟。
3. 掌握时间的早与晚的概念。
二、教学准备:时钟模型、指针模型、小黑板、粉笔、挂钟、数学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引入时钟:老师出示一只真实的挂钟,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时钟上的指针,教师解释时针和分针的作用。
(2)引导问题:请学生回想一下,你们每天早上起床之前能看到什么时间?你们晚上睡觉前能看到什么时间?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地方?2. 认识时间(1)学习读取小时:教师出示一块时钟模型,指向数字1。
让学生读出数字1代表几点钟。
然后逐渐移动指针,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时间。
学生进行识读或口头回答。
(2)学习读取分钟:教师出示一块指针模型,旋转指针让学生读出指针所指的分钟表示的时间,如:指针指向6,学生说是半小时。
(3)配合实物:教师将挂钟上的指针移动到指定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快速地说出你看到了几点钟。
3. 时间的早与晚(1)教师出示两块时钟模型,指针分别指向8点和2点。
教师问学生哪个时间比较早,学生说出答案并解释。
(2)教师出示两块时钟模型,指针分别指向11点和5点。
教师问学生哪个时间比较晚,学生说出答案并解释。
4. 练习与巩固(1)合作完成练习册上有关读取时间的习题。
(2)进行小组竞赛:出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迅速写下时间的表示方式,第一个完成的小组获胜。
5. 总结与延伸(1)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学习了时钟的指针、读取小时和分钟以及时间的早与晚。
(2)延伸思考:提问学生一些与时间相关的问题,如:你通常什么时候上学?你通常什么时候吃早饭?让学生用时间表示方式回答。
四、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对时钟的指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生通过读取小时和分钟以及比较时间的早与晚,提高了时间感知能力和思维敏锐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对时间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认识时间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时间对于生活、学习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表达时间。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表:时针、分针、秒针及其作用2. 认识时间:整点、半点、一刻钟3. 时间单位:时、分、秒4. 时间表达法:电子表与指针表的表达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能正确表达时间。
2.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钟表的构造及作用。
2. 演示法:通过实物钟表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表达时间。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概念,介绍钟表的构造及作用。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实物钟表或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整点、半点、一刻钟的认识方法。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表达时间。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的钟表,学会看时间,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测试:进行定期测试,检验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表达时间。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二年级数学:《一分钟能干什么》说课稿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一分钟能干什么》说课稿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What can I do in a minute"?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一分钟能干什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分钟能干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中的一个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目标: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时分的知识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能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能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半点;但是整点刚过和接近整点学生区分还有困难。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
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二、教法学法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联系生活实际,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示例答案:
1.实践题答案:
家庭活动:吃饭
开始时间:18:00
结束时间:18:30
活动时长:30分钟
2.思考题答案:
我计划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例如在课间活动时完成作业或阅读书籍,确保课间时间不被浪费。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时间记录和珍惜时间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时间记录和珍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时间认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课间活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数学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四个方面展开。
1.数学素养:通过观察和记录课间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素养:在观察和记录时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时间记录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时间记录和珍惜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时间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淘气的作息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能够认识钟表,知道一天有24小时。
但部分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化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概念,学会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的方法。
2.理解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联,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时间概念,培养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表模型、计时器等教具。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素材、图片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不知道时间,导致作息混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记录时间,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时间题目,让学生回答。
如:现在是3点20分,请问50分钟后是几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时间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与生活作息的关系,如: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
(拓展)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
(情感)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写数猜数: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
(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
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揭示课题: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
