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实验二核型分析

合集下载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核型分析,了解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结构,掌握核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细胞遗传学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

核型分析是通过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数量等特征,来研究细胞的遗传信息。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制备细胞悬液,然后进行染色处理,最后观察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数量。

三、实验步骤。

1. 制备细胞悬液,取新鲜组织样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用医用注射器吸取细胞悬液。

2. 染色处理,将细胞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加入适量染色液,进行染色处理。

3. 染色体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观察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数量。

四、实验结果。

经过核型分析,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和形态存在差异。

在正常细胞中,染色体呈现为一对一对的条状结构,而在异常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可能增多或减少,形态也可能发生畸变。

五、实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染色体异常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数量异常,而某些癌细胞的染色体形态也存在异常变化。

因此,核型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基础细胞遗传学研究,还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核型分析,使我们对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为我们今后在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核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加深了对细胞遗传学的认识。

七、实验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核型分析在疾病诊断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探索更多的细胞遗传学问题,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核型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细胞的遗传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为大家对核型分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实验二 镜下核型分析目的要求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

实验二 镜下核型分析目的要求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
实验二 镜下核型分析 目的要求
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2、掌握非显带染色体镜下核型分析的方法 实验内容 1、油镜下染色体形态观命名国际体制 (ISCN,1995)进行染色体配对、分组、 数目及结构分析
照片和玻片标本的来源
取外周血---体外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观察--摄影。
实验报告 染色体识别及绘图或记录、镜下图象 复核资料、各组染色体分析、核型。
请各班干部安排今日清洁值日。
2、非显带染色体常规核型 A—G组的特征 A组:1-3号染色体 B组:4、5号染色体 C组:6-12号、X染色体 D组:13-15号染色体 E组:16-18号染色体 F组:19、20号染色体 G组:21、22、Y染色 体
实验步骤 1、低倍镜下合适分裂相的寻找 2、油镜下染色体形态观察 3、染色体计数 4、染色体识别及绘图或记录(实验报告纸上) 5、绘图或记录染色体与镜下图象复核 6、分析各组染色体 7、书写核型

新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3

新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3

实验室规则医学遗传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重要生物医学课程,医学遗传学实验是现代医学研究的基础之一,它正在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之中。

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密不可分,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为此,在医学遗传学实验中,同学们应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勤于动手,培养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保证实验课的学习效果,特制订以下规则,请同学们共同遵守。

1. 不迟到、不早退。

一定要穿白大衣准时进入实验室,上课期间保持安静,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2. 课前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准备好实验用品(实验指导、绘图本、绘图笔、尺子、橡皮等)。

3. 实验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认真书写作业与思考,按时完成作业。

4. 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擅自离开。

爱护各种仪器、设备、标本,如有损坏应及时向老师报告,主动登记,必要时按价赔偿。

5. 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完毕,主动清理好实验用品,放回原处。

6.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认真填写使用登记卡。

7. 值日生要清理实验用具,打扫卫生,并关好门、窗、水、电。

实验一人类的皮纹分析一实验原理皮纹学是一门起源于西方的应用科学,目前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皮纹学(Dermatoglyphics)系指手指、手掌、脚掌等处皮纹的呈现形态。

皮纹包括指纹、掌纹和足纹。

人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真皮乳头向表皮突起,形成许多排列整齐、平行的乳头线,此线称为嵴纹,嵴纹上有许多汗腺的开口。

突起的嵴纹相互又形成凹陷的沟。

这些凹凸的纹理就构成了人体的指(趾)纹和掌纹。

人体的皮纹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高度的稳定性。

手指末端腹面的皮纹称为指纹。

指纹是在三个月的胎儿时期形成的,形成后终生不变。

根据纹理的走向和三叉点的数目,可将指纹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

弓形纹(Arch,A):特点是嵴线由一侧至另一侧,呈弓形,无中心点和三叉点。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学习指导《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中心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指导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在传统育种、转基因育种、人体基因产物的产业化生产、各种传染性疾病病原菌的遗传分析研究及疫苗的生产、人类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等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于现代从事生命科学的人,学习和掌握遗传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实验要求:(一)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逐点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刻的理解,不仅要知道实验该如何操作,而且要知道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实验成功的可能性。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一丝不苟,认真操作每一个环节,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

