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18《威尼斯的小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8《威尼斯的小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9c2f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7.png)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艇、停、码头”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小艇行进的速度快和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想象小艇在威尼斯的水面上行驶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对威尼斯小艇的喜爱与赞美。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静、动”两种描写方法的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文章以独特的观察和描述,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艺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小艇的喜爱与赞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静、动”两种描写方法的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小黑板2.学具:课本、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水城”威尼斯吗?今天我们要学习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通过学习,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威尼斯的美景吧!(2)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生字,检查认读情况。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艇的样子。
3.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艇是“水上汽车”、“水上巴士”、“水上出租汽车”?(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小艇的动态美。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小艇的静态美。
(4)小组合作,讨论作者用词的准确,如:“静、动”两种描写方法的用词。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小艇在威尼斯的水面上行驶的美丽画面。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
5.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艺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了作者对威尼斯小艇的喜爱与赞美。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 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 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994e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d.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通过小艇这个视角,展现了威尼斯人的生活情景。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景物和人物的文章,他们能够通过细节描写去感受和理解。
但威尼斯这个城市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的朗读和情感把握。
3.对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特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一个威尼斯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资料:关于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图片、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识记生字词。
3.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学习要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不准确的读音和情感表达。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特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fd78c4866fb84ae55c8d59.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字词解释:尼(ní)——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ǐnɡ)——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叉(chā)——交错:交叉;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钢叉鱼叉。
艄(shāo)——船尾:船艄;舵:掌艄艄公。
翘(qiào)——一头向上仰起:翘起翘尾巴。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3bf69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d.png)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小艇的便利,展现了作者对威尼斯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体会小艇在威尼斯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部分学生对威尼斯这一异国风光的了解较为有限,可能影响对课文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有关威尼斯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体会小艇在威尼斯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难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理解小艇在威尼斯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课文内容。
3.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情境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威尼斯的生活,感受小艇的重要性。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4bb517cf84b9d528ea7aaa.png)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艇的,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体会威尼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学习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
二、作者简介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作家,著名演说家。
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有幽默辛辣的语言,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主要作品: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三、我会写尼:ní(尼姑、僧尼、尼龙)斯:sī(斯文、斯人、威尼斯)艇:tǐng(潜艇、汽艇、舰艇)纵:zòng(纵线、操纵、纵身)艄:shāo(船艄、掌艄、艄公)翘:qiào(翘起、翘尾巴、翘辫子)垫:diàn(垫子、坐垫、靠垫)帘:lián(窗帘、竹帘、门帘)姆:mǔ(保姆、姆妈、褓姆)祷:dǎo(祷告、祈祷、祷念)雇:gù(雇工、雇农、雇用)簇:cù(簇拥、花团锦簇、一簇鲜花)哗:huá(哗然、喧哗、哗众取宠)码:mǎ(码头、页码、密码)笼:lǒng(笼罩、笼统、笼络人心)四、多音字翘:qiào(翘着脚)qiáo(翘首)哗:huá(哗笑)huā(哗哗)散:sàn(散步)sǎn(散开)五、近义词闻名——著名交叉——交错灵活——灵巧耸立——矗立情趣——趣味庄严——庄重沉寂——寂静摇晃——摇摆六、反义词轻快——沉重灵活——呆板簇拥——分散弯曲——笔直沉寂——喧闹摇晃——静止手忙脚乱——有条不紊七、理解词语船艄:船尾。
耸立:高高地直立。
情趣:情调趣味。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 威尼斯的小艇》 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 威尼斯的小艇》 精美教案(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9ba63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2.png)
《威尼斯的小艇》精美教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通过对威尼斯小艇的描述,展现了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独特风光,让学生了解异国风情,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异国风情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难点:1. 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其在威尼斯的作用。
2. 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威尼斯风光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的兴趣。
2. 揭示课题,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词义。
2.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重点讲解生字词。
3. 学生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1.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其在威尼斯的作用。
