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成因类题目(答题模板)
成因分析类-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练
原因分析类题型一有关地表形态的成因(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注意:一般:内力+外力;区分主次【例】从内外力两种角度解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长江三峡、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抬升,岩层断裂;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
横断山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亚热带湿润气候,流水长期侵蚀和切割作用而形成。
长江三峡:地壳不断抬升,流水不断侵蚀和切割。
渭河平原:地壳运动导致断裂下陷,形成低地;流水不断沉积。
【例】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土石泥沙;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携带物质在山前堆积,形成洪(冲)积扇;流水不断沉积,洪(冲)积扇面积扩大,多个相连,形成洪(冲)积平原。
1.(2012绍兴二模)下图中左图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为27000美元,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
右图为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判断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2.(2010年全国卷)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8分)题型二有关气候的成因分析(1)纬度(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主要影响降水(3)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既影响气温又影响降水(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而影响气温和降水。
【例】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位于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纬度低,终年高温;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③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开口面向大西洋,利于信风进入和抬升;④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例】地形对气候类型的影响: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 成因分析类 答题模板(含练习题及答案)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成因分析类答题模板一、设问形式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的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本模板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原因。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阐释……变化的原因等。
二、思维建模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2: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A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B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包括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文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国家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3: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答题模板专题练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2018年上半年,新疆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得到有效使用。
截至2018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
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是目前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
下图为新疆地形简图。
(1)据图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2)简述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8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盐碱化的成因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盐碱化的成因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以下是一个关于盐碱化成因的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1. 自然因素:
- 气候干燥: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导致地表水蒸发量大,盐分积累。
- 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较高,使盐分随地下水上升到地表。
- 土壤质地:质地疏松、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2. 人为因素:
- 不合理灌溉:采用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分积累。
- 过度施肥:过量使用化肥,使土壤含盐量增加。
- 工业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等污染,可能增加土壤中的盐分。
3. 综合影响:
- 自然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如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
成因分析型
成因分析型答题模板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例如,新疆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地处内陆,降水少;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历史上人类大量使用入湖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大减。
又如,上海成为调入常规能源最多的地区,原因主要有:当地常规能源缺乏;工农业发达,人口多,能源消耗量大。
再如,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地理原因有: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地势低平,利于资源开发利用;临海,对外开放早;思想开放,竞争意识强;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产业结构较优;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城市密集;科技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
要正确回答原因类试题,同学们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第一部分气候气候分析: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和盛行风、洋流、海陆位置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赤道低压带控制,周围海洋广阔。
(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地形)⑶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⑷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位于来自于海洋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地形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地形和盛行风、洋流)⑸亚马孙雨林分布广泛的原因: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大气环流);亚马孙平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海上水汽随信风从东部进入,受地形抬升,终年降水丰富(地形和盛行风);赤道暖流增温增湿(洋流);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海陆位置)。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二——成因分析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二——成因分析类一、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是地理非选择题常见的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该类问题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二、解题技法首先,分析试题考查的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或是两者都有涉及;其次,针对不同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依据整体性原理,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在进行原因分析时,注意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综合。
