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四大保护的区分
![四大保护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6d8f1b1102d276a201292e49.png)
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的难点区分对于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其中关于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的案例比较好判断。
但是涉及学校和司法行为中有社会保护部分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太好分辨的。
一、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从实施主体来看,学校保护的实施者必须是学校,而与学校相关的教育部、教育局等教育行政部门的对于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属社会保护。
【例如】[案例1]:教育部等四部委提出,中小学生在校至少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评估评优时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分析]:这个案例中强调的是对学校进行“评估评先”,而对学校进行“评估评先”的实施者是“教育部等四部委”,也就是主体不是学校,所以此案例强调的是对未成年学生的“社会保护”。
[案例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全面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分析]:如果强调下发《通知》这一措施,那这里体现的是对学生实施“社会保护”,如果强调通知内容,内容的实施者是“学校”,那这体现的是“学校保护”。
[案例3]:2013年12月6日,佛山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针对空气严重污染,要求各中小学室外体育活动安排进行调整。
通知要求,取消室外体育活动或调整室外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可将室外体育活动改到室内,通过适当的方式开展。
[分析]:这里根据通知,来落实通知的是各中小学,实施主体是“学校”,所以这里体现的是“学校保护”。
二、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
【理解】:1、从实施主体来看司法保护的实施机关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即广义的国家司法机关。
2、从实施对象来看一般的司法保护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内容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2eec7d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f.png)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内容——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重要内容摘录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十五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第十六条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3]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
![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717e1f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a.png)
未成年⼈的“六⼤保护”“六⼤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位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保护未成年⼈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七下教材主要从以下⼏个⽅⾯对六⼤保护做了解读:如何区分“六⼤保护”:判断属于何种保护最常见的⽅法是:看⾏为主体。
七下99页相关链接对六个保护做了简单的解读。
解读使⽤的句式是:××保护是指××对未成年⼈实施的(进⾏的)保护……如家庭保护是指⽗母或其他监护⼈对未成年⼈……,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对未成年⼈……所以看这保护是谁做的,就能判断是什么保护。
家长做的就是家庭保护,学校做的就是学校保护……等等。
这种⽅法直接有效,能解决⼤部分的问题。
但在“⽹络保护”那⾥就不灵了。
例1,未成年⼈保护法第六⼗六条:⽹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络保护⼯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络从事危害未成年⼈⾝⼼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提供安全、健康的⽹络环境。
主语“⽹信部门”属于政府机关,那这是政府保护?错了!未成年⼈保护法⾥明确说这是⽹络保护。
例2,未成年⼈保护法第七⼗条:学校应当合理使⽤⽹络开展教学活动。
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不得将⼿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课堂,带⼊学校的应当统⼀管理。
主语是“学校”,那这是学校保护吧,⼜错了!未成年⼈保护法⾥明确说这是⽹络保护。
例3,未成年⼈保护法第七⼗⼀条:未成年⼈的⽗母或者其他监护⼈应当提⾼⽹络素养,规范⾃⾝使⽤⽹络的⾏为,加强对未成年⼈使⽤⽹络⾏为的引导和监督。
主语是“⽗母或者其他监护⼈”,那这是家庭保护吧,⼜⼜错了!未成年⼈保护法⾥明确说这是⽹络保护。
……估计有的同学已有了新的总结:试题情境中如果涉及“⽹络”,就不看主语了,直接确认这是“⽹络保护”。
这是⼀个特殊情况。
别的保护还是看⾏为主体判断吧。
是的,基本是这样。
除“⽹络保护”外,其他五个保护常见的⾏为主体有:“家庭保护”:未成年⼈的⽗母、其他监护⼈和共同⽣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6970f360066f5335a81216d.png)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完整地构成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就教材结构而言,这四方面的知识结构是相似的,教学中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学习。
四大保护是对未成年人设置的四道防线,既有不同点,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以特殊的关爱和保护,但是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事件还时有发生。
面对可能遇到的侵害,未成年人往往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到各种侵害,因此,初中学生应该知道自己受哪些法律保护,从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健康成长。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情境设置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四、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我们的关爱,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能力目标:培养初步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处处受法律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作用和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判断违反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一些现象和行为六、教学过程: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短片。
(放映)结合短片,回答问题:出现的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四条基本途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放映)一、我们先来进入第一个环节:自学展示。
四大保护
![四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dbe3e220b4c2e3f572763b0.png)
⑻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歌舞厅等场所。 ⑼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第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 毒品、爆炸、投毒(八种)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11年湛江市中考)5.某学生小林晚 上独自在家,突然,一窃贼翻窗人屋,小 林愣了一下,大喊:“爸爸,你回来了。” 窃贼闻声转身而逃。这说明( ) A.遭遇突发侵害,要靠智慧保护自己 B.青少年没有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C.家长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D.不法窃贼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
(2011年浙江宁波)6.2011年4月21日,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接回所有在其他省 (区、市)的新疆籍流浪儿童,并提供必要 的学习教育条件,让他们在家乡健康成长。 该决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2011广东)7.2011年5月,少年王某因参 与抢劫被重庆市法院判处缓刑,并对其发出 禁止令。禁止他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下在外过 夜、进入营业性网吧、赌场等。法院的禁止 令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 2 )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 人辍学。 (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3) 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订婚。
