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分析资料报告(JHA)法

合集下载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平安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平安治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平安分析与操作的治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操作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渐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操作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平安隐患、作业园地平安隐患、员工不平安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操作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操作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根底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商量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方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峻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平安操作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操作措施缺乏以操作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操作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平安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平安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平安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安全生产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安全生产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1 方法概述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2 作业活动划分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

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表B.1)。

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应包括以下步骤:——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根据GB/T 13861 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根据GB 6441 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识别现有控制措施。

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表B.2或表B.3)中。

表B.1 作业活动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No: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表B.2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得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得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得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得、有危险得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得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得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得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得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得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得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得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得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得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得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得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得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得识别,规定标准得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得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得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得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得可能吗?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2、还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做出提示.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范本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范本模板】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c)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d)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 e)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f)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g)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h)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i) 是否存在照明问题? j) 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 k) 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 l) 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 m) 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2、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做出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 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 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 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受伤害,当然也不能使他人受到伤 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 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工作不规范产生的 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三不伤害” ,即不伤害自 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三种伤害的危害。 五、控制措施的制订 对识别的危害制订控制与预防措施,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工程控制(能量隔离) 2、行政管理 3、PPE 4、临时措施 六、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应进一步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是否存在照明问题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完整)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完整)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把握、监测、爱护措施,或员工平安卫生意以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行能发生事故或大事。
表2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把握措施,按表3选择:
S值
人员
财产损失/万元
பைடு நூலகம்停车
其它
5
造成人m死亡
> 50
公司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4
造成人员nt伤
>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
公司形歙受到大负面影响
3
造成轻伤
中等风险
972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可接受风险
4〜8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杳
可忽视风险
<4
无需接受把握措施,保存记录
3
没有爱护措施(如没有爱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依据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简洁被发觉(现场有 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大事.或在特别状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大事。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准时发觉,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把握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间或发生危急犷故或大事.
10
拆除/报废作业:
分析人员: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工作危害分析法
本方法适用于检修理工作,以作业项目为单元,对作业过程损害人的工作危害分析,由项目分管部门、项目负责人、检修人员、平安员等完成。 具有工作危害的io大作业均有平安规程,评价分析过程予以执行.
工作危害分析: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后果的严峻性C:
风险等级R,用公式表示:R= LXS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按表1取依:
表12.事故后果严峻性S判定准则,按表2取值:

(完整版)环境监测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完整版)环境监测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完整版)环境监测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 简介本文档旨在对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危害分析2.1 物理危害1. 噪音和振动:在环境监测工作现场,可能会遇到噪音和振动的危害,如使用噪音较大的设备和仪器,或者处在振动源附近。

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中会导致听力损失和骨骼肌肉疲劳,甚至引发职业病。

噪音和振动:在环境监测工作现场,可能会遇到噪音和振动的危害,如使用噪音较大的设备和仪器,或者处在振动源附近。

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中会导致听力损失和骨骼肌肉疲劳,甚至引发职业病。

2. 高温或低温:在一些环境监测工作中,可能需要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工作,如在实验室或户外工作。

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可能导致中暑或冻伤,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高温或低温:在一些环境监测工作中,可能需要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工作,如在实验室或户外工作。

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可能导致中暑或冻伤,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2.2 化学危害1. 有毒气体和蒸汽: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有毒气体和蒸汽,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氨气等。

吸入或接触这些物质会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中毒。

有毒气体和蒸汽: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有毒气体和蒸汽,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氨气等。

吸入或接触这些物质会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中毒。

2. 化学品泄露:在处理样品和试剂时,可能发生化学品泄露的情况。

如若不及时处理,对工作人员造成直接接触和吸入等危害,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化学品泄露:在处理样品和试剂时,可能发生化学品泄露的情况。

如若不及时处理,对工作人员造成直接接触和吸入等危害,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

2.3 生物危害1. 病原微生物: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

暴露于这些微生物会导致感染疾病,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病原微生物: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简称JHA)评价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工作环境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和风险。

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并控制危害,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JHA评价方法的步骤和应用。

JHA评价方法的步骤如下:1.选择任务:首先,选择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或活动,该任务应该是明确的、可观察的,并且能够被分解为具体的步骤。

2.识别步骤:将所选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步骤,确保每个步骤都是可观察和可记录的。

3.识别危害:对每个步骤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包括机械、电气、化学、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等。

4.评估风险:对识别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的风险或潜在影响。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使用风险矩阵或使用定量分析工具来评估潜在的风险。

5.制定控制措施:对识别的风险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等。

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编写JHA报告:将所有识别的步骤、危害和控制措施记录在JHA报告中。

该报告应该清晰明确,以便员工和管理人员可以理解和执行。

JHA评价方法的应用包括:1.识别和减少事故风险:通过识别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害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

