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规范
18项质量通病标准做法
18项质量通病标准做法一、防渗漏部分质量问题描述及常见错误做法标准做法及要求1、外墙空调板、线条部位墙体根部未设置防水反坎,后期空调板部位易产生积水,从而导致渗漏现象出现。
✓标准做法:外墙空调板、线条部位墙体根部设置200mm 高砼防水反坎。
2、阳台、露台砌体墙根部未设置砼反坎,后期露台部位易产生积水,从而导致渗漏现象出现。
✓标准做法:阳台、露台砌体墙根部设置200mm 砼防水反坎。
3、卫厨间管道及管井墙体根部未设置防水反坎,易出现渗漏隐患。
✓标准做法:卫厨间管道及管井墙体根部设置200mm 高砼防水反坎。
4、屋面烟道采用非混凝土结构,易导致系统性渗漏隐患。
✓标准做法:屋面烟道根部设置砼反坎,且高度要高出屋面完成面200mm。
5、外墙构造柱未一次性浇筑密实,产生裂缝,易出现渗漏隐患。
✓标准做法:必须采用如上图所示施工做法,确保浇筑密实度;6、卫生间排水立管吊洞采用铁丝固定,当✓标准做法:采用成品吊洞模板或采用灌7、沉箱式卫生间未设置测排地漏,管井根✓标准做法:沉箱式卫生间合理设置侧排8、防水反坎基层未凿毛,反坎与基层结合✓标准做法:厨卫间反坎浇筑前,新旧混9、屋面外墙根部及出屋面门口根部未设置防水反坎,存在渗漏隐患。
✓标准做法:屋面外墙根部及出屋面门口根部设置砼防水反坎,反坎高度至少高于屋面做法完成面10CM 以上。
10、外墙及斜顶砖部位灰缝不密实,易出现✓标准做法:内外墙体及斜顶砖部位必须11、外窗窗台未设置压顶或窗台压顶后浇,✓标准做法:外窗窗台设置压顶且不得后12、外窗顶部及阳台推拉门底部塞缝不密实,✓标准做法:外窗顶部及阳台推拉门底部13、未按要求制作空调孔预制块,内高外低设置,易引发渗漏隐患。
✓标准做法:制作空调孔预制块,且内高外低设置。
二、防空鼓开裂部分质量问题描述及常见错误做法标准做法及要求14、未浇筑窗台压顶,且窗台压顶未伸入窗侧墙体,后期窗台两侧易产生八字形裂缝, 引发渗漏现象。
工程施工质量通病规范
一、前言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规范施工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土建工程施工过程,旨在预防和减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二、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1. 基础施工不牢固(1)现象:基础垫层不平整、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够等。
(2)防治方法:①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垫层平整、厚度符合要求。
②选用优质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 结构施工质量不达标(1)现象:结构构件尺寸偏差大、混凝土浇筑不密实、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
(2)防治方法:①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确保构件尺寸准确、混凝土浇筑密实。
②选用优质钢筋,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3.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1)现象: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质量。
(2)防治方法:①选择正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规定。
②加强原材料检测,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施工。
4. 施工工艺不规范(1)现象: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
(2)防治方法:①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规范,培训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技能。
②加强施工工艺控制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5.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1)现象: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防治方法:①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②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三、施工质量通病检测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工程竣工后,应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四、结语本规范旨在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预防和减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规范
使用寿命缩短
住宅质量问题会缩短使用寿命,加速老化,增加维修和更换的频率和成本。
居住体验下降
住宅质量问题会影响居住体验,如墙体开裂、渗漏等问题会导致住房的舒适度下降。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1
严格执行标准规范
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规范,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对住宅工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他们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和责任感。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督与评估
1 第三方监督
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住宅工程进行独立监督,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2 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住宅工程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示例与案例
墙体开裂
墙体开裂是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 常见案例之一,可能由于材料质 量、施工工艺等原因引起。
屋面渗漏
屋面渗漏是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 典型案例,可能导致室内渗水、 漏电等安全隐患。
电路隐患
电路隐患是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 重要示例,可能对居民的电器使 用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规 范
本演示将介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分类、影响、控制措施、监督与评估、解 决方案以及示例与案例,帮助您深入了解和掌握住宅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知 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定义
1 质量问题的普遍存在
住宅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2 不符合标准规范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与标准规范不符,可能会影响住宅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方案与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方案与规范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方案与规范包括以下内容:技术方案:1.模板工程: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2.钢筋工程: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
应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和焊接钢筋。
3.混凝土工程: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
应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18c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4.装饰工程:麻面原因是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应掌握好拆模时间并保持模板表面清洁。
