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放不下”作文导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思路拓展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一、从自身经历想开去——谈认识 与同学、与家人情感的交流方面有没有过矛盾、隔 阂,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生活; 在学习方面有没有出现过个人兴趣和学习任务之 间的矛盾,处理不好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从社会现象想开去——什么时候该“放下”或“不放 下”
放下了官 架子,表 现了宽容 大度,受 人尊敬。 坚持与歹徒 搏斗,不顾 生死,不放 下自己的责 任
【试题回放】 (2012年广州一模)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 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 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 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
也可以反面立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本不该放 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贪官放下正义、奸商放下了诚信、 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该放下的却 没有放下,比如对名利的热衷、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 贪婪、对眼前既得利益的不舍、对生活中无谓的烦恼……
思路要求: “放下”——含义理解正确,对象明确,选点准确, 观点鲜明,立意深刻。 “放下”的理由充分;“放下”的过程清晰;“放下”的方法 正确;“放下”情节构置合理。
——“放下”指什么? 一、题意理解 1.本义—— ①放下是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 处放到低处; ②搁置,停止进行。
2.引申义——
把占据心灵的某种东西移出。
3.价值取向
——什么东西必须放下或不放下?
放下≠放弃 放下,指放下多余的、有害的、悲伤的、暂时不需要 的事物。是一种有选择的放弃,而不是说要完全放弃。
放下、不放下可以是一种价值的取舍(得与失), 比如放下个人的名利,不放下对事业的追求;放下眼前的 荣耀,不放下对正义的执着……
放下与不放下的对象选择:可以是实的:财富、权 力、名利……也可以是虚的:思想观念(成见……)、情 感(喜怒哀乐……)……
4.角度选择
放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不该放弃的;不放 下的同时亦隐含着什么是必须放下的,如此方可 更好的诠释为什么要放下或不放下。
“放下”与“不放下”必须二选一。文题与内容必 须保持一致。选择其一可以涉及另一方,但主次须分 明,忌倒置。比如选择写“放下”,可以涉及“不放 下”,但必须以“放下”为重心,不能是定题为“放 下”,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是写了“不放下”。
二、立意说明
——为什么要放下或不放下?
可以正面立意:该放下什么,比如利益、荣耀、财 富……不该放下什么,比如尊严、正义、良知、诚信……
德国总理默克尔2月27日出席一次活 动时,一位侍者不小心将五杯啤酒全 部洒在她的背上。而默克尔不仅没生 气,还冲侍者微笑,然后还穿着湿漉 漉的衣服上台演讲。 3月26日晚7:20 广州白云区嘉禾 街永福商场的一名保安发现停车场里 有3名小偷在偷自行车,他赶紧跑过 去阻拦并扭住一名小偷不放与其搏斗, 却被这名小偷用匕首连刺三刀,一刀 刺在了咽喉上,这时他仍抱住小偷不 放。
【范文引路】
放 下 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 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 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 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 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 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 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 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 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 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 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 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不是你的, 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
不放下
朱光潜先生曾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 走。”是的,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即是面对再多的艰难困苦,仍 然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终其一生为实现这一最高人 生价值而奋斗不息。 回顾历史,当无尽的艰辛,黑暗的现实,被贬的挫折无情的嘲 笑着他们对责任的固执坚守时,他们没有选择放下。玄奘大师,只 身穿透五万里的沙漠,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没有结伴而行的法师, 坚定地喊出“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求东归半步迈”的信念,靠的是 对为众生脱离苦海的责任的不放下;特蕾莎修女,毕生在贫民窟为 穷人服务,受尽千般万般不解与嘲讽,依然说道:“我不能假装看 不到路上冻死的人们”,靠的是尊重关爱穷人的责任的不放下。 电影《十月围城》中,十三个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围 城,靠的是对革命胜利的责任的不放下。 倘若他们放下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倘若他们选择了安逸的生 活,他们的内心只能享受物质的富足,却无法享受精神的富有,退 缩与放弃只会永远地拷问着他的灵魂。许多的古人,在困难面前放 下一切,避世隐退,他们放下了对奉献社会的志向,却渐渐把这种
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 为更好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 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 放手。”烫伤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 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 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 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 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 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 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 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让 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 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 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 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
【简评】 这是一篇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材料丰富准确的议 论文。文章由朱光潜的名言引入,将“不放下”的内容具 体化为“不放下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责任”,观点鲜明 而集中。主体论证部分从正、反两面展开,由历史到现实, 层次清晰。事例选用准确,叙述简洁。文末提出“从点滴 小事做起”的解决办法。全文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朝气。 但有些表达略显生硬,有空洞之嫌。
断臂钢琴师刘伟放下自卑, 活出自己的精彩。
双汇瘦肉精事件 的
责任人追求金钱利 益,放下了做人的 良知。 拾荒老太陈贤妹不管生活 怎么的艰苦,始终不放下 做人应有的本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
三、从书本中挖掘素材——为什么要“放下”或“不放 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因为放得下世界顶尖大学的 诱惑,毅然决然地提前走出了大学校门,最终成就了 自己,也轰动了世界。 “两弹元勋”钱学森,因为放下了美国丰厚的物 质享受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而实现了自己为祖国国防 事业献身的夙愿。因为放得下,钱学森赢得了祖国人 民的无比爱戴。 因为放下了胯下之辱的羞耻,韩信才有了“韩信 将兵,多多益善”美誉;因为放下了宫刑之恨,司马 迁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宏篇巨著; 因为放下了接二连三的贬谪之痛,苏东坡才吟出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唱。
放下当作伟大的志向。若社会仅有“放下”的故作潇洒,却没有 “不放下”的勇于担当,历史的潮流又怎能向前发展? 当今的中国,也许没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没有革命时期的战 火硝烟,但面临的国际竞争与国内矛盾却依然激烈。新时代的科技 竞争、文化竞争谁来争?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贸易战汇率战谁来 战?是我们青年。新时代的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谁来应对?是我们 青年。我们青年有着民族与国家未来的责任,重要的是不放下,重 要的是面对再大困难也不放下对社会与人民的责任。看那广州的举 牌哥,用一人之力挑战地铁部门的措施,他不放下手中高举的牌, 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看那香港那些举着横幅游行抵制“蝗虫广告” 的大学生们,为地域间的和谐相处高呼呐喊,他们不放下手中的横 幅,也不放下心中的责任。 不放下责任,并不需要舍身就义,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只需 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认为偏隅一角、独善其身就是大智慧, 真正的大智慧,真正对自己有益,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益的大智 慧,在于不放下! 因此,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放不下,勇于挑起重担,他才是 最富有的人。
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 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是他的。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 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
【简评】 本文对题意理解准确,将“放下”分为“被动”、“主动”和 “从不抓紧”三个境界,由浅入深,逐层论述。文章内容丰富,水 蛭、商界精英、禅宗故事等诸多材料运用恰当,显示出作者丰厚的 知识储备。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见解深刻而又独到,体现出作 者富有个性的思考。虽然语言上略有欠缺,不够流畅,仓央嘉措的 例子分析稍嫌空洞,但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