二.学校保护
1.基本要求
⑴贯彻教育方针、保证全面发展 ⑵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⑶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⑷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人身 安全和健康
三.社会保护
(1)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基本常识
四大保护
![四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2b6088bbd64783e09122bb3.png)
未成年人四大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是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其主题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个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常考的内容。
很多命题者要求学生就个事件属于四大保护中的哪一个作出判断。
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本身并没有给出区分四大保护的标准,下面罗列几种常见的区别方式。
一、按实施者(实际上是有误的)四大保护实施主体要求基本内容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护、抚养、教育、尊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等。
学校保护学校等教育机构教育,保护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
社会保护全社会创造有利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
司法保护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进行专门保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看下面几个例子:①媒体报道未成年人案件时不得透露未成年人姓名属于哪个保护按实施主体——媒体,是否应属于社会保护呢看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很明显,按照法律,这应该属于司法保护而不是社会保护。
②类似地,《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不少与“实施者”不一致的规定: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二条: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③第三章学校保护第二十五条: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项通关题库 第08关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项通关题库 第08关](https://img.taocdn.com/s3/m/a4d7798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d.png)
案例分析题(1).某中学为迎接市里验收,准备举行一次夏季运动会。
该校连续数日,在高温天气下,组织全校610多名女生进行开幕式的演排。
由于天气温度过高,很多学生体力不支,纷纷晕倒。
学校只为学生分发饮料来抗暑,并没有停止排练,学生家长得知情况后很是不满,要求自己孩子退出排练。
问:该中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答案要点】该中学的做法严重不对。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该中学安排未成年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应当考虑到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该中学在高温下组织学生排练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危害到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当的。
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2).某中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初三年级各班“民主选差生”,当选者要向学校交500元押金。
如当选者有违反校纪的情况,要么被没收押金,要么被勒令退学。
请用法律知识分析该中学的行为。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生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所以,该中学的做法是一种明显的歧视行为。
此做法特别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与自尊心,并让孩子产生逆反、孤僻心理,从而很可能给孩子终生留下可怕的阴影,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勒令退学”,是学校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都是违法的。
另外,学校不得随意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不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应予以制止。
(3).年仅14周岁初二年级学生裴某经常旷课逃学,到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玩游戏,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老师公布了班级排名,裴某排在最后一位。
裴父对其前途丧失了信心,回家后就将他毒打了一顿。
裴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了南方一沿海城市。
四大保护
![四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ec4b63c4b35eefdc8d3332b.png)
未成年人四大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是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其主题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个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常考的内容。
很多命题者要求学生就个事件属于四大保护中的哪一个作出判断。
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本身并没有给出区分四大保护的标准,下面罗列几种常见的区别方式。
看下面几个例子:①媒体报道未成年人案件时不得透露未成年人姓名属于哪个保护?按实施主体——媒体,是否应属于社会保护呢?看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很明显,按照法律,这应该属于司法保护而不是社会保护。
②类似地,《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不少与“实施者”不一致的规定: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二条: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③第三章学校保护第二十五条: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④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三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四十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⑤第五章司法保护第五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金华中考:考点1112考点结合生活实例,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金华中考:考点1112考点结合生活实例,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c6f322ca300a6c30c229f32.png)
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 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1992年1月1日起执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6日通过,1999年11月起执行)
北京:开学前抽查文具
山区孩子坐上校车
四、司法保护 1、司法保护的含义:
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 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 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两名少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少 年法庭候审时,被某电台记者伺机作了报道,不 仅将两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姓名年龄公诸于世, 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的对未
成年人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 想上的教育培养。
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 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 A.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 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B.禁止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C.应当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 影响未成年人; D.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等。
三、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成人化。现在不少未成年人犯罪后 学会伪造现场,事前有密谋,有的甚至涉及到金融诈骗、绑架 等复杂犯罪领域,侵财特征明显,而不再以打架斗殴为主。 四、团伙犯罪特征明显。未成年人往往是多人共同作案,相互 壮胆,犯罪残忍性上升,对社会破坏性大。江苏某地曾发生少 年参与绑架犯罪,最后撕票的恶性案件,让人不敢想象犯罪人 是未成年人。