(三)实验后: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及时总结整理。

结合所学的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对成功的实验可以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

对于不成功的实验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四)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分组上,多数实验是以1人为组,单独操作。

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上,包括实验操作。

二实验教材及学时(一)实验教材:以《遗传学实验》刘祖洞江绍慧编为主,根据理论课所学内容,也采用了其它教材的个别实验。

如:《遗传学手册》第三章“遗传学教学实验”的内容。

(二)实验总学时:30三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一)实验内容:见下表:(二)实验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1 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目的:观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动态变化过程,识别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加深对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的理解。

掌握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压片方法。

注意事项:(1)根尖解离时间适合;(2)取材部位一定要准确,只有分生区的细胞才有分裂相(部位准);(3)取材料要少,有利于着色和细胞分散。

2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过程,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注意事项:(1)核型分析的关键需要较多的染色体分散好、形态好的细胞,因此,要求根尖的预处理要好,保证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2)根尖的预处理应根据不同的药物,注意预处理药物的浓度、温度和时间;(3)制片时,细胞尽可能分散,压片时用力均匀,勿搓动;(4)测量数据尽可能接近染色体的实际长度;3 减数分裂装片的制片与观察目的:(1)观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和变化过程,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加深对减数分裂遗传学意义的理解;(2)掌握观察植物减数分裂的制片技术。

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

实验九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熟悉核型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

一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特征称为该物种的核型。

对这些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就是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是对一个物种染色体组的形态特征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其结果对于探明染色体组的演化和生物种属间的亲缘关系,对于遗传研究与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非常重要。

核型分析通常包括两方面内容:1、确定某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

2、辨析每条染色体的特征。

一般采用分散良好、形态清楚而典型的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标本,由于染色体制片方法的不同,细胞所处生理状态的不同,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处理等因素的存在都可使观察结果产生偏差。

所以必须观察分析多个个体、多个细胞。

一般至少要统计30个以上的分散良好、染色体形态清晰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如这些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恒定一致,即可认定为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

在染色体计数的基础上,选择几个典型的细胞,辨析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的特征。

通常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的数目和长度等指标描述一条染色体的特征。

可采用传统方法或用Adobe Photoshop来进行核型分析。

在本次核型分析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传统方法。

三、实验材料同一物种的分散良好的中期细胞的显微照片两张(扩自同一底片)。

镊子、小剪刀、计算器、铅笔、绘图纸、胶水、尺子。

四、实验步骤1.测量与计算:用尺子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出每条染色体的长臂长度、短臂长度和总长度,分别记录,精确到0.1 mm,具有随体的染色体,随体可计入全长。

根据上述测量值,计算下列参数。

(1)染色体的长度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在不同的处理条件或不同的生理状况下表现不同,所以并不可靠。

核型分析中常采用相对长度,相对长度不会因分裂期和前处理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是可靠的。

一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可用下式表示:相对长度=(待测的单个染色体的长度/整套染色体组的总长度)×100%将两条同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平均,做为染色体组中这一序号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

实验二 核型分析

实验二       核型分析

镜检

实验观察
1 分裂细胞观察 低倍镜找分裂细胞区,高倍镜观察染色 体形态,估计染色体数目。 40倍下观察,记录3个视野的细胞总数, 分裂细胞和典型染色体细胞数,计算出分 裂细胞和典型染色体图像细胞频率。
2
分裂时期及染色体形态观察
• 尽量寻找下列分裂期染色体图像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
典型染色体标本进行显微照相
实验二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核型分析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作业

实验目的
了解核型的基本特征
学习核型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
1 预处理原理 八羟基喹啉处理植 物根茎尖分生组织中分裂 细胞能达到三个效果。
2 去壁保真原理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降解细胞壁,既能使染 色体分散到细胞膜外,且少受机械损伤, 从而使染色体图像清晰逼真。

剪取根尖的时间以上午10时左右为好
2
预处理
• (1)药剂:0.002mol/L八羟基喹啉 • (2)方法:全部浸没材料,25℃处理2小 • 时。
3 固定或前低渗
• 预处理后用蒸馏水冲洗, 转移到固定液中。 • 4~15℃条件下固定20~24小时,即可观察。 • 如需长期保存,可用70%酒精冲洗2次然后

