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典型缺陷防治[详细]

合集下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送电线路新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基础部分质量通病1、基面降不够1.1原因分析1.1.1施工人员不了解“规范”或设计要求,挖坑前未考虑边坡距离及地形高差。

1.1.2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到岗、不到位,基础型坑深没有认真核对。

1.1.3降基面桩位置不准确,上边坡未按规范要求保证足够的坡度。

1.2预防措施1.2.1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1.2.2员工坚持现场检查。

1.2.3挖坑前认真检查核对基面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基础成型2.1原因分析2.1.1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高。

2.1.2工器具陈旧,模板固定支撑不牢固。

2.1.3模板尺寸校准有误,捣振时将支撑件震松,使其发生跑位现象。

2.2预防措施2.2.1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规范》及《规程》,树立精品意识的观念。

2.2.2更新工器具,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坚决淘汰不用。

2.2.3用钢管或槽钢多层固定,砼振捣中模板不变形移位。

2.2.4模板固定好后,认真校对各部尺寸,浇制时要经常检查,校核尺寸。

3、回填不夯实或夯实不好3.1原因分析3.1.1无专人负责或领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3.1.2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回填土中有杂草现象。

3.1.3现场检查少或无检查。

3.2预防措施3.2.1加强回填夯实的现场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3.2.2加强管理,回填夯实设立专人负责。

4、保护帽成型差4.1原因分析4.1.1保护帽制作没有统一要求。

4.1.2保护帽尺寸控制不好。

4.1.3配合比不合格,养生不好。

4.2预防措施4.2.1保护帽模板根据塔型,按规定尺寸,统一制作,不同要求不同制作。

4.2.2严格按照尺寸要求、工艺要求,认真制作保护帽。

4.2.3浇制保护帽,砼配合比要正确计量。

二、铁塔部分质量通病1、螺栓规格不统一。

1.1原因分析1.1.1责任心不强,未按图纸施工。

1.1.2准备工作不充分,螺栓未预先分类标识、标识不清。

1.1.3抢进度,工艺意识不强。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电力工程作为一项关乎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其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通病,这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下面将分析电力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材料质量不达标是电力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在工程材料采购过程中,一部分工程存在采用假冒伪劣或者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现象。

这些材料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容易引发施工隐患,降低工程质量。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抽查工作,严格落实合同要求,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

其次,施工管理不到位是电力工程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施工现场的管理环境、施工人员的素质、工艺操作的规范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提高工艺操作的规范性。

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

再次,质量监督不完善是电力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监理单位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如监督不到位、监督过程中存在疏漏等。

这导致了一些施工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应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提高其监督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应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检查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也是电力工程中的一个通病。

有时,设计方面存在一些瑕疵,如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标准不达标等,导致了后期工程施工困难和质量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设计单位的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其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同时,还应建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及时解决设计中的疑难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管理不到位、质量监督不完善和设计方面存在问题等。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和电力供应可靠的关键要素。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1. 施工质量不达标
- 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要求得到严格执行。

- 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 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采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2. 设备故障率高
- 选择可靠性高、质量好的设备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进行设备严格的验收和检测,确保设备达到设计要求。

-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排
除隐患。

3. 安全隐患存在
-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设立标志和警示牌,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 培训工人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施工进度延误
- 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 加强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及时解决各种问题,避免进度延误。

- 提前做好物资采购和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按时进行。

以上是电力工程质量通病的常见防治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水平,确
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送电线路新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基础部分质量通病1、基面降不够1.1原因分析1.1.1施工人员不了解“规范”或设计要求,挖坑前未考虑边坡距离及地形高差。

1.1.2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到岗、不到位,基础型坑深没有认真核对。

1.1.3降基面桩位置不准确,上边坡未按规范要求保证足够的坡度。

1.2预防措施1.2.1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1.2.2员工坚持现场检查。

1.2.3挖坑前认真检查核对基面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基础成型2.1原因分析2.1.1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高。

2.1.2工器具陈旧,模板固定支撑不牢固。

2.1.3模板尺寸校准有误,捣振时将支撑件震松,使其发生跑位现象。

2.2预防措施2.2.1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规范》及《规程》,树立精品意识的观念。

2.2.2更新工器具,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坚决淘汰不用。

2.2.3用钢管或槽钢多层固定,砼振捣中模板不变形移位。

2.2.4模板固定好后,认真校对各部尺寸,浇制时要经常检查,校核尺寸。

3、回填不夯实或夯实不好3.1原因分析3.1.1无专人负责或领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3.1.2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回填土中有杂草现象。

3.1.3现场检查少或无检查。

3.2预防措施3.2.1加强回填夯实的现场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3.2.2加强管理,回填夯实设立专人负责。

4、保护帽成型差4.1原因分析4.1.1保护帽制作没有统一要求。

4.1.2保护帽尺寸控制不好。

4.1.3配合比不合格,养生不好。

4.2预防措施4.2.1保护帽模板根据塔型,按规定尺寸,统一制作,不同要求不同制作。

4.2.2严格按照尺寸要求、工艺要求,认真制作保护帽。

4.2.3浇制保护帽,砼配合比要正确计量。

二、铁塔部分质量通病1、螺栓规格不统一。

1.1.1责任心不强,未按图纸施工。

1.1.2准备工作不充分,螺栓未预先分类标识、标识不清。

1.1.3抢进度,工艺意识不强。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电力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严重影响电力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因此,针对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开展防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力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方案,以便相关人员及时识别并加以解决。

1.电线接头接触不良电线接头接触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电力工程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接头未正确清洁或塑料绝缘层受损,导致接触面积不足,接触电阻大,进而引起电气故障。

