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山西省高教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初探
山西省高教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初探
【摘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面。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历史总结、现状分析与问题揭示,提出了山西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
全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建国以来山西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第二部分是山西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山西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原则与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教结构布局高等学校山西省调整【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49.2
【目录】:内容提要5-6Abstract6-7引言7-8一、建国以来山西省高教结构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8-13(一)建国以来山西省高教结构布局的四次调整8-11(二)总结与启示11-13二、山西省高教结构布局现状分析13-22(一)概况13-14(二)规模结构现状分析14-15(三)布局结构现状分析15-16(四)形式结构现状分析16-18(五)科类结构现状分析18-20(六)层次结构现状分析20-21(七)能级结构现状分析21-22三、山西省高教
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原则及对策22-29(一)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基本原则22-24(二)山西省高教结构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对策24-29结语29-30附表30-33参考资料33-35后记3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
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摘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指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接着对高校专业结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调整的必要性。
重点探讨了高校专业建设的方向和调整策略,并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建设、现状分析、必要性、重点方向、策略、挑战、机遇、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不断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日益多样化,一些专业的就业率逐渐降低,人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不得不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旨在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调整的必要性和重点方向,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需求,促进就业市场的供需平衡。
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通过对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可以促进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
山西高校转型改革实施方案
山西高校转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山西省高校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高校转型改革势在必行。
二、转型目标。
1.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科研创新,提升学术水平。
3. 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率。
4. 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升学生就业率。
三、实施方案。
1. 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应当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科研投入,提升学术水平。
高校应当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学术水平。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3. 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率。
高校管理体制应当与时俱进,注重效率和服务。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
4. 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升学生就业率。
高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力量,推动改革落地。
高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转型改革工作,明确责任,推动改革措施落地实施。
2.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向。
五、总结。
山西高校转型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才能使高校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高校要不断深化专业设置改革优化结构
高校要不断深化专业设置改革优化结构在当前高等教育形势下,高校要不断深化专业设置改革优化结构。
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深化专业设置改革优化结构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高校要深化专业设置改革。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核心。
当前,许多传统专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高校需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
比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专业。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了解其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
目前,一些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存在一些热门专业拥挤,而一些冷门专业却招生困难的问题。
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调整专业结构,推动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格局。
例如,可以对热门专业实行限制性招生,同时增加对冷门专业的宣传和扶持,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这些专业。
此外,高校还要注重专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传统的学科边界已经逐渐模糊,许多领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能力。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学习和融合研究,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例如,在人工智能专业中,可以引入心理学、哲学等人文社科专业的知识,培养具有深度思考和人文关怀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此外,高校还需要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调研工作。
通过对专业就业率、学生就业满意度等指标的评估,了解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结构。
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社会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为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之,高校要不断深化专业设置改革优化结构。
通过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交叉融合以及开展评估和调研工作,高校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推进专业建设
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推进专业建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现代大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更好地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推进专业建设成为了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专业结构设置的必要性、调整的方向与方法以及推进专业建设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意识到专业结构设置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专业结构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只有专业结构设置得当,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调整专业结构的方向与方法也至关重要。
在调整专业结构时,首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专业设置的方向。
其次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合理分配各类专业的设置比例,避免出现“选专业难就业”或“就业难找专业”的问题。
还要注意引入国际化的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国际化专业的设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推进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推进专业建设可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专业建设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推进专业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的专业结构设置和有力的专业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希望各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努力,为高校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
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