规范要求:1.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施工图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组织图纸会审;申领施工许可证;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2.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控制程序;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3.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4.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龄期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检验。
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控制。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并对设计的质量负责。
7.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第一部分:引言1.1背景介绍1.2本规程的目的和意义1.3适用范围和对象第二部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分类和特点2.1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分类2.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第三部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3.1施工过程中的原因3.2设计方面的原因3.3施工材料方面的原因3.4管理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与防治4.1设计阶段的预防与防治4.2施工阶段的预防与防治4.3管理阶段的预防与防治4.4施工材料的预防与防治第五部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监测与处理5.1监测方法和手段5.2处理方法和措施第六部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6.1国家法律法规要求6.2行业标准要求6.3地方性标准要求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7.1结论总结7.2展望未来第八部分:附录8.1相关案例分析8.2参考文献本规程旨在通过对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和防治方法的总结,提高住宅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的提升和改进。
通过完善的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住宅工程项目中,通病是指在大量同类工程中普遍发生,对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及设备等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与建筑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监理管理等多方面有关。
通过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今后的施工与监理工作中,加以引以为戒,充分认识到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严重性,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处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的质量,满足群众对安全、舒适的居住要求。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结构质量不达标、外墙保温不达标、屋面防水不达标、管道安装不规范等方面。
住宅工程通病的特点主要包括普遍性、规模性和质量性。
普遍性是指住宅工程通病在众多同类工程中普遍存在。
规模性是指住宅工程通病在工程结构、建筑外观等方面有一定的规模。
质量通病监理细则
一、编制依据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J10687-2006及《太原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要求;结合本工程,我监理部编制此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二、监理要求(一)、工程质量通病的范围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质量通病的存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其根源在于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控制,也要求监理在过程检查中给予有力的控制。
主要的质量通病有:墙体裂缝、钢筋砼现浇板裂缝、楼地面渗漏、外墙渗漏、门窗渗漏、屋面渗漏、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误差等。
(二)、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其内容必须符合“导则”有关要求。
2、将通病防治方案的落实融入工程监控的全过程,利用巡视、平行检验的监理手段并且与工序验收相结合,当防治措施没有落实或验收不符合要求时,现场监理人员必须责成施工单位停工整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3、砼浇筑时,严格执行旁站监理,督促操作人员认真执行砼施工有关规定,确保砼浇筑质量。
4、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如实反映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
(三)质量通病控制要点:1、砌体墙面裂缝:(1)蒸压加气砼砌块墙预留门洞应采取钢筋砼框加强。
(2)顶层内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措施,防止墙体开裂。
(3)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
(4)加气砼砌块的出釜停放不应小于28d,砌筑前砌块应浇水湿润。
(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6)砌体结构砌筑完成30d后方可抹灰。
(7)填充墙拉结筋应根据砖模数和灰缝大小确定第一皮拉结筋及适当调整拉结筋间距,使拉结筋平直压入砖缝。
(8)填充墙和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15㎜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江苏省质量通病控制规范摘要
江苏省质量通病控制规范(摘要)6 砌体工程6.1 砌体裂缝6.1.1 设计1 建筑物外围结构应采用符合节能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保温措施,且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措施。
2 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
3 顶层圈梁、卧梁高度不宜超过300mm。
有条件时(防水及建筑节点处理较好)宜在顶屋盖和墙体间设置水平滑动层。
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应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积高度应不大于300mm。
4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6φ@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5 顶层门窗洞口过梁宜结合圈梁通长布置,若采用单独过梁时,过梁伸入两端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且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不小于2φ6@300通长焊接钢筋网片。
6 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用预拌混凝土砂浆。
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8 当框架顶层填充墙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9 屋面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砌筑。
当采用砌体结构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 m 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少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
10 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6.1.2 材料1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质量通病管理制度
质量通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质量管理政策,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人员素质、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管理。