最后,结合图文材料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题时要清楚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三、答题模板四、精准演练1.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土壤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闽东南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西部为山地,东部为丘陵、沿海平原,土壤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
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压力大,原始森林遭受较大破坏。
这里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简述闽东南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关系。
(2)分析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八月份是我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最严重的月份,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4)从航运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给闽东南地区带来的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
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
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
图1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等高线单位:米),图2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成因过程类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成因过程类地理答题模板成因过程类1.雾淞成因(伊犁河谷)①温大,冬季气温低②上有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冬季不易结冰③河谷易成雾且河谷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④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树枝上,形成雾淞奇观2.黄土高原塬梁峁的演变过程①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易形成黄土塬②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③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3.多岛屿、半岛、峡湾的成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②位于西风带且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③位于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④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4.沼泽/湿地成因①地处高纬/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盆地面积达,汇水面积大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河口以海水倒灌③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网密集,汇水面积大④气候寒冷,土质黏重,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⑤河流水量大,汛期/凌汛河水泛滥,易溢出河道⑥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⑦位于宽谷/盆地周围冰雪融水形成的山麓地下水溢出带5.沙尘暴形成的天气条件①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②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③气旋势力强,气温上升,形成扬沙④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6.冬季牧场成因①位于山地南麓,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避免大风和降雪②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③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7.沙源丰富的原因①工程建设、过度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剧土壤侵蚀③湖区地势低洼,上有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沉积④雨季河水倒灌带来的泥沙在湖底沉积⑤入湖水量减少,干涸湖底面积扩大⑥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⑦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大量湖滩裸露⑧每年枯水期,强劲的冬季风可将湖滩裸露的沙土吹起来,再经风力搬运到湖滨地带堆积8.沙丘形成过程(丹娘沙丘)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②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③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④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9.云雾形成过程(庐山)①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②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
气候特征、成因、影响的答题模板
高二小班第三周地理专题午练气候特征、成因、影响的答题模板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以中国或世界某区域为背景,考查对区域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信息的提取综合分析:通过影响气候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因素,分析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地理实践力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区域的气候特征对区域产业发展或人类活动特征做出说明,并应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说明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1)思维流程。
①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②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③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2)答题术语。
【考题示范】(2017·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2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获取信息】提取西班牙甲地地理环境要素信息(1)材料信息。
①甲地所处的纬度较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地区低,故蔬菜、瓜果成熟较早;并且纬度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温室不需要人工加温,生产成本较低;同时从材料可知,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故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劳动力价格较低。
②“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中可知,该阶段的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具有明显优势;从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中可知该阶段在销售、物流、交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图示信息:甲地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
成因类综合题
练习2.[2013台州市高二级统测,33(2)(3)]阅读下列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绿色坝”工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营造各种防护林, 以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最终建成农林牧相结合、比例协 调发展的绿色综合体。 材料二 非洲人口密度及“绿色坝”工程分布图。
(2)③海域夏季渔 业资源比冬季丰富,简 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 原因。(4分) (3)①、②两地是 该洲人口分布较密集 的地区,简述其共同 原因。(8分)
练习题1.[2015,省实高三阶段考试(一),40(3)]科特迪瓦北 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迁徙。科 特迪瓦境内河流众多,但布瓦凯市将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 水源,有近100万人缺水。 (3)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3)地形崎岖;降水季节变化大;位于河流上游位置,河流 流量小;离湖泊距离较远。
二、成因分析类答题模板