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案:方案一:加强接头清洗定期对接头进行清洗,清除接头表面的污物、氧化物等垃圾,使接头保持表面干净。

在清洗之前,可用油石灰等物质进行防腐处理,保障接头的防护性。

方案二:加强绝缘层保护加强对接头塑料绝缘层的保护,定期检查绝缘层是否受损,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并采用符合要求的绝缘带进行修补。

方案三:使用导电润滑剂在接头表面涂上导电润滑剂,以减小接触电阻,保障接头的连接效果并提高其导电效率。

2.接地电阻过大电力工程中经常存在接地电阻过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接地体沟槽深度不足或接地电极材质不合格。

为防止接地电阻过大,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案:方案一:加强接地测试定期进行接地测试,及时发现接地电阻异常,采用有效方式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定要求。

方案二:加强接地体施工在接地体施工中,应确保沟槽深度符合要求,接地电极长度足够,确保接地体的通畅性和完整性。

方案三:使用有效的接地电极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接地电极材料,确保其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从而降低接地电阻,提高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电缆绝缘老化电缆绝缘老化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电缆绝缘材料自然老化引起的电力工程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更换,将会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避免电缆绝缘老化问题,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方案:方案一:定期检查电缆绝缘定期对电缆的绝缘进行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更换绝缘材料,避免电缆绝缘老化导致危害性事故的发生。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169页)[详细]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169页)[详细]