三、质量通病的定义质量通病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服务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或者重大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问题或缺陷,包括但不限于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质量管控不足、产品生产工艺缺陷、服务态度恶劣等。
四、质量通病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重点从生产和服务环节入手,通过加强质量管控和培训等措施,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2. 立足实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切实解决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虚假整改。
3. 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纳入企业全面管理体系中,实行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企业文化中的质量优先理念。
4.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质量技术创新,推动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五、质量通病管理机制1. 质量通病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质量通病管理责任制,确保质量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2. 质量通病问题定位和分析:建立质量通病问题定位和分析机制,及时排查和识别质量通病问题,确保质量通病问题的真实、全面、准确。
3.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对于发现的质量通病问题,要建立完善的整改措施,包括整改责任人、整改计划、整改期限等,确保质量通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 质量通病风险评估和预警:建立质量通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警和控制。
5. 质量通病问题反馈和追踪:建立质量通病问题反馈和追踪机制,及时了解质量通病问题的反馈和投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跟踪追溯。
六、质量通病管理措施1. 加强质量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
此演示将介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包括质量通病概述、定 义、分类、原因、识别与评定、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规范应用和效果。
质量通病概述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结构不稳定、装修质量不合格、设备设施 故障等。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定义
规范应用
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防控规范 (DB23/T),提高住宅工程施工质 量。
效果评估
评估规范应用后的住宅工程质量 改善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
规范修订
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和完善住宅 工程估
请专业人士进行细致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解决方案。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管理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选择合格的建材和装饰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技术培训
提升工人技术水平,增加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的应 用及效果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住宅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存 在的质量问题。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分类
1 结构问题
如开裂、下沉、渗水等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
2 装修问题
如装饰材料质量差、施工不规范等装修方面的质量问题。
3 设备问题
如电路故障、水管漏水等设备设施方面的质量问题。
导致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
施工管理不到位
缺乏合适的管理人员和监督措 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材料选用不当
使用低质量或不符合标准的建 材、装饰材料,导致质量问题。
工人技术不过关
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不够, 施工过程出现问题。
江苏省住宅质量通病防治规范
江苏省住宅质量通病防治规范篇一: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标准1总则1.0.1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其它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可参照本标准规定执行。
1.0.3 本标准控制的住宅质量通病范围,以工程完工后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为主。
1.0.4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措施和要求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国家、省相关建筑工程标准、规范。
2 术语2.0.1 住宅工程供人们居住的建筑。
2.0.2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住宅工程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的缺陷。
2.0.3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从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有效防治方法、措施和要求。
3 基本规定3.0.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并不得随意压缩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在组织实施中应采取相关管理措施,保证本标准的执行。
3.0.2 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并将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3.0.3 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0.4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3.0.5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3.0.6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列入监督重点。
3.0.7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所发生的费用应列入招投标文件和工程概预算。
3.0.8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以外,还应提供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相关资料。
3.0.9 本标准检查方法除有明确要求外,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本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需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
江苏省质量通病控制规范DGJ32J16