1.获取地理现象及信息,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要认真阅读题干材料,根据题目问题的要求,搞清 楚重要地理因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 “地理要素”之间的“因”与“果”的关系。 2.明确分析内容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 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 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 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 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 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第二步,运用答题模板:沼 泽的成因是来水多,失水 (蒸发、下渗、地表排水 少);河流泥沙多少与河流 侵蚀作用,地表植被有关; 材料中提示渔业资源与水温、 水中营养物质有关。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8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 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 原因。(6分) (6分)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 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 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 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8分)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 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 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 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之成因过程类
地理答题模板成因过程类1.雾淞成因(伊犁河谷)①温大,冬季气温低②上有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冬季不易结冰③河谷易成雾且河谷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④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树枝上,形成雾淞奇观2.黄土高原塬梁峁的演变过程①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易形成黄土塬②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③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3.多岛屿、半岛、峡湾的成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②位于西风带且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③位于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④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4.沼泽/湿地成因①地处高纬/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盆地面积达,汇水面积大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河口以海水倒灌③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网密集,汇水面积大④气候寒冷,土质黏重,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⑤河流水量大,汛期/凌汛河水泛滥,易溢出河道⑥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⑦位于宽谷/盆地周围冰雪融水形成的山麓地下水溢出带5.沙尘暴形成的天气条件①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②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③气旋势力强,气温上升,形成扬沙④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6.冬季牧场成因①位于山地南麓,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避免大风和降雪②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③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7.沙源丰富的原因①工程建设、过度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剧土壤侵蚀③湖区地势低洼,上有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沉积④雨季河水倒灌带来的泥沙在湖底沉积⑤入湖水量减少,干涸湖底面积扩大⑥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⑦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大量湖滩裸露⑧每年枯水期,强劲的冬季风可将湖滩裸露的沙土吹起来,再经风力搬运到湖滨地带堆积8.沙丘形成过程(丹娘沙丘)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②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③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④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9.云雾形成过程(庐山)①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②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10.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①在浅海环境下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沉积岩)②经地壳运动发生隆起抬升(地壳上升)③再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该景观11.雨城成因(雅安)①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②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③喇叭状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带来丰富降水④山地附近迎风坡,多地形雨⑤盆地(谷地)地形,夜间有空气下沉,盆地气流上升多夜雨12.“巴山夜雨”成因①西南山地潮湿多云②西南山地多准静止锋③山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13.盐湖成因自然①地势低洼,曾有众多河流汇入②气候极端干旱,蒸发量大,降水极少③强烈的蒸发促使地表浅层水或潜水中盐分上升,盐分积累人为①上游河流建设水利工程截流(引水)②下游农业用水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③引起湖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14.风力发电因素①风力资源多少②当地经济发展程度③当地常规能源的丰歉15.干旱成因①大气降水少②河流水量少③气温高,蒸发大④沙漠多,下渗多⑤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坡度大,河流流速快,不易保存⑥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渗⑦水利设施不足,存留水体少⑧人类活动用水多16.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雨季未到,降水稀少③春季为小麦生长期,需水量大④降水年际变化大,某些年份春季降水稀少,灾害更为严重17.盐碱地成因自然:①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②气候干旱,地下水水位高③距海近,易受海水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④春秋季节多大凤,气温高,蒸发旺盛人为:⑤不合理灌溉,普遍采用大面积漫灌,易引起地下水位上涨⑥兴修水利工程,易引起河湖水面升高,河湖补给地下水⑦跨流域调水,引起调出调入地下水位变化18.冲(洪)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答题模板】2020-2021年地理事物成因类模板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2020-2021年备考中高考最新最全精品汇 编(完美版)成因类答题思路一、大气圈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例1:分析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原因?答案: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海拔高,空气稀薄,被削弱的太阳辐射少;例2:与同纬度的拉萨比,四川盆地成为“雾都”的原因?答案:多阴雨天,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海拔较青藏高原低,削弱的多,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蜀犬吠日”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大气状况天气状况:阴天,削弱多,到达太阳辐射少空气密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削弱少,到达多 大气污染: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污染,削弱多,到达少气温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形挡冷空气迎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冷空气翻越山脉,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背风坡气温高 海陆分布:(考虑时间)夏季;白天:靠近海洋, 气温低冬季;晚上:靠近海洋, 气温高温差小注意:不同纬度地区(大范围),气温差异----太阳辐射差异同纬度地区(小范围),气温差异-----下垫面性质差异(海洋,地形、洋流),人类活动考查方向:以等温线为切入点,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1、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与谁平行,影响因素就是谁(纬度,海陆、地形)2、影响等温线闭合的因素:地形和人类活动3、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例:简述四川盆地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都高的原因?