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品
• 1 材料:大蒜 • 2 药品:95%乙醇,冰醋酸,蒸馏水,浓
盐酸,卡宝品红染色液。

• 1取材:
实验步骤
可在室内培养根尖,也可直接从田间挖取刚长出的幼 嫩根尖。
室内培养圆葱和大蒜根尖:大蒜、圆葱置于盛清水的 小烧杯口上,使根茎部与水接触,或半埋于湿沙内。20~ 25℃光照下培养2~3天,待根长1~2cm时,选健壮根剪下 备用。

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人体微量外周血分离培养的方法2.学习应用培养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的方法3.了解人类染色体核型的基本特征4.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初步学会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人体外周血的形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和血小板不能离体培养,白细胞中含有小淋巴细胞。

外周血是制备动物染色体标本的重要材料之一。

通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外周血中是没有分裂相的,只有在异常情况下才能发现,其他动物如两栖类外周血中也只是偶尔能见到分裂相。

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于G1期或G0期的非增殖状态。

在人工离体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后,小淋巴细胞受刺激可转变为淋巴母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行有丝分裂。

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经过68-72小时(三个周期)的短期培养,即可产生大量的增殖期细胞群。

用秋水仙素(细胞分裂阻断剂)处理,积累分裂相,可使处在分裂期的淋巴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或早中期,从而获得足够的可供分析的中期分裂相。

此外,秋水仙素还能使染色单体缩短、分开,使染色体呈现明显形而利于辨认。

核型分析是指在有丝分裂中期,对染色体大小形态、数目测量,进行排队分组分析。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为44条常染色体加2条性染色体X和Y。

正常女性的常染色体与男性相同,性染色体为2条XX。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材料:人外周血淋巴细胞2.实验试剂RPMI“1640”培养基、小牛血清(冰冻保存,用时在56℃水浴条件灭活)、、秋水仙素、植物血球凝集素(PHA)、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00U/ml)、5%NaHCO3双抗(青霉素:50000U/ml,链霉素:50000ug/ml)、2%碘酒、pH6.8的磷酸缓冲液、75%酒精、0.075mol/L KCl、固定液(甲醇:冰醋=3:1)、Giemsa原液。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核型分析,探究细胞核的形态特征和数量变化,为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盐水、苯酚、甘油等。

2. 实验方法,将洋葱鳞茎切片,用盐水浸泡,加入苯酚固定,然后挤压细胞液并加入甘油,最后在载玻片上加盖并观察。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细胞的核型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核的形态和数量变化。

洋葱细胞的核呈现为椭圆形,且核内含有明显的染色质,呈现出颗粒状的分布。

在不同的细胞中,核的数量也有所不同,但整体呈现出规律性的分布特征。

实验分析:通过核型分析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细胞核的形态特征和数量变化。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重要器官,承载着遗传信息,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核型的观察分析,可以为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核型分析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细胞核形态特征和数量变化的重要信息。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对细胞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细胞核的功能和作用,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核型分析实验是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对细胞核形态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观察分析,可以为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对细胞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希望通过今后的研究和实验,可以进一步探讨细胞核的功能和作用,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麦 核型分析 实验报告

大麦 核型分析 实验报告

大麦核型分析实验报告通过核型分析的实验,了解大麦的染色体组成、形态和数量,为了解大麦的遗传特性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核型分析是通过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来确定一个生物个体的染色体组成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根尖细胞分析法来获得大麦的染色体信息。

根尖细胞是染色体较为显著的存在部位,通过处理和染色后,可以将染色体清晰地观察和计数。

实验步骤:1. 取大麦的根尖细胞:将种子在潮湿的纸巾上发芽,大约生长2-3天后,将根部切下并抛光。

2. 处理根尖细胞:将根尖细胞浸泡在0.02%胶体酶中,温度约为37,处理10-15分钟,然后用0.1%盐酸处理2-3分钟。

3. 固定染色体:用冷乙醇(70%或95%)进行冲洗,将染色体固定在玻片上。

4. 增强染色体对比度:将固定在玻片上的样品用Antony染色或其他合适的染色剂处理。

5. 观察和计数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计数和记录不同型态的染色体。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观察和计数,我们得到了大麦的核型分析结果。

