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0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司法解释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在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为了有效维护创新者的权益,各国普遍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

知识产权法律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则在具体案件审理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进行探讨。

一、司法解释的概念及作用司法解释是指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就某一具体法律问题的解释和适用提出的意见和见解。

在知识产权领域,司法解释主要包括对于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这些司法解释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具体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司法解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司法解释可以填补法律条款的空白。

由于知识产权法律较为复杂,其中的具体规定可能存在解释上的模糊之处。

司法解释的出台能够弥补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的一些缺陷,并使法律规定得以更好地适用。

其次,司法解释可以解决法律适用的争议。

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案件较多且复杂,法官可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法律解释争议。

司法解释能够为法官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消除不同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结果的差异。

最后,司法解释可以引导和规范执法实践。

司法解释的出台为执法机关提供了可依循的标准和准则,使其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司法解释也能够指导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二、指导意见的重要性及内容除了司法解释,指导意见也是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指导意见是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规划的文件,主要由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发布。

指导意见以提高保护效果、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体制等为主要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指导意见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进行明确。

由于知识产权涵盖领域广泛,对于某一领域的保护工作可能会相对薄弱。

指导意见会针对重点领域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要求,以加强对该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

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必要时,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侵权产品制造地、储存地、运输地、销售地,传播侵权作品、销售侵权产品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侵权作品上传者所在地,权利人受到实际侵害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对有多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地的,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或者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多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对管辖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对于不同犯罪嫌疑人、犯罪团伙跨地区实施的涉及同一批侵权产品的制造、储存、运输、销售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符合并案处理要求的,有关公安机关可以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二、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行政执法部门收集、调取证据的效力问题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收集、调取、制作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检验报告、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庭审质证确认,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行政执法部门制作的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调查笔录,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作为刑事证据使用的,应当依法重新收集、制作。

三、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抽样取证问题和委托鉴定问题公安机关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抽样取证,或者商请同级行政执法部门、有关检验机构协助抽样取证。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总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总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盗印、盗版、制作、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销售予以非法使用的注册商标标识,或者
故意销售非法制造的有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发表的司法解释也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
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刑事侵权案件的定罪、量刑等方面的规定,为法院审
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具体指导。

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侵权责任
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
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中国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十分丰富,包括刑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针对不同的侵权行为提供
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案件
的审理标准。

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制定和适用,有力地保护了知识
产权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近期,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又给出了最新的司法解释,最新司法解释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对知识产权在刑事领域的司法保护,加强了国家公权力机关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力,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添砖加瓦。

那么接下来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一、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一)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之间基本无差别的;(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与注册商标之间基本无差别的;(三)改变注册商标颜色,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四)在注册商标上仅增加商品通用名称、型号等缺乏显著特征要素,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五)与立体注册商标的三维标志及平面要素基本无差别的;(六)其他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第二条在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作品、录音制品上以通常方式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应当推定为著作权人或者录音制作者,且该作品、录音制品上存在着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在涉案作品、录音制品种类众多且权利人分散的案件中,有证据证明涉案复制品系非法出版、复制发行,且出版者、复制发行者不能获得著作权人、录音制作者许可的相关证据材料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未经录音制作者许可”。

但是,有证据证明权利人放弃权利、涉案作品的著作权或者录音制品的有关权利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权利保护期限已经届满的除外。

第三条采取非法复制、未经授权或者超越授权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式窃取商业秘密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盗窃”。

侵犯知识产权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侵犯知识产权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When enthusiasm becomes a habit, there is no place for fear and worr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侵犯知识产权司法解释是怎样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者集体利用智力劳动的获得成果的所有权,比如说小说的版权就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

但现实中,因为利益的驱使,盗版的现象屡禁不止,这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将在下文中为您提供法律关于侵犯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的内容,希望可以让大家对于这个概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司法解释汇总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五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 法解释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 法解释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在当今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愈发重要。

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也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领域。

它是创新者智慧的结晶,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资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给权利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旨在明确法律适用标准,统一司法裁判尺度,确保对这类犯罪的准确打击和有效惩治。

例如,对于侵犯商标权的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了何种行为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如何认定。

像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在著作权领域,司法解释对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

如果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商业秘密的范围和构成要件。

明确了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定罪处罚。

这些司法解释的出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司法机关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确保公正司法。

其次,有力地震慑了潜在的侵权犯罪分子,让他们明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从而减少侵权犯罪的发生。