A.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 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 帮助,不得歧视; B.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 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六大保护 名词解释
![六大保护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2bf20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b.png)
六大保护名词解释
六大保护指的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这些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每个保护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实施主体:
1. 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物质生活条件、教育和指导等。
2. 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教育、安全保障、生活照顾等。
3. 社会保护是指社会各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文化活动、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
4. 网络保护是指通过法律和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保护,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防止网络欺凌等。
5. 政府保护是指政府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社会保障等。
6. 司法保护是指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处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
通过六大保护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高级保育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高级保育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0617c2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a.png)
高级保育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多重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江南博哥)其中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
A.社会保护B.成人保护C.自我保护D.国家保护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对未成年人的多重保护包括国家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
[单选题]2.《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需要每隔()对幼儿进行一次体检。
A.3个月B.6个月C.1年D.1.5年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支持政府办学的同时,还鼓励()和个人创办学校或者各种教育机构。
A.社会组织B.党、团组织C.教会组织D.民间组织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国家在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为了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支持和鼓励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遵照相关的条件创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单选题]4.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三个大环境的密切配合,这三个大环境包括幼儿园、家庭和()A.教师B.社区C.家长D.学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成长离不开的三个大环境,它们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幼儿教育非常提倡三者的密切合作,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作用。
[单选题]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明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
A.体育活动B.自由活动C.游戏活动D.午休活动参考答案:C[单选题]6.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若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保育员应该()。
A.自己即刻逃生到安全的地方B.毫不犹豫地去救护婴幼儿C.立刻打电话通知孩子家长过来D.先去抢救学前教育机构的财产,再去救孩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生命是最宝贵的,保护婴幼儿的人身安全是保育员等成人教育工作的首要原则,在学前教育机构发生突发事件时,保育员首先要救护无助的孩子。
[单选题]7.《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的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90766b8de53a580216fcfe7d.png)
4、 学校保护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 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 各种人才。(介绍党的教育方针) • 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 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 ③保护未成年人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5、 社会保护:
• 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内容:包 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 精神保护等方面。 •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 • ①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 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 • ②营业性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 未成年人进入。 • ③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想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 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 除外。 • ⑤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 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 9、 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 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我国 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家庭保护。 • 10、 “民告官”的诉讼行为是指“行政诉 讼”。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始终是:我 国各级的人民政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的案件,公民可以到公安机关检举、控 告。对公安人员在审问犯罪嫌疑人时搞刑 讯逼供行为,受害者应向人民检察院起诉。
16、刑事诉讼含义:
•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 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 惩罚罪犯的活动。分类:(1)公诉案件: 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程序: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 执行);(2)自诉案件:是不经公安、检 察机关立案、侦察,由刑事案件被害人直 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程序:立案、 审判、执行)
未成年保护六道防线知识点总结
![未成年保护六道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7e4a0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b.png)
未成年保护六道防线知识点总结“未成年保护六道防线”,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
这六个保护共同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家庭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细化了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其中有十一项明确禁止的行为,如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等行为是明令禁止的。
父母不仅是给予孩子生命的人,更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守好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
在家庭保护方面,重点提出了要加强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探索对依法收养孤儿和残疾儿童、非生父母履行监护权的家庭实施公共服务优惠。