2.符合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要求企业和组织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和控制危害。

使用JHA评价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员工的安全。

3.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员工可以更加了解自身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少危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总之,JHA评价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并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通过JHA评价,可以减少事故风险,符合法规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介绍

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介绍
做JHA的目的 识别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危害因素并建立更安全的工作程序,改进工作场所的 安全、生产率和质量。
第3页/共33页
Introduction绪论 什么时候及什么人作来JHA? JHA一般由领班/工头(foreman)、班组长(team leader)及主管来做; 我们也 鼓励员工参与,知道用JHA知识分析自己的本职工作,预防伤害保护自己 当工艺改变、频繁的出现工伤事故及系统评估时需要做JHA或重新评估以 前的JHA
• ♣工作(Job) : ”工作”(Job)的意义较近于职务(Occupation) 例如:某人的”工作”或”职务”是叉车司 机。
第7页/共33页
Definition定义名词解释
♦关键性作业(Critical Task) : 当此操作不当时,即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 伤亡、生产中断、财产或环境损失。
如:叉车作业为货仓的关键性作业 而金属Stamping的关键性作业又有吊运、冲压操作、维修等关键 性作业。
第22页/共33页
步骤五 分析出每一步的危险
What are other contributing factors? 其他起作用的因素还有什么? How likely is it that the hazard will occur? 怎么样会引发这个危险? Where it is happening (environment), 在哪发生? Who or what it is happening to 谁或什么东西会受到伤害?
第23页/共33页
步骤六 确认出每一步危险的预防、控制措施
任何有可能发生的危险 都必须有预防措施,核对现 有的程序及现场条件,将现 有的预防、控制方法记录在 相应的Hazard后面,对现 没有的提出你的预防、改进 建议,最终完成工作安全分 析表。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说明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说明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说明
A.1 概述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风险大小,即:D = L × E × C。

其中:D(危险性)的分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A.2 因素赋值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的分值,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分为六个等级。

2. 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E)的分值,根据人员作业时暴露的频度分为六个等级。

3. 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C)的分值,根据发生事故伤亡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A.3 风险等级判定
风险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通过D(L × E × C)的分值判定。

注: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红、橙、黄、蓝风险等级风险值数值范围。

电焊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电焊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电焊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完整版) 电焊工作危害分析(JHA) + 评价记录危害分析1. 电击危害分析在电焊作业中,存在电击危害。

电焊工作时,可能会发生电击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电焊设备、电源线、电器线路等。

为了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进行电焊前,确保电源线良好接地,并且线缆没有破损。

- 确保焊工身体干燥,避免接触导电物质。

- 使用绝缘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电击风险。

2. 火灾危害分析电焊作业中,可能会引发火灾。

火灾可能由焊丝、火花、熔融的金属等引起。

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焊接区域周围没有易燃物质,将易燃物质远离焊接区域。

- 选用适合的焊条、焊丝等焊接材料,降低火灾风险。

- 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焊工警惕,及时清理焊接区域的熔融物。

3. 有害气体危害分析电焊作业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对健康有潜在危险。

主要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光气等。

为了防止有害气体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进行焊接时,保持通风良好,确保有害气体的迅速排除。

- 使用防毒面具、呼吸防护设备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 定期检查焊接设备和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评价记录日期:[填写日期]评价人:[填写评价人姓名]评价内容:[填写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对危害分析的评价、工作环境的改进建议等。

]结论:[填写评价的结论,可以包括对工作环境安全性的总体评价、改进建议的重点等。

]。

JHA工作危害分析

JHA工作危害分析

JHA工作危害分析JHA(Job Hazard Analysis)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工作岗位上的潜在危害,评估工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进行JHA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事故和伤害,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安全。

1.选择工作任务:首先需要选择要进行JHA分析的工作任务。

通常选择那些风险高、危害大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2.分解工作任务:将所选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和动作。

对于每个步骤和动作,都需要进行分析。

3.识别危害:对于每个步骤和动作,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

危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方面的危害。

4.评估风险:根据危害的严重性和暴露频率,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使用概率和影响矩阵来确定。

5.制定控制措施:对于识别出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工程控制,包括改变工作场所的设计或设备,以减少或消除危害的可能性;其次是行政控制,包括制定工作规程和程序,以确保工作任务的安全进行;最后是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或消除工作任务中的危害。

6.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对工作任务进行调整,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7.监控和改进:监控实施控制措施的效果,持续改进工作任务的安全性。

JHA工作危害分析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制造业中,可以用于工厂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如物料运输、加工、装配等;在建筑业中,可以用于各类作业,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在医疗行业中,可以用于手术室、药房等工作任务的分析。

