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气动系统技术培训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第3章“气动元件”及第4章“气动系统设计”,详细内容涉及气动元件的类型、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气动回路的搭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气动元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2. 学会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气动回路设计。
3. 能够运用气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及气动元件的选用原则。
教学重点:气动元件工作原理、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技术教学模型、PPT演示文稿。
2. 学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回路搭建工具、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气动技术的优势及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25分钟)讲解气动元件的类型、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4章内容,讲解气动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气动回路的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利用气动元件和搭建工具,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气动回路的搭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回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答案:(1)气动元件分类:气源设备、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工作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动元件的控制,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
(2)示例:一个简单的气动回路设计如下:气源设备:空气压缩机、气源处理元件;执行元件:气缸;控制元件:二位五通电磁阀;辅助元件:快速排气阀、消声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气动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 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3. 气动回路的搭建与调试;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保全培训-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唇形密封圈
V形密封圈等
单向密封 在气缸中可用于活塞杆密封。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带防尘密封功能
密封圈的润滑
43
① 给油 在空气中将油注入油雾器后送入气缸。 使用无添加剂的(ISO VG32) 1类透平油。 这种润滑脂的润滑性最好,但是管理麻烦,排气中常常带有油分。
② 无需给油(润滑脂润滑) 在安装时涂敷必要量的润滑脂以促进润滑。 应使用相当于锂皂基润滑脂JIS2号。 管理简易,对环境无污染,但是需要进行充分的空气净化。
SMC气缸扩展系列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直线气缸-多样化
31
无杆型-磁耦合式-扩展系列
直
接
滑
安
尺
装
型
型
低 平 型
高 精 度 型
SMC气缸扩展系列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直线气缸-多样化
32
双联型-CX系列
1-将两个单杆薄型气缸并联成一体。
2-耐冲击, 抗回转精度高
SMC气缸扩展系列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SMC气缸扩展系列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直线气缸-多样化
36
带锁型-端锁式
在气缸内压力释放完以前,将气缸 锁定在行程的末端,防止负载拖动 气缸。有杆侧锁,无杆侧锁,两侧 锁三种类型。
SMC气缸扩展系列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直线气缸-多样化
37
带锁型-单向锁式
气缸在伸出(或缩回)行程中任 意位置均可锁定,但在另一方向 上不可锁定。
理解老化、消耗、磨损等会导致怎样危 险的。(另外在操作使用方面也应有所 了解)
气动系统基础及维护培训
空气压技术
4
• 气动(PNEUMATIC)是“气动技术”或“气压传动 与控制”的简称。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 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动 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 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基于《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内容,详细讲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设计及调试。
具体内容包括: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气动系统的基本回路、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工作原理,能正确选用气动元件。
2. 学会设计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了解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气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重点: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基本回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技术培训课件,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演示装置。
2. 学具:气动元件手册,气动系统设计软件,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动元件实物和气动系统演示装置,让学生对气动技术产生直观的认识。
2. 理论讲解:讲解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基本回路。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安装与调试。
六、板书设计1. 气动元件分类及功能2. 气动系统基本回路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4. 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安装与调试。
2. 答案: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学习更高级的气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了解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本课件以实践情景引入,结合理论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旨在让学生掌握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为气动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2. 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3. 例题讲解与实践操作一、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1. 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节能。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展开,涉及教材第3章“气动系统”的第4、5节,详细内容包括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气动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会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实际气动系统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气动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气动技术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教学重点: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气动技术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模型、PPT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通过PPT课件和实物展示,讲解气缸、气阀等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2)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讲解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注意事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气动系统为例,讲解如何分析系统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气动系统实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2. 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1)设计步骤(2)注意事项3. 气动技术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答案:(1)略。
