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概括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概括一、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石器制品的时期,约距今200万年至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是使用石器和陶器的时期,约距今1万年前至公元前4000年前。
2. 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通过狩猎和采集为生,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棚屋中,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
二、农业革命1.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通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开始了农业生产。
2.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农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定居社会的形成。
三、古代文明1.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发源地,通过对尼罗河的水利工程建设,埃及人民开垦了肥沃的农田,培育了灿烂的文明。
2. 黄河流域的文明黄河流域是古代我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的人们通过灌溉农田、筑堤防洪等措施,创造了整齐有序的农田和多种农业生产工具。
四、写作练习1. 写作的基本要素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提纲、扩写、修改等环节,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2. 写作的技巧和规范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逻辑性,进行科学的思考和理性的表达,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有力。
以上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概括,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发展,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历史学习,积极思考历史与当代社会的通联,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新内容:五、历史记载的重要性1. 史前时代的研究在了解了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之后,我们也需要了解史前时代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性。
史前时代指的是文字记载之前的时间段,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依据考古文物和地质遗迹。
在史前时代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艺术特色等,进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和进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约2070-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传位给其子启,实行世袭制。
- 商朝(约1600-1046年):因水患和政治动荡,商朝曾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盘庚迁都至殷。
- 西周(约1046-771年):实行分封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 春秋时期(770-476年):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475-221年):七雄并立,各国进行社会改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3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重要工艺品,用于祭祀和礼仪。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2.1 秦朝的统一- 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2 秦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 秦朝实行严酷的法律,加强对人民的压迫。
- 陈胜、吴广起义,标志着秦朝统治的开始动摇。
2.3 汉朝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 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第三单元:汉武帝推进大一统3.1 汉武帝的改革-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郡国,并推行推恩令。
- 实行盐铁官营,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3.2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3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指挥汉军大破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第四单元: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1 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明了纸张,改进了印刷术。
-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能检测地震的方向。
4.2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3 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入- 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求得长生不老。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起源1.人类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定义-人类起源理论:直立人、直立智人、新人、非洲起源等-文明的定义:农业革命、城市化、文字、政治组织、宗教信仰等2.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和生活方式:捕猎采集、制造简单工具等-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农业、盖房、制陶、纺织等3.大河流域文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兴起:农业定居、城市化、文字、政治组织等-夏、商、周的兴衰:夏代的传说、商代的兴起和灭亡、周代的分封制度等第二章古代希腊文明1.希腊城邦的兴起-城邦的定义和特点:城市国家、独立政治、不同政治体制等-希腊城邦的代表:雅典、斯巴达等2.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公民、会议、公决、陪审团等-斯巴达的军事特色:士兵、培养方式、军事实力等3.希腊的文化成就-文化领域的发展:哲学、科学、历史学、戏剧等-希腊艺术的特点:雕塑、建筑、绘画等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1.印度地理环境与早期居民-印度的地理特点:横贯半岛的山脉、恒河与孟加拉湾等-印度早期居民的特点:印度-雅利安人的移民、种族融合等2.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吠陀时代的特点:宗教经典、牧人部落社会等-种姓制度的特点:四种姓和贱民等级、职业的限制等3.摩揭陀王朝与佛教的兴起-摩揭陀王朝的特点:统一印度、政治等-佛教的创立和发展:释迦牟尼、四圣谛、八正道等第四章古代中国文明1.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中华民族的形成等-夏朝与商朝的兴衰:夏代的传说、商代的兴起和灭亡等2.周朝的兴起和分封制度-周朝的兴起和政治:商朝的灭亡、周公旦的功绩、周王室的衰落等-分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封建等级制度、分封制度的目的和影响等3.戰國時期与思想家的兴起-戰國时期的战争与分裂:周朝的衰落、诸侯国的争霸等-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和影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4.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政治:秦朝的建立、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郡县制、中央集权、焚书坑儒等以上是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涵盖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及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化特点与重要事件。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考点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
(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3.蓝田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160万年。
(2)发现地点:陕西蓝田。
4.郧(yún)县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100万年。
(2)发现地点:湖北郧阳。
5.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生活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考点二、北京人6.北京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生活状况: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3)历史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4)意义: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三、山顶洞人7.山顶洞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农业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3.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4.河姆渡人概况(1)时间:距今约7000年。
(2)地点: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yáo)河姆(mǔ)渡遗址。
(3)生产概况①农作物为水稻,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②骨耜(sì)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广泛使用:③住干栏式建筑,会挖水井,其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把这种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 历史的起源
-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学科。
- 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出现和发展。
2. 考古学的意义
- 考古学是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学科。
- 考古学通过发掘和分析文物、遗址等资料,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3. 人类起源和迁徙
- 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迁徙到世界各地。
- 人类的迁徙过程经历了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社会等不同阶段。
4. 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高度成就。
- 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组织形式
密切相关。
5.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黄河的特点、气候的变化等因素有关。
6. 各种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 各种文明之间通过贸易、战争、移民等方式进行交流与发展。
- 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有着重要影响。
7. 人类社会的划分和写作
- 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进行划分。
-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和撰写历史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
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以上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 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采集、打猎和渔猎为生。
- 采取原始共产主义的方式,没有私有制和阶级。
- 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
2. 奴隶社会的特点:- 农业的发展导致奴隶社会的出现。
- 社会分工明确,奴隶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 出现了城邦和国家,建立了法律和制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劳动和社会1. 农业的发展:-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改善,出现了农业工具和灌溉设施。
- 秦汉时期,开发了灌溉技术和土地收归制度,农业生产大幅提高。
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以丝绸、瓷器、铁器等为代表。
- 商业活动逐渐发展,出现了货币交换和市场。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和罗马1. 希腊城邦的兴起:- 希腊城邦是由一个城市和其周围的领土组成的政治单位。
- 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在希腊得到了发展。
2.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城邦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帝国。
- 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实行分封制。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1.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 这些发明对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古代思想:-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道德行为。
