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硕士学习计划
![金融专业硕士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5b18d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c.png)
金融专业硕士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本人于某年某月成功获得本科学士学位,专业为金融管理。
在本科学习期间,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习经历,我对金融领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认识到金融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于对金融领域的兴趣和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许,我决定继续深造,希望通过金融硕士学习更深入地掌握金融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将来在金融领域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二、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金融理论和实践通过硕士学习,我希望能够深入学习金融专业的核心理论知识,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程、投资与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掌握金融工具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我将认真学习金融建模、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等实用技能,通过学习金融专业的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提升自己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3.了解国际金融市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我希望通过学习,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4.提升跨学科综合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将结合金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如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提升自己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为将来在金融行业从事跨学科工作做好准备。
三、学习计划1.学习核心理论和课程在研究生阶段,我将重点学习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与制度、金融分析、金融工程、投资与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等核心课程,掌握金融专业的核心知识和理论。
2.实践操作与技能提升我将学习金融建模、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等实用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相结合,掌握金融工具和技能。
3.国际化学习通过参与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相关课程,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开阔国际视野。
4.科研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我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从事金融相关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5.实习与实践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我将积极参与实习机会,通过实践锻炼自己在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f5b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b.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硕士(025100)一、专业学位简介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领域是以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金融理论与实务为对象,研究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我校于2014年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资格,于201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本领域现有专硕导师13名,校外实践导师13名,研究生实践基地5个。
导师团队与长沙本地的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科研成果非常突出,主持了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有《货币银行学》省级精品课程。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和其它相关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事特定职业工作的素养和创业精神;具有严谨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与金融管理和业务开展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3.具备从事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激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力。
4. 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领域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
三、研究方向1.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建设、涉农企业投融资实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产品期货理论与实务。
2.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涉农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担保理论与实务、信托理论与实务、租赁理论与实务等。
武汉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武汉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5e31107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a.png)
武汉⼤学全⽇制⾦融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修订)0251⾦融硕⼠(M.F. ——Master of Finance)全⽇制⾦融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培养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105)⼀、培养⽬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胜任在各类⾦融机构从事⾦融业务,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融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融知识、⾦融分析与决策能⼒,熟练掌握现代⾦融实践技能,具有较⾼的外语⽔平的⾼层次、应⽤型、复合型⾦融专门⼈才。
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全⾯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具有积极创新的精神;2、充分了解⾦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融交易技术与操作、⾦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3、较熟练地掌握和运⽤⼀门外语;4、⾝⼼健康。
⼆、领域简介⾦融学是研究⾦融市场上不同的经济主体(家庭、企业、⾦融中介、政府)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对资源进⾏跨期配置⾏为决策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家庭和企业的财务决策(个⼈理财和公司理财)、⾦融市场上的⾦融资产定价、⾦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宏观⾦融领域的货币供求及利率的决定、中央银⾏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融监管等。
随着现代⾦融经济的发展,⾦融学知识已⼴泛应⽤于⼈类社会⽣活的各个领域。
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保险学、⾦融⼯程等。
三、招⽣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 ) ⼈员。
采⽤全⽇制学习⽅式,学习年限⼀般为2年。
四、培养⽅式采⽤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相结合的培养⽅式。
1.采⽤学分制。
⾦融硕⼠专业学位研究⽣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专业实习及学位论⽂写作阶段;论⽂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授予⾦融硕⼠专业学位。
2.教学⽅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并聘请⾦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熟悉⾦融的企业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21bc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c.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代码: 025100一、培养目旳及基本规定1.培养目旳培养具有良好旳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足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 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金融量化分析等知识与技能, 具有较强旳能在金融等部门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旳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2.基本规定(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有良好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旳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 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 可以应用金融学旳有关理论和措施处理实际问题。
(3)纯熟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重视理论联络实际, 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并聘任有实践经验旳金融部门专家开设讲座、承担部分课程、协助指导学位论文选题。
2、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估旳措施, 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汇报等。
3.实践环节包括案例讨论、模拟训练、试验、专业实习等。
4.重视职业道德培养。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授予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并且合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其中,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旳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 应届本科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其中: 公共基础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1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学位论文要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
论文内容应着眼于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倡导案例分析、调研汇报和产品设计等。
修满规定学分、完毕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 经校学位评估委员会审核, 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四、培养方向1.金融工程2.保险精算3.金融数据挖掘4.计算金融5.商业银行管理五、课程设置学院学位评估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日期:学院公章:。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6b340fe4733687e21aa9d.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点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及进取精神,有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要求毕业生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投融资管理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运用金融学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从事金融专业工作的能力;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2.金融机构管理3.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4.国际金融管理5.公司金融6.产业分析与投资决策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其中课程学习阶段为1年。
实行学分制,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9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7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6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6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取的研究生,需补修2-3门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取得考试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规定见《研究生手册》中武汉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规定”。
四、课程设置注:学生须在任意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个学分。
五、实践环节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
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6个月。
1.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
课程实践合格者记2学分。
2.综合实践: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
综合实践合格者记3学分。