DGJ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J10687-2006 DGJ32/J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Housing Project Quality Common Failing Control Standard 2005年-12 -31发布 2006年-04-01实施江苏省建设厅审定发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基础与基础工程4.1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4.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5 地下防水工程5.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5.3水泥砂浆防水层5.4卷材防水层6 砌体工程6.1砌体裂缝6.2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6.3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偏差7 混凝土结构工程7.1混凝土结构裂缝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7.3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8 楼地面工程8.1楼水泥地面起砂、空鼓、裂缝8.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统一8.3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8.4底层地面渗漏水9 装饰装修工程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9.2顶棚裂缝、脱落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9.4栏杆高度不够、间距过大、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9.5玻璃安全度不够10 屋面工程10.1找平层起砂、起皮10.2屋面防水层渗漏11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11.1给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11.2消防隐患11.3管道及支吊架锈蚀11.4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11.5 排水系统水封破坏、排水不畅11.6 保温绝热不严密,管道结露滴水11.7 采暖效果差12 电气工程12.1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12.2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导线损坏 12.3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12.4 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13 通风与排烟工程13.1风管系统泄漏、系统风量和风口风量偏差大14 电梯工程14.1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14.2 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15 智能建筑工程15.1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可靠15.2系统功能可靠性差,调试和检验偏差大16 建筑节能16.1外墙外保温裂缝、保温效果差16.2外窗隔热性能达不到要求17 质量控制专项验收17.1工程资料17.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附录A 临空栏杆玻璃抗冲击性能检验方法附录B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设计专项审查表附录C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记录表1 总则1.0.1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一、引言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安徽省住宅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住宅工程质量,防止常见的质量问题发生,提高住宅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而编制的技术标准。
该规程针对安徽省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从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以期为住宅工程的质量防治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指导。
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概述1.基础和地基处理不合理:地基处理不当、地基沉陷等问题。
2.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
3.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不符合国家标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4.材料质量不达标:选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材料施工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5.外墙保温和防水存在缺陷:外墙保温隔热和防水材料施工不规范、施工质量有问题等。
6.室内装修质量问题:室内装修施工质量不达标、装修污染等问题。
7.设备和设施存在问题:设备设施安装不符合规范、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
三、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技术规程1.基础和地基处理不合理a.对地基的评估和处理要求b.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材料和技术c.基础工程的施工规范要求d.地基沉陷问题的监测和处理技术要求2.结构设计存在问题a.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标准b.结构设计的审查和验收要求c.结构设计的监理和质量控制要求d.结构设计的变更和修正要求3.施工工艺不规范a.施工工艺的规范和标准b.施工工艺的组织和管理要求c.施工工艺的工序控制和监督要求d.施工工艺的验收和评定要求4.材料质量不达标a.材料选用的规范和标准b.材料质量检验和评定要求c.材料储存、运输和使用要求d.材料质量问题的整改和处理要求5.外墙保温和防水存在缺陷a.外墙保温隔热和防水材料的选用要求b.外墙保温和防水施工的规范和标准c.外墙保温和防水施工质量监控要求d.外墙保温和防水施工质量问题的整改和处理要求6.室内装修质量问题a.室内装修材料的选用和质量要求b.室内装修施工的规范和标准c.室内装修施工质量的监督和评定要求d.室内装修施工质量问题的整改和处理要求7.设备和设施存在问题a.设备设施的选用和安装要求b.设备设施的检验和验收要求c.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要求d.设备设施的质量问题的整改和处理要求四、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的落实与监督1.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b.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管理责任c.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d.建设项目监理单位的监理责任2.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a.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频率和范围b.工程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c.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方式d.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机制五、结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住宅工程建设和管理,提高住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标准
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和通病,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 基础不牢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是其基础的稳定性。
基础不牢固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倒塌,给人员和财产带来危险。
2. 结构设计不当:结构设计不当会导致建筑物整体结构不稳定或强度不够,无法经受自然灾害或外部力的挑战。
3. 材料质量差:使用劣质材料可能导致建筑物早期损坏或缺乏耐久性。
劣质材料的使用还可能导致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
4.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的错误或不合理的配置可能导致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如水电设备安装不当、施工接头处质量差等。