总之,JHA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安全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工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实施JHA分析,企业可以提高工作任务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工作危害分析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

工作安全分析样表 作业地点: 汽车维修停靠点 潜在危害 a) 被其它路过的车撞伤 b) 由于地面不平或软土基被撞伤 c) 可能翻车
提取轮胎的时候可能扭伤身体
轮胎轱辘盖帽突然坠落,扎伤司机
分析人员:
日 期:
危害控制措施
a) 选择车辆较少的地方,开启警示灯 b) 选择平坦的、坚固的地方停车
c) 拉好手刹、离合器放在停产档、在前后 轮合适位置放好枕楔
• 可参照原来的标准 3.
• 操作程序进行;
第1步 第2步
• 步骤确认。
4.
第3步
5.
第4步
6. 审批人员签字:
审批人员职务:
日 期:
21
JHA第一步: 分解工作步骤
将学员分成四组,两组进行换灯泡工作分析; 两组进行“杀鱼”工作分析。
换灯
准备工器具---关电源---支梯子---上梯 ---更换灯泡---下梯---送电---收工器具
不一样的 安全改进的过程就是逐步降低风险可接受程度的过程 要能够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将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经验、知识、JHA等 方法)
什么是JHA(工作安全分析)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 JH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 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 具。
JHA 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步骤, 识别每个步 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危险, 进而找到控制 危险的措施,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生的 工具。
7
工作安全分析(JHA)的作用
消除重大的危害 实现规章和政策的需要 将整个团队纳入管理 改善对危害的认识或增强识别新危害的能力 确保控制措施有效并得到落实 持续改善安全标准和工作条件 减少事故

工作危害分析参考指南

工作危害分析参考指南

工作危害分析参考指南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什么
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是一种系统性风险评估
方法,通过详细地研究工作流程来识别与管理工作的危险和potential hazard of a job以及人工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从而提出适当的
控制措施来确保工作人员在存在安全行为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任务。

二、JHA有哪些好处
1、提高安全可靠性:工作危害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更多
的信息,给出更多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和识别企业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从而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提高安全可靠性。

2、减少伤害可能性:工作危害分析是为发现及时识别在企业内可能
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员工的伤害可能性,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费用,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

3、提高企业形象:工作危害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状况,
提升企业在外界的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客户信任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

三、JHA的内容
1、分析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能够描述步骤的步
骤图,并着重分析工作任务中潜在风险的部分,确定工作相关的危险因素。

2、识别危险因素:识别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因素,比如机械设备、工具、环境、作业现场的物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2、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做出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

电能可造成触电。

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受伤害,当然也不能使他人受到伤害,不能使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

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的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

工作不规产生的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

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三种伤害的危害。

五、控制措施的制订对识别的危害制订控制与预防措施,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工程控制(能量隔离)2、行政管理3、PPE4、临时措施六、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应进一步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准操作规程。

七、两个案例案例 1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化学品罐表面清洗分析人员:分析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以上案例由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编制,未作风险评价。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国外危害识别的思路。

案例2、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工作任务:更换撒气轮胎工作岗位:由上述工作危害分析案例2写成的标准操作规程如下:1.停车(1)即便轮胎瘪了,也要慢慢开车,离开道路,开到远离交通的地方。

打开应急闪光灯提示过往司机,过往车辆就不会撞你;(2)选择坚实平整的地方,这样就可以用千斤顶将车顶起而不致于跑车;(3)刹车挂挡,在车轮的前后防止垫块,这些措施可以防止跑车。

2.取备用轮胎和工具箱为避免腰背扭伤,朝上转动备用轮胎,转至轮槽的正上位。

站位尽可能靠近备用轮胎主体,并滑动备用轮胎,使轮胎靠近身体,搬出并滚至撒气轮胎处。

3.撬下轮毂帽松下凸耳螺栓(螺帽)(1)稳定用力,慢慢撬下轮毂帽,防止轮毂帽崩出伤人;(2)使用恰当的长柄扳手,稳定用力,慢慢卸下凸耳螺栓(螺帽)。

这样扳手就不会滑动,伤不着你的关节了。

4.如此往下编写……八、固化的JHA如何编制?仔细研究更换撒气轮胎的风险分析表和安全操作规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危害风险分析表和安全操作规程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同一个问题。

工作危害风险分析法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一个完整工作中的各要素作出明确的、具体化的描述;安全操作规程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按照作业步骤将一个完整工序中的各要素,依据有机的逻辑关系做出的科学组合。

按照作业活动的每一步分段编写,集中各专业人员的知识,将每一步作业活动中的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可能的写进规程中,让操作工在实际操作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各种事故。

