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工艺第四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聚合是聚合物生产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要的悬浮法产品 PVC PSt PMMA PTFE 大量的接枝改性聚合物
4.1.3悬浮聚合的优缺点
优点
总体上与乳液法相近。 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要求相对简单。 反应过程较易控制:反应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水作为介质,
体系的黏度较低,反应产生的热量易于除去。 树脂的纯度比乳液法高。 三废排放量比乳液法低。
B.无机粉末
非水溶性超细无机粉末
MgCO3 CaCO3 BaCO3 滑石粉
Ca3(PO4)2 SiO2
分散作用机理 吸附在液滴的表面形成隔离层,起到分
散的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粒径越细,颗粒越规整,粒径越均匀,
其分散效果越好。 可将两种无机物同时加入反应体系中,现场合成沉淀物
以获得高分散性的无机粉末。 热稳定性好,可在15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且可以被酸
A.水溶性聚合物
合成聚合物 半合成聚合物 天然聚合物(已较少采用)
半合成聚合物
主要为纤维素的醚类改性物 甲基纤维素(MC) 羟乙基纤维素(HEC) 羟丙基纤维素(HPC) 乙基羟乙基纤维素(EHEC)
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
合成聚合物
①PVA 主要的规格有1788(DP1700~2000,醇解度
4.1.3悬浮聚合的优缺点
缺点
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聚合过程中分散问题在连续聚合中较难
解决。
三废排放量比本体法要高。
产品的纯度比本体法要低。
典型流程
离心
单体
+水
+分散体系 聚合 回收 固液分离 干燥
+引发剂
筛分 产品
4.3悬浮聚合组分及要求
单体相 包括单体和助剂 单体 要求具有一定的纯度,且不溶于水(否则成为溶液聚合),
4.4悬浮聚合的工艺控制
4.4.3聚合温度
对下列参数等有重要影响
反应速率 产物分子量 产物的微观结构 反应过程 分散剂的分散效果
聚合温度是反应控制的重要因素,必需严格控制。
4.4悬浮聚合的工艺控制
4.4.4聚合时间 一般控制在单体转化率为90%左右,以此作为反应时
间控制的主要决定因素。因为: 转化率超过90%以后,反应的速率明显下降 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来提高转化率,相对来说,单位时
含有结合水的物料使用沸腾床,以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
新型的干燥器有旋风干燥器等。
悬浮法PVC干燥工艺过程
4.6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工艺
在聚合状态下呈液体状态。
助剂 引发剂―要求为油溶性引发剂
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还有:
分子量调节剂(链转移剂) 发泡剂(如EPS),如丁烷、戊烷、己烷
对助剂的要求是纯度高,且不能对反应有不良影响(如阻聚), 否则应在聚合结束后加入。
4.3.2水溶液相
水溶液相组成 水+分散剂+助分散剂等 水质要求(见P41)
水在反应过程中主要起分散介质和传热介质的作用,作为分散介 质,其纯度对反应过程和产品品质有重要影响,主要的是水中含 有的各种离子和机械杂质,使用时需净化,接近“纯水”。
主要质量指标
a.pH值 6~8 b.外观 无肉眼可见悬浮物 c.硬度 ≤5(或Ca2+、Mg2+等离子含量达标)
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
第四章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 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下,分散为小液 滴并悬浮于水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基本组分
单体
水
分散剂 油溶性引发剂
悬浮聚合产物粒径较乳液法产品较大,一般在mm级。 如PVC 0.1mm 牙托粉(粉状PMMA)<0.1mm 粒状PMMA 0.2~0.5mm PSt 1~3mm左右。
洗净。 制备高透明性树脂时应避免使用(以防少量的分散剂包
裹进树脂内部,影响透明度)。
悬浮聚合中的成珠过程示意图
搅拌
不稳定的 分散状态
搅拌
无机物的分散作用
稳定的分 散状态
粘合 分散
有机物的分散作用
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
C.助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
降低表面张力,起调整颗粒形态和粒径的作用
用量一般较少,为0.001~0.01%(wt ratio),否则易 产生乳化现象。
75~90)和1799型(DP1700~2000,醇解度85~99)
②SMA钠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 ③聚丙烯酸钠 ④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水溶性聚合物的分散作用机理
聚合物中含有两亲性基团,在聚合物或单体液滴的表面 形成保护液膜,其中亲水基团朝向水相,亲油基团朝向 液滴。
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
强化传热与传质的措施
反应釜内部增加带夹套的折流挡板,以尽可能增
加传热面积
改进搅拌器的结构,增加釜内的扰动,改进传热
效果
调节气体的蒸发速度 借助物料的体外循环带出
部分热量
强化反应釜夹套的传热效果 如在夹套内增设
喷嘴、扰流挡板等扰流结构
工艺过程与设备
4.5.3后处理
主要为脱单体+(汽提)+固液分离+干燥
脱单体
室温下为气态的单体 减压蒸出(闪蒸)
室温下为液态的单体 与水的共沸蒸出(汽提)
单体毒性大的还需进一步进行汽提(在水蒸汽的作用下, 进一步脱除单体、减少残留)。
工艺过程与设备
固液分离
颗粒较大的珠状紧密型树脂 过滤分离
疏松型粉末或颗粒
离心(机)分离。
干燥
Baidu Nhomakorabea
珠状颗粒因为含有的只是表面游离水,易于干燥:气流 干燥器
间提高的幅度偏小 故这时应予以终止(加阻聚剂或降温皆可)。
4.5工艺过程与设备
聚合设备
多为反应釜 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反应器的容积 装置大型化带来的问题 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减小,传热问题 以VC悬浮聚合用14m3反应釜的单位体积传热面积为
1.93m2/m3 ,35m3反应釜的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减少为 1.41m2/m3,减少了27%,明显减少 因此,必需采取一些措施。
4.4悬浮聚合的工艺控制
4.4.1单体纯度(略)
4.4.2水油比(液固比)
水油比大 传热好,反应易控制,设备利用率低 水油比小 易出现放热集中现象,设备利用程度提高,反应
难以控制。 通常的配比 1~2.5:1 VC悬浮聚合 1.5~2.5:1 St低温聚合 1.4~1.6:1 St高温聚合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