5. 施工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可能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例如,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工期安排不合理、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等。
6. 遗漏或错误的施工验收:施工过程中的遗漏或错误的施工验收可能导致质量问题长期存在,直到问题变大或被发现时才会引起重视。
7. 外墙渗漏:外墙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导
致结构损坏、室内环境恶化、能耗增加等问题。
8. 装修质量差:装修质量差可能导致室内装修存在问题,如地板开裂、墙面脱落等,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9. 不合理的设计改动: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进行的不合理改动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这些改动可能会影响工程的结构稳定性、水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10. 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建筑物定期维护是保证其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若不按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建筑物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工程质量通病制度
工程质量通病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监控机制和整改流程,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相关方。
3. 各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二、质量通病的定义与分类1. 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
2. 质量通病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一般质量通病和重大质量通病。
3. 一般质量通病包括但不限于:裂缝、渗漏、不平整、色差等。
4. 重大质量通病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安全问题、使用功能缺失、安全隐患等。
三、预防措施1. 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环节采取特殊措施。
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四、监控机制1. 建立工程质量通病监控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人员组成。
2. 监控小组负责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质量通病。
3. 对于发现的质量通病,监控小组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方,并提出整改建议。
五、整改流程1. 责任方接到整改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制定整改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2. 整改工作应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由监理单位复查确认整改效果。
3. 若整改不合格,责任方需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六、责任追究1. 对于因违反本制度导致的质量问题,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对于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质量问题,相关责任方除了承担经济赔偿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管理部分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及时通知各相关方。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2010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 DB23/T1403—2010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2010—12-6发布 2011-6—1实施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1 总则1.0。
1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防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依据国家、省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黑龙江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其它工程质量通病的防制可参照本规范规定执行。
1。
0.3本规范规定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管理质量通病、工艺质量通病防控的基本要求。
当规范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相抵触时,应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1。
0.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方法、措施和要求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相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
0.1 住宅工程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工程。
2.0。
2 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和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质量缺陷,通常也称为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
2。
0.3住宅工程工艺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导致产生实体质量通病的工艺问题。
2。
0。
4住宅工程管理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导致产生实体质量通病的管理问题.2。
0。
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从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有效的防止、控制方法和措施。
3 基本规定3。
0。
1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并应遵守以下规定:1、采取严格管理措施,防止所建设住宅工程发生质量通病;2、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应要求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完善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并在设计交底时向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3、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时,应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将质量通病防控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4、应将质量通病防控技术措施列入工程检查和验收内容,在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任务书》(见附录A),工程竣工验收时对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验收,明确验收结论;5、施工期间定期检查质量通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质量回访,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3.0.2设计单位防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应确保设计深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并遵守以下规定:1、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措施,绘制相