-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五单元:中世纪欧洲1. 欧洲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
- 贵族和教会拥有土地和权力,农民和奴隶为其劳动。
2. 教会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教成为主流宗教,影响了人们的和价值观。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对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第一单元史前阶段: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内容要点:一具制度: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把部降联盟领袖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两种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南方的河姆渡人和北方的半坡人。
两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三个原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我国的古人类遗址:(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国家之一(2)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要紧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胖沃、水源充脚,适合人类生存。
)2.元谋人(1)发觉地方:云南省元谋县;(2)日子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日子事情:能创造工具,懂用火;(4)发觉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日子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觉:1929年,中国的少年学者裴文中发觉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体貌特征:(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2)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可以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5.生产日子:(1)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2)采集、狩猎;(3)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注:①火的功能:用火烧烤食防寒、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②学会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增强了人类习惯自然的能力。
)6.社会组织:过群居日子,原始社会。
7.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8.意义:经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2.日子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貌特征:差不多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生产日子: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缝制衣服。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1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14、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級曆史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第一課祖國境內の遠古居民1、人類の起源: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2、我國境內已知最早の人類是:元謀人3、人和動物の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4、勞動(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從猿到人の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5、時間: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至20萬年;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3萬年。
6、地點:元謀人——雲南元謀縣;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頂。
7、元謀人和北京人都屬於直立人;山頂洞人屬於晚期智人。
8、火のの使用情況:元謀人會使用天然火;北京人不但會用火還懂得保存火種;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了人工取火;9、火の作用: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還用火照明、防寒。
10、火の使用具有什麼意義: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の能力,促進了體質の發展和腦の進化11、工具の使用情況:元謀人會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頂洞人懂得了磨光和鑽孔技術。
12、列舉祖國境內の遠古居民代表,活動區域,距今年代答:①元謀人:雲南省元謀縣距今約170萬年②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③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洞穴裏,距今約3萬年。
11、山頂洞人與北京人の異同點答:相同點:①生活地區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の地方:①體質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の某些特征,而山頂洞人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自然取火,山頂洞人人工取火。
④觀念:山頂洞人已懂得愛美。
⑤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已進入氏族公社時期。
第二課原始の農耕生活1、黃河流域の半坡居民和長江流域の河姆渡居民。
2、距今約6000年の半坡聚落位於陝西西安半坡村。
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粟,飼養豬、狗。
他們開墾耕地用耒耜,收割莊稼用石刀,會制作陶器(彩陶)、樂器(陶塤),會簡單の紡織、制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2.元谋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县。
(3)生活状况①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遗迹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②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点二北京人的发现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4.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知识点三北京人特征(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采用不同的打制石器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靴器,石锤和石砧等猎取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北京人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1: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本课顺口溜总结: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会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知识拓展】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缝纫技术。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距今约三万年前。
由上可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会创造和使用工具。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距今时间时间:约6000年。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黄河流域)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3、山顶洞人时间:距今三万年二、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时间: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
水稻和蔬菜。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夏朝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二、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
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内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内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考古发现: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 北京人。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 - 20万年。
-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 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 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2.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原始居民。
- 生活区域: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
- 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这种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适合南方潮湿的气候,通风防潮。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骨耜是其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如猪、狗和水牛等;会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挖掘水井。
- 半坡原始居民。
- 生活区域: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 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 房屋类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种房屋一半在地下,屋内有灶坑,适合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保暖性好。
- 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锄等;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饲养猪、狗等家畜;会制造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织、制衣。
3.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
- 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
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⑤过群居生活。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三、山顶洞人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文明的概念:文明是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2.古代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分为四大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埃及文明。
二、华夏文明的发展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是指在中国境内产生和发展的文明,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2.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有建立、衰落、传说等阶段。
3.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以商汤创建商朝为标志。
4.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三、世界古代文明交流
1.古代世界的三大文明交流:东西方文明、中南美洲文明、非
洲文明。
2.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影响:交流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技术、制度、宗教、物产等各个方面。
四、历史的基本概念
1.历史的概念:历史是指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
研究和记载这一过程的学科。
2.历史的时序:历史按时间顺序分为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和
现代四个时期。
3.历史的分类:历史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
科技史等不同类型。
五、历史的研究方法