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以下是关于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1. 深入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及时了解各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重点关注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科学预测未来人才供需结构的变化。
2. 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的学科专业方向,合理布局各专业门类,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
3. 优化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特长,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各个层次的专业结构,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开展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专业培养。
4.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5. 强化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导向:精准定位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6.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师资配备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8. 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开展各类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升学科专业的教育质量与实用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优化调整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要与时俱进,灵活应对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不断提高本科高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实用性。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符合学校办学条件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条省教育厅统筹协调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实行与社会需求、学校发展规划、优势与特色等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管理,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第二章专业设置与调整第四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1 —(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第五条高校应严格控制设置以下专业:(一)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专业;(二)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三)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不足、基础不实的专业;(四)全省重复设置过多的专业;(五)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第六条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经高校申请,省教育厅审核或审议后,由教育部备案或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或调整的专业,可从申请次年起开始招生。
教育部设专门网站作为本项工作的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
第七条高校应对设置专业实行总量控制。
举办本科教育未满三年(含三年)的高校,年度新增专业数不超过5个,且不得增设尚未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其它高校年度新增专业不超过3个。
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是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
山西省作为传统资源型省份,欲借国家支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而经过梳理山西高等教育的专业布局结构,发现与山西经济转型目标契合度过低,需要积极调整专业布局结构,以适应未来的产业需求。
标签: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经济转型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政策等资源的供给方式与结构,进而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而高等教育是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就是积极主动地从人力资源的供给侧进行改革。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现状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追求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
于是,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毕业后形成庞大的待业人群。
各大学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全,学校特色逐渐消失,各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被其他学科所平均。
好多大学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过于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这便是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只注重规模效应,粗放式发展,不注重内涵建设。
目前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一)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现象共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出现大量的过剩人才。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企业无法招聘到一线工人,大量缺乏技术工人。
说明当前的教育层次结构上与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巨大的错位。
过于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了技术教育。
因而急需要从教育类型或层次结构上进行改革。
(二)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符当前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步伐。
我国高校专业布局结构基本上在十几年前形成,多年来虽每年都有新增专业,但总体结构基本稳定。
而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上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发展迅猛。
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摘要:一、背景及意义二、工作目标三、优化调整措施四、实施步骤五、保障措施六、预期成果正文: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旨在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1.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与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2.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减少过剩专业,增加紧缺专业。
3.提升专业内涵,推进专业转型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优化调整措施1.分析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优化专业设置。
2.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开展专业现状、产业发展趋势、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专业优化调整方案。
3.落实执行:各部门协同推进,确保方案落地见效。
4.监测评估: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优化调整效果进行评估。
五、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激励高校积极参与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2.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高校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3.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2.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3.增强高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轨迹及调整路径
黑龙江 高教研 究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No . 8. 201 7
S e r i a l No . 2 8 0
做 大职 业 类 专 业 、 做好产业类专业 、 弱 化 鸡 肋 型 专 业 的 思路 进 行 专 业调 整 。
关键词 : 专业建设 ; 学科 ; 市场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9 . 2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2 6 1 4 ( 2 0 1 7 ) 0 8— 0 0 6 2—0 4
一
在升本初期 , 专业设置的轨迹是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 承载招生规模大的专科层次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 ; 之后有计 划地逐年将有条件升格 的专科专业申报为本科层次专业。
量不得超过 3个的规定, 在经历升本 8 年左右, 基本实现了
弱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异, 趋向于原有专科层次专业的则
3 . 顺延交叉
目“ 新建地方本科 院校教师教育类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编号 : J 2 0 1 6 1 0 3 ) 。 作者简介 : 李俊义 , 运 城 学 院教 育 与心 理 科 学 系 副教 授 , 主要 从 事 高 等 教 育 管 理 研 究 。
新 建本 科 院校 专业设 置 的轨迹 及调 整路 径