2. 总结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板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一、威尼斯风光二、小艇的特点三、小艇的作用四、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义。
2. 默写课文精彩段落。
3. 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其在威尼斯的作用,学习了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67007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6.png)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五年级的学生应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同时,学生对于异国文化和风情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描绘的威尼斯水城的美丽风光,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增进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5d32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4.png)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简介《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语文课文,通过描写意大利威尼斯的水上交通和生活情况,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文化风情,帮助学生了解海外风土人情。
2. 教材学习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汇和短语。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威尼斯的水上交通和特色建筑。
•能够体会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
•培养学生对威尼斯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2. 教学难点•对课文地域背景和文化差异的理解及表达。
三、教学过程1. 情感热身(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意大利威尼斯文化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威尼斯的水上交通和建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
2. 导入新课(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内容,了解主题和大意,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理解框架。
3. 分析短文(15分钟)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重要词汇和短语,理解全文内容。
4. 拓展思维(15分钟)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威尼斯的水上交通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威尼斯与自己所在地的文化差异。
5. 活动设计(15分钟)让学生分组或个人展示关于威尼斯的海报或小短片,展示他们对威尼斯文化的理解。
6. 总结反思(5分钟)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总结威尼斯文化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对多元文化保持开放的心态。
四、板书设计•威尼斯的特色•水上交通•地域文化五、课堂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威尼斯文化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威尼斯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威尼斯文化,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0d297d87c24028915fc3d5.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字词解释:尼(ní)——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ǐnɡ)——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c2ceb304a1b0717fd5dd79.png)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知识点字词解释:尼(ní)——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ǐnɡ)——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叉(chā)——交错:交叉;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钢叉鱼叉。
艄(shāo)——船尾:船艄;舵:掌艄艄公。
翘(qiào)——一头向上仰起:翘起翘尾巴。
舱(cānɡ)——船或飞机内用于载人或物的部分:船舱机舱客舱。
姆(mǔ)——保姆,负责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女工:保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228d0da32d7375a417803b.png)
18.威尼斯的小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有三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金字塔》,分别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领略异国风情。
这篇课文以小艇为载体,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城的风情,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难点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
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共2个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共2个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b2bda5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b.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共2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
课文以小艇为线索,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美丽和和谐。
本文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充满了诗意,是引导学生感受异国风情、培养审美情趣的好文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表达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如“贡多拉”、“水道”等。
此外,学生对于异国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较为浓厚,可以通过本文激发学生对威尼斯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犹如”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威尼斯的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意境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激发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犹如”造句;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意境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人们的生活。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了解威尼斯的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
3.朗读感悟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意境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音乐等。
2.资料:提前为学生准备关于威尼斯的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的相关资料。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2.提问:“你们对威尼斯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简要介绍威尼斯。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8c626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0.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的一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威尼斯乘坐小艇游览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魅力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
但部分学生对威尼斯这个城市和小艇这种交通工具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对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章还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还不够熟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了解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对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3.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2.生字词卡片。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威尼斯的美景。