以上两个实践环节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过程,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学校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126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2.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工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背景要求1.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建立。
2.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包括金融概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工程等,具备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金融软件进行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模型运算。
(二)培养模式1.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学、数理金融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2.科研训练:学生需要参与金融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实习:学生需要参与金融实践实习,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
4.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
(三)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需具备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能够体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论文选题需与金融学相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研究生培养计划1.年级培养计划第一学年:修读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逐步熟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第二学年:继续修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始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实习。
第三学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投资学、衍生品定价等。
(3)实践课程:包括金融实践实习、金融模型应用等。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dde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b.png)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是培养具有较高金融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掌握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2.掌握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基金管理工作中;3.具备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中从事基金管理相关工作;4.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政策法规,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适应金融行业中的快节奏和高压环境。
二、培养内容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培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理论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等,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基金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包括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基金投资决策、基金运作与管理、基金风险控制等,使学生掌握基金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3.投资学课程:包括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品等,培养学生对投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能力。
4.金融市场与政策课程:包括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监管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等,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5.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训、研究生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学术基础课程:-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会计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法律与法规2.专业核心课程:-基金管理基础-基金投资决策-基金运作与管理-基金风险控制-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品3.选修课程:-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学-经济金融与公司财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证券法四、实践教学安排1.实习: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安排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2.实训:开设基金管理实训课程,通过模拟交易、投资决策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7ca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2.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是培养金融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学科专业。
其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较高金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学原理、货币银行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等,以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目标。
2.专业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与监管等,以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运作、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3.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如金融数据分析、金融技术创新等,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实践能力。
4.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外企合作实践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金融市场运作和风险管理的理解。
二、科研能力培养1.理论研究:要求学生熟悉金融学的各个领域,并鼓励其深入研究一些特定的金融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
2.实证研究: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3.科研训练:每年开展一次科研训练,学生需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搜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工作,并撰写科研报告。
三、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撰写一篇学位论文。
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论文答辩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术水平,拓宽研究视野。
也可以参与学术团队的科研项目,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交流,使学生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58d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c.png)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in或者Fin)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理论、市场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教育。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金融硕士的课程通常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
选修课程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领域,如国际金融、证券分析、私募股权、金融科技等。
2. 实践教学: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模拟交易、实习项目等。
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术研究: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包括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
学术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跨学科学习: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跨学科学习
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如海外交换生、国际学术会议等。
这些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提高国际化水平。
6. 职业发展: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服务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实现职业目标。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1de3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d.png)
金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金融工程硕士培养目标:1.具备系统的金融工程知识与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统计、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金融工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2. 熟练掌握金融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能力;3. 具备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分析与交易、金融计量建模与预测、金融工程工具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4.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金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与衍生品》、《金融工程与投资分析》、《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
(2)专业选修课程:《量化投资与风险控制》、《金融工程概论》、《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金融工程建模与仿真》、《金融科技前沿》等。
(3)通识教育课程:《社会科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学导论》等。
2.研究生学位综合考试研究生学位综合考试是对学生在培养期间所学课程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核。
研究生学位综合考试分为笔试和论文答辩两个阶段。
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金融工程相关核心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论文答辩主要考核学生对金融工程领域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3.实习实践在培养过程中,金融工程硕士生要参与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实践,学生可以接触到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高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学术活动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以及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通过参与学术活动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5. 国际交流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学校鼓励金融工程硕士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计划,包括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借助国际交流平台增进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联系,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fac9fb0066f5335a8121f3.p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F)培养方案(2019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硕士(MF)项目借鉴国际名校的课程设置,同世界名校合作办学,充分发挥中国科大统计、管理学科优势和金融业校友资源优势,借助于独特的业界导师制度,为金融硕士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高端成长平台。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数据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熟悉金融实务与法规,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金融人才。
二、培养方向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大数据与金融科技,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第一学期结束之前,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方向;在毕业之前,必须修满该方向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学分。
三、培养方式1.普通MF项目(1)学制:标准学制3年。
(2)培养方式:全日制。
(3)地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上海)。
(4)学历学位: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满足论文发表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和学历证书。