应节点构造图,并将通病防控的设计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2、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中,应对质量通病防控的设计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住宅工程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在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住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当前住宅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设计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设计不合理、设计图纸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设计单位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合理、图纸规范,避免设计中出现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二、施工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施工工艺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过关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监控,杜绝使用劣质材料,保障住宅工程施工质量。
三、验收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验收阶段,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验收标准不严格、验收程序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验收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验收标准严格、程序规范,避免因验收不严格而导致的住宅工程质量问题。
四、维护阶段。
在住宅工程建设的维护阶段,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维护不及时、维护不到位等方面。
为了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应加强对住宅工程的维护管理,确保维护及时、维护到位,保障住宅工程的长期使用质量。
总之,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提高住宅工程质量,需要各个环节的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住宅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若干技术措施(试行)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地基基础工程下沉或变形过大防治的技术措施2.1一般规定2.2 天然地基2.3 桩基2.4 建筑回填第3章地下室裂缝和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3.1 一般规定3.2 地下室顶板3.3 地下室外墙3.4 地下室底板3.5 地下室防水工程第4章墙体裂缝和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4.1 一般规定4.2 现浇钢筋混凝土墙4.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第5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5.1一般规定5.2 厕浴间、厨房、阳台楼板5.3 现浇屋面板第6章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6.1 一般规定6.2 楼板6.3 墙角6.4 管道穿越处第7章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7.1 一般规定7.2 卷材防水屋面7.3 涂膜防水屋面7.4 刚性防水屋面第8章外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8.1 一般规定第9章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偏差防治的技术措施9.1 一般规定第10章室内初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0.1 一般规定10.2 地面找平层起砂、空鼓、开裂10.3 墙面、顶棚抹灰空鼓、开裂第11章外立面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1.1 一般规定11.2 阳台等临空处设置玻璃栏板的安全隐患11.3 飘窗弧形玻璃的安全隐患11.4 建筑饰面和装饰构件安全隐患第12章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2.1 一般规定12.2 给水、排水管道渗漏12.3 排水系统防臭、排水管道堵塞或排水不畅12.4 管道安装通病12.5 给排水系统噪声12.6 消防隐患12.7 给排水设备安装不到位第13章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3.1 一般规定13.2 防雷装置的连接(焊接)13.3 桥架接地13.4 电气线路连接13.5 配电箱安装13.6 开关、插座安装13.7 照明灯具安装13.8 电气线路配管第14章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4.1 一般规定14.2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及各风口的风量与设计要求偏差较大14.3 风机、冷却塔噪声太大,影响使用14.4 住宅的分体空调,其室外机布置不合理,影响空调制冷效果14.5 室外竖井风口或外墙风口风速过大,产生噪声,影响系统风量14.6 管道及风机房内设备离墙体距离未满足安装要求第1章总则1、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克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技术措施。
2、本技术措施是结合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实际,对住宅工程存在的裂缝、渗漏、堵塞、脱落等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和社会公共安全的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3、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新建的住宅工程,同时可供改扩建住宅工程参考。
4、在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除执行本技术措施外,尚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
第2章地基基础工程下沉或变形过大防治的技术措施2.1 一般规定2.1.1 设计要求1、住宅工程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应按变形控制设计,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120mm,并应严格控制沉降差异值。
2、符合以下条件的住宅建筑桩基础设计时,除应进行沉降与差异沉降的计算以外,桩基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5。
o(1)标志性或纪念性住宅建筑的桩基;(2)2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60m高层住宅建筑的PHC管桩;(3)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6层的高低层连体住宅建筑的PHC管桩;(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超过8000kN的住宅建筑桩基;(5)施工桩长超过40m的泥浆护壁的冲钻孔灌注桩;(6)岩土条件复杂的6层以上住宅建筑的桩基;(7)坡地、岸边住宅建筑的桩基;(8)受相邻环境或工程施工影响较大的住宅建筑的桩基;(9)场地土质或地下水具有中等、强腐蚀性的住宅建筑的桩基。
3、当采用新型的复合地基、复合桩基设计方案时应组织专门的技术论证,技术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4、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明确有关地基与基础沉降变形监测内容,明确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预警值指标等,并对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措施提出设计指导性意见。
2.1.2 施工要求1、地基与基础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中应编制排(降)水专篇,明确基槽(坑)各种工况的临时排(降)水措施及其平面与剖面图,施工中严禁基槽(坑)底积水。
2.2 天然地基2.2.1 设计要求1、单体建筑中天然地基持力层存在承载力差异或其下卧层可压缩量较大时,设计应计算地基的差异沉降变形。
2、扩展基础的设计宜优先采用台阶状型式。