第一篇:土建工程第一章建筑物电厂中建筑物主要包括汽机房、锅炉房、输煤栈桥、转运站、各种工业用房等.主要为工业建筑物,其中对结构控制要求强于建筑装饰等方面.本章针对上述特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第一节土方工程一、挖土时放坡未按措施或设计要求进行1.现象机械或人工开挖时挖土边坡放坡未达到设计要求.2.原因分析(1)施工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交底,开挖时施工人员未认真查看设计或措施要求.(2)施工前施工人员未认真查看地质资料,对地质情况不熟悉.(3)现场开挖测量时未做明显的标记.(4)施工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未从思想上重视.3.防治措施(1)开挖前负责施工的人员要对开挖措施进行仔细地查阅,弄清开挖措施中的要求,在施工前对具体的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交底.(2)测量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开挖放线时应严格按图纸设计及措施要求进行,并在现场做出明显的标记.(3)开挖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也应熟悉措施,看到不符合措施或设计的开挖现象应及时制止,并能提出正确的要求,使现场按要求进行开挖.4.治理措施若现场出现未按设计要求或措施进行开挖的现象,要求施工人员对未达到要求部分再行开挖,并使其达到要求,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二、场地积水1.现象在建筑场地完成场地平整后,场地范围内局部或大面积积水.2.原因分析(1)场地平整时,尤其当挖、填方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碾压密实度差,或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要求,如采用了不宜做填土的淤泥、冻土、膨胀土及有机物质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等,都会遇水产生不均匀沉陷,低洼处造成积水.(2)排水措施不当,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泄水坡度不合理,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周围无截水沟.(3)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人员思想不重视,测量时误差较大 ,或出现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致使场地积水.3.防治措施(1)进行回填施工前,认真选土,选用合格的土料进行回填.(2)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3)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地势较低的建筑物周围做截水沟.(4)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4.治理措施若场地内出现了积水现象通过设置排水沟及正确的排水坡度 ,对场地内较低的部位采用回填压实到达标高的方法,或对标高较低的建筑周围设置挡水沟以防止场地内积水.三、挖坑(槽)时塌方1.现象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2.原因分析(1)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 ,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2)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得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 ,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 ,造成塌方.(3)坡顶荷载过大如建筑物距离较近,而且又无挡土墙;坡顶堆料过多;坡顶施工振动荷载过多、过大 ,都可能造成边坡的失稳而塌方或滑坡.(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3.防治措施(1)基坑开挖前应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并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设计不同的坡度 .(2)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米米,以利进行挖方.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完成.(3)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以防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4)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槽)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移动.4.治理措施可将坡脚塌方清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四、填土出现橡皮土1.现象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2.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3.防治措施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4.治理措施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人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五、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1.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2.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 ,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 ,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3.防治措施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 ;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治理措施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人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 ,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人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 ,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六、基坑(槽)泡水1.现象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2.原因分析(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或排水沟及挡水堤的设置不能满足要求,地面水流入基坑(槽).(2)基槽(坑)开挖完成后,未来得及浇灌垫层遇大雨使基坑(槽)泡水.(3)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4)施工中未连续降水.3.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一侧、两侧及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排水沟要有足够的深度并畅通,挡水堤要有足够的高度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四角或每隔20--30米设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流汇集于集水井内,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O米;在基坑(槽)开挖完毕未来得及浇灌垫层时,也可对基坑进行覆盖保护,若遇到雨水量较大的地区应在施工措施中考虑挡水的方案 ,例如在排水沟内侧基础的边上设置砂袋、砌砖等方式进行挡水,挡水的同时防止基坑侧壁的泥浆流入基坑内,以保持基坑的质量.4.治理措施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七、房心回填土沉陷1.现象室内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面层空鼓、开裂或塌陷.2.原因分析(1)回填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块,不能满足回填的要求.(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填,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处理或未发现,使用时超重造成局部塌陷.3.防治与治理措施适当选用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进行认真处理.第二节砖砌体一、砖砌体裂缝1.现象砌筑好的砖砌体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斜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等各种形式的裂缝.2.原因分析(1)地基的不均匀变形,使得墙身受到较大的剪力.(2)沉降缝处理不当,两端沉降缝中间沉降小或两端沉降小中间沉降大 .(3)温度变化的影响使砖砌体出现斜缝.(4)施工中管理不好,砌筑质量出现问题,砂浆稠度过大 , 吸水后干缩或砂浆强度不饱满.3.防治与治理措施(1)施工前处理好地基,对于地基的处理方法必要时请有经验的人员或设计单位地质工代确定.(2)施工时对于高低差过大、建筑物过长、平面形状复杂、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及分期建设的建筑物,都应根据不同的条件设有适当的沉降缝.(3)在墙体转角、内外墙连接等易裂处设置水平钢筋、顶层采用保温层,合理地设置温度缝.(4)施工时各级人员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砌筑工程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砌筑工作开始前进行必要的交底,选择具备砌筑水平的人员进行砌筑活动.二、砖砌体承载能力不够1.现象当全部或部分荷载加至施工完的砖砌体后,将出现局部被压碎、压裂、剪断、拉裂等现象,有时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2.原因分析(1)砖砌体施工质量差,砂浆的合易性不好,砂浆强度不够.(2)砖的质量不合格,施工时不注意润砖.(3)砌筑操作不当,砖砌体的灰缝不饱满.(4)组砌不合理.3.防治与治理措施(1)施工前应试验砖的标号,检查其外形尺寸,并进行挑砖,不合格的砖不得用于工程.(2)严格砂浆的配合比,拌合砂浆的原材料必须保证合格,砂浆拌合完毕按规定进行取样和试验.(3)对于组砌方法在砌筑前应有规划,在砌筑施工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交底,不具备施工水平的人员不得从事砌筑工作.(4)质量检查人员随时抽查砂浆的饱满度 ,达不到要求时返工重做.三、砖砌体组砌混乱1.现象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2.原因分析(1)进行砌筑施工的操作人员不具备进行砌砖的水平,不宜进行此项工作.(2)混水墙砌筑时对组砌形式无规划,或有规范但未对实际进行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砌混水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3)砌砖柱需用大量七分砖,打砖较费工时,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七分头砖,用包心砌法.(4)在同一单位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3.防治与治理措施(1)砌砖墙应注意组砌形式,砌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避免出现通缝现象.(2)内外皮砖层,每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使用半砖头应分散切于混水墙中,不能集中放置于一个位置.(3)砌砖柱坚持打七分头砖,严禁采用包心砌法.(4)砌砖柱灰缝砂浆应饱满,每砌完一层应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5)同一单位工程中,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四、墙体留置阴槎,接槎不严1.现象砌筑时随意留槎,且多留置阴槎,接槎部位用砖渣填砌,使墙体截面严重削弱,阴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2.原因分析(1)操作者对留槎重视不够,图方便随意留直槎,且多数留阴槎.(2)施工组织不当,导致留槎过多;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条或拉结条长度不够,间距过大 ,拉结条部位的砂浆不饱满.(3)后砌12厘米厚隔墙留置的阳槎(马牙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 ,使接槎砖上部灰缝不宜塞严.(4)退槎留置方法不统一,留置大退槎工作量大 ,退槎灰缝平直度难以控制,使接槎部位不顺线. 3.防治与治理措施砌墙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规划;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或在一步架留槎处,二步架改为同步砌筑,以加强墙角的整体性;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同步砌筑;留退槎确有困难时,应留引出墙面12厘米的直槎,并按规定设拉结条,使咬槎砖缝由纵横墙交接处,移之内墙部位,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后砌12厘米隔墙,宜采取在墙面上留榫或槎的做法,接槎时,应在榫或槎洞口内先填塞砂浆,顶皮砖的上部灰缝用大铲或瓦刀将砂浆塞严,以稳固隔墙,减少留槎洞口对墙体截面的削弱.五、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1.现象配筋砌体中钢筋操作时漏放,或没有按照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年久钢筋遭到严重锈蚀而失去作用.2.原因分析(1)施工时施工人员疏忽,管理人员未从思想上重视.(2)配筋砌体灰缝厚度不够,使配筋在灰缝中无保护层,或局部未被砂浆包裹,使钢筋锈蚀.(3)平面不弹线,砌墙不吊线,标高控制不严.3.防治与治理措施(1)对于砌体中的配筋因属于隐蔽项目,所以要加强检查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讲清楚配筋的重要性.