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的西行取经,就可以判断出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联系所学知识,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西汉时期通西域,B项是明朝时期七次下西洋,D项是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是解题的提示信息,由此可确定是隋朝;“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是限制条件,可确定答案。隋朝建立时,定都长安。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中信息“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可知,这一“事物”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很类似,答案为D。
A.七国之乱
B.安史之乱
C.八王之乱
D.黄巢起义
17.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5.如果给下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6.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
7.“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有西方政府都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这其实是不知不觉的模仿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的事物。”这“事物”是指( )
21.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藩镇割据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黄巾起义
2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水排
B.风车
C.筒车
D.曲辕犁
1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翻车B.耧车C.筒车D.曲辕犁
13.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张骞出使西域
14.宋朝李纲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使人口明显增长,边境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史学家肯定武则天, B符合题意;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属于客观因素,故A排除;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重用有才能的人属于武则天统治措施的一部分,故CD排除。故选B。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末年,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安史之乱,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而杜甫的许多诗正是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状况,被称为诗史,由此可知,材料中的“乱世”是指安史之乱,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故C符合题意;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A不合题意;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B不合题意;主动请缨,征战海外与鉴真无关,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B
解析: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科举制
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9.“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像“鉴真像”结合所学知识,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C符合题意;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是玄奘,A不符合题意;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武则天,B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与主动请缨,征战海外无关,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最终导致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集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翻车是灌溉工具,耧车是播种工具,曲辕犁是耕犁,都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ABD排除。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利用水力运转,故选C。
13.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玄奘西游是唐朝时期的中印交往的史实,B项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C项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的史实,D项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时期的史实。BC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冲刺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时,历城区某学校学生看到下面这幅图片,如果加以文字说明,应该选择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2.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点。“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都是唐朝中外交往的典型史实,他们之所以会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故选C。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越窑、邢窑,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涉及的是唐朝出现的灌溉工具--筒车。故C符合题意;A是东汉的冶铁工具;B用于谷物清选加工;D是唐朝的耕作工具,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唐朝筒车的相关史实。
12.C
解析:C
A.隋炀帝B.唐太宗
C.唐玄宗D.武则天
3.“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D.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4.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A.越窑、邢窑B.越窑、定窑C.汝窑、邢窑D.汝窑、定窑
2.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发展。科举制指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创立于隋朝。改变了魏晋以来,选拔官吏的标准,不问出身贵贱,只问真才实学,相对比较公平。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开始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标志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221年C.581年D.589年
24.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
A.白瓷B.青瓷C.唐三彩D.青花瓷
2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魏征B.杜如晦C.房玄龄D.姚崇
18.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19.骆宾王曾经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并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
A.骆宾王很有文采B.武则天爱惜人才
C.宰相能力有限D.武则天不得民心
20.“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的文化气派。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①遣唐使来华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A.张骞B.郑和C.玄奘D.鉴真
10.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文景之冶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1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某个生产工具描述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故答案为C项。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11.C
解析:C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可以推动教育发展、能够防止政权覆灭,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持续了一千多年”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B.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C.灭掉陈朝重新统一南北
D.加强中央集权提髙行政效率
15.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杜甫《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材料中的“乱世”是指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4.C
解析:C
【解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
根据所学可知,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说的是隋文帝在南北朝后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C符合题意。题意是说隋文帝实现统一,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白居易的诗句。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