–提问:“你们听说过威尼斯吗?威尼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威尼斯的哪些景色?小艇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6cfd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d.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小艇在威尼斯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描写小艇的外观、内部结构和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艺,展现了威尼斯的独特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威尼斯独特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知识。
2.难点: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威尼斯和小艇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问题清单:准备问题清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的独特风光。
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和小艇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美丽。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0d7c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b.png)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一、课文概述本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威尼斯,泊在水路旁的船只必须有一个人看守,因为威尼斯的水路很窄,小船经常会碰撞,而且游客很多,所以必须注意安全。
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坐在小艇上,欣赏着威尼斯的美景,感受到了小艇带来的安静和愉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能够识别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能够在班级小组中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节。
4. 能够通过听写、练习对文章的单词和句子进行掌握。
5. 能够根据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写一篇新闻报道或者游记。
三、教学过程1. 阅读理解(1)引导学生阅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2)帮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和句子,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4)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节,以便他们更好地思考和表达。
2. 语音训练和语法使用(1)检查学生的听力和发音能力,同时给出一些语音训练和语法使用方面的练习,以巩固他们的基本语言能力。
(2)通过口语活动进行实际应用和练习。
3. 单词练习(1)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生词,并检查他们的单词认识和使用能力。
(2)对不理解和记忆不牢的单词进行讲解和加强练习。
4. 阅读练习(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读课文。
(2)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通过个人阅读和朗读的方式,巩固阅读和理解能力。
5. 写作(1)根据教师给出的指导,学生可以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或者游记,以练习他们的写作能力。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活动采用了综合化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听说、写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将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小组讨论、听写、口语练习、语法和单词练习、个人写作、听力理解和阅读练习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互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aeef69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0.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18.威尼斯的小艇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尼、艄”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尼、斯”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纵横交叉、手忙脚乱、祷告、雇定”等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并以此为依据理清课文层次。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设疑激趣。
1.播放威尼斯的风景图片,教师深情地介绍:这就是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
它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
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百岛之城”“千桥之城”“水上城市”之称。
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看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同样闻名于世。
2.交流:欣赏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威尼斯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引入课题: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我们大街上的汽车。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9f1d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3.png)
《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 8 4 0 年入喀山大学,1 8 4 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 8 5 1 ~1 8 5 4 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 8 5 4 ~1 8 5 5 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 8 5 5 年11 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 8 5 7 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 永恒的宗教真理” 生活。
1 8 6 0~1 8 6 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 8 6 3 ~1 8 6 9 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 8 7 3 ~1 8 7 7 年他经1 2 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 0 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 8 7 9 一1 8 8 2 )。
8 0 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 8 8 6 )、《教育的果实》(1 8 9 1 ),中篇小说《魔鬼》(1 9 11 )、《伊凡·伊里奇之死》1 8 8 6 )、《克莱采奏鸣曲》(1 8 9 1 )、《哈泽·穆拉特》(1 8 8 6 ~1 9 0 4 );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 9 0 3 ),特别是1 8 8 9 ~1 8 9 9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 9 1 0 年1 0 月从家中出走,11 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 2 岁。
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托尔斯泰是“ 俄国革命的镜子” ,是具有“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高尔基对他的评价是“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字词解释:尼( n í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 t ǐn ɡ ) ——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2a49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a.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下册第18课《威尼斯的⼩艇》优质教案《威尼斯的⼩艇》优质教案教学⽬标:1.认识“尼、斯”等7个⽣字,会写15个⽣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纵横、船艄”等词语,掌握多⾳字“哗”。
2.能说出课⽂围绕⼩艇写了哪⼏⽅⾯的内容,并体会⽂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2⾃然段的内容说出⼩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较课⽂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1.认识“尼、斯”等7个⽣字,会写15个⽣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纵横、船艄”等词语,掌握多⾳字“哗”。
2.能说出课⽂围绕⼩艇写了哪⼏⽅⾯的内容,并体会⽂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能根据第2⾃然段的内容说出⼩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较课⽂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第⼀课时⼀、图⽚导⼊。
1.出⽰图⽚——威尼斯。
解说:威尼斯是意⼤利东北部著名的⽔上城市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蜿蜒的⽔巷,流动的清波。
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威尼斯有着“因⽔⽽⽣,因⽔⽽美,因⽔⽽兴”的美誉,享有“⽔城”“⽔上都市”等美称。