“学校保护”:学校是未成年人的主要成长空间之一。
“学校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是来自授课。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这方面,重点提出了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引入专业力量参与学生管理服务,推进学校社会工作发展。
“社会保护”: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深入了解被监护人的实际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早补位,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关爱与呵护。
在社会保护方面,重点提出了要健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明确了专业性社会组织培育目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网终保护”:网络保护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增加的章节之一。
在这方面,重点提出了要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推动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政府保护”: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公安机关,卫生健康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
要求建立健全临时监护工作制度,建立监护评估工作制度,构建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联合执法机制。
“司法保护”:在司法保护方面,重点提出了要施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案件一站式取证保护机制,深化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改革。
“未成年保护六道防线”,让孩子的保护网更加紧密,同时,所有的保护又都指向一个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作出的最庄严的承诺。
学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法《未成年人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e2cc3531126edb6f1a10f4.png)
这个案例中的家长们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益? 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家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材料中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办?
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 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 、学习 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 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 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不得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管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 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 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 它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 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管所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 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 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 教育。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 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 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第二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https://img.taocdn.com/s3/m/cc0127edf8c75fbfc77db224.png)
家庭保护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六) 练 习
材料—— 材料
小玲今年15岁,是初二的学生。 小玲今年15岁 是初二的学生。 15 两年前父母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爸 两年前父母离婚, 爸。爸爸再婚,但继母不要她,她就 爸爸再婚,但继母不要她, 去找生母。生母以法院判决为由不同 去找生母。 意要她。结果小玲只好随年老体弱的 意要她。 奶奶生活。由于生活没保障,小玲无 奶奶生活。由于生活没保障, 心向学,常迟到。老师多次体罚她。 心向学,常迟到。老师多次体罚她。 小玲不想再读书了, 小玲不想再读书了,就到一家小 店当服务员赚钱。 店当服务员赚钱。
思考—— 思考
材料中的做法哪些是违法的? 材料中的做法哪些是违法的? 如果你是小玲,你会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小玲,你会怎么办呢?
答:1、材料中继母不要她,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有关家 庭保护的规定;老师多次体罚她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有关 学校保护的规定;还有小店招收她为服务员也是违法行为, 违反了有关社会保护的规定。 2、如果我是小玲,我会到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尽到自己 的职责,抚养自己,告诉老师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同时, 自己也要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
未满18周岁的公民 未满 周岁的公民
(3)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Hale Waihona Puke 二) 家庭保护家庭保护—— 家庭保护
要求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依 法覆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 法覆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 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 护的职责, 育的权利。 育的权利。
案例—— 案例
某市的一间中学, 某市的一间中学,为了提高升学 在高考前夕, 率,在高考前夕,劝高三级成绩较差 的学生放弃高考。 的学生放弃高考。 请谈谈你对该校这种做法的看法
四大保护的区分
![四大保护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67671631915f804d2b16c1ba.png)
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的难点区分对于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其中关于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的案例比较好判断。
但是涉及学校和司法行为中有社会保护部分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太好分辨的。
一、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从实施主体来看,学校保护的实施者必须是学校,而与学校相关的教育部、教育局等教育行政部门的对于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属社会保护。
【例如】[案例1]:教育部等四部委提出,中小学生在校至少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评估评优时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分析]:这个案例中强调的是对学校进行“评估评先”,而对学校进行“评估评先”的实施者是“教育部等四部委”,也就是主体不是学校,所以此案例强调的是对未成年学生的“社会保护”。
[案例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全面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分析]:如果强调下发《通知》这一措施,那这里体现的是对学生实施“社会保护”,如果强调通知内容,内容的实施者是“学校”,那这体现的是“学校保护”。
[案例3]:2013年12月6日,佛山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针对空气严重污染,要求各中小学室外体育活动安排进行调整。
通知要求,取消室外体育活动或调整室外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可将室外体育活动改到室内,通过适当的方式开展。
[分析]:这里根据通知,来落实通知的是各中小学,实施主体是“学校”,所以这里体现的是“学校保护”。
二、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
【理解】:1、从实施主体来看司法保护的实施机关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即广义的国家司法机关。
2、从实施对象来看一般的司法保护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
《我们受到的保护》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我们受到的保护》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36c70f50975f46526d3e116.png)
1 、什么是家庭保护? 2 、家庭保护的内容包括什么? 3 、家庭保护有什么作用?