再者,它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增强了他们创新和创作的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创造和传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保护和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创新者和知识拥有者的权益,在各国的司法系统中,对于知识产权的司法解释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的作用、具体内容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的作用是确保对知识产权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保证权利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司法解释在法律实践中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使法官能够在判决案件时遵循明确的依据。

同时,司法解释还可以填补法律漏洞,因为在制定法律时,难免会有一些具体情况未能考虑到,而司法解释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具体解析来弥补这些空白。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知识产权的定义、种类、范围和保护要求进行解释。

例如,在专利领域,司法解释可以说明什么样的发明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以及如何判断专利侵权等问题。

在商标领域,司法解释可以解释什么样的标志可以被注册为商标,以及商标权利人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等。

此外,著作权、专有技术等其他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解释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对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为创新者提供了明确的创新保护路径。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将对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和认可,使其可以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并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

这激励了创新者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其次,司法解释可以平衡知识产权的权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药品专利保护方面,司法解释可以根据公众需求和药品的独特性,判断是否授予专利权。

这使得药品更加普及,让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知识产权司法解释促进了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和争端解决。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跨区域和跨国家的特性,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存在差异。

司法解释可以通过统一和协调的原则和规则,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有力保护。

对于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的未来发展,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作者:林广海许常海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20〕10 号,以下简称《解释》),自 2020 年9月14 日起施行。

《解释》的公布施行,对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营造良好的创新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便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与适用,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起草中的主要考虑和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解释》的制定背景与经过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中最具有强制力和威慑力的方式。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

201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刑事司法保护,推进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的修订完善。

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研究降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入罪标准,提高量刑处罚力度,修改罪状表述,推动解决涉案侵权物品处置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犯罪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案件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特别是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法律适用问题争议较多,亟须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和规范。

制定《解释》这项工作酝酿已久。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自实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以来,先后于 2018 年、2019 年开展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刑事审判工作调研、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阅卷调研、知识产权刑事审判工作座谈调研等多项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对全国 11 个省份 2017 年至 2019 年办理的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起诉、不起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全国经济犯罪检察部门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开展了书面调研。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若干增补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对侵权行为进行规范。

一、范围
解释适用于:
二、适用法律
解释主要针对以下法律文件:
三、定罪和处罚
四、证据规则
五、刑事司法鉴定
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结合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可以提请开展刑事司法鉴定。

六、赔偿责任
犯罪行为人、违法行为人或其他侵权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应造成的损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对侵权行为进行赔偿、处理,或者对相关经济诉讼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赔偿。

七、法制监督和检查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他有关机关,依法实行监督和检查,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严肃查处。

以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的概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下这一规定,让自己更加清楚的了解了相关内容。

(完整)最高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完整)最高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9年1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法释〔2009〕19号(2009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0次会议通过)为正确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依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权利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变更其主张的权利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权利人主张以从属权利要求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应当以该从属权利要求记载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引用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对权利要求的理解,确定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权利要求的内容。

第三条人民法院对于权利要求,可以运用说明书及附图、权利要求书中的相关权利要求、专利审查档案进行解释。

说明书对权利要求用语有特别界定的,从其特别界定。

以上述方法仍不能明确权利要求含义的,可以结合工具书、教科书等公知文献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进行解释。

第四条对于权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该技术特征的内容。

第五条对于仅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描述而在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六条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或者无效宣告程序中,通过对权利要求、说明书的修改或者意见陈述而放弃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又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7年4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2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5日起施行。

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百张(份)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有其他严重情节”;复制品数量在二千五百张(份)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二条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包括复制、发行或者既复制又发行的行为。

侵权产品的持有人通过广告、征订等方式推销侵权产品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发行”。

非法出版、复制、发行他人作品,侵犯著作权构成犯罪的,按照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一)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二)不具有悔罪表现的;(三)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四)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第四条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违法所得、非法经营数额、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危害性等情节,依法判处罚金。

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50%以上一倍以下确定。

第五条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二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二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二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司法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提供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司法解释二》从法律层面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认定、证据收集、量刑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范,以保护知识产权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首先,《司法解释二》明确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认定标准。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包括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行为。

根据《司法解释二》,只有符合严格的认定条件,方可构成刑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这一规定的出台使得对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更加明确,有效地保护了知识产权权益。

其次,《司法解释二》还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证据收集提供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司法解释二》,判决员在审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时,要充分考虑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充分性,并且要求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必须经过合法程序获得。