(2)略。
2. 课后拓展:查阅资料,了解气动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课堂氛围。
3. 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气动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气动基础培训课件
气动基础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的第1章“气动系统概述”和第2章“气动元件”,详细内容涉及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等功能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 掌握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
3. 学会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具备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气动系统原理图的分析。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气动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搭配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基础培训PPT、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原理图、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气动设备运行视频,引发学生对气动技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
3. 实例分析: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讲解气动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搭配与使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并进行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
3. 气动系统原理图分析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分析给定气动系统原理图,并指出其中所使用的气动元件。
3) 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2. 答案: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
工作原理:通过气源装置提供压缩空气,经过控制元件调节后,驱动执行元件完成相应动作。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气动基础知识。
2024年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第1章至第3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气动元件的原理与功能、气动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重点掌握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常见气动元件的原理、功能及选用方法。
3. 学会分析气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具备一定的气动系统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护、气动系统设计。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气动元件的功能及选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演示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气动系统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气动技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 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常见气动元件的原理、功能及选用。
3. 实践操作:1) 观察气动元件实物,了解其结构特点。
2) 演示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动系统的运行原理。
4. 例题讲解:选用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案例,讲解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系统设计方法。
5. 随堂练习:1) 分析气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选用合适的气动元件。
2) 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并进行讨论。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气动元件的选用。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组成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常见气动元件的功能及选用4. 气动系统设计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 分析一个实际气动系统应用案例,选用合适的气动元件,并说明理由。
3) 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绘制系统原理图。
2. 答案:1) 气动系统的组成包括气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它们分别负责提供动力、执行动作、控制气流方向和压力等。
气动系统培训
气动系统培训一、系统组成一个典型的气动系统是由方向控制阀、气动执行元件、各种气动辅助元件以及气源清净化元件所组成。
从压缩空气的产生到使用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空气压缩机、清净化元件、气动辅助元件、方向控制元件、执行元件。
表1中列出了各部分的典型元器件和作用。
元件类型 典型元器件 作用清净化元件 空气干燥器 此装置是清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分及杂质等,以得到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油雾分离器 气动辅助元件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是减少悬浮在压缩空气中的粒子。
减压阀 减压阀用于调节所需的压力。
速度控制阀速度控制阀安装在气路中,用于调节气缸进气或者排气速度。
方向控制元件 电磁阀 供给气缸等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由电磁阀来切换。
执行元件气缸 切换方向控制阀,向执行元件导入压缩空气 以推动执行元件作直线(气缸)及回转(摆动气缸)运动。
摆动气缸 气爪表1气压传动系统中,所谓的气动三联件是指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方向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
二、 方向控制元件方向控制元件,主要是电磁阀,下面就电磁阀的选择、使用和维护以及其它一些问题 进行讨论。
图1 电磁阀1.电磁阀的选择问题根据配套不同的执行元件或应用而选定合适的电磁阀。
电磁阀中电磁铁线圈的结构性能可用它的位置数和通路数来表示,并有单电式和双电式两种。
控制双作用气缸4或者5通电磁阀电磁阀控制单作用气缸3通电磁阀控制各类流体2或3通电磁阀2.选定电磁阀的适当程序(1)程序1 电磁阀系列及型号的选择所选电磁阀的阀门的有效截面积应与工作的气缸相吻合。
(2)程序2 选择机能表2图2图3图4图5图6说明:单电磁铁(单线圈)图形符号中,与电磁铁邻接的方格中表示孔的通向正是电磁铁得电的工作状态,与弹簧邻接的方格中表示的状态是电磁铁失电时的工作状态。