根据上述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本。P79—80
1.家庭保护的含义: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 ①由谁实施
农民王美太有两个儿子,老大 思考: 上技校,一年需要8000元;老 二上小学,一年也得 2000元。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打工挣的钱不够,为了送两个 为什么这些家长还要供孩 儿子上学,他就频繁地去血浆 子上学呢? 站卖血浆。不到一年的时间已 1、法律规定家庭保护 经卖了 60多次,一次100元。平 均约 3天一次。 的内容; 当地还有许多和他一样靠 2 、体现了父母对子女 卖血供孩子上学的父母,但是 深沉的爱。 他们都无怨无悔,因为,他们 希望孩子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育。
⑵为未成年人提供 适宜的家庭环境。
违反“家庭保护”的常见侵权行为
1、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 务,虐待遗弃;2、私自翻看子女日记和拆阅书信; 3、迫使子女辍学;4、不能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 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等。 家庭生活中未成年人维权方法 1、理解父母关爱方式的不当,以适当的方式指出 父母的错误,学会与他们沟通,争取相互尊重、相互信 任。 2、向父母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受《未成年人保 护法》保护的,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3、侵权严重时,可以提起诉讼,追究法律责任。
思考:小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谁要负最大的责任?
小磊由偷到抢以至于判刑,归根 到底是其父未履行对孩子的抚养、 监护和教育的法定义务及职责。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环境, 是未成年人性格、道德品质、理 想情操形成的起点和最基本的条 件。家庭保护做得好,未成年人 的健康成长就有了基本保证;反 之则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的缺陷, 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8.《我们受特殊保护》教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5dcf996137ee06eff918b4.png)
8.《我们受特殊保护》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分析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资料,能够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3、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案例资料,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体会今天我们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幸福。
教学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司法保护的内容教学流程一、导课播放歌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1、这里特别的你”指的是谁?未成年人,哪一类人被称为未成年人?2、我们未成年人又受到了谁的特别的爱?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关爱、特殊照顾。
二、讲授新课: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几种保护。
(一)家庭保护家庭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健康品格的培养,个人学业的发展等,都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二)学校保护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我们一周有五天的时间生活在学校里,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保护。
那么现在我再反过来采访一下咱们同学,你所了解的有多少?安监控,班级,宿舍,食堂,不随意出校门。
(三)社会保护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社会各界是否肩负起各自的保护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晓龙和晓峰做了一次亲身体验。
请看视频短片《处处受限》(四)司法保护播放视频《不要让无情的暴力发生在最温馨的家里》。
同学们谈一谈法律怎样对其养子进行司法保护的?三、行动与实践调查了解身边的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哪些保护?请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课堂交流1、生活回望,交流展示: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他们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如何区分未成年人四大保护
![如何区分未成年人四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b7c0f13f89eb172dec63b7e7.png)
如何区分未成年人四大保护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强调了自我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五个方面。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不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是四大保护(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其主题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个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常考的内容。
很多命题者要求学生就个事件属于四大保护中的哪一个作出判断。
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本身并没有给出区分四大保护的标准,由此造成了很多认识上的混乱,包括命题者自身对四大保护也不甚了了,仅凭自己对四大保护的理解来命题,还给出似模似样的区分方法—-根据事件的“主体人物”来判断属于哪个保护。
比如下面这个流行的区别表格:注:这个表格所列的区分方式是错误的。
但事实真的是按照实施主体来区分的吗?比如:媒体报道未成年人案件时不得透露未成年人姓名属于哪个保护?按实施主体-—媒体,是否应属于社会保护呢?看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很明显,按照法律,这应该属于司法保护而不是社会保护。
类似地,《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不少与“实施主体”不一致的规定: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二条: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章学校保护第二十五条: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完整地构成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就教材结构而言,这四方面的知识结构是相似的,教学中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学习。
四大保护是对未成年人设置的四道防线,既有不同点,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以特殊的关爱和保护,但是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事件还时有发生。