2.2.2 施工要求1、基础开挖时严禁使持力层受到浸泡和扰动,机械开挖时应留300mm厚度土层由人工清理,开挖完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槽并浇筑垫层。
2、基础混凝土构件的浇水湿润养护应不少于14天,混凝土浇注完成应养护不少于36 小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3 检测要求1、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必须通过现场浅层载荷板静载试验的检验。
2.3 桩基2.3.1 设计要求1、当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管桩)基础设计时,应执行以下规定:(1)第一节应采用整体式带桩尖的管桩,或采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板桩尖封闭桩端,不应采用分体式预制桩尖或开口型桩尖;(2)抱压式沉桩施工的终压力宜控制在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1~2.2倍。
2、当设计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时,桩径不应超过2.0m。
3、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对桩端(或桩端和桩侧)采取预埋导管后注浆处理。
(1)施工桩长大于40m;(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大于8000kN;(3)设计认为应采用后注浆工艺的情况(含施工异常情况)。
4、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时,对于容易造成基桩缩径的、中等或强腐蚀性场地,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增加不少于20mm。
5、桩周围较厚的软弱土层因自重固结或者基桩及场地周边的(堆)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产生的沉降大于基桩的沉降时,应计算桩侧软弱土层的负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
6、当采用管桩作为抗拔桩设计时,除应符合第1条的规定外,接桩均应采用机械啮合接头方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当采用锚索、锚杆作为抗浮措施时,应优先采用三级钢或精轧螺纹钢抗浮锚杆。
2.3.2 施工要求1、基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设观测点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必要时应对周边环境有关对象进行加固、改造或暂停使用等处理。
当周边环境特别复杂时,应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2、挤土桩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时,成桩施工速率不宜超过8根/天,并配合采取消减孔隙水压力及跳越施工成桩等措施。
当地基为饱和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黏性土时,应设置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或疏干井消减超孔压等措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不同日期施工具有代表性部位的桩设置上浮和水平偏位观测点。
定时检测桩的上浮量及桩顶水平偏位值,若上浮和偏位值较大,应采取复压等措施。
3、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护壁的泥浆应采用膨润土拌制,并严格执行采用反循环的施工和清孔方法;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冲(钻)孔桩,循环出的泥浆应采用泥浆过滤机处理后,方可再进入循环。
4、管桩静压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报勘察、设计单位复核或处理。
5、护壁式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对成孔后的截面直径与中心线偏差情况进行复核;对于偏差较小且可安全修复的,应进行修复,以确保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当成孔变形(含局部变形)较大时,不可安全修复或经安全修复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应报设计处理。
2.3.3 检测要求1、管桩施工后应进行施工桩长检测,检测数量为基桩总数的10%。
必要时可进行基桩孔内摄像检测。
2、桩基检测的选桩应严格执行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得采用预留检测桩的方法。
3、对于大直径桩无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应取得同一场地相同持力层采用相同工艺施工的较小直径桩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结果,并结合大直径桩桩身及桩端施工质量,作为验收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4、复合桩基中基桩的承载力原则上应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当场地环境条件限制或者成桩质量可靠性高且单桩竖向承载力小于3000kN时,可通过钻芯取样、低应变动力测试和桩端土层深层载荷板(长螺旋板)等综合测试评价作为验收依据。
2.4 建筑回填2.4.1 设计要求1、室内回填应根据回填对象的使用功能要求和施工环境条件,确定回填材料、设计指标;当施工环境条件限制不能采用与压实系数相匹配的机械设备施工时,应改用施工可行和能够满足质量要求的回填材料和设计指标,不得盲目制定指标要求。
2、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材料及其技术指标,应根据基坑支护型式、间隙空间大小和基坑侧壁外侧与地下室底板以下岩土层等情况综合确定。
2.4.2 施工要求1、建筑回填之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回填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料,严格分层夯实(或捣实),对称进行。
2、当回填材料采用土质材料时,必须采用最优含水量的素土或砂土,并进行试填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严禁采用建筑垃圾、杂土、淤泥(质)土、耕植土代替。
3、每个分层回填掩蔽前均应进行拍照或摄像,作为验收旁证依据;照片或摄像内应有可靠的参照物、标尺牌和有关人员。
第3章地下室裂缝和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3.1 一般规定3.1.1设计要求1、钢筋保护层及绑扎位置控制(1)墙体两排钢筋网片间应设置支撑筋,支撑筋直径不小于φ12,间距不大于1200 mm,呈梅花状布置。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面层钢筋应采用支架支撑。
2、当地下室混凝土采用60天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强度评定及竣工验收时,其28天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
3、后浇带间距不宜超过40m。
4、地下室顶板不应采用空心板。
5、对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景观绿化设计单位应提出明确要求;用于抗浮作用的覆土,应明确施工期间的覆土时限要求。
3.1.2 施工要求1、地下防水层、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500mm以下。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对配合比的要求),并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3、对于厚度不小于2m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温度测试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4、水泥出仓使用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
5、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60天同条件养护强度检测要求:应及时进行钻芯取样检测,每500立方米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且不少于3组。
6、支撑楼板面层钢筋的支架间距应满足: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不宜大于1000mm。
且支架应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度不大于200mm时,支架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厚度为200~300mm时,支架应用Φ12钢筋制作;当厚度不小于300mm时,支架应使用型钢制作或加大钢筋直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