(2)在需配筋的砌体砌筑时,应适当增加灰缝厚度 .(3)为了确保砖缝中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先将钢筋网片刷水泥净浆,确保底面砖层的纵横竖缝的砂浆饱满.六、干砖上墙.砌体黏结不良1.现象砖未浇水湿润,采取干砖砌筑,砖与砂浆出现黏结不牢现象,降低砌体强度 .2.原因分析(1)班组浇湿砖制度不健全.(2)水源不足.(3)脚手架上的余砖未淋水,接砖时未浇湿砖.(4)制度不严.3.防治与治理措施建立专人在砖笼上浇水的制度 ;避开供水高峰,尽量利用早、中、晚时间在砖笼上浇水湿砖,或建蓄水池,储水浇砖;脚手架上备水桶储水,坚持浇湿已风干的砖;接砖时,瓦工应带水壶,先浇水湿墙,后铺灰浆砌筑;建立“干砖上墙,推倒重砌”的制度 .七、灰缝厚薄不匀1.现象砌筑灰缝厚薄不一.2.原因分析(1)灰缝无控制,拉线不直,皮数杆与实际砖行不一致.(2)未坚持皮皮挂线砌筑.3.防治与治理措施按进场砖的实际尺寸画皮数杆,房屋四角、楼梯问或纵横墙交接处立皮数杆;拉线要直,皮数杆与第一层砖不符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按皮数杆砌好大角,坚持皮皮拉通线,线应绷紧、平直,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八、砂浆不饱满1.现象砖层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有瞎缝.2.原因分析(1)采用米2.5或米2.5以下水泥砂浆砌筑,搅和不匀,和易性差,挤浆费劲,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易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2)采用大缩口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2--3厘米.使砂浆饱满度降低.3.防治与治理措施砌砖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加塑化剂的混合(微沫)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饱满度 ;改进砌筑方法,避免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括浆法、挤浆法、“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砌筑方法),严禁用干砖砌墙.第三节地下防水工程一、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1.现象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松散,骨料集中,接槎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2.原因分析(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2)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间形成夹层.(3)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4)混凝土浇灌施工中,施工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3.防治与治理措施(1)留设施工缝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缝不得留设在底板上,墙体上也不得留垂直施工缝.(2)施工缝留设时一定要注意打毛表面,当在留设的施工缝上继续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施工缝的清理,凿除表面松动的石子、浮粒及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施工上层结构时在施工缝处先浇筑一层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若在留设施工缝时未打毛,在施工上部结构时一定要先打毛,然后根据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3)施工缝留设时不宜留置平口缝,应尽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缝.(4)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按要求进行,超过2米加设串筒或溜槽,同时加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捣固密实.二、预埋件部位渗漏水1.现象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2.原因分析(1)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2)没有认真清除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混凝土黏结严密.(3)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流出.(4)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3.防治与治理措施(1)施工中,预埋件必须固定牢靠,并加强对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避免碰撞.(2)设计时合理布置预埋件,以方便施工,利于保证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3)加强预埋件表面的除锈处理.(4)在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电源线路以明线为宜,尽量不用或少用暗线,以减少结构的渗漏水通道,如必须采用暗线时,必须保证接头严密.穿线管必须采用无缝管,确保管内不进水.三、水泥砂浆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1.现象防水层与基层脱离,甚至鼓起,表面出现缝隙大小不等的交叉裂缝.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裂缝处,往往有不同流量的渗漏.2.原因分析(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没有进行清理,表面光滑或有油污、浮灰等,对防水层与基层的黏结起了隔离作用.防水层空鼓后,随着与基层的脱离产生收缩应力,导致了裂缝的产生与开展.(2)在干燥的基层上,防水层抹上后水分立即被基层吸干,造成早期严重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同时与基层黏结不良而产生空鼓.(3)水泥选用不当,安定性不好,或不同品种水泥混合使用,收缩系数不同,往往造成大面积网状裂缝.(4)没有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灰浆,随意增减水泥用量或改变水灰比,致使灰浆收缩不均,造成收缩裂缝.(5)对凹凸差异较大的基层没有进行找平处理,使灰浆层薄厚不均产生不等量收缩,操作时,素浆层过厚,砂浆层过薄,也会产生收缩裂缝.(6)浇水养护不好或不及时,使防水层产生干缩裂缝.(7)由于结构刚度不足而产生裂缝.3.防治与治理措施(1)充分认识空鼓裂缝是造成渗漏水的重要因素.(2)基层表面须去污、剁毛、刷洗清理,并保持潮湿、清洁、坚实、粗糙.凹凸不平处应先剔凿,浇水清洗干净,再用素浆和水泥砂浆分层找平.蜂窝、麻面、孔洞等应剔清理刷洗后,作找平处理.(3)尽量选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散装水泥必须经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4)严格按配合比要求配制各种灰浆,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素浆层必须反复用力刮抹,以提高黏结力.(5)加强对防水层的养护工作,出入口等有风干现象的部位,应加强浇水养护,保持经常湿润.(6)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工作.四、门窗部位漏水1.现象地下工程木门窗的预埋木砖处漏水;铁门或混凝土门的角铁门框和门轴等预埋铁件部位漏水.2.原因分析(1)门窗口部位的防水层连续,或未经任何处理.(2)门窗口安装时任意剔凿、磕碰防水层,开关铁门或混凝土门的振动造成门轴等预埋件松动.3.防治措施(1)木制门窗框应采取后塞口方法施工,即先做好防水层,后埋木砖和后塞门窗框,后塞门窗框应略小于已做好防水层的门窗口,防止剔凿等破坏.(2)角钢门框、门轴等应尽量采用后浇或后砌法固定.4.治理措施将已出现渗漏水的门框门轴等拆除,剔槽并经堵漏处理和补抹防水层后,重新安装.五、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漏水1.现象接缝处阴湿,或出现点状或线状渗漏.2.原因分析防水层留槎混乱、层次不清、无法分层搭接,使得素浆层不连续,有的没有按要求留槎.3.防治与治理措施(1)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槎,接槎要依照层次顺序分层进行,无论是墙面或地面的留槎,均需离阴角200米米以上.(2)不符合要求的槎口,应用剁斧、钻子等剔成坡开,然后逐层搭接.六、卷材防水层空鼓1.现象铺贴后的卷材表面经敲击或手感检查,出现空鼓声.2.原因分析(1)基层潮湿,沥青胶结材料与基层黏结不良.(2)由于人员走动或其他工序的影响,找平层表面被泥水沾污,与基层黏结不良.(3)立墙卷材的铺贴、操作比较困难,容易造成铺贴不实不严.3.防治与治理措施(1)无论采用外贴法还是内贴法施工,都应把地下水位降至垫层以下不少于300米米,垫层上应抹l:2.5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创造好的基层表面,同时防止由于毛细水上升造成基层潮湿.(2)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3)铺贴卷材前一、二天,喷或刷1—2道冷底子油,以保证卷材与基层表面黏结.(4)无论采取内贴法还是外贴法施工,卷材均应实铺,保证铺实贴严.(5)铺贴卷材时气温不宜低于5℃.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胶结材料的适宜温度 .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或错开雨天施工.七、卷材转角部位后期渗漏1.现象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后,转角部位出现渗漏.2.原因分析(1)在转角部位,卷材未能按转角轮廓铺贴严实,后浇或后砌主体结构时此处卷材遭破坏.(2)所选用的卷材韧性较差,转角处操作不便,沥青胶结材料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能确保转角处卷材铺贴严密.(3)转角处未按照要求增设卷材附加层.3.防治措施(1)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2)转角部位应尽量选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无胎油毡或沥青玻璃布油毡.(3)沥青胶结材料的温度应严格按有关的要求控制.涂刷厚度应力求均匀一致,各层卷材均要铺贴牢固,并增设卷材附加层,附加层按照转角处形状黏结紧密.4.治理措施当转角部位出现粘贴不牢、不实等现象时,应将该处卷材撕开,灌入玛脂用喷灯烘烤后,逐层补好.八、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水1.现象沿变形缝隙渗漏水,一般多发生在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转角处.2.原因分析(1)止水带未采用固定措施或固定方法不当,埋设位置不准确或被浇筑的混凝土挤偏.(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特别是底板部位的止水带下面,混凝土振捣不严或留有空隙.(3)施工人员对止水带的作用不甚了解,操作马虎,甚至任意将止水带破坏.(4)混凝土分层浇筑前,遗留在止水带周围的木屑、灰垢等杂物未清除干净.3.防治与治理措施(1)止水带埋设前须经充分检查,发现有破损等必须修补完好.(2)止水带应按有关规定方法固定,确保其埋设位置准确.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变形缝的木丝板必须对准中心圆环处.(3)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一定要讲清止水带的重要作用并对其施工及保护讲清楚.(4)滞水带处的混凝土浇灌时应特别注意振捣,防止滞水带部位骨料集中.第四节模板工程一、条形基础模板缺陷1.现象条形基础沿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下口陷入混凝土内;侧面混凝土麻面、露石子;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上模不牢.2.原因分析(1)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模板上口不在同一直线上.(2)钢模板上口未用圆钢穿入洞口扣住,仅用铁丝对拉,不能承受浇灌混凝土时的侧压力.(3)模板未支撑牢固,在自重作用下模板下垂.(4)模板平整度偏差过大 ,残渣未清除干净;拼缝缝隙过大 ,侧模支撑不牢.(5)木模板临时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以致接触处土体松动掉落.3.防治与治理措施(1)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支模时,垂直度要找准确.(2)模板上口的固定根据模板的种类不同进行加固,并在条形基础的上口处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3)上段模板应支承在预埋先横插圆钢或预制混凝土垫块上;木模板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支撑牢靠,并保持高度一致.(4)发现混凝土由上段模板下翻上来,应在混凝土初凝时轻轻铲平至模板下口.(5)模板组装前,应将模板上的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靠.(6)当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接触面,木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靠.二、梁模板的缺陷1.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炸模;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毛糙;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2.原因分析(1)模板支设未校直撑牢.。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1.现象焊缝波纹粗劣,焊缝不均匀、不整齐,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度,焊接接头差,焊缝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焊缝成型差的原因有: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者装配间隙不均匀;焊口清理不干净;焊接电流过大或者过小;焊接中运条(枪)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过大或者过小;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1)焊件的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必须符合图纸设计或者所执行标准的要求。