在查阅包括所在高校在内的数所新建本科院校升本至 异将专业分化、 教师分流、 增设新的本科专业。例如, 汉语言 今不同年份专业设置情况后, 通过总结归纳其专业设置方式 文学专业经分化设置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与文秘两个专业; 英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摘要:一、引言二、我国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背景三、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具体措施1.减少过剩专业2.培育新兴专业3.提高专业教育质量4.加强校企合作四、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意义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我国正在对本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优化改革。
二、我国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背景1.经济发展需求: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需要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紧缺人才。
2.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高校优化专业设置。
3.高校过剩专业问题:部分专业招生困难,教育资源浪费,需要进行调整。
三、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具体措施1.减少过剩专业:通过严格控制新增专业,对招生困难、教育资源浪费的专业进行调整或撤销。
2.培育新兴专业:根据国家发展需求,积极开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3.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对现有专业进行评估,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4.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意义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设置,有助于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新兴产业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提高高校办学效益: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高校办学效益。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1.高校间的竞争:调整专业设置,可能导致部分高校丧失竞争优势。
2.教师队伍建设:新兴专业的开设,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教师。
3.教育资源的分配:优化专业设置,需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以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摘要:1.背景介绍: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原因2.改革目标: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3.改革措施: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4.改革成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5.总结: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意义和展望正文:一、背景介绍: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教育部门近年来积极推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以期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改革目标: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次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等手段,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满意度。
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改革措施: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1.调整专业设置:通过撤销或合并一些陈旧、过时的专业,增设一些新兴、热门的专业,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鼓励高校之间进行专业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
2.优化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模块化、灵活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革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加强实验、实习、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改革成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逐渐优化,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这些改革成果直接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满意度上,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五、总结: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意义和展望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
摘要:
1.背景介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2.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目的
3.具体措施:专业设置的优化和调整
4.改革带来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5.结论: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本科专业设置面临着调整和优化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教育部门启动了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本次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优化现有的专业结构,使之更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具体措施包括:撤销或合并部分重复设置、培养质量不高、就业率低的专业,增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以及提升传统优势专业。
专业设置的优化和调整,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撤销或合并低质量专业,可以使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加集中,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
同时,增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此外,提升传统优势专业,有助于巩固和加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
改革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得到提高,因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能够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
优化调整后的专业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从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人才。
总之,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引言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旨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背景与意义1.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需紧密对接产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调整优化改革的具体措施1.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撤销过剩专业,优化专业布局;新增紧缺专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调整课程设置。
强化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实践性课程比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教学领军人才;引入产业界优秀人才,丰富教师队伍结构。
四、改革的效果与评价1.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改善。
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院校竞争力的提升。
改革后的本科专业设置更具针对性,院校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
3.社会认可度的提高。
社会各界对改革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结语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山西省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分析
学术论坛/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100(山西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是我国各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高校教育正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建设时期,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存在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因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契合,也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仅发展了四十余年的民办高等院校,其专业设置也需要进一步调整与优化。
文章将以山西省为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优化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近年来,山西经济平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但是从横向发展来看,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山西经济现状并不容乐观。
近两年,山西产业结构有了较大变化,第三产业的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经济总量也逐步超越了第二产业。
建筑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占比也逐年增加,目前,山西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重型结构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完善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教育界重要构成的全国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趋势,在新国标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元素——专业设置,积极进行动态调整优化。