这一规定使得证据的收集具备了合法性和可信度,确保了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另外,根据《司法解释二》,针对不同的侵权行为,依法量刑时要根据被告人所造成的损失、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比如,对于侵犯注册商标的犯罪行为,根据损失额度可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并对应采取不同的刑罚。

这一规定的制定使得刑罚更具针对性和公正性,对于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大,更能有效地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另外,根据《司法解释二》,对于情节恶劣、犯罪手段特别严重以及制售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的犯罪行为,将会被从重处罚。

同时,《司法解释二》还规定,对于被判处刑罚的侵权人,一旦再次侵犯知识产权,将会适用累犯惯犯从重量刑的规定,以对侵权行为形成严厉的震慑。

综上所述,《司法解释二》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该解释从认定标准、证据收集、量刑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对于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大,更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然而,也要注意,《司法解释二》只是对侵权行为进行了刑事处理的规范,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目录(2011年)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目录(2011年)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解读系列4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8日法释〔2004〕19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7年4月5日法释〔2007〕6号)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2010年1月28日法发〔2010〕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3月23日法发〔2009〕1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4月21日法发〔2009〕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2010年1月28日法发〔2010〕5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11年1月10日法发〔2011〕3号)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12月27日修正)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1年6月7日法释〔2001〕2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1年6月22日法释〔2001〕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2月28日法释〔2001〕21号)3、司法业务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负责人对社会关注专利法司法解释有关条款理解问题的答复(2005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商标等授权确权类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审理分工的规定(2009年6月26日法发〔2009〕39号)4、典型案例名山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诉威格尔国际合作发展公司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案吴林祥、陈华南诉翟晓明专利权纠纷案西安奥克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诉上海辉博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及上海辉博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反诉西安奥克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2001年1月2日法释〔2001〕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2002年1月9日法释〔200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2年1月9日法释〔2002〕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2日法释〔2002〕3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2月18日法释〔2008〕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4月23日法释〔2009〕3号)3、司法业务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10年4月20日法发〔2010〕12号)4、典型案例利源公司诉金兰湾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诉济南市大观园商场天丰园饭店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伊士曼柯达公司诉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商标权侵权纠纷案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年2月26日修正)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2月5日法释〔200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7月17日法释〔2001〕2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2日法释〔2002〕3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10月13日法释〔2005〕1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11月22日法释〔2006〕1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7年1月12日法释〔2007〕1号)3、请示、答复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关于中国标准出版社与中国劳动出版社著作权侵权纠纷案的答复(1999年11月22日)4、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5日法〔2001〕18号)5、典型案例沈家和诉北京出版社出版合同纠纷及侵犯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纠纷案陈兴良诉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网易公司、移动通信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登海公司诉莱州农科所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石鸿林诉泰州市华仁电子资讯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1月12日法释〔2007〕2号)3、典型案例河北三河福成养牛集团总公司诉哈尔滨福成饮食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山东山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山孚日水有限公司诉马达庆、青岛圣克达诚贸易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011、1、10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1、1、10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请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必要时,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侵权产品制造地、储存地、运输地、销售地,传播侵权作品、销售侵权产品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侵权作品上传者所在地,权利人受到实际侵害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对有多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地的,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或者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多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对管辖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对于不同犯罪嫌疑人、犯罪团伙跨地区实施的涉及同一批侵权产品的制造、储存、运输、销售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符合并案处理要求的,有关公安机关可以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2011关于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使用法律若干意见

2011关于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使用法律若干意见

2011关于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使用法律若干意见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处理一直是法律领域的重要问题。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尊重,也是对知识创新的鼓励和支持。

为此,201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使用法律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措施。

本文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创新成果的保护,也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和复杂。

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二、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为了有效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意见明确了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侦查、取证和打击的具体措施。

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提高维权渠道和途径的畅通度。

三、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力度为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意见在赔偿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侵权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都应当被侵权方进行赔偿。

此外,还应考虑到侵权行为给知识产权所有者带来的其他非经济损失,例如名誉损失等。

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为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水平,意见呼吁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这包括加大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法律素养。

五、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积极加强合作,共同解决。

在此背景下,意见还倡导加强和拓展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可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和能力。

六、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最后,意见还提出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实现持续发展。