(2)焊件坡口打磨清理干净,无锈、无垢、无脂等污物杂质,露出金属光泽。

(3)加强焊接练习,提高焊接操作技术水平,熟悉焊接施工环境。

(4)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不同的对口间隙等,按照焊接工艺卡和操作技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施焊速度和焊条(枪)的角度。

4.管理措施(1)加强焊后自检和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对于焊缝成型差的焊缝,进行打磨、补焊;(3)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成型太差的焊缝实行割口或者换件重焊;(4)加强焊接验收标准的学习,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1.现象管道焊口和板对接焊缝余高大于 3mm;局部浮现负余高;余高差过大;角焊缝高度不够或者焊角尺寸过大,余高差过大。

2.原因分析焊接电流选择不当;运条 (枪) 速度不均匀,过快或者过慢;焊条 (枪) 摆动幅度不均匀;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1)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2)增强焊工责任心,焊接速度适合所选的焊接电流,运条(枪)速度均匀,避免忽快忽慢;(3)焊条(枪)摆动幅度一致,摆动速度合理、均匀;(4)注意保持正确的焊条(枪)角度。

4.管理措施(1)加强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焊缝盖面水平;(2)对焊缝进行必要的打磨和补焊;(3)加强焊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技术员在交底中,对焊角角度要求做详细说明。

1.现象焊缝边缘不匀直,焊缝宽窄差大于 3mm。

2.原因分析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部份地方幅度过大,部份地方摆动过小;焊条(枪)角度不合适;焊接位置艰难,妨碍焊接人员视线。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1. 问题概述电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项目进度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原因2.1 材料质量问题电力工程中,材料质量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原因:- 材料强度不足:可能是由于使用低质量或不合格的材料导致的。

- 规格不符:材料的尺寸、重量、规格等与设计要求不一致。

2.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经常出现,主要原因包括:- 不当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对于正确的施工方法缺乏了解或不遵守规范。