大麦的染色体数目为42条,属于二倍体。

通过观察不同型态的染色体,我们发现,大麦的染色体形态有三种基本类型:长臂与短臂相等的染色体,长臂与短臂不等的染色体,以及不断变短的染色体。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是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核型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大麦的染色体组成和形态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大麦的遗传特性。

这对于研究大麦的遗传变异、育种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核型分析实验,我们确定了大麦的染色体数目为42条,属于二倍体。

大麦的染色体形态包括长臂与短臂相等的染色体、长臂与短臂不等的染色体以及不断变短的染色体。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麦的遗传特性和育种改良提供了基础。

遗传实验2_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

遗传实验2_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

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依据染色体的形
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七组:
人类各染色体的特征
一秃二蛇三蝶飞, 四像炮竹五黑腰,六是一、四 小白脸,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腰好, 十 一低来十二高,十三、十四、十五三个样,十六 中央次缢痕好,十七脚上带镣铐,十八人小白肚 皮, 十九中央一点红, 二十头重脚又轻,二十 一像个葫芦瓢,二十二一点y黑脚, X-pq竹节一 担挑, 1-9-16有次缢痕;13、14、15端部着丝点有随体, 21、22有随体。
识别单条染色体、基因定位
染色体着丝粒荧光
临床应用(染色体疾病、产前诊断)
21三体: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
三、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
人类染色体的特征和类型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胞周期中, 以细胞分裂中期最为典型,称为中期染色体。
(1)中期染色体的特征:
次缢痕 主缢痕(着丝粒)
随体: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 体节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 体部分相连。位)常规的形态分析。选用分裂旺盛细胞的有丝分
裂中期染色体,以测定各染色体的长度或相对长度 (%),着丝粒位置及两臂长的比例,鉴别随体及副 缢痕的有无作为分析的依据。 (2)带型分析。显带技术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 染色体的不同区域着色,使染色体在光镜下呈现出明 暗相间的带纹。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带型,可以更细致
这种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染色体组型分析有助于探明染色体组的演化和生物种属间的亲缘关
系,对于遗传研究与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也非常重要。
一、实验原理(一)
每一个中期染色体均由 两条染色单体构成,每一条 染色单体由一个DNA分子螺 旋而成。 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 妹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 通过一个着丝粒彼此连接。 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两臂, 长臂(q)和短臂(p)。 如何获得中期染色体?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引言:人类染色体是人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负责传递和保存人类遗传信息。

人类染色体共有23对,分为22对体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和核型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遗传疾病。

一、人类染色体的识别:1.细胞培养和准备:从人群体内采集细胞样本,如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等。

将细胞样本培养在含有培养基和适宜温度的培养皿中,使细胞得到良好生长。

2.细胞处理:培养细胞到足够的数量后,停止细胞分裂,使染色体得以固定。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醋酸乙酯加热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

-醋酸乙酯加热法:将细胞溶胀后,加入冷甲醇-冷醋酸乙酯(3:1)混合液,使染色体得以固定。

然后将固定后的细胞涂片中加入碘化钾并加热,使染色体显色。

-免疫细胞化学法:利用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将标记染色剂连接到染色体上,使其显色。

3.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细胞涂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聚焦调节,可以看到显色的染色体。

二、核型分析:1.统计染色体数目:统计观察到的染色体个数,人类正常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个。

2.染色体排序:将染色体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列,通常按照染色体大小和带纹特征,可分为7组:1,2,3,4,5,6和X,Y。

对于体染色体,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编号;对于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

3.染色体的异常分析:检测并分析染色体的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改变等。

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单体、三体、四体等。

4.矫正:如果在染色实验中发现了染色体数目异常或者结构异常的情况,可以进行矫正。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如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使用等,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核型结果。

结论: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和核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遗传疾病。

这些分析对于遗传学研究、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新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教学讲义ppt