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1.情景研究: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
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
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
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
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 1分有多长(第一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
1分有多长(第一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有多长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教学重难点:体验1分有多长,估测1分有多长,会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学习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初步感知1分钟的重要性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一分钟》,我们再来回顾课文中的故事内容好吗?课件出示:《语文课本一分钟》,师:同学们,再次感受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原来就仅仅因为多睡了1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小结:一分钟真的很重要!究竟有多重要呢?1分钟究竟能做多少事情呢?现在我们就来用数学办法研究1分钟。
(板书:1分有多长)齐读课题活动二实践活动借助观察秒针走动的活动,直观感受1分钟的长短1、认识1分钟有多长观察探索分与秒的关系师:同学们,请大家静静的看大屏幕,我们只看和听,一起来认识1分钟课件播放:第一张PPT时钟师:同学们,这就是1分钟提问:你在钟面上刚才看到了什么?(时针、分针秒针秒针走了一圈)问:哪根是秒针?(对,最细最长的针是秒针)让学生指出钟面上的秒针问:秒针走的时候,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滴答滴答的声音)小结:秒针滴答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1秒。
师:我们再看看1秒到底是多长?课件操作1秒: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秒好短啊!现在我们知道了比分还短的时间单位是秒。
继续演示5秒,10秒分别有多长提问:那刚才同学们看到秒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小格呢?请大家再看一次钟面,轻声数一数秒针一圈走过多少小格?(出示课件:秒针走一圈)问:你发现了什么?(秒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秒)问:分针走了多远?(一格)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结肯定: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1分就等于60秒板书:1分=60秒齐读活动三亲身体验1分钟能干什么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感受认识了1分钟,你们对1分钟有没有一点感觉了?那么1分钟能干什么呢?1、当1分钟的小医生把把脉数一数:1分钟测脉搏跳动自由发言1分钟跳多少下?2、做一做: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测一测1分钟能做多少?游戏项目:一个是写数字,一个是写自己姓名,一个是写英文字母,请选择自己最喜爱项目,看看1分钟能做多少?3、生活中的1分钟能做什么呢?播放PPT4、估计感受1分钟,看谁数的最接近1分钟数数1-60 访谈最接近1分钟的同学,你是怎么数的?总结:同学们,现在你对这1分钟有多长了感觉了吧!千万别小看这1分钟,我们可要珍1分1秒!活动四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单位画勾(书本第78面第1题)2、书本第78面练一练第2题3、纠错题先看PPT 再在自己小纸条上订正写出正确的单位。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教案6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时间》教案6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一天的时间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
2.能够用小时数表示时间,比如7点、11点等。
3.能够简单描述日常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一天的时间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
2.掌握用小时数表示时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时间的顺序概念。
四、教具准备1.教科书2.小时钟模型3.时间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拿着小时钟模型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时钟指针运动的方向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识1.老师向学生介绍上午、下午和晚上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各自的时间范围。
2.老师通过小时钟模型讲解时间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用小时数表示时间的技巧。
3.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用时间卡片上的时间段进行时序排列,练习描述日常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时间的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时间,并记录下一天内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活动,日后可以分享给全班同学。
六、课堂总结1.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2.强调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时间的练习。
2.每天观察记录自己的活动时间,包括起床、吃饭、上学、回家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将更加深入,能够准确描述时间的顺序和突出事件。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和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和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时钟,掌握到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2.能够用时钟读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
3.能够认识分钟,学会分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块装有时钟表盘的教学用具。
2.准备绘本、图片或视频等教材,以帮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概念。
3.准备练习题目和游戏,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入时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造和指示。
2. 学习时1.教师通过示范时钟读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小时的表示。
2.学生跟读,加深对小时的认识。
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3.练习:让学生在时钟上指出指定的小时,巩固所学内容。
3. 学习分1.教师引入分钟的概念,教导学生如何读分钟。
2.学生模仿教师读分钟,练习快速准确读取。
3.练习:让学生在时钟上指出指定的分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4. 综合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错。
2.教师提问综合时间的概念,如“12点30分是上午还是下午?”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5. 游戏巩固1.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如“时间速查”、“时间填空”等。
2.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自己寻找时钟,练习读时间。
3.完成一篇小结,总结时间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时和分的概念理解较好,但在读分钟时还存在一些混淆。
下节课我将重点强化分钟的教学,确保学生可以准确读取分钟。
同时,游戏环节的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节课我将设计更多有趣的游戏,以加强巩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认识时和分》这一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教具准备:跑表、题卡
②、内容设计:在“学习车厢”我设计了30道口算题,教师计时,学生比赛。学生看钟面说出进入“学习车厢”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用时,教师记录最快和最慢的用时。
③、问题设计:1、最快和最慢二人用时相差多少?2、最快、最慢二人共用多长时间?