- 施工技术不到位: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

- 施工监督不当:监督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导致质量问题滋生。

2.3 设计问题不合理的设计也可能导致电力工程质量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问题:- 设计参数错误:设计人员在计算和预估方面出现错误,导致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

-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不考虑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负载要求。

3. 防治措施为了解决上述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3.1 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防治电力工程质量问题的基础。

包括但不限于:- 严格材料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 制定详细施工规范:规范施工人员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 加强监督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

3.2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培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组织培训:培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

- 强调规范要求:加强对施工、设计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遵守规范要求。

3.3 加强设计审核对电力工程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设计合理、可行,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具体做法包括:- 设立专门的设计审核部门: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核。

- 进行技术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作者:————————————————————————————————日期:电力送电线路新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基础部分质量通病1、基面降不够1.1原因分析1.1.1施工人员不了解“规范”或设计要求,挖坑前未考虑边坡距离及地形高差。

1.1.2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到岗、不到位,基础型坑深没有认真核对。

1.1.3降基面桩位置不准确,上边坡未按规范要求保证足够的坡度。

1.2预防措施1.2.1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1.2.2员工坚持现场检查。

1.2.3挖坑前认真检查核对基面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基础成型2.1原因分析2.1.1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高。

2.1.2工器具陈旧,模板固定支撑不牢固。

2.1.3模板尺寸校准有误,捣振时将支撑件震松,使其发生跑位现象。

2.2预防措施2.2.1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规范》及《规程》,树立精品意识的观念。

2.2.2更新工器具,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坚决淘汰不用。

2.2.3用钢管或槽钢多层固定,砼振捣中模板不变形移位。

2.2.4模板固定好后,认真校对各部尺寸,浇制时要经常检查,校核尺寸。

3、回填不夯实或夯实不好3.1原因分析3.1.1无专人负责或领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3.1.2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回填土中有杂草现象。

3.1.3现场检查少或无检查。

3.2预防措施3.2.1加强回填夯实的现场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3.2.2加强管理,回填夯实设立专人负责。

4、保护帽成型差4.1原因分析4.1.1保护帽制作没有统一要求。

4.1.2保护帽尺寸控制不好。

4.1.3配合比不合格,养生不好。

4.2预防措施4.2.1保护帽模板根据塔型,按规定尺寸,统一制作,不同要求不同制作。

4.2.2严格按照尺寸要求、工艺要求,认真制作保护帽。

4.2.3浇制保护帽,砼配合比要正确计量。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一、电缆沟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质量通病1)沉降开裂。

2)压顶裂缝。

3)沟底积水。

4)沟边粉刷有色差, 开裂。

5)临时增加电缆, 造成沟壁补疤。

2.6)电缆盖板响动, 边角不顺直。

3.7)电缆盖板裂纹, 露浆, 表面不平整;盖板镀锌角铁边锈蚀。

4.预防措施1)电缆沟基础必须夯实, 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压顶严禁采用砖砌粉刷, 必须使用配筋混凝丄压项, 合理设置沉降伸缩缝(与沟壁、垫层贯通)。

3)用水准仪打好基底标高, 严格找平放坡, 确保排水通畅: 沟底中线留好排水槽, 集中在雨水口, 再排到主排水管道。

4)粉刷砂浆拌各均匀, 配比一致, 不要留纵向接合缝, 粉刷完毕应定人定时养护。

5)对临时增加电缆, 应使用专用钻孔机开洞, 确保不损伤电缆沟, 工艺美观。

6)电缆沟压顶表面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 确保防震橡皮条平直, 防止盖板走动有响声。

7)盖板实行工厂化定点制作加工, 角铁边镀锌后应校正, 并严格防腐处理, 确保不露浆, 角铁不生锈。

二、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质量通病1)路面有搅和等遗留物或油漆、沥青二次污染。

2)混凝土分缝不规范或不及时。

3)缝隙填充物不规范、不美观。

2.4)路边不顺直, 缺陵掉角, 道路积水。

1)坚持文明施工, 禁止在路面和浆, 不留任何二次污染物, 对路面已造成污染的应立即清理干净。

2)在路面凝固后具备分缝时及时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分缝, 保证工艺美观。

3)伸缩缝灌缝采用质量可靠的专用灌胶, 灌完后及清理污染实。

4)道路装模时, 严格控制标高, 确保模具牢靠, 按规定时限松模。

三、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质量通病1)设备的绝缘部分受潮或被污染。

2)变压器某些连接部位有渗漏油现象。

3)变压器连线松动。

4)电压切换装置不灵活或错位。

5)主变接地不符合设计要求。

6)高压套管末屏接地松动。

2.预防措施1)设备到货后, 应当场检查器身, 若发现有渗漏油现象, 应做好记录并通知厂家立即处理。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分析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分析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分析建筑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下面从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质量通病1. 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质量不合格是造成电气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缆、开关插座等电气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造成线路短路、火灾等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把关材料的进货质量或者仓库管理不严格。

2. 施工图纸设计不规范施工图纸设计不规范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施工图纸中包含了电气线路、电缆敷设路径、配电箱的布置等重要信息,如果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线路交叉敷设、线缆过长、配电箱容量不足等问题。

3. 偷工减料为了节省成本,一些施工单位会选择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或者减少工序,甚至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这样容易导致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短路、过负荷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在采购电气材料时,应严格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对于进货的材料,要进行健全的仓库管理,防止出现交叉混用、过期使用等情况。

施工单位在图纸设计时,应聘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合理、符合施工要求。

要与施工人员保持沟通,及时解决现场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偏差。

3. 加强施工监督和管理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督组织,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查,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偷工减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程序,对每个工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电气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施工质量。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力送电线路新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基础部分质量通病1、基面降不够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不了解“规范”或设计要求,挖坑前未考虑边坡距离及地形高差。