最新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教学讲义ppt

清点实验物品:
每组剪刀、镊子、离心管、吸管各4, 止血钳2
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血细胞
用止血钳去掉培养瓶(瓶中为已培养了约70小时 的血细胞)瓶盖表面的铁皮
打开瓶盖,每瓶加入秋水仙素2~3滴 盖上瓶盖,轻轻摇匀,作好标记 37℃继续培养约2小时
教学内容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
了解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染色体标本 制备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用品
实验器械:冰箱、恒温培养箱、恒温水 浴箱、离心机、天平、吹风机、15ml离 心管、吹打管、试管架、染色架、废液 缸。
实验试剂:RPMIl640完全培养基( 含胎 牛血清、PHA、抗生素等) 肝素、秋水仙素、0.045M KCl、甲醇、 冰醋酸、 Giemsa染液
每组剪刀镊子离心管吸管各4止血钳2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血细胞用止血钳去掉培养瓶瓶中为已培养了约70小时的血细胞瓶盖表面的铁皮打开瓶盖每瓶加入秋水仙素23滴盖上瓶盖轻轻摇匀作好标记37继续培养约2小时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核型
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 规核型分析
注意:
1.用镊子取冰片,千万不要用手摸冰片的表面, 以免染色体不能附着。
2.滴片时要有一定高度,且玻片要稍倾斜。
3.冰片一定要清洁湿冷,易于染色体的分散。
染色
1∶10 Giemsa染液(pH 6.8)染色10min。 流水冲洗,吹风机吹干,镜检。
1 采血、接种、细胞培养 8 终止培养前2小时,加入秋水仙素
褥垫层的设计
褥垫层的设计目的 (1)保护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2)调整桩土荷载应力分担比; (3)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4)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担。

动物遗传学实验

动物遗传学实验

10、染色
用磷酸缓冲液稀释Giemsa(20∶1)原液染色10-15分钟,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晾干。
注意事项:
Giemsa染液须现配现用
11、镜检
先用低倍镜寻找良好的分裂相,再用高倍油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
实验二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动物遗传学实验
实验一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作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兔外周血细胞常规核型的标本制备方法 熟悉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PHA
秋水仙素
低渗、固定、滴片、染色
综合培养基配置(严格无菌)
镜检

采血、接种(严格无菌)
滴片、晾干、染色
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
验 流 收集细胞于10ml离心管
备注

不易
短臂较短




6、7、8、11号短 臂较长,9、10、
12短臂较短。

可鉴别
18 号 短 臂 比
17较短

不易
21, 22有 Y无
不易, 可鉴别Y
21 号〈22 号, 长臂分开,Y 长臂平行
四、实验步骤
1、计数:取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照片,先划分若干 个区,分别计数,然后相加,计数结果,染色体的 数目为46条。
8、固定 卡诺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
固定是组织、细胞或其成分选择性地固定于某一特 定阶段的过程。其目的是杀死细胞但又要避免所研究的 成分受到破坏。
预固定
1mL 1min
第一次固定 7mL 1min