面对可能遇到的侵害,未成年人往往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到各种侵害,因此,初中学生应该知道自己受哪些法律保护,从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健康成长。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情境设置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我们的关爱,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能力目标:培养初步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处处受法律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判断违反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一些现象和行为
六、教学过程:
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短片。
(放映)
结合短片,回答问题:
出现的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保护未成年人的四条基本途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放映)
一、我们先来进入第一个环节:自学展示。
请依据自学要求,在教材中找出相应内容,然后,
找同学回答。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自学迅速、有效,说明我们进入初中以来,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
二、为了解答大家在自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我们
进入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
下面,分为两组,大家推荐一名组长。
请简要自我介绍。
我宣布一下,组长职责:负责整理本组同学讨论结果,然后,代表本组同学发言,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回答。
第一组:1、监护人:父母;
其他监护人: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成年人担任:
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2、列举父母教育未成年人的不当方式,理由
溺爱型:家长爱的过分,没有原则,孩子容易养成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甚至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专制性(打骂型、家暴型):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没有自由,孩子可能会暴力或过于顺从,也可能自卑或逆反。
放纵型: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管理,孩子可能任性,不服从管理。
3、学校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德(品德和行为);智(知识和技能);
体(健康的体魄)。
第二组:1、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中的禁止性规定:不让……、不得……、不得……、不歧视……。
2、抚养和监护的区别。
抚养:生活上关心、照顾,监护:监督和保护,是安全
上的保障。
前一阵娱乐圈炒的沸沸扬扬的王宝强离婚案,已经进入二审,王宝
强力争抚养权。
父母离异,孩子判给谁,谁就抚养权,另一方就丧失了抚养权;
而监督权不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父母都有监护权。
3、学校保护中对你影响最大的内容
比如:A、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理由: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
B、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理由: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发展。
C、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理由:生命健康是最重要,没有生命健康,什么
都没有。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我倡议,给自己一点鼓励的掌声。
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情境探究
探究一:爱操心的妈妈
思考:1、小文的妈妈为什么爱操心?因为“爱”
2、小文的妈妈为什么微笑着不回答?因为妈妈知道家庭保护是她的职责。
3、说说你的故事,你是否也有一个爱操心的妈妈?
教师点评:
听了你们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
拥有一个好妈妈、好爸爸,一个温暖的家,是一
件多么幸福的事。
然而,小柯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我们来看探究二:不幸的小柯。
(找学生朗读)
思考:(1)材料中小柯父母和小柯错误的做法有哪些? 说出理由。
三处:理由A、父母不能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
B、父母没有很好的对小柯监护和抚养
C、小柯自己没珍惜读书的机会。
(2)假如你是小柯,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放映)
给小科的建议:
1.以适当的方式指出父亲的错误,学会与他进行沟通,争取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向父亲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3.侵权严重时,可以提起诉讼,追究父亲的法律责任。
4.小柯自己要珍惜读书的机会(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
下面我们进入探究三
结合身边实际,请大家思考:“龙泉”为什么是我们追梦的摇篮?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点评: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学校护我们成长,正如同学所说,我们要感恩学校,感恩老师,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四、总结提升
学习了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放映,老师边读)这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五、最后,给大家布置一项实践作业:
根据家庭保护或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给自己的父母或学校提几条好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
1.这是一节教与学相对完整的课。
教与学互动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活动的任何环节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进行,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具有有效性。
2、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和学习品德等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学情境真实优良。
4、教学特色: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材料、图片引用恰当,让人感觉“肥而不腻”。
当然,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老师不活跃,学生讨论时间较短,教学环节过度有点生硬等,我今后会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