首先,选定5到9个人组成风险分析小组。

选定人员应尽可能地从设备、工艺技术、操作、电气、安全、分析等几方面考虑,并不是一定要有这几种人员参加。

有的专业也可能一个人都没有,有的专业也许需要1至3人参加,各单位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人数要保证5人以上,且所选人员应是有经验的或复合型人才。

第二步,把设计好的工作危害风险分析表分发给每个人员,给大家介绍表格每列要填写的容及每列表格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每步作业活动中的危险危害因素找出来,判定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

若现有安全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管理,甚至为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以防控。

假设以上措施还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应作出停工、改变工艺等决定。

第三步,详细讲解每列表格容的具体填法。

1.步骤划分⑴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程序划分,划分的步骤不可过粗,也不可过细,应经大家讨论后确定下来。

作业步骤划分时,应注意避免将进行作业活动时所需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列入,如:佩带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

⑵作业步骤的描述,语言要简练,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描述作业步骤一般用动宾词组,如:停车、启动泵、投料、包装、升温等;不能用动宾词组描述的,也可用含有动词的短句,如:搬备用轮胎和工具箱、撬下轮毂帽、松开突耳螺栓等。

2.识别危险、危害因素下面,以“一段输送易燃、有毒液体的压力管道与输送泵”为对象,研究“启动泵”这一作业活动的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⑴识别人的危险、危害因素1)在未确认输送管线是否有断开、法兰垫片泄露情况下开泵,易出现易燃、有毒液体泄漏;2)在未确认输送管线上是否有盲板情况下开泵,易造成泵憋压,易燃、有毒液体从泵密封处泄漏;3)在未确认输送管线流程是否正确情况下开泵,易燃、有毒液体易进入其他设备,造成其他设备物料溢出或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等;4)未按机泵操作规程进行盘车,泵轴受应力过大;5)开启泵后未及时打开泵出口阀,造成泵憋压,易燃、有毒液体从泵密封处泄漏;6)启动泵时有打手机现象,手机产生电火花等。

⑵识别设备的危险、危害因素1)泵的电机外壳静电接地线及接地情况不符合标准要求;2)泵轴防护罩未安装、安装不规或防护罩本身太窄、承受压力小于1500N;3)机泵润滑油杯润滑油液位低于1/3;4)机泵冷却水阀门未打开、开度太小或结冰;5)泵密封点泄漏未及时进行维修;6)泵出口压力表指示不准确,易出现抽空、憋压等情况;7)泵出口取样阀未关闭;8)设备、管线有沙眼;9)采购的设备、管线、仪表等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

⑶识别环境的危险、危害因素1)泵周围存在可燃、有毒气体;2)夜间作业环境光线不清;3)泵周围应急疏散通道不畅等。

识别危险、危害因素的过程,实际上是检验我们平时工作中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认识是否正确、全面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员工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认识水平的一个非常好的过程和平台。

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无论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么丰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那种对各种工艺、设备、电气、仪表都非常熟悉的人是几乎没有的,即使有这样的人,他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将所有的危险、危害因素一一识别出来。

因此,在每次识别某一方面的危险、危害因素时,要鼓励某工种或对该方面有经验的人首先发言,然后请其他人对此作出肯定、否定、补充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在确定某一具体危险、危害因素时,要避免口语化,要力求用词准确、句子工整,尽力避免使用简略语句。

识别某一方面的危险、危害因素往往需要多人进行反复讨论和推敲才能确定下来。

确定某一危险危害因素应注意的事项:如前面例子中,在描述“人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第一种情况时,是这样描述的:在未确认输送管线是否有断开、法兰垫片泄露情况下开泵,易出现易燃、有毒液体泄漏,人们一看就明白,而用“液体泄漏”、“存在易燃、有毒液体”等来描述,操作工很难从你的分析中知道危险点存在于那个地方。

3.主要危害后果主要危害后果的描述比较简单,也应有一定的顺序。

一般把最易发生的事故些在最前面,由最初发生的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依次排列,其他不易发生的事故附在后面。

如先发生火灾事件再发生中毒事件的事故,主要危害后果排序为“1.火灾;2.中毒”;若在处理中毒事件时发生火灾事故,主要危害后果排序为“1.中毒;2.火灾”,然后将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附在后面。

4.现有控制措施风险分析是检验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是否能消除、减弱现有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现有危险、危害因素在相对安全围及预防新的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有效方法,从一个单位的现有控制措施可判断其安全管理水平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按照危害—事件—控制措施的关系,针对每一种危害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有一定的顺序:先列出预防性措施,即防止危害导致事故发生的措施;再列出应急性措施,即事件一旦发生,防止发生造成人员、财产和环境方面事故的措施。

为便于职工在工作中落实、采取现有控制措施,在排列预防性措施和应急性措施时,应注意都要从最简单、可行的措施开始,依次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