2.MF国际班:(1)学制:3年。
(2)培养方式:全日制。
(3)上课地点:第一年、第三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上海);第二年在国外合作院校学习。
(4)学历学位:满足双方学位项目的学业要求,并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双方学校的学位和学历证书。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MF项目实行学分制,学生在申请学位之前,需修满不少于43学分(不包含毕业论文)。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学期培养方向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大数据与金融科技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公共基础课(5学分)英语3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2√√√专业基础课(18学分)金融经济学31√√√公司金融31√√√应用统计方法31√√√金融衍生工具31√√√机器学习31√√√金融风险管理32√√√金融数据分析21***随机分析31***固定收益证券21***财务会计31***证券投资分析22***数值方法23***数据科学与金融计算32***区块链技术基础23***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22***专业方向课(19学分)数据挖掘22***大数据分析技术23***量化交易22***行为金融23***中国金融市场概览11***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1***基金业务与管理12***券商业务与管理11***信托业务与管理12***投资银行基础12***结构化金融产品12***宏观经济分析12***金融监管12-3***中国金融市场专题11-3***实践环节(2学分)专业实习2√√√备注:(1)打对号者为必修课,打星号者为选修课。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0a6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1.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金融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旳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旳金融学科专门知识,知识面广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较强适应性,可以分析金融经济问题、实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经营管理商业银行、证券企业、保险企业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或可以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4.金融工程5.国际金融6.保险学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原则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旳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同意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旳规定,修满规定旳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规定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规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硕士最低学分规定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7学分,选修课为15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旳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察。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到达70(含)以上,其他课程旳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关键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旳前提下,充足发挥集体培养旳作用。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怀硕士旳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讲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用专题讨论等合适旳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工作旳能力。
六、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经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旳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对应证明。
金融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835d528ea81c758f57859.png)
020204 金融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金融学原理和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对金融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和从事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工作的具体能力。
3. 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 理论与政策研究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宏观调控、合作金融、金融市场与金融投资、小额信贷、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外资外汇、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公司投融资、金融资产管理、金融制度比较与金融思想史。
2. 财政与税收研究政府行为、公共投资理论、税收制度与税费改革、财政支出、公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3. 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保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理论、保险市场与投资、社会保险、农村保险。
4. 项目分析研究项目投资的理论与方法,及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研究内容主要是总结国内外项目投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投资体制的特点,侧重研究投资主体行为、投资的运行机制、投资管理体制、投资风险理论、可行性研究和综合评估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5、财务管理与会计主要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公司绩效评估,企业筹资、企业投资决策分析,企业资本运作,会计核算体制,会计核算标准以及战略决策中的财务和会计问题等方面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三、培养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累计在学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一年以论文工作为主。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两年制硕士生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3学分,培养环节学分7学分(实践教育2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329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9.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在金融学领域内,培养具备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力的高级金融专门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培养方案。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意义重大,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阐述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毕业要求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金融学领域内从事高级金融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这些专门人才应该拥有系统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规律,具备经济学、数学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工具,并具有独立开展金融实务问题分析、数量研究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独立设立并完成科研项目,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完备的专业技能体系,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教学研究型人才,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
二、课程设置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相当重要。
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等一系列课程,同时也应该学习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与金融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具体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本专业学科的特点,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数量、课程设置、课程性质等。
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充分体现国际化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知识和掌握国际金融技术的能力。
此外,应该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力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接受实践教学,包括学术报告、商务访问和企业现场考察、参加企业实习等方式,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技巧。
实践教学还应强调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技能的培养,积极推行合作与竞争并重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和实战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环境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42
商业银行管理专题
经济学院
2
36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62
房地产金融学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64
金融数据处理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66
固定收益证券及其衍生产品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金融硕士(基金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基金方向)学分要求:最低总学分38, 最低学位学分32。
政治理论课:最低2学分,最少1门数专业学位公共课:最低3学分,最少1门数学位基础课:最低17学分,最少6门数学位专业课:最低10学分,最少4门数专业选修课:最低2学分,最少1门数
金融硕士(基金方向)--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信息
经济学院
3
54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61
证券投资分析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20
金融风险管理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51
衍生金融工具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127
行业分析
经济学院
3
54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电子支付与信用卡管理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63
私募股权投资运作与管理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29
行为金融学专题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39
外汇管理专题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40
财务管理专题
经济学院
考试
ECON630132
基金经理人道德品质与心理素养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专业选修课
ECON620053
融资与上市
经济学院
2
36
第二、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55
公司治理学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56
风险投资运营
经济学院
2
36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57
财务报表分析与估值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62
公司金融学
经济学院
3
54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64
投资学
经济学院
3
54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专业学位公共课
ECON620065
金融英语
经济学院
3
54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学位专业课
ECON620019
国际金融学专题
经济学院
2
36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MF630003
期权交易理论与实务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学期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
开课院系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开课方式
多选组
学位基础课
ECON620003
微观经济学(中级)
经济学院
3
54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04
宏观经济学(中级)
经济学院
3
54
第一、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54
金融理论与政策
经济学院
3
54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20058
考试ECOຫໍສະໝຸດ 630067兼并、收购与公司控制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098
中国经济专题
经济学院
2
36
第一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113
金融创新专题
经济学院
2
36
第三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133
供应链金融
经济学院
2
36
第二学期
面授讲课
考试
ECON630142
金融法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