2.⾛近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奠基⼈,世界著名的短篇⼩说⼤师,被称为“美国⽂学中的林肯”代表作有短篇⼩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3.谈话导⼊:意⼤利的威尼斯城是⼀座开门见⽔、以⾈代车的城市,是世界上唯⼀没有汽车的城市,主要交通⼯具是船——⼩艇。
⼆、认读⽣字1.课⽂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中的⽣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出⽰⽂本信息)尼艄翘姆祷雇哗要求:把字读⼀读,给字注⾳,试着组词,⽐⼀⽐谁组词最正确。
预设组词:威尼斯船艄翘起来保姆祷告雇员教师指导个别读⾳。
2.展⽰词语,和同桌互相指读⽣词。
纵横船舶垫⼦窗帘操纵⼿忙脚乱保姆簇拥沉寂停泊码头笼罩3.和同桌⼀起读词语,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字词解释:尼(ní)——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ǐnɡ)——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叉(chā)——交错:交叉;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钢叉鱼叉。
艄(shāo)——船尾:船艄;舵:掌艄艄公。
翘(qiào)——一头向上仰起:翘起翘尾巴。
舱(cānɡ)——船或飞机内用于载人或物的部分:船舱机舱客舱。
姆(mǔ)——保姆,负责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女工:保姆。
祷(dǎo)——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祷告祷念祈祷。
雇(ɡù)——租赁交通运输工具:雇车雇船;出钱让人给自己做事:雇工雇用雇保姆。
哗(huá)——人多声杂,乱吵:喧哗哗众取宠。
闻名——有名。
近义词:。
纵横交叉——原指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现在也形容情况复杂。
近义词:纵横交错。
英尺——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0.3048米。
水蛇——生活在水边的蛇类的总称。
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耸立——高高地直立。
情趣——情调趣味。
驾——操纵,是开动。
操纵自如——控制或驾驭(jiàyù)时能灵活自如,完全如意。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夹(jiā)——胳膊向胁部用力,使腋下放着的东西不掉下。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教堂——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散(sà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散开。
散(sǎn)——松散。
雇定——指事先已确定好,某人在某一时间内专门为自己服务。
簇(cù)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停泊(bó)——(船只)停靠,停留。
笼(lǒnɡ)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
近义词:耸立—屹立、摇晃—摇摆、摇曳、晃动操纵自如—得心应手反义词:耸立—倒塌、操纵自如—手忙脚乱段落大意:一(1):概括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二(2、3):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的快乐感受。
三(4):总分结构,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方面写出了船夫高超的驾驭技术。
四(5、6):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概述:本文从作者的所见所感入手,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又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接着写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主题解说:本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重点句子: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此处的“大街”指的是河道,“汽车”指的是小艇。
由此可见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
这两句话主要写了小艇的外观特点。
这些描写,可使人想到小艇的这些特点都与威尼斯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具准备:1、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分析这些资料,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播放投影片,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等,最后出*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100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77条水道纵横交叉,400多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18个小岛。
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的称号。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自己读第1、2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
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
谁能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接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后介绍小艇的样子。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4、让我们看看小艇的样子。
(出示图片)读一读课文中写小艇样子的第2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5、老师出示对比句:(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有点儿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句子(1)好在哪里。
6、你能用读的方式表达对小艇的喜爱吗?(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背。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坐上这样的小艇一定感觉非同一般,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听完后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如何。
(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很有情趣。
)2、发挥想象,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3、带着这样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反思1、学生基本不熟悉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因此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尼斯优美的风光。
当看到图片上威尼斯到处是河道,人们推开家门就是河,要出门就得坐小艇等画面时,学生就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小艇是这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2、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设想船夫会说什么。
这样,在无形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生了解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学习第4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1、威尼斯夜景图。
2、文章《威尼斯之夜》。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
威尼斯小艇纵横交叉船舱保姆祷告耸立沉寂桥梁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谁来说一说?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
把桌面当做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当做来往的船只,把自己的文具盒当做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4、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作者一定留心观察了,所以才写得这样好。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5、老师引读,学生接读。
老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学生: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老师:他动作灵活——学生: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老师:他速度极快——学生: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6、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1、船夫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
默读第5自然段。
2、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3、小结威尼斯小艇的作用。
学生讨论填空题:白天,()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
(商人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交友、小孩子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全家上教堂做祷告)小结: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出门都离不开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