双电磁铁(双线圈)图形符号中,与电磁铁邻接的方格中表示孔的通向正是该侧电磁铁得电的工作状态。
例如:上图2中,电磁阀得电的工作状态是A孔与P孔相通,B孔与R2孔相通过;电磁阀失电时的工作状态,由于弹簧起作用,使阀心处于右边,A孔与R1孔相通,B孔与P孔相通,实现了换向。
气动技术原理及实操基础培训
8. SMC气缸型号认识(自学)
32
举例一: C D A 2 F □ -50 - □ - 100 – J N – A54 1 CA---型号系列,2设计号,CA1与CA2可完全互换。 其它有MB、CS1等系列。 D---无记号是无磁环,有“D”记号时气缸内置磁环。 F---B是基本型。 F活塞杆一侧的气缸端盖有法兰,L有脚座型等等…… 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都是在B型的基础上用螺纹方式增加附件,因此 备件库内只备B型,更换时可把原件的附件拆下用。 50---缸径 100---行程 J---或K,有防护套 N---无记号气缓冲,有“N”是橡胶缓冲。 A54---配有磁性开关,又如Z73、A54L等,L代表加长线。 1---磁性开关数量,无字代表2个,S代表1个,数字代表个数。
相对于过滤器,它只起过滤作用,所以没有导流板。 空气流从输入口进人到过滤器滤芯的内侧中央,随后 向外通过过滤芯至输出口。 杂质被拦住在精密过滤芯内,油蒸汽和水雾变成液体, 凝聚在过滤材料里,在滤芯内形成小滴,再收集到杯 子的底部。 SMC的油雾分离器、微雾分离器对油雾的清除率达 99.9%及99.99%。
三位五通 二位三通
二位五通
42
二位三通
8.常用电磁阀符号图
43
符号图的细节部分认识
电磁铁控制 弹簧复位 先导式
外部先导式
手柄式 定位装置
按钮式
44
9.在气路图想像“位”的变换过程一
原始位置
线圈得电
45
9.在气路图想像“位”的变换过程二
46
10.SMC电磁阀型号(自学)
57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气动技术培训资料(一)气动技术是一种利用压缩气体进行工程控制和传动的技术领域。
它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包括生产制造、工程建设、能源管理等等。
通过学习气动技术,我们可以了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以及气动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等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气动技术培训资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一、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气动元件是气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实现压缩空气的输送、转换和控制。
在气动技术培训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1.1 阀门类气动元件阀门类气动元件包括单向阀、调节阀、电磁阀等,它们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和流量来实现气动系统的控制。
其中,单向阀的作用是只允许空气单向流动,而调节阀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空气的流量和压力。
电磁阀通过电磁原理实现气体的通断和控制。
1.2 执行元件类气动元件执行元件类气动元件主要包括气缸和气动马达等。
气缸是将气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常用于推动、拉动和升降物体。
气动马达则将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工程设备中常用于驱动旋转运动。
以上是气动元件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深入学习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动技术。
二、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气动回路是指由气动元件组成的传动系统,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在气动技术培训中,学习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是必不可少的。
2.1 回路的设计气动回路的设计是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气动元件的性能特点来确定的。
在设计气动回路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工作任务的要求,包括工作轨迹、推力大小等参数。
其次,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气动元件进行组合,包括阀门类和执行元件类。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气路布置、管线布局和阀门的控制方式等。
2.2 回路的搭建回路的搭建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包括将气动元件按照一定的布局连接好,保证气体能够在回路中正常流动。
在搭建回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气动元件的连接口没有漏气现象,可以使用密封圈等密封材料增加密封性能。
气动系统识别及原理认识培训课件
气动系统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气动系统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详细描述
气动系统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利用压缩空气来驱动一些简 单的机械装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气动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技术也日趋成熟。如今,气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气动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总结词
气动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详细描述
通过对实际应用中的气动系统进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气动系统的设计思路、元 件选型、回路配置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提高对气动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实践操作与经验分享
总结词
实践操作与经验分享
详细描述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气动元件的安装、调试和使用,了解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 时分享经验,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压缩空气的传输
通过管道、阀门、过滤器 等设备将压缩空气输送到 气动装置。
气动控制原理
气动控制阀的分类
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 阀等。
通过组合各种控制阀,实现复杂的控 制逻辑和自动化控制。
气动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利用压缩空气的能量,通过调节阀内 元件的开启度或方向,实现对气动系 统的控制。
气动系统识别及原理认识培训课件
目录
• 气动系统简介 • 气动元件识别 • 气动工作原理 • 气动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 气动系统设计与实践
01 气动系统简介
气动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气动系统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来传递能量的系统,主要由气源、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
气动知识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气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员工对气动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能力,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特制定本气动知识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员工掌握气动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训员工对气动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 提升员工解决气动设备故障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三、培训对象1. 新入职的气动设备操作人员。
2. 现有气动设备操作人员。
3. 气动设备维护保养人员。
