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五大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
• 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 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 问题,从书籍和其他各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自 己所需要的知识,设置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证 据复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 说明,并于别人交流结果. •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 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 ——郝京华
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
• 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形 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探究结论-发表和交流探 究过程-后续延伸活动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小组探究
•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发每一位学生的 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 强调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 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不过是人 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 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 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 ②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 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 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 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 有同样的理解.
⑴一个中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
⑵四个“提倡”:
• ①提倡科学探究
• ③提倡用教材教
②提倡多元目标
④提倡过程评价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文字解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文字解读一、概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教育法规,是指导我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
本文旨在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课程标准的背景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而制定的。
它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政策导向,也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三、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制订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强调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实施方案的科学性。
3. 秉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教育个性和多元发展。
4. 鼓励课程的创新和改革,注重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与美育、信息技术等七个学科。
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为核心学科,占据了课程总学时的大部分。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方面,《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课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识字、识文、写作等基本能力外,还要求学校兼顾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科学课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科学知识的掌握外,还要求学校兼顾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五、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评价《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点整理公开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点整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1.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具备一定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课程性质: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
3.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正确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6.本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四大领域18个主概念,分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
7.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课程总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未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3)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
(4)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5)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你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6)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7)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了解太阳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新课标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依据。
笔者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习以探究为中心”、“兼顾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多元化评价”四个大方面入手,叹了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做法。
标签:小学科学新课标理念主体地位探究学习学生和社会需求评价机制“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的指针和方向,是一线教师实施教学的理论依据,也是教学改革的进行的方向。
因此,学习、研究新课程理念是教师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过程。
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落实新课程理念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收获。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全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这要求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学习指导,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只关注学优生的教学弊端。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成长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角色分配、教学评上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力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带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科学兴趣、特长、支撑也不同。
农村家庭的学生一般都有较多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在动植物学习方面有突出优势;城镇家庭的学生受家庭启蒙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善于分析简单的科学原理。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践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又要根据学生的科学素养特长确定学习分工。
比如,在学习《种茄子》时,可以让农村学生向大家讲解种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带领大家一起进行科学实践;在学习《浮力》的时候,让有着较好家庭科学理论研究氛围的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探究:改变物理浮力的方法。
这种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之上的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主人公的自豪感。
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2.14第一部分前言1.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
3.课程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课程设计思路: 总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体分解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有四大领域: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四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
每个领域的主要概念分别为:6、6、3、3个。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每个方面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 物质科学领域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与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主要概念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
6.声、光、热、电、磁都具有能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二) 生命科学领域生命世界包含人、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生物类群,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这些生物类群得以延续。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主要概念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一年级科学新课标标准
一年级科学新课标标准
一年级科学新课标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科学知识:一年级学生应掌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科学知识,如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天气现象、材料特性等。
2. 探究技能:学生应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技能,如观察、分类、测量、实验等。
他们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并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验。
3. 科学态度:学生应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科学事实和证据,并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4. 科学精神:学生应初步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程实施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实验室、自然环境、科技场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环境。
6. 评价建议: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趋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如观察、作品评价、口头表达等。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总的来说,一年级科学新课标标准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和探究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五大点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五大点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理念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
它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有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种影响不但表现为高新利.技持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家用电器、电脑、新材料产品、各种通讯手段、数字化生存方式,使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需要各种科学知识,适合与享受现代生活,而且更需要人类理智地理解这个现象,知道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给人类造成麻烦,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情感丧失、生态破坏等。
这些负面效应必须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需要每个人在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注重可能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自觉地防止与减少负面影响的出现。
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必须知道,并付之于行动的。
所以,要让每个人具有科学素养,必须实施面向全体的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必须提升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水平。
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一个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国民生产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所以,美国提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日本提出了“全体国民教育”,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国策,充分反映了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2.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展开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实行表达与交流。
小学科学1-6年级新课程标准解读
科 学 探 究 目 标
6、得出结论
(思考与结论)
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 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能采用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 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 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在具体情境中,能比较灵活地将所学知 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其他学习领域和日 常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 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 善探究报告。
3、重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科学探究的 许多课题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些课题的研究可 因其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时间的机动性而获益;综合实践 活动、也会因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交织而相得益彰,和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议题特别容易实现两者的互 动和整合。 同时在“实施建议”中还提到:“科学游戏、探究性 学习、科普剧的创作与表演、现场考察、科学辩论等,都 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课堂上学习科 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不应把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束缚 在实验室或教室这个时空有限的范围内,教室外各种真实 的问题情境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实施建议”中又提出“学科关联建议”:
科学课几乎与小学所有课程都有关联:它既可以为所 有课程的学习做贡献,所有课程也可以为科学的学习做贡 献,尤其是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1、重视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科学与数学的内在联系 是不言而喻的,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模型建立都离不 开数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 和数学思维方式,例如,通过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建 立热水温度下降的模型。 2、重视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科学课有很多听说读写 的机会,教师应多提供这些机会。例如让学生按科学探究 的过程线索重组科学家传记中的信息,撰写科学小论文, 编写与表演科普剧等。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2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2022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1分44)1. 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旨在保证每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素质。
2.义务教育课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落实根本任务,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遵循规律和规律,突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4.为落实培养目标,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
5. 主要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6.科学课程设置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的作用。
10.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1.各门课程要有不少于的时间用于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变为13教材内容选择要(1)覆盖的所有内容。
(2)突出的理解应用。
(3)兼顾。
(4)体现。
(5)合理选择素材。
14.科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和为基础,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5.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二、简答(36)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在课程实施中如何深化教学改革?(12)2.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为:(12)3.阐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学习总目标。
(12)三.论述题(20分)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包括五大基本课程理念,请选择任意一方面的理念,谈谈自己的理解。
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张海龙今天主要从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三个方面逐一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程性质《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
”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
第二、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小学科学的地位意义:小学科学启蒙教育是科学入门教育,教育对象是对科学领域知之甚少的人,教学内容(知识、观点、方法等)是最基本的,浅显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受教育者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些最基本的科学观点,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基础教育课程忆往昔纲要(试行)》为依据,从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而提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依据《纲要》总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不仅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定位于“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使其成为课程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师必须正确掌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六个基本理念。
(1)“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近期,认真的研读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使我受益匪浅。
也让我对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思想上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新课标的理解。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1、“课程标准”包括那些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正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还有一个附录。
(1)、前言部分主要讲述该课程的性质、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要思路。
核心观点包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
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改革的理念从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流趋势出发,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内容需同时满足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要,以及开放性、评价伴随其中等改革的新思想。
(2)、课程目标部分包括总目标、分目标与各部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目标没有分条目与类别,是因为要突出整体性。
从科学素养的角度看,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应该是一个人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合地存在于每个人之中的。
当然为了有助于教材编写者与教师进一步理解与把握,又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方面给出了分目标,并指出了各部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内容标准是总目标与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分别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展开,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并不代表一个课题,是学生在小学结束时应该达到的程度。
(4)、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学、评价、课程资源、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仪器设备、教室配置等方面的建议。
(5)、附录部分还给出了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案例,供教师理解与参照使用。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主要的特点有:(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包括以科学探究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课程内容应满足社会与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评价应该伴随在科学教学过程之中等等。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理念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理念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理念是指国家对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科学教育的社会效益和个体发展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
知识方面,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
技能方面,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科学知识进行观察、实验、实践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包括尊重科学、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和创新等良好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课程标准的方法科学课程标准的方法主要包括问题导向、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问题导向的方法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学习的方法是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方法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四、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主要包括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三个方面。
知识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测验和考核。
能力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探究的能力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培养和形成的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进行评价。
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目标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生命世界四、物质世界五、地球与宇宙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五、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六、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附录一、关于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二、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三、案例第一部分前言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育标准
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育标准目标本文档旨在提出2023年新版小学科学教育标准的重要目标。
1. 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5. 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科学价值观。
内容要点新版小学科学教育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1. 科学知识体系:明确小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
2. 科学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3. 科学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记录能力。
4. 科学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5. 科学伦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念,引导他们遵守科学实验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观。
实施建议为了有效实施新版小学科学教育标准,以下是一些建议:1. 更材:开发新版教材,内容紧密符合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培训教师: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新标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实验室建设: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验和探究的场所。
4. 课外活动:组织科学俱乐部、科学竞赛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5.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新标准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论新版小学科学教育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实施新标准需要全面的教育改革和资源支持,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听曹建召博士的报告有感郝少运3月5日上午,我县文教体局邀请了教育专家曹建召博士在县委礼堂作学术报告,听了曹博士的报告后,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对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深深感受到我们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切实转变教学行为。
现就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小学科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再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模式;教师在课前围绕教学目标及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分层提问,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学习,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在科学学习中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在科学教学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树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课堂里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人教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篇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生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因此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已知和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种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他们建构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让他们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促进上述学生活动的进行,而不是单纯的讲授和解释。
强调手、脑结合。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学生要想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不仅要动脑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实践。
因为仅仅通过间接经验,学生难以取得对各种对象的正确认识。
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和感悟。
手、脑结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动物园、博物馆等地方进行现场观察与收集资料,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强调设计、制作、栽培、饲养与实验操作。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场是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讲概念、定理与原理,只做标准化的习题,与现实的世界完全脱离。
采用“探究法教学”。
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
小组方式是学生经常被用来开展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交流思想,科学学习也不例外。
学生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学好科学,就必须学会表达思想,学会分享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知道如何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探究成果。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表达与交流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
实施写实性评价。
对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教育来说,评价不能只关心结果,只依赖考试,更要关心过程,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分析,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反馈与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五大点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理念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
它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
科学课程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