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ppt

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ppt
组型分析能进行染色体分组外,还能对染色体的各种 特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描述,是研究染色体的基本手 段之一。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鉴别染色体结构变异、染 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也是研究物种的起源、遗传与进 化,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手段。
2
遗传学实验 2008-3
二、实验原理——人类染色体
2.人类的单倍体染色体组〔n=23〕上约有3000040000个结构基因。平均每条染色体上有上千个基因。 各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各基因间的
4
遗传学实验 2008-3
表1 人类染色体的主要特征
组别 染色体序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次缢痕
随体
A
1-3
B
4-5
最大 次大
M(1、3) SM(2)
SM
I号染色体常见
C 6-12,X(介于7-8 中等 SM 之间)
D
13-15
中等 ST
9号染色体常见 有
E
16-18
F
19-20
小 次小
M(16) SM
9
遗传学实验 2008-3
3、关于剪贴、原那么排列
排列——原那么: 从大到小; 短臂向上; 着丝粒在一条线上; 性染色体单排。
10
遗传学实验 2008-3
五、实验要求
1、对给出的图象进行测量、配对填表2。 2、按照Denver体制规定,分组贴图。
表2 人类染色体分析数据
编号
绝对 长度
相对 长度
G带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带型。因为它主要是 被Giemsa染料染色后而显带,故称之为G显带技术 ,其所显示的带纹分布在整个染色体上。
20
遗传学实验 2008-3
G显带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染 色 体 编 号
相对 长度 (%) 短臂 长臂 全长 臂比 随体 类型
1 2 3 4 5 6 . . . n
2、经测量分析,可将宽叶吊兰根尖的染色体进行配对。
3、绘制吊兰核型模式图
4、根据吊兰的染色体参数、核型及核型模式图分别见上表、 配对图和模式图。吊兰的14对染色体中,各种类型的染色 体分别有多少对,写出核型公式是 K(2n)=2x=28=?M + ?m + ?sm + ?st + ?t + ?T。
四、实验程序
1、将打印好的图片上的每条染色体进行随机 编号。 2、测量每一条染色体的长臂、短臂长度 (mm ,精确到0.01 ),自行制表。随体 长度不计入染色体长度,但需标注带随体 染色体的编号。 3、计算每一条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值。 4、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 值、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 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三、仪器与材料
材料:植物细胞染色体的照 片或永久片(可由实验一 所得),本实验是玉米根 尖染色体照片。
器具:显微镜、测微尺、毫 米尺、镊子、剪刀、绘图 纸、圆规、铅笔等。
四、实验说明
染色体组型分析通常包括如下指标:
1、染色体的数目:一般以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准, 至少统计5-10个个体、30个以上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为宜,在个体内出现不同数目时,则应如实记 录其变异幅度和各种数目的细胞数或百分比,而 以众数大于85%者为该种类的染色体数目。
3、相对长度:均以百分数表示,即:
每条染色体的长度 相对长度= 100 % 单倍染色体长度
精确到0.01
4、染色体长度比:这是指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 短染色体的比值,即:
染色体长度比=

实验二、 G显带核型分析F

实验二、 G显带核型分析F

第7号染色体:着丝粒染色甚深。 短臂上有2~3条深带,处于中部 的那条带通常着色很浅,有时不 明显,远侧端的那条带着色很深, 宛如“并盖”,为一末端带。这 一特征对于鉴别7染色体最有价值。 长臂可见三条明显的深带,近侧 部和中部的二条带着色深,带型 也较宽。
第8号染色体:外形使 人感到它的带纹较为模 糊。短臂上一般可见到 二条着色较深的带而远 侧部的2区2带比近侧部 的1区2带着色较深些, 这恰好与第10染色体短 臂上出现二条带的情形 相反。长臂上几条深带 的界限不清楚,一般为 3~4条,近侧部的深带 即便出现,着色也是不 深的;可是远侧部的深 带(2区3带)则始终是 引人注目的
二、实验原理
❖ 人类染色体标本经过G显带处理后,在每条染色体上可 显示出深浅相间的条纹,而且有较为恒定的G带带纹特 征。观察及分析G带染色体,可较为准确的识别每条染 色体,并可发现染色体上较细微的结构畸变,从而提 高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准确性。通常染色体长臂和短臂 上被Giemsa染液深染者称为深带,浅染或未被染色者 称为浅带。在描述每一条染色体上的带时,根据带纹 距离着丝粒的远近,常使用臂的近端(近侧段)、中 部(中段)、远端(远侧段)、末端等名称。
第11号染色体:它与第 12染色体甚相似,着丝 粒均为深染。短臂的近 中部可见二条深带(有 时融合为一条),着丝 粒指数明显大于第12染 色体。长臂的近中部有 二条深带,在近侧部的 深带与着丝粒之间为一 相当宽大的浅带,它比 第12染色体上相应的浅 带要宽得多。在较好的 标本上,在远侧端尚可 见到一条着色浅的带。
第15号染色体:与 第13染色体一样, 着丝粒和短臂均为 深染。长臂近侧部 1/2处有一着色甚深 的宽带。近侧部可 有另一较狭的深带。 在几乎接近末端处 往往有一着色不很 深的带。

大蒜核型分析

大蒜核型分析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3.观察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

每一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研究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及各种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如对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观测,从而描述和阐明该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为细胞遗传学、分类学和进化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染色体组型分析大都采用植物根尖等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制片要求分裂相为染色体分散,互不重叠,能清楚显示着丝点位置。