四、培训内容1. 气动基础知识- 气动原理及基本概念- 气动元件分类及作用- 气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 气动元件操作与维护- 过滤器、油雾器、消声器、转换器、管道及管接头等气动元件的操作与维护- 不同类型过滤器的选用与更换- 气动元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 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 气动系统的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系统调试方法及参数调整- 常见故障的预防与处理4. 安全知识与操作规程- 气动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常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急救知识及设备故障紧急处理5. 实践操作- 气动元件的实际操作与维护- 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故障诊断与排除实操五、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讲解,结合实物进行演示。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在实际设备上进行操作,使员工熟练掌握气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
4. 分组讨论: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六、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2天2. 实践操作:2天3. 复习与考核:1天七、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40%。
2. 实践操作考核:实际操作,占总成绩的60%。
八、培训总结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
九、注意事项1. 培训期间,确保员工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学习。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依据《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内容进行展开,详细内容包括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气动元件的构造与功能、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以及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掌握气动元件的功能和选用方法。
2. 学会设计简单的气动回路,并能进行实际操作搭建。
3. 掌握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气动系统的故障排除。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气动元件的功能与选用,气动系统的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技术培训课件,气动元件实物,气动回路演示装置。
2. 学具:气动元件手册,回路设计图纸,工具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引出气动技术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气动回路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搭建。
5.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搭建的气动回路,进行讨论与评价。
6. 现场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气动元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7. 故障排除:教授气动系统故障排除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方法。
3. 气动回路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气动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气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列举三种常见的气动元件,并描述其功能。
3) 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回路,并说明其工作过程。
4) 简述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2. 答案:1) 气动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动元件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驱动和控制。
2) 常见气动元件及其功能:气缸:将压缩空气转化为机械运动。
气动知识培训计划方案设计
一、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气动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气动技术应用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定本气动知识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使员工掌握气动元件的基本原理、性能及选用方法。
2. 使员工熟悉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
3. 培养员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气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三、培训对象1. 公司生产一线员工2. 维修保养人员3. 设备管理人员4. 设计研发人员四、培训内容1. 气动元件基础知识(1)气源与气动元件(2)气动执行元件(3)气动控制元件(4)气动传感器2. 气动系统设计(1)气动系统设计原则(2)气动系统元件选型(3)气动系统布局与布线(4)气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3. 气动技术应用(1)气动控制系统应用(2)气动执行机构应用(3)气动传感器应用(4)气动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4. 安全生产与应急处理(1)气动设备操作安全(2)气动系统故障应急处理(3)事故案例分析五、培训方式1. 讲师授课: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气动技术专家进行授课,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分析气动系统设计、应用及故障排除,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进行气动元件拆装、气动系统搭建、故障排除等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考试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检验培训效果。
六、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为期2周,每天2小时。
2. 实践操作:为期1周,每天4小时。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气动技术专家担任主讲教师。
2. 公司内部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助教,协助教学。
八、培训费用1. 培训费用包括讲师费、教材费、实践操作材料费等。
2. 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
九、培训效果评估1. 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
气动知识培训计划
气动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对气动知识的理解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气动知识进行工作;2. 培训员工对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能力;3. 培训员工对气动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 培训员工对气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改进能力。
二、培训对象1. 公司所有相关职工;2. 特别针对与气动系统设计、操作和维护相关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气动系统基础知识1.1 气动的定义和特点;1.2 压缩空气的产生和处理;1.3 压缩空气输送;1.4 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 气动元件2.1 气动执行元件;2.2 控制元件;2.3 连接元件;2.4 气源处理元件。
3. 气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3.1 气动系统的图解和设计;3.2 气动系统的控制技术;3.3 气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3.4 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