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到岗、不到位,基础型坑深没有认真核对。

降基面桩位置不准确,上边坡未按规范要求保证足够的坡度。

预防措施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员工坚持现场检查。

挖坑前认真检查核对基面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基础成型原因分析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高。

工器具陈旧,模板固定支撑不牢固。

模板尺寸校准有误,捣振时将支撑件震松,使其发生跑位现象。

预防措施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规范》及《规程》,树立精品意识的观念。

更新工器具,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坚决淘汰不用。

用钢管或槽钢多层固定,砼振捣中模板不变形移位。

模板固定好后,认真校对各部尺寸,浇制时要经常检查,校核尺寸。

3、回填不夯实或夯实不好原因分析无专人负责或领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回填土中有杂草现象。

现场检查少或无检查。

预防措施加强回填夯实的现场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加强管理,回填夯实设立专人负责。

4、保护帽成型差原因分析保护帽制作没有统一要求。

保护帽尺寸控制不好。

配合比不合格,养生不好。

预防措施保护帽模板根据塔型,按规定尺寸,统一制作,不同要求不同制作。

严格按照尺寸要求、工艺要求,认真制作保护帽。

浇制保护帽,砼配合比要正确计量。

二、铁塔部分质量通病1、螺栓规格不统一。

原因分析责任心不强,未按图纸施工。

准备工作不充分,螺栓未预先分类标识、标识不清。

抢进度,工艺意识不强。

预防措施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规范》、《规程》要求,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组塔前将螺栓规格进行分类,按类放置并进行标识,特殊部位螺栓标识使用部位。

严格按图施工,严禁代用。

讲究施工工艺,把质量放在首位,不能只讲进度忽视质量。

螺栓穿向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2、交叉物件空隙处未按要求安装垫片原因分析不了解要求,不按图施工。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引言电力工程质量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

然而,电力工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通病影响着质量。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力工程质量通病:1. 设计不合理:设计阶段存在缺乏全面考虑、不合理的方案设计等问题。

2. 材料选用不当:选择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或未经过充分测试和认证的材料。

3. 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方法不当、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4. 设备安装问题:电力设备的安装不符合规范,或存在固定不牢固、接线错误等情况。

5. 检测不全面:检测过程存在遗漏,或检测方法不合理、不准确。

6. 运维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运维管理,导致设备损坏和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防治措施为确保电力工程质量,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设计管理:提前制定全面合理的设计方案,注重细节,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2. 严格材料选择:仅选择经过严格测试和认证的优质材料,并建立材料质量追溯体系。

3. 加强监督与检验: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规范进行,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4. 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培训和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确保设备正确安装。

5. 完善检测手段: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对电力工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质量检测。

6. 健全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运维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

四、结论通过加强设计管理、材料选择、监督与检验、技术人员素质、检测手段和运维管理等方面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电力工程质量通病。

这将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水平,并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

电力建设发电施工项目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措施

电力建设发电施工项目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措施

电力建设发电施工项目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措施为实现电力工程的质量要求并符合高水平达标投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条件,我公司在施工组织和施工措施上总结了多台同类型机组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如:选用先进的施工工具、指定严格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加大职工技能培训力度、完善的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等。

对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综合治理。

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在开工后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1 消除管道阀门布置位置不合理措施a.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技术准备,仔细审核整个锅炉的相关图纸,重点是可能相碰的部位。

在考虑管路布置时,积极与电气、热控、管道、保温等相关专业联系,避免因专业间接口问题造成返工,导致管道布置杂乱。

b.对于小管径(放空、取样、疏水等)管道施工,因无设计,认真研究图纸,深入现场了解周围环境及设备情况,确定管路的具体走向、布置,并绘制出各系统管路的立体安装布置图,报请相关部门批准后再进行具体施工。

管路布置应做到:路径简洁、位置合理、布置集中、排列整齐、间距相等,水平段坡度合理一致。

c. 在考虑管道布置的同时确定阀门的安装方向与位置,阀门的安装位置应征询业主的意见,考虑运行人员的操作习惯,将有关要求在管布置图中予以说明。

阀门布置基本原则:集中布置、标高统一、排列整齐、开关方向一致,便于操作。

d.布置管道时要考虑到管道保温,成排管束应预留足够的保温空间,同时管道尽可能沿径向转向,减少空间弯。

为提高外观工艺和保温刚度,不同管径管子成排布置时,大管布置在外侧,小管布置在内侧。

e.施工前进行细致的技术准备,同时充分考虑阀门布置位置的空间大小、阀门高度、手轮方向、阀门间距等因素,总体以工艺美观、便于运行人员操作为依据。

阀门安装完毕必须悬挂标牌。

标牌规格、样式应统一,内容齐全、字迹清晰,悬挂方法、位置合理美观。

f.在管道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各系统管道的热膨胀量,根据膨胀量的不同,每间距10~15m设置一个膨胀弯头(成排管束的弯头位置要一致),以吸收各段的膨胀,避免因热膨胀造成的管子弯曲变形。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引言电力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

然而,在电力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通病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病一: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有些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足,导致施工质量差、工期延误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选派施工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2.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3. 建立责任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通病二: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在电力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将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1. 严格按照标准采购合格的材料;2. 加强材料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3. 建立材料台账,追溯材料的来源和质量。

通病三:施工技术不过关电力工程需要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支持,如果施工技术不合格,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鼓励其参加培训和研究活动;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3. 定期组织施工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整体施工技术水平。