结语2011年关于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使用法律若干意见的发布,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请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必要时,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侵权产品制造地、储存地、运输地、销售地,传播侵权作品、销售侵权产品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侵权作品上传者所在地,权利人受到实际侵害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对有多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地的,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或者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多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对管辖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对于不同犯罪嫌疑人、犯罪团伙跨地区实施的涉及同一批侵权产品的制造、储存、运输、销售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符合并案处理要求的,有关公安机关可以一并立案侦查,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二、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行政执法部门收集、调取证据的效力问题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收集、调取、制作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检验报告、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庭审质证确认,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行政执法部门制作的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调查笔录,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作为刑事证据使用的,应当依法重新收集、制作。

三、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抽样取证问题和委托鉴定问题公安机关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抽样取证,或者商请同级行政执法部门、有关检验机构协助抽样取证。

法律、法规对抽样机构或者抽样方法有规定的,应当委托规定的机构并按照规定方法抽取样品。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时,对于需要鉴定的事项,应当委托国家认可的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听取权利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鉴定结论的意见,可以要求鉴定机构作出相应说明。

四、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自诉案件的证据收集问题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对于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的证据,在提起自诉时能够提供有关线索,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调取。

五、关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同一种商品”的认定问题名称相同的商品以及名称不同但指同一事物的商品,可以认定为“同一种商品”。

“名称”是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在商标注册工作中对商品使用的名称,通常即《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规定的商品名称。

“名称不同但指同一事物的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一种事物的商品。

认定“同一种商品”,应当在权利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和行为人实际生产销售的商品之间进行比较。

六、关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认定问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认定为“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一)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之间仅有细微差别的;(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三)改变注册商标颜色的;(四)其他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七、关于尚未附着或者尚未全部附着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产品价值是否计入非法经营数额的问题在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侵权产品价值时,对于已经制作完成但尚未附着(含加贴)或者尚未全部附着(含加贴)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的产品,如果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该产品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其价值计入非法经营数额。

八、关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案件中尚未销售或者部分销售情形的定罪量刑问题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定罪处罚:(一)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二)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部分销售,已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与尚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分别达到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五万元、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各法定刑幅度定罪处罚。

销售金额和未销售货值金额分别达到不同的法定刑幅度或者均达到同一法定刑幅度的,在处罚较重的法定刑或者同一法定刑幅度内酌情从重处罚。

九、关于销售他人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犯罪案件中尚未销售或者部分销售情形的定罪问题销售他人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的规定,以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未遂)定罪处罚:(一)尚未销售他人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六万件以上的;(二)尚未销售他人伪造、擅自制造的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三万件以上的;(三)部分销售他人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已销售标识数量不满二万件,但与尚未销售标识数量合计在六万件以上的;(四)部分销售他人伪造、擅自制造的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已销售标识数量不满一万件,但与尚未销售标识数量合计在三万件以上的。

十、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问题除销售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营利为目的”:(一)以在他人作品中刊登收费广告、捆绑第三方作品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或者利用他人上传的侵权作品,在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刊登收费广告服务,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三)以会员制方式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收取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四)其他利用他人作品牟利的情形。

十一、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认定问题“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一般应当依据著作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著作权认证机构出具的涉案作品版权认证文书,或者证明出版者、复制发行者伪造、涂改授权许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权许可范围的证据,结合其他证据综合予以认定。

在涉案作品种类众多且权利人分散的案件中,上述证据确实难以一一取得,但有证据证明涉案复制品系非法出版、复制发行的,且出版者、复制发行者不能提供获得著作权人许可的相关证明材料的,可以认定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是,有证据证明权利人放弃权利、涉案作品的著作权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或者著作权保护期限已经届满的除外。

十二、关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发行”的认定及相关问题“发行”,包括总发行、批发、零售、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以及出租、展销等活动。

非法出版、复制、发行他人作品,侵犯著作权构成犯罪的,按照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不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等其他犯罪。

十三、关于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问题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美术、摄影、录像作品、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二)传播他人作品的数量合计在五百件(部)以上的;(三)传播他人作品的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万次以上的;(四)以会员制方式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到一千人以上的;(五)数额或者数量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六)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或者数量达到前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十四、关于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累计计算数额问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累计计算。

二年内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未经行政处理,累计数额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适用刑法的有关规定,不受前述二年的限制。

十五、关于为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行为的定性问题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制造侵权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机械设备、标签标识、生产技术、配方等帮助,或者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代收费、费用结算等服务的,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共犯论处。

十六、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竞合的处理问题行为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依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