4. 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4.1 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4.2 气动系统的维护保养;4.3 气动系统的安全故障处理方法。
5. 气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解决5.1 气动系统故障分析的方法;5.2 气动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5.3 气动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6. 气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改进6.1 气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原则;6.2 气动系统的改进技术;6.3 气动系统的性能改进案例。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1.1 专业讲师进行气动系统基础知识、气动元件、气动系统设计与控制、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理论讲解;1.2 班组小组讨论,学员进行问题反馈和交流。
2. 实践操作2.1 现场操作培训,学员进行气动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实际操作培训;2.2 气动系统故障排除演练,学员进行气动系统故障分析和解决的实际操作演练。
3. 案例分析3.1 案例分析教学,学员进行实际案例分析讨论,加深对气动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预计为期3天。
2. 培训地点:公司内部会议室和生产现场。
Pneumatic training气动系统培训
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气体常数:在标准状态 下,R= 28.7 N· m/Kg ·K
一.气动技术基本原理
气动技术教程基础部分TP101-P124-128
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
气体的状态方程不仅适用于密封的容器中的气体,而且在气体处于 流动时也适用,此时的P、T应该是同一个流体微体积的参数。 当气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或和外界有热交换时,它的状态参数就 要发生变化。在变化之后,这些参数都应服从状态方程。若用ρ1 、 P1 、 T1表示变化前的参数,用ρ2 、 P2 、 T2表示变化后的参数,则有:
5、干燥器 6、过滤器 7、储气罐 8、 净化调理装 置(气动三大件)
气源装臵一般由气压发 生装臵、净化 及贮存 压缩空气的装臵和设备、 传输压缩空气的管道系 统和气动三大件四部分 组成。
二.压缩空气的产生与分配 压缩空气的产生
气动技术教程基础部分TP101-P130-153
# 气源系统的组成
1、空气压缩机 薄膜式
一.气动技术基本原理
气动技术教程基础部分TP101-P124-128
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
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这三个 量近似有如下的关系(称为气体状态方程): P=ρRT 式中: P-气体的绝对压力(Kg/m2) ρ-气体的密度( Kg/m3 ) T-气体的绝对温度(K) R-气体常数( Nm/KgK)
我们把 1N/m2叫作1Pa(帕斯卡)。 力=质量.加速度,即F=m.a 重力加速度g=9.81m/s2
一.气动技术基本原理
气体的压力
气动技术教程基础部分TP101-P124-128
由于Pa的单位较小,所以工程上常用Mpa、KPa或 bar来表示。有时用公斤:kg.m/s2 1 KPa= 103Pa 1MPa= 103 KPa= 106Pa 1bar= 105Pa(=101300Pa) 1牛顿(N)=1kg.m/s2≈ 1bar=0.1MPa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气动技术》的第一章,内容主要包括气压的产生、气压的测量、气源的配置以及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气压的产生和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气源配置的基本知识,认识并理解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气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气压的测量方法,气源配置的技巧,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动元件实物、气源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简单的气动机械手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气动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气压的产生、气压的测量、气源的配置以及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以一个气动系统的为例,讲解气动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绘制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图。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包括气源设备、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选择。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气压的测量方法、气源配置的技巧以及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包括气源设备、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选择。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气源设备(如气泵、气瓶)、执行元件(如气缸、气动马达)和控制元件(如阀门、传感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下一节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气动技术》的第一章,内容主要包括气压的产生、气压的测量、气源的配置以及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气动技术培训控制元件篇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控制元件篇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气动控制元件的原理、功能、分类及使用方法。
2. 能够分析气动控制系统中各元件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气动控制元件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型。
教学重点: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技术培训教材、PPT课件、气动控制元件实物、气动控制系统演示装置。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气动控制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原理。
(2)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气动逻辑控制元件的设计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1)展示气动控制元件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结构。
(2)分组进行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让学生亲身体验气动控制元件的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气动控制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型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元件选型。
六、板书设计1. 气动控制元件分类2. 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工作原理3. 气动逻辑控制元件设计原理4. 案例分析:气动控制元件选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动控制元件的选型、安装及调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气动控制元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相关学习资料,如教材、网络资源等,方便学生课后深入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原理。
2. 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气动逻辑控制元件的设计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气动技术综合实训专题培训精品课件.