1 民办高校专业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公办院校相比较,民办院校缺乏办学经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至于民办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专业设置时往往以模仿公办高校为主。
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与论证,多数专业设置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性、规范性较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我国民办高校大多数是在2000年以后创办的,由于师资力量受限,缺乏办学经验,在专业设置方面常常忽视了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
实际上,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更多的是借鉴公办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毫无特色可言,多数民办高校会设置土木工程、计算机网络、英语、财会、金融和旅游等这些较热门的专业,对专业设置的长远规划考虑不足。
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新增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一些过时或者招生不足的专业进行调整甚至撤销。
同时,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还需要考虑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一些优秀的专业可以适当扩招,提高招生比例,而对于招生不足的专业可以考虑调整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专业的吸引力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还需要注意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不同专业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合作,形成良好的专业互补机制,提高整个专业结构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总之,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查研究,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人才。
- 1 -。
232个专业不招生 山西高校本科专业“瘦身强体”首战告捷
2017年12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晋政办发〔2017〕173号),同日召开全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启动会,全面部署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一个学期来,省教育厅党组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按照“余量消减、存量升级、增量优化”部署,多措并举,推动全省本科高校制定方案,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Focus ·关注7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截止到2018年春季学期末(7月份),全省高校共有本科专业1392个。
2018年秋季学期实际招生专业1160个,招生专业中包含新增的新兴应用型专业66个;不安排招生专业232个,其中撤销85个,停招97个,实施间招19个,因办学条件等因素暂缓招生31个,另外,有77个陈旧专业方向被取消,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专业调整首战告捷。
一、统筹指导专业撤停工作第一,引导高校对所设置专业进行分类定位。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以与办学定位的关联度为一级分类指标,分高中低三个层级;以基础传统专业、应用新兴专业为二级定位科目,对目前学校所有专业进行分类定位。
同时要求筛查出生源质量低、初次就业率较低、生师比较高的专业。
通过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全省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专业撤停工作的重点、难点。
第二,推动高校制定专业优化调整方案。
在“摸清底数,提高认识,做通思想”的基础上,教育厅正式下发《关于报送本科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成立学校专业优化调整领导组,以“低质过剩错位”为红线,提出专业调整意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形成切实可行的调整实施方案。
第三,对各高校分类定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准工作突破口与着力点。
从各院校对本校本科专业定位分类情况看,符合各高校办学定位的本科专业共有820个,约占63%;符合度中等的本科专业共306个,约占24%;符合度低的专业共170个,约占13%。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清理高等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方向并申报2022年本科专业方向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清理高等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方向并申报2022年本科专业方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2.04.06•【字号】晋教高函〔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清理高等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方向并申报2022年本科专业方向的通知晋教高函〔2022〕12号各普通本科高校:根据《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安排,现就2022年全省高校本科专业方向清理和申报工作安排如下:一、持续清理专业方向。
进一步梳理剩余专业方向(附件1),除针对我省新兴产业需求和特殊工作需要设置的专业方向外,其余专业方向要逐步清理撤销。
学校计划保留的专业方向,要做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二、鼓励增设新兴急需专业方向。
申报的专业方向应符合《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增设指南》中的《山西省新增专业建议目录》、补充目录和《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2年)》(附件2)中所列专业和方向,或满足我省扶持特定产业行业发展和特殊工作急需。
三、严格规范专业方向设置。
专业方向的内涵应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确属该专业研究方向和服务面向的合理延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所列专业不得作为其它专业的专业方向。
2022年申报的专业方向须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坚持前沿、特色、交叉、紧缺的基本原则;学校要制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完成该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所必需的师资和相关办学条件。
四、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申报的专业方向进行审核,通过后予以批准公布。
各高校严格控制以“专业(专业方向)”的形式进行招生,非经省教育厅批准,招生专业一律不得设置专业方向。
请各高校于2022年4月15日前,将撤销专业方向汇总表(附件3)、保留专业方向说明、申报专业方向报告、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相关意见、申报专业方向汇总表(附件4)等材料电子版(WORD版、加盖公章PDF版)和纸质版(EMS邮寄)报至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山西:动态调整专业,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度
山西:动态调整专业,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度
无
【期刊名称】《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8)004
【摘要】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出台《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其中规定,山西省高校将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每年集中进行一次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实行专业总量控制。
同时,鼓励高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发展特色,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
【总页数】1页(P95-95)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6.22
【相关文献】
1.应用型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J], 李宁
2.技能大赛引领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调整路径研究 [J], 钟茂林;吉亮
3.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对策研究——以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为例 [J], 刘静
4.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类专业为例 [J], 薛培凤;陈朝军;俞腾飞;杨巧荷;盛华;张英
5.高职模具专业“三三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金志刚;姜无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是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
山西省作为传统资源型省份,欲借国家支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而经过梳理山西高等教育的专业布局结构,发现与山西经济转型目标契合度过低,需要积极调整专业布局结构,以适应未来的产业需求。
标签:山西;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经济转型
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政策等资源的供给方式与结构,进而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而高等教育是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就是积极主动地从人力资源的供给侧进行改革。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追求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
于是,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毕业后形成庞大的待业人群。
各大学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全,学校特色逐渐消失,各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被其他学科所平均。