通病四:监理和验收不到位监理和验收是确保电力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监理和验收工作不到位,将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1. 严格落实监理和验收职责,确保监理和验收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2. 加强监理和验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不偏离规范和要求;3. 定期评估监理和验收工作的效果,及时改进和完善工作。

结论电力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需要综合管理和各方合作。

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材料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提升以及监理和验收工作的加强,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

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1. 主要通病1.1 施工质量不合格许多电力工程存在施工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施工中出现的疏忽和失误导致了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甚至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方对工程技术要求不够重视或缺乏专业知识所导致的。

1.2 设备选材不合理电力工程中的设备选材问题也是造成质量通病的原因之一。

一些不合格或低质量的设备被使用在工程中,这不仅降低了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容易出现故障和事故。

1.3 运维不规范电力工程在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日常的运维和维护工作。

然而,一些工程商或运维人员可能存在工作不规范或不负责任的情况,导致电力工程质量下降。

例如,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可能被忽视,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故障发生。

2. 治理措施为了解决电力工程质量通病,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理措施可以采取:2.1 增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和维护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电力工程质量的抽查和检测力度,确保工程施工和维护符合标准和要求。

2.2 完善质量标准和验收制度制定更加严格和明确的电力工程质量标准,并建立科学合理的验收制度,从源头保障工程质量。

对于不合格的施工和设备,要及时予以整改或淘汰。

2.3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能力提升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加强电力工程的专业培训。

培养一支专业、高素质的工程施工和运维队伍,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结论电力工程质量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质量标准和验收制度,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能力提升。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治理电力工程质量通病,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典型缺陷防治措施
认真执行原电力部建设协调司1995年颁布的《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认真编制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建设、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这些措施,并严格监督其实施.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颁发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04]18号,并签订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附《任务书》,消除《规定》中明确的“二裂缝”(墙体裂缝与现浇楼板裂缝)与“四渗漏”(楼地面渗漏、外墙渗漏、门窗渗漏与屋面渗漏).具体措施见该规定.
(2)消除回填土下沉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①严格控制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和土的取土含水率.
②填方必须分层铺土和压实,控制土的虚铺厚度.
③不许在含水率过大的腐殖土、亚粘土、泥炭上、淤泥等原状土上填方.
④填方前当基底呈现橡皮土应进行处理:翻晒.晾干后进行夯实或换土.
(3)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①大体积混凝士温度裂缝.
②蜂窝、麻面、露筋.
③墙、柱底部烂脖跟.
④现浇砼上下施工缝接头处涨模.
(4)消除地下变形缝(埋入式止水带)渗漏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①止水带(片)完好无损,规格、型号.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②埋设位置固定牢固程度.
③钢筋密集区域处的混凝土浇筑和控制粗骨料粒径.
④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仔细振捣.
(5)消除砌筑砂浆的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①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保证砂浆搅拌时间.
②改善砂浆和易性.
③严禁干砖上墙和减少外墙渗漏点.
(6)零米沟道盖板保证其齐全、平整、美观措施.
(7)保证面砖、地砖接缝平直,不空鼓措施.
(8)成品保护监控措施
(9)保证地下砼沟道排水通畅、无渗漏、无积水措施.
(10)烟囱工程
(11)冷却塔工程
冷却塔工程《消除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一览表》表一
冷却塔工程《消除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一览表》表二
冷却塔工程《消除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一览表》表三
2、建筑工程典型缺陷防治措施
⑴主厂房零米地面裂纹
①保证回填土质量:分层夯填;加强见证取样检测;进行旁站监督;大面积回填采用振动碾,边角处采用立式振动夯;加强基础坑井周边的夯填;如可能,可回填级配砂石(采用水撼)
②如可能,尽量晚一点浇筑毛地面砼,让回填土有一个自然沉实的过程;
③将砼地面分两层(次)完成,先浇底层,待一段时间后再浇面层(随打随抹平,砼终凝前压光)
④采用整浇面层时,适当增加分格缝,每块(格)面积不宜超过20㎡(4×5米);当不同部位(地段)回填土厚度差别较大(如电缆隧道上覆土较薄,而周边回填土较厚)时,将产生明显的沉降差异,此时宜在电缆隧道上方留置分格缝(沉降缝);
⑤尽可能采用块状面层(地面砖铺贴);
⑥如可能,可采用现浇水磨石面层(双玻璃条分格);
⑦砼地面与框排架柱跟、设备基础、坑井之间一定要隔断,以保证各自自由沉降;隔断缝用柔性防水材料嵌填密实;
⑧两台机组之间的检修场地,因地面荷载较大,且有重车进出,宜在砼地面中配制钢筋网(∮6@100);靠B排纵向走廊地面也宜配制钢筋网;
⑨在砼中掺加玻璃纤维或钢纤维等材料,以提高砼的抗裂性能;
⑩避免地面局部积水;地面应有一定的横向排水坡度,排向地沟;经常需进行水冲洗的地面(或部位)宜抹防水砂浆或在砼底层与面层之间增加一道防水层(热沥青一度).
⑵楼梯间、走廊及主厂房山墙、C排墙等非承重填充墙面裂纹
①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墙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米的构造柱;层高超过4
米时,中部增设厚度为120㎜与墙体同宽的砼腰梁.
②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
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③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砼砌块宜采用保水性强的砂浆砌筑.
④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砼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
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⑤寒冷地区外墙宜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⑥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砼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
水率宜为5%-8%.砼及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⑦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
方可将其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砼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⑧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
⑨框架柱间填充墙拉接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使用膨胀螺栓,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⑩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15㎜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