气动技术综合实训专题培训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气动技术》教材的第十章“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护”进行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气动元件的选型、气动系统的设计原则、气动回路分析与调试、以及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气动系统的设计。
2. 学会分析气动回路,具备调试和故障诊断的基本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动系统的设计原则、气动回路的调试与故障诊断。
重点:气动元件的选型、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技术综合实训装置、PPT课件、视频教程。
2. 学具:笔记本、计算器、教材、实训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气动元件的选型、气动系统的设计原则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个具体的气动系统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设计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针对气动回路进行分析,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训操作(60分钟):分组进行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气动元件的选型方法2. 气动系统的设计原则3. 气动回路的调试与故障诊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包括气动元件选型、系统原理图绘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气动技术相关竞赛,提高其实践能力;推荐相关学术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气动技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元件的选型方法2. 气动系统的设计原则3. 气动回路的调试与故障诊断4. 实训操作过程一、气动元件的选型方法1. 了解气动元件的类型及功能,如气缸、气动阀、气动马达等。
2.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气动元件的性能参数,如气缸的行程、负载、速度等。
气动技术培训资料
机器人关节驱动
气动控制技术可用于机器 人的关节驱动,实现机器 人的灵活运动。
航空航天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气动控 制技术可用于飞机的起飞 、降落、姿态调整等关键 环节的控制。
气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控制
绿色环保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动控制技术将不 断提高控制精度,满足高精度、高速 度的应用需求。
气动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采用低能耗、低噪音的气动元件和 控制系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发展
气动控制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 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 和管理。
04
气动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 用
气动技术与PLC控制技术的结合应用
结合方式
通过PLC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气 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应用领域
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机械手 等领域,气动技术与PLC控制技术 结合应用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速度控制和力控制。
低能耗和排放。
高精度控制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气 动技术将更加注重高精度控制, 采用更加精确的气动元件和传感
器,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气动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 ,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算法和 传感器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
自动控制。
02
气动元件与系统
气动元件的种类与特点
气动控制技术原理
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动 元件和控制阀门的组合,实现气体的 压力、流量和方向的调节,从而控制 机械设备的运动。