答案: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大山脉环绕,冬季阻挡寒冷空气进入,气温高;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易产生下沉气流,增温;夏季盆地地形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4、影响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因素:注意:夏季温差大于冬季;中高纬度地区,春季温差最大影响因素气温日较差影响因素气温年较差纬度随纬度增高而减小纬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原因: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海陆陆地大于海洋海陆陆地大于海洋(随大陆性增强而变大)天气晴天大于阴天天气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季节夏季大于冬季地形平原大于山区植被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地植被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地海拔山区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海拔山区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例:分析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年较差小的原因?答案: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较凉,冬季因纬度低,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规范答题1-4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实践应用] [2015·山东曲师附中质检](11 分)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 AB 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为“地上河”的原因。(4 分) (3)若 EF 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 岸或 F 岸),并说明判断依 据。(4 分)
答案 (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3)F 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或答左(F)岸堆积]。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受张力岩石破碎,受流水侵蚀严重,因 而河谷深邃。第(2)题,该段河流弯曲,水流变缓,泥沙淤积,河道变浅,为防止洪水人们加高堤坝,久而 久之形成“地上河”。第(3)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F 岸泥沙不断堆积,因而向该岸偏移。
汇报人姓名 202X年12月20日
第4章 地表 形态的塑造
规范答题——学科培优4
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 的答题模板
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 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读图,回答问题。(28 分)
[考题验证]
(1)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8 分) (2)说明图中 AB 所在地区与 CD 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10 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10 分)
得分:18 分
样卷 展示
洪涝灾害的成因答题模板
洪涝灾害的成因答题模板
洪涝灾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降雨量的增加是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在降雨量极大的情况下,地表无法迅速排水,导致水体积聚,形成洪水。
如果降雨量连续增加,超过了地表和河流的承载能力,就会引发洪水。
其次,地质和地形因素也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之一。
当地表地质构造不稳定,土壤持水能力差,或者地形起伏大,流动通道狭窄时,即使降雨量不大,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另外,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洪涝灾害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混凝土和建筑物覆盖,地表的渗透性下降,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和排泄,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此外,过度的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农田排水系统也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最后,气候变化也是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降雨模式的改变,出现极端降雨现象的频率增加,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洪涝灾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降雨量增加、地质和地形因素、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避免或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数量丰富
1水热条件优越;②栖息地空间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③食物充足;
④天敌少;⑤人工捕杀及对生存环境破坏少
生态问题成因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开矿;】
盐碱化【①地下水位高(地势低平,海水倒灌,大水漫灌)+②蒸发旺盛】荒漠化【(西北地区)自然: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高原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植被稀疏,土质疏松④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变率大(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建设中不注意保护】
工业分散的原因
为了寻找最优区位,从而降低成本,取得最高利润
工业转移的原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环境,地价,产业结构调整等,)使原有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高利润
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资源少,
人为原因:经济发展使资源需求量大,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浪费,污染严重
1纬度位置(东西向);②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
③地形(局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太阳辐射)②海陆(比热容)
③地形【海拔,坡向,冬季风的阻挡/通道,谷底/盆地
④洋流(8/0)⑤天气(大气的作用)气温差(比热容,大气作用)
降水的影响因素
1海陆(水汽);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湖泊面积缩小
外流湖: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内流湖:泥沙淤积;人类过度引用入湖河流水;气候变暖/
盐度
补给;蒸发;盐分流动(随径流进或出);水体交换(封闭)
盐场
①平坦广阔的海滩②利于蒸发的天气③避开大河的河口
渔场成因
1大陆架海区;②河流入海口处;
③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④温带海区
湿地
来水:降水,积雪,冰川,河流外溢
③地形(迎风坡,背风坡)④洋流
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
流量(补给量,流域面积);汛期/水位(补给,河道);结冰期(最低温)凌汛(有结冰期,由低纬流向高纬)含沙量(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土质岩性);流速及水能(径流量,落差)水系特征(地形)
地表水下渗多
地表水丰富或降水历时长;地表物质疏松,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专题三:成因类综合题
地理要素
形成因素
地形地貌成因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大范围:板块运动;小范围:地质构造
外力作用描述【①位置+②物质+③地质作用(力)】
太阳辐射
①纬度(太阳高度)②天气状况
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阴阳坡)
等温线走向
③社会文化④生态环境(气候、旱灾等)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
①历史原因②经济原因(支付地租能力)
③社会原因④行政原因
农作物品质优良的原因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纬度、地势)③生长期长,④病虫害少,(气候干旱、低温)⑤农药化肥用量少
工业集聚原因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②节省运费和能源消耗;③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④集中处理污染物----从而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垂直自然带谱多少
①纬度②海拔③相对高度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
气温高→海拔高:①纬度(低,同一高度热量条件好)②坡向(阳坡,气温高)
雪线高低
1降水量(迎风坡,雪线低)②温度(低纬高;阳坡高)
③坡度(陡→高)
人口容量
①资源(首要)②科技③地区开放程度④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⑤生活消费水平
人口迁移
1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②政治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调出地: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需求量小
调入区:资源少,经济发展使得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