然后通过显微摄影,测量放大照片上的每个染色体的长度和其它形态特征,依次配对排列,编号,并对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作出描述。

三、实验材料1.材料:大蒜2.用具:载玻片,盖玻片,50ml烧杯,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试剂瓶,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剪刀,绘图,纸胶水等。

3.药品:Carnoy固定液,无水酒精,70%酒精,1mol/L HCL解离液,苯酚品红染液四、方法与步骤(一)植物有丝分裂1、材料处理1)、大蒜发根将大蒜鳞茎置于盛有清水的小烧杯口上发根,待根长到1.5-2.0 cm左右时备用(在此过程注意换水)。

2)、根尖预处理在分裂高峰期前(大蒜根尖分裂高峰期为早上八点以及下午两点左右),剪下根尖,置于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并放入冰箱(0—4 ℃)中预处理24h。

预处理的作用,主要是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缩短,改变细胞质的粘度,在压片时,有利于染色体的分散。

2、材料固定经过预处理的根尖,再放到Carnoy液中固定24h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 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 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 征是相对稳定的。
• 意义:通过核型分析,可以发现染色体数目 或结构是否有畸变,从而找出某些疾病的病 因,诊断染色体病。
染色体标本的制作
• 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制作 染色体标本。(详见实验指导119页)
(要分析结果。将核型分析结果写
于报告纸上。正常男性为46,XY,正 常女性为46,XX。)
15
16
17 1 1 22 9 16 5 9 20 2 5 17 19 21 13 22 13 19 20 10 3 15 Y
4
2
11
14 14 8 4
7
7
10
11 3
21 X 8
6 12 6
12
具体方法为: 采血1ml→接种于营养液中37℃培养72 小时→秋水仙素处理→离心收集细胞→低 渗处理→固定→制片→染色→在显微镜下 观察、选择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细胞→ 照相→核型分析
复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细胞核 染色体
摺叠盘曲

DNA
染 色 体 的 结 构
染色体结构模式图
人类染色体分组及形态特征
9 号常见 16 号常见
F 19、20 G 21、22, Y
核型分析就是将一个体细胞中全套 染色体按一定方式编号分组,排列起来 做成以下形式:
正常女性和男性的核型
本 次 实 验 报 告 纸
具体的操作:
1、计数 查染色体的数目是否正常(可分为小区)。 2、剪裁 延染色体自然形态边缘约1 mm 处,从大 到小逐个剪下,形态大小相似的放在一起,保 持染色体的完整。 3、分组配对 按照染色体特征标号、配对、分组,初步 排列在报告纸上(先选定A 、B、D、E、F、G组, 最后选定C组)。 4、粘贴 反复核对、无误后用浆糊整齐的贴在报告 纸上。粘贴时成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在一个 水平线上,染色体短臂朝上,长臂朝下。
注意事项
1、要细心,不要粗枝大叶,防止风吹、 袖拂等因素造成染色体丢失。 2、粘贴时注意短臂朝上,长臂朝下, 着丝粒在同一水平线上,两条同源染色体 靠紧。 3、注意D组和G组都是近端染色体。其 它组不是。 4、G组染色体最短,如果G组有5条, 是男性;如果G组是4条,则为女性。
实验报告
每位同学剪贴一个正常男性染 色体核型图,粘贴在核型分析实验 报告上。
组号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A 1~3 最大 B C D E 4、5 6~12, X 13 ~ 15 16 ~ 18 次大 中等 中等 小 次小 最小 着丝粒位置 中央着丝粒(1,3) 亚中央着丝粒(2) 亚中央着丝粒 亚中央着丝粒 近端着丝粒 中央着丝粒(16) 亚中央着丝粒(17,18) 中央着丝粒 近端着丝粒 随体 无 无 无 有 无 无 21、22 有 Y无 副缢痕 1 号常见
遗传实验二
实验项目: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人类体细胞染色体形态结构特 征。 2、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实验报告: 每位同学剪贴一个正常男性染色体核 型图,粘贴在核型分析实验报告上。
• 核型分析的概念:是将一个体细胞的全套染 色体按形态、大小、着丝粒位置,编号配对, 分组排列起来,并分析结果称核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