气动控制技术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气动控制技术 可分为直动式、先导式、比例式和伺 服式等多种类型。
气动系统培训(全)
气动辅助元件
油雾器 油雾器是一种特殊的注油 装置。它以空气为动力, 使润滑油雾化后,注入空 气流中,并随空气进入需 要润滑的部件,达到润滑 的目的。 添加润滑油范围 (1∼10#)
油雾器
日常检查要点
部位
序 号
12
检查项目 检查油雾器的油量 检查油是否变质或 混合了灰尘或杂质 检查油的类型 检查管子接头是否 漏气
油雾器 特殊的注油装置。
减压阀 起减压和稳压作用。
气动三联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的质量最后保证。
联合使用时,其连接顺序应为空气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 不能颠倒,安装时气源调节装置应尽量靠近气动设 备附近,距离不应大于5m。
(1)直动式减压阀
直动式是借助弹簧力直接 操纵的调压方式 输出压力在0~1.0MPa 范围内适用
检查方法和判定标准 清洗油雾器时,检查油位是否在上 下限位之间。 从套内取出一点油作样品,滴几滴 到滤纸上检查是否有灰尘和杂质。 而且,通过和油样比较判定油的等 级。 确认油箱上油的类型是否与设备规 格上列举的一样。 用肥皂水检查是否漏气。
13
油雾器 14
15
消声器
消声器就是通过阻尼 或增加排气面积来降 低排气速度和功率, 从而降低噪声的。
●按空压机输出压力大小分类 低压空压机 0.2 ~ 1.0MPa 中压空压机 1.0 ~ 10MPa 高压空压机 10 ~ 100MPa 超高压空压机 >100MPa
空压机
常见的空压机有活塞式空压机、叶片式空压机和螺杆式空压机三种 。
1、单级活塞式空压机
2、叶片式空压机
3、无油螺杆式空压机
气源的净化装置
气动系统对压缩空气质量的要求:压缩空气要具有一 定压力和足够的流量,具有一定的净化程度。不同的 气动元件对杂质颗粒的大小有具体的要求。 良影响,必须要设置除油、除水、除尘,并使压缩空 气干燥的提高压缩空气质量、进行气源净化处理的辅 助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气截流控制, 排气截流控制
特征 速度控制 作用时间 供给气压的变动 保持气压的 时间 进气截流 难 快 进气容易 慢 排气截流 容易 慢 不进气 快
J
29
六.1 润滑元件-油雾化器
本体
IN
调节针阀
OU T
密封圈
吸油管
截止阀
堵头
储油杯
J
30
六.2 润滑元件-油雾化器应用
J
31
七. 执行元件-分类
来 标记
J 11
二. 1 压强的单位换算表
单位 Pa KPa MPa Pa 1 103 06 KPa 10-3 1 103 MPa 10-6 10-3 1 bar 10-5 10-2 10 mbar 10-2 10 104 kgf/cm2 10.2×10-6 10.2×10-3 10.2 cmH2O 1.02×10-3 10.2 1.02×103 mmH2O 101.97×10-3 101.97 101.97×103 mmHg 7.5×10-3 7.5 7.5×103 p.s.i 0.15×10-3 0.15 0.15×103
前进时 前进时力是两倍
后进时
J
47
七.8 执行元件-特殊气缸-4
双行程汽缸 : 把汽缸以同一方向连接, 可以实现3个位置的控制
八线分道器气缸
J
48
七.8 执行元件-特殊气缸-5
五线输送带
J
49
七.8 执行元件-特殊气缸-6
汽缸的中间 停止 在汽缸作动作的中间地方任意位置停止
1. 机械性装置利用方法
调节压缩空气 压力,确保安全工作
溢流式
直动式
基本 说明 先导式
非溢流式 恒量排气式 紧密型 大流量型
溢流阀 特殊 说明 单向节流阀 电-气比例阀
J 22
四.2 重要控制元件-单向节流阀
单向节流阀 •单向节流阀是有单向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的组合 控制阀;当气流沿着一个方向,P1->P2流动时经过 节流阀节流,反方向流动,单向阀打开,气体从单向 阀排出(如图所示)
diagram
单向阀
单向阀
关闭状态
单向阀
打开状态
节流阀
J
23
四.3 重要控制元件-直动式减压阀
直动式
* 利用手柄直接调节弹簧来改变输出压力 •调压阀输出压力的大小可通过旋转手柄,改变弹簧 的预压量达到。
J
24
四.4 重要控制元件-电-气比例阀
电-气比例阀 •根据电子信号 控制空气 压力 将电信号依比例地转换成空气压力
SEAL
-漏泄防止 -精密维持
垫圈(Gasket)
固定部精密维持 1) (缸筒垫圈) 2) (活塞垫圈)
J
40
七.6.2 执行元件-气缸密封
J
41
七.7 辅助元件-缓冲装置
随着自动化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对冲击消除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有运动的物体
动能 发生 E = 1/2mv2
停止运动 时动能 转换到冲击能
特征 动作容易 特性 安全性 可设置性 压力设置 速度设置 流量设置 使用范围 小型精良部件的 组装, 小型模具 ,传送robot 等 电磁阀控制,无机械的 空气泄漏,可以进行 张 力 调整.
控制容易
环境适应性好
防爆性 高温,防湿 污染对应
紧急时 对应 停电防范
矿山,化学工厂, 煤气. 粉刷线, 食品机械,半 导体工厂
Actuator : 利用有体能(空气压)转换成机械性作业做的机械
往复运动 气缸 单动 气缸 复动气缸 单向回转 气动马达 叶片式 双向回转 单齿轮式
回转运动
齿轮式
双齿轮式
轴向
活塞式
径向
七.0 执行元件-气缸选择要点
选择因素: 使用压力, 负荷, 安装方式, 最大驱动速度等
1. 缸径( 汽缸内径) 选定 1) 需要的力( 负荷和 使用压力 考虑 ) 2) 负荷效率也得考虑.