好多大学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过于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这便是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只注重规模效应,粗放式发展,不注重内涵建设。
目前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现象共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出现大量的过剩人才。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企业无法招聘到一线工人,大量缺乏技术工人。
说明当前的教育层次结构上与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巨大的错位。
过于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了技术教育。
因而急需要从教育类型或层次结构上进行改革。
(二)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符
当前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步伐。
我国高校专业布局结构基本上在十几年前形成,多年来虽每年都有新增专业,但总体结构基本稳定。
而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上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发展迅猛。
因而旧的专业结构与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错位,不仅导致传统专业毕业生无法就业,更关键的是高等教育无法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甚至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经济结构转型要求高等教育主动作为,积极调整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人才资源。
因而,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调整类型结构。
要继续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增大应用型高校的比例。
积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使之更加适应当前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要求。
二、山西经济结构转型与山西高校的专业布局
(一)山西经济结构转型目标
长期以来,山西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
针对山西这一资源型省份的转型发展,国家给予高度重视。
国务院首次专门针对一个省份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文件)。
2017年9月18日,山西省专门召开了“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大会”。
骆惠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山西工作,高度重视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习总书记视察我省时,肯定了我们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做法,肯定了我们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战略抉择,要求山西加快先行先试,努力探出新路子,由此再塑了转型综改这一金字招牌,为我们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骆惠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部署要求,用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打开转型综改新天地。
要深刻领会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把握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这一主线,全面推动各项任务、政策、改革事项落地生根。
2017年11月9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通过实施六大领域的74项主要任务,力争到2020年重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涉及的行业产业和项目有:新能源及能源新型装备产业;煤电产业升级改造,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太阳能薄膜等移动能源产业;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高储能、动力电池等清洁能源装备等产业;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能发电及地热能资源开发的专项行动计划;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及铝镁合金、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和先进产品;航空测绘、通用航空、航空仪表等航空航天产业。
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绿色制造体系,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链;“煤-电-铝-材”一体化改革试点,铝工业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色、精品农业,山西“农谷”综合性、专业性科创中心,杂粮生产大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机旱作农业;优质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和中药材交易中心;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试点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山西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转型目标的契合度
根据山西省省委、省政府经济结构转型《行动计划》中六大领域的74项主要任务,我们归纳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产业有:
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煤层气、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包
括铝镁合金、碳纤维等)、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制造业、轨道交通业、航空航天产业、文化旅游业、特色农业(包括杂粮、药材等)、生态产业、物流产业、物联网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
根据对山西省传统八所本科院校(即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专业设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大体知晓山西省高等教育人才的专业供给结构。
①八所本科院校2016年招生计划(不含分校和独立学院),共涉及232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数为41269人。
下面可通过表格显示设置重复率最高的专业和招生人数最多的專业并与《行动计划》中涉及的行业进行比对:按照八所院校招生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专业进行统计,也可大致了解当前山西省高等教育人才专业供给结构。
由表2可知,当前八所本科院校,招生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专业共有36个,其中与《行动计划》关系较为契合的有9个,中等契合度的有10个,关系较为疏远的有16个。
足见当前山西省高校专业设置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与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产业存在错位。
因而需要对当前的山西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裁撤掉一些与落后产业相关的、不适应新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一些与山西产业战略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
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山西的转型发展。
三、山西省优化高校专业结构的措施
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有关精神,为推动我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山西省教育厅出台《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确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通知》(晋教高〔2016〕8号)确定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等8所高校为我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要求试点高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使应用型专业达到全校专业的70%以上。
同时要求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等,旨在通过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更好地服务于山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山西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启动会议2017年12月29日在太原召开。
会上,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吴俊清表示,力争到“十三五”末,山西省高校现有本科专业数量削减15%—20%,总数削减200个以上。
在此基础上,增设100个以上急需新兴专业。
会上,吴俊清对《关于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对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要求坚决裁剪“肿、繁、虚、杂、旧、僵”的专业,做强做精与办学定位相匹配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向的、与省内其他高校错位发展的专业。
山西此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将分三步走,2017年12月—2018年4月为启动试点阶段;2018年5月—2018年12月为深入推进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完善发展阶段。
到2020年底,山西各本科高校基本完成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届时山西高等
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山西扶持的产业结构更趋吻合,山西高等教育才能从供给侧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急需的人才。
注釋:
①即通常所称的“老八所”。
此八所本科院校在山西省设置最早,专业设置最全,最具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24.
[2]杨振军.关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15(2).
[3]罗恒.广西高校本科专业布局调整研究[J].高教论坛,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