1.考古学方法: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文物、遗址等,了解历史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文献学方法:通过分析史书、文献、档案资料等,重现历史真实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3.史料搜集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有关历史资料,准确分析历史目的和思想。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现实世界。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2024新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旧石器时代的含义: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3.代表人物: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1)元谋人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②发现地点:云南元谋③考古发现: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④历史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2)蓝田人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60万年②发现地点:陕西蓝田③考古发现: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3)郧县人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00万年②发现地点:湖北郧阳③考古发现: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4.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二、北京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3.命名过程:1921年发现,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4.考古发现:(1)1921年发现3颗牙齿化石(2)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用火遗迹(3)又相继发掘出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了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5.体貌特征:(1)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2)能够直立行走6.生产生活状况:(1)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2)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3)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4)已经会使用火①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存条件②使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7.历史地位:(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2)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三、山顶洞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貌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4.生产生活状况:(1)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主,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3)与其他的原始人群有交往(4)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5)过着集体生活5.阶级关系: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2.贡献: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3.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1)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2)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5.新石器时代的含义: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1.主要流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2.代表人物:河姆渡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2)生活流域:长江下游地区(3)生活地区:浙江余姚(4)生产生活状况①房屋:干栏式建筑②水井: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③农业:大量水稻遗存。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 年)生活状况: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2.北京人(周口店)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
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3.火的作用: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火的意义:改善了生活条件,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1.半坡居民:黄河流域,吃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该地气候温暖,降雨量不大。
使用磨制石器。
2.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吃水稻,干栏式建筑,原因:该地气候潮湿,降雨量大。
使用磨制石器。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人工栽培稻的国家。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炎黄子孙”之称的由来:黄帝与炎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结成部落联盟。
随后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蚩尤战败。
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们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炎帝(神农氏)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民煮盐,教人民通商交换。
3.黄帝(轩辕氏)的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4.黄帝妻子:嫘祖(会缫 sao 丝)5.尧舜禹: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四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禹死后将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世1.家天下的产生: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袭制取代禅让制。
2.夏朝时期: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发现青铜礼器。
3.夏:禹、启、桀(jie)都城:洛阳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商:汤都城:亳( bo)今:河南郑州盘庚都城:殷( yin)今:河南安阳西周:周武王都城:镐( hao)京今:陕西西安东周:周平王都城:洛邑( yi)今:河南洛阳武王伐纣(即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今河南新乡)决战,武王获胜,建立周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工具: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采用 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生活特征: 能够使用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不仅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从而改善 了生存条件。
三、山顶洞人 距今年代:约3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外貌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活特征:使用打制石器,但已学会钻孔技术。懂 得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会交换商品,有了爱美 意识。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兴起流域: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 具的发展。
农作物: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粟、水稻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先民栽培的稻、粟和黍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这些地区的 发展。 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 都处于大河流域; 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 都处于氏族社会时期; 都过着定居生活; 都会制作陶器(半坡的彩陶,河姆渡的黑陶); 都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 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五、尧舜禹的禅让 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 首领。 禅让制:禅让制下的部落联盟首领为尧舜禹。 禅让制方式:通过推举的办法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 贤德之人。 禅让制基本原则:选贤与能。
六、尧舜禹的贡献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推举品行高尚 的舜做继承人。
舜:制定刑法,完善距今时间:约6000年 地理位置: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住房特征: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生活: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用马箭、 长矛、石球等捕猎用渔叉、渔钩等捕鱼;采集野果。 手工业:陶器是主要的生活用具,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
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
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
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
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⑤过群居生活。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
三、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
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第二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一、半坡聚落
1.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聚
落的代表。
2.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半坡居民种植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5.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还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二、河姆渡聚落
1、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
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来耕地。
3、种植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已经会挖掘水井。
5、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早期的农耕文化。
三、大汶口聚落
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遗址。
2.已经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3.陶器有黑陶和白陶。
简答题
一、你认为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是怎样产生的?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答:人们在采集狩猎的过程中发现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有意识的培植可以使用的植物和饲养动物。
于是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
影响:改变了“竭泽而渔”的方法,发展成可持续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
我们的祖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活的。
二、导致干栏式建筑与半坡半地穴式房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主演是地理环境的影响。
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
启示: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皇帝
1.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的功绩: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③发明陶器;④开辟集市。
3.黄帝的功绩: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②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仓
颉)、历法、算数和音乐;③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5.战争:
①涿鹿之战:黄帝和炎帝VS蚩尤炎黄胜利
②阪泉之战:黄帝VS炎帝黄帝胜利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尧舜禹“禅让”与大禹治水
1.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什么是禅让制?
像尧、舜、禹这样,通过民主推举有才德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3.禹的功绩:①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
②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4.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