9.807×10-3 9.807×10-6 98.07×10-6 98.07×10-3 133.32×10-3 133.32×10-6 1.33×10-3 1.33
p.s.i
6894.76
6.89
6.89×10-3
68.95×10-3
68.95
70.31×10-3
70.31
703.07
51.71
1
二. 2 空压机械的特性
空 气压 发 生 部
空 气清 净 化 部
控 制 部 压力控制 方向控制 流量控制 其它
制
动 部
空压机 稳压罐 水冷式冷却器
过滤器 油雾分离器 干燥机
气缸 回转缸 气爪 气动马达
J
6
一.6 公司压缩空气系统图
P-4
嘉美 冷干机
英格索兰 5.9立方米/分钟 8公斤
P-2
FD20 空气干燥器 过滤器
英格索兰 5.9立方米/分钟 8公斤
bar
105
102
10-1
1
103
1.02
1.02×103
10.2×103
750.06
14.5
mbar kgf/cm2 cmH2O mmH2O mmHg
102 98066.5 98.06 9.806 133.32
10-1 98.07
10-4 98.07×10-3
10 0.98 0.98×10-3
1 980.67 0.98
消除压缩空气的异物
过滤器的分类 标准 过滤器 微型过滤器 过滤度 : 过滤度 : 5um 0.3um
超微型 过滤器
过滤度 :
J
0.01um
16
三.3.1 标准过滤器的构造
主体
偏转板 密封圈 滤芯组件 隔板
杯组 件
排水处
J 17
三.3.2 标准过滤器的日常使用
J
18
三.4 气源处理设备-自动排水器
1.02×10-3 1 10-3 10-4 1.36×10-3
1.02 1000 1 0.1 1.36
10.2 10.000 10 1 13.6
0.75 735.56 0.74 73.56×10-3 1
14.5×10-3 14.22 14.22×103 1.42×10-3 19.34×10-3
98.07×10-3 98.07×10-6
过滤器
储气罐01
2立方米
V-8
嘉美 冷干机
ALTAS COPCO 6.6立方米/分钟 7.5公斤
储气罐02
2.5立方米
V-24 V-23
V-22
嘉美 冷干机 过滤器 储气罐03 2立方米 过滤器
compare 5.35立方米/分钟 8公斤 面粉仓仪表用气 立式包装机 1线后段仪表及清洁 2线后段仪表及清洁
J
4
一.4 气动系统示意图
主管道过滤器 After Cooler (水冷式冷却器)
空压机 储压罐
冷冻式 干燥器(dryer) air 气缸 FRL(空气净化单元)
电磁阀
J
调速阀
5
一.5 基本空压系统图
空压 分流 体系 动力源, 气压 发生部, 空气净化部, 控制部, 制动部 来 区分.
M
动力源 电动机
一. 3 气动系统主要控制内容
最重要的三个控制内容是: • 力的大小 • 力的方向 • 运动速度。
与生产装置相连接的各种类型的气缸,靠压力控制阀、方向控 制阀和流量控制阀分别实现对三个内容的控制,即:
• 压力控制阀——控制气动输出力的大小 • 方向控制阀——控制气缸的运动方向 • 速度控制阀——控制气缸的运动速度
串联汽缸 : 在一根活塞杆上串联多个活塞,因各活塞有效面积 总和大,所以增加了输出推力。
J
45
七.8 执行元件-特殊气缸-2
双活塞杆 : 汽缸 活塞向两个方向运动 用途 : 适用于长行程作业
双活塞气缸
J 46
七.8 执行元件-特殊气缸-3
倍力汽缸 : 气缸断面积增加不大的条件下,由于采用独特的结 构,使伸出方向的输出力增大一倍的气缸。
J
9
一.9 空压回路图例
J
10
二. 压力的基本概念
•
误区:平时说的“压力”其实是学术上的“压强 ”
• 压强的 定义 : 单位 面积 上作用的 力 ex) 1m2作用的 力 N = N/m2 = 1Pa * 一般 重力单位) : kgf/cm2 • SI 单位换算: 103Pa = 1KPa 103KPa = 1MPa
气动知识培训
Jerry 2012 11 y
1
一. 气动系统组成
1.气源设备: 2.气源处理元件: 3.压力控制阀: 4.润滑元件: 5.方向控制阀: 6.各类传感器: 7.流量控制阀: 8.气动执行元件: 9.其他辅助元件
J 2
一. 2 气动系统各部分简介
• 气源设备:包括空压机、气罐 • 气源处理元件:包括后冷却器、过滤器、干燥器和排水器 • 压力控制阀:包括增压阀、减压阀、安全阀、顺序阀、压 力比例阀、真空发生器 • 润滑元件:油雾器、集中润滑元件 • 方向控制阀:包括电磁换向阀、气控换向阀、人控换向阀、 机控换向阀、单向阀、梭阀 • 各类传感器:包括磁性开关、限位开关、压力开关、气动 传感器 • 流量控制阀:包括速度控制阀、缓冲阀、快速排气阀 • 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摆动气缸、气马达、气爪、真空吸 盘 • 其他辅助元件:消声器、接头与气管、液压缓冲器、气液 转换器 3 J
吸收冲击的方法: 1) spring(弹簧) 2)damper(减震器) 3)缓冲器 4)shock absorber(阻尼器)
J 42
七.7.1 辅助元件-缓冲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