④、预期目的:复习看钟面说出时间。复习“用时等于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这一概念。
(三)、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加强了师生、生生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群体活动的优势,促进个体的发展。
(四)、根据学生特点,注意激励评价
从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环节效果不是很好,为什么?由于用于激励评价的“纪念品”没有及时发给回答的学生,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忽略了低年级学生喜欢表扬和肯定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我加强了语言上的表扬力度和“纪念品”的发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教学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时代呼唤教育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教育的改革需要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转变。国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教改精神,我校在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教改指导意见。即:1、面向全体,尊重差异。2、激发兴趣,主体参与。3、分类指导,合作答疑。4、反馈及时,探究事理。5、注重过程,学会学习。6、促进发展,评价激励。学校鼓励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理论,并于上学期末还安排每位教师一节体现“新课标”教改精神的教改研究课。
当时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7、8岁的学生,他们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但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表扬,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亲身去体验。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看电视儿童节目,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就思考怎样把一节课以既有故事的生动、完整,又有儿童节目的兴趣、激情,并使学生在其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呢?我精心的设计了一节“时间实践活动课”,力求做到既体现新课标精神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0人/80%
25人/100%
25人/100%25人/100%22人/85%22人/85%5人/20%解决问题情况通过统计表(一),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是较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我在设计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创设情境,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注意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原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③、问题设计: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喝到茶?④、预期目的: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利用时间。
6、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延伸主题。
①、教具准备:纪念卡、录音机
②、内容设计:1、填写完整“时间列车”参观学习记录表。2、请学生谈谈感受。3、发放“纪念卡”要求学生填写休息日的安排,写信或发电子邮件给老师。4、在“时间象小马车”的歌声中说“再见”。
(二)、注意面向全体,精心设计问题
教育的普及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得到共同的提高。怎样才能实现呢?根据要求我精心设计了问题,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和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便会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愿望。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③、预期目的: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作业。
三、取得效果及分析
通过讲课的感受和对录像的反复观看,对学生学习效果统计如下:二年级一班听课效果统计表(一)N=25
学习表现
车厢名称
学习车厢
运动车厢
游戏车厢
休息车厢一般
较高
非常高
非常高
学生兴趣情况主动回答问题
情况
15人/60%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后一个环节——沏பைடு நூலகம்茶的问题解决上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一)、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灵活
国家规定一节课40分钟,但在“沏杯茶”这个环节中如果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也许会更清楚、更明白。
(二)、学生要加强实际生活锻炼能力
如果学生在家沏过茶,有足够的生活经验,那么这道题也不会很难,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孩子们在家个个都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必要的劳动锻炼,阻碍了他们一定的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家长要大力配合,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体验。
4、第三个环节——游戏车箱
①、教具准备:卡片、彩笔。
②、内容设计:在“游戏车厢”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分别用时间的不同计时法写出时间。如:11时25分、11:25、11点25。找到拿着同一时间的学生可以蹦蹦跳跳走到一起,他们就是朋友啦!设计时让大部分学生找到相应的朋友,少数学生的卡片没有与之相同的,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时法写出与之相对应的时间,成为他的朋友。
③、问题设计:1、用不同计时法写出没有朋友同学手中的时间;2、在只有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填写出开始时间。
④、预期目的:1、复习时间的不同计时法,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它可以让学生估计时间的长短,补充用时这一条件来求开始时间,也可以用上一个环节的结束时间推测出这一环节的开始时间。教会学生估计时间的长短,感受体验时间的快慢,培养一定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过程每个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①、教具准备:投影、板书、石英钟、录音机、贴图等。②、情景设计:投影上投一幅美丽的“时间列车”的图画,板面上有钟表,有每一节车厢的名称,有“时间列车”学习参观记录表,有纪念品,有纪念卡。在“时间象小马车”的歌声中开始我们的参观学习。
③、预期目的:这样设计导入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
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黄颖
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摘要:本教学设计依据“新课标”精神,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等特点,结合教材的时间教学内容,设计一节“时间实践活动课”。并捕捉“生活现象”——设计一列模拟“时间列车”,让学生在“时间列车”每一节车厢(学习车厢、运动车厢、游戏车厢、休息车厢)参与活动,以记录每节车厢的开始、结束时间和用时为主线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互之间合作精神。
3、第二个环节——运动车厢
①、教具准备:皮球
②、内容设计:在“运动车厢”中我设计了小组拍皮球比赛,5个人一组,分成5组,每组围成一圈,每人轮流拍一下,观察哪个小组拍的多,组员之间能协调合作。
③、问题设计:挑出5个组中哪三个组拍球数和为最多,并找出原因?哪三个组拍球数和为最少,并找出原因?
④、预期目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娱乐中能也学到知识,力求在学习时间有关知识的同时复习其他类型知识。
5、第四个环节——休息车厢
①、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②、内容设计:在“休息车厢”中我设计实际动手操作活动——沏杯茶。课件出示: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2分钟,洗开水壶1分钟,烧开水8分钟,沏茶1分钟。根据学生基础和能力均衡分组,并发给学生卡片动手操作。这一环节结合动手、动脑、动口等方式,小组合作操作答疑。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整体结构:
教材中时间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会看钟面,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能用不同计时法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我在设计“时间实践活动课”这一课时,力求做到“温固而知新”,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验时间的长短快慢,形成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2、在学生会看钟面,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的基础上,能正确解答:求开始时间,求结束时间,求用时等有关问题。3、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精神。根据教学目标,我的这节“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整体设计是:设计一列模拟“时间列车”让学生在“时间列车”每一节车厢(学习车厢、运动车厢、游戏车厢、休息车厢)参与活动,并以记录每节车